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2022-11-19

在一段难忘的实习结束后,想必你已经收获满满了吧?如果你能及时的对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想必会获得更大的收获。那么如何能写好实习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测量学实习指导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修正(精)

测 量 实 习 指 导 书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⒈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

⒉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

⒊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 ⒋掌握建筑轴线及建筑物测设方法

二、实习任务

⒈测绘1:500地形图一张

2.设计并测设建筑物和建筑基线。

三、仪器工具

各组配备下列仪器工具:

DS3水准仪1台,DJ6经纬仪1台,50m钢尺1把,50m皮尺1把,2m钢卷尺1个,工具包1个,记录板1块。 各组应自备计算器 1个,小伞1把。

导线测量手簿 、导线计算表、水准观测计算表、图纸等耗材由指导教师造表统一领取。

四、技术要求

实习参照《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的技术要求进行。

(一)一般规定

1.测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 m 。

2.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 ± 0.5mm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 ± 0.4mm 。

3.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 ± 0.15m 。

(二)图根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进行踏勘、设计、选点,宜在高级点间布设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图根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控制点上,可沿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

当测区内无高级控制点时,应与测区外已知点连测,或假定一点坐标及一边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图根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要方便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测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的地方。要避免选在道路中间。

图根点选定后,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划“ +” 作为标志;或用油漆在地上画“⊕”作为标志并编号。编号可用四位数,如2班3组选的8号点,编号可为2308。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n 为测站数。测距:单程观测1测回,读数较差≤10mm。

因地形限制 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不多于四条边,总长度不超过 450 m ,最大边长不超过 160 m 。边长可单程观测 1测回。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连测两个已知方向,观测一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不应超过±40″;其它站水平角观测一测回。

图根导线可采用近似平差,计算方法可查阅教材有关章节。计算时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毫米。 2.高程控制测量

图根点高程可用图根水准或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实习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方法。 当测区内无已知水准点时,可与测区附近已知水准点进行高程连测。连测时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测,其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不超过±40Lmm ( L 为路线长度,以 km 计)。也可假定一点高程,成为独 立高程系统。

(三)碎部测量

1.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实习采用经纬仪加皮尺的测量方法,坐标和高程采用教师提供的软件计算。成图软件采用南方CAS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软件。

碎部点坐标测量采用极坐标法,也可采用量距法和交会法等,碎部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 mm ,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 检查另一图根点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 0.1m 。

每站测图过程中,应经常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应大于4′。仪器高和棱镜中心高应量记至毫米。

采集数据时,角度应读记至秒,距离应读记至毫米。测距最大长度为300m。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间距为15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高程注记点应注至毫米。

地形较复杂的地方,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草图。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若草图绘制有错误,应按照实地情况修改草图。若数据记录有错误,可修改测点编号、地形码和信息码,但严禁修改观测数据,否则须返工重测。对错漏数据要及时补测,超限的数据应重测。 数据文件应及时存盘并备份。 2.测量内容及取舍

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 ,简单房屋小于0.6mm 时,可用直线连接。

校园内道路应将车行道、人行道按实际位置测绘。其他道路按内部道路绘出。 沿道路两侧排列的以及其它成行的树木均用“行树”符号表示。符号间距视具体情况可放大或缩小。

电线杆位置应实测,可不连线,但应绘出电线连线方向。

架空的、地面上的管道均应实测,并注记传输物质的名称。地下管线检修井、消防栓应测绘表示。 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 1mm 的用单线表示并注明流向。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 用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0.25m 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 时,可不表示。

各项地理名称注记位置应适当,无遗漏。居民地、道路、单位名称和房屋栋号应正确注记。

其它地物参照“规范”和“图式”合理取舍。

(四)数字地形图编辑和输出

对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并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地形图编辑,生成数字地形图图形文件。在绘图仪上输出 1∶500 地形图。

(五)成图质量检查

对成图图面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为室内检查、实地巡视检查及设站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错误和遗漏应予以纠正和补测。

(六)测设

1/、设计

① 图上设计一矩形建筑物,图解一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其它点坐标 ② 设计平行于建筑物的三点一线基线,图解一点坐标,计算其余两点坐标

2/、测设建筑基线

① 计算极坐标法测设基线点要素 ② 测设

③ 检核:角度±24″,距离1/1万 3/、测设建筑物

① 计算直角坐标法测设要素

d=(yp-yA)cosαAB-(xp-xA)sinαAB s=(xp-xA)cosαAB+(yp-yA)sinαAB

当ABP顺时针排列时d为正,否则为负 ② 测设

③ 检核:角度±1′,距离1/5千。 4/高程测设 某建筑±0高于某控制点1.5m,在附近将±0测设出来。

五、上交资料

1.实习结束时,小组应提交如下资料: 1)小组技术总结 2)草图 3)电子地图

2.个人应提交下列资料:

1)实习日记

2)实习报告(包括导线计算表、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

六、考核

1、无充分理由的缺勤达三分之一者,不予考核。没与同组人员共同工作(外业、内业)时间达1小时或由指导教师判定为本工作日缺勤;

2、组长或指导教师判定的考核等级降低立即生效,最低可降低至不及格;

3、最终考核成绩综合本组整体工作量、工作完成效果、本人工作量及本项

1、2条形成。

《 工 程 测 量 》 实

习 指 导 书

(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小组学号 指导教师

第二篇:2013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实习指导书

《测量实习》指导书

课程英文名称:Surveying Synthesis Practice

课程编号:学时:2周学 分:2学分 指导教师:蒋启平(13676160619)

仪器保障:冯鉴聪(3296051,13071492352)

时间:2014-1-6~17地点:校园内

一、课程教学对象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12100

1、121002班。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实践课。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测量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训练环节。为了达到强化该课程技能应用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使每个学生熟悉土木工程测量外业观测的基本技能和内业数据处理的方法,为此安排为期2周的野外“地形测量与道路测量综合实习”。 实习目的:1. 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进行测量野外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熟悉并掌握等级导线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4. 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工程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5. 通过完成地形测量实际任务的煅炼,提高学生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

实习要求: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能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以及工程放样工作。

三、实习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实习组织与实习任务

测量实习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实习小组由7~8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选一个组织能力强、有团结协用精神的人为组长,组长负责本小组实习计划的制订、组织、仪器和人身的安全,组员必须服从组长的调派。实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借还仪器、出工收工和提交实习成果。 实习过程围绕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路线中线放样等基本内容进行。

(二)实习具体操作内容与学时分配(32学时)

1准备工作(2学时)

讲述实习基本要求,借用仪器工具、熟悉仪器、按规范要求进行仪器检校 。

2地形测量(26学时)

