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2022-12-01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司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公司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郑煤集团公司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郑煤集团公司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根据《郑煤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体方案》,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郑煤集团公司战略定位,按照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全面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消除行政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动集团公司改革解困,促进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目标

(一)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推行岗位竞聘,完善选任机制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4%-6%。

(二)用工制度改革。

通过用工机制改革,变革岗位设置,建立岗位合同管理制度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在岗职工总人数控制在2.3万人以内。

(三)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强化人工成本管理,落实企业自主分配权,建立市场化工资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三、改革内容

(一)优化组织架构,严格编制管理。

1.科学界定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功能定位,优化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组织架构,集团公司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实现扁平化管理。精减各级各类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级,控制管理幅度,实现职能部门“大部制”。

2.集团公司按照总量控制、放权管理的原则,加强各级机构设置、编制定员宏观管理。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科学设置机构编制,负责具体实施。

3.凡涉及增加机构数量和编制定员事宜,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报集团公司审批,控股子公司报集团公司备案,参股子公司由本公司董事会决定。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工作需要,对不适应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和编制定员提出改变和撤销意见。

(二)改革人事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1.建立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充分放权相结合,根据集团公司不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不同选任方式。

(1)集团公司重点管理总部机关职能部门正职,全资子公司、分公司党政正职,控股子公司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成员和财务总监,委派到参股公司的股权代表、董事、监事,郑州煤电公司所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指导监督控股子公司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2)集团公司授权全资子公司、分公司管理本公司其他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

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重点管理本公司经理层成员、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指导监督其所属控股子公司(三级)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3)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所属三级公司管理其经理层及以下管理人员。

(4)根据管理权限,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在领导人员选拔工作中要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重点发挥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荐人选等作用。

2.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集团公司总部高管与全体管理人员一律打破身份界限,取消内部行政级别,档案保留原身份,整体进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公室,以3个月为过渡期,薪酬按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标准发放,所有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常态化竞争上岗机制,除应由集团公司管理和应由法定程序产生或更换的企业管理人员外,所有管理人员都应实行公开竞聘、择优聘用。各级公司拟定公开竞聘工作方案,明确不同岗位的任职条件、职位职责与要求,采取公开选聘方式决定聘任(用)人员。实行管理岗位任期制,管理层岗位任期三年,中层及以下岗位任期两年,到期自行解除,重新聘(用)任。

3.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选聘相结合,畅通现有各级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把市场化选聘作为产生集团公司及各级控股子公司经理层成员人选的主要手段。初次任职的经理层成员一般应当通过市场化选聘方式产生,可采用企业内部竞聘、行业内公开选聘、市场化选聘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实行试用期制度。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试用期一般为3个月。试用期满后,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试用期考核,考核称职者,正式任职,考核不称职者,予以解聘。职业经理人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任期一般不少于一年,最长任期不得超过本届董事会任期。任期满后,自动解聘,由新一届董事会确定是否续聘。企业董事会与职业经理人签订聘任合同,合理确定契约期限、任期目标、考核监督及权利义务等,实行市场化薪酬机制。

4.完善交流、回避和退出机制。加大重要岗位领导人员交流力度,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董事长,分公司总经理(矿厂长),控股子公司董事长在同一职位任职超过3个任期,同时还能任满1个任期的,应当进行交流;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一般实行1个任期,最多两个任期必须交流。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要严格执行任职回避制度,和领导人员有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单位(部门)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单位(部门)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健全集团公司管理人员问责、解聘(免职)、撤职、辞职、退休和末位淘汰制度,实现管理人员有序退出。

5.建立完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分为考核评价和任期考核评价。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管理岗位特点,重点突出经营业绩和履职情况,分类量化考核评价指标。综合运用民主测评、经营业绩考核、经济责任审计等办法,确定各级管理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等次。建立管理人员考核档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管理人员岗位去留、收入增减的重要依据。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任期考核评价在集团公司党委领导下组织实施;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门会同郑州煤电公司党委组织实施其所属生产经营单位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任期考核评价;其他三级公司领导人员的考核评价由其隶属的二级公司党组织负责实施。

