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4-05-05

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共14篇)

篇1: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监测是一项政府行为,具有为环境管理服务、为政府的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属性,就此对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所处的地.

作 者:孙金芳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县环境保护局,天津,3016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5)分类号:X8关键词:环境监测 作用 环保工作 地位

篇2: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起,构成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形态,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系统哲学家拉兹洛在他的《决定命运的选择》一书中指出:“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规定世界上权力与财富性质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权力不再是以诸如某个组织的权威之类的传统标准为基础,财富的含义正在从诸如黄金,货币和土地之类有形的东西转移开去。一个比黄金货币和土地更灵活的无形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正在形成。这个新基础以思想技术和通迅为标志,一句话,以信息为标志。”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抓住机遇,充分认识信息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政务工作中的作用,对于推进政府机关正确决策,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失误,推进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在政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以信息现代化为基础,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设施,构成对社会的辐射管理,改变仅靠行政命令、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的全新革命。

(一)信息是各级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对信息这一概念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由于人们研究问题的角度和理解上的差异,对信息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领导者确定工作目

标,制定政策,编制计划都必须了解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把握大量信息。信息与决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决策是对信息的判断和运用。可以说,决策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决策的形成需要借助信息进行判断,决策的实施需要借助信息进行控制,决策执行终结后,需要凭借信息进行总结,为新的决策创造条件。决策的每一步骤都离不开信息,如同生产不能没有原料一样,决策离开信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工作做的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真实不真实,全面不全面,将影响决策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

(二)信息是沟通各级各部门情况的重要渠道

邓小平同志说,信息“确实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各级政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无论领导者多么深入实际,也不可能事必亲躬,但领导干部要做到“耳聪目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必须靠信息工作者通过信息渠道,向他们提供大量信息,将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发生的重大情况和带有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地传递给领导同志,使领导同志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政务信息工作多年实践证明,信息工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通达开辟了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日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用信息进行“下情上达”通报情况,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

一是便于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下级主动及时地向上级汇报各个时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这不仅是下级机关的工作职责,也是主动争取领导,取得上级领导机关支持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以往主要是通过写专题报告,召开工作汇报会,或直接找领导汇报来完成的,因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党政信息工作的开展,下级的工作情况,可随时通过信息报送,向上级反映。

二是便于向上级及时反映工作中的问题,求得支持。在基层工作中往往会碰到许多问题。比如,某地出现突发性事件,某地发生较大灾情,疫情等等。这些都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和反映,以便领导随时掌握情

况,及时处理。过去由于不重视信息上报传递,许多问题很难及时反映到领导那里去,即便是通过其它渠道“捅”到领导那里去了,因反映问题不及时,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加强了信息工作以后,直接沟通了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渠道,使很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是便于下级及时与上级沟通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性地工作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作为下一级领导,自已开创的工作对不对,是否符合实际和上级意图,需要及时地与上级领导沟通,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上级领导对下级在工作中有哪些创造性思维或作法,也需要及时加以了解。以往上下级之间沟通思想,主要靠书面报告和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政务信息工作开展后,这种情况得到了转变。

(三)做好信息工作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把信息工作写进政治报告,并将其列为政府六大职能之一,在我党的历史

篇3: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动物疫病监测的概念和地位

1.1 概念

动物疫病监测是在一定的时段或指定的周期内, 对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 并利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或农业部规定的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疫病诊断, 从而掌握该疫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趋势和规律, 以指导制订科学的防疫政策。监测具有连续、规律、分析、即时、层级的特点。

1.2 地位

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国家兽医防疫体制和防疫水平的重要指标, 可为国家动物疫病控制规划的制定和疫病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保证输出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状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提出了加大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力度,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健全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 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等重大战略措施。疫病监测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扎扎实实抓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才能为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提供科学的决策和理论依据, 在动物卫生工作中地位显著。

2 动物疫病监测的作用与意义

2.1 实现对动物疫病的预警预报、超前防控

动物疫病监测是国家和动物防疫部门掌握动物疫病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对动物疫病的分子生物学监测可在疫情尚未发生前即可监测到潜在的病原, 使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迅速反应从而达到预警预报, 主动防控的目的。

2.2 动物疫病监测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

动物疫病监测是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疫病进行风险评估以及评价疫病控制措施效果的重要方法, 是国家调整兽医防疫策略和计划、制定动物疫病消灭方案的基础。

2.3 通过动物疫病监测净化疫病

淘汰病畜特别是对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疫病, 马鼻疽、山羊关节炎脑炎等无苗可防、无药可治的慢性动物疫病来说, 监测净化是消灭这些传染病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

