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

2022-06-21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笔记1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1

一 数字与意义

1·2 1.分析单元:所谓分析单元,就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并解释其中差异的单元。常用的分析单元有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人为事实等。

2.简化论:用在狭小范围或特殊群体获得的结论来看待和解释所有事物,这就是简化论。

3.数字的启示:第一,常识并不总是对的。

第二,数字并不总是有意义的。

第三,对数字的错误解释经常发生。

疑问:高层次分析单元 低层次分析单元 生态谬误 区位谬误

1·3 1. 在社会学中,和其他的任何符号一样,数字的意义就在于数字的社会指称,而要获得数字的社会指称,就要有对世界的基本观点。

2. 获得具有科学意义的数字和对数字之间关系的社会意义进行解释,通常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要弄清楚被研究的问题;其次,我们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虑;第三,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在不同的变量之间建立关系等;第四,搜集资料;第五,整理资料,并根据第二阶段的思考对资料进行分析。第六,解释结果的社会意义;第七,处理研究的结果。 1·4 获得数字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区分日常观察和社会观察)

分类一:(根据是否是人为场景的观察)

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分类二:(依据是否参与到所研究的社会情景中)

参与观察(公开性和隐蔽性)和非参与观察

局限性: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观察,都难免会遇到困境,特别是在融入了被观察的人群以后,就很难保持研究甚至观察本身的客观性;还有,如果不辅助以其他方法,仅靠观察方法本身就只能获得人们行为的表现性资料。

2)问卷调查

局限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一定。

3)文献调查,也称“第二手资料分析”(定性方法:历史分析,过程分析定量方法:内容分析)

局限性:只能根据既有文献;对文献资料的信度测量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资料的可及性。

4)访谈、实验和评估

疑问:在问卷调查中怎么识别回收问卷的有效性? 在避免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时采取的深度访谈是什么?

如何对文献资料进行信度测量?

如何理解对文献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5 对数字科学意义的探讨策略:基本分析,比较分析和反复分析

基本分析:概括性研究——“分布”分析 集中趋势分析 离散趋势分析

比较分析:可比变量之间的比较——截面数据比较 同期群比较

疑问:集中趋势分析

离散趋势分析

测量离散趋势的方法:四位分法

总结:数字对于社会学来说虽无它对于数学一半,但是没有数字的社会学是不科学的、有严重缺陷的,在一切问卷调查活动以及社会现象研究过程中,缺少了数字的解释和说明,那么一切社会问题都无法给予科学系统的解释,数字之间关系的社会意义,构成了社会学界市的重要基础。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析策略,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赋予数字或资料以科学意义来增进人们对社会的了解,并获得知识的积累。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2 (2007-12-21 13:45:53)

转载▼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2

二 社会之学

2·1 1.三阶段规律: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是“神学的”阶段,人们把一切事件都归因于生命体和人类相似的力量;

第二是“形而上学的”阶段,人类乞灵于抽象的实体如大自然;

第三是“实证的”阶段,人类认识各种现象,并找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支配现象的规律。

2. 科学分类:孔德依据“一般性不断减少,相互依赖性和 复杂性不断增加”的进化路径,对科学作了分类,并认为这个分类系统不仅是一种逻辑分析,而且也为历史所证明。譬如,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社会学。

2·2 1. 机械团结:当社会成员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大,人们有 着共同的生活基础,分享共同的道德准则和意识形态的时候,人们之间很自然就是一致的,没有理由去寻找另外的使人们协调一致的东西,人们共同的生活基础就是社会团结的纽带,这就是机械团结。

2.有机团结:当机器工业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后人们不再干同样的活,也不再因此有同样的生活基础,并且不在分享共同的道德准则和意识形态,个体之间开始分化,个体之间的差异影响到人们之间的协调一致,社会必须有使差异在社会的层面上保持协调和一致的机制,这就是有机团结。