(三)改革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1.稳步推进用工机制改革。打破劳动用工集中管理模式,将劳动用工权下放到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使用人员,拓宽企业灵活用工途径。按照市场化管理模式,探索劳务派遣、项目承包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新的管理方式;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用工机制,对现有员工按原有方式进行管理,对新进员工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管理,原则上对临时性、季节性、服务性岗位实行劳务派遣;对技术含量低或效益低的岗位实行专业化队伍或项目承包。

2.全面变革岗位设置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照行业工效水平和企业实际生产任务量,确定单位岗位和用工总量,实行用工动态化管理;变身份用工为岗位用工,变因人设岗为以岗用人,变分配岗位为竞聘岗位。实行岗位公开透明,竞争择优上岗的聘用制度。

3.建立岗位合同管理制度。实行“岗位与职责、岗位与效益”相对应的岗位合同管理办法。根据岗位的职责、效益、风险等因素,签订岗位合同,确定其岗位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量)及薪酬。岗位合同期限根据本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合同期内工作任务实行年(月)度量化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罚或解聘;2016年原管理岗位人员和地面单位人员的劳动合同全部变更。2017年生产矿井人员实施劳动合同全部变更;被聘用的劳动合同变更为岗位合同,未被聘用的全部进入职工安置服务中心按规定转岗分流。

4.改革前,对挂名挂靠、顶岗、长期旷工等无正当理由在册不在岗人员,依法予以清理,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四)

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1.建立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

(1)工资总额管理。按照“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完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对各单位工资总额实施宏观调控。生产经营契约化管理的单位采用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其工资总额与效益、成本等指标挂钩考核,月度、工资向集团公司报备;非契约化管理的生产经营性单位,采用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和核批制相结合的办法,随本单位效益、成本等指标浮动;经费包干单位、机关处室等非生产经营性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办法;参股公司工资总额根据本单位经营业绩自行确定,报集团公司备案。

(2)分类设计薪酬体系。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按照单位内部员工岗位价值、贡献大小、层级类别等设计薪酬体系。集团公司机关部门负责人及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负责人采用年薪制,管理人员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或岗位薪点工资制,一线职工采用计时计件工资制。特殊人才采用协议工资制或股权激励制,核心技术人员采用能力工资制、研发人员采用项目工资制。对于非全日制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实行协议工资为主导的薪酬模式;对于可以服务承包的后勤岗位,对外可以依法依规实行工程承包、劳务承包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内可以模拟市场实行内部承包的模式。对长期停产放假单位留守的工人岗位人员在不超现行工资总额的前提下,对岗位进行拍卖,实行工资总额承包的办法。

(3)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逐步形成与单位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和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业绩考核、责任审计、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

2.创新工资分配激励机制

(1)推行岗位薪酬差异管理。员工收入要与工作任务、创新管理和小改小革成果完成情况挂钩分配,随创效的增加而增加。实施业绩考核,根据员工贡献大小,实行同岗不同薪。并建立科队、班组、个人绩效考核体系。基层单位作为一级市场主体,负责向基层科队二级市场主体进行指标分解考核。各二级市场主体负责向三级市场主体(班组)指标分解考核。各三级市场主体负责向四级市场主体(个人)指标分解考核。

(2)落实契约单位薪酬管理自主权。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实行契约化管理的单位自主制定工资分配办法,管理团队以长期激励为主,其他员工实行短期和长期相结合进行激励,并与成本、利润、产品质量等指标挂钩考核。

(3)建立单位负责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以契约化管理为基础,对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负责人薪酬设立任期激励。实行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任期考核和任期激励挂钩,任期激励收入根据任期考核、审计评价结果确定。

(4)进一步调整薪酬分配结构。稳步推进薪酬分配结构调整,工资分配进一步向采掘一线及苦、脏、累、险等岗位倾斜,向技术含量高、责任重、高技能岗位倾斜,向企业依赖度高、实际贡献大的关键岗位倾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集团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集团公司发展大局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以对集团公司和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抓紧抓好,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二)提高认识。

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引导职工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在思想上正确理解改革、行动上积极支持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眼前与长远、大局与个人的关系,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都应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三)扎实推进。

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统筹协调,稳妥推进,全面做好改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保持员工队伍基本稳定,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2016年8月31日

END

第二篇: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农村各项改革正在扎实开展,一些重要改革事项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农村改革综合性强,靠单兵突进难以奏效,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大的原则、基本任务、重要路径,从全局上更好地指导和协调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特制定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农村各类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合法财产权益的保护,赋予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同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保证其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各种私人和股份制经济、供销合作社经济以及国有农场林场等国有经济共同发展。