1)控制网的布设(2学时)

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合理的控制网方案,控制网需500~600m左右长度(控制点按人均1个设置),分组完成实地踏勘、选点与埋石,做点之记。每个学生参加,并作好点位略图。

用相对坐标系统,假设起始方向与起始点坐标,起始方向用两个地面点参照,用罗盘仪定向。起始坐标为:

121001班第一组:x1=1100,y1=1100,第二组:x1=1200,y1=1200,其余组依次类推; 121002班第一组:x1=2100,y1=2100,第二组:x1=2200,y1=2200,其余组依次类推; 控制网选型模式:闭合导线

2) 水平角外业观测(6学时,每人单独完成全部角度测量)

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外业观测,保证每站工作检核无误后方可离开,若发现数据有问题应立即重测。水平角都用J6仪器采用观测二测回(每个学生应单独完成全部内角的观测)。其各项限差如下:

半测回较差30。

3) 距离测量 (2学时,全组进行,每人至少一个导线边长测量)

用全站仪测量导线距离,两次测量边长相对较差满足1/10000及绝对误差≦2mm的精度要求时,取其均值作为边长值。

4) 导线控制内业(不计入学时,每人单独计算)

(1)成果处理

导线网的测角中误差合限时,不考虑基线条件(基线仅作检核),对闭合导线实行简易平差,根据假设的独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各角点的坐标。

(2)坐标方格网的绘制

每个小组和个人均用一幅约为40×50厘米的图纸,格网尺法绘制出坐标方格网。方格的大小为10厘米×10厘米,格网线细而轻(0.1毫米粗),坐标值以米为单位,并以3.5毫米高的字标记。

方格网的实际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应小于0.2毫米。

图廓式样参照测量教材。注记只绘图标,图标绘在图廓内的右下角。

(3)导线点的展绘

按坐标值将导线点展绘到图上。展绘完毕后要求实量各边、各角的大小,并与实测或计算值进行比较,以检查和评定展绘点位的精度。要求实量长度与计算长度(或实测长度)之差在图上小于0.3毫米。

导线点的标记式样参考测量教材。点名与高程注字用仿宋体写,字高为3毫米。

5) 图根水准测量(4学时)

每个学生单独完成的闭合水准路线(水准点设4个)的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并进行水准路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和成果表的编算,计算各点水准高程并进行误差的调整,另外测出导线点的高程(全组用组长的高程点测量,全组一次)。

高差允许闭合差为fh允=20Lmm或6nmm。

各组的高程起点:

121001班第一组:H1=2.101,第二组:H1=2.102,其余组依次类推;

121002班第一组:H1=2.201,第二组:H1=2.202,其余组依次类推;

6)地形图测量(全组,每人至少测量一个控制点,8学时)

用经纬仪视距法测图,并对各地形、地物点做出详细记录,以便个人内业勾绘成图。坚持在野外边测边绘,当天测的,当天整饰。

(1)地形点的密度:必须将地形、地物特征点测出,并保证图上1.5~2厘米的点间隔。

(2)仪器高:用水准尺或小钢尺由桩顶量至仪器横轴,精确到厘米,并用红布条将仪高值标志于标尺上,以方便测图。

(3)视线最大长度:1:500时为100米;

(4)测站零方向的归零:每测20~30点应归零一次,归零限差为2,超限时应废弃归零前所测的那批点。

(5)地形地物点的测量要求:水平竖直角均用盘左观测,并读记到分。竖盘指标差应予先测定,当指标差大于1,并无法校正时,要对竖直角加以改正。记录格式见教科书。

(6)用计算器或视距盘计算碎部点的平距和高程。

(7)用分度器、比例尺展绘地形、地物点,并在点上注记高程。高程以米为单位。取到分米,高程值注记应平行于东西方向的格网线,字高为2毫米。高程的小数点即为碎部点的点位。

(8)地形图的等高距为0.5米。每组的外业图在野外可绘出计曲线和少数重要的首曲线。

(9)加密控制点的设置:当控制点不敷应用时,可设置加密控制点。当用视距支导线时,要求连续设置的支导线点不得多于2个,并用正切法展点。设置支导线点时,其竖直角不应超过25°,边长不超过100米。支导线的水平角、竖直角用测回法观测,并实行往返观测,其限差规定如下:

水平角、竖直角半测回较差均为2′;往返测高差较差S/500(米);往返测平距较差S/200(米)。当用交会法设点时,交会方向不能少于三个。

加密控制点(图根点)的标记式样参考教材p223。

(10)测图质量检查:各组野外测图基本结束后,应将整饰好的外业图与实地详细核对,进行自检,发现问题时,及时查找原因并纠正。最后由指导教师抽检若干地形、地物点、确认质量合格时,方可转入内业。

3地形图的勾绘与整饰(每位学生单独绘制一幅,4学时)

每人应在个人的图纸上展绘出方格网的控制点。并依据各控制点,按小组外业记录用分度器独立展点,严禁用外业图或他人图转刺。展点后参照小组外业图及实地地形勾绘整饰出本组所测绘的地形图。展点时发现点位或高程明显有误的点,应查找原因,改正或废弃它。勾绘整饰后的地形图要求准确、详细、整洁、美观。

勾绘、整饰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地形点字高2毫米,字朝图廓上方,并平行于东西方向格网线,计曲线高程注记字高为3毫米。字头朝向高处,但避免在图内倒置,并尽量集中注记。

2.等高线的粗细:首曲线为0.1~0.2毫米,计曲线0.3~0.4毫米。

3.图式符号:按照国家标准局批准的地形图图式(符号)或其他类似的图式符号资料执行。

4.图内注记或说明:高程系统、坐标系统的说明,其他必要事宜的说明。

5.宜用下列铅笔:格网线——中华4~H;注字及首曲线——2H;图框、计曲线——中华HB。

4工程坐标放样(4学时)

将控制网视为路线导线,沿导线以10米间距计算路线中线坐标,并用全站仪将中线敷设到实地上;每位学生放样4点,并复测另外学生放样点4点的坐标值

(三) 基本要求

小组应交付的实习资料(附组长资料一起):

1.整饰后的外业地形图一幅(薄膜);

2.各种野外记录资料(导线测距与起始方位角罗盘仪测量,碎部点测量资料)(A4)。 个人应交付的实习资料:

1.内业勾绘整饰的本组地形图一幅(绘图纸,用A1裁成薄膜纸相同大小)。

2.水平角测量记录,导线内业计算成果表,控制点坐标、高程成果表(A4)。

3. 水准测量观测记录及精度计算资料(A4);