2.4 畜产品安全的保证

确保人民群众能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特别是牛羊布鲁氏菌病等常呈隐性发病临床不易发现、奶中不易检测。只有通过对动物或其产品进行抽样监测方可及时发现、处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 达到保护人畜安康之目的。

2.5 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

我国已加入WTO, 国外种种技术壁垒给动物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严峻考验, 适应世贸动物卫生规则已迫在眉睫。强化动物疫病监测, 对于我国无规定疫病区以及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建设意义重大。

3 动物疫病监测的形式与要求

3.1 自主采样监测

是指兽医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人员亲自到采样地点进行样品的采集、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称为自主采样监测。

3.2 监督采样监测

是指在兽医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人员的现场监督与指导下, 由其他相关人员如规模厂技术员或饲养员按照动物疫病监测主体单位的要求进行样品采集的监测。

3.3 采样登记

在样品采集的同时, 应配合监测主体单位填写采样登记单, 提供信息务必准确、详细, 采样登记单包括以下内容:畜主的姓名和地址、电话及传真;采集样品的动物品种、年龄和性别及标识号;样品采集动物的群体健康状况的描述、动物群体疫苗免疫状况的详细描述;样品采集人和畜主必须亲笔签名。

4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 逐步完善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

4.1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

加大对基层实验室的投入, 重点配置常用设备和试验试剂, 增加监测专项经费, 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配备专职技术人员, 加强技术培训

目前我国基层动物防疫部门, 业务水平相对较低, 应由省动物疫控中心定期、系统地对基层监测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3 加大动物疫病监测的宣传

使广大群众熟知疫病监测的重要性。强化人们对疫病监测的自觉意识, 能主动、积极配合监测工作。

4.4 搞好疫病监测网络建设

加大监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疫病流行状况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发现疫病变化的趋势。影响疫病发生、流行、分布的因素, 制定和改进防疫的措施;

篇4: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技术 环境监管 地位 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监管中的地位

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金环工程’,实现‘数字环保’,加快环境与核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在利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推动环境保护的同时,努力借助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手段,从整体上改善环境保护条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推动环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环境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库技术、GIS与遥感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站建设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环境信息管理技术与工作经验等。

环境信息技术为区域环境提供了高水准的环境数据信息,她对基础数据的获取和建立,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实现了空间和事件的转移,也就是在空间上由野外转入室内,由企业转到环境保护部门,在时间上从过去到现在的研究发展,形成定质、定性、定量的三维空间上预测、管理模式。

环境信息技术对环境进行的监测、监控,获取的区域环境基本数据的变化资料,提供了生态环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等基本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的管理与治理等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上,通过区域环境网络与数据库管理技术,可使同级与上下级政府部门实现管理和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政务网络,部门间可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工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络。环境保护部门可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公共信息资源与行政服务。其发展可促进政务手段“用”上的变革。政务内涵“体”上的变革,从而拓广成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各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政务协同办公,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即由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转变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从管理走向服务,进而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形成了当今环境监管时代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环境信息技术也为环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管理的模式,由原始的人工采集数据、人工分析、人性化的环境管理范畴中,推动为全新的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把陈旧的主观环境模式逐步变更为客观的管理模式,使环境监管中脱离了认为操作的因素,为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服务,它的应用与发展,对环境监测、评估、污染源监管及环境评估与调查,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监管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监管中的作用,虽已有成功的案例,但在中国仍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有些应用还没有达到实用化、产业化的目标规模。但它的应用具有从终端到服务器的多层网络化特征;具有智能化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功能;具有在环境保护领域终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服务功能,真正体现人力、物力得到充分发挥。它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有着光明的前景,而其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则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大幅度地提高环境监管信息的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省地市为主要干线的环境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能打破废旧传统人工的传递方式,即可迅速快捷地实现区域或部门间的环境网络信息共享,改变信息交流方式,提高环境管理信息的建设和共享。

2、充分展示环境管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自从环境管理政务试点工作在全国部分地方开展,收效显著。但它也受地理位置的约束,宣传效应和关注度大打折扣,而利用目前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各地环保系统建立的环保网站,将会使社会各界人士,足不出户,全面了解不同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程度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带动一个公平、公正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提高全社会人人自觉保护环境的主动意识。通过环境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更好地收集和公开环保信息,有利于开展政府与公众互动,保障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更好的保障公众权益,调动和发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公共事业的积极性。

