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总结范文

2022-05-20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业局总结范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农业局总结范文

2021农业局总结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牢牢抓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以“稳粮调结构、转型增效益、发展可持续”为指导,全市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发展势头,全面实现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

一、转方式调结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X.X万亩,同比增加X.X%,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X.X万亩,总产量达X.X万吨,同比增长X.X%。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大力实施种植业“百万亩”工程,稳定粮油播面,强化绿色模式攻关和高产高效创建,确保粮油产量。在x等乡镇建设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片X.X万亩;在X个乡镇建设油菜高产示范片X.X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X.X公斤,获X市第一名;在X个乡镇建设玉米高产示范片X个X.X万亩,示范片机收测产达X.X公斤/亩,获X市第二名。

二是特色养殖势头强劲。

围绕畜牧业“千百十”工程,重点加快发展生猪、肉牛、板角山羊、旧院黑鸡、蜂桶中蜂等特色养殖。新(改扩)建养殖小区X个、新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X个;申报创建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X家、X市级标准化示范场X家。目前,全市出栏生猪X.X万头、肉牛X.X万头、肉羊X.X万只、家禽X万只;肉类总产量X.X万吨、禽蛋产量X吨。

三是特色种植加快发展。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富硒茶叶、马铃薯和蔬菜产业发展。全市建成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X万亩、优质脱毒生产种薯扩繁基地X万亩;全市蔬菜种植面积X.X万亩,改造高山蔬菜基地X亩;编制富硒茶产业“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富硒茶产业带建设,新建富硒茶叶基地茶园X万亩,全市茶园面积达X.X万亩,富硒茶产量达到X.X万吨,产值达X.X亿元;成功承办了X市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现场会。扎实抓好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新建果园X亩,强化技术指导,巴山硒李、红心猕猴桃、X脆李、欧洲樱桃等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四是健康水产转型升级。

积极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提高稻田、水库、池塘以及大水面健康养殖水平,新培育水产养殖示范户X户,新增冷水鱼养殖X亩,完成池塘标准改造X亩,新增稻田养殖X亩。发挥我市水产资源优势,提高渔业经济总产值,大竹镇柏杨溪水电站X亩库区生态渔业养殖对外成功招商引资并入驻、X年现代农业水产专项资金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加快了休闲渔业、特种渔业、特色渔业、观光渔业的发展。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X吨,实现产值达X万元。

二、抓改革增活力,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一是“七项改革”成效显著。今年,我局承担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改革、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七项改革任务,坚持科学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来,新成立专业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家,流转土地X余亩。工商资本进农业领域发展的势头强劲,如九硒农牧、国储农业、魏家硒李专合社等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三资清理”全面推进。

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清查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指导贫困村依法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zhu、公开、公正的进行“三资”管理和经营,建立与村集体形成按股分配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村发展集体经的活力,已发展村(社区)集体经济X家;启动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全面抓好村(社区)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现已自查问题X个。

三是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全面落实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改革,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争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落实好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认真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增加保险品种、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三、抓典型促示范,精准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一是“五小庭院”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按照“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大力支持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已在全市X个乡镇X个村实施,收益农户X.X万余户,预计总投资X万元。目前,庭院小畜牧已发展畜禽共X余万头(只、群),庭院小种植已发展蔬菜篱笆X.X万米,庭院小果木已发展X.X万株。

二是产业扶贫精准推进。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的一年,全市将有X个村退出贫困村,按照省农业厅产业扶贫及技术扶贫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科学制定《农业产业扶贫专项规划方案》,以梨树乡三合面村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为抓手,引导贫困群众持续培育以富硒茶叶、富硒马铃薯、优质肉牛为主导、长远能致富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蔬菜、板角山羊、旧院黑鸡、生猪、蜂桶中蜂等短期能增收的特色产业;深入科技扶贫,开展产业扶贫和技术扶贫,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已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X户。

三是产业扶持周转金作用显著。

为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鼓励贫困群众坚持自愿申请、有借有还、用于发展产业的原则,按照产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扶持周转金的作用,有效推动了产业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周转金X万元,受益农户X户,X人。

四是抓实农业科技人员技术帮扶工作。

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优化调整选派到全市X个贫困村的农业科技人员,科学推进产业扶贫,开展贫困户技术培训X.X万余人次,促进科技助农增收;扎实抓好驻村农技人员管理,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督促驻村工作落到实处。

四、强基础增后劲,改善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推进X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快完成高标准农田验收认定工作。青花镇方家梁X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竣工投入使用,涉及受益农户X户,X人,其中建卡贫困户X户X人。

二现代种业生产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种子法》,严格执行种子经营备案登记、档案建立、广告管理制度;对城区及X个乡镇X家种子经营门市加强市场监督抽检,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X%以上。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基地X.X万亩,在茶垭李家沟开展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在官渡诸葛坝开展玉米和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X亩。加大粮油作物主推品种推介推广力度,确保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X%以上。

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

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上半年共兑现农机购置补贴X.X万元,补贴机具X台,受益农户X户;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到X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X%,实现全市机耕面积X.X万亩,油菜机播X万亩,油菜机收X万亩。稳定机耕道建设,新建魏家乡石坝村机耕道X.X公里,全市机耕道总里程达X公里。

五、重科技强保障,努力提升农业服务水平。

一是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促进科技服务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培训到人,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率。重点抓好了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全市组织开展科技讲座、农民实用技术、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X余期(次),培训人数达X.X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宣传资料X万余份;积极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大提升行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率达X%,努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深入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加快推进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促进互联网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切实做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四个转变”,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龙头企业、休闲农庄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目前,通过电商途径销售产品达X余个品种,交易额达X万元。

三是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各种农业协会、学会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鼓励开展良种苗繁育、水稻集中育插秧、农机承包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养殖业粪污专业化处理、动物诊疗等经营性服务。支持发展粮食烘干、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服务。社会化服务组织在X年基础上提高X%。

六、育品牌拓市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争取农产品加工项目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及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分等分级、产地初加工,提高农产品增加值。成功引进了李子酒加工企业,落户魏家乡。全市农产品初加工率提高X%。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中铁建川、浙商集团、深圳蓝源等X余家企业均深入X实地考察,并表示愿意落户发展生猪养殖、富硒茶叶、旧院黑鸡、辣椒产业等项目。目前正极力跟进中,加强与企业洽谈,全力以赴争取招商成功。

三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培育和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X个。积极申报X旧院黑鸡注册第X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非活禽)和第X类普通商标(广告宣传)。切实加大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强化巴山雀舌、旧院黑鸡(蛋)、蜂桶蜂蜜等品牌农产品监管,提高农业品牌市场信誉度。

七、强监督严管理,确保农业行业安全。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已通过实验室“双认证”,增设了X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我市X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入驻平台系统。

