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春院士的研究生

2022-08-04

第一篇:陈焕春院士的研究生

李正名院士讲研究生对导师的继承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李正名院士讲研究生对导师的继承

在我国化学界一代宗师杨石先先生逝世30周年之际,为纪念他而设的南开大学“杨石先奖学金”收到了一笔50万元的捐款。捐款人是他的学生—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化学学院教授李正名。

这笔捐款更像是学生对老师的学业汇报—李正名捐出的是自己去年获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的全额奖金。他说,在领奖那一刻,自己想到了杨老,想到了“知恩图报”的传统。

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先生,生前栽培的学生中有15人成长为两院院士,李正名是其中之一。

杨石先奖学金是27年前由杨石先的子女捐赠20万元设立的,每年奖励南开一位最优秀的化学本科毕业生,被学生们视为最高荣誉。

按照学校的安排,李正名院士的这笔捐款有一个接收仪式,在化学学院一间不大的会议室举行,程序十分简单。但李正名还是感觉“来的人太多了”。他在发言开头就说,“没想到学校会开这么隆重的会议”,自己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回忆杨石先先生光辉的一生及其为南开大学作出的杰出贡献。

捐赠仪式后,李正名独自骑着自行车离开。他谢绝接送。

很多同事都认识李正名的自行车。化学学院教授陈军说,经常可以看到他骑着自行车,车筐里放着白菜。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李正名曾在杨石先身边学习工作32年之久。一直以来,他对恩师都尊称“杨老”。同事们都了解他内心的敬意。在他的办公室有一面黑板,而杨石先的照片被悬挂黑板上方,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30多年。

杨老已经走了,但李正名有自己的传承方式。他要在导师的注视下,学着去做一名真正的“导师”。

这对师生相识于1953年,那时李正名刚从美国欧斯金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正值中国抗美援朝时期,美国禁止在美学理工科的学生回中国大陆,一旦抓到要坐牢,罚款5000美元。李正名冒着风险辗转回国,被教育部分配到南开化学系,担任杨石先的科研助手。

“那段时间外国对我们搞封锁,仪器、设备、药品什么都没有,基本谈不上什么科研条件。”李正名对那时的艰苦记忆犹新。

回国后,李正名时常在闲谈中提起自己在美国遭受到的一些歧视。而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杨石先总是开导他说,一些人歧视中国是因为我们国家太落后了,我们必须要把教育和科学搞上去,这样才能在国际上得到尊重。

从1954年开始,教育部试点研究生制度,李正名师从杨石先,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至今,李正名依旧珍惜地保存着他的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毕业证号为001。

1962年,南开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化学专业研究机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杨石先任所长,李正名也进入该所工作。起初,他跟着苏联专家做有机磷化学的纯学术研究,后来杨老提议让他转向农药研究,因为他认为这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学科。

这一次转向奠定了李正名一辈子的研究方向。从那时起,杨石先所提出的“化学应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为发展学科、繁荣经济作出贡献” 、“化学要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学术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的理念开始在他心中扎根。

1982年,李正名结束在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的访问研究,打算继续在美国做博士后,杨石先却催促他“马上回来”。他赶回来才得知,杨先生希望自己接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杨石先接连3次找到李正名谈话,希望他担任所长,都被婉拒。第三次,他把李正名叫到家中气愤地说:“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用我一生心血建立的,现在让你承担你却不愿意!”那是李正名与老师相识30年里第一次见他发脾气,只好从命。

后来,李正名当了十几年的所长。行政领导还要管人事、分房、晋升之类等问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他把别人的休息时间用于做科研。

杨老病重期间,还专门把李正名叫到家中,让他看哪些书需要,可以取走。

1985年杨石先去世,其子女找到时任所长的李正名,提出根据杨老生前遗愿,将他的全部存款作为特殊党费交给组织,并希望将他的骨灰撒在南开大学马蹄湖畔,以寄托他对南开的深厚感情。考虑到杨石先子女的生活负担,李正名与研究所支部书记商量后,婉拒了杨家的捐款请求。