3、能快速准确全面掌握区域环境的变化信息。利用现代环境信息技术,获取的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数据图画资料,使人们对区域环境的数据实现采集、分类、统计、汇总,从而全面的分析,快速掌握动态的区域环境质量,为环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能系统地、综合地研究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能提高环境监控能力。现在有不少污染排放企业,受市场经济利益的诱惑执法人员,搞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就是你来查他,他的污染防治设施就运转,走了以后就关机。如果对其不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管理,那绝对做不到监管到位,环保部门的同志就要负法律责任。如对其安装了在线监测、监控设备等,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环保部门就可能远程可视地监控,杜绝污染物偷排现象,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5、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行政管理审批平台系统,使用起来能提高工作效率,能促进审批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能够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实现污染物源信息管理的一体化,能够推动污染源综合管理的一体化,减轻了办事、处理事务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形成了科学的管理标准体系,其作用对提高行政效率是非常明显的。环境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彼此融合、相互作用,不再是单纯的环保管理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把环保系统的工作和社会上相关工作联系在一起,共同推进。环境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政府管理流程和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变革,提升的是整个环保系统的行政效率和业务能力。

6、为环境管理和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环境信息化,建立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生态保护和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等信息系统,有利于实时收集大量准确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篇5: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溧阳市民政局姜建才朱亚洪

摘要:本文试图从构建和谐社会民政的职责和定位出发,从构建和谐社会民政的职能出发,就如何进一步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地位作出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民政职责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对民政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在构建的过程中更显突出,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也更为严峻和繁重。因此,认真探讨和谐社会和民政工作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和谐社会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

《民政词典》在“民政”条目中阐释:民政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民政的涵义颇为广泛,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广义地说,民政是泛指政府机关以人民群众为对象,与人民群众切身权益有关的一些社会性、政治性的国内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民政工作的内容,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不同,但其共同之点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有关,都是以人民群众为对象而为民施政的工作。民政部长李学举最近在一次讲话中,对民政工作有过精辟简练的概括,指出:“民政“的含义就是主理民众的事务,涉及民生、民权、民利。国家机关的行政序列和编制中明确规定:民政部门是国务院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基本职能定位是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具体负责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安置,福利服务与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建设,婚姻登记管理,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服务等多项工作。承担了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四大部分中,除“社会保险”以外的所有部分,其工作范围和服务是典型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事业”,集中体现了现代“服务政府”的职能定位和民政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传统职业道德。

“和谐”一词在中国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在理解“和谐”上的辩证思维;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则成为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由此可见,“和谐”既有协调、融洽、合作的意义,同时,又不是指无差别的、完全的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社会”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在全体成员和谐相处基础上的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人类社会思想史关于和谐社会认识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新概念,其基本要素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基本特征包括了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术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社会,并且认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是民族和睦,家庭和睦,以社区和睦为基础的各阶层、各单位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民政部门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民政部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明确地展示,构建和谐社会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

2、构建和谐社会民政部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极为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政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具体到我市是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群体上:

一是生存困难群体。这主要指是缺乏或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需要社会予以关心和帮扶。此类型对象在我市有16000人左右,虽然大部分已经得到救助,但救助和保障水平还不高,覆盖面也需进一步扩大。

二是老年人群体。目前我市老年人逐渐增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2.24万,占全市人口的15.5%,其生活主要靠退休金或家人保障,大部分生活质量不高,其中独居或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更是明显。

三是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目前我市约有残疾人25000人,占全市人口的3.1%,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靠政府救济。

四是下岗失业群体。全市现有在册城镇失业职工为4091人,他们因年龄偏大、职业技能较低、就业竞争能力弱等原因,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双失业家庭,多数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沉重,极易陷入贫困境地。

五是增收困难群体。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31.21万人,其中纯粹以务农为生的人口为10.82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66%。这部分人群及其家庭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收入来维持其基本生活,文化水平低、收入来源单

一、生活质量差、思想观念陈旧,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贫困的群体。

六是外来务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市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人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环境差、收入水平低,由于户籍身份关系,其生存、居住、教育和劳动等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七是其他类型群体。是指因偶然因素而造成贫困的弱势群体。据调查,我市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发生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约占弱势群体总数的8%左右。

根据上述分析,以上群体从需求分类看,有衣食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就业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社会参与需求和信息需求九大类型。其中,应当优先保障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在此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当注意保障其就业需求、医疗需求,然后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人,应把为民解困工作当作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工作,逐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为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保障他们的生活、医疗、教育以及全面参与社会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求得社会的和谐发展。

3、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对策

3.1、树立“民政意识”,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笔者认为,李学举部长关于“民政的含义就是主理民众的事务,涉及民生、民权、民利”的提法,说的既是民政部门的职责,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民政意识”,即作为民政工作者应该有这么一种意识,即民政工作就是从民生、民权、民利的角度出发,去主理民众的事务,去履行民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执政为民”的理念。由于民政职能的规定性,决定了民政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不可或缺和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基础性的兜底式的作用。因此民政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民政意识”,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去肩负越来越重的历史责任。