3.集体意识: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特征:集体意识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有着自己的特征,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式。 4.社会现象:对个人可以施加外在压力的任何固定和不固定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和独立存在的任何东西(行动方式)。简言之,只要是对个人产生强制作用的就是社会现象。

疑问:社会事实 内省法 社会现象中的“非人格”层面

2·3 理想类型: 为了理解有价值观念和文化所影响的社会行动,韦伯创立了一种分析方法,即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是理解世界的概念或分析模型。在真实世界里,理想类型很少存在,存在的只是理想类型的部分属性。因此,理想类型是一个参照系。

2·4 1.社会学想象力:其特征是在发端之时就出现了多元的理论思路和多元的研究范式。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2.功能主义:其视角来源于把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其另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强调道德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重要性。

局限性:过分强调社会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强调社会的部分有助于整体的整合,使得其解释能力受到极大的约束。

默顿将社会功能分为:1)显功能(显现的)和潜功能(隐含的)2)正功能和负功能 3.冲突论: 强调的是社会内部的不一致,不协调,分化,冲突,认为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决分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基本状态就是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冲突的结果。

4.交换理论:强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只重视宏观社会制度和结构或抽象社会的功能主义,倡导在个体层次上研究社会的基本现象,提出社会中的交换行为就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霍曼斯从代价与报酬的角度提出一组个体运动命题:

如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削与满足命题和攻击与赞同命题。

5.符号互动论:完全是从主观的立场出发来讨论人际交往的视角,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即人是如何使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疑问:进化论 结构主义 批判主义 后现代的解构主义

2·5 社会学基本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的学科。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3 (2007-12-21 14:05:03)

转载▼

三 人之初

3·1 社会化:由于人类不具备其他动物的生物本能,就只能通过学习来获得能力,获得人格,并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正常一员,这就是“社会化”。

3·2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理念是,所有的有机物都需要食物,并需要利用资源来躲避恶劣的天气等,以便生存下来。自然选择的另一层意思是,一些物种特征被经常使用,进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另一些特征用得不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功用,其特征便退化了。

2.本能:主要是指收受基因决定的复杂行为模式。

3.教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有礼貌以外,主要指生存的能力,学习知识和规则

的能力,社会交往的技能,建立个人社会基础的能力。

3·3 1.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并由此构成了个体鲜明的品质特征。

一般来说,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

认知的层面:思想,知识,知觉和记忆

行为的层面:技能,天赋和能力

情感的层面:感觉和感情

2.镜中我:库利提出来,人对自己的了解实际上是通过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镜中我。按照库利的说法,“自我”是社会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来评价我们的行为,进而获得对自我的概念。

3.米德区分了两种“自我”:“主我”(当做主体的自我)

“客我”(当做客体的自我)

“主我”是每个人的天性部分。

“客我”是每个人的社会部分,包括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个体对这些要求的认知。

根据米德的研究,“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相同的阶段:

1)模仿阶段

2)嬉戏阶段

3)群体游戏阶段

4.弗洛伊德区分了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包含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

“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一个中介角色,大多数情况之下处于无意识之中。

“超我”:内化了社会规则的自我。

5.艾里克森的认同危机:1)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

2)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

3)学龄前的主动与内疚 4)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感

5)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

6)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

7)中年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

8)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

6.皮亚杰把人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疑问:俄狄浦斯情结 认同危机 角色混淆

四 明天可以不上学吗?