1987年,为了纪念这位教育家、化学家,鼓励青年学子,杨石先的子女还是捐资20万元设立了奖学金,化学学院多位教师又陆续捐赠了40余万元注入其中。

老师虽然去世了,李正名仍然沿着他开拓的道路走了下去。这些年里,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的历史上,都留下过李正名的名字。他在南开大学创办起了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几十年来,他常常深入农村,和农民一起蹲在田间地头,查看土壤、水源,了解庄稼的长势,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农药研究与农民脱节。

不少大学老师只关注基础理论,发表论文就“万事大吉”,李正名却把大量时间放在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上,他认为“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保证科技成果真正能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李先生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他总是教育我们,科研要具有实用性,要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科研经费不许浪费,因为那是国家的钱,来自人民。”李正名的博士生华学文说。

华学文说,自己的“先生”与其他研究生的“老板”有很大不同。李先生不会给学生很强的科研压力,完全信任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提醒同学们,不能老在实验室里待着,要多出去运动,吃饭要荤素搭配、注意营养,有时还关心大家的生活问题,关注大家是否谈恋爱。

李正名有个理念,认为导师不能把学生单纯地看作科研的劳动力,更应该视学生为子女。他反对学生在学校死读书、闷头做实验,而是鼓励学生去做义工、当志愿者,接触各类人和事,培养自己的社会属性。

在研究团队,李正名给每一位师生都分配了任务,从管理化学试剂到打扫实验室,每个人的任务都不相同,为的是培养团队成员团队精神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毓还记得,自己工作以后第一次出差,导师李正名专门把他叫到身边,叮嘱再三。

有时,李正名的贴心超出赵毓的想象。过年过节,第一个发来祝福邮件的常常是李先生。每年迎新生,李正名都会组织一个小型联欢会,会前他不仅精心准备小礼品,还会亲自设计一些有奖竞猜的小问题。问题简单,却蕴含着善意提醒,例如“在实验室是否能够吃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饭喝水”。

很多人都熟知李正名的节俭。即便好多天不见,赵毓也能“预测”出他的着装。“黄毛衣、蓝衬衫、毛线帽子,这是先生的‘经典’造型,我在南开待了10多年,这些衣物先生从没换过新的。”赵毓说。

相比对于生活品质的不在意,李正名对学生的科研“极为认真”,学生提交的论文他必须亲自过目修改。每一篇经他修改过的论文文稿,都像是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上面布满彩色线条和字迹,有的颜色代表删除,有的颜色代表添加。

每隔一段时间,李正名带的学生都会集中在他的办公室里,汇报科研进展,提出实验中的问题向老师请教。他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定时上班。尽管年岁已高,他没有精力亲手做实验,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想法,希望与同学们一起实践完成”。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认为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年轻的华学文并没有亲眼目睹过杨石先先生的风采,但是,他熟悉导师挂在黑板上方的那张照片。在他眼中,这两位薪火相传的教授是“神似”的。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第二篇:陈焕霞教案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三年级上册第五组 “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扶沟县实验小学:陈焕霞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以 “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孔子拜师》是体现伟人谦逊的故事;《盘古开天地》是神话故事;《赵州桥》在介绍古代建筑艺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在介绍古代绘画艺术。本组课文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意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步阅读紧跟教材安排了9篇文章:《黄帝的传说》《大禹治水》《能言善辩的孔融》《杨万里拜儿童为师》《法式善敏对塾师》《猪八戒吃西瓜》《卢沟桥的狮子》《脸谱》《参观中华世纪坛》。《黄帝的传说》讲的是黄帝造车和造船两个小故事;《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能言善辩的孔融》《法式善敏对塾师》讲的是孔融和法式善的才思敏捷;《杨万里拜儿童为师》体现杨万里的谦虚好学;《猪八戒吃西瓜》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贪吃贪玩的神话人物形象;《卢沟桥的狮子》《参观中华世纪坛》都在介绍建筑;《脸谱》介绍绘画艺术。以上13篇文章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华文化。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爱国、勤学的种子。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在教学本组教材中,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同步阅读》9篇课文的处理上,引导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课内给学生搭设展示阅读收获的平台,形成课内课外的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黄帝的传说》《大禹治水》《能言善辩的孔融》《杨万里拜儿童为师》《法式善敏对塾师》《猪八戒吃西瓜》《卢沟桥的狮子》《脸谱》《参观中华世纪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中华的灿烂文化中陶冶性情,情感体验。

