药物的发现历史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药物的发现历史范文

药物被发现的故事

★从错误的实践中发现新药★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儿童病理学家,误认为儿童白血病是由于叶酸缺乏所引起,因而用叶酸治疗。经临床观察用叶酸后,病人的病情反而加重。这时启发了医生,若用抗叶酸的物质治疗儿童白血病可能会有效;于是寻找抗叶酸的物质,终于合成了抗代谢药——氨蝶呤( Aminoptirine )经临床应用确有疗效。这是从错误的实践中发现新药的一个实例。

★从老药发现新用途★

酚酞: 20世纪初,匈牙利的一些酒商为谋取暴利,常在名贵的酒中渗入价廉的白酒出售。政府为制止这种不法行为,在出售的酒中加入酚酞( Phenolphthalein );这样在检查所谓的名酒时,只要加硷就知道有无作假(酚酞加入硷后会变色)。这个方法试用后,许多喝酒的人发生腹泻的现象,人们纷纷向政府提出控告。后来酚酞成了泻药。

苯海拉明 : 1947年Gay & Carliner 将苯海拉明( Dramamine )送到John Hopkin 大学的变态反应门诊部,观察它对荨麻疹的作用。有一位患荨麻疹同时又伴有晕车症的孕妇用药后,晕车和荨麻疹都好转。Gay & Carliner发现此情况后,在485个士兵身上试验。1948年11月,这些士兵乘船从纽约出发横度大西洋,证实了苯海拉明的抗晕作用。

金刚胺 : 1968年4 月,一位澳大利亚老太太,患中度的巴金森氏病。她向医生描述三个月前,她每天用100mg的金刚胺( Amantadine )防感冒,她发现自己的僵硬、震颤、运动障碍的症状得到控制。此后金刚胺便用于治疗巴金森氏病。

别嘌醇 : 别嘌醇( Allopurinol )在体内可抑制黄嘌呤酶而阻断尿酸的形成,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有人在用别嘌醇治疗癫癎性高尿酸血症的儿童时,发现癫癎发作的频率减少,甚至消失。1986年,Demarco选择了41例各型癫癎病人,发现别嘌醇和其他抗癫间药合用,对强直阵挛性全身发作的控制效果好,他提出别嘌醇可作为治疗癫癎的辅助药物。

★偶然发现的青霉素★

1928年秋天,英国细菌学家 Dr. Alxander Flaming 在英国伦敦的一个条件极差的地下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工作 。一次,他忘记在培养皿上加盖,由于实验室的条件十分潮湿,次日他发现在这个忘记加盖的培养皿上的原菌落外周一圈没有细菌生长,但其最外圈却有茂盛的细菌生长, 这是一种常见的霉菌 ,Flaming将此生长茂盛的细菌移植至另一个培养皿中,发现这些细菌可破坏其他细菌的生长。这个细菌形状像小刷子,用拉丁文Penicillium ( 意即小刷子 ) 将此细菌取名为青霉菌(Penicillium),将青霉菌中能杀死其他细菌的成分称之为青霉素( Penicillin )。

青霉素广泛用于临床是在1942年。1928—1942年Flaming在干什么呢?他是细菌学家,他未能将液体培养基中的青霉素提取出来。

1939年,英国科学家H.W. Florey教授和E.B.Chain医生继续Flaming的工作,将青霉素从青霉菌提纯并用于临床。从此青霉素挽救了千百万人的性命,但是它的发现纯属偶然。

1944年,Flaming 和Florey 因发现和提纯了青霉素而被英王封为爵士。1945年,他们两人和Chain 医生一起被授予科学界所能颁发的最高荣誉,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外加一万英镑由三人分享。Flaming 获得诺贝尔奖金后说:我的唯一成功是没有忽视观察。

Flaming将发现青霉素的经过写了文章,发表于1929年5月英国实验病理杂志上,英国的皇亲国戚鼓励他申请制造青霉素的专利;他函谢了这个建议,他在信中这样写道:为了我自己和我家庭的尊荣富贵,而无形中危害着无数人的生命,我不忍心、、、、、。

★从一滴鼻涕发现溶菌霉★

人体内存在一种天然的溶菌物质,叫溶菌霉,它是人体防卫系统成员之一。溶菌霉的发现说来也是很偶然的。 1928年,Alxander Flaming 发现青霉素后不久,又废寝忘食地进行新的研究。当时正值寒冬,Flaming 得了感冒,不断流清鼻涕,但他不愿休息,坚持做实验。忽然, 一滴清鼻涕落在培养细菌的琼脂平板上,他当时没在意。次日,他发现清鼻涕周围出现了抑菌环。Flaming 立即想到这可能是鼻涕中含有一种未知的杀菌物质。接着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最后发现了人体的分泌物,如唾液、泪液、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分泌物中都含有这种抑菌物质,他把它命名为溶菌霉。

Flaming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件偶然发生的小事,使他又一次获新的发现。

★磺胺的发现★

磺胺是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前(1942年)的一种重要的抗感染药物。磺胺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埃利希氏在他的研究工作中发现某些染料能选择性地使细菌或原虫染色,因此他推测可以找到一些能被微生物吸收并将之杀死但不损害人体的药物。他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未放弃此研究,试了许多“偶氮染料”,终于发现了磺胺。

★氮芥如何成为第一个用于治疗白血病

的药物?★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把芥气用作战争毒剂。一次,在海上运输过程中,把盛有芥气的箱子掉到一个海港中。船上的上司要求水手们将箱子打捞上来,结果接触到芥气的水手都中了毒。经军医检查发现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白血球下降。后来临床医生用氮芥( Mechlorethamine )治疗白血病取得一定疗效,从此氮芥成了第一个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