4·2 学校教育的功用:可以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个角度分析。

受教育者视角:首先学校教育是一张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其次是为个体的社会流动提供渠道;第三学校教育可以使人“修身”,或者说是价值观的习得。

社会的视角:首先就是将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传达给个体;其次就是进行社会控制;第三就是进行筛选和储备;第四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第五就是让年轻的一代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 如果天上掉馅饼

5·2 就业市场需要“工作经验”的原因:因为创造力,信任,合作甚至社会关系网络都是在经验中获得的。

疑问:弹性生产

5·3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包揽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并使劳动者不需要找工作,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劳动力市场。同时也使得劳动者失去了选择自己工作地区,场所和职位的权利,也失去了为晋升,调整,变换工作而进行自我努力的机会。

第二篇: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到第四章笔记

教师资格证备考复习

《教育心理学》知识精要

说明:本精要根据《教育心理学》大纲编写,作为同学们复习的主要知识线索,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理解)学与教相互作用

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理解)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识记)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 (1924年)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识记)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

时间阶段:

11、12岁—

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2、青年初期

时间阶段:

14、15岁—

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识记)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教育含义: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二)(识记)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 “印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教育含义: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理解)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 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㈡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理解)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关于最近发展区 (识记)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教育意义:

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了解)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解和评价)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见书P20-21)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识记和理解) 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识记和理解)

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发展阶段:

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

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

③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理解)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了解)

(一)认知方式差异:

1、定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识记)

2、认知差异表现: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

提出者:威特金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

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③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国)

(二)智力差异 (理解)

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

2、智商呈常态分布,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 4、智力差异表现: (见书P27) 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P27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定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差异表现

① 性格特征差异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② 性格类型差异

(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3、教育含义:

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理解) 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识记)

这一定义说明:

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了解) 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

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识记)

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识记)

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识记)

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识记)

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P34-43)

一、理论要点: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 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起重要作用;

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②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 ③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结实现时也会感到烦恼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P37) 基本规律:(理解)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P39) 基本规律:(理解)

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定义理解) 2、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消退;惩罚(定义理解) 3、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P40)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P41) 1、理论要点(了解)

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理解)

信息流

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动机) 执行控制(认知策略) 3、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理论要点(了解)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

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二、代表学说:(理解)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P43-44) ㈠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㈡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2、完形派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知—发现说)(P45-47) 1、布鲁纳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理解) 3、教师应如何做(P47)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习分类: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P48-49) (1)意义学习的实质:

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即指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内在联系而非任意的联想或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和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

① 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② 主观条件

a、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意义学习的目的

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3、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P49-50)

(1)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从而清晰的区别新旧概念,并在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3)影响因素: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 关于“先行组织者”技术(识记)

①定义: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②目的: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③评价: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组织者”技术对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很有价值,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这一技术。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51-53)

1、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2、基本观点:(理解)

※ 知识观 ※ 学习观 ※ 学生观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P54-58)

一、动机及其功能

1、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的定义和基本成分(识记)

定义: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

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P55-56) 2.学习需要与内驱力:(识记) (1)学习需要的含义

(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学习期待与诱因:(识记)

(1)学习期待的含义

(2)诱因的含义

(3)两者的关系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1.(按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按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按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

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三、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了解)

1、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

2、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3、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理解、应用)

1、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观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两方面含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3、教育意义: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三、成就动机理论 (理解)

1、提出者:阿特金森

2、观点:(P61)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分两类:力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教育意义:

四、成败归因理论

1、提出者: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观点:(P61-62) (1)三维度:

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②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③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2)六因素:

①能力高低;②努力程度;③任务难易;④运气(机遇)好坏;⑤身心状态;⑥外界环境

3、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

五、自我效能理论

1、提出者:班杜拉

2、观点:(P62-63)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期待:结果期待、效能期待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P63-65)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笔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笔记

1、1908年,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誔生。

2、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3、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的存在所影响,G.W.奥尔波特认为他人的存在形式包括:现实的存在、想象的存在、隐含的存在。

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他人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5、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公式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情境,f指函数关系。

6、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

7、社会化是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8、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9、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是个体社会的主要载体。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10、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语言社会化。

11、性别角色是社会学范畴,性别是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是生物学概念。

12、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按获得方式分为先赋角色(先天因素获得,如父母)和成就角色(后天努力获得,如老师)。

(二)按规范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规范程度高,如军警)和开放性角色(规范程度低,如朋友)。