2.班级共同分享《同步阅读》中的部分篇章,学习方法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同步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知识树 3.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谈话导入

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三字经》,咱们一起重温一下拍手游戏。 (课件出示)

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师生共同玩拍手游戏。(一起念三字经,并拍手,速度在老师的控制下不断加快,并适当地前后左右交换拍手对象)

孩子们,从刚才的拍手游戏中,你们有何感受? (预设:快乐。 我们的祖国太美丽了! 我为生活在这样的祖国而骄傲!)

是啊,咱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光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自然风光,还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了解中华文化。

(出示课件)这里有一棵知识树,这是一棵中华文化之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变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主题回顾

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片,大家看看是什么课文的,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中的哪些方面。

《孔子拜师》课件 《孔子拜师》──体会到伟人孔子的谦虚好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盘古开天地》课件 《盘古开天地》──这神话故事体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赵州桥》课件 《赵州桥》──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能干,建筑艺术的高超。

《清明上河图》──体现古人绘画艺术的精湛。 (教师在知识树上贴上相应内容) (《孔子拜师》──伟人 《盘古开天地》──神话 《赵州桥》──建筑 《清明上河图》──绘画) 阅读概览

在《同步阅读》中,也为我们选编了9篇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四篇。 它们分别是── (生答,教师课件出示)

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填写了《阅读浏览表》。现在请大家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彼此分享阅读体会。 (学生小组交流阅读体会,教师巡视)

请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来汇报:这几篇描写中华文化的文章里你们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讲了什么?

《杨万里拜儿童为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西湖上对牧童的话心悦诚服,尊牧童为师,第二天又拜一个指挥伙伴挖冬笋的农村小孩为师的故事。

你们怎么看待伟大的诗人杨万里拜孩子为师这事的? 预设生:杨万里谦虚好学。 预设生: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预设生:我今后在生活中也要向杨万里一样乐学好问。

《猪八戒吃西瓜》──主要讲了猪八戒偷吃西瓜,遭到孙悟空捉弄的事。

《卢沟桥的狮子》──文章从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卢沟桥的狮子,文章还写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脸谱》──写的是“我”喜欢孙悟空脸谱,用节省下来的早餐钱买了一个残品,妈妈把残品变成了最出色的脸谱。写出了“我”对脸谱的痴迷,以及妈妈的心灵手巧。

孩子们,我们交流到这儿,再次感受中华灿烂文化的强大魅力,那就是──(生齐读知识树上这几篇文章的几个关键词) 中华文化,华夏文明,如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点缀着灿烂的星空,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翰墨中飘香,滋润我们成长的心田,幻化成缕缕清风,陪伴我们一起走过求学生涯。我们班的同学读书都非常认真,发言也很精彩!通过认真的阅读,同学们对“中华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咱们看看这棵已经变得枝繁叶茂的知识树。这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介绍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伟人伟大中的平凡;是神话中的异想天开;是建筑中的美妙绝伦;是绘画中的惟妙惟肖。我们作为华夏子孙,理所当然应该为之骄傲。

片断分享

孩子们喜欢不同的文章,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体会,老师相信孩子们在课前阅读时一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孩子们再把那留给你最深印象的片段找出来认真读一读,品一品,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打动你。 (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最喜欢的片段)

孩子们读得真精彩,从你们的读中,老师看见了一群会读、善读的好孩子,你们用丰富多彩的语调让老师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下来咱们就来分享彼此读书的收获。 精彩赏析

《杨万里拜儿童为师》 一位名垂青史的大诗人,他的老师应该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可杨万里为什么却要拜名不见经传的儿童为师呢,你如何看待他拜师的事?