3.2、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构建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主动创造和具体实施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一种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创造新的平衡,从而达至新的和谐的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螺旋式的上升。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把握构建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密切关注弱势群体的困难状况、不同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诉求,积极参与消除来自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风险源。不但要着力解决已经出现的属于民政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也要通过调查、研究、预测、预警等手段,将一些可能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各职能部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公正的现象,消除和化解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3.3、积极推进民政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民政政策法规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四个方面,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作为民政部门来说,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项。社会管理,对于民政部门来说就是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受各种权利。在政策法规配套上,要优先健全包括城乡居民最低保活保障、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社会救助法规,基层社区自治组织法规,民间组织管理法规等,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完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保证民政社会事务的高效和有序运作。

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的需求和社区逐渐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扩充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改善公共设施,美化社区环境,在关注居民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及时提供居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在关注弱势困难群体和推出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模式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完善。

3.4、努力提高民政工作队伍素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篇6: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工作分析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所必须依据的文件。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六个重要的问题: ①员工完成什么样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②工作将在什么时候完成? ③工作将在哪里完成? ④员工如何完成此项工作? ⑤为什么完成此项工作? ⑥完成工作需要哪些条件? 这六个问题是在实际任何一项工作中无法回避的。

事实上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进行工作分析,三种情形下才需要进行工作分析: 第一、当新组织建立,工作分析首次被正式引进时;第二、当新的工作产生时;第三、当工作由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的产生而发生重要变化时。在我所管理的运输服务单位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在工作性质发生变化时,最需要进行工作分析,在准备工作说明、工作规范时也需要用到工作分析中的有关信息。

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总结工作分析的作用如下: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个工作岗位能否找到合适的人选,一项工作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完成,都需要获得充分足够的信息为前提。2)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在实际管理中,最忌讳的就是员工才能得不到有效利用,把具备A才干的员工错放到B岗位上,如此不仅员工干的不愉快,单位业绩也受到影响,双方都不高兴。但是通过工作分析,科学的数据计算,有了明确的标准,自然能对症下药,为每一个岗位找到合适的员工,同时为每一位员工找到能展示自己才华的岗位,互利双赢!3)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员工往哪个方向发展,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应该由事实说了算。你精于财务,我去让你去学习公关,这就明显不是一个合格管理者所为。4)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5)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工资高低,看你工作的含金量高低,含金量高低,工作分析说了算。

2、工作分析为组织职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1)通过工作分析,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圆满实现职位对于组织的贡献; 2)在工作分析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组织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3)借助于工作分析,组织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责空缺现象,并通过职位及时调整,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

篇7: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这是一件关系到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和全民族素质的大事。实行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体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行的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基础和重点,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着重复的地位和作用。

一、学校体育是《纲要》实施的主体

《纲要》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因此,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纲要》特别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

青少年和儿童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校就读。如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丢弃或放松了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块,《纲要》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就无法全面完成。

学校在体育师资、技术、场地、设备、资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是开展职工体育活动,还是农民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都会经常借助学校这方面的力量,因此,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就更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1.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的体质,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比旧中国有很大提高。可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青少年与儿童的体育健身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一部分学生体质下降。

因此,解决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夯实好全民健身的基础,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加大投入,搞好场地、设备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必要的规章制度,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持续两课、两操、两活动的正常开展,组织好各种竞赛活动;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另外,学校体育工作做好了,对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亦会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2.宣传作用。宣传发动和改革试点,初步掀起一个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

学校师生是一支庞大的宣传队伍,应该妥善地利用。要采取街头宣传、广播板报、文艺活动、体育交流、竞赛观摩、健身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颁市和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提高其对《纲要》的认识,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支持和指导作用。市街道居委会、驻军等单位开展体育活动列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学校是体育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体育教师一般都接受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地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作贡献,如帮助地方订活动计划,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体育骨干,指导建立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协助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会、并提供技术服务。学校体育教研组要开展对全民健身科学的研究,把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和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医疗、保舰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工作列为教研活动的内容,争取出成果。

篇8: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责任,审计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各个方面。”这一目标充分体现出中央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监督制度, 在纠正资源和环境责任缺位方面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 是指审计部门接收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干部管理部门的书面委托, 依法对相关单位或部门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 对其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或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和评价活动。

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财政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等。在这种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下, 审计人员采取的审计方法主要是从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方面认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并不是认定领导干部的全面经济责任, 审计结果也不是对领导干部的全部业绩进行评价和鉴定。