★发现笑气的趣事★

有一种闻之会另人发笑的气体,叫一氧化氮( NO ),又名笑气。

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发现了一种气体。他制备一瓶这种气体,将燃着的木炭投进去,木炭燃烧得更旺盛。当时普利斯特把它当成氧气,因为氧气有助燃性。与氧气不同的是这种气体稍带“令人愉快”的甜味( 氧气是无味的 ),而且易溶于水( 比氧的溶解度大得多 );当时他无法判断这是什么气体。26年后的1798年,普利斯特的实验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实验员戴维。戴维有一种忠于职责的工作作风,凡他制备的气体,他都要亲自“吃几口”,以了解其生理作用。戴维吸了几口这种“氧气”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戴维在实验室里狂笑不已并手舞足蹈,持续很久才平静下来。从此把这个气体取名为笑气。不日,戴维做了拔牙术,疼痛难忍。他想到令人兴奋的笑气,取来吸了几口。他意想不到的觉得疼痛减轻了。戴维的经验不胫而走,笑气很快成为麻醉剂。

★肝素是怎样被发现的?★

众所周知,在血液中流动的血液是不会凝固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因为血中有抗凝物质,其中一种抗凝物质便是肝素。肝素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916年,约翰霍普金大学医学院二年级的学生麦克廉在豪厄尔教授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他们想从人体各种组织或脏器的提取物中寻找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在一天的实验中,他们在肝脏组织的抽提物中找到了促凝物资,但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资,它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能对抗血液凝固的物资。当时由于认为此物质存在于肝脏,故取名为肝素。肝脏的希腊文为Heper,故肝素被命名为Heparin,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1937年,加拿大的查斯发现了人体的许多组织含有肝素,尤其在肺脏,其含量比在肝脏还多。他从动物的肺组织抽提物中分离并纯化了肝素。同年,临床上首次用肝素预防血栓形成获得成功。从此,肝素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

★肌松药——筒箭毒硷 的由来★

18世纪,南美洲秘鲁亚马遜流域,土著印第安人狩猎时,常用防己科植物树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涂在箭头上;一旦射中野兽,其四肢便麻痹不能动弹,箭毒由此而得名。后来从该树皮中提取出其有效成分——右旋筒箭毒硷( D—Tubocurarine ),用于麻醉时的肌松药。1970年后,由于药源困难及副作用大的问题而逐渐被淘汰。

★局麻药的发现★

药物的发现常常来自生活实践,局麻药的应用就是一个例子。

远在古代,居住于秘鲁的土人发现咀嚼古柯树叶能使人产生舒适、精神充沛、健康的感觉,他们以此作为精神享受的手段沿续了数百年之久。后来,有人发现古柯树叶可使舌部麻木或完全失去知觉,便开始应用含此树叶的唾液置于身体局部进行小的手术。

19世纪末,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从古柯树叶中提纯了具有麻醉作用的生物硷,根据古柯树(Coca)之名将此生物硷取名为可卡因(Cocaine ),第一个局麻药便这样问世了。用皮下注射可卡因的方法进行小的手术获的成功。后来,一位名叫奥古斯特-贝尔的医生用可卡因注入到脊髓腔内,发现可获得比皮下注射更为广泛的麻醉范围,从此扩大局麻药的应用。20世纪初,人们仿照可卡因的化学结构成功地合成了普鲁卡因(Procaine),并以其作用强、毒性小的优势迅速取代了可卡因而应用于临床。随后又相继合成了近20种的局麻药,它们都比可卡因具有更多的优点,这样可卡因就被淘汰了。

从古柯树叶到人工合成局麻药这一近展过程的事实,提示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生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果我们能以科学好奇的态度对待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经过努力一定会发现这些现象的本质。药物的发现和积累与其它科学领域一样往往也按此规律进行。

★奎宁由何而来?★

17世纪,有个西班牙人,钦琼伯爵到南美洲的秘鲁居住,他的夫人安娜随同前去。居住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或称南美印第安人)都熟悉有一种称之为“生命之树”的树皮,可以治疗疟疾病。他们将树皮磨成粉,倒入水中喝下去,病即消除。

正巧钦琼伯爵的夫人,安娜得了疟疾病。一位漂亮的印第安女孩珠玛侍侯安娜,她们俩成了好朋友,这时珠玛为安娜的病感到不安。于是珠玛将那“生命之树”的树皮粉偷偷放入安娜吃的药中,她希望能治好安娜的病。不料被钦琼伯爵看见,伯爵以为珠玛要杀死他的夫人,便决定处死珠玛。

珠玛没有将真相讲出来,因为她知道讲出这“生命之树”的秘密,她是会被当地的印第安人处死的。她只好准备让钦琼伯爵对她焚烧处死。这时,安娜突然感到病情好转,冲出房门,要求珠玛免于死罪。安娜的病好了,珠玛得救了。当地的人也将此“秘密”告诉了伯爵。伯爵将树皮粉带回欧洲。

后来,瑞典一位著名的科学家Lnnaeus将此树命名为金鸡纳( Cinchona )树,取名于伯爵钦琼( Chinchou ) 和他的夫人安娜( Ana )两人名字的合称。而奎宁( Quinine )之名是从秘鲁文Kina 而来,意即树皮。奎宁成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勤于思索和大胆设想的成功者★ ——发现乙醚和肝素的成功者

勤于思索和大胆设想常常使人获的意想不到的成功。下面我想写两名大学生分别发现乙醚和肝素的经过:

19世纪初,美国牙科医生维尔斯用笑气(一氧化二氮)做麻醉剂,成功地给不少患者做了牙科手术。但维尔斯在美国波斯顿的一次公开表演时,可能是由于笑气的用量不足的原因,手术没有成功,一群保守的人把维尔斯当骗子赶出了医院。维尔斯有一个学生名叫莫顿,正读医学院二年级,他为老师遭到如此的打击而甚感不平,从此他常思索着如何寻找一个理想的麻醉剂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莫顿在一次化学课里听到化学教授诉说他在做化学实验时不慎误吸了大口氯气的事,当时他为了解毒而吸了一口乙醚,便顿时感到轻松,不久就失去知觉。莫顿听到后感到莫大的兴趣,他大胆设想能否用乙醚作为麻醉剂?后来经过多次的实验,他终于在动物及自己身上成功地证实了乙醚是一个理想的麻醉剂。

