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去世要回去吗

2022-07-19

第一篇:外婆去世要回去吗

外婆,你知道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逢清明节,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每当想起她,心头就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我想对外婆说:外婆,你知道吗?我长大了,变得懂事了。

外婆,你知道吗?在你离开前,我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每天和表弟打打闹闹,吵得你头疼。现在我懂事了,知道哥哥要让着弟弟,有好吃的,让他先吃;有好玩的,让他先玩;有不懂的题目,和他一起探讨,不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个面红耳赤,让您费心了。

外婆,你知道吗?在你离开前,我的房间每天都是您帮忙整理的,就连穿什么、吃什么也都是您操心的。现在我懂事了,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的;自己的内衣内裤会自己清洗;还会在吃饭的时候帮助爸爸妈妈干一点家务事了。

外婆,你知道吗?以前放学回家,我做作业总是慢吞吞的,要你不停地催促。现在我已经是中学生了,能自觉、认真地做作业了。我知道只有会把控时间的人,才能掌握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外婆,你知道吗?我已经不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了,我想等我赚到钱后给你买好吃的,给你做漂亮的衣服,带你坐飞机外出旅游……虽然这一切都不可能了,但我知道这些都不是靠想象来实现的,只有自己去学会面对一切,认真学习,解决碰到的难题,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第二篇:父母去世后,房屋肯定属于独生子女吗?所有人都应该看

看!

这几天,一则普法长帖在网上热传--《父母去世后,房屋肯定属于独生子女吗?结论惊呆了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

1、案例回放父母去世,留下一套学区房小丽是父母的独生女儿,父亲王三宝十年前去世,母亲今年刚过世。父母亲生前在杭州留下一套127平米的房子,价值大约300万元。房产原先登记在父亲名下。父亲去世时小丽还未成家,因此就没去办理什么手续。现在母亲也去世了,而小丽也已经成家,女儿两周岁,再过一年就上幼儿园了。父母亲的这套房学区比较好,因此小丽就想把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然后把自己和女儿的户口迁到房子里去。房管局遭拒小丽拿着房产证和父母的死亡证明到了房管局,要求过户。房管局说,仅凭这些东西没法给小丽办过户手续。小丽要么提供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要么拿法院的判决书去,他们才给办。小丽没办法,谁愿意没事打官司啊,就马上去了公证处。公证处碰壁“公证处的人说让我把我爸妈的亲戚全部找到,带到公证处去才给办公证。可我爸妈的亲戚全国各地都有,有的都出国了,我到哪去找他们?”小丽找到我时,才说了几句就要哭出来了。我心想完了,又一个发生了无数遍的继承疑难复杂案来了。根据我接待过的大量类似当事人的经验,我知道,小丽去公证处哭了,因为她觉得手续好复杂,好烦。但听完我的分析,她就得彻底崩溃了。因为她会发现,即使她费尽周折找到她遍布全国甚至在国外的七大姑八大姨,众堂表亲兄弟姐妹,她也不一定能达到将房子过户到她名下的目的!为什么作为独生子女的小丽,没法顺利过户父母留下的房产?律师帮小丽分析

1、这套房子是你父母的婚内共同财产,你父亲去世,这套房产的?属于你母亲,?属于你父亲的遗产。

2、你父亲死亡时,有三个继承人,那就是你母亲、你,还有你奶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三人平分?。因此你母亲在原有? 的基础上再获得?,合计?,你分得?,你奶奶分得?。

3、你奶奶过世后,属于你奶奶的?本该由你爸四兄弟姐妹转继承,一人1/24,但这时你大伯和你爸先于奶奶过世了。根据法律规定,由你大伯和你爸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你大伯的1/24由你大伯的三个孩子继承各1/72,你爸的1/24由你继承。加上前面的1/6,你现在有5/24。

4、你二伯的1/24,根据法律的规定,婚内继承的遗产除非遗嘱指定归个人,否则就是夫妻共同财产。从理论上讲,你二伯离婚后,这1/24应该分成两半,你二伯1/48,你二婶1/48。

