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物言志的古诗

2022-08-13

第一篇:关于咏物言志的古诗

咏物的古诗十五首

诗歌辞赋押韵使音调和谐优美,你知道有哪些咏物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物的古诗十五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0、《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归燕诗》

唐·张九龄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12、《咏梧桐》

清·郑板桥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13、《咏苎萝山》

唐·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14、《宫中调笑·团扇》

唐·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15、《洞仙歌·咏柳》

宋·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第二篇:关于托物言志的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一:被子

被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我们谁也不能没有被子,如果没有被子为我们保暖,那么我们人类将面临死亡(用语不当)。

被子我们谁也感觉不到它那么渺小却甘愿为我们牺牲。(病句)它不怕冷,它是多么大公无私(用词空泛,不恰当)啊!

那天我们给我叔家看楼,我和弟弟一起去。我们睡在一张大床上,我们一人一个被子,我兄弟睡觉特别不老实,他一睡觉就爱打滚,而且是爱和被子一块滚下去。从床上滚到地上,把被子一块滚下去而被子却是不怕脏不怕痛地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他。我们谁能感到这么小的物体也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说法不太恰当)。被子即使让人类把它丢在一边(语序有问题),不要盖,可是它还是那么默默无闻地为我们贡献。被子是我们生活的用品,我不能一生气去把它丢在一边,我们应该和和被子打成朋友的关系,我们不能失去它。

我每当看到被子,我都会想到和被子成为好朋友,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它,让它更会对我们贡献(说法不当)。我们以后要好好珍惜被子。这就是大公无私的被子。

评析:

这篇文章选材新颖,来自学生的亲自感受,难能可贵。文章没有写好。首先,“志”不够恰当,“大公无私”这个词太空泛,应结合被子的具体特点作引申,比如“送人温暖”“默默关怀”等。其次,内容少,不够生动。可以把“看楼”中有关“被子”的情节写详实,比如写一写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写一写被子的姿态、状貌等。

托物言志的作文二:感悟天空

余 松

我喜欢天,不是冥冥之中必有天注定的天,而是头顶上这片天空。

天空笼罩着世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角落。天空如此广袤,如此苍茫,如此威武沉雄,如此神秘莫测。抬直头,只见眼前一片空茫。人类私欲无限,却因目光短浅而无法到达天空之极。平日里,人类自高自大,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得战无不胜。但是,在天空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天空将人类的矜持和狂妄冲击得荡然无存,人们只有在天空面前显得温驯,心灵才能得到净化。

看它掌中亘古的日月,理解它不以明日为荣、不以圆月为耀的胸怀。看它怀中的白云,白云的飘浮不定,衬托了天空的坚贞;白云的虚幻缥缈,衬托了天空的永恒;白云的雪白无暇,衬托出天空胸怀的坦荡。当大地开始干涸,它的眼眶莹莹,似乎感到了生命的疾苦。

有时,天空也会发脾气。枝折花倾,窗破瓦掀,水溢河堤,天空以它的威猛、肆虐,严惩贪得无厌的众生,并以它的冷峻晓谕世人的越轨行径。常叹世态的人情冷淡,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恨世间虚伪外表和客套的交往。社会被金钱与私欲笼罩,人类的心灵被丑陋的风气所腐蚀,然而天空的博大与脱俗却不会因世界罪恶而沾染,反而变得更加空明、坦荡,它让邪恶的人感到惶惶不安,让善良的人感到有所寄托。

常去看天,看天空的伟岸身躯,看天空的宽广。也看它怀中的乌云,看它面前的黑烟,懂得它不以乌云为袍,不以黑烟为巾,总会等到烟消云散后,心中才豁然开朗,面前的不快就如那云烟般消逝。正因为天空有如此的胸怀,生命才变得如此多彩。与它擦肩而过的流星相交,与它年年如是的小鸟相知,才会感到并不寂寞。生活也亦如此,做人也亦如此,不张扬,辉煌与平淡相调,才是真。

我喜欢天,喜欢天的执著,天的坦荡,天的永恒,只求一生做天空一样的人物,天空一样事业。

【点评】

本文表面写天,实质上在写人,写天胸怀的博大,写天容易感动、会发脾气的性格,写天烟消云散后的豁然开朗,但最终归纳到写天的执著,天的坦荡,天的永恒,而这些特征哪一点不是人的美好品格的再现呢?小作者将这些品格融入到对天空特征的描绘上,极其自然地表现出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托物言志的作文三:端起你手中的杯子

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端来一杯水,轻轻地放在写字台上,望了望我的作业,便又悄悄离去了。