二、资源和环境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得地位和作用

1、从政治角度分析资源和环境审计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的主体,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的是一种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企业与资源和环境始终是一对矛盾的两个主体,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管理目标下, 企业的发展必定会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因此, 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指标不能仅仅考虑GDP等经济发展指标, 更应该注重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维护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审计机关必须要将资源和环境审计纳入到经济责任审计当中, 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部分。

2、从经济角度分析资源和环境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作用。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 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 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我国改革开放已30多年,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并且这种代价是不可逆转的。过去, 过分迷信“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依靠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地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不现实的, 因为在经济增长还没有达到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能力之前,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就可能已经趋于崩溃。

落实好这些法律、法规, 只重视增长率, 忽视资源损耗率;重视短期效益, 忽视长远利益;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毁灭性开发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代价,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审计机关有责任据此对负有经济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的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执行情况做出评价。

三、结论

资源和环境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纳入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当中是完善和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必然。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审计机关要建立一套相关的指标评价体系 (如:耕地或基本农田保有量完成率、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三废”处理率等) , 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消耗的资源数量和环境污染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 是否贪污、挪用环保专项资金;是否包庇、放任、纵容重要资源使用和环境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干预环境执法或监管不力;其决策是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大环境影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家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2]、刘晓燕, 创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J《]领导科学》2009.4

[3]、吴娟, 环境效益审计在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与理财》2010.5

[4]、黄溶冰, 单建宁, 时现, 绿色经济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2010.4

[5]、胡明友, 试论经济责任的审计[J]《财务会计》2007.4

篇9: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封山育林;定边县;恢复;植被;森林资源

封山育林,是按照自然规律,以封禁为手段,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物种结构趋于合理,森林后备资源丰富,便于形成比较理想的森林群落,增强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封山育林是一种成本低、绿化速度快、利用期早、收效快、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政策措施,在保护环境,保护物种资源,实现生态平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封山育林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实践证明,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方面的优点,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恢复森林资源的措施之一。

1.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最佳选择

定边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在1303~1907m之间。南部山区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森林经营资金不足,难以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来扩大森林资源。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部分灌木林地破坏比较严重。因此,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可使荒山荒地和遭受破坏的灌木林地的植被得以恢复,增加该县森林资源面积。

2.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定边南部山区,畜牧业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畜牧业为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地农民在林区长期过渡放牧,是造成定边南部山区林下的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和森林线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恢复天然林区的森林植被,防止森林线的上升,可采用封山育林措施,禁止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如采山、放牧等,给森林以休养生息的时间,使其在自然繁殖或自然更新的前提下自然恢复成林。

3.封山育林投入少、见效快、省工省时

一般封育成林lhm2,可用工时43~75个,而人工造林则需用工300~750个/hm,加上种苗费用,每公顷的造林成本要比封山育林超过几倍至几十倍。而且封山育林形成的混交林,能生产各种林副产品,有利于开展各种经营,增加群众的收人。在定边南部山区这样一个造林困难、投入不足、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的地方,采用封山育林措施无疑是恢复森林植被的最佳选择。

二、封山育林的作用

1.扩大森林面积,促进天然更新,提高森林质量

林地被蚕食、灌木林遭受破坏是定边北滩天然林区林牧矛盾最为突出,约有30%灌木林地、疏林地沦为草场,而且超载严重。因此,封山育林是保护灌木林、疏林地的重要措施,是天然林区森林扩大面积,提高林地质量的关键措施。

2.减少人为破坏,促进天然更新

实施封山育林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偷、盗、伐林木,保护林木资源;能够减轻由于人为活动造成地表土壤上的不稳定,促进天然下种和幼苗萌发生长;能够有效地保护封育区的幼苗幼树免遭人为破坏和牲畜的啃食、践踏,促进幼树成林。

3.封山育林能形成混交林

通过封禁培育起来的森林,多为乔、灌、草结合的混交复合层林分,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能改善立地条件,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给森林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环境、改善森林质量,扩大森林资源、增强森林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作用。

4.更为有效地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

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物质和能量流動的动态平衡,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地发挥,封山育林减少了人为活动的破坏,使定边县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更趋稳定,物质和能量流动更趋合理,从而使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5.提高管护水平,促进林分郁闭

封育区内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改善林地环境;能够根据局部生态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干预,促进植被的进展演替;能够有效地增加林内养分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够在一系列管护活动中逐步掌握和应用植被演替规律和动态变化,不断提高管护水平。

6.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封育后,森林内的人为活动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浙恢复,向稳定方向发展,抗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能力增强,可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对定边县封山育林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保护和利用并举