5、你小姑姑和小姑父没离婚,因此共同拥有1/24。

6、现在你母亲过世,你母亲只有你一个继承人,因此你母亲的财产全部由你继承。所以,你最终的财产继承份额是5/24+2/3=7/8。(如图:律师分析小丽所得)这个案例中,小丽作为独生女,竟然没有获得100%的父母房产,这也是网帖爆红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律师因此在网帖中呼吁:“这一切,假如小丽的父母在生前立下遗嘱的话,就不会那么麻烦了。我们中国人总认为立遗嘱不吉利,其实,年迈父母在身体尚健康时如能立个遗嘱,也是给子女省事。”昨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莉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律师轻易下这样的结论是不对的,因为网帖所述案件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并非立遗嘱与否造成的问题,而是在继承发生后拖得太久导致发生多次继承,增加出很多继承人导致的。专家反驳:这个案例是拖得太久的问题 不是立不立遗嘱的问题该案的核心问题是拖得太久导致的!而不是立遗嘱与否的问题。我国遗嘱继承实现起来并不一定就比法定继承容易。即使文章中的小丽父亲立了遗嘱,小丽拖这么长时间继承,程序上也会出现要找到众多法定继承人的问题,因为,我国缺少遗嘱检证的规定(遗嘱检证是指对遗嘱真伪,是否是最后或者唯一的一份遗嘱等进行确认的程序),实践中,不论是因纠纷去法院还是无纠纷去办公证,都要查清法定继承人的。至于公证过的遗嘱是不是就不会这么麻烦?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如果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质疑该公证遗嘱,发生纠纷,还是要找齐所有的法定继承人。所以提醒大家:在继承发生后,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快完成继承手续。继承是简单还是复杂,要视家庭情况而定,我不建议以个案来做独生子女群体的普遍问题来渲染。特别是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看,本就得不出父母去世后遗产一定由独生子女单独继承的结论。小丽继承父母房屋遗产案例,之所以变得复杂,父亲生前没有遗嘱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核心的原因是在她父亲过世后没有及时处理遗产继承手续,以致于此后因奶奶的过世发生转继承而引起,另外,小丽的外公外婆在小丽的母亲之前已经过世,否则按照同样的道理,还得牵涉到母亲的兄弟姐妹。其实,小丽所遭遇的窘境并不是个例。近几年房价一直比较低迷,二手房成交也不活跃。因此很多人在父母亲过世后不急于出售变卖父母留下的房屋,也就懒得处理继承过户的手续,殊不知这样就会留下隐患。如果恰好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中还有健在的,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过世的,就麻烦大了。因为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类似于小丽家的情况,小丽的奶奶在小丽的父亲之后死亡,享有对小丽父亲的继承权。而且因为小丽奶奶没有在生前放弃对自己儿子遗产的继承权,在小丽奶奶过世后,小丽奶奶能够从小丽父亲那里继承的份额转由小丽奶奶的继承人继承。到底该如何继承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法定继承,一种是遗嘱继承(或按照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签署的遗赠扶养协议处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被继承人生前没有遗嘱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签署的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遗产处理分为两种途径:一是有争议的继承诉讼;二是无争议的继承公证。其中,继承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的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性、合法性,确认继承人的继承权的活动。独生子女本就不一定是唯一继承人有人会问,在父母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独生子女不就是唯一的继承人么?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因此,像这个案子中的小丽,仅凭独生子女证明,是无法直接证明她就是唯一的继承人,房屋登记部门也无法判断小丽就是唯一的继承人,因为从实际来看,这套房屋除了小丽这个继承人,的确存在其他多个继承,尽管小丽能够继承的份额比例是最高的。小丽如果知道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在父亲过世后及时处理父亲的遗产,或者征询奶奶的意见,在奶奶同意放弃继承的前提下让奶奶单独先做个放弃继承的声明手续,就相当于切断了奶奶的继承权往后延伸的可能性,能避免后面遭遇的种种麻烦。小丽这代人虽然是独生子女居多,但他们父母这辈的兄弟姐妹往往很多,而且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辈老人越来越长寿,经常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即使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也容易出现小丽所遇到的这种头大复杂的情况。因此也给有小丽类似情况的市民朋友提个醒,遗产继承要及时处理,千万不要误以为自己是独生子女就一定简单。即使有遗嘱,也不一定就能简单处理,如果拖得时间长,问题就会更复杂。

第三篇: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_外婆的刀削面

差不多七八岁的时候,我被母亲送到了外婆家。

我至今仍不知道母亲为何要将我送到那里去,大约是我太过顽劣的缘故吧。我记得,当时的我很不情愿到外婆家去,曾用了各种啼笑皆非的方法来抵制。但最终,我还是被母亲拖去了那里。虽然我为此忿忿不平了三天之久,然而,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应该感谢母亲的决定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外婆那里还没有通公路,我和母亲这一路便好一阵走。待到怀揣糕酒、手携娇儿的母亲走了个七折七回,人困脚乏之际,看见满头白发满面红光的外公,一路小跑着接了出来。