(三)按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追求利益,如银行家、商人)和表现型角色(如教授、学者)。

(四)按承担者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如演员)和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

13、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包括(ACD);农民(AB);教师(ACD)。

选项:A.成就角色 B.功利性角色 C.表现性角色 D.规定性角色

14、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角色失败

1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称为镜我

16、自我概念的功能有: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

17、自我概念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18、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罗杰斯的观点。

19、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满足导致自信,遇挫导致自卑。詹姆士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可以提高自尊水平因素有选择参与、正确的社会比较、扬长避短、成功的行为。

20、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不包括(B)等。

选项:A.认知者的兴趣 B.认知者的角色 C.认知者的动机 D.认知者的情绪

21、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熟悉和亲密的人之间产生,首因效果发生在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22、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23、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印象管理。

24、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作出准确的预测。

25、海德不变性原则、凯利协变原则,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情境的归因。三个都高外归因,刺激客体(小丑),如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则归于行为主体。

26、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观察位置、时间因素。

27、 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28、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目标价值)、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29、 亲合起源于依恋。影响亲和的因素: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压力大,恐惧感强,亲和动机强;焦虑感强,亲和动机弱,在同一家庭,按出生顺序递减。

30、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的因素构成。侵犯行为与目标受阻、去个性化成正比,预期惩罚则成反比。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一般会增加。

利他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交换,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少。好的气候心境、有内疚感、独自一人、与利他者相似、时间充足等增加利他行为,反之如噪音、时间紧、内疚表白后则减少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利他技能等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1、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美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32、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是一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社交情绪。

33、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才能地位等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到复杂情绪状态。

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和普遍性特点。

34、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35、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态度。

36、构成态度的基本成分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态度的ABC模型中,A指情感、B指行为倾向、C指认知。

态度的特点包括对象性 、内在性、稳定性。态度的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法)。

37、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三种关系肯定或两种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38、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适中。

39、身体语言包括:目光 、面部表情、 姿势 、妆饰打扮。目光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身体语言沟通形式,触模是情感体验最深刻的身体语言。一般来说,人在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40、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41、自我暴露的广度、深度是人际关系的敏感的探测器,由浅入深为兴趣、态度、人际关系、隐私。一般关系密切暴露越广、越深。但有一特例陌生人间可完全暴露,因风险体验和羞耻感下降,如网络聊天。

42、良好的人际关系原则:相互、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平等原则。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

43、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44、人际吸引从低到高,依次为亲和、喜欢、爱情(爱情与喜欢的区别是依恋、利他、亲密)。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45、影响喜欢的因素:熟悉与邻近、相似性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

46、从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模仿是主动的。

47、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寻求行为参照、群体凝聚力、对偏离的恐惧。

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个体人格因素、情境的明确性、性别、智力。

48、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优势反应易于表现,弱势反应会受抑制。

49、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社会助长(促进)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50、“出工不出力”是一种社会懈怠现象。社会懈怠又称社会逍遥、磨洋工。

51、塔尔德模仿律有: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52、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因此动物、幼儿没有爱情。爱情有生理基础(性爱),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53、印度学者古普塔的研究表明,由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爱的情感开始迅速减少。

54、婚姻动机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爱情动机、经济动机、繁衍动机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是态度与信念,从众与独立,爱与恨。

3.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

(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2)我们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险的

(3)态度塑造行为

(4)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5)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6)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学行为

(7)对他人的感受和做出的行为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则是消极的

4.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

5.你永远无法预言某一个人将会如何行事,但却可以对人的一般行为做出精确的判断。个体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9.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意味着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但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要比我们认为的少。

10.人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会做出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所以“责任都是别人的,而功劳全是自己的。”

15.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17.自尊的威胁会发生于朋友之间,因为朋友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胁。

23.别人的过错在我们眼前,我们的过错在自己背后。

24.人们有时候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恰恰是害怕失败而进行的自我保护。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7。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婚姻也就越幸福和长久。