2.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握好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促进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4.坚持保障农民权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合法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

5.坚持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改革发展,统筹考虑公平和效率。

6.坚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发挥好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在把握方向、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认真组织好农村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重大改革,要按程序报批,取得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 7.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提高依法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稳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二、关键领域和重大举措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基层党建等领域,涉及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对这5大领域改革的核心问题,要明确大的方向、主要内容和重大方针对策,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

(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相交织,构成了中国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必须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本集体所有成员,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进一步调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积极性。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要依法公正地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每个农户。放活土地经营权,就是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能力的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允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矿仓储、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同等权利,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完善入市交易规则、服务监管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保障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基础上,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对农民住房财产权作出明确界定,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抓紧修改有关法律,落实中央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重大决策,适时就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新的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在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原则,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和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法律效力,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指导意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制定出台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的文件,规范草原承包行为和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

三是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行特殊保护。完善土地复垦制度,盘活土地存量,建立土地复垦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生产建设毁损耕地的复垦责任。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办法。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责任,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到位、质量到位。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现象,杜绝违规占用林地、湿地补充耕地。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试点,推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2.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在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面核实农村集体资产基础上,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严格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

3.深化林业和水利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重点,深化配套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完善林木采伐权,管好公益林、放活商品林,调动林农和社会力量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研究提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指导意见,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4.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度,不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重点发展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适时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立法建议。

5.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允许政府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完善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

6.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7.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8.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项目监管和定期督查机制,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防止“非粮化”现象蔓延。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

9.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和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按照为农服务的宗旨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使之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三)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对农业实行必要的支持保护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便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0.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转换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大力清理、整合、规范涉农转移支付资金,对“小、散、乱”及效果不明显的涉农专项资金要坚决整治;对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的涉农专项资金予以整合;对地方具有管理信息优势的涉农支出,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切块下达,由地方统筹支配,落实监管责任。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切实提高涉农资金投入绩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支农事权,明确政府间应承担和分担的支出责任,推进各级政府支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11.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根据各类主要农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并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价补分离”的思路,继续实施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改革、完善玉米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方式,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搞活市场流通,增强市场活力。完善农产品收储政策,坚持按贴近市场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收储价格,降低储备成本,提高储备效率。加强粮食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引导流通、加工等各类企业主体参与粮食仓容建设和农产品收储,规范收储行为,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强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在联结农户和市场方面的作用。

1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开展农业补贴改革试点,将现行的“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优化补贴支持方向,突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持与现有政策的衔接,调整部分存量资金和新增补贴资金向各类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合理确定支持力度,不人为“垒大户”。进一步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突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持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完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机制,强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农机具购置等的支持力度。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快捷高效的补贴资金发放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农民收入补贴的办法。

13.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配套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立有利于节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

1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强化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扶持种业发展,做强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骨干种子企业。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

15.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和东北黑土地保护。深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限牧限渔。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源、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稳定投入机制。

16.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坚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健全政策支持、公平准入和差异化监管制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制度,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稳定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完善治理结构。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引导其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业务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地方政府切实承担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推动地方建立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与授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研究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7.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加快规划体制改革,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各类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监管制度,健全县市域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探索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18.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

19.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标准水平统一衔接可持续,完善综合监测评估制度。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20.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各类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细化完善和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加快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相应支出责任,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21.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落实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政策。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原则,突出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五)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协同,围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2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深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带头人,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惠农资金、侵占征地补偿款、侵吞集体资产等发生在农民身边的腐败行为,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机制,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制,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

23.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依托土地等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和乡村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在已经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开展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建立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理顺村务监督机构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切实发挥村务监督机构作用,落实群众监督权。积极探索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协商形式,重视吸纳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驻村单位参加协商。研究明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探索剥离村“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2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修订乡规民约。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平台和支撑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设施利用效能。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等重点文化体育工程有效合作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支持社会各类文化组织和机构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明,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

25.创新农村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农村贫困人口掉队的要求,分类施策,加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的机制。完善片区联系工作机制,推动片区规划实施与减少贫困人口的目标相结合,将政策、项目等落到实处。抓紧研究制定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26.深化农村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执法力量,推行对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的综合执法,确保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依法维护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

