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筑工程材料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砂石材料是道路、桥梁和各种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本文从不同密度的概念、孔隙率和空隙率、吸水率和密度的关系和密度的测试方法等四个方面加深学生对砂石材料密度概念的理解。1.引言砂石材料是公路工程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基本原材料。通常意义的砂石材料包括岩石和集料。

第一篇:建筑工程材料论文

土木建筑材料中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绿色材料

摘要:建筑材料作为土木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土木建筑的制造成本和工程质量。传统的土木建筑材料的性能不够强大,重要的是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现象,不利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绿色材料被研发,这些建筑材料具有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势,将这些材料应用到土木工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土木工程今后的发展。于是文章分别对绿色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进行分析;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配比要求、发展和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控制;分析了绿色材料的分类、必要性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发现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久性、自密实性、体积稳定性等优势,属于当今乃至今后都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建筑材料;发现绿色材料有利于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总之绿色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材料能够在土木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木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材料

建筑材料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土木工程的发展。且建筑材料经历了漫长发展,最开始时人类私用木材和石材作为建筑材料,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人类使用人造材料、生铁和熟铁等作为建筑材料,且建筑材料的性能在不断提高,土木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好。直至18世纪,发明了水泥,后来又有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如今,对土木工程的要求更高,建筑材料不仅要具有高强度、高性能,还需要具备节能环保的要求。所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绿色材料随之发展,提高了土木工程的质量,促进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于是文章将对这两种材料在土木工程中进行深人研究。

1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1.1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1.1.1高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本身具有比较好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所以不容易受到腐蚀物质的影响,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

1.1.2自密实性

由于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时使用的水比较少,所以材料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都会比较好,于是材料的填充性能和自密实性能就会比较强。

1.1.3体积稳定性

因为在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时,其弹性模量处于40~45GPa,即弹性模量比较大,而且配置的混凝土干缩率小于0.04%。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不容易发生变化。比如具有较低的温度变形、高强的弹性模量、较低的收缩和徐变。

1.1.4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一定具有较好的强度,一般情况其压缩强度要大于200MPa,正是由于该材料具有比较好的强度,所以能够在工程建筑领域中发挥优异作用。

1.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原则

1.2.1含砂率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泵送方式,于是在设置含砂率时需要考虑到可泵性的要求,另外,在能够符合施工工艺条件等要求时,需要尽可能高降低混凝土含砂率,然后根据相关的实验确定最佳含砂率。

1.2.2水灰比

水灰比属于一个重要参数,因为可以直接决定着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于是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根据普通混凝土的设计方式进行,而是要考虑到综合方面的应诉,要根据工程强度等级、组成原材料和相关经验进行确定。

1.2.3高效减水剂

在使用高效减水剂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减水剂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备制中,所以在选择减水剂时需要考虑到耐久性、黏聚性、强度、减水率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在确定高效减水剂的用量时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所以要根据减水率的要求确定合适的高校减水剂用量,其中需要使用到相关的实验分析。

1.2.4用水量和水泥量

在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时可以和普通用水量的确定方式一致,如果用水量过大,造成水泥用量和胶凝材料使用量过多,可以使用减水剂等物质来控制水的掺量。还有一种确定用水量的方式就是首先按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得出水泥和胶凝材料的初步用量,然后再根据水灰比得到用水量,如果得到的用水量造成混凝土材料流动性比较低,就可以使用掺量或者使用减水剂的物质进行水量控制,从而得到性能更好的高性能混凝土。

1.2.5掺和料

为了得到性能更好的混凝土,在確定掺和料时需要根据混凝土性能指标和掺和料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其中还需要以实验分析为基础。

2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在应用时的施工控制

2.1搅拌

搅拌属于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时的一个基础操作方式,将原材料进行准确称量,然后再进行搅拌,使用的搅拌机为卧轴式或者逆流式强制搅拌机,因为这种搅拌机器的力量比较大,会使得搅拌更加均匀,然后搅拌时间也需要控制在2~3min之内。

2.2运输

高性能混凝土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会造成其性能发生变化,所以在运输之前,需要确定混凝土的相关参数,使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性能降低等现象。为了避免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还需要对运输工具进行隔热处理,另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混凝土中水分流失或者蒸发。