众所周知,在血液中流动的血液是不会凝固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因为血中有抗凝物质,其中一种抗凝物质便是肝素。肝素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916年,约翰霍普金大学医学院二年级的学生麦克廉在豪厄尔教授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他们想从人体各种组织或脏器的提取物中寻找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在一天的实验中,他们在肝脏组织的抽提物中找到了促凝物资,但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资,它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能对抗血液凝固的物资。当时由于认为此物质存在于肝脏,故取名为肝素。肝脏的希腊文为Heper,故肝素被命名为Heparin,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1937年,加拿大的查斯发现了人体的许多组织含有肝素,尤其在肺脏,其含量比在肝脏还多。他从动物的肺组织抽提物中分离并纯化了肝素。同年,临床上首次用肝素预防血栓形成获得成功。从此,肝素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

乙醚和肝素的发现,在医药史上是两件重要的大事,因为它解决了麻醉和抗凝的问题。乙醚和肝素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药物,发现他们的只不过是两名大学生而已。 大家看完以上的事例能否得到什么启示呢?

陈芷芳写于2003年

第二篇: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

“千里淮河穿城过,华夏故里英雄多”,这是当代着名词人闫肃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着名的帝王之乡、歌舞之乡、军事重镇、科教名城—安徽蚌埠市的由衷赞美。找寻历史留下的印记,触摸时代跳动的脉搏,而作为一个蚌埠人我就来写写我的家乡。

在我们蚌埠的怀远县有一个抱璞岩相信大家都知道,抱璞岩之所以成为闻名四方的胜地,是与卞和献玉的故事分不开的。据说在春秋年间,楚国人卞和在这座山得到一块璞玉,并把它献给了厉王。厉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卞和犯期君之罪被刖了左足。到了武王即位的时候,卞和再次向武王献玉,可工匠任说这是石头,于是又被刖了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整天抱着这块璞玉在荆山之下嚎啕大哭。文王派人来问,他哭诉道:“我哭的不是因为我失去双足,而是正直之士被诬陷成骗子,一块宝玉被说成石头。”文王派人剖开这块璞玉后,果然得到了天下无双的良玉。这块玉,就是有名的“和氏璧”

《中国名胜词典》有记载:安徽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摩崖书刻“青螺石帐”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内旧有唐人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凤阳府志》有:“今两崖间凿痕犹存”的说法。

卞和洞的绮丽,唐宋以来,已名播江淮。沿卞和洞循石而上,有一采玉坑,俗称白玉堆,卞和得玉于此,虽系传说,但也不无因由。

蚌埠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名。据传为涂山禹王宫道长李慎羽于唐代武后天授三年从长安引入,到了清代则见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怀远石榴在数百年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自唐代起就有栽植了。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武则天命即将石榴二百株,传谕兵部,解交武八爷查收。此花后来送至东海郡,附近流传,莫不保护。”李翁所言虽有神话色彩,但自汉代至唐代,石榴在我国已有八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从长安传到淮河流域的可能性是无疑的。

怀远石榴见诸文字记载的,从现有资料看,可追溯到明代。明嘉靖年间,上蔡人张惟恕,时任巡按御史,游怀远时有《九日登山》诗:泉水细润玻璃碧,榴子新披玛瑙红。落日半山弦管发,百年此会信难逢。

九日即重阳节,正是怀远石榴硕果缀枝,披红挂彩的时候,诗人观清泉,品览红榴,遥想大禹群会诸侯于涂山的雄姿与盛况,其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石榴在古书上又有若榴、丹榴、天浆及金罂等名称。考其名由,其说不一。《齐民要术》中载:“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医学家、植物学家李时珍则认为:“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这或许是榴、石榴、安石榴等名称的由来吧。

石榴在我国分布极广,遍及各省区。而重点产区多在黄河以南,就其着名者,除怀远石榴外,还有临潼、枣庄、会理、巧家、叶城等地。

石榴作为水果与花卉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大费篇章。诗仙李白有《咏石榴》: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宋朝的朱熹有《题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怀远石榴嫩枝幼叶紫红如染,花瓣、花萼鲜红如火,哗哗荧荧,给人以热烈豪放之感。花姿丰满,雍容华贵,有贵妃美。榴花美则美也,可观,可赏,不可轻狂狎戏,因为她身着针刺,以防轻薄狂徒。其品格又高于流水桃花。古代文人,看到水流花谢春归去不堪惆怅。而“春花落尽石榴开”,石榴有力挽春色在人间之意,使那些惜春、叹春、伤春的诗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安慰。怀远的石榴不仅花美,果也奇。果近圆球形,花萼宿存,色橙红、黄白浑染,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形似醉翁谪仙的酒坛,又像典雅富丽的花瓶。籽粒晶莹剔透,圆润欲流。食之清凉甘美,风味醇厚,不仅可以饱口福,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中秋佳节,合家团圆,对明月品石榴,真是美不可言。中国的女皇帝武天则封石榴为“多子丽人”也不为过。

“万丈高楼平地起”,而这座被人称“火车拉来的城市”,最负盛名,也最早进入我的视线、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相对于后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种

类繁多、功能迥异的桥梁,人们还是情有独钟地称它老大桥的蚌埠淮河铁路桥。这座大桥1909年12月动工兴建,9孔的桥梁,62.8米的跨度,586.23米的全长,使它成为津浦线上仅次于济南铁路桥的第二大桥。