4.实习总结(具体要求见本大纲第七部分)。

5.实习日志,记录每天的实习活动。

6. 装订要求:个人第1,2,3装订一起,图纸折叠成A4,实习总结单独装订,用学校教务处下载的格式保证第一页与最后一页相同,中间插页用A4

7. 个人的成果全部用相机拍摄,包括测量过程中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地形图测绘过程中的照片各一张,以学号+姓名为文件夹名,一个班或两个班一起刻录光盘同时上交,上交时间:2014-1-17日下午,过时不候,缺成果者,实习成绩无法登记,以旷考论处。

五、考核方式

1.个人和小组所交内、外业资料的质量;占考核成绩的70%

2.个人内、外业出勤情况,工作表现及遵守状况。占考核成绩的30%

凡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必需在今后学年补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不及格。

(1)缺勤总天数达1/3者;

(2)旷课1天上者;

(3)严重违纪、影响恶劣者。

六、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

1.爱护仪器工具,不得违章使用仪器工具,各小组领用的仪器要专人保管。遗失损坏者,按规定赔偿,并视情节报学校处理。

2.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雨后上山更应集中精力,不得穿拖鞋,赤脚或高跟鞋出外业,不得在工作时间里嘻闹。

3.听从教师指导,服从组长分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1~2天小组开碰头会一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内、组外出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不得吵闹打架。

4.爱护测区树木植物,如损坏者,除赔偿外,追究责任。当与群众发生矛盾时,由教师出面解决,不允许扩大事态。

5.因病请假1天以上者需持医院证明,请假必须经老师同意。事假一般不准。组长每天认真做好考勤记载,并向教师报告考勤情况。

七、实习报告格式要求

实习结束后,每人应编写一份实习报告,要求内容全面、概念正确、语句通顺、文字简练、书写工整、插图和数表清晰美观,并按统一格式编号并装订成册,与实习资料成果一起上交。要求用A4纸打印,略图中各点的位置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如角度,边长等)。

实习报告按以下提纲编写:

1. 序言

实习(或作业)名称、目的、时间、地点;实习(或作业)任务、范围及组织情况等。

2.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简要叙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中的各项主要工作: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控制网略图(在图中标出各角的角度,各边的距离);

(2)选点、造标、埋石方法及情况;

(3)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控制网略图(在图中标出各相邻点的高差,距离)

(2)选线、埋石方法及情况;

(3)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4. 绘制地形图;

5. 实习成果表(表中内容只包括点名、平面坐标、水准高程,放样坐标表)。

6. 实习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7. 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

8. 附录:控制点的点之记。

建议的测量实习过程:

第一步:选控制网(高程与平面),必须通视,用全站仪测距,测起始方位角; 第二步:分工测角度与高程

第三步:计算控制测量成果(高程与平面)

第四步:测地形图,绘制地形图

第五步:计算中线放样坐标,用全站仪放样出来

第六步:整理成果,写实习报告

第三篇:GPS测量实习指导

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

2006年9月25日

一 基本情况

(一).实习时间: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中期之后,共计1周;

(二).实习地点:集美区内;

(三).实习组织:实习组织工作由课程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配置2名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实习学生分成两个小队,分别是生产实习队和校园实习队;每小队安排队长1人,负责全队的工作分配,人员考勤,小组间的协调,并对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相关领导负责.每小队分成若干组,每组4~5 人,设组长1人,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组内的组实习工作分工和仪器管理.班级的原班级干部仍负原有职责,并协助教师对实习小队的协调与管理.

二 实习队基本守则

(一).全队实习成员必须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实习要求,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二).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切实防止人身伤亡等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组织纪律性,听从指挥,遵守实习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因事离队要向指导教师请假,一天以内经指导教师同意,一天以上须经队部批准;

(四).师生员工要互相尊重,理解,支持,团结友爱.严禁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等不良现象发生,违者按学院规定加重处罚;

(五).尊重当地群众,爱护群众利益,不得采摘老乡的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不践踏庄稼,违者后果自负;

(六).遵守国家保密制度,不得遗失测量成果和地形图等资料,违者按章处理.

三 安全规定

(一).途中注意来往车辆,注意保护随身携带的仪器,标尺等物品,以防损坏丢失;

(二).作业中严禁打闹,追逐,跑尺时注意地形,地物,避免跌倒,损物伤人;

(三).保管好仪器设备,防止丢失.禁止下水游泳,严禁在外宿夜等.

四 实习注意事项

(一).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二).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随着实习进度,阅读本指导书及教材的有关章节;

(三).实习过程应严格遵守本书和教材中的有关规定,杜绝弄虚作假;

(四).每天出测前和收工前都应清点仪器工具,检查是否带齐或遗失.每天自习时间应检查当天外业观测数据并进行内业计算.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收还仪器工具,整理成果资料; 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本实习是《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实习,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以完成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教学环节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也使学生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安排

1,周一 :GPS控制网的建立

主要实践采用测量型GPS接收机进行静态相对定位GPS测量,对立校园地图测量的一级控制网,同时引测用于校园地图测绘的RTK基准站.

2,周二:校园图根控制点测量

主要实践使用差分GPS接收机进行RTK定位测量和全站仪导线测量方式加密校园一级控制网,设立测图用的图根点;同时附带进行部分校园内地形地物碎部点的采样工作.

3,周三:校园1:1000地形图碎部测量

主要实践采用全站仪碎部测量,RTK碎部测量和勘丈法测图等多种方法,完成校园部分区域的地形图碎部点的采集任务.

4,周四:地形图测绘室内作业

在室内进行图根点平差计算,碎部点坐标计算,成果数据录入,检核,计算机成图与编辑等工作. 5,周五:实习总结.

三,实习内容

(一)GPS静态相对定位控制测量

GPS静态相对定位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一小型的图根控制网,为实施校园1:1000比例尺地形图(局部)测绘打好基础,使校园地形图与邻近地区具有同一控制框架和坐标系统,也为校园图的分区,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GPS控制网分首级控制和二级控制.首级控制由两个边连式的同步四边形组成,用四台静态GPS接收机用二个时段(1,2时段)进行静态同步观测,观测点分别定为:第一时段,Tj1,Jida1,Tk9,Mk03;第二时段,Tj1,Jda1,Jda2,Mk03.其中Tj1,Tk9,Mk03为三个已知点,Jda1 ,Jda2为未知点,位于航海学院内;Jda1准备做为基准站用.静态观测分二时段,分别在四个一组的测站上安置GPS机,静态观测30分钟,求出Jda1 和Jda2的坐标.

