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及其在我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2-09-12

学校明确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指导思想后, 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改善,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科研水平迅速提高, 社会服务效益大幅度提升, 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取得圆满成功, 提高了办学层次, 拓展了办学空间, 充分证明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阐述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论证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我校的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 提出了我校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 还就学科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1 学科和学科建设

1.1 学科的概念

学科是实现学校功能的最基本单元, 学科 (discipline) 本身具有二重含义:第一主要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辞海》解释为: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牛津高级英汉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解释:“知识的分支, branch of knowledge”。第二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法科目。如《现代汉语词典》, 《辞海》, 《牛津高级英汉词典》等都有此类解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13745—92) 中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科建设中的学科通常含有这两种意义特征。

1.2 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

学科的纵横发展、学科的交叉渗透、学科的分化与综合, 这些基本特征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 驱使人们冲破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某些老学科的知识体系, 去主动积极地顺应时代潮流, 同时又带动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映像”。充分认识学科发展的这些基本特征, 是高校教育研究工作者制定学科发展布局, 构筑学科框架, 开展学科建设等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1.3 学科建设的原则

1.3.1 需求为牵引的原则

通过学科建设, 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促进学校发展;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 将衍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促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产生, 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基地, 同时也担负着培养高一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 需求是学科建设的存在前提和发展动力。

1.3.2 突出特色原则

一般来说, 学科建设的重点应是那些体现本单位特色的传统学科, 并通过重点建设来强化这种优势。

1.3.3 瞻前原则

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的优势, 但又不能固步自封, 死守传统, 而应瞄准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前沿, 不断开辟新方向, 拓展新领域, 创造新理念, 在创新中保持优势。

1.3.4 择优、竞争滚动原则

学科建设不能“钦定”, 也不能“一定保终身”。其程序是:学科申报→专家和职能部门组织考察→申报学科竞争答辩和专家评审。其建设过程是:“暂定一批, 后备一批, 相对确定, 竞争滚动”。从而活化学科建设机制。

1.3.5 重点建设原则

不搞平均主义, 有所为有所不为。

1.3.6 与学术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1.4 学科建设的内容

1.4.1 学科方向建设

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调整学科方向。按照一般的要求, 每个学科至少要设立2~3个研究方向, 要树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 具有区域特色, 体现自身优势, ;要注意学科的交叉渗透, 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1.4.2 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一是要建立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年龄等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 学科梯队重要确定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 每个学科方向要有一位学术带头人、1~2名学术骨干和若干名助手。

1.4.3 学科基地建设

学科基地建设主要是指实验室、研究所、试验场站、资料室等建设, 学科建设中要加强基地建设, 不能追求小而全, 要优化配置, 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重点实验室是一定要为重点学科服务;在实验室队伍建设方面, 也要与学科建设相适应。

1.4.4 学术成果建设

学术成果的体现是立体的多级形式, 主要指科研立项、课题经费、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发明的专利以及各类成果的获奖等。学科建设的成就要在上述诸方面得到全方位拓展, 并且具有相对持续地向高水平方向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科带头人精心组织协调学科组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开展科研立项, 积极寻求学术的新的生长点, 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实践活动开展学术研究。

1.4.5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构建高水平的人才体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要结合本学科的培养能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人才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4.6 学术环境建设

要积极开展与相关学科、国内外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 强固学科的生命力;积极开展和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 提高科研水平。

1.5 我校的学科建设现状和目标

1.5.1 学科及我校的学科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6年召开第十四次会议, 对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和修订, 1997年6月颁布了新的学科专业目录 (1999年出版) 。新目录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十二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8个, 二级学科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1种。学科专业简介对新目录中学科、专业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对各学科的业务范围进行了相对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比较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和学科专业的大致范围;反映出各类学科课程设置的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研究领域,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趋势。新目录的主要特点是学科、专业面显著拓宽, 一级学科更加规范。这不仅有利于按宽口径培养研究生, 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而且对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和国际交流合作、都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经过不断的努力, 我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同时申报的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蔬菜血、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5个学科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目前我校有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学科2个, 硕士学位授予学科5个, 联合招生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3个, 校级重点学科10个, 校级优先发展学科20个。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优先发展学科中将有20个学科拟参加全国第十一次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形成了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校级优先发展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多层次学科结构, 和涉及农学、工学、教育学、文学、管理等多学科门类的学科布局。