一只透明的杯子盛着一些没有加糖的水。细小的波纹在圆形水面上荡漾,银白色的光线在水与杯之间折射。没想到杯子与水竟有这般情趣。

咕咕喝下这这杯水。虽说不是什么仙露琼浆,但确可以让人精神活跃些。

杯子还摆在桌子上,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它那薄薄的、透明的杯壁,如一层淡淡的雾气,透过它,眼前的景物依稀可见。还有那浑厚的杯底,如加工过的水晶,又似因多年盛水而沉淀下来的清水。

住在东头屋的妈妈轻轻咳了几声。这好像教给了我什么,我的心猛得抽搐了一下。

大悟。

轻轻的,我端着杯子向暖壶走去„„

我手托着一只盛水的杯子,慢慢走到妈妈面前,她竟然忍俊不禁,高兴地接过这杯水。她的嘴角微微向上,脸上的酒窝被拉了出来。水被喝完了。我也似乎懂得了什么。

还是那只杯子,轻轻摆在茶几上,显得更剔透,更可爱,因为我和母亲都抚摸了它,亲吻了它。

如果说那只杯子是母亲,而那杯子满载着的则是沉甸甸的爱呀!

你的家中有杯子么?如果有,就不要让它有角落里沉默,被尘土掩盖。轻轻地把它捧出来,只要盛上清凉可口的水,和你最真挚的关爱,你就配成了一杯最可口的爱之饮料。

母亲的心,和剔透的杯子一样,纯净、无杂质,是只盛着对儿女的爱的。

【点评】

此文笔触细腻,读来令人感动。借“杯子”来赞颂母亲、母爱,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来自真实的生活。托物言志,也要重在写出真情实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眼光,独特感受,独特经历。写出个性,正是这篇作文的关键。

托物言志的作文四:我爱家乡的沙枣树

我的家乡地处沙漠戈壁边缘,那里生长着许多沙枣树。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沙枣树就抽出嫩芽。没过多久,枝条上就缀满狭长的叶子,正面是翠绿色的,背面却似涂了一层薄薄的银粉。远远望去,沙枣树葱葱茏笼,像大地上飘起的一片绿云。来到近处,便可看到在它浓密的枝叶周围,山雀、野兔、还有那些小蜥蜴,都如同赶集似的聚拢来,在这个舒适的家园里,快乐地生活着。