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榆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发展,积极的政策引导能够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退耕还林政策已使全县农民获益,而封山禁牧工作又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必须采取灵活、现实的政策,促进定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2.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加大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较高的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关键。培养高素质的林业职工队伍,积极推广本专业新方法、新技术,是当前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技兴林对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培养林业科技队伍,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林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必须加强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速林业科技发展的步伐。

3.在封山育林中灵活运用动态经营理论,促进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动态经营即根据植被演替的阶段性规律,在不同演替阶段采用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并保护有助于促进演替的树种,以缩短演替周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这一思想对促进定边天然林区植被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类经营

篇10: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之一。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克敌制胜和实现现代化的法宝。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日益推进的新形势下,少数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有“三论”:一是无关论。认为思

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是“两张皮”,搞企业是为了赚更多钱,一切向钱看,思想政治工作好与[]坏与企业发展无关;二是对立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两回事。思想政治工作做多了,必然会影响经济工作的开展,使企业的发展受阻;三是无效论。认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经济利益,讲究的是实惠,金钱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磨破嘴皮,不如给点实惠”。如此等等。以上这些思想认识,集中反映出一些同志在新的形势下,对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

本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等),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也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最终决定或影响企业的发展。

首先,从理论上看,思想政治工作能反作用于企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但精神可以反作用于物质,而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精神又可以决定物质的发展。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①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与属于“物质”范畴的企业生产力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那种只讲物质,不讲精神,只求孤立地追求发展企业生产力而从根本上否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是完全错误的,也是非常有害的。②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将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那种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在企业建设中可有可无、甚至是一种障碍的观点是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

其次,从国际国内企业发展的经验看,都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均有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和深刻体会。先看国外的,据资料反映,美国最著名的“西点军校”(培养高级军官的摇篮)他们把中国“雷锋”同志的照片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作为他们军人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偶象。据说,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也有类似的做法。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雷锋精神”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无论在军队或企业建设中都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力争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另据日本企业的资料显示:日本的企业家不但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更重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在他们的企业中老板不但从不歧视和随意侮辱自己的员工,而且于细微之处诸如:员工的生日、结婚或患病时,都登门看望,并送上礼品表示祝贺或慰问等等,这些动之以情、恰到好处的做法,使员工对企业充满了感激之情,从而达到了凝聚人心的目的。这些都是最实际的思想工作,发挥出了无可估量的作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看国内的情况。且不说国有企业的做法,就拿民营企业来说,近年来,不少企业自发地要求设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培养和发展党员;不少企业自发成立工会,也效仿国外企业的做法,把工会作为联络员工感情的桥梁;还有不少企业设立了专门做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这些都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金荣企业集团”(属民营企业),他们强化人性化管理,使公司形成了“企业把员工当亲人,员工视企业为自家”的良好氛围,他们成功的做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沙市富安再生资源公司也是一家民营企业,他们取得当地党组织的支持,自发成立了长沙市第一个民营企业党支部,而且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党建活动,受到长沙市委的表彰。今年该公司与湖南省华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成立了“湖南省富安再生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把党建工作植入了新的企业,定期出版《富安党建》刊物,经常刷新黑板报,培养发展新党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迈出了党建工作的新步伐。目前,该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得井井有序,开展得深入细致,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日益提高,广大员工以主人翁思想和姿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使公司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相信这样发展下去,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篇11: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团队是一个局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搞好工作的基础,是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发挥效应的“前沿阵地”。团队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局的工作效益和地税形象等诸多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团队作用,对于培育优秀税务干部,实现税收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团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税收工作的生命线

税收既是经济工作,又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工作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税务干部的思想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了,因此,如果思想问题抓不准,摸不透,解不开,是达不到教育目的。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我们每一位税务人员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由于不少税务部门这些年来重业务,轻政治,极少数税务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牢,公私关系摆得不正,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有的人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性差,追求物质享受,怕过苦日子,不愿去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也的人业务不钻,长期当外行,得过且过疏于职守,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甚至还有的人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违法犯罪。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解决税务干部思想问题迫在眉捷。抓好团队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抓上去,思想政治工作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唯有如此,税收的地位才能得到巩固,税收的职能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税收任务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二、加强团队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有一次,中国的学者到俄罗斯学习,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在前面挖坑,一个人在后面填坑,中国的学者不懂这是为什么问俄罗斯学者,俄罗斯学者说:“这项工作本有三个人干,一个人在挖坑,一个填坑,一个人种树,种树人病了,所以就没人种树了,”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归根结底是靠业绩来体现的,因而必须发挥团队的作用,我们税务局是一个团队,团队和团伙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使命感,我们团队的使命就为国聚财,执法为民。要完成这个使命,不能单纯靠行政命令,因当靠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众,团队有崇高的目标,团队有自我牺牲和自我奉献的精神,团伙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受利益的趋势,在工作中,责任划分不清,造成互相推诿扯皮,责任划分很清,又容易造成个扫门前雪的局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想使。消除对工作任务的推诿扯皮,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三、做活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挖掘团队发展内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不单单是说教和开展文体活动,而应该上升为管理手段,用全新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手段改造现有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由科学管理向人文管理的转变。要将以工作质量为导向的现有工作体系逐步转变为以人的素质为导向的文化管理体系,对工作目标确立、过程控制、目标考核等进行人文改造,催生出新的管理裂变。因而必须突出部门特色,选准着重点,打造闪光点。