2.3浇筑

高性能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温差低于15%,还要求混凝土倾落高度要低于2m,因为高度过大会造成离析问题,但是有些施工环境中其高度大于2m,于是可以使用漏斗、滑槽等方式进行浇筑。另外,在人模之前需要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看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使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时,其中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90min,也要避免出现施工缝现象。

2.4振捣

高性能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会存在需要调整其水平位置的情况,此时不能直接水平移动就进行调整,而是需要将其慢慢从混凝土中以竖直方向慢慢抽离出来,然后在将振捣棒进行移动。对每个点进行振捣时需要将其时间控制在30s之内。当混凝土表面没有出现气泡等现象时就可以停止振捣。

2.5养护

高性能混凝土在早期养护时非常重要,因为其早期强度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而处于后期时,其强度的增加就会非常慢,所以做好早期养护,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一般情况下,浇筑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养护工作,养护的方式就是进行浇水和施加薄膜,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表面湿润,然后实现养护目的,养护时间为14d比较合适。

3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较多,具有高强度、耐久性、自密实性、体积稳定性等,属于当前性能非常全面的混凝土材料,能够在高层建筑、桥梁等中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使用频率也比较高。混凝土已经有100年的发展,在不断的优化过程中发展到如今的高性能混凝土,其中经历的很多的变化。在20世纪时,混凝土作为工程结构的首选材料,也是土木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并且混凝土的使用量很大。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需要使用的混凝土用量越来越大。进人新世纪以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迅猛,而且各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混凝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各种新型混凝土不断出现,混凝土的性能也变得更加强大。为了使得混凝土有更好的发展,出现的高性能混凝土因其自身性能优异,能够提高土木建筑的质量。高性能混凝土也是一种发展必然结果,并且也是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混凝土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发达国家,研究者将混凝土的耐久性作为研究目标,于是可以保证工程具有一百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这种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区别在于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强度等。而且从当今的应用效果来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能够在不同的工程中进行使用,且其使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很好的保证工程安全性和提高其耐久性,并且高性能混凝土的经济性也比较合理,所以该材料属于当前乃至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土木建筑行业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所以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用量较大的材料之一,为了能够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有很好的性能,在土木建筑中能够发挥良好效果,还需要高性能混凝土有环保性能,分别表现在商性能混凝土不会破坏环境、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以高性能混凝土在以后的发展中,不仅会围绕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会朝着环保高性能混凝土方向进行发展和研究,使得混凝土材料具有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4土木建筑材料中的绿色材料分析

4.1绿色材料的分类

在土木建筑材料中提出使用绿色材料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其应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绿色材料的分类上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于是文章根据土木建筑材料中的绿色材料特点和定义作为分类依据,将其分为安全型、可循环型、节能型和健康型。安全型表示的是材料的性质非常穩定,在生产环节和使用环节都能够实现安全控制;可循环型主要指的是该类型的绿色材料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可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节能型表示的是该类型的绿色材料具有节能环保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低建筑资源的浪费,能够提高材料的使用像效果,不会存在浪费现象;健康型表示的是该类型材料没有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还有一种分类方式即按照土木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可以将绿色材料分为功能型绿色材料、装饰型绿色材料和结构型绿色材料。其中功能型绿色材料必然是具备一定功能性质,在土木工程中进行使用时能够有比较明显的指标优势,比如高分子复合材料就是一种功能型绿色材料;装饰型绿色材料就是在土木建筑中能够具备一定的装饰作用,比如各种涂料、纳米除臭除菌材料和保温材料等;结构型绿色材料主要指的是防水木材、轻型钢材和环保水泥等材料。

4.2土木建筑中使用绿色材料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土木建筑中使用绿色材料的量越来越多,并且绿色材料的应用范围还比较广泛。使用绿色材料能够实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目的,能够使得土木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将主要对使用绿色材料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1)消费者对绿色材料的需求提升: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的发展,往往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如今人类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更愿意选择绿色材料作为土木建筑材料,能够实现节能环保和绿色生态。由于消费者的观念发生变化,提高了绿色材料的需求,于是土木建筑材料中绿色材料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正是由于消费者对绿色材料的需求提升,所以才使得在土木建筑中使用绿色材料变得更加的普遍,并且使用绿色材料变得更加有必要性。