第三篇:咏物抒情的诗歌

咏物抒情是通过事物进行感情的抒发。小编整理了咏物抒情的诗歌,欢迎欣赏与借鉴。

【思念老屋子】

靠在墙上,和石磨、独轮车一起

像蹲在光阴下谈论天宇的老人

咀嚼着古色古香的民俗

面目皆黑,披头散发

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朽

被多灾多难的风霜涂上了尘土

低矮,伸手可以抚摸到瓦片

像一个被生活压弯腰的父辈

等待我的搀扶

窄小的门窗,狭小的房间

把我的呼吸窒息

一面土炕还留着微微的温暖

一台土灶还燃着熊熊火影

长长的木凳是我儿时的木马

跌落的尘埃,我的呼喊

我滴答滴答的马蹄声

风韵凝滞,气息深沉

儿时的啼哭,儿时的歌

清脆如山谷的回音

眼睛在灰暗中冒着星光

一幕幕童年的身影

遥远而又亲近

我长大了,它衰老了

我衰老了,它冷僻了

厚厚的土墙温馨起记忆

蹩笨的门窗坚硬它的骨骼

飘扬的尘埃是经年如水的歌

念着恋人,念着芬芳

念着我欣慰的故乡

篇六:久违的画面

我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了好久,好久

你静静地伏在我的背上

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不敢说话

后来你索性就睡着了

我抿嘴暗笑

享受着这久违的祥和

说来也怪

这条小道怎么也走不到尽头

不过也好

多么想你就这样一直睡下去

假若不是那不懂事的微风

带响窗前悦耳的风铃

假若不是身旁恼人的呼噜

传进我敏锐的耳朵里

我想这甜蜜的画面

不会刹那间就支离破碎

任凭我后来怎样努力

也无法重构起点滴的幸福

丫头,你实在是有够淘气

好不容易将你彻底遗忘

你又为何要来侵扰我的梦乡

尘封的记忆

看来只是自己骗自己

我不明白

是你太好

还是自己太没用

为何这几夜都能梦到

那么真实的你

【春之歌】

熬过了漫长的冬季

春天正悄悄地走来

冰雪消融

天回地转

眼前一派生意满

塞北嫩芽破土

江南花生杂树

杨柳婆娑

燕舞莺歌

芳姿倩影

情愫万千

良辰美景艳阳天

姹紫嫣红开遍

如丝的春雨呀

滋润着田野河山

也滴滴流入我的心田

【温暖的树叶】

暴虐的寒冷

想榨干你最后一滴血

北风的贪婪

悍然剥去仅存的内衣

却无法将你的信念击倒

瘦骨挺立,干瘪的前臂

依然是我眼中的依靠

可是,我柔弱的身躯

不能与冰天雪地抗衡

我的呐喊盖不过风的咆哮

从来没有停歇的祈祷

明媚的阳光,很快就到

润泽的春风,很快就到

呕出甘心情愿的血

编织两只鲜红的手套

不变的承诺,给你

孤寂的臂弯有我的微笑

祝福、勇气、支持、拥抱

幻化为片片灵动的枫叶

陪你,在风中舞蹈

【秋无痕】

太阳依然染着金色思绪依然温软

这绿里透着黄的世界

禁不住秋蝉铿锵的鸣叫

一阵瑟瑟的秋风

摇落多少翩飞的梦

那一轮满满郎朗的圆盘

曾让苏东坡彻夜无眠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就是这满月的中秋

我几何时在梦中牵了你的手

无数个静寂的夜晚对月无眠

那五彩斑斓的落红似醉了的蝴蝶

在风的缠绵雨的淅沥心的欢唱中

纷纷落地像一首绵绵的情歌

萦回缭绕弥漫

你知道的那是我们心灵交汇歌喉

你给我了一个五彩旖旎的梦

我在梦中步入飘渺的月宫

赏春花秋月听泉水叮咚

秋风轻轻揭起荷塘薄薄的雾裙

那一塘的莲子是不是你不经意播下的红豆

好让我在这深邃的夜晚掬你入梦

我枕着你的微笑你的甜甜的爱恋

在梦中起舞欢歌

是的一切都两样了

禁不住一夜的秋风

月华流泻迷住了我的两眼

又与谁争这满月的夜晚

这仲秋成熟的背面

殊不知全是虚妄和荒诞

如这飘落的秋叶零落成泥

在季节的变幻里了无痕迹

第四篇:咏物抒怀诗

咏物诗

一、咏物诗概述

咏物诗就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

咏物诗可分两类,一类单纯状物,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一类则于状物之外,别有寄托,也就是“托物言志”,如于谦《石灰吟》。咏物诗除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外,还兼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修辞,达到亦物亦人、形神兼备的佳境。

咏物诗导源于《诗经》中的咏物描写,但一般认为第一首咏物诗是屈原的《橘颂》。唐代以前咏物诗以追求形似为主,物态描摹有余,传神造境用力不足。到了唐代,咏物诗有迅猛的发展,无论题材的开拓,表现手法的运用,抑或托物寓意传情,都超越了前代,杜甫是唐代咏物诗的集大成者。宋元明清,咏物诗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苏轼、陆游、元好问、龚自珍等都是咏物诗的重要诗人。

二、常见咏物诗的特点:

1、形式特点:

a、标题 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

b、形似 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

c、神似 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2、内容特点:

(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如郭震之《莲花》,其以细腻的描写,精巧的比拟将莲花之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2)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借物喻人)。如韩愈之《芍药》,其诗比拟生动,借物抒情,表现出以物拟人,移情于物之基本特征:

芍药 唐·韩愈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3)借物抒怀,咏物明志(托物言志)。如王维之《辛夷坞》,其借深谷中自开自落的辛夷坞来寄寓作者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且表明作者孤芳自赏之性格: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4)咏物寓理,物理浑然。如元稹之《菊花》,其诗理趣浑然,精巧可爱,说明物候对繁花之影响,菊开花于秋,而秋后无花可赏,故作者“此花开尽更无花”是真正爱菊之原因: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三、知识梳理

咏物诗主要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精神品质或理想。其艺术手法常见的是各类描写、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等。咏物诗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

(1)描写:就是用语言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描写内容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等。描写方式主要有: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白描与工笔(细描)、动静结合等。

(2)抒情方式:融情于物,即把主观之情寓于客观之物,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托物言志,即先咏他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使自己的感情得以寄托。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本真相结合。

2 (4)各类常见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象征、渲染、烘托、抑扬等。

(5)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反问、双关、设问等。 (6)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要了解。比如:月——思乡;莲——高洁;柳——一送别;花——美好;松——坚韧不拔;梅——孤高,不流于俗;菊——气质清高;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等等。可鉴赏常用语有: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形神兼备、烘云托月、朦胧含蓄„„