预设生:在回客店的路上,杨万里自言自语:从前孔子以小孩项橐为师,我今天也得尊这位牧童为师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一点不假。’”他是著名的诗人,听了牧童的话后就有这么多的感慨,可以看出他的谦逊。

生:文章开头就说他自认为 “知识渊博,准能考中”,可是牧童的一席话,就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觉得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生:他主动尊牧童为师,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听了孩子们的发言,老师产生了一点疑问,本来杨万里就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肯定能金榜题名,可就两天之内,连拜两个儿童为师,他是心甘情愿的吗?别人会对他有看法吗? (生讨论,汇报)

预设生:我认为他是心甘情愿的,别人也不会笑话他,因为能者为师,他这样做,更能体现他的心胸开阔和谦虚好学,别人还会更加佩服他呢!

预设生:从杨万里这句话:“小哥,你比我懂得多,我一定要拜你为师!”当中的“一定”可以看出他是真心实意要拜儿童为师,并没有认为拜儿童为师降低了身份。

预设生:正因为他拜儿童为师,我现在更加佩服他了。 也是,那咱们都来学习杨万里谦虚一回,一起读读杨万里对小孩说的话。 (师引)──生读──“小哥,你比我懂得多,我一定要拜你为师!”《卢沟桥的狮子》 感谢孩子们的分享,老师刚才看了孩子们的阅读浏览表,很多孩子对文章最后的一句话“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提出了疑问,你们有何看法。

预设生: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具有历史意义; 预设生: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具有历史意义;

预设生::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具有历史意义。

文章哪些自然段、哪些句子具体体现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请孩子们找出来,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生自由交谈、找出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反复朗读)

这就是卢沟桥的狮子,它们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从它们身上,我们看见了古代艺术家高超绝伦的手艺,也是这群不会说话的石狮子,见证了一段悲壮的历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们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再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见了自豪,也听见了屈辱,读到这里,我相信孩子们肯定有许多话想说。 (孩子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师行间巡视,适时指点)

一座桥,中华文化的缩影;一座桥,一个绵远悠长的故事。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读读文章。 (分组朗读2.3.4自然段) 主题拓展

咱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绵延五千年而不绝的中华文化,这文化是伟人的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是建筑的技艺精湛;是绘画的惟妙惟肖;是劳动者的丰富想象……这些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我们走进历史的一座桥梁,下来以后我们要再多去阅读有关中华文化的故事,以丰富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心中的知识树长得更加根深叶茂。

第三篇: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

摘要:这是王泛森院士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对即将读研的同学很有意义,到了研究生阶段,不能再用本科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更应该具备学术研究素质,学会创新,学会主动学习,学会怎样与老师一起进入研究领域,又是人生中的一个新课题。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个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非一流大学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 Research 我常说英文 research 这个字非常有意义, search 是寻找,而 research 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 research ,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 „„ 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地念书、不停地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厘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历史,所以我就不停地念书、不停督促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地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

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 style , style 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 Lawrence Stone ,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讲究漂亮的 style ,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经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地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地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 John Nash 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 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2. 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

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

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 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 „„,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4. 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 John Nash 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经 search 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John Nash 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 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

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 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 1960 年代***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 ibid 。所谓 ibid 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 et. al. 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 The Chicago Manualof Style 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 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 browse 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信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8. 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 conceptualize 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 conceptualize 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课,教学生如何 conceptualize ,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古迹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 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

三、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 Pavarotti 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

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 -- 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