三、(略)

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切实增强领导、组织、监督农村改革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农村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度。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农村改革工作,把握好方向和路径,加强对农村改革工作的指导,确保各项农村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篇:深化改革方案

中国通信服务上海招标公司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国通服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企业活力和创新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原则和主要目标

1.总体原则。以支撑各维度市场业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中心,对外加强协作、对内强化协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一是聚焦主要矛盾。针对企业拓展业务艰难以及人才培养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主要问题,打破思想禁锢,破除体制机制局限,深层次激发业务活力、组织活力和人员活力。二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改革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三是凝聚广泛共识。妥善处理企业、客户、员工等各方利益关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争取员工支持,形成深化改革“最大公约数”。四是分类分步推进。针对不同市场维度、不同业主和客户、不同地域、不同规模,做好统筹规划和差异化设计,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2.主要目标。2014年至2015年,深化改革工作正式启动。2016年至2018年,全面推广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努力实现“卓越绩效、和谐幸福的专业招标企业”的目标。一是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管理简约、扁平高效的组织体系和流程,提高企业执行

1 力和运营效率。二是建立适应竞争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构建以价值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资源配置和激励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市场化开放合作机制,全面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力。三是构建员工公平发展、与企业共创价值的舞台,建立分层分类、灵活多样的用工模式,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做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

二、改革任务和实施举措

1.改革运营管理模式,优化运营管理流程。一是强化专业化运营。保持精简的职能管理架构,推进扁平化运营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优化管理流程,完善面向招标代理服务第一线的快速响应流程和问题限时解决机制。二是推进职能纵向条线向服务支撑型转变。理顺和规范职能部门和条线的管理职责,从目标分解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资源协调配置者,建立健全内部支撑服务体系。三是优化业务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招标项目管理体系,推进“三划小”:核算到项目、经营与考核到业务部门、绩效激励与价值贡献挂钩。各“划小”单元要实行责权利统一,赋予承担经营责任的业务部门自主用人、超额利润分享等权力,明确经营目标和管控责任。

2.改革资源配置模式,使资源与效益、效率相匹配。一是建立预算、资源配置、业绩考核“三位一体”机制。以全面完成三年任期考核为目标,优化年度预算体系,强化价值引领和能力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推进各类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向市场前沿、业绩领先、具有发展潜力的部门和项目倾斜。二是完善有机统一的考核体系。按

2 照业绩导向、贡献激励、客观公正的原则,强化分层分类差异化考核,促进考核与经营管理效能紧密结合。落实公司《绩效考核与分配管理办法》,坚持业绩导向,实施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分离。对于中层干部,个人收入与部门绩效挂钩,倡导权利与义务同步的原则;对于普通员工,增加部门考核比例,强调绩效分配朝着能够创造价值的员工倾斜,更加突出“效益优先”的指导思想。三是优化人工成本管理模式。盘活人工成本存量,探索建立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分析与配置机制,强化人工成本投入与规模效益产出的关联。探索建立人工成本利润率、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等投入产出对标数据,根据对标结果,适度核增或核减各部门人工成本存量,实现人工成本能增能减。进一步优化人工成本增量与利润的配比关系,提升人工成本对收入利润的拉动力度。

3. 明确市场发展战略,促进市场开拓和服务提升。要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顽强的开拓精神,巩固存量市场,培育和抢占新的市场领域,为企业赢得新的业务增长点。一方面,深挖成熟市场,确保固有业务稳中有升。密切关注三大运营商的市场动态,跟踪集团公司业务发展趋势,随时捕捉商机,承揽新的业务。力保省移动版块的优质业务,力争成为其集采招标代理服务商。遵照工信部27号令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对集中招标工作进行宣贯,并根据业主个性化需求,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拓展力度,确保业务版图不断扩大。把握外省运营商市场的发展需求,及时掌握业主、客户、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与目

3 标客户进行沟通,形成新的目标市场。省外领域,争取在安徽移动、浙江移动、山东联通等市场取得突破;土建领域,充分利用土建招标资质,摸索出一套适应公司土建招标业务发展的模式;政企领域,充分利用现有客户维度,实施外延式增长,做强做大政企市场。