不知道为什么,儿时的我很怕外公,怕他满脸的络腮胡子和刀锋一样刚劲的皱纹,更怕他胡萝卜般粗细手指的大手,惟独不怕他抱我。母亲说,我刚出生的时候,外公就抱过我。那时是夏天,他似乎怕我热,便直着小臂抱我,托着我,满村子地绕,逢人便讲:“这是我外孙。”

外公的出现,使我规矩了很多。得以喘息的母亲便和外公说笑着走进村里去。七拐八折地走了好一阵,柳槐相遮映的外婆家便出现在眼前。

花白头发,笑眯眯的外婆早已等在门口。她嗯啊地应着母亲的问候,伸手挡开母亲双手捧过的糕饼,蹲下身拉我到她怀里去,硬硬的手指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俺家亮亮又长高哩。”我却嘟着嘴,老大的不高兴,我不喜欢这里,我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

一家人笑语欢声地往屋里去,除了被母亲踢了一脚的我。

屁股的疼痛,使我抽着鼻子,满脸的痛苦状,外婆悄悄地塞一块糖给我,然而不管用,我含着糖,嘴里呜呜地响。

午饭的时候,外婆端上一盆饽饽来。

饽饽的样子,很像是我们所说的馒头。或者它就是馒头,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外婆蒸的饽饽,实在好吃得出奇,刚出锅的时候,带着微微的黄,不似城里食品店的馒头,白得扎人的眼,叫人一见便失了胃口。抓一个饽饽在手里,软软的烫一烫手,整个人都暖了起来,连心都软软烫烫的。就着腾腾的热气,尽着性地咬一大口,嫩嫩的香便流满了嘴,滚滚地淌到胃里去。软软甜甜的滋味,留在舌齿之间,叫人难以忘怀。

然而,我最难忘的,却是外婆精心调制的刀削面。

第一次吃到外婆的刀削面是在母亲走后不久。自小生活在母亲身旁的我,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感到莫大的委屈。嘴一张,外婆的糖块箭拔弩张地飞了出去。还未等外公外婆反应过来,我已哇哇地痛哭起来。

外公古铜色的脸上立时渗出了汗珠,他喂我糖,给我买花花绿绿的贴纸,甚至用肩膀驮着我去看大牛家娶媳妇。我却丝毫不理会急得团团转的外公,自顾自地,张着大嘴嚎啕痛哭。

外婆一声不响地看着我,她悄悄走去了厨房,在那里叮叮当当地忙了起来。当我哭到荡气回肠之时,外婆也颠着小脚送出一碗面来。

一阵异香使我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哭泣。

“吃吧,孩子。”她挑着面往我嘴里喂。

迟迟疑疑地,我咬了一小口。这的确是一小口,小小的嘴,轻轻地咬,但就是这一小口,却足以令我破涕为笑,我吮着舌头,响响地嚼着面,双眼再也离不开那碗和筷子。

从此,每当我哭闹的时候,外婆总要做面给我吃。

我至今也无法知道外婆是如何将一碗普通的面做到如此好吃的。听外公说,外婆年轻时便长于做面,尤其是刀削面,更是出名的好吃。我曾亲眼见过外婆做面,那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来的。首先,你必须有一身的力气,否则,单是做面条的面你便揉不来。揉得小了,面软,刚一出锅便粘在一起,缩成一坨面糊,吃不出任何味来。外婆揉面的时候,总是用着全身的气力,使劲地压下去,又用力地揪上来„„直到那面硬到当当响,外婆才去揭开那口特大号的铁锅。

削面更是一个细致活儿,完全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外婆把笨拙的菜刀灵巧地上下挥舞,飞动的刀片仿佛翻飞的蝶翅,刀刀都险险地擦过手指,却永远不会削上去,闪着寒光的刀口吞吐着粉白的玉片,飞花溅玉地落入滚开的水中,晶莹的水花落到锅沿上。外婆所用的汤料,不过是紫菜海米和葱姜蒜白之类,最多加一个鸡蛋,这一锅的鲜味儿就齐全。滚滚地煮一会儿,热热地捞上来,再浇一大勺油花儿四散的面汤,画龙点睛般地点几滴香油,无上的美味热气腾腾地横空出世了。