而这座大桥也经历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它至今任被我们蚌埠人所瞻仰:它1911年5月15落成。1938年初,蚌埠就被日军侵犯,而这时中国军队第一六七师薛蔚英部和广西军廖磊部为了防止日军北犯,在1月31日炸毁了淮河大铁桥。日本占领蚌埠后,因为战争急需,开始了达八个月的修复工作。但是修复的很仓促,留下了隐患。直到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国民的党败局已定的时候,为了阻止解放军南下、争取喘息的时间,所以由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指令第四厅派半个排的爆破兵,从南京运炸药到蚌埠,在李延年部第九十六军的配合下,在1月16日将淮河铁桥炸毁。但20号蚌埠还是解放了,为了迅速恢复津浦路,加速解放进程,铁道部和铁道兵团的负责人与苏联的专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在原桥的西面先建一个半永久性的木便桥,后来才建了正桥。木便桥5月1日开始动工,7月1日就落成开始使用了。但是为了建设这座大桥王吉珍等6人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正桥是1949年11月16日开始动工的,1950年7月4日完成。修复中,由于施工艰难,加上国民党飞机

的平凡骚扰,筑桥的人员王焕伦、宋恒泰等人先后为之而捐躯。7月11日,举行了大桥落成典礼,铁道部长滕代远同志出席了典礼。

1957年之后,铁路部门又对大桥进行过10几回的改造和加固,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血雨搏激流,铁桥的荣辱沉浮、兴衰变迁,不仅是这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更是中国近现代的见证和记录!到了2000年后,为减轻老大桥的压力和适应铁路提速的要求,在老大桥的东侧,铁路又新建了一座铁路桥,形成了两翼齐飞、交相辉映的格局。当和谐号列车风驰电掣般地驶过这座大桥、驶过这座有着拥政爱民、驶过这座被周总理亲切地誉为“珍珠城”、“东方芭蕾”的城市的时候,万人空巷、万众瞩目,百姓奔走相告、笑逐颜开。为了适应新形势,时速200-300公里的京沪高铁、京福高铁穿越蚌埠,铁路人未雨绸缪、高瞻远瞩,新的高速铁路专用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今年将雄姿绽放,一个崭新的铁路货运、客运分离、加速发展的新格局和新画卷将我们走来。无独有偶的是,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淮河公路桥的运行也突飞猛进、一路高歌!

现在当再次我举首瞻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老大桥,那些为它献出宝贵生命的钢铁般的战士在暴风骤雨中建设这座老大桥时一个个小小的身影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是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所绘制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的结果。蚌埠孙家圩子就是邓小平手中的“一支笔”刻划在我们心中的记忆。

座落在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在中国军事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在1949年3月22日到4月4日的时间里,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和谭震林等很多领导,率领渡江战役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三野司令部和华东军区等机关就驻扎在孙家圩子村,因此孙家圩子也就成为了渡江战役的政治决策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在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落里,总前委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渡江作战的方案,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组织拟定了渡江作战纲领性文件《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并确定了华东军区海军部队领导人选。作为渡江战役乃至全国解放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继三大战役胜利后,乘胜追击国民党并取得决定性

胜利的一场重要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独裁统治的寿终正寝,在夺取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中,渡江战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家圩子村的光辉一页在中国军事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沉睡多年的孙家圩子一下子变成红色旅游的热点。孙家圩子开发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于贯通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轨迹,起到了红色旅游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在2001年5月的一天张震副主席对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

旧址进行过视察,并对修复总前委驻地旧址寄予了很大期望和很高要求。今天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旧址已成为了皖北地区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我们生活在历史里!历史牵缠着我们的一切,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历史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蚌埠六中初一:陈雨晴

第三篇:人类科学历史上八大重要偶然发现

人类历史上八大偶然发现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一切发明都需要等待,不要着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发明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和深思熟虑的。有时,无心插柳也会成荫。 1.微波

发现者:珀西·斯宾塞

美国雷神公司工程师珀西·斯宾塞是一位电子学奇才。1945年,当斯宾塞在测试用于雷达装备的微波辐射器(磁控管)时,突然感觉西裤的口袋里有点不对劲,甚至听到了“咝咝”的声音,结果发现是他口袋里装的一块巧克力融化了。他猜可能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由此他立刻意识到也许可以把微波应用到厨房烹饪上,于是微波炉诞生了。 2.糖精

发现者: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 1879年的一天,当时正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工作的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吃饭,吃着吃着,他们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法赫伯格饭前忘了洗手。一些不走运的化学家遇到这种情况,甚至有可能中毒身亡,但是法赫伯格却意外地发现了人造甜味剂——糖精。他们两人共同发表了关于糖精的论文,但是糖精的专利上只有法赫伯格的名字,他偷偷申请到了糖精的专利,莱姆森为此骂他是个无赖。 3.橡皮泥

发明者:美国库托产品公司

橡皮泥在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以前,最初设计它的目的是清洁壁纸。这种产品的上市拯救了这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清洁效果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孩子们开始用它来制作圣诞装饰物。该公司随后去掉了橡皮泥里的清洁剂成分,加入各种颜料和芳香气味,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种玩具。 4.强力胶

发明者:哈利·库弗 1942年,美国伊斯曼·柯达实验室的哈利·库弗发现,他发明的氰基丙烯酸盐黏合剂并不像他希望的那样适用在一种新的精确标尺上,因为它碰到什么就会粘住什么。他很快把这种东西给忘了。6年后,库弗在一项为飞机驾驶舱盖而进行的设计中,再次证明了氰基丙烯酸盐黏合剂像以前一样没用。不过这次他注意到,这种物质不用加热就能产生很强的黏性。库弗尝试用它把各种不同的物体粘在一起,从而为这样东西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为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1958年,即距离他第一次被粘住16年后,氰基丙烯酸盐黏合剂开始上市销售,由于它效力强大,因而被称为“强力胶”。 5.聚四氟乙烯

发现者:罗伊·普朗克特

聚四氟乙烯是美国化学家罗伊·普朗克特于1938年偶然发现的,当时他正尝试合成一种新型碳氟化合物。当他检查一个本应该充满气体的容器时,发现气体都已消失了,仅在容器壁上留下一些白点。普朗克特对这些神秘的化学物非常感兴趣,又开始重新做实验。最终这种新物质被证实是一种奇特的润滑剂,熔点极高,非常适用于军用设备。现在这种物质被广泛应用在不粘锅上。 6.心脏起搏器 发明者:威尔森·格雷特巴奇