实现公司未来的市场战略,需要一批重责任、敢担当的优秀员工奔赴各市场维度进行开拓打拼。对此,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机制,鼓励优秀员工走向市场前沿、尤其是外地市场开疆辟土;另一方面,从制度上明确采取轮岗的方式,要求青年员工到外地市场经受磨炼,积累服务经验,提高维系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力求快速培养出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市场化人才。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科学规范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程序,合理选择选任方式,强化制度、标准、程序的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对现有中层干部,实行“360度”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该群体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承上启下、努力开拓、带领团队的中坚作用。二是推进“继任人计划”,加速培育企业所需人才。根据公司《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办法》,推进“H型”双通道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具有培养与发展前途的员工作为公司后备干部人选,制定个性化带教方案,为其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努力培养企业未来的核心力量。

4 三是加大外部引进力度,吸引企业所需人才。紧随外省市场拓展步伐,贯彻外地市场本地化用工原则,加大应届大学生和成熟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力度,满足用工需求。对于新增土建资质,引进专业成熟人才,为培育土建业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第三方用工,按需招聘辅助人员,达到控制用工总量、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四是注重员工激励,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倡导企业提升资质、员工提升素质的“双赢”理念,根据鼓励员工取得“三师”证书的激励政策,对通过努力考取招标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的员工,不仅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而且在岗位晋升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三、配套措施和工作要求

1.健全监管体系。一是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完善公司“三重一大”、内控、会议等制度,强化程序监督,公开透明权力运作规则和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机会。二是完善分类监督约束机制。引入市场化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客户、不同市场维度,探索不同监督方式和手段,完善审批流程,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三是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事前引导防范、事中审核管控、事后评估整改的闭环机制,完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防控等机制,加强审计调查、风险评估、效能监察、法务支撑等工作,用好监督检查结果。

2.建立容错机制。一是建立允许失败制度。对改革创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有关部门和个人依照相关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不作负面评价,免除相关责任。二是建立包容文化。加大宣传动

5 员力度,营造鼓励、支持深化改革的“三宽”互信环境,对未规定的事项,鼓励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员工自主开展改革创新活动。

四、组织领导

中国通信服务上海招标公司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中国通信服务上海招标公司

2014年7月18日

6

第四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方案

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

企业内部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综合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为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推进磷复肥基地的建设,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富瑞化工2005年~2008年三年深化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和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围绕“以肥为主,相关多元”的集团发展战略,以尽快建成国家磷复肥基地和打造卓越的生产制造能力为核心,以推进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推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一体化管理体系为手段,实现用三年的时间达到省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用五年时间成为国内优秀的磷复肥供应商的战略目标。

2、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的原则;

——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

——改革、发展与加强企业管理并重的原则;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

二、改革目标

——经济指标。通过挖掘现有生产装置潜能及二期“836”项目的建设,到2008年形成200万吨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能力,工业产值 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万元,利润总额 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均税利 ,净资产收益率 。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真正形成“员工能进能出,领导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建立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

——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通过对用工、人事、分配的深化改革,依托ERP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构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决策科学,沟通快捷的内部管理体制。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集团公司“以肥为主,相关多元”的发展方针,在搞好在建项目建设和现有装置生产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力度。

三、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集团公司的主体部署,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的途径,采取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等多种形式,提高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优化公司的产权结构。

(二)继续完善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责权明确,信息通畅,监控有力,运转高效,进一步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职责,制定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工作条例,议事规则,明确决策程序,经济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责必究和有功必奖的机制,确保董事会决议的贯彻落实。

(三)根据公司发展改革的总体要示,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各模块的实施,建立一支能充分适应公司要求,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 以业务流程梳理为中心,立足公司实际,以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标杆,制定公司的职位管理体系,按照沟通快捷,决策高效原则,规范职位配置标准;逐步推进认职资格认证体系,建立适合公司发展要求的“能力库”,以能力和素质为基础,选拔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

2、完善招聘体系,建立内外部人员有序流动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行管理人员和员工竞聘平台,从根本上激活员工尽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达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与综合协调能力的目的。

3、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通过启动运行职业培训模块和任职资格评价模块,突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条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立足生产实际,结合员工本人的意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通过加强对员工的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构建公司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平台,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同时还要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培养员工的终身就业能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广阔得职业发展空间,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建立完善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对部门,部门领导,员工的科学评价,为企业选才,育才,提供支撑条件;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评,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并依据考评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