一要以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为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完善税收征管、考核、奖惩制度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税源监控分析系统为平台,构建责权明晰,考核严格,奖惩兑现的税收征管岗责体系。2

二要以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为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优化纳税服务结合起来。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假如我是纳税人”的大讨论,培养与纳税人的浓厚感情,以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为导向,开展服务环境、服务规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时效,以及提醒服务、辅导服务、咨询服务、登门服务、延时服务等方面,让纳税人满意,融洽了征纳关系。

三要以促进干部廉洁从税为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狠抓正面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细算反腐倡廉的政治账、经济账、荣辱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构筑“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细化廉洁自律规定,落实惩防并举措施,构筑“不敢腐败”的制度防线;健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家庭监督机制,构筑“不能腐败”的约束防线,实现了“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四要以建设优秀领导集体为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改进领导作风结合起来。俗话说“群雁不乱靠头雁,羊群不乱靠头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是灵魂。要搞好团队建设,领导的作用非常重要。正如电视剧《亮剑》李云龙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兵再好,没有良将调度组织,还是散沙一盘。在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办公桌前挂着一幅漫画,大雁南迁排成人字型,最前面是领头雁,中间是老弱病残的,后面体力效好的大雁,领头雁决定飞行的方向,领头雁决定飞行的高度,领头雁决定飞行的速度,领导好比是领头雁,领头雁是一个团队的灵魂,除了对领导的工作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还更应该有较高的思想情操、组织协调能力、情感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培育出团队精神,使全局成员在工作中产生1+1>2的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服务于改革和发展,把经 3

济搞上去,把社会事业搞上去,只有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打造团队精神、做好税收工作相辅相陈,相互促进,才会获得“双赢”。

张霞

篇12:学历在职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历在职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候之所以将学历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素质。这其中包含了个人基本素质和修养以及专业素养。在不了解一个人并且无法无准确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只有通过这种类似于“社会共识”的外在基准去判断一个人的内在是否符合本企业的要求和文化。

2,学识和能力。同样的道理,当学校学历已经成为了一种默认的“社会共识”的时候,那么对于一个人的判断基准往往也会往这个方面来偏重,

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学校学历背景的人,在普通意义上等同于暗示着其有着丰富的知识面,宽广的眼界,广博的思路,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上进好学的心智等等。

3,诚信。一个有着好的学历学校背景的人,往往意味着有着很好的职业诚信。就好比买东西看品牌一样,一个道理。

企业在招聘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人能否很好的适应本公司的企业氛围和文化,并且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并且长久的效劳于本公司。然后是这个人是否有能力能够为我们创造出超乎我们所期待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有了工作经验的人在找工作时候较之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要更为容易的原因,因为透过之前的工作经验,新的公司可以很容易的就了解到这个人的内在。

篇13: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植物和森林类型也丰富多样。但由于我国森林面积小, 地区分布不均, 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尤其重要。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8000 多种, 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 多种, 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威胁着林业生态环境, 也给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很大困扰。

1 林业有害生物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我国森林危害较严重的“十大”病虫害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着森林的生态环境, 进而影响着整体区域气候。人们面临的所有生态环境问题, 都与森林被大量破坏有关系,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需要我们加大林业建设力度, 通过保护和恢复现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因为区域性气候和森林多样性的变化原因, 森林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病虫害威胁, 病虫害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树木的生长, 由于害虫多喜欢啃食幼年植物, 这种习性使得虫害对森林植被的恢复和生长还带来不可逆的破坏。由于森林过度的采伐, 林区中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直接导致了当病虫害发生时森林缺乏自我防控机制, 只能依靠人工手段杀虫。另外由于现代社会中频繁的国际商品交流活动, 使许多外来的在本地森林中没有天敌的害虫在新环境中繁衍生息, 最后因为没有天敌成灾成害。这些病虫害不仅直接影响了森林中林木生长的林区的生态恢复, 还对林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由于现如今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植物多样性较差, 当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时, 林业工人为了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只能通过喷洒农药来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目的。虽然农药对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有较好的效果, 但由于农药难分解、不易被自然环境清除, 残留的农药会随着雨水渗入土壤生态系统, 会给森林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他动植物带来伤害, 从而使森林整体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药进入植物体后, 还会使林区植物产生生理学变化, 致使植物对寄主或捕食者的攻击更加敏感, 从而导致其他植物更容易受到害虫的攻击。