1 使用卫星预报软件制定观测计划:

静态观测前应利用卫星位置预报软件制定观测计划.在HDS2003GPS数据处理软件中,有"Hitplan星历预报"模块.运行"Hitplan星历预报"模块>选择"设置"/"设置观测站及观测时段">键入测站位置,经度=118:05:25E,纬度=24:19:00N,高度截止角=10>选上"地方时间"复选框,键入计划观测的时段>OK.则出现GPS卫星状况预报图.选"卫星跟踪图"页/"卫星星座"页,可见星座图.选"可见卫星"页/"几何精度因子"页,可见卫星测距精度预报,选PDOP设置采集间隔=5秒,截止角=10度,"确定".选择"静态"项,[Enter].>选"新建",键入一新的文件名(文件名前四字符用测点名,最后一字符用时段号1或2.文件名的规定见后面)>"确定">选"天线高">键入天线高度>"确定">[Enter].

采集结束后,选"结束",退出.按住[ON/OFF]键2秒,关机.

注:HD8200GPS文件名命名规定是,每个观测文件名由8个字符的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前四个字符为点名(如:MI09);中间三个字符为年积日,取值001至366天,仪器会自动取值;最后一字符为当日观测时段序(如:1或2).

天线类型的设置:可选"项目"/"原始参数"/"天线">选择相应的天线类型(如:HD8200内置天线),使量测的天线高能正确地换算成天线相位中心高.若要修改观测数据中的天线设置,可从"文件/导入">选择导入数据类型>[打开]某数据文件>出现详细数据列表.在表中右击>选"属性">选"通用"页面.在"天线高"栏的右侧处,击[修改],对天线各设置进行修改:修改天线类型和天线测量方法.

(2)中海达RTKHD5800一体化机的操作

本次做静态观测,基准站不连接发射电台,均按移动站方式安置.

在HD5800机的面板上,轻按一次带"-"的电源键,开机.按住带"F"的功能键3秒钟,三个指示灯同时闪2下进入设置工作方式状态,松开.再轻按功能键4次,使三只灯全亮;此时,轻按一下电源键,待三只灯快闪二次后,自动进入静态工作方式.

各测站仪器设置好后,同步观测采集静态数据不少于30分钟.采集数据中,状态灯应闪亮,表示有数据记录.

采集结束后,断开手簿连接,按住电源键3秒钟,关机,缷掉各条连线.装箱,按第二时段计划搬运至新测站(部份机子不缷机,只关机,原地等待),进行第二时段的观测.

外业观测时注意量取天线高度,并做好外业记录表.外业工作结束后,进行室内后处理工作. 3 静态观测数据的后处理工作

为了对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先要将观测数据文件传输至计算机中.

(1)将GPS接收机中的观测文件传输至台式机中:

为了释放GPS机的内存,需要将GPS机中的数据文件传输至台式机中,再清除GPS机内存.为此,将接收机与台式机连接>启动HDS2003软件的"接收机数据传输软件(HtMon.exe)">选"连接"/"通讯设置">使通讯串口=COM1,波特率=57600>选"连接"/"连接"项,>在出现的窗口的"文件"页中,显示GPS接收机内存中的所有文件>用"工具"/"设置下载文件存贮目录"项,设置存贮目录为E:GPS2005static >选择要下载的文件(如*.Zhd)>右击之,选择"下载"菜单项,则文件从中海达GPS机传输至台式机.

没有事先输入测站信息的数据文件无法下载,可先行在数据文件上右击>选"输入测站信息"项>键入该站的站名,观测时段(时段序号1,2),天线高等.

(2)将控制器PSION中的数据传输给台式机:

将控制器PSION通过RS-232数据线与台式机的COM端口相连.

在HDS2003GPS软件中,选择"工具"/"PSION文件传输">出现的窗口中,左栏为台式机文件,右栏是PSION控制器中的文件.

控制器处在命令状态下,用方向健,选择[Menu]钮>在菜单"special"中选"Remote Link"项(或用

[U]+[L]快捷键)>用左,右键选"ON",使连接通>再选Bound Rate=57600, Port=A>OK.在台式机上,选"与PSION通讯软件"图标,运行通讯软件>选择"通讯"/"设置">选串口=COM1,Bound rate=57600>用菜单"通讯"/"连接",将控制器与台式机相连接.在PSION文件传输窗口中,选择要传输的观测文件用拖放方式或"复制"/"粘贴"方式,将控制器中文件拷贝至台式机中的E:GPS2005Static目录中.也将RTK GPS接收机手簿中保存的静态观测文件(*.ZHD)全部传输至E:GPS2005Static目录下.其它类型的GPS机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的方法可能不同.请参见相关使用手册.

4 静态观测数据的后处理处理工作

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处理静态观测数据(后处理过程).

(1)新建项目

运行HDS2003软件:[开始]>双击"HDS2003数据处理"图标.

"项目"/"新建项目">键入项目名和存放位置(如:E:GIS051017)>OK>项目属性设置(项目细节,坐标系统,控制等级),坐标系统选"北京-54",投影方式=高斯投影3度带,中央子午线=117度,Y加常数=500000米.

(2)将观测数据文件复制至当前项目所在的目录中.即将E:GPS2005Static中的所有观测数据文件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复制一份至当前项目目录E:GIS051017之下.注意把相关的星历文件亦放在同一目录里.

(3)导入数据

将观测数据文件导入至当前项目中.方法是选"文件"/"导入"菜单项>选择GPS数据文件格式(例:中海达ZHD格式,Rinex格式)>选择要导入的所有文件(先前做静态观测的数据文件)>[打开]>则将相应文件导入,显示网图和导入的文件名.

注意:"文件导入"每次只能导入一种类型或一个目录的文件.若观测数据文件有不同类型或格式或存放在不同目录下,需要分多次选择不同类型或目录分别导入,直至把所有同一时段的不同测站的观测文件都导入.

在"观测数据窗口"窗口中,可选择"观测数据图"页观看各颗卫星数据跟踪时段的分布情况;再

选"卫星跟踪图"页,观看每颗卫星在观测期间在天空的运动与分布(卫星运动轨迹有数字的一端为开始时刻卫星位置).

(4)基线处理

设置基线处理控制参数:"静态基线"/"基线处理设置">数据采样间隔=5秒,截止角=10度,参考卫星=自动方式,粗差容忍系数=3.5RMS.

输入的观测数据的检查与修改.可在"管理区"窗口的"站点"页中右击某站点,选择"属性",打开属性窗口进行检查.

(5)基线解算:可先选择自动方式进行,选取"基线处理"/"处理全部基线">在"计算"窗口得到基线解算的结果.如果出现"警告"信息,可双击该基线,显示相应信息;在"信息"页列出详细情况,在"报告"页,列出处理结果.如果选"处理报告/静态基线/生成基线报告",可显示基线报告.