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业投入品监管水平。

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组织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标语X幅,开展现场咨询X次X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余份提高了广大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全市累计出动执法车辆X台次、人员X余人次,检查整顿全市各类农资市场X个次,检查整顿经营单位X家,立案查处X件。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强化“瘦肉精”使用环节监管,全市“瘦肉精”日常抽检X头份,检出率为零。

三是日常监督检查强化落实。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例行监测指标稳步向好,各类种植业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X%,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X%。

四是加强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大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组织开展了农业行业安全大检查,开展路检路查X次,出动执法用车X台(次),执法人员X人(次),检查农用机械X辆(台),查纠农机安全违法行为X人(次)。加强拖拉机注册登记、检验、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考试等源头监管,拖拉机年检X台,过户X台,变更与备案X台,上半年全市无农机事故发生。

五是全面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

全市春防、秋防共免疫注射猪瘟X万头、口蹄疫X万头(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X万头、免疫禽流感X万羽,免疫鸡新城疫X万羽,群体免疫率达X%,确保了全市清净无疫;狠抓稻水象甲防控工作,紧急采购防控物资,及时组织召开防控工作现场会,实施防控面积达X.X万亩;切实抓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全市共产地检疫生猪X.X万头,牛羊X.X万头;监督消毒运载工具X.X万辆,定点屠宰生猪X万余头;积极应对HXNX禽流感,采取设置监测点、临时关闭活禽交易点、强化消毒等措施,扎实抓好防控工作;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强化《渔业法》宣传,开展不定期执法检查行动X余次,出动执法车X台次、执法人员X人次,累计查处渔事案件X起,共收缴违规地笼网X余个、刺网X张、捕鱼器X台、围网X幅、没收渔获物X余公斤,非法捕捞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八、重生态防污染,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一是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农业基础工作,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加大了省环保督查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对罗文、花楼等地畜禽养殖污染深入治理。

二是扎实抓好环保迎检工作。

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着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今年以来共计出动环保宣传车X台次、出动检查整治人员X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万余份,制作宣传标语X幅。积极办理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X个,农业部门出具整改意见X份,配合环保部门立案查处养殖企业X家,罚款X万元,确保了全市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查。

三是农业污染不达标企业分类处置。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科学进行分类处置,分别采取关闭整治措施,深入整治农业环保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改治理X家,完成率X.X%;禁养区关闭搬迁X家,完成率X.X%。

四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建沼气集中供气点X处、X户。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养殖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清洁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X万亩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X%以上。

X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增添措施,加快推进,奋力开创全市农业工作新局面。

一是抓好产业扶贫。

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依托,突出“生态、富硒、有机”优势,大力实施种植业“百万亩”工程和畜牧业“千百十”工程,全力支持“五小庭院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动脱贫攻坚。

二是抓好农业基础建设。

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验收认定;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管理水平,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加强沼气网点建设,强化沼气安全监管,确保农村沼气使用安全。

三是抓好农村改革。

进一步巩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此为基础,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引导农民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利用资产经营增收。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严格饲料、兽药市场监管,强化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打制售假劣农药、兽药、渔药、饲料以及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免疫综合防控措施,突出抓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加强生猪屠宰监管,强化屠宰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统计监测等日常监管,健全畜禽屠宰行业管理机制;专项整治制售病害肉、注水肉及私屠滥宰等重点问题。

五是抓好农业科技培训。

全面落实“创新兴农”理念,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生产方式和运用模式创新。重点抓好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科技讲座、农民实用技术各类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六是抓好农业环境保护。

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和土壤环境的监测治理,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生产模式,努力构建规模养殖与规模种植协调平衡、农牧互动的生产体系,确保农业生态安全。

七是抓好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X、X的导向,工作“实”字当头,落实“干”字为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坚持统一领导、纪检协调、依靠群众的工作机制,实行“一岗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加大信访处理和案件查办力度,强化内部监督渠道和手段。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大廉洁文化的培育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促进形成弘扬正气、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良好风尚。深入推进源头防腐。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之风,为全市农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八是抓好依法治农工作。

建立农业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农业法治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规范执法主体,增加执法装备,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培训,全面高效执行农业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

第二篇:农业局工作总结

华县农业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辖10镇,242个村委会,耕地面积36万亩,总人口36万人,乡村户数70812户,乡村人口27.43万人。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1497万元(现价),较2007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完成82932万元(其中粮食及其它作物产值30385万元、蔬菜产值36771万元、水果及中药材产值15776万元,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36.2%、15.5%);牧业产值完成13552万元。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8391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5238亩,总产147912吨;蔬菜种植面积262650亩次,总产量45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荣获“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和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级关于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2007年以来,按照“扩菜,兴牧,优果,稳粮”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菜畜果产业。家通过加大投入、政策引导、强化服务等举措,我县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蔬菜、畜禽、时令水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蔬菜、畜禽两个产业生产规模均列全市首位。

(一)主要成效

1、粮食生产稳中有升。2010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广

- 12

意见》等优惠政策,近三年来,我局争取取中、省、市农业项目10余个,工作中不断加强项目实施力度,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2、推广标准化生产,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在粮菜果生产中着重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及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菜畜沼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等;二是在畜牧生产中,着重推广畜禽良种引进与繁育技术、畜禽标准化饲养技术、畜产品药残控制技术等。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服务,扎实做好动植物检疫、防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年共防治各类病虫害55万亩次、三蝗区夏蝗达标防治3万亩,果蔬等绿色检疫调运600余批次,6000余吨;动物防疫、检疫到位,共注射口蹄疫苗32.1万头份,禽流感免疫150万羽,猪蓝耳病免疫23.4万头份,猪瘟疫苗23.8万头份,免疫建档率、防疫密度均达到100%,检疫活畜禽6万头(羽),检疫肉品3000吨,检出病害肉100公斤,病害肉当即按规定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确保了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及畜产品安全。通过努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35元。建立“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基地9个,面积1660亩,带动面积3万亩。完成10个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常年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基本得到治理。

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发展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果菜局、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执法大

队等机构,严格标准化生产,广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蔬菜产业上以创建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柳枝镇钟张村日光温室示范园为样板,示范带动全县设施蔬菜上档升级。目前主推五项无公害集成技术(实施灯、板、网技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反应堆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推行菜蓄沼循环农业模式)。同时我局为各大园区聘请驻园区技术员5名,每年定期聘请省市蔬菜专家召开现场培训会3次,果菜局、植保站、执法大队等单位巡回现场指导解决蔬菜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011年组织培训50余场次,接受培训人数3万余人,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

在畜牧产业上我县具有健全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每个镇都设有兽医站,各村均配备有动物防疫员,防疫工作扎实到位,全县近几年没有爆发过重大的动物疫情,养殖环境良好。