四、咏物诗的类型

1、描摹情态类

这类诗歌诗人往往满怀喜悦之情对事物的形、神、意进行描摹,字里行间往往洋溢着诗人的喜爱。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咏柳》。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如韩愈的《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鲜红耀眼的石榴花灿若云霞,在清幽的园林中开花结实。地上的青苔覆盖着落红,也没有车马践踏。诗句写出了榴花似火的热闹景象,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又如顾况的《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作者写道该房前有一层层盛开着的石竹花,深紫淡红,五彩缤纷,吐蕊盛开。花瓣上滴滴清露闪烁,青枝嫩叶间飘过阵阵清香。诗人极写石竹花的色、香、貌,溢满了对石竹花的喜爱之情。

2、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3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3、咏物抒怀类

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像初唐诗人虞世南,曾写过一首咏蝉的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在这里,蝉的“垂瑞”有点像古时的官帽,实际上是代指作者自己,“饮清露”则 象征着作者像蝉一样的清廉。“非是藉秋风”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声名远播,并不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德高”的缘故。诗中露出作者 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带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

而同样是咏蝉,李商隐的感受却与虞世南大不一样《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他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 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 4 多么 令人伤心啊!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4、以物喻人类

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纲所作的《病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 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 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

5、托物言理类

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 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在理学兴盛的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的《琴诗》就是最好的例子。诗中写道: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 要,二者缺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

五、咏物诗常见设题特点及答题要点:

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神韵、品格(描述对象有什么特点)【注意: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能仅仅抽象概括。】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分析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是什么?)

5 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表现/艺术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借物咏怀、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六、方法点拨

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察物态 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卢了处环境。当然,体察物态不仅仅是看诗人扣主了物的哪些特征,而是要体察诗人的招粪物态之妙。

2.品味寄托 在咏物诗中,咏物是诗的内容,比兴寄托才是诗的灵魂。所以,我们在鉴赏时,不但要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还要分析其内在品性。能够自然地由物到人,由实到虚,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

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或三言两语勾勒事物形态,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4.操作步骤

①“读清”全诗。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第五篇:托物言志的作文

《那棵树》

十几年的经历让我不禁觉得,本该精彩的人生却淡而无味。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枯燥的事情,让我厌烦。

经历过几次不顺心的事,我开始想逃离这尘世。 我对母亲说:“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再多的努力看来也只是徒劳,那么多人在我之上。我不如返璞归真,学习古人,过隐居的生活。”母亲没有说话。过了几天,母亲带我来到一座山前。那是一座我不知名的山,虽算不上高,却可用险来形容。我望着母亲,猜测着她的意图。 “你看到那棵树了么?”母亲指了指山崖。我抬头望去。陡峭的山崖间,赫然有一棵树,似已被山崖的细缝挤得弯了腰,却不乏生机。 “嗯,看到了。那是······” “走,我带你上去。”母亲拉着我,寻了一个较缓的山坡,一步步向上走。

看着母亲额头上的汗水,我虽不解她的用意,却告诉自己一定要走上去。山顶。这确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母亲拉着我,来到了那棵树前。“你看。”我愕然。那棵树竟是从石头中生长起来的! “这,怎么会······”

“你看,这棵树要生长,就必须穿透坚硬的岩石。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想你会懂的。”母亲不再多说。我小心地俯下身子,看着山崖上的那棵树。它的根确是生长在岩石中,坚韧有力地向四周伸展,似乎要汲取周围所有可以利用的养分。 顿悟。

我回头看着母亲:“我懂了。要想在世间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努力克服所有挫折,顽强的面对人生。”

在这之前,还要先磨炼自己。有了真本领,才能克服挫折啊!”母亲满意的说。 “嗯,我再也不说隐居这种傻话了。”

回去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那棵树。在蓝天下,它恍若一柄宝剑直插云霄。它在告诉我,它要和逆境作斗争。

感谢母亲让我见到了那棵树。感谢那棵破岩而出的树,它让我懂得,再难渡过的逆境,再难克服的挫折,只要顽强拼搏,它们最终只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帮助我们登上胜利的顶峰。

那棵树,永远生长在我心中。

《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 昙花一现,定格记忆。

许久过后依旧不能忘却初见昙花开放的刹那,皎洁如玉的月光下,它就那样轻盈地展开自己的双臂,拥抱这看似美好的世界,如同超脱凡世的精灵,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让人窒息的美。