1.5.2 我校学科建设的原则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根据学校现状, 提出了“整体推进, 分层次建设”的总原则, 具体为:学科建设以提高学科层次、水平、知名度为目标;要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要与专业建设相结合;要与本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相结合;要与教学、科研技术平台建设相结合, 避免重复建设;要以积极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建设。

1.5.3 我校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和与其相配套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创造条件申报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目标是:创造条件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创造条件申报校级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般学科建设目标是:创造条件申报校级优先发展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

2 专业和专业建设

专业服务于某种特定职业, 但专业又区别于一般职业, 其区别在于专业工作深奥的知识和复杂的技能, 所有的专业都要求有一个与之相应的科学知识体系 (ascientific knowledge base) 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包括“关于专业的知识” (about the profession) 和“为了专业的知识” (for the profession) 两个部分。“关于专业知识”是专业的核心知识归属于该专业同名的单一学科领域, 而“为了专业知识”是开展专业实践的辅助性知识, 归属多个学科领域。可以看出, 某一专业的知识体系可以而且必然包容多学科知识, 某一学科却只能包含本学科的知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8年联合颁布《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 对1993年颁布的专业目录进行调整, 新目录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 下设71个二级类。与原目录相比, 增加了管理学门类, 二级类也做了较大调整, 专业种类由504种减少至249种, 新目录还覆盖了原目录外专业74种。明确提出了少数需由国家布点的专业。

以上情况对我们的启示是: (1) 从学科、专业的概念和内涵理解,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 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科目理解, 但在不同的教育层次, 其意义也不尽相同。 (2) 普通本科教育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 对学科发展具有培育作用。 (3) 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学科之上的专门教育, 学科发展对专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4)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 是在本科教育专业发展和学术积淀的过程中培养发展起来的, 搞好普通本科教育是基础。 (5) 利用层次理论或层次、系统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我校学科、专业现状并按照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开展工作, 就可以做到思路清晰, 行之有效。

从我校专业发展和学科类群及层次的发展状况来看, 2000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30个专业, 本科18个、专科12个, 目前有38个本科专业。在农学、兽医、园艺、食品、植保等专业发展起来的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蔬菜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学科都经历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学术积淀过程和本科教育历程。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较为合理结构和梯队, 如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均为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条件。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 围绕研究方向从不同研究领域开展工作, 从而增强了凝聚力, 产生了“1+1”>2的效应, 形成了促进学科、专业发展的团队精神, 促进了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而达到了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水平。

3 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

课程 (Course, Curriculum) , 为学生获得某一方面或某一门知识而开设, 课程与学科也不同, 学科是专门化知识的学术形态, 而课程则是学科知识的教育形态;学科涵盖专业化知识的全部内容, 课程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一部分;学科知识与课程知识在编排方式上也不相同, 学科知识编排的原则是学科的逻辑结构, 课程在编排上除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结构外, 还要考虑知识的文化背景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兴趣等因素。课程建设包括师资、教材、实验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机制等方面。为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一定数量的课程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形成是围绕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的总和, 因此, 完整的课程体系应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到培养目标所需的足够的知识量;二是要使受教育者在接受该体系传递的知识与信息后形成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合理知识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基本点条件, 物质才具备所期望的某种功能。完整的课程体系是达到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学科、专业、建设中, 课程建设和完整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可以看出, 完整的课程体系构成了本科教育专业基本框架, 而在研究生教育中却是满足某一研究方向或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明了学科、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无论是对于学科建设, 还是对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大有益处的。