刚开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威尔森·格雷特巴奇认为,他可能已经毁掉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因为他不是把一个1万欧姆的电阻器用在心脏记录仪原型设计上,而是错用了1兆欧姆的。结果这个电路产生的信号跟人类的心跳频率非常相似。格雷特巴奇立刻意识到,这个精确的电流也许可以调控脉搏,使因病减弱的心跳重新恢复正常。在这以前,起搏器都是像电视机一样大,是在患者身体外部临时使用的。现在的心脏起搏器非常小,甚至可以植入患者的胸腔内。 7.粘扣带

发明者:乔治·德·梅斯特拉尔

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在发明粘扣带的过程中,一条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天,梅斯特拉尔带着他的爱犬到森林里打猎,回来时发现狗身上粘了很多芒刺。梅斯特拉尔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是芒刺上的小“倒钩”让它结结实实地粘在织物和动物毛上。他用各种织物进行了多年研究,直到尼龙诞生了,他才终于为粘扣带找到了最合适的材料。至今,粘扣带仍然是美国宇航局的最爱。 8.X光 发现者:威廉·伦琴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正在进行一项试验,该试验涉及阴极射线。当时,他发现房屋对面的一张荧光纸板被点燃了,而一个厚遮挡物一直放在阴极射线发射器和纸板之间,这说明有光粒子能够穿过遮挡物。伦琴很快还发现,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放射物可以产生清晰的图像。第一张X光照片是伦琴妻子的手部骨骼。

第四篇:【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七十一期】要砍蔡英文的日本军刀来头很大:刀主竟是从没被发现的百人斩恶魔(历史系列第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七十一期】要砍蔡英文的日本军刀来头很大:刀主竟是从没被发现的百人斩恶魔(历史系列第138

讲)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今天台湾一个男人持武士刀试图冲入总统府,砍伤一名宪兵。这事本身萨沙不做评价,就说说这把南京之役杀107人的日本军刀。这把刀后面,可能隐藏着另一个百人斩恶魔,至今没有被人发现。听萨沙说一说吧。 上图是博物馆里的这把军刀。萨沙关注这把军刀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把刀是从台湾的国军历史文物馆里面偷来的,是一件文物。它最大的特征是:刀柄上镶嵌的铜块上面用日文刻写头版“南京之役杀107人”字样。围绕着这把刀,有很多难解的疑问。萨沙个人认为,这把刀很可能属于另1个百人斩恶魔。他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上图是94式军刀,注意它的刀鞘,有两个环。下图是98式军刀,刀鞘只有一个环。第一,刀的来历来历很清楚,是日军投降后上缴的武器。1945年冬,时任国民党第16军22师辎重兵营营长的余鸿成,奉命去河北定县接收日军军马。这里驻扎的日军为华北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在军马移交完毕后,日军联络官代表向余鸿成上交了10把军刀,以表示缴械。回去以后,余鸿成每把刀都抽出来看过,猛然发现这把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的凶刀。这把军刀样式明显与其它的刀不同,他深信这把凶刀不吉利,不可留。他请军工兵营李营长,将这把刀和其余四把一同上交军部。这把刀,被当时任16军中将副军长的魏炳文(耀斗)留下来收藏,辗转带到了台湾。五六十年代,台湾有家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影片叫《扬子江风云》,曾经借这把刀当道具用,片中出现过这把刀的特写。有个日本人看到这部影片后,到处打听他们家的地址,三番五次找上门来要收购这把刀。为此,魏家先后搬了四次家以躲避骚扰。魏家对把刀有一定恐惧感,认为是凶器。魏炳文之子魏亮回忆,他小时候曾拿着这把刀砍树玩。碰撞时的震颤,让缠绕刀柄的丝线中震出了许多暗红色的微粒,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长大后,魏亮才怀疑可能是凝结在刀柄上的中国人的鲜血。魏炳文晚年,曾经委托台湾台北索斯比公司估价,得出至少价值l00万美元的高价。魏炳文将军很有正义感:给多少钱也不能卖,那些被砍的人死得多冤,我怎么能忍心拿他们的血腥钱呢?如果要卖的话,这把刀早就不在我手里了!去世前,他嘱托后人无偿捐给政府。 上图最下面的那把,就是博物馆里面的南京之役杀107人的军刀。这很显然是一把94式军刀,1934年制造,完全可能参与过南京大屠杀。不过,它和普通的94式军刀也有些不同。这并不奇怪。作为军官私人佩刀,他可以自行做一些修改。第二,这把刀是什么刀?台湾的博物馆公布的是98式军刀,这是一种1938年装备的日本军刀。萨沙没看过实物,通过博物馆的照片基本可以确认是94式军刀。萨沙不知道博物馆说是98式军刀,是有什么依据?94式和98式军刀是高度相似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刀鞘。94式军刀是1935年装备的,第一种日本传统样式的军刀。98是军刀则是1938年才大规模装备的,这显然是一把1934年装备的94式军刀。大家也许不明白萨沙说的什么意思,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上图那行字很清晰第三,交这把刀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是什么部队?定县的驻守部队,是独立混成第1旅团。1939年,利用特设第109师团的退伍官兵编组成该旅团,直到战败投降。关键在于,第109师团自己则是第9师团的影子师团,里面有大量的第9师团的预备役军官,编组地同样在金泽。萨沙要说的是,而第9师团是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师团,臭名昭著。 第四,94式军刀能不能杀人?94式军刀是相当精良的一种军刀,比很烂的95式军刀要厉害几倍。而95式军刀尚且可以残杀东亚、东南亚、太平洋上无数盟国军民,94式军刀就更别说了。事实也是如此。捐献军刀的魏亮说,这把刀很厉害,一尺厚的马粪纸,一刀下去都能砍透。军史馆士兵也表示:之前在整理我们会保养刀子。因为没有拿好,就轻轻的握到,就是刀子脱鞘,碰到刀刃,手就流血了。况且,这把刀在70年后还能够砍伤宪兵,足以证明它绝对能杀人。