(6)基线处理结果检验:可从以下一些指标检查基线质量:RMS,中误差的大小.RMS值绝对值一般应小于3.5倍设计值.RATIO,比值.RATIO值应大于3.另外可利用软件提供的一些工具检查解算结果的精度:残差图,可双击基线列表中的某一基线,出现"属性"窗口>选"基线残差图"页,出现残差图.基线残差曲线的振幅应小于0.2周.在该图中亦可发现"周跳"现象.

对质量不合格的基线解算结果,可采用两种方法加以解决:改变基线处理的设置值,重新处理该基线;亦可删除质量较差的基线,再次处理全部基线,直至合格为止.前种方法在更改设置后,单击该基线>"处理当前基线",则再处理当前这条基线.后种方法可将该条设成不采用,也可在"观测数据图"页面中拖动鼠标,选择要删除的某颗卫星的某一时段的数据(被一虚线框所包围部份),不参与基线处理.选择好不参与处理的基线后,再重新"处理全部基线",直至全部基线质量合乎要求为止.

5 基线网平差前的设置:

(1)坐标系的设置:"工具"/"坐标系管理"/"坐标系统"页>坐标系=北京-54,投影方式=高斯投影3度带,中央子午线=117度,Y常数=500000.

(2)网平差设置:"网平差"/"网平差设置">"平差设置"页>平差选择中,选中二维平差复选框(为求工程平面坐标XY值)和高程拟合复选框(为求工程控制点高程值).在"二维平差"页中,选二维平差方法="平移,旋转,缩放各种组合".在"高程拟合"页中选拟合方式="平面拟合".

(3)已知坐标输入:为了输入各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可选择"管理区"窗口的"站点"页,显示观测站列表.选某一个已知点>右击,选"属性"项,出现站点属性对话框>选择"修改"页面>输入"固定方式"=XY或XYH(前者二维平差用,后者高程拟合用),"固定坐标值"=该控制点的已知坐标(X,Y或X,Y,H及其精度),"是否固定"=是(确定为控制点).依此方法,将所有设站观测的已知点的坐标值键入(键入各已知点的厦门坐标系的X,Y,H值及其精度).(注:在属性区中选择或修改各项属性值时,可点击该属性行的右侧,会出现一下拉列表钮,供选择)

(4)基线网平差的执行:"网平差"/"进行网平差".出现"观测站点"窗口.其中,自由误差列是自由网平差的结果误差,二维,三维和拟合误差分别是二维,三维及高程拟合平差结果的误差.在"基线列表"窗口中显示每一条基线的改正数,平差值.在"详细成果输出"窗口中列出基线向量改正数,平差值,XYZ三个方向和点位中误差.

(5)成果输出:"处理报告"/"网平差",输出基线网平差的结果,得到各控制点的高斯投影XYH坐标值.用"成果"/"简明文本文件输出",输出只有点号,X,Y坐标值列的文本格式.ism文件.

(二)校园图根控制点测量

主要实践使用差分GPS接收机进行RTK定位测量和全站仪导线测量方式加密校园一级控制网,设立测图用的图根点;同时附带进行部分校园内地形地物碎部点的采样工作.

每小组根据自己所测区域,进行踏勘选点,确定图根控制点,

(1)测角图根点的选择:可以根据设计图到实地找点进行布设,也可按照实际情况结合选点进行.其点位应尽选在通视良好,视野开阔,便于安置仪器的测图处,并要均匀分布,各个三角形的

内角不得小于30°和大于120°;

(2)观测:角度观测采用J6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方法和测定精度均按教材中的规定进行,其中几项主要指标如下:

半测回归零差为24〃;

两个半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较差为35〃,测回较差为24〃;

三角形闭和差为45〃;

测角中误差15〃;

(3)计算:开始计算前,应对观测成果及略图重新进行检查,凡不符合规定和不合限差得成果均不得参加计算.

图根点的计算采用近似平差法,限差规定按照教材执行;

计算过程中,小数的取位规定如下:

角 度 值 角 度 改正数 方 位 角 坐 标 增 量最后坐标 距 离 高 差 高 程 1〃1〃1〃0.01m0.01m0.001m0.01m0.01m

(三)校园1:1000局部地形图碎部测量

(1)测站点应充分利用各级控制点,个别地方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应按图根测量的有关要求,补测图根点.

(2)碎部点用经纬仪极坐标法实地测绘,碎部点的密度以能够充分保证地物,地貌精度及显示其特征为原则.

地形图的内容和测绘

(1)地形图上应表示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道路,水系,地貌及土质,植被等要素以及各类控制点,地理名称注记等.

(2)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确定位置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测定位置.独立地物多的地区,优先表示突出的,其余的可择要表示.

(3)电力线,通讯线路均应测绘转折点,分岔点和高压线铁塔的准确位置.电力线,通讯线除居民地间断外,其他情况不能间断.

(4)测绘道路应等级分明,取舍恰当,注记正确.

(5)水系的测绘应主次分明,构成系统.

(6)测绘植被时要适当取舍.

(7)地貌用等高线配合符号和高程注记表示.

(四)内业成图

(1)利用南方CASS绘图软件,将所有的碎部点绘制成图,并对地形图的内容进行填充,包括测量人员,绘图人员,检核人员,图幅名称,图形比例尺等内容,并对地形图进行整饰.

(2)清绘后的底图应做到准确,清晰,易读,美观.

(五)实习总结

实习小组每组提交如下资料:有关各组提交GPS基线处理成果,GPS后处理报告,RTK动态观测记录,全站仪观测记录,导线平差计算表,碎部点记录(计算)表,校园1:1000地形图(局部).学生每人编写一份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1)封面:实习名称,地点,起止日期,班级,组别,姓名,学号.

(2)前言:简述本次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3)实习内容:实习项目,内容,实习区概况,作业方法,工作步骤,相关图件,实习成果和评价.

(4)实习总结:实习中遇见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人在实习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及得到的收获.全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

(六),实习成绩评定方法

1,实习成绩主要依据以下四项评定:

(1)实习期间的表现.主要包括出勤率,实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爱护仪器工具情况.

(2)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序,使用仪器的熟练程度,作业程序的规范程度.

(3)计算成果和成图质量.主要包括记录和计算内容的完整性,清晰性和准确性,各种较差,闭合差大小,成图精度和符号及注记的规范性.

(4)实习报告质量.主要包括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是否合乎要求,编写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中如出现以下情况,指导教师可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处理:

(1)实习中出现损坏仪器的事件,其主要责任人实习成绩降一,二个档次.