5、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按宽带薪酬原理,建立纵向晋升与横向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薪酬分配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进一步鼓励员工为公司目标实现做出贡献。一是完善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建立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浮动;二是调整并规范职工收入分配结构,逐步将工资总额中的补贴、津贴纳入岗位工资,提高岗位工资的比列;三是探索运用市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力求从根本上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6、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制度。通过对员工人事档案的查阅、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获取的业绩信息和综合信息进行汇总评价,制定出具有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强调员工自主发展,使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未来的需求紧密结合,开展多视角、新颖的自我评价体系,实现员工职业生涯得到最大发展的目标。

(四)、夯实管理基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1、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夯实管理基础,不断调整和完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以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为主体的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工作。按照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抓好ISO900

1、ISO1400

1、ISO18001三标合一的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形成责任明晰、管理有序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尽快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2、按照化工生产“安、稳、长、满、优”运行的目标,强化计划管理,切实抓好新老装置的生产组织和指挥协调工作,优化组合生产要素,衔接好生产、供应、销售、运输各主要环节,加大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的力度,切实制定设备检修和开停车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非计划停车造成的损失,全面提高各装置运转率,实现“安、稳、长、满、优”的目标,力求公用工程水、电、汽(气)的平衡使用。为设备完好率为重点,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抓好设备计划检修,在搞好日常巡检、维护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电仪、保运模式,开展做好修旧利废工作,确保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

3、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创新的工作力度、通过激励机制的不断调整,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实施节能降耗,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从记账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的转变。切实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审批流程、明确目标和责任主体,并辅以预警、纠偏、

报告、考核等手段,重点抓好消耗指标控制,并按责任主体对费用控制进行分解,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统计管理等工作,为有效实行预算管理提供支撑。

5、通过实施基础管理达标升级,规范现场管理和员工行为,将计量、定额、记录、现场管理等日产工作纳入其中,搞好厂区绿化,营造清洁文明的工作环境,熟路现代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完善公司的基础管理体系。

6、围绕产供销业务流程,建立完善专业管理体系,依靠专业管理部门建立生产计划、财务预算、人力资源、安全、环保、质量、工艺、设备等专业管理体系。

7、建立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对创新项目作出科学评价,激励员工参与公司各项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全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8、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要求,结合公司“能力库”实际,推进组织业务流程的优化及改进,深化机电仪组织模式的改革,确保核心业务流程。

(五)按照集团党委“五包”的要求,切实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兼顾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将公司发展目标与集团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认真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职工的承受能力,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防微杜渐,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为企业改革的平稳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组织机构

为明确新一轮深化企业改革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公司在继续保留2004年成立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人员,对小组相关成员进行了适当调整。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马策

副组长:朱德贵

小组成员:赵兴志、徐洁年、徐怀春、杨雁霞、詹小平、冯建明、张应虎、樊崇生、李文洁、姜凤春、木劲松、杨胜、邹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公司企业改革日常工作的开展。

人员组成:

办公室主任:李文洁

成员:木劲松、杨胜、鲁朝霞、李跃宏、李媛。

(七)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05年8月-2005年9月,制订公司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广泛宣传、全面启动。

第二阶段: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根据《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实施》的要求,全面实施改革方案。

第三阶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全面完成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深化改革方案内容并进行总结。

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太医字(2012)47号

太白县医院太白县中医医院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陕政发医发【20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一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原则,实行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认真研究本级财政负担能力,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确定较长周期的政府投入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正确处理政府、公立医院、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既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又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

机制,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

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 “医

务人员受鼓舞、监管人员易掌握、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2011年完

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2012年巩固、完善、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配置医院资源

把县医院办成符合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的区域医疗中心;把中医院建成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坚持中医特色,向中西医结合、中医医疗、保健、康

复、老年病诊治和老年护理等方向发展。分类规划建设乡镇卫生院,乡镇

卫生院在全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坚持

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并重,满足城区居民、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

和基本医疗需求。

(二)改革医院管理体制

对我院运营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

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报经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全面推行全员

聘用制、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内部分配绩效工资制。实行卫生局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

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限。院长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医