2)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土木建筑行业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材料作为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推动土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对环保的要求越发重视,所以绿色材料在土木建筑行业中使用可以有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实现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所以绿色材料的使用是实现土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

3)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整体要求:我国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已经比较高,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了能够保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节能环保的理念应用其中,并且对其提出了更高的绿色发展要求。所以绿色材料作为土木建筑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中资源浪费现象,有助于提高土木建筑材料的高效利用,更有利于推进土木工程领域的转型发展,也能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整体要求。所以如今需要大力推广绿色材料研发和使用。

5绿色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5.1选材方面

如今绿色材料的类型非常多,其特点和优势各不相同,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根据建筑自身要求,选择综合性能更加合适的绿色材料。比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选择一种结构性绿色材料,这些材料可是时木材、粘土砖、石材等,但是这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粉尘,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一种竹制结构材料-圳。总之,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只有选择合适的材料,才能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不然,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会存在浪费现象,而且还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包含土木工程建筑自身要求,还包含材料的自身性能和特点。

5.2施工方面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已经选好了合适的绿色材料,于是对其进行应用时也需要非常注意。因为材料的施工效果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施工效果,对整个施工成本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如今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施工上面没有严格进行,导致建筑质量出现问题。所以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绿色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

5.3验收方面

绿色材料凭借其自身优势,能够在土木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时由于建筑工程使用材料降多,有些人为了牟利,将某些假材料充当真正的绿色材料,导致材料的性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于是就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所以在验收过程中,不能因为施工已经完成就可以不必对材料进行检查,恰好相反,在验收阶段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需要严格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查。

6结语

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到最终投入到土木工程建设中会严重出现浪费现象和环境破坏现象。于是文章研究的绿色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使用能够很好的减少浪费和保护环境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建筑的质量。虽然如今的建筑材料种类非常丰富,性能相比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土木建筑材料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性能和环保节能更好的建筑材料将会不断开发,推动着土木工程向前不断发展。

作者:张慧 张超

第二篇:《道路工程材料》中的砂石材料密度概念解析

摘 要:砂石材料是道路、桥梁和各种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本文从不同密度的概念、孔隙率和空隙率、吸水率和密度的关系和密度的测试方法等四个方面加深学生对砂石材料密度概念的理解。

1.引言

砂石材料是公路工程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基本原材料。通常意义的砂石材料包括岩石和集料。主要是人工开采的岩石或轧制的碎石以及地壳表层若石经风化而得到的天然砂砾。其中尺寸较大的块状石料经加工后,可以直接用于砌筑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物或铺筑隧道基础,性能稳定的岩石集料可用于配制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广义上讲,也包括一些工业冶金矿渣,如高炉矿渣和钢渣。在使用砂石材料时,有众多指标用来检测和评价其性能。其中,密度是最基本的物理性能。密度指标看似简单,却对掌握其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多个密度的概念,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理解清楚。

2.《道路工程材料》中的密度概念解析

2.1几个重要的密度概念

在学习岩石和集料密度时,岩石有真实密度、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而对于集料而言,除了有和岩石概念类似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之外,集料还有堆积密度概念,这是集料的特殊之处。岩石的真实密度ρt是岩石在规定条件下,单位真实体积(不含孔隙的矿质实体的体积)的质量。集料和岩石的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概念类似。毛体积密度ρh是岩石(或集料)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孔的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ρa是指岩石(或集料)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矿物实体的体积)的质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有一个密度概念是集料独有的,是岩石没有的,即堆积密度。其原因就是因為集料是一组颗粒的堆积体,颗粒之间有空隙。而岩石是就某个具体的块体材料而言的,不存在空隙体积。集料的堆积密度指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根据集料堆积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和捣实密度。

2.2区分开空隙率和空隙率

在学习岩石和集料密度的时候,会常常碰到“孔隙”和“空隙”两个名词。其概念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区分清楚二者的概念和含义。岩石体积由矿质实体和孔隙构成,这里的孔隙又可分成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两种,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孔隙率是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百分率。就单个集料颗粒而言,孔隙的概念和岩石是相似。空隙是集料才有的概念,指某种堆积状态下集料颗粒之间的空间。集料空隙率是集料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总集料体积的百分比。