(2)实习中违反实习纪律,缺勤天数超过三分之一或未交成果资料和实习报告,实习成绩记为0分.

第四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名称:工程测量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数字化成图软件的应用、点位放样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时间:

2009年03月01日至2009年03月28日

四.实习地点:

河北理工大学校园内

五.实习内容:

1. 一级导线测量

(1)在地形示意图上标明的相邻点架设。

(2)安置全站仪进行水平角观测,两个方向时可用测回法,三个及三个以上方向时用全圆方向法观测。

(3)测量水平距离。

(4)在观测同时进行记录和相关计算。

2.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沉降监测)部分:

(1)监测内容: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

(2)依据的技术规范或标准: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国家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90204-92)

六.实习步骤:

1. 一级导线测量

(1) 搜集校内已有的测量资料,选点。搜集已有测量资料。根据资料去确认已有点位的完好程度。对破坏的点位进行恢复。对控制点编号,绘制点之记。

(2) 仪器检验

每组领取全站仪一台(含脚架)、棱镜组两套(含脚架)、测伞一把。

仪器测距常数的检验、电子测距仪的光轴与经纬仪的光轴是否一致的检验、长水准管的检验、圆水准器的检验、十字丝竖丝的检验、视准轴的检验、光学对中器的检验、竖直角零基准的检验

(3) 水平角、水平距离观测

1、工作内容

(1)在地形示意图上标明的相邻点架设。

(2)安置全站仪进行水平角观测,两个方向时可用测回法,三个及三个以上方向时用全圆

方向法观测。

(3)测量水平距离。

(4)在观测同时进行记录和相关计算。

2、实施细则及注意事项

(1)水平角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成像模糊或抖动剧烈时,不应进行观测。

(2)清理测站脚架周围的杂草碎石,仪器高度要适宜,架腿方向应照顾各方向观测方便。

(3)精确对中、整平仪器,对短边尤其要注意仔细对中操作。

(4)按选点图找好应观测的方向,要选择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的方向作为零方向。

(5)观测应待仪器与大气温度充分一致时开始进行,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

(6)观测开始前,调好望远镜的焦距,一测回内保持不变。

(7)气泡位置偏离接近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

(8)测距导线边长的测定,可根据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情况,采取往返观测或单向观测,测回数不少于二测回,一测回读数次数可根据读数离散程度和大气透明度作适当增减。

(9)测距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①应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观测,在雾、雨、雪天气及大气透明度很差的情况下不应作业。

②在测距过程中,如遇大风或大气湍流影响严重时(信号指示器指针抖动较厉害),应停止观测。

(10)测距时的作业要求

①严格执行仪器说明书中规定的操作程序。

②测距前应先检查电池电压是否符合要求,信号指示器指针应在最佳回光信号范围内。 ③晴天作业时仪器必须打伞,顺光测距时,应注意避免反光镜反射阳光,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严禁有另外的反光镜位于测线或测线延长线上。步话机亦应暂停通话。

④应在规定的测程内使用规定的棱镜个数。

⑤架设仪器后,测站、镜站不准离人。

(4)记录与计算

①在测量手簿上书写之前应先熟悉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并按标准削好3H绘图铅笔。

②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各项内容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

③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复诵回报以资检核,并随即在手簿的相应栏中填写,不得另纸记录后转抄。

④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字齐全,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不能省略,字体高度一般占格高的1/2-1/3,字脚靠近底线。

⑤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

⑥观测数据的前几位出错时,应用横格尺比齐,自左下至右上划去错误的数字(保持原数字清晰可辨),并在原数字上方书写正确数字,不得涂擦、描改已写好的数据,禁止“连环改”。 ⑦记录结果修改或废去后,应在备注栏内写明原因。

⑧随着观测读数,必须即时完成相应的计算和检验,不得只记不算,测完后再算;禁止只记不算,事后补算。

⑨取位修正规则:拟舍去的第一位数字是0-4则舍去;是6-9则进位1;是5时其右面数字并非全是0,则位进1,否则按保留的末位数“奇进偶不进”。

(5)用平差易2002处理数据,绘图 整理上交的资料成果

2.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沉降监测)部分:

(1)建立水准控制网

高程基准与待建楼房高程统一,具体要求如下:(1)高层建筑物周围稳定地区布置3个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地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的要求(大于1.5米);基准网隔1个月检测一次,当对变形成果发生怀疑时,随时进行检核。

(2)布设观测点

观测点要求安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要对称,且相邻点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选择时应特别考虑到装修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观测点。布设高度±0.3米左右,且上边2米内无遮挡物,便于标尺气泡居中观测

(3)精度设计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大型厂房、连续生产的设备基础与动力基础、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等,变形监测点的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

(4).选择监测方法

按照两个层次布网,即基准点组成控制网,沉降观测点组成观测网。两层网均形成闭合环线。固定点与沉降观测点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与转点处做好标志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

二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观测要求(m)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备注

二等 ≤50 ≤2.0 ≤3.0 ≥0.2

二等水准观测的限差(mm)

等级 基辅分划(红黑面)读数之差 基辅分划(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 往返较差及符合或环线闭合差 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 备注

二等 ≤0.5 ≤0.7 ≤1.0√n ≤0.7√n N为测站数

(5) 安排监测周期

根据规范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普通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周期可参考如下安排:

A.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自设置沉降观测点开始第一次观测,以后平均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直到结构封顶。填充墙完成后观测一次,例如楼层按24层计,共25次。

B.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一般情况下,按第一年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

C.若遇以下特殊情况增加观测频率:

施工过程中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要及时跟进观测。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6)外业观测

1).作业前准备工作

在基准点和观测点埋设完成后,绘制基准点点之记、观测点位置示意图和观测路线图。在外业工作开始前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检验,检验后I角不得大于15″, 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

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

2).观测方式

首次观测路线采用单路线往返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要使用同一仪器,同一人观测和同一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测量顺序为完成所有往测后再进行返测。以后观测要按照同一条路线同一方法相同类型仪器进行观测。

3).观测时间和气象条件

每次观测在标尺分划线呈象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后、风力大雨四级、气温突变时及标尺分划线的呈象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

4).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

为消除标尺零点误差,在观测中使用同一把尺子。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器时,其最后旋进方向均为旋进。

5).观测中要遵守的事项

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象、附近建筑物基础和墙体裂缝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出草图;检查各项限差。