在农产品质量监管上,果菜局、植保站每季度抽检果菜园区基地不低于4次,随机抽样送市农检中心、西安农检中心、杨凌农检中心进行检测,今年共抽检蔬菜品种48个,无一例不合格。畜牧局派专职检测人员每天进入肉食市场进行检测,保证了肉食市场安全。农业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和规范农资市场:至目前共进行13次专项检查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680人次,共检查经营单位230户次,查处未经审定、修改标签以及过期产品等违法行为案件6起,我县无高毒农药和伪劣种子经营门店。

- 56

员没有培训。目前现有的种植户科学管理知识匮乏,且县级培训机构力量弱,体系不完善。加之少数农民科技意识淡漠,对农业科技接受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畜牧产业发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投入不足,养殖户缺乏资金支持。一是中省市县各级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虽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仍然偏少,资金投入根本不能满足群众发展畜牧业的需要;二是县乡两级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问题较多,难以落实。群众普遍反映金融部门放贷程序繁琐,信用社贷款额度太小、周期短、利率高、难度大。三是民间社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发展规模化养殖起步资金投入大、风险大,一般养殖户根本投资不起,只能将资金投向其它项目,导致投向规模养殖方面的资金就明显不足。

2、畜牧业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发展不均衡。我县畜牧产业从纵向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横向比较明显不足,无论是在畜禽饲养量上还是在产业化发展上均赶不上周边的大荔、富平等地。特别是在规模化发展上还存在不足,各类规模化养殖场太少,总体上还依然存在“有点无面现象”。

3、龙头企业群体弱小,畜产品加工滞后。我县的畜禽产品目前主要以初级产品外销为主,缺乏屠宰深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渠道单一,依赖性强,风险大。全县现有的畜禽深加工龙头企业仅禽垦肉鸡公司一家,其他禽蛋、奶类、肉类加工企业缺

乏,绝大多数畜禽产品主要以活畜和原料的形式外销,畜禽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十二五”期间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思路: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强化服务、示范带动的原则,紧紧围绕“三个一切”(全县一切工作围绕农民增收来部署、一切工作措施围绕农民增收来议定、一切工作成效通过农民增收来检验)的工作思路,抓好三大产业(蔬菜产业、畜牧产业、特色果业)、着力四个方面(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强化五项措施(建基地、抓示范、树品牌、促销售、强培训),压缩粮食生产面积,积极发展菜畜果产业,奋力打造设施蔬菜强县名县,使蔬菜产业成为农业领域辐射范围广、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支柱产业。

蔬果产业发展思路:

在塬下夹槽区抓好两菜一粮种植模式,突出发展大露菜和设施蔬菜,力争五年发展面积达15万亩。

在大坝以北抓好菜粮间套种植模式,全面推广地膜马铃薯玉米间套技术,力争五年内将全县大坝以北6万亩耕地全面推行地膜马铃薯和玉米间套种植,增加农民收入6000万元。

在秦岭北麓以高塘镇、大明镇为主抓好粮果间套种植模式,重点发展猕猴桃产业。抓好高塘镇、大明镇两个千亩猕猴桃示

- 910

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16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8%以上。

3、林果产业。在秦岭北麓发展猕猴桃7万亩,全县果树面积达11万亩以上,产量达10万吨以上,增收2.6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1560元。在特色果业产业上加快果业品种改良和优果技术的示范推广,重点抓好以高塘镇、大明镇为主,辐射金堆镇、瓜坡镇南部的十万亩猕猴桃基地建设工作,搞好少华天才新品种示范园、下庙镇甘村特色水果园瓜坡镇三小村鲜桃草莓基地、赤水镇秦东高新水果示范园、高塘大接杏品种的改良推广工作,使水果良种率达到80%以上。

农村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到2015年,镇以上道路全部绿化,农田林网绿化面积达到1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农村水体污染加重、土壤物理性状变差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2012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目标任务

1、粮菜果产业2012年总体目标

粮食产业:粮田面积压缩到38万亩。一是在赤水镇原辛庄乡2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田建设,抓好500亩高产核心示范方田。二是在瓜坡镇建立万亩马铃薯高产优质示范方田,抓好百亩核心攻关田建设,着力抓好柳枝镇北拾村大坝以北500亩马铃薯玉米轮作示范方田建设。三是在柳枝镇钟张、拾村、瓜坡镇君朝日光温室示范园完成350棚标棚秸秆反应堆建设。

四是完成2008-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总结验收工作,建立全县土壤养分肥力丰缺指标体系,绘制全县土壤肥力状况分布图,抓好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工作。五是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

菜果产业:蔬菜面积达到28万亩,总产达到50万吨。一是设施蔬菜以创建柳枝镇钟张标准化示范园为中心,带动柳枝镇拾村、北拾、丰良,瓜坡君朝,下庙康甘、甘村等7个专业村,发展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蔬菜基地5000亩;以下庙镇创建省级现代拱棚示范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华州镇、杏林、瓜坡镇、赤水镇,发展标准化设施中拱棚精细菜基地5万亩。二是露地菜以瓜坡为主,辐射带动赤水、下庙等镇,发展地膜洋芋基地10万亩;以瓜坡东赵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华州、莲花寺、赤水,发展莲花白、白菜、莴笋基地2万亩;以大明水渠村、高塘薛底、忠靳、东阳南堡、宋斜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大葱1万亩;以下庙南解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山药基地5000亩。三是以高塘镇、大明镇,辐射带动周瓜坡镇南部及金堆镇,高塘镇、大明镇各建1000亩以上猕猴桃示范园1个。

2、畜牧产业2012年总体目标:2012年末全县存栏猪35万头、牛6万头、家禽250万只,羊6万只,分别较2011年增加5万头、1万头、50万只和1万只;肉蛋奶产量达到4万吨、1.2万吨和2.5万吨;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8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1200元,较2011年增加300元,增长33%以上。以生猪、蛋鸡为重点,以畜牧业大县建设为突破口,发挥资源

- 1314

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协会,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围绕提高对农户的带动力,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5%以上,精深加工比重增加10%。加强与大中城市的产销协作关系,完善“绿色通道”,新建农产品交易中心,扩大市场占有率。

5、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有培训学校,镇有培训基地,村(企)有技术指导人员”的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强化人才引进机制,有计划地从各大专院校招聘引进农业专业人才,同时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加大对种养户和各类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为片区新农村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第三篇:农业局工作总结

年来,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盛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总目标,大力实施”一优化、三突破”战略,努力构建”五大特色经济”板块,全力抗击”非典”和各种自然灾害,为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市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示范县”、”全国农业执法示范县”称号;在今年国家公布的优质农产品优势区域中,我市柑桔、油菜、棉花三项进入优势区域,是湖北省唯一有3项进入国家优势区域的县,并被湖北省纳入柑桔、油菜、棉花、