第五,那么,这把刀究竟有没有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很有可能加过。如果我们可以认定这是94式军刀,那么就说明它就是南京大屠杀之前制造装备的,很可能参加过大屠杀。如果是独立混成第1旅团上交的军刀,那么持有他的军官,也很有可能跟随第9师团参加过南京大屠杀。

上图是被强奸后斩首的中国妇女第六,这把刀能不能杀107人这里首先要破除两个错误观点。所谓百人斩,并不是在肉搏战中砍杀国军1000人,这一般不可能的。只要有肉搏,无论如何兵器都会猛烈碰撞。日本刀的特点是锋利、坚固、韧性好,但是易损坏,多次碰撞就会报废。搏斗中连续杀107人,不太可能。真实的百人斩,基本都是残杀国军战俘和无辜平民,而不是肉搏,不存在兵器碰撞的可能。百人斩恶魔野田毅回国后自己说:实际突击中(肉搏)我杀的只有

四、五人,……对着占领了的敌人的战壕,“你来,你来”叫着,中国兵(战俘)渐渐的都出来过来了。让他们排着(被绑好了),然后左一个,右一个斩……得到“百人斩”的评价,实际几乎都是这样斩的……这样杀俘虏,就不存在兵器碰撞,不过砍断脖子而已,算不了什么。 况且,所谓的百人斩并非就是这把刀杀死了一百人,而是这个持刀者杀死了100人。杀人的方法可能多样,比如用手枪枪杀俘虏、用手榴弹炸死俘虏、甚至指挥部下杀死俘虏等等,当然也包括用刀砍死。一切手段所杀的人,在日本军人看来是他们功绩,必须留在武器上以炫耀。当然,这不可能刻在手枪或者机枪上,而必然会刻在象征所谓武士道灵魂的军刀上。换句话说,这把刀虽杀了107人,不代表是用刀砍了107人,而是这个持刀的军官杀了这么多人。有可能只是用刀砍杀了几十个甚至十几个战俘,94式军刀还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南京大屠杀中,我军有数十万人被屠杀,作为一个指挥屠杀的军官杀死107人也不算什么。 第七,即便这是98式军刀,也不能说明这是虚构上面已经说了,军刀是说明佩刀的军官杀了这么多人,而不是说这把刀杀了这么多人。况且,这明明是1934年制造的94式军刀,并不是1938年制造的98式。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不是94式军刀,而是1938年才出现的98式军刀,也不能证明这是虚构。因为第9师团参加过南京大屠杀以后,一些军官在1938年武汉会战以后退伍。但上缴这把刀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是1939年7月组建的,直到1945年一直驻扎在河北省。那么,这个军官很有可能是在1938年退伍,然后再1939年或者之后某一年(尤其是1941年珍珠港以后)重新回到部队担任军官。再次入伍时,他已经退伍多年,之前的军刀早就没有,只得自己重新购买一把98式军刀(后期日本军官都必须自行购买军刀)。为了向同僚炫耀自己的战功(日本人很要面子),他就在上面科了这一行字,说明自己曾经在南京大屠杀中杀了107人。第八,这把刀会不会是魏家造假?不可能。抛去魏炳文是地位很高的黄埔一期生、国军中将军长、“总统府” 参议等高级职务不谈,就当他是一个骗子,他会怎么做?如果魏家造假的话,基本就是图钱,完全可以将刀交给机构拍卖100万美元。反正这种文物拍卖,本来就不能保证是真的,就算买家发现上当也没办法。但魏家没有这么做,而是交给博物馆展览,这就完全不符合逻辑了。谁都知道,交给博物馆一分钱没有,那显然只能图个名。只要来博物馆的人,多少对历史有些了解,还有很多资深学者。你这样造假,就非常容易穿帮。你又不图钱,就为点名声,却冒着被分秒拆穿的危险胡闹,这岂不是大傻瓜中的大傻瓜吗?稍微有智商的人,都不会这么做。第九,这把刀,不是已知的3个百人斩恶魔的佩刀百人斩恶魔三人: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的刀都是有名号的,分别为:关荪

六、野田家传军刀、助广。这些刀都是由不同工匠手工制作,同制式军刀截然不同,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南京大屠杀中,这种杀人恶魔众多。这3人是因为被媒体宣传才出名,并不是说其他恶魔杀得人就少了。萨沙看过很多南京大屠杀回忆录,随便1个日军重机枪射手杀的人,就要比这3人要多几倍。这把刀并不属于已知的3人,而可能是一个名气不大恶魔的佩刀。此人在南京大屠杀中,残杀了107个中国人,只是没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名字。换句话说,他就是第4个百人斩恶魔。 第十,官方养的抗战历史研究者,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养了你们这么多年,这第4个百人斩恶魔,你们为什么不去挖一挖?刀是从定县收缴来的,那么肯定属于定县驻扎日军某个军官所为。日本方面是完全的军官名单,如果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去日本采访当事人,不难找出这个人来。现在,这个恶魔肯定早已死了,知情人也死了,死无对证,找到他的难度就大了。国家提供经费研究抗战史的研究者,萨沙知道的就有上千人。你们这些人,整天都在干嘛呢?能看到这句话的,都是萨沙微信和博客的资深读者。萨沙上周去香港想买一套稀有战史资料,对方报价6万。萨沙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下手买,等明年用的时候再说。为啥?萨沙写这些战史长达10年,一分钱收益也没有,全靠自己掏钱买了几柜子的资料,却是有点架不住。这本身倒是没什么。关键在于香港卖家对萨沙说,你们上海某国家机构,一次就从我这里买了2套走。萨沙羡慕嫉妒恨之余,忍不住想问,请问你们买的这些资料都干什么去了?有什么研究成果?老百姓到了今天知道真实抗战历史吗?