6. )观测成果的重测与取舍,要符合下列要求:

a.超出规定限差的成果,均要进行重测。

b.每站观测限差超限,要立即重测;当迁站后发现超限时,要从最近观测点开始重测。 c.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要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测段重测。若重测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的较差未超限,且其中数与另一单程原测高差的不符值亦未超限时,则取此中数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果;若重测高差或同方向两高差中数与另一单程高差的较差超出限差时,则须重测另一单程。当出现同向不超限而异向超限的分群现象时,要进行具体分析,并选择有利观测时间或缩短视距再进行重测,直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

d.环线闭合差超限时,要先就路线上可靠程度较小的某些测段进行重测,当重测后仍不符合限差时,则要重测该路线上的其余有关测段。

e.在已测路线上,检测已测测段高差超限时,应按规定的观测方法继续往前检测,以确定稳固可靠的已测点作为联测点。

(7)外业成果记录整理

一切外业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一律用铅笔直接记录于手薄中,记录的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端正,不得潦草模糊;手薄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和涂改,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字(只限于米,分米的读数)与文字,要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出正确数字与文字,并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同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相关原始数字的更改;对作废的连续若干测站的记录,要以单线划去,并注明重测原因及重测结果。重测记录加注“重测”二字。 沉降观测外业计算的项目:

1. 外业手薄的计算

2. 高差计算

3. 环线闭合差计算

4. 每测站高差中误差的计算

(8)内业

1)观测结果的平差

1>在平差计算前,要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核对和复查外业观测成果与起算数据

b.进行各项改正计算

c.验算各项限差,在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计算

2>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法。

3> 采用固定基准计算,各期的平差计算取用同一的计算依据。

2).变形分析

由于观测是定期进行的,故所得成果在沉降过程线上仅是几个孤点。直接连接这些点得到的是一条折线,加上观测过程中存在随机误差影响,就使得实测过程线常呈现明显跳动的折线形状。为了更正确反映观测点的变形规律,需要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把折线修匀成光滑形状,以便能准确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沉降趋势。

3).变形测量成果整理

观测成果的计算和分析中的数字取位至0.01mm。原始记录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擦改和转抄。凡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要注明原因。平差计算成果图表及各种检验,分析资料,要完整、清晰、无误。使用的图式、符号、要统一规格,描绘工整,注记清楚。

(9)沉降观测的资料提交

在沉降观测工作结束后,要提交下列综合成果资料:

1.沉降观测成果表;

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

3.v-t-s(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4.建筑物等沉降曲线图;

5.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复制自天工网

第五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平交路口数据提取与放样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1.1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将《工程测量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了解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掌握从施工图纸中提取施工测量数据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施工测量的实测方法。 1.2 实习的意义

通过本次工程测量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章 数据提取准备

2.1 平交路口数据提取

----基于XX市XX区XX路与XX平交口施工测量数据的提取与实施

平交口中心的标志(为一道钉,有中心标志)和坐标893720.5291,430499.8691),里程桩号为(DK0+000)。道路平交口两侧中心线上有用作后视的中心点标志和坐标。两道路相交的夹角为89°59′12″。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由于此图只有一个控制点坐标,无法确定方向,但可以根据几何关系将图里包含各要素隐含数据提取出来。如下:

(1)图形分解,将西北角图形分解出来

如图3—1,CO、DO为道路的中心线,AB是道路的圆弧。

AC=1600cm,BD=2200cm,圆弧半径R=4950cm,∠COD=89°00′12″。 所以AM=4950+1600=6550 cm,DM=4950+2200=7150 cm

图3—1

由三角形余弦定理知: CD2=CM2+DM2-2*DM*CM*cos∠CMD=9697.8*9697.8cm2 再由正弦定理可得: 四边形OCMD的外接圆直径D=CD/sin∠CMD=9697.8cm 所以OM=D=9697.8cm 再由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 OC2=OM2-MC2=7151.5*7151.5cm2 OD2=OM2-MD2=6551.7*6551.7cm2 点A的东西方向里程为DK0-071.515m,南北方向里程为DK0+016m 点B的东西方向里程为DK0-022m,南北方向里程为DK0+065.517m 2.道沿曲线上点的偏角计算

根据弦切角等于弧长所对圆心角的一半的关系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a=c/2R*180°/π

式中,c为弧长,令c=10m,总弧长L=77.766m a1= c/2R*180°/π=5°47′15″

a2=11°34′30″ a3=17°21′44″ a4=23°8′59″ a5=28°56′44″ a6=34°43′29″ a7=40°30′44″ a8=45°0′24″

同理,东北角数据计算同上

(2)放样数据准备(见附录1)

第三章 平交路口施工放样

(1)仪器准备:经纬仪(2”),钢尺,测钎(或花杆),白灰,放样绳 (2)放样步骤:

a.在0点架设经纬仪,对中整平,定向,置零; b.按照数据进行拨角量取距离,然后在确定的点上打桩;

(注:应该用经纬仪盘左盘右拨角两次,在确定的两个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上打点) C. 同理可测出曲线上其余各点,直至终点,用终点校核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防空洞实习之贯通测量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1.1 实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测量工作在矿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地面及井下主要测量工作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各种测量成果产生过程及质量标准等; 3.掌握地下测量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工具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1.2 实习的意义

本次实习是在完成《工程测量学》课堂教学后进行的,使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扩大、深入和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通过实习使各组成员获得了系统、完整、理论联系实际的测绘学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原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严谨务实的态度。

第二章 实习内容及要求

2.1 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 2.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3.巷道腰线的标定与延伸 2.2实习地点及时间

实习地点: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防空洞。 实习时间: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30日。

第三章 方法和步骤

3.1 经纬仪导线测量实习的方法和步骤 1.选点和设点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防空洞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写出编号.在防空洞交叉口和转弯处必须设点.导线边长一般为30~70m为宜.导线点设置在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点位设置应牢固。

2. 测角

采用J6级电子经纬仪用测回法按30"导线的规格即一个测回进行施测。 (1)将经纬仪安置在起始点进行点下对中和整平,然后对好水平度盘的零位置。

(2)分别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挂上垂球线,并在前视点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一标志。

(3)分别用盘左和盘右位置测出方向读数,记入手薄.盘左和盘右角值之差应小于60",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

(4)瞄准前视点上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的标志,测出倾角(用正倒镜观测,取其中数)。

(5)量取仪器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仪器横轴中心)和觇标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大头针标志处)。

3. 量边

用经过检验的钢尺从仪器横轴中心悬空丈量至前视点大头针标志处,移动钢尺连续三次读数,往返丈量。

以上完成一个测站上的施测工作.同样方法,依次测出全部角度和边长.井下观测数据经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在表格中进行。

4.注意事项

(1)井下选点时一定要确保通视,避免仪器安置后观测困难;

(2)对中时,一定要将望远镜放水平(盘左时,竖盘读数应为90°,盘右为270°);