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第四篇:王泛森院士_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泛森 院士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 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 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 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 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 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 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 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 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 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 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 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 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 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 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 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 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 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 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 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 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 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 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 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 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 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 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Research

我常说英文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不断的一遍一遍 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 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 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 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 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 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 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厘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 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书、不停的逼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 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 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 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

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 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 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 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 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 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 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 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 讲究漂亮的style,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 顺利克服那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 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 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 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 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 所以没有办法好好的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 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 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 一点都不奇怪了。

但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 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 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 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John Nash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 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 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 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 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 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 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2.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 要的

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 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

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 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 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 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 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 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 会。 4.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 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 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 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 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John Nash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 方已经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 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 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 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

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 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 请案,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 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 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 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 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 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 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 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 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 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 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 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 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 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 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1960年代台湾知识还很封闭 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 的名字就叫ibid。所谓ibid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et. al.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 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 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browse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信息教 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 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 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8.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 线,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 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conceptualize是一种非常难教的 东西,我记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课,教学生如何conceptualize,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 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台湾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 了一本书叫《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 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古迹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 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 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

三、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 习。后来我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 脚、读几行,然后我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Pavarotti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 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 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 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 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 问题,可是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

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 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 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 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 会觉得如果今天没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 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 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

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 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 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 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 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第五篇: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评论:怎样做好一个研究生,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转发此文希望与大家共勉,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希望大家看完后都能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原文如下: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 院士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

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

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

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

,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

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

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

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

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

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

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

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

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

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

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

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

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

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容

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作为研究生不

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程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

阶段,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

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

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

,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

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

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

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

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

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

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

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

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

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

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

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

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

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

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

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

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 self-help 」,并且是在老师

的引导下学习「 self-help 」,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

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而

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

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

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

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

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你这篇文章要有新

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

,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

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学

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

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

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 Research

我常说英文 research 这个字非常有意义, search 是寻找,而 research 是再寻 找,所以每个人都要 research ,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

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

,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

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

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

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 …… 等。所以能

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

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

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

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

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

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

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理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

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

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

停的念书、不停的逼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

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

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

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

,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

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

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

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

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

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

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

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

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

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

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

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

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

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 style , style 本身就 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

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 Lawrence Stone ,他目前已经过

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

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

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

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讲究漂亮的 style ,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

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

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

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

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

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

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

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

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

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

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

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

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

法好好地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

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

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

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

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

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

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

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

。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

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

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

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 John Na sh 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

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

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

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

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

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

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

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 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

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

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

,再随着你的问题与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

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2. 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

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

五、六

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

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

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

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

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

而且一旦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

,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 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言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

有另外一个外语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

言,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 …… 等,一定要有一个语言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

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言就

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

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

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

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4. 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

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

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

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

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

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

思想与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

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

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

贝尔经济奖,连 John Nash 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

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

最核心的地方已经 search 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

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

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

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

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John Nash 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

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

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

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

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

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 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

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

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

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

。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

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

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

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

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

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

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

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

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

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

,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 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

的笔记写的。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

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

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

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

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

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言我能掌握,英

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文章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

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言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

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

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

训练与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

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

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

。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

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 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

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

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

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

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

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

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

一大堆简称。在 1960 年代台湾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

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

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 ibid 。所谓 ibid 就是同前作者,这

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 et. al. 就是两人共同编的。

英文有一本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

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 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

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

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

,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 browse 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 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信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

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

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

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

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

,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非常精彩!非常重要!)

8. 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

,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

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 conceptualize 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

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

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 con ceptualize 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

课,教学生如何 conceptualize ,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

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

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台湾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

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

《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

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

古迹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

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

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

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

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 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

三、

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

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

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

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 Pavarotti 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

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

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

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

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

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

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

要做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

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

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

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

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

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

,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

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

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

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 -- 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

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

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

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

,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

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

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

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

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

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

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

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

?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

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

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

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

好的大学。

上一篇:采购师培训考试报名下一篇: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