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27.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36.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对已做成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成的事情的悔恨要小。——最常见的悔恨是当初未能更严肃的对待自己的学业。

38.情绪会渗入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判断。

第四章 行为和态度

41.一个人的态度和其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一致。

48.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喜欢他们才对他们好。

51.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去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第五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53.我们的行为不仅仅取决于社会情景,也受我们自己倾向性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应对压力。

55.角色互换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每个人都能重新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而后在考虑自己的观点,就会增进双方之间互相的理解。

第六章 从众

66.与群体偏离太远,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们也不想与其他人太一致。

第七章 说服

72.我们倾向于相信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

73.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79.难度较大的信息以文字方式呈现是最具说服力,而简单的信息则以影像呈现时效果最佳。

第八章 群体影响

90.有时精神层面的真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与心灵的健康。

第九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97.要记住一条原则: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

99.憎恨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这是人类的本性。

100.偏见起源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社会原因,包括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 101.人们倾向于积极地描述自己的群体,以便能够积极地评价自己。

102.不好(不和谐)的想法和情感往往经久不衰。打破这种偏见习惯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03.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

第十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111.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第十一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112.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关系的需要。当我们有所归属时——当我们感到被一种亲密的关系所支持时——我们会更加健康和快乐。

118.是什么孕育着喜欢和爱情呢——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爱的感觉。

120.整体上来说,女人倾向于因性格而爱上男人,男人则倾向於因外表而爱上女人。

121.人们选择朋友,尤其是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上方面都能与自己匹配的人。这就是匹配现象。

125.相似产生喜欢。如果你喜欢自己,就会更有可能与一个同样喜欢你的人结为伴侣。 126.不相似导致不喜欢,所以如何教育人们去尊重和欣赏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真实一大挑战。

129.一个不好的名声比一个好名声更容易获得,并且更难以摆脱。

131.要让所爱的人满意很难,但伤害所爱的人却很容易。

135.我们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所爱,因此,喜欢常常都是相互的。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第十二章 利他:帮助他人

142.爱能拯救人——不论是施予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

143.帮助行为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145.内疚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犯错误,它还使人们更敏感并使亲密关系能够更持久。

146.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

148.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第十三章 冲突与和解

154.双方对方的误解常常具有令人吃惊的一致性,他们都会美化自己和丑化对方,这就是镜像知觉。

156.化敌为友的四个建议:接触、合作、沟通、调和。

157.有时,冲突的气氛太紧张了,以至于实质性的沟通变得完全不可能,这种情况下,某一方的一些小小的和解行动可以引发回报性的和解行动。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两个礼拜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从个体和社会着手进行了分析。昨天终于看到了首尾之作--“临床心理学”,总结了一点生活中的法则。

1。事实证明,乐观的心情确实能增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那些患心脏病的人多数缺乏耐心,暴躁,易被激怒。

2。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是自愿参加,并且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结果会更加有效,持续的好效果也会更加持久,比如减肥。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领导或者决策人甚至ceo,coo,cfo,ufo……当制定策略和销售任务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下属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6。在会议或群体中,当少数派非常不容易,鼓励这种行为,并多听听反对意见。有时候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犯决策性的错误。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8。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团体是最好的,但实试着接受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人,多听听和你意见相左的人的意见,有时会更有启发。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0。少关注自我形象,多关注自己的才能和人际关系,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11。团体的力量会更容易引发犯罪及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团体里面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轻视煽动和教唆的力量。

12。如果2个选择一起给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对方选择,他们会选择第1个,如果第一个选择过后隔一段时间再给出第2个,马上选择时对方会选第2个,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4。态度决定此行为,行为也会更加坚定你的态度。

大概总结出来这么多,其实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就能感觉到的,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所以做个笔记出来,就当共勉吧。

上一篇:现场会发言稿下一篇:你不知道的秘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