第五篇:发现身边的美-学会发现身边的美

发现转身之美

发现“转身”之美

殷 惠

一、从教课文走向教课程,让语文“美丽转身” 夜已更深,周围很静,只有我的思绪伴随温暖的灯光在不停地跳跃着,回味着。 在小学语文“双对接”远程研修课程开发中,我有幸成为了“阅读教学目标制定”这个专题的课例执教者。 回顾走过的磨课之路,在个人努力、专家引领和群组成员的互助下,点点滴滴,曲曲折折,迷茫与顿悟交织,汗水与幸福并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最想说

的是:“磨课”让我明确了语文教学

的方向。 第一次备课时,我的备课范畴一直在《掌声》课文中来回打转,总感觉掌声的含义该体会,小英的忧郁也应该感悟,这个词语须重点体会,那个词语也不能含糊其辞,反反复复,修修改改,放不下这个,丢不下那个,找不准教学中心点,思路一直在繁琐中徘徊。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识记“忧郁、犹豫、困境、经久不息、骤然间”等词语,弄清多音字“落、调”的读音。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 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感悟”、”移情体验”、“想象拓展”等方式学习课文,用“抓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体会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过程,进而领悟掌声的巨大作用。

4. 领悟掌声的内涵,即:人与人

之间都需要关爱、鼓励和尊重,我们要主动关爱他人,同时也要珍惜他人的关爱。 打磨过程中,在群组成员的帮助下,在沈大安、吴忠豪、张志刚三位专家的耐心指导下,我豁然开朗,明白了教学一篇课文,先不要忙着怎么设计教学环节,而是要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明白了语文教学教的是课程,课文只是为课程服务的一个个例子。特别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做到三者结合:一是吃透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二是认真熟悉并解读教材;三是要考虑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制定出的学习目标要小而实,具有可操作性。比如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具体到这节课,就是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感悟两次掌声的含义。在专家的推荐下,我又认真阅读了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和„内容

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这篇文章,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舍弃什么。最后一次备课时,我把原来一课时的教学改成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最终这样制定: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一类字,11个二类字,读准“落、处”等多音字。正确书写“愿、持、讲、述”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生词的意思,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感悟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方向就非常明确了。备课时围绕目标再去确定教学思路,删繁就简,直奔主题,教学思路简简单单,学生学得轻松,我也教得轻松。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期

初,首先必须要阅读、吃透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了然于胸,然后再去阅读、理解、爱上一篇篇课文,制定适合学生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胸有成竹,才会方向明确,才会游刃有余。我们要学会把眼光放远,远到围绕课程标准依据学段目标合理恰当的使用好“例子”,而非让“例子”成为主角,牵着老师和学生的鼻子走。我们也要学会把眼光放远,远到能看到学生未来的幸福,把学生教成“人”,“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获得长足的进步,生命的收获,而非语文的„豆腐渣‟工程”。从而让语文在我们的身边“美丽转身”。

二、从教“课”到教“学”,让自己 “美丽转身”

参与这次课例打磨,前前后后经历

了一次次备课、上课、观课、研讨,在

专家的引领下学会用事实说话,用理论

导行,反反复复的制定教学目标、

一次

次的写教学设计,群组老师认认真真写

观课报告。可以说,这中间经历了许多个不眠之夜,走过了许多个低谷地段。在一次次地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智慧碰撞,而我就在这一次次的研讨交流中,不断反思,提升自我。特别是名师与专家的引领更是让我拨云见日,柳暗花明。一路走来,累并快乐着,特别是到课例打磨接近尾声再转回身看的时候,感觉满心的幸福,那幸福绝不仅仅只是一堂课的转变,还有超越课堂,引领成长的一种意志、理念、思想的转变,一种勤于学习、善于研究的生活方式的“美丽转身”。

蒋敦杰院长说过:磨课就是引领老师把教学足迹写出来、做出来、记下来、说出来和改出来,并在网上留下来,引领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能力;在校本教研方式上,通过三次备课两轮打磨、

专业化观课评课,逐步实现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从而引导教师 “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

我收获着思想的“美丽转身”,同时也用行动记录着“转身的美丽”。每天记工作日记,教学生写“个人专辑”,用一颗善感的心反思身边的事,用一颗幸福的心记录不经意间发生的“成长”……2016《开学第一课》发现你身边的美

2016《开学第一课》发现你身边的美

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性活动,被称为“史上最牛”一课的《开学第一课》节目网络发布会今日在微博成功举办,在这次形式新颖的新闻发布会上,短短一小时内,网络热议达到360多万条。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定为“美在你身边”。据悉,今年节目将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邀请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各界明星,一起为孩子们带来寓教于乐的生

动第一课。据悉,将参加《开学第一课》录制的明星依旧阵容强大。有刚参加完伦敦奥运回来的体育健儿中国体操男团的陈一冰、张成龙、冯喆等;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蝶泳冠军焦刘洋;世界级知名篮球明星林书豪(微博)、姚明以及小朋友们喜爱并熟知的航天员将用特别的方式精彩亮相;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将在9月3日全国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与观众朋友们见面。

“美在你身边”为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

法国雕塑家罗丹有一句最著名的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北京大雨之后,也有一句大家广为流传的句子:“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所以,培养孩子们积极的人生观,完善孩子们健康健(微博)全的人格,传播正能量,是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要目的,而这一主旨,

将通过对孩子们进行美育教育来实现。

在今天的网络发布会现场,由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许文广(微博)介绍了今年《开学第一课》的节目主题的意义:2016年的中国,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微博)、最美战士高铁成等等。这次“开学第一课----美在你身边”活动将作为央视综合频道送给全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礼物,不仅可以帮助少儿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可以陶冶少儿的情操,培养少儿积极向上的精神,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网络发布会·揭晓晚会亮点 嘉宾阵容强大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依然延续之前几届风格,会为我们讲述一些励志感人的故事。”当天的网络新闻发布会