过去的五年,随着全市农业地位不断提升,市农业局也在荣誉上获得了大丰收。数次荣获”全省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种植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业科教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业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植保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荆州市农业局综合考核为先进单位,荣获荆州市农业系统目标考核一等奖;2001年被市政协评为”人民最满意单位”,2002年在市政府”三大建设”评比中,获得”政风洁廉公仆杯”总分第一名。

2003年农业和部门工作成绩斐然,完成了十件大事。一是松滋市农业检验检疫中心建成;二是成功承办全省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暨简化节本技术现场会;三是承办全省高产优质早熟油菜现场会;四是开通农业局局域网,初步实现办公现代化;五是成功举办松滋市首届柑桔产销衔接会;六是松滋市国家”十五”第一批优质棉花基地建设项目经国家和省验收合格;七是”上明”牌柑桔、”八宝”牌棉花被湖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名牌农产品;八是成功承办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市种子公司实现民营化,大湖农场实行企业化经营;九是毒鼠强等剧鼠药清查收缴工作进展顺利,共清缴70余公斤,受到省和荆州市通报表扬;十是完成机关院内绿化、美化。

一、主要工作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近几年来,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取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六优工程”,大力推广”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全市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预计今年农业总产值20.4亿元,比1999年增1.6亿元,增8.7%;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2430元,比1999年增350元,增16.8%。

1、农作物布局进一步优化。

粮食。今年复种面积121.3亩,比上年增11.4万亩,增10.4%,总产预计35.2万吨。其中夏粮20.4万亩总产2.69万吨,稻谷62.7万亩,总产27.5万吨,玉米11.8万亩,总产38.16万吨。

棉花。今年19.31万亩,比上年增3.43万亩,增21.6%,预计总产1.39万吨,增0.13万吨,增10.3%。

油菜。近几年得到突破性发展,1999年面积40.2万亩,总产4.12万吨,到2000年突破50万亩,面积50.4万亩,总产5.78万吨;今年收获面积55万亩,总产5.26万吨。

柑桔。面积增加到20万亩,比1999年增加3倍,总产3.9万吨,增加到6.5万吨,增2.6万吨,增66.7%。

2、农作物品种品质不断优化。

棉花以”鄂杂棉4号”为主栽品种达到14万亩,占播面的70.3%;油菜以中油杂、华杂、中双系统系列组合为主,全市实现”双低化”,且杂交油菜达到50%以上;优质稻以”两优培九”、”粤优938”、”红莲优6号”、”金优928”为主,面积达到55万亩,占稻谷面积的73%;柑桔以早熟温州蜜柑、太田碰柑、纽荷尔脐橙为主,优质柑桔面积达到16万亩,占柑桔面积的80%。

3、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

我市棉花、油菜、柑桔被国家列入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这是我市农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目前,我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8万亩左右,皮棉总产35-40万担,主要集中在平原湖区6个乡镇。全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55-60万亩,总产120万担左右,全部实现了双低化。柑桔近几年发展最快,2002年和2003年春耕面积分别达到3.7万亩、4.3万亩,总面积已达到20万亩,形成了危河流域脐橙生产带、北河库区甜橙园、红东线优质柑桔生产带、老城和陈店连线的沿江温州蜜柑生产带等四大柑桔生产带。

4、五大板块经济产业带已成型。

各地按照各自在”五大板块”内的分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各自的特色;山区板块黄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今年新增黄姜面积3160亩;丘陵板块水果生产已成主导产业,农作物制种规模达到4万余亩;平原湖区棉花生产稳定,面积17.9万亩,占全市92%;城郊板块花卉、蔬菜、水果三大产业占据城郊经济的主体地位。

5、专业村建设成效显著。

为加快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有产业化生产格局,全市重点建设了生猪、山羊、水果、黄鳝、黄姜、蘑菇、养蜂业具的地方特色的专业村184个。2002年底,按照《松滋市2002年专业村建设实施方案》考核验收,已的61个村基本达到专业村标准。其中,生猪品改专业村7个,生猪养殖专业村11个,水果专业村28个,山羊专业村5个,黄鳝专业村2个,家禽养殖专业村5个,双孢蘑菇专业村1个,黄姜专业村1个,养蜂专业村1个。

(二)战胜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夺取农业全面丰收

今年6月底至7月中旬,我市连降三场暴雨,平均降雨量达403mm以上,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30年不遇,为

我市历史上罕见。受灾涉及16个乡镇、2个开发区,360个村,8.9万户,47.62万人。农田受灾面积56万亩,其中水稻38万亩,棉花12万亩,其它6万亩。绝收面积达10.9万亩,其中早稻2.5万亩、中稻3.5万亩,棉花2万亩,其它2.9万亩。倒塌房屋4446间,漫溢渔塘23206亩,冲毁道路474841米,涵闸6561处,桥梁倒塌980座,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077万元。此次暴雨正值早稻成熟、中稻孕穗、棉花现蕾结铃时期,影响夏季收获、秋作物移栽,一场暴雨多季受灾,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达半月的盛夏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突破50年来气象记录,我市最高温度达39.7℃,高温热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稻结实,但我市中稻结实率达到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灾害,农业部门及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导下,措施得力,夺取了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粮食总产35.2吨,棉花1.4万吨,油料549.9万吨,蔬菜109826万吨,柑桔万吨。

1、及时抢种补种。全市改种面积109831亩,抢种秋玉米37622亩,早稻翻秋13859亩,秋大豆4680亩,蔬菜20603亩,其它33067亩。

2、科学品种定向。棉花以”鄂杂棉4号”当家,示范种植D180、荆抗97-28等高抗抗虫棉品种;油菜主推”华杂4号”、”中油杂3号”、”中双7号”等双低品种;水稻主推”两优培九”、”粤优938”、”红莲优6号”、”金优928”,今年我市中稻结实率高于其它县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定向科学。

3、运用优新技术。一是绿色食品技术。重点推广高效BT农药、种子包衣、频振灯、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降低有害物残留。二是轻简化节本技术。重点推广农田化学除草、水稻免耕抛秧、油菜免耕翻、果树生草覆盖等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三是设施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18.5万亩,双膜棉1.15万亩。

4、强化植保服务。农作物病虫防治重点抓了水稻”三螟”、”三病”及稻飞虱、棉花”两虫”的防治,全市植保综防面积50万亩,化学防治面积150万亩(次)。一是强力推广频振灯。全市共推广频振灯600盏,灯光诱蛾达到3321盏。二是植保信息服务。全市印发《松滋植保信息》11期5.5万份。三是办好《病虫预报》电视节目,在病虫发生期,每晚9:10播出,收视率达到91.2%。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经济建设的主线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用产业思路来研究、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通过壮龙头、建基地、跑订单、拓市尝强中介,使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更高水平推进。