抱着外婆家特大号儿的海碗,一路倒着手到屋里去,趁热呼啦啦地吞一气,那滋味儿,玉帝都坐不稳。

举着那碗面,吧唧着嘴去逗邻家的狗子,是我那时最爱做的事了。

做得多了,死没出息的狗子就哭起来,这时候,慈爱的外婆便叫狗子进来,要我分一半给他吃。我若高兴,便挑几根给他,若是心里烦,我就把碗抱在怀里,死也不松手。笑眯眯的外婆也只好另做一碗来。

现在想起来,在外婆家的那几年,大约是我这几十年的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光了。

我一天天地长大了,外婆却日渐苍老起来。她挺直的腰杆弯了下去,矫健的步伐也开始蹒跚,无法再时常做面给我吃了。我也渐渐懂事,不再缠着她要面吃。我不想看到她满头大汗地做面的样子,真的不想。

初中快毕业的时候,母亲要我回城去考高中。我不愿离开外婆,便处处躲着母亲。母亲无奈,只得叫外婆来劝我,外婆却一声不响,她佝偻着腰,一步一挪地去了厨房。

中午的时候,母亲喊我吃饭,我没有吱声,外公来叫,同样没有回答。直到外婆来了,我才磨蹭着走出门去。但我被惊呆了,我被桌子上满满的一锅面惊呆了。我回头看着外婆,外婆眼红红的。她捞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细心地调上香油和醋,颤巍巍地递给我。

我无语,我知道外婆的意思,我只是低着头,大口地吃着面。饭后,母亲又小心翼翼地说要带我回去,我什么也没说。

回城的那一天,外婆拄着拐杖一直送我到村门。她死死地拉着我的手,丝毫不肯放松,外婆的手还是硬硬的,掌心却有些凉,不似以前的温暖。

班车来了,外婆猛地推开我的手,背过脸去。

我的泪早已蓄满眼眶,但我咬住了嘴唇,拼命地忍着。

车门打开了,我低着头冲上去,木然地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着自己的鞋尖。

车里空空的,像极了我的心。车子动了,飞滚的车轮将外婆远远地抛在后面。我再也无法忍受这感觉,急急地扭过头去。外婆的身影小小的,她挥着手,在脸上抹着什么。我的眼泪再也抑制不住,它自眼眶奔涌而出。

十几年过去了,外婆送我回城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去年春节,我去看外婆。得到消息的外婆早早便坐在村口的青石上等我,旁边站着我的小表弟,外婆的眼早已花了,她已看不清过往的行人。

看到我走出车门,小表弟拍着手叫外婆:“姥姥,姥姥!表哥来了!”外婆颤颤地站起来,她拉住我的手,硬硬的手指去够我的头。

“俺家亮亮又长高了哩。”她咧开了空空的嘴。

外婆不知道,我已有很多年不长个儿了。她够不着我的头,只是因为她的腰越来越弯了。

我的心酸酸的。

到了家中,外婆放下拐杖就去做饭,谁也挡不住。不用说,她一定是去做刀削面了。幸好小姨已经把面做好,外婆只不过把面下到锅里,坐等面熟罢了。

好一会儿,被小表弟扶着的外婆才把面端到了屋里。“吃吧,孩子。”她把面送给我。

我吃了一口,愣住了,面是苦的。

外婆笑眯眯地说:“听说你要来,俺一早儿就叫你姨做好了面。知道你口重,俺就多放了点盐。”外婆的手抖抖地指着柜子上的一个玻璃瓶。

我顺着外婆的手指望去,那哪里是什么盐,分明是满满的一瓶碱。

外婆真的老了!