中,节目总导演卢晓波介绍到,“比如80后乡村老师邓丽辞去高薪职位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寒山区支教,用爱心照亮山区孩子的心灵,改变山村的生活。”这一系列的介绍使许多观众对于这一期节目更增添了一份期待。“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对于生命而言,有了美。才会摆脱卑微的活着,到达生活,趁孩子还小,还有真善的本源,启发他们生活的真谛。”知名媒体人石述思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中,也再一次和公众表达了《开学第一课》始终追求的励志精神,和一直倡导的对孩子们的积极正面教育。

2016年的《开学第一课》有着许许多多令人期待的看点,节目总导演田梅向大家介绍了今年新的亮点和看点:“今年节目将首次采用场外嘉宾助阵的方式,邀请深受孩子们喜爱与尊敬的的世界级篮球巨星姚明与航天员与大家以户外课的方式和大家共上第一课,姚明将从遥远的非洲带领大家找寻自然之

美;而航天员也将从场外为我们讲述他们从太空俯瞰地球的过程当中所探索到神奇之美”。另外,节目组今年还特意邀请到国际级篮球明星林书豪此次以课外辅导员的身份,向全国中小学生传课解密他成功的秘诀——团结协作和谐进取;参

加过三届奥运会的蝶泳冠军焦刘洋也将为我们讲述他们对于美的理解与感悟。伦敦奥运会冠军体操男团六名队员将在队长陈一冰的带领下与我们的小朋友们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展开互动。另外,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还请到了谭晶(微博)、韩庚(微博)、吴克群(微博)、陈翔(微博)、玖月奇迹(微博)、常石磊(微博)等众多明星,共同为全国的中小学生上好这重要的开学的第一课。

今天的网络发布会上最受瞩目的要数奥运会体操冠军冯喆了,他的到来为我们这一次的网络新闻发布会增添了几分欢乐的色彩。“大家好我是冯喆小胖!!!我第一次做微访谈!!比较紧张哦!

我手该怎么放才显得自然呢? 我能穿拖鞋吗?房间空调还没有关能做访谈吗?好紧张好紧张。”这个体操界的“郭德纲(微博)”刚一出场,就为我们带来了欢笑。在随后的观众提问环节,我们的冯喆小胖把《开学第一课》归纳到了他的励志人生课当中,也在最后为那些正在成长当中的小朋友们送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祝福。

备受大家关注的主题曲《第一课》今年又将有全新演绎,去年是由林宥嘉(微博)、李炜(微博)以及豆豆演唱的抒情版本,而今年则是由著名歌手韩庚主唱。据悉,韩庚将去年的抒情版本经过了一番修改,变成了具有特殊风格的电音版本,现场将和小朋友们一起演绎新版主题曲。

线下活动“随手拍 美在你身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开展了名为“随手拍 美在你身边”的线下活动,为全民参与到这次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开学第一课》联合微博,发布微活动“美在你身边”,在网上向全国所有热爱美的人诚恳征集“美的作品”。形式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张照片也可以是一段视频。在这个发现和分享的过程中,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记录下最美好的瞬间和现场,分享给身边的人。

另外,《京华时报(微博)》也与栏目组联合发起活动,小朋友们可以通过给京华时报教育周刊《天才小画家》栏目投稿的方式,画出他们心中的美。《京华时报》将从中挑选出若干名小作者,参与《开学第一课》节目录制。

在今天召开的网络发布会上,“随手拍‘美在你身边’”活动正式展开,嘉宾们纷纷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身边的美:资深媒体人石述思首先发言:“今年有太多人经受了暴雨洗礼,俺曾在北京7·21大雨中上演过逃生记。但是总有一些瞬间给你力量和希望。在雨中,曾有这样的温暖定格在人心中。”并附上一张大雨中一位年轻人为一位摔倒老人打伞

的感人照片。奥运体操冠军冯喆、张成龙以及韩庚的官方论坛也相继发表了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并附上了相应图片,在微博上引起了强烈响应。

《开学第一课》作为央视的一个品牌节目,从xx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年。据悉,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在9月3日于央视一套隆重上演,各位观众敬请期待。

有句老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的风景,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中,女航天员刘洋给我们讲了太空之美。太空固然很美,但其实如果我们保持好的角度看世界,何处不太空?何处不美丽?

我们常常埋怨地球的嘈杂,环境的不美,然而刘洋在太空中,却被地球的美所震撼,她说,“这颗我们世代栖息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竟然显得那么瑰丽、那么耀眼,她弧段的边清晰可见,披着一层蓝白相间的光晕,阳光投射在海洋上照出深深浅浅的蓝,大地脉络分明,

海岸线清晰绵长。地球是如此的美丽,一颗玲珑剔透的行星,在漆黑一片的宇宙中,安安静静地焕发出梦幻般的、蔚蓝色的光芒,像极了一颗镶嵌在黑色丝绒布上的蓝宝石,简直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美。那是我的家,在那里,有我的朋友和最亲的家人,就在那一刻,地球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但又是那么的亲近”。

刘洋告诉我们,“去太空走了这么一趟,看见了地球的渺小,更明白了地球的伟大;离开了地球,才意识到对这颗星球无限的依赖、无限的爱。我爱这里明媚的阳光,爱这里清新的空气,爱这里纯净的水,爱这里的江河湖海,爱这里的高山平原,爱这里生存着的多样化的物种,爱这里生活着的我们人类”。

看《开学第一课》,刘洋对美的阐述告诉我们,美,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美,就在身边,只在于你是否有仔细体会。

在公园里,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簇

拥在一起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些花真美!”

在街道旁,遇见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她:“真美!”

在嘈杂的天桥底下,看见环卫阿姨一丝不苟地把满地垃圾倒进车子,她的背影很美!

„„

美,是由眼睛抵达心灵的触感。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丽的人生处处皆在。

上一篇:优秀党支部申请范文下一篇:因为有你而精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