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在2003年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评选活动,我们申报了10家,有湖北望春花果汁有限公司、银达利米业公司、云祺公司等3家被评为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上海望春花集团与加拿大万安利公司联合我市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年加工水果能力5万吨的浓缩果汁项目,该项目全套引进意大利橙汁加工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橙汁加工生产线,目前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果蔬汁加工基地。

2、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迅猛。

全市已发展中介组织682个,年经营额已达到4.3亿多元,网络农民13.53万户,覆盖面积71.2万亩。云祺生猪产销协会、天歌鹅业产销协会、兴民黄姜协会、街河市食用菌产销协会、柑桔产销协会等各种行业会应运而生,带动全市产业发展。

2002年成立的松滋市柑桔产销协会,是全省第一家柑桔行业协会,我市是全省第一个柑桔产业实现行业协会管理的县市。近3年来全市新开发柑桔基地8万亩,协会统一供苗500多万株,每亩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发放光碟220盘张。苗木供应实行”协会采购,乡镇参与,专家签字,终身负责”,柑桔销售以协会为平台,以”主导销售、健全网络、统一价格、提高效益”为方针,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柑桔价格,使果农获益。去年全市新上柑桔产后处理加工生产线6条,柑桔成功出口北美40吨。今年9月,由农业局主办、协会承办的”松滋市首届柑桔产销衔接会”成功举办,全国11个省22个县市57名客商与会,现场签订柑桔销售合同5500万斤,合同金额2200万元,解决了柑桔卖难问题。

3、私营农庄方兴未艾。

私营农庄是我市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据统计,全市农庄已发展到511家,农庄面积33555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3.6%。累计完成投资4129万元,实现年销售收入4426万元,辐射带动农户2667.5户,占总农户数的15.4%,带动农户建基地20908亩,吸纳社会劳动力5660人,引进示范新报品种105个,采用新技术48项。无论农庄规模大小,均起到了适度规模经营、实用技术示范、增强市场主体地位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先行者和领头雁作用。如我局退休老局长刘深壁同志创办的滋华种植有限公司,创建6年多来实行公司化运作,已累计投资100多万元,目前已拥有果林面积500亩,有长期雇工20人,固定职工7人,带动周边8个村发展优质水果2000多亩。

(四)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符合安全、优质、营养、生态的要求,才有市场竞争力。我市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以此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000年我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以山区、丘陵、平原、城郊、危水旅游等五大生态区和八大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农田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畜牧养殖工程、水产养殖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危水生态旅游建设工程)为重点建设内容,抓了5个生态示范乡镇,50个生态农业示范村,500

个生态农庄.

第四篇:农业局工作总结

几年来,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总目标,大力实施"一优化、三突破"战略,努力构建"五大特色经济"板块,全力抗击"非典"和各种自然灾害,为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市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示范县"、"全国农业执法示范县"称号;在今年国家公布的优质农产品优势区域中,我市柑桔、油菜、棉花三项进入优势区域,是湖北省唯一有3项进入国家优势区域的县,并被湖北省纳入柑桔、油菜、

一、主要工作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1、农作物布局进一步优化。棉花。今年19.31万亩,比上年增3.43万亩,增21.6%,预计总产1.39万吨,增0.13万吨,增10.3%。柑桔。面积增加到20万亩,比1999年增加3倍,总产3.9万吨,增加到6.5万吨,增2.6万吨,增66.7%。

2、农作物品种品质不断优化。

3、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

4、五大板块经济产业带已成型。

5、专业村建设成效显著。

(二)战胜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夺取农业全面丰收 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达半月的盛夏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突破50年来气象记录,我市最高温度达39.7℃,高温热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稻结实,但我市中稻结实率达到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灾害,农业部门及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导下,措施得力,夺取了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粮食总产35.2吨,棉花1.4万吨,油料549.9万吨,蔬菜109826万吨,柑桔万吨。

2、科学品种定向。棉花以"鄂杂棉4号"当家,示范种植d180、荆抗97-28等高抗抗虫棉品种;油菜主推"华杂4号"、"中油杂3号"、"中双7号"等双低品种;水稻主推"两优培九"、"粤优938"、"红莲优6号"、"金优928",今年我市中稻结实率高于其它县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定向科学。

3、运用优新技术。一是绿色食品技术。重点推广高效bt农药、种子包衣、频振灯、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降低有害物残留。二是轻简化节本技术。重点推广农田化学除草、水稻免耕抛秧、油菜免耕翻、果树生草覆盖等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三是设施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18.5万亩,双膜棉1.15万亩。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经济建设的主线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用产业思路来研究、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通过壮龙头、建基地、跑订单、拓市场、强中介,使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更高水平推进。

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在2004年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评选活动,我们申报了10家,有湖北望春花果汁有限公司、银达利米业公司、云祺公司等3家被评为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上海望春花集团与加拿大万安利公司联合我市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年加工水果能力5万吨的浓缩果汁项目,该项目全套引进意大利橙汁加工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橙汁加工生产线,目前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果蔬汁加工基地。

2、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迅猛。 2003年成立的松滋市柑桔产销协会,是全省第一家柑桔行业协会,我市是全省第一个柑桔产业实现行业协会管理的县市。近3年来全市新开发柑桔基地8万亩,协会统一供苗500多万株,每亩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发放光碟220盘张。苗木供应实行"协会采购,乡镇参与,专家签字,终身负责",柑桔销售以协会为平台,以"主导销售、健全网络、统一价格、提高效益"为方针,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柑桔价格,使果农获益。去年全市新上柑桔产后处理加工生产线6条,柑桔成功出口北美40吨。今年9月,由农业局主办、协会承办的"松滋市首届柑桔产销衔接会"成功举办,全国11个省22个县市57名客商与会,现场签订柑桔销售合同5500万斤,合同金额2200万元,解决了柑桔卖难问题。

3、私营农庄方兴未艾。(四)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符合安全、优质、营养、生态的要求,才有市场竞争力。我市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以此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000年我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以山区、丘陵、平原、城郊、危水旅游等五大生态区和八大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农田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畜牧养殖工程、水产养殖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危水生态旅游建设工程)为重点建设内容,抓了5个生态示范乡镇,50个生态农业示范村,500个生态农庄,50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工程.市特科所、老城白龙埂柑桔场、陈店荷花冲村被省农业厅评为"生态农业基地"。

2、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3、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去年7月份我市成立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会议,制订了全市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及优惠奖励政策,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市政府奖励1万元,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奖励5000元。确定了首先在柑桔、西瓜、茶叶、蔬菜、水产品、蜂蜜、食用菌、果汁等八大类农产品绿色食品发展行动。我市"上明"牌柑桔顺利通过国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今年3月份获得省无公害食品标识,柑桔无公害食品产地认证工作正抓紧进行。我市还有一批农产品如银达利稻米、望春花果汁等品牌正在着手申报绿色食品标识。