用于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农药还会通过大气、土壤、水体等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现如今农药污染已经对林区的地下水系统产生威胁, 从而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影响。农药对生态的影响持续而深远, 不仅会给林区的多样性生态环境带来致命威胁, 还会使人类健康受到深远影响。现如今国内和国际上都在致力于研究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 从而把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2.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分析

笔者针对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现象进行总结分析, 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的原因包括森林被大量破坏导致的气候异常;大面积同龄人工纯林的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自我防御能力降低以及滥用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较少等。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曾一度对森林大量开采, 过量的采伐使生物多样性优秀的原始森林被大量破坏, 随之而来的就是原本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但在保护森林资源时, 却由于在植树造林时过分强调覆盖率, 忽视对林区多样性的保护, 导致林区植被的多样性下降。现如今我国的林区中人工林树种单一, 中幼林多, 纯林比重偏高, 影响了森林健康, 导致森林防火、病虫害问题突出,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或暴发病虫害就难以控制。由此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现象频发, 且在治理上越来越困难, 给森林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2.2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促进森林的健康发展, 并以人工干预的方法降低林业有害生物对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 加强森林对害虫的自然防控技能, 开展森林害虫综合治理做好森林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要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提高造林质量, 不仅重视造林面积还需要加大对林木种类多样化的多品种林区建设, 提高森林面对病虫害时的自我调节和防控力度, 降低虫害在森林中的蔓延速度。需要加大对林区生态环境的建设, 尽可能运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的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的水平之下, 并加大对益虫、益鸟的保护力度。还需要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从而保证区域气候, 特殊气候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重要诱因, 森林作为区域气候调节的重要措施,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造林和森林保护力度, 从而避免对虫害发生有利的气候产生。

篇14: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国企;地位;作用

1.党务工作者在国企中的地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中央和地方党委对社会基层组织的领导,通过三条路径实施:通过的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从重大原则和大的方向上来实施领导;通过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来实施领导;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来实施领导。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就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样,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国有企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搞好国有企业,关键也在党。

从执政党的性质看,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如今,国有企业是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是国家经济基础。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离不开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群众基础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可见,党务工作者在国企中的重要性。

2.党务工作者的作用

2.1 政治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李源潮同志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大特色和独特优势。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央企业集团领导班子党组,还要担负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对企业的干部工作、工会工作、人才工作、企业文化、新闻宣传等许多事务起着领导(或主导)作用。

党务工作者指导思想,从政治内容的角度来说,就是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从政治本质的角度来说,就是服务群众;从政治原则的角度来说,就是维护大局。党务工作者能够把握和遵循国有企业政治工作的规律,围绕生产、以人为本,开辟国企政治工作新境界,有效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党务工作者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得职工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经得起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起到模范作用;

国有企业党组织积极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务工作者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参与支持行政领导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并依靠党组织的力量保证决策的贯彻落实。党组织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及时通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交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实行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前的党政沟通制度,在决策前,加强党政领导的沟通,避免意见分歧,难以形成决议;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的党内通报制度,发动党员积极参与重大问题讨论等,实现企业决策权力的规范化,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党组织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公司的政策,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时,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找出热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确保改革稳步实施,确保企业稳定,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

2.2 先锋模范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企业党务工作者积极投身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在学习、生产、工作和一切社会活动中,发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先进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章和党的基础理论,增强理论武装,提高理论素养;同时,努力学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本职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技能,在企业中起到带头作用。

(2)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务工作者理解改革,带头支持改革,并以党员的政治使命,引导帮助职工提高认识,积极投身改革之中,做企业改革的先头兵。

(3)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一方面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做生产技术能手、管理能人。做到带头完成任务,无事故、无违章、力争质量第一、效率第一,处处走在职工前列,在企业开展的“技术能手、技术状元、劳动竞赛”等活动中争先创优。同时,能够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做起,立足岗位,在创建节约型企业中起到榜样作用。党务工作者带头克服困难,以身作则,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模范作用带动周围职工做好各项工作,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4)在遵章守纪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带头爱岗敬业,做到文明生产、遵纪守法,遵守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岗位上讲文明,树新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树立“我与企业共命运”的敬业思想,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5)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务工作者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爱岗精神以及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带领职工群众把企业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做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兵。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指出:“实践充分证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在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改革和创新”。

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6月

上一篇: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下一篇:村脱贫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