但却又如此短暂。

为这惊艳的美付出的代价,便是生命的短暂。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犹豫,有的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倔强。就这样悄悄地绽放又凋谢,留给人无限的感慨。

再艳丽再娇贵的花,最终的命运仍旧是一天一天老去,仍旧是最终凋谢,

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昙花,虽然短暂,却可以芳香永留于世,不曾让世俗的残枝败叶玷污了自己的清白,只等来年又开出绚丽的花朵。 昙花的美,在于它所展现的生命的极致。那让人惊心动魄、为之倾倒的绝美无比。大千世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美,莫过于昙花一现的瞬间。短暂却又可以在心永驻。像是深夜的一杯热茶,抚过泪颊的一双轻柔,面队困难的一次无畏,独上高楼的一次超脱,绝境中的一次安慰,世俗中的一泪感动,永驻在人心中一般。

不要说昙花的短暂,它们只是服从了自己的内在力量,在最适当的时候,从内心一迸而发,展现给世间一抹惊艳,一点孤傲,一些洒脱。让它们最美的记忆活在人们心里,经历千百年,依旧美丽。

肉体逝去,记忆永存。

不要再流连于世俗的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不要再空虚地过着生活,因为那只是行尸走肉。

做一朵昙花吧,就是昙花,留下永存于心灵的一抹孤傲美丽。那才是极致。

《青松赞》

曾看到山间一片片碧海;曾见过一排排士兵毅然驻守山间;曾看见一枝枝翠流 托起皑皑白雪„„不颓唐,不失本色。这便是我梦中的碧水蓝天——青松。

当最后一只大雁飞去时,山间一颗颗青松便开始在草木皆枯的季节绽放自己的美丽雪花打落在他们身上,一天又一天„„当冬雪的最后一针缝好后,一套纯美的风衣便披在身上删减挂满了笑容,越是寒冷这笑容就越是灿烂。这一棵棵青松就是一个个守卫山间的战士,他们傲霜斗雪,毫不畏惧严寒,在严冬的考验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一棵棵青松的出现为这一尘白色——单调无趣的冬天点缀上丰富的翠绿,使这密封的白色空间做了一个深呼吸。雪花洗礼了整个冬天,而这青松洗礼了一个又一个坚毅的斗志,面对大雪,将青翠留于山间,面对困难,将毅力留于心中。我爱这青松,爱这篇翠绿爱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是否象征着什么?

自古至今,我国有多少革命烈士如青松一般扎在青山上,保卫家园。当大雪无情地覆盖在他们身上时它们用茂密的枝叶托起雪花。他们托起的不仅仅是一片雪花,那还是希望,当肃杀的寒冬降临时,他们仍然傲霜斗雪倔强峥嵘的战斗。“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战士们面对这样的困难没有退缩。

我爱这青松,它洗礼了我的心灵,那一片片翠绿将伴随着傲雪用存于整个冬天。又想起了那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像松那样生活

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耐寒。因为每年冬天看到唯一的绿色就是院子里的那几棵松

树了。 松树,面对寒冷的冬天,不畏惧。面对寒风的呼啸,不退缩。勇往直前,笔直的站在那里接受寒冬的考验。松,一年四季都穿着绿衣服,虽然它不像桃树会开出鲜艳的花,也不像梨树结出果实。但他永远都是绿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在大自然中的感觉。所以,我要学习松那种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精神。那种不怕任何挫折,永远都笔直的面对狂风暴雨。那种视挫折如春天的微风,迎面而上。即使寒风吹的再凶,松树也不会退缩。

松,有一种奉献精神。当冬季来临时,别的花草树木都进入了冬眠状态,而松却还在向世人展现那来自自然中的绿,让人在冬天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松,好比冬天的腊梅,越是寒冷,生命力就越顽强,有一种不把任何事物看在眼中的气势。

松,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傲气。没错,它有骄傲的资本。它在寒风中可以傲慢的嘲笑别的同类,嘲笑它们的弱不禁风。但是,都在嘲笑中,他更懂得的是谦虚。腊梅虽不畏惧寒冬,当她长的很妖艳,妖艳的引人注目。想让所有世人记住她的美,歌颂她、赞美她。而松却不是,他长的并不艳丽也不奇异,他身披着一件绿衣,没有艳丽的外表、装扮。只是默默的站在大地母亲的环抱中,为大地在冬天中填些绿色。腊梅虽美,但时间太短,只给人一时的欣赏而不能长久。而松,虽不艳丽,但四季常绿,无论何时都能看到。

所以,我要像松那样勇敢的面对困难,谦虚。

上一篇:关于友谊的诗歌离别下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