院业务机构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意见,报经卫生、人事部门同意,根据岗

位设置聘用人员。在工资总额内,确定内部薪酬分配办法。在核定的经费

支出总额内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维护公益性的要求行使职

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和标

准,承担社会责任。

(三)改革医院运行机制

1、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医院成本核算,实行院务公开、

财务公开,强化医院风险经营意识。按照医院财务有关规定,加强医院财

务监管,严格预算和收支管理。落实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内部和外部审

计制度。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等。

2、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1)实行岗位分类管理。我们根据岗位设置及任职条件,提出意见,

经卫生局审核后报人劳局审查,办理工资、医保、档案等手续。要打破人

员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需设岗,按岗聘人,人员执业资

格与岗位需要相符,不随意超编进人、用人,不随意串岗。实现全院卫生

人员按岗位聘用,工作按岗位职责考核,工资福利待遇按岗位兑现的管理

机制。

(2)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医院的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择优聘用,报

卫生局按岗位设置条件审查备案。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实行评聘分开,竞

争上岗,择优聘用。其他人员参照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办法执行。

3、完善医院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

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发放要按照量化考核、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的原则进行。并且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要向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学

科带头人倾斜,向重点岗位和弱势岗位倾斜。坚决取消开单提成、按医疗

服务金额提成和下达经济任务指标等做法,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核

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和医德医风等为主要评价

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

性。

4、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我院始终将“科技兴院,人才强院”

作为医院建设的根本宗旨,立足实际,依靠市中医医院常驻专家组临床带

教,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以培养利用现有人才和本地人才为

主,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技术硬的卫生人才队伍。采取三项

措施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一是树立爱岗敬业,立足本职求发展的理念。鼓

励医务人员总结经验多写论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二是依靠市中

医医院专家组指导,建立并完善“三基”查房制度及危重患者会诊制度。

三是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增强人才自身内在“造血功能”。四是采取

“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工作方针。大力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狠

抓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四)改革医院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

预付等支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

制。逐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

均次费用,落实大病医疗救助。

(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

进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医疗服务的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确保

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严肃处理违规检查、违规用药等问题。

坚持把深化改革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改善服务态度,维护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纠正医疗行业不正之风。

加强重点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广适宜技术和

基本药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改善医疗服务,大力推广方法多样、

渠道灵活的惠民措施。对生活确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制定出具体的帮

扶办法,予以适当的费用减免。争取和省、市三甲以上医院建立长期的协

作关系,建立技术支持、远程会诊、人才培养、实地会诊手术等机制,方

便患者就诊。

2、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全面推行一日清单、收费项目公示和费用查

询等制度,按时向社会发布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在患者的缴费票据和一日

清单上明确体现国家的收费标准、医院的减免比例、患者的受益金额,提

高收费透明度。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

稳步下降。

3、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全县人口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之间、医院与其他医疗卫生

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人口健康信息

的全过程、全方位联系与共享。

(六)完善基本药物购销体系

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供应保

障体系。结合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不断完善全县基本药品目录,建立基本

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实行动态的基本药物管理和采购制度,根

据临床需求,适时调整基本药品目录,做好基本药物应急储备。全面推进

“规范药房”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庆(县医院、县中医医院院长)

副组长:李小军(县医院党委书记)、王瑛德(县医院副院长)、

张兆祥(县医院副院长)

成员:韩涛、秦小雄、杜娟、李彩霞、谢会琴、齐晓丽、林

建平、张晖、魏琴芳、申顺利、李春娥、苟兰英、胡正艳、张林平、魏

晓芸、赵勇、李商贵、付军峰

(二)工作职责:

1、在本级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

导下,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根据国家医改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指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

贯彻实施的意见、建议供政府、医改领导小组决策。

3、负责与上级医改办、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本级医改领导小组

各成员部门,下级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进行医改工作的协调联系。

4、负责本级医改领导小组文件的起草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5、负责对本级医改工作进行调研、督办、检查、指导、推进。

6、负责组织本级医改业务培训工作。

7、负责本级医改工作的对外宣传、信息发布工作。

8、负责承办上级医改部门及本级医改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加强舆论引导。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宣传,妥善处理好改革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抄送:太白县卫生局

太白县医院太白县中医医院2012年3月25日

共印20份

上一篇:公司评优个人主要事迹下一篇:公司人员招聘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