4、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五)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服务"三农"是农业部门的神圣使命。近几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着力健全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新路子。

2、逐步完善农业执法体系。 我市是较早实行农业综合执法的县(市),2000年五站合一在荆州市率先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定编24人。2002年我市被纳入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县和省农业政法示范县建设,购买数码摄像机一台,数码相机一部,完善了交通、通讯设备,建立了完备的农业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成立了局长张启义为组长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农业行政执法督查组,实行政务公开,做到"两有三挂四上墙",制订了《松滋市农业行政执法督查办法》,完善了农业执法"四制"。自实行综合执法以来,2003年农业执法大队被评为全市十星级文明单位,有14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无一名执法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没有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和扰民现象发生,所办到的案件也没有一例因复议、诉讼而改判或败诉。

3、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去年,我们筹资10多万元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使我市农业搭上了信息快车道。一是制作了松滋农业网页,形成对外宣传松滋农业的窗口;二是建立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农产品信息并向全市发布;三是全市各乡镇接开通了农业网"一站通",形成了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平台

4、健全农业科技教育体系。

5、兴建农业检验检疫体系。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从去年开始我市着手筹建农业检验检疫中心,在原种子检验站、肥料检测站基础上,先后添置了油菜芥酸硫甙检测仪、种子智能恒温箱等设备。今年筹资50万元,装修了办公楼,购买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农业检验检测中心,种子、肥料质量检验难过了省级计量认证。

(六)深入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利益

1、 以学习贯彻"农业三法"为契机,促进干部学法用法活动深入开展 我们把学习《农业法》、《草原法》、《土地承包法》"农业三法"作为今年"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普法坚持四个结合,即一是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紧密结合。先后请市委党校讲师给机关干部上学习十六大报告和wto知识辅导课,调动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我局被评为市wto知识培训先进集体。二是与端正行风、规范执法紧密结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农业部门向全市人民作出十项承诺,依法完善机关管理十项制度,进行四项规范,即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办事行为。三是与部门改革工作紧密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市大湖农场、市面上种子总公司作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组织两家单位干部职工学习《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改革相关政策,增强了干职工遵纪守法意识,依法处理有关遗留问题,种子公司实现民营化,农场顺利改制。。四是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局党组在法制宣教工作中,把农业行政执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维护农民利益作为依法治理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加大"法轮功问题"处理力度,确保"三个零指标",被荆州市综治委评为"安全文明单位"。

2、 以全力打好"三大战役"为重点,切实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1)深入开展以种子、地产肥为重点的农资打假战役①坚持市场普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②坚持规范与处罚相结合③坚持普法与维权相结合。今年共受理农民投诉60余起,其中因质量问题引起投诉27起,市农业检验检疫中心为申请人出具鉴定意见书13份,农业局督办大案3起,为农民挽回可得利益损失70多万元。

(2)努力扑灭以柑桔溃疡病为重点的植物检疫性病害战役。 我市水稻、柑桔是国家和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为保证两大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柑桔检疫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柑桔疫情进行一次普查,在沙道观镇集中销毁有检疫性病害苗木68.7万株,在万家乡销毁带病苗木4000株,并对八宝镇白水淌村一农户200株成树进行强制性除害处理。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和漫延。为防止水稻检疫性病害传入我市,十月我们对外地调入种子进行一次细菌性条班病普查,十一月又与市粮食局联合转发省农业厅、省粮食局《关于严禁从稻水象甲疫区调运水稻种子、稻谷、稻米及其加工产品的通知》,并设立举报电话。今年共查处植物检疫方面案件2起,罚没5000多元。(3)彻底清缴以毒鼠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剧毒鼠药战役。

(七)继续推进部门改革,全面提升部门经济效益和运行水平。 农业系统共有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8家,近几年来,系统各单位强化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农业部门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000 万元,利税100万元,经营管理比上年下降70万元,化解债务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下降6%。

1、深化部门改革。(1)认真分析现状,理顺改革思路。农业系统历史包袱沉重、经济效益逐年滑坡、职工收入普遍偏低、经营机制严重滞后、科技推广难度大,针对现状,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农业系统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广泛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改革氛围,形成改革共识,狠抓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2)因企制宜,制定方案。农业系统事业单位有生产经营型、技术推广型、科研型和管理型等多种类型,情况复杂。改革必须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一场(厂)一策,一企多策的改革原则。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办法:①事企分离,把真正有社会化服务职能的事业与企业分离,如,大湖棉花原种场、东岳棉花原种场,保留两场事业单位和部分干部编制,将两场所办的良种棉加工厂从原种场分离,编制以外的干部职工分离到加工厂,加工厂按企业组织生产经营,自负盈亏。②整体事改企,王家大湖农场2003年底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后,注销了正科级事业法人,整体改制成了公司,干部职工一律用40亩农田安置。③置换身份,民有民营。市种子公司2003年被市委政府确定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单位,实行了全员买断,置换了干部职工身份,原公司资产通过评估后整体出让给了金松种业公司(新公司),新公司由原公司31名职工入股组建,实行民有民营。④优化组合,竞聘上岗。市水稻原种场、市特产开发公司严格实行定岗定责、定酬、公开竞争上岗,末位淘汰。⑤合伙经营,市土肥站6人,共同出资100多万元经营优质肥料,年销货额突破1000万元。⑥分块承包,市植保公司按门市部、综合经营部、批发部三块进行承包。(3)企业改革初具成效。①观念变了。普遍认识到只有改革提出企业的唯一出路。②体制新了。市种子公司实行民有民营,是全市事业单位改革最彻底的一家,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③机制活了。王家大湖农场通过改革,按《公司法》组建了松滋市金桂农业发展公司,管理人员由原来25人减少到了6人,生产经营活动再不由行政导向,真正实现了按照企业机制运作。④债务轻了。通过改革,全系统共化解各方面债务近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⑤效益好了。王家大湖农场事改企后,实行了全员保险,新公司当年可以收支平衡,减亏45万元。东岳原种场、大湖原种场当年可减亏50万元,市种子公司组建的民营公司当年可盈利50-100万元。

2、大力招商引资。

(八)抓文明创建,努力提高农业部门整体素质。

1、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和文明创建活动。

2、加强党建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

3、抓好机关环境改造升级。 前几年我局是"局长住厨房、高工住门房",在社会上曾一度地位十分低下,工作局面难以打开,干部职工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局党组一班人把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和机关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当作提升部门形象的大事来抓,筹资200多万元修建36套职工住宅楼,装修了办公大楼,绿化了机关大院,更新了办公桌椅,添置办公用具,干部职工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极大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部门在社会中的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年来,全市农业工作及农业系统部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主要表现在:

1、全市农业优势区域建设力度不大,特别粮食生产有所滑坡;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较弱。

2、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技人员政策不落实,人心不稳,服务手段乏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努力工作,形成"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农业行风,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三、明年及后段工作规划:

(一)工作目标:

(二)工作重点以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为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开发力度,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农产品名牌品牌,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建设全面的农村小康社会。

(三)工作措施

1、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重点扶持湖北望春花果汁公司、银达利米业公司、市特产开发公司、市东岳原种场、金松种业公司的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侧重于基地建设、品种改良、新技术运用等方面的服务。

2、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农业行业协会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3、抓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以柑桔、油菜、棉花、优质稻四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为重点,搞好区域规划,纵深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4、抓好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市建立5万亩柑桔、10万亩水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5、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上明"牌柑桔、"宇丰"牌种子、"东原"牌棉种、"宝利"牌西瓜、"南丰"盐菜等品牌农产品的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把品牌做大做强。

6、抓好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农业执法体系、农业科教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检验检疫体系,形成完备的"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

7、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民职业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转移农民促进增收。

8、抓好部门经济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加大清收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人才、资源、资产存量等优势,壮大部门经济实力。

范文网【】

第五篇:农业局2021年终总结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抓好重点亮点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品牌培育等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亮点项目建设情况。X市光伏农业产业园。完善一期工程X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棚内作物定植;在翟镇、泉沟、谷里、禹村等乡镇规划新建二期X万亩农光互补设施蔬菜基地,累计建设各类设施蔬菜大棚X个,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惠美农牧“泰山·百合和园”。该项目X年完成X亩百合、X亩藜麦种植基地和茶叶加工厂、百合加工厂、藜麦啤酒加工厂建设,完成X.X万亩土地综合治理和百合谷景观台、婚纱摄影广场打造。泰茶“良心谷”产业生态示范园。X年完成放城片区有机杂粮和马家寨香椿种植基地X亩,配套建设相应初加工设施。长兴农业百汇庄园。X年完成文化创意园的乐游区和竞技体育场建设,完成X亩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新建葡萄汁加工厂一处。农福缘高效农业示范园。由河北唐山农福缘实业集团与晶科电力合作,在农光互补泉沟片区发展以灵芝为主的中草药产业,打造生态种植、康养休闲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X亩精品片区打造。丹参产业化建设项目。以上豹峪村为中心新发展X亩蜜桃园、X亩丹参综合产业园和X亩有机韭菜大棚,结合圣水山独特地理风貌,建设集丹参种植交易、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健康养生、农家餐饮、度假住宿、等项目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景区。X年主要建设丹参综合产业园,新建X万平方米丹参交易市场。该项目目前已完成蜜桃园、丹参产业基地种植,并建成滑索、滑草、农家餐饮等项目;丹参交易市场已完成交易服务中心等主体工程建设。

(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X家企业被评为X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龙头企业项目X个,其中新建项目X个:众客食品生物饲料加工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正在安装生产设备;泰茶农业贡米加工项目已流转土地X亩,X公里的生产道路已经基本完成,水利设施正在施工,厂房建设土地征用手续正在办理;惠美农牧藜麦生产加工项目已调整土地X亩,试验种植X亩,藜麦啤酒厂已建成安装完毕,正在调试生产设备;惠美农牧百合加工项目国家级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年设计加工能力百合粉X吨、百合干X吨,已建成加工车间X平方米,X平方米百何种质资源库已完成基础建设;X市先和农业冷藏加工项目,已完成加工及冷库主体建设,正在安装生产加工和冷藏设施设备;龙廷镇丹参仓储中心项目,已建成接待中心X平方米,仓储中心X平方米,硬化路面X平方米;长兴农业葡萄酒、果汁加工项目,已建设生产厂房、地下酒窖等X平方米,安装全自动生产流水线X条,年加工葡萄酒X吨,果汁X吨。续建项目X个:泰茶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已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禅修中心、专家公寓等配套设施已完成规划设计和项目立项,正在办理建设用地征用;德浩(见子山)生态旅游项目,修建完成库容量X万立方水库一座,修建、硬化园内道路X公里,铺设电力线路X公里;栽植葡萄、猕猴桃、黑枸杞X亩,栽植樱花、黑松等各类绿化苗木X万余株,人工瀑布、儿童乐园、旱滑、玻璃吊桥、观光火车、水利配套设施等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惠美休闲农业项目,茶博园、品茶体验中心、茶叶加工厂、游客接待中心已全面建设完成,安装设施设备完毕,百合园景观大门、百花湖、道路等景点已全部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松山湖生态农业项目,办公楼、餐饮场所、旅游观光景点、园区道路已建设完成,园区绿化及部分配套设施正在完善。

(三)招商引资与对上争取。

一是招商引资。筹划实施农光互补设施农业产业园二期工程、宫里丰汇万亩荷园、龙廷丹参产业综合开发、农福缘中草药产业开发、泽顺花生加工X个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二是对上争取。全年完成对上争取项目X项,到位资金X.X亿元。其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奖补资金X万元、农作物支持保护补贴X.X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X.X万元、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X万元、X市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X万元、花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X万元、水肥一体化工程示范项目X万元、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X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X万元、地膜污染防治示范工程X万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X万元、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站建设X万元、行业关键技术培训X万元、创业农民培训X万元。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项目已通过X和省级验收,等待上级授牌,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公示。

(五)农业产业扶贫。

争取扶贫资金X.X万元,重点帮扶贫困人口X户、X人,贫困人口受益资金X.X万元,行业扶贫取得较好成效。一是高效特色农业扶贫工程帮助龙廷镇黑沟村等X个贫困村建成冬暖式大棚X座、蔬菜育苗温室X平、恒温冷库X座,直接帮扶贫困户X户X人,实现分红X.X万元。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帮扶工程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就业、订单、承包、虚拟岗位等方式增收致富,帮扶贫困户X余户X余人。三是农业科技扶贫促进工程帮助贫困户提高种养殖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扶贫增效明显。四是驻村工作组发挥单位帮包、机关干部联户作用,春节、中秋节给石莱镇北官庄、禹村镇安家庄村等X个贫困村X户X人贫困人口发放帮扶物资X元。

(六)农业科技培训。

一是开展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X人次,组织下乡活动X余次,集中办班X期,集中培训农户近万人,指导农户生产X人次。二是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其他农民培训项目。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X人,依托省级优秀示范实训基地,建立“田间课堂”,通过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结合模式,分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两个阶段,开展全产业链技能培训,已培训林果专业X人,蔬菜培训近期开始;承担行业关键技术培训任务X人,在花生和光伏设施蔬菜种植产业优势区域,对花生、光伏农业行业生产骨干开展种植、加工和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相关行业知识的集中培训,已圆满完成。三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实施省级水肥一体化工程示范项目,选定X个实施主体,实施面积X亩,选配先进滴灌设施,配置智能化设备、手机AP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截止目前,我市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X.X万亩,主要集中在果树、设施蔬菜和茶叶方面。多采用滴灌、微喷等方式。四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安排小麦、玉米试验示范展示田各X处,引进展示小麦新品种X个、玉米新品种X个。