4 我校的区位优势与学科、专业建设

我校地处豫北平原, 北倚太行, 南临黄河。“沃野千里丰五谷, 艳阳万顷旺六畜”可谓我校所在区位的真实写照。学校的更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成功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机遇, 需要我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这些重大问题上深入思考。

4.1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我省是农业大省, 有7000万农村人口, 粮、棉、油和肉类是居全国一、二位, 蔬菜、蚕、奶等产量也居全国平均水平。因此, 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畜牧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等存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 为我校人才培养和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2 进一步突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学科优势, 拓展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在小麦、棉花优质、高产和抗病虫的育种方面的研究, 预防兽医学在动物主要病毒病方面的研究, 蔬菜学在野菜、食用菌、南瓜及地方蔬菜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在草坪害虫生态防治方面的研究等突现了我校学科特色和优势, 应进一步加强培育, 提升科研水平, 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人才, 以期取得更好成果。

4.3 学校区位优势与相关学科建设

4.3.1 太行山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上世纪60~80年代, 我校老一辈专家组织力量, 协同攻关, 在太行山区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取得可喜的成绩, 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 没有继续深入开展这项研究, 这是学校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一种损失。河北农业大学紧紧围绕太行山区做文章, 融科研、教学、生产服务为一体, 取得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太行山区南麓野生资源、动物、文化、旅游、生态等方面都可以作为我校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主战场, 从而促进学校科研领域拓宽和学科建设以及专业建设。

4.3.2 沿黄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

新乡市辖区及焦作、濮阳等毗邻市区、县都属于沿黄区县, 利用这一特殊区位开展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尤其是农业、畜牧业、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比较研究、民俗文化比较研究等。如2002年开展的河南省重大招标项目“沿黄绿色奶牛带建设”就为我们开展该区域农业、畜牧业、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平台。

4.3.3 区位文化、社会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

我校毗邻牧野古战场, 在牧野文化、比干文化、部分殷商文化、河洛文化等与社会、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提供了便利。

4.3.4 加强学科的渗透和交叉:

农、林、牧、植保等协同与组合;化工、兽医、植保的渗透与交叉;食品、兽医的协同;信息、外语、中文的协作;机电、化工、食品的协作;艺术、体育、中文的交叉渗透等, 都可能在渗透、交叉与协作中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使学科不断得到优化和发展。

4.3.5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如上所述, 学科、专业、课程三者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为什么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而不提出“专业”或“课程”建设为龙头。从“学科”的内涵我们不难看出, 它包含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211工程”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思路演变和重点学科建设新思路》提出:学科是实现学校功能的基本单元,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

5 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

我们可以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相对于社会来讲它是一个子系统, 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这就是办学的外部规律;其本身又有许多子系统, 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协调、共鸣、合作及高效率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或前提, 这就是办学的内部规律, 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要协调, 学校才能在大背景中得到和谐发展。学科建设不单单强调知识、科研、物质条件建设, 其中学术队伍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均较合理, 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 且团结协作, 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 提出了对“人才”或团队的基本要求。这些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抱负, 有理想, 好学深思, 追求真理, 有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富有改革与创新精神。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进言中国教育》中指出“科学家的成功需要三个“P”即:Perception (洞察力) 、Persistence (恒心) 、Power (力量) , 形象总结了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 有了这些精神、这些团队, 就可以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 例如耶鲁大学的骷髅社 (skeleton) 孕育了两位总统和数位大师。通过学生社团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勤学思辨, 明辨笃行”, “自立自强, 求是创新”;通过言传身教光大“严于修身, 勤于治学”, “崇德尚能, 知行合一”, 而这些作风和精神也正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所需要的。因此, 学科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和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建设的加强将会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 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论证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我校的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 提出了我校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 还就学科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关键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 吴丽卿, 黄锦汉, 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王涛, 史长丽.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的尝试下一篇: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