(3)测角瞄准时,照明者最好用一张透明纸蒙在矿灯或电筒上,使其发出的光能均匀柔和地照明垂球线,便于瞄准观测。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3.2 三角高程测量 1.实习任务和要求

(1)通过倾斜巷道传递高程,将下平巷A点高程传递到上平巷之B点; (2)掌握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3)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内容及计算方法. 2.方法和步骤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是与经纬仪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1)先由已知高程点求出前视点(假设为A点)高程,然后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量出A点桩面至仪器横轴的距离(仪器高).在所求点(假设为B)挂锤球线上适当位置作一标志,量出B点桩面至标志的距离(觇标高)。

(2)用正镜瞄准B点锤球线上标志,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当气泡居中后读出竖盘读数L。

(3)倒镜再瞄准B点锤球线上标志,当气泡居中后,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在竖盘上读取读数R取正,倒镜测出的倾角之平均值。

(4)用钢尺从锤球线标志量至仪器中心的斜距L,一般L即是导线边斜长。 (5)计算出B点高程。 3.注意事项

(1)必须在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盘读数.记录员应注意提醒观测员,以免忽视此项操作而前功尽弃。

(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井下水准测量一样,当点在顶板上时,仪器高和觇标高数字前面加负号,则计算公式仍然不变。 3.3 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1.内容与要求

(1)标定直线巷道的方向并延伸中线;

(2)在防空洞内根据所贯通两点的数据要求,用经纬仪标定贯通巷道的位置和掘进方向,标定巷道中线;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3)根据已知中线点,延长巷道中线。

2.贯通B、H两点放样中线和腰线的方法和步骤 1)巷道开切位置,方向的标定

(1)计算标定数据(具体计算见附表) ①贯通巷道中心线BH的坐标方位角; ②计算BH边的水平长度L ;

③计算指向角AB,HI的坐标方位角,求出经纬定向后所需要拨的角度; ④计算贯通巷道的坡度i ;(注意:求坡度时应将防空洞内顶板导点的高程传到地下再求解坡度)

⑤计算贯通巷道的斜长L’ ; 2)巷道中线的标定

①在B点架设经纬仪后视A点定向,根据所算的数据拨角,将仪器水平制动,竖盘制动。

②让小组成员

(1)检查A点是否有位移或破坏. (2)经检查认为A点无位移后,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盘左后视4点,在水平度盘

上转出β角值,在巷道顶板上距工作面5m左右给出2 点,用盘右再给出2"点,取其2 ,2"两点中间点为2点,则2点即为巷道中线点. 中线标定一个测回实测∠4A2角, (3)然后在2点挂锤球,用用以检查角β是否正确. (4)经检查角β无误后,再用经纬仪瞄准2点,在此方向线上的顶板或棚顶上标出1点.A,1,2三点即为一组中线点,在三点上挂上绳线. 3)巷道中线的延伸

一组中线点,可以指示巷道掘进30~40米.随着巷道的掘进,巷道中线要向前延伸才能指导巷道的掘进.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1)首先检查原中线点是否有移动,如B组中线点B,1,2,3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图附1-17所示.若其中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便使用这三个点延伸. (2)经检查认为无误后将经纬仪安置在B点,用盘左后视A点,转180°沿视准轴方向定出一点,取其中间点C为新中线点.也可用瞄直法或拉线法. (3)用经纬仪瞄准C点,再于此方向上定出1,2点.则C,1,2三点即为延伸的一组巷道中线. (4)在各组中线点中选出一点作为导线点,如A,B,C等点,以备进行采区导线测量时检查中线的正确性. 5.注意事项

1)巷道中线是控制巷道之水平方向的重要指向线,因此标定时一定要细心,要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应以其简单而轻视. 2)中线点要选在不易被爆破时岩块冲击的地方,而且岩石一定要坚固,若设在棚梁上,更要注意棚子的稳固性. 4巷道腰线的标定(用半圆仪标定腰线) 方法和步骤

(1)在倾斜巷道中标定腰线

1点为设计巷道的腰线点,其设计标高为H1,,A点为已知导线点,其标高为.根据两点的标高可以计算出两点的高差为hAa 在导线点A上挂锤球线,并从A点向下量取值在垂球线上得到a点,然后过a点向待设腰线巷道两帮拉线,线之终端应位于待测腰线起点位置.于线之中间部位挂半圆仪,当其读数为0°时,于线之终端处做上标记,此即为新设腰线点之位置,然后设法将此点位予以固定(钉钉或用水泥筑点).同法在另一帮与该点相对应的位置再设一点,这两点即为一对腰线点,如图附1—18中之1,1 所示. 将测绳一端挂在1点铁钉上,在测绳上挂半圆仪,然后将另端在斜巷的同一帮上做上下移动,使半圆仪上倾角为设计巷道的倾角,此时于绳端做上标记,然后在该标记处固定腰线点,此点即为第二对腰线点中的一个,打上铁钉编为2点,此点也为腰线点. 在巷道另一帮,自1 点,以同样方法,于2点相对应部位,再测设一腰线点2 ,与

2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点成一对.在1,2两点间拉线,沿线用油漆在帮上画线,以利于施工应用. (2)在水平巷道标定腰线

1点为平巷的腰线点,在1点上挂测绳,绳上再挂半圆仪,将另一端拉紧并上下移动,使用半圆仪上倾角为0°于绳之终端处做上标记2 .然后用皮尺量出1和2 点间的水平距离,根据巷道的设计坡度,计算出2 点和1点的高差为: 然后过2 点垂直向上量取值便得2点,在2点处将腰线点固定.在1,2点间拉线,沿线以油漆画出腰线.巷道另一帮可用同样方法,给出腰线.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习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工程测量实习持续了一个月,先后进行了数据整理,仪器检校,和现场放样三个阶段。此次实习不仅提高了自己专业水平,也使得我清楚的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自己也从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平交路口的实习使我认识到测绘的计算理论很简单,都是初高中所学到的几何关系,但由于自己所接触实际工程有限,总是现实与理论联系不到一块儿,不能灵活的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比如数据提取的过程中,正余弦定理的运用,在X老师的指导下才恍然大悟,才知道有些地方可以用到这些知识。测绘工作是一项细心才能干成功的活,没细心两个字做前提,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与命运,还会给公司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从现在起培养自己的细心是很必要的。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作为大四即将毕业的我们,把握好每次在学校实习的机会,从中学到东西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此次实习感觉一个学生只学好自己本身的专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土木方面的知识和矿建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之中才能独挡一面,总是立与不败之地。

5.致谢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在此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和X老师的耐心教导,同时感谢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共同完成此次实习。 6.实习数据附(见下)

上一篇:工厂车间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孤残儿童护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