(七)安全生产监管。

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制定《X市X年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监测方案》,下达专项监测X次,风险监测X次,监督抽查X次,共抽检样品X个,监测合格率保持在X﹪以上。所有监测任务及检测结果均在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对社会公布,并以文件的形式按季度进行通报。二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业行政执法出动执法人员X人次,检查农资市场X余次,农资经营门店X个,查处X例违法经营行为,其中种子X例、农药X例、化肥X例,整改X例,立案X起,结案X起;开展“X.X国际消费者权益日”、X市暨X市“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发放农资安全小册子X余册、明白纸X余份。开展禁限用农药专项检查X次,开展农药生产安全使用培训X次,培训X人次,发放材料X余份。

(八)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灯塔党建在线学习,组织农口参加十九大知识竞赛并取得三等奖。召开局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及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X次,开展讲廉政党课活动X次,利用会前一刻钟开展集中学习讨论X次,党组领导班子带头学《》等,撰写读书笔记领导干部达X字以上、一般干部达X字以上。开展廉政风险点专项排查活动,编制完成风险防控流程图,制作成版面并上墙警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率不高,高档次农产品相对缺乏,许多优质农产品包装粗劣,成箱装,论箱卖,影响了产品的价格与销量。二是高端农业与科技农业少,大多数农业园区档次较低,示范带动能力不高,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三是部分龙头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四是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农业招商政策及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X年工作打算。

(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按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要求,用好X万元省级创建资金,从扩充标准化基地规模、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创新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重点实施全产业链集群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标准化原料基地工程、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四大类、X个项目的创建任务,打造翟镇、泉沟、西张庄三处农光互补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肉鸭智慧养殖、疫病统防统治、熟食加工、羽绒加工等全产业链条。二是中农联·鲁中枢纽性农旅电商物流园项目。计划投资X亿元占地X亩打造集“鲁中涉农云数据电商总部基地+农副产品检验检疫中心+中央批零交易中心+大宗农副产品交易所+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区+农旅文化风情美食街+农业博览馆+冷链仓储物流中心+职工配套商住”等全产业链的新型现代农旅综合体,项目总建设规模约X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预计实体市场年交易额将超过X亿元,线上平台实现交易额X亿元,综合税收X万元。三是光伏二期设施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在翟镇、西张庄、石莱、禹村、谷里等乡镇新建二期X.X万亩农光互补设施蔬菜基地,计划建设各类设施蔬菜大棚X个,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四是X齐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花生加工项目。投资X万元在刘杜镇为农服务中心新建占地X亩的花生深加工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新上花生水洗机、榨油机、原味生产线等生产设备X台套,配套X立方米恒温库。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烤花生、花生油等花生制品X.X万吨,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税收X万元。

(二)狠抓重点工作。

一是打造三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长兴、惠美、泰茶产业园发展,分别在宫里镇、羊流镇、放城镇打造万亩葡萄生产基地、万亩百合生产基地、万亩杂粮生产基地,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加工能力,制定行业生产标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夯实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和规模,提升产品知名度;长兴建成文化创意园的文化体验区、圣贤堂国学展馆,打造完善X亩建设蔬菜标准园;惠美进一步完善园区景点设施,开发“百年好合”白酒生产线和藜麦啤酒生产线,启动朝阳社区建设项目,同时进行民宿改造。

二是争创X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X市产业结构和发展动力加速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强市。进一步修订完善X市农业“新六产”发展规划及项目申报书,积极与省农业农村厅对接,全力争创成功。

三是争创X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县。

借力国家农产品加工支持政策,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重点投向粮油、林果、畜禽等传统优势加工业以及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工,打造特色鲜明、规模集聚、生态环保的农产品加工集群。

四是建成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发挥X的产业、旅游、政策、区位等综合优势,率先打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产业兴旺、功能拓展融合为主线的“鲁中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样板区”。目前已通过农业部公示,明年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主要投向特色农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智慧农业等薄弱环节,重点支持众客食品、泰茶农业、长兴农业、惠美农牧、天信农牧等产业融合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企业新上项目建设。

五是狠抓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以争创X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为抓手,通过集成推广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态消纳和循环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样板。建成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X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X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X家。认真组织举办樱桃节农产品展、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展、X名优新特农产品金秋行暨农产品展销会、名优新特农产品新春大联展等各类展会。新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X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X个,争创X省知名企业产品品牌X个、X市知名企业产品品牌X个、X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X个;新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X个、X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X个、X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X个、X省美丽休闲乡村X个、齐鲁美丽田园X个。

(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坚持以科技兴农富农,依托中国农科院、X省农科院、X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加快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基地。进一步巩固强化与尹伟伦院士、印遇龙院士、李天来院士等尖端人才的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全覆盖,计划培训各类农业人才X人以上。积极开发引进农产品种植新技术,结合粮油高产创建,引进展示小麦、玉米、花生、蔬菜新品种X个以上,不断提高粮油菜产量。

(四)狠抓招商引资与对上争取。

完成招商引资X亿元,重点抓好中农联鲁中电商物流园、农福缘集团光伏设施农业基地、信宁集团光伏设施农业基地、巧嫂子酿造食品生产等项目建设。计划全年完成对上争取X亿元,重点争取X万元的国家级产业重点乡镇项目、X万元的全国科技示范村镇项目、X万元的国家化肥减量替代项目、X万元的省高效蔬菜生产平台项目。

(五)狠抓产业扶贫。

一是做好高效特色农业扶贫工程。积极发展优质特色种植业,通过结对帮扶、资金支持、技术服务等方式,支持扶贫工作重点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特色经济作物。二是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帮扶工程。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扶贫工作重点村建立种植、养殖生产基地或购销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生态旅游等,实行“以企带村”,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三是做好农业科技扶贫促进工程。开展蔬菜、粮油、茶叶等行业关键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参训贫困人口技能水平;发动“乡村之星”,开展“争当扶贫之星,争做带富标兵”活动。四是做好驻村工作组帮扶工作。发挥单位包村、干部联户、“第一书记”驻村作用,积极帮助帮包村贫困户增收解困。

四、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建设,促进农技退伍能力不断提升。二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重点工作、项目局长全面抓,副局长靠上抓,责任落实到科站、到个人,各负其责,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三是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工作下沉、精力下沉、力量下沉,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投身一线工作热情和干劲,从根本上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扎根乡村、服务三农,抓重点树亮点,抓龙头带农户,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更快实施。四是进一步强化督导。落实周调度、月汇报制度,抓好项目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对接与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召开现场观摩调度会,促进项目建设。

上一篇:品幸福人生范文下一篇:你在我眼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