我似乎应该说些什么,但我觉得我更应该保持沉默。

津津有味地,我把那面吃完。

第四篇:我们已经走不回去了

我们已经走不回去了——台湾教师《论孝》听课后感

话还得从3月29号晚上三位专家的讲座谈起。主办方的一位负责人做主持,他有句话被我记下来了。“我们的学生太傲慢了,傲慢得不知道今天说了些什么?他们不懂经典。”我想他的意思可能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经典的质疑,与教师思维的交锋。

学生的确没有对我们的经典顶礼膜拜,也没有对我们的先贤五体投地。北京四中于鸿雁老师讲《孔子的为人》时问学生:“你愿不愿意做孔子这样的人?”学生说不愿意,理由是不自由,太伪善。

不懂经典,是的。孩子们不懂,我也不懂,听课的不少人也没有几个国学底子深厚。我的底子坦白了就只有初中48篇文言文加60首古诗词,算不算国学我还不清楚。如果不是到中学教了几年语文,我还会更差。然而台湾老师似乎没有这样板起面孔训人。

请听台湾易理玉老师的导入。

师:你们学校建校多少年了?(明知故问,唠嗑,拉近关系,拉近师生之间关系,拉近长沙一中与台北女中的关系。)

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自己身世,先父期望,让学生感觉到两岸同宗同源,感受到台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教师语言之甜,让人想起《爸爸去哪儿》里面的小小志)

接下来应该是我理解的新授,内容是《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上的第四节《论孝》所选的《论语》七则。

第一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第一关,关于“二十四孝”的抢答,答对者有奖品。交流时问:如果要你这样,你能做得到吗?

那你能做到哪些? 谈父母生日。

2、第二关,“耳提面命”——妈妈的唠叨话。 分组写妈妈唠叨的什么,小组统计,看谁记得多。

交流时不选最多也不选最少的,说是符合儒家中庸思想。 交流后听学生的感受。

英文歌曲欣赏《妈妈的唠叨》。(材料新颖,学生、听课者都被逗乐了,教者也是笑得很甜,整个会场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接下来是爸爸的唠叨。 交流时让写得最多的组说。 交流后学生发言谈感受。有一个学生的发言我记忆深刻:不纠结的父母不是父母。

今年奥斯卡主持人脱口秀《爸爸的唠叨》,笑爆全场。

老师语文风趣幽默,如“医生、老师、律师都要持证上岗,当爸爸妈妈要证吗?”“不要证也可以做爸爸妈妈也!”

说文解字。出示“孝”的各种文字,强调“老”在“子”上。 图片:襁褓提(xi)。括号里的字一直没看到,到现在也没查到。图片是网络上台湾一男子背、抱母亲去医院的走红照片。

《诗经 蓼莪》诵读。

第二则:孟懿子问孝。 诵读,抓关键词——无违。

结合诗经《墉风 相鼠》,抓关键词“礼”,并教育学生,内在确立,外在自然(我理解的就是内心如果认为该这么做,生活中就会很自然地这样做,也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北京四中老师面临的困境——后教师问喜不喜欢与孔子这样的人交朋友学生也不太愿意——在这里豁然开朗,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了老师的教育,再也没有挑战老师叛逆——高中学生也怕糖衣炮弹。)

第三则:孟武伯问孝。 怎么翻译,小组讨论,师生讨论。(台湾教材不同于大陆教材那么有权威性,有异议的地方教材都批注出来,教师与学生也在这些方面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孝经》补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三国演义》补充: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惇 《封神》补充:哪咤自毁并不是孝。

第四则:子游问孝 抓关键词“敬”。

第五则:子夏问孝

抓关键词:色难。谁的脸色? 讨论。 师:自己对父母的担心可不可以表现在脸上?自己不高兴的脸色可不可以让父母看到?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可不可以让父母知道?

学生发言表示可以,并说明理由。(又感到了观念的碰撞)

师赞同,说关于同事的一个真实故事:妈妈与妻子吵架,站在哪一边?同事妈妈感人的话:儿子,站在妻子那边吧,我们吵架了还是母子,可与妻子吵了之后就不一定是夫妻了。化作春泥更护花呀,天底下没有人能像父母一样对我们好!

报答:行养、食养、色养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师谈当今有些人照顾宠物比照顾父母还尽心。

第六则: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否同意? 台湾新拍广告(劳而不怨)。

一学生忍不住谈他读到的《意林》上的故事。 师:最爱我们的人我们不爱,还爱谁呢?

第六则:曾子有疾

MV视频欣赏:台湾学生作业《曾子主场秀》,学生的制作相当不错。

作业:爱要让他(她)知道,把爸妈为你做的什么用纸记下来,坚持两周。

冲着台湾教师来到长沙,听完觉得不虚此行,被课堂吸引、冲击,被传统打动、感染,易理玉老师“孝”的现代化,像于丹的百家讲坛一样,让人喝一碗心灵的鸡汤。教学设计、言语之间,无不透露着教师深厚的国学底子,真如专家点评的那样:功夫在课外!

走出课堂,回到学校,我还是原来那个我,我们学校的孩子还是原来的那些孩子。礼已崩,乐以坏,离经叛道的事我们早已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了。这不正突显了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了吗?

可是,就在课堂内,四大名校的孩子们不是与教师与先贤有着激烈的思想冲突吗?授课大厅里,不是每场都上演着听课者抢座位、占座位的文化传统吗?易老师如果没有用那些声光影的现代元素迷住学生、迷住听课教师、迷住点评专家,她能获得这样的认可吗?到会的“论语”专家的国学底子不比易老师深吗?为什么他的讲座我睡着了呢?

我并不反对推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相反,在国人没有信仰的今天——如果说有那也只有钱权的信仰——让我们信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吗?不是在易老师答教师问环节中,就有老师提出:传统文化能让中日在甲午战争中胜利吗?传统文化能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吗?

传统文化解决不了我们如此之多的社会问题,况且批判继承的思想已深入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更何况还是电视、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 。多元、共和、民主才是时代的主流,董仲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我们真的已经走不回去了。

第五篇:佩戴貔貅一定要开光吗?带貔貅开光吗?

佩戴貔貅一定要开光吗?带貔貅开光吗?

佩戴貔貅一定要开光吗?这是很多想要奉请貔貅作为自己的守护神兽的缘主一直在咨询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询问身边佩戴神兽貔貅的缘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缘主会觉得自己佩戴的貔貅是非常灵验的,而有的缘主却发现,自己的貔貅好像并没有什么功效,那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佩戴貔貅一定要开光吗?带貔貅开光吗?这个问题。

吉照堂至尊貔貅都是经过著名佛门寺院法会开光过的貔貅,灵性独一无二。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是中国传统的礼佛日,合作佛门寺院都会举行大型的烧香礼佛、祈求平安的法会,由18位大德高僧主持法会,通过一系列正规庄严佛门仪式后,高僧就会虔礼佛门菩萨,为吉照堂的貔貅开光,按照正规开光流程:“用巾拂尘”,现执此巾,佛去尘埃,真性显现;“举镜照空”持此大圆镜,光明遍十方;“朱笔点眼”笔点开六根,互摄互融。之后,迅速用红布将开过光的圣物包裹,并放置在偏殿加持七天七夜,佛经萦绕、梵音荡空,除去貔貅的暴戾之气,成就其无上灵性。之后法会举行祈福仪式,佛门高僧为上月从吉照堂奉请过貔貅的缘主按其姓名依次为其祈福还愿,让佛门菩萨保佑缘主一生平安,幸福永远。

我们在奉请貔貅的时候一定都是希望貔貅能够满足我们的内心所求,有的缘主会希望貔貅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有的则会希望貔貅帮助自己的事业得到提升,有的还会希望貔貅帮助自己守护自己的家庭和家人,而貔貅的功效在以上这几点上都发挥的非常好,因此如今奉请貔貅的缘主也越来越多,并且现在以吉照堂开光貔貅的效果是比较好的,然而我们发现有的人貔貅会更加的灵验,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然而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神兽貔貅的开光,那么佩戴貔貅一定要开光吗?带貔貅开光吗?

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开光到底是什么,开光有什么作用。开光其实比较开始是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的作用就是唤醒一些圣物的灵性,这样他们便可以重新拥有自己的灵力来守护我们,而对于貔貅的开光来说,其实效果也是如此,我们要清楚的一点就是,貔貅在没有开光之前,其实是没有什么灵性可言的,他也并没有自己的灵识,因此自然也就谈不上守护和保佑我们了,那么我们在佩戴他们的时候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灵性了。

那么我们佩戴貔貅一定要开光吗?带貔貅开光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要想得到貔貅的守护,那么我们则是必须要确定我们的貔貅是经过开光的,并且这个开光也一定要是比较正宗的佛教开光才好,我们在前面的时候就说过,开光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仪式,因此佛教开光自然便是比较好的开光,并且由于这种开光方式对于中间很多细节的把握都是非常好的,因此开光之后的貔貅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不仅如此,在给貔貅进行完开光之后,佛教还会把我们的貔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加持,这样则更加保证了貔貅的灵性。

以上便是小编对于佩戴貔貅一定要开光吗?带貔貅开光吗?的介绍。

上一篇:完全成本管理办法下一篇:温暖在我身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