2.3吸水率和密度的关系

材料的性能决定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岩石性能与其孔隙结构密切相关,而岩石孔隙结构可以用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两个指标进行一定的了解。岩石的吸水率ωa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岩石试样最大的吸水质量与烘干材岩石试件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在强制条件(沸煮法或抽真空法)的岩石吸水率称为饱和吸水率ωsa。二者之比KW=ωa/ωsa是饱水系数。其大小可以反映常压下吸水后留余的空间多少。KW越大,说明常压下吸水后留余空间越少,岩石越容易发生冻胀破坏。集料的吸水率ωx是吸入集料开口孔隙中的水的质量与集料固体部分质量之比。岩石和集料吸水率测试的时候,都要获得试样吸水后的饱和面干状态,用此状态下吸水质量与试样烘干质量之比计算吸水率。同时可以获得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等。

2.4测试方法

岩石和集料由于各种密度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各不相同。就岩石来说,真实密度是将岩石借助球磨机研磨成能通过0.315mm筛孔的岩粉后采用密度瓶法测试;岩石毛体积密度测试可分为量积法、水中称量法和蜡封法;岩石的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在公路工程中使用相对较少,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中没有具体测试方法。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通常按T0304用网篮法测试,或按T0308用容量瓶法测定,粗集料颗粒较小时也可借用细集料的方法T0330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按T0328采用容量瓶法测试;细集料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采用坍落筒法按T0330测定。

3.结束语

公路工程中,岩石常用密度是真实密度和毛体积密度;集料常用的密度是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吸水率、密度和孔隙率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我们应该熟悉和区分这些密度概念,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参考文献:

[1]申爱琴,道路工程材料,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M],2016

[2]伍必庆,道路建筑材料,人民交通出版社[M],2007

[3]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1.张增平(1981年10月生),男,陕西蓝田人,博士。工作单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工程所。职称:教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材料。

2. 张强(1986年12月25日生),男 ,陕西西安人。学历:本科。工作单位:中国三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职称:工程师。

作者:张增平 张强

第三篇:新型建筑材料中纳米材料的科学应用分析

摘 要:当前,纳米技术在新型建筑材料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文章介绍了纳米材料在新型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情况,并且对纳米材料在建材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合理展望。

关键词:建筑材料;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作为一种崭新的、跨时代的科学技术,纳米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纳米技术的开放,我国政府也对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上引起关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十余条纳米材料技术生产线,并且在复合纳米材料、改性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纳米科技在当前产业结构的变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必将推动人类社会飞速的发展。纳米材料在光、热、电、磁等性能上的优势,为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1 纳米建筑材料的特性

纳米建筑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当粉末粒子的尺度由微米降到纳米时,它的体积会增加一亿倍。当物质的尺度变得如此小时,其行为就不能再用传统的力学观念去描述,而是用量子力学去描述,这便是导致纳米建筑材料拥有这些特殊性质的主要原因。纳米建筑材料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材料活性因粒子变小而增加,另一方面就是比传统粉末具有更好的烧结性能。

2 纳米材料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2.1 涂层及涂料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涂层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涂层在光学性能上具有广泛变化性,其投射增强能够从紫外一直延伸到红外波段。经过处理的纳米材料多长组合涂层在可见光范围具有荧光,因此在雕塑制品和娱乐设施的涂装中应用广泛。在涂料中添加纳米材料还能够使涂层随角度变色,产生神秘感和颜色效应,从而为娱乐设施和雕塑制品增添光辉。纳米材料在提高机体的防腐性能上也有很好的表现。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涂料中能够提高机体的抗老化性能、强度以及光洁度,因为二氧化硅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在涂层干燥的过程中形成网格结构,使涂层显示出更好的性能。在标牌涂层材料中,纳米材料的应用也彰显出非凡的优势。添加纳米材料的涂层具有发光、反光的性质,还能具有防伪和识别的功能。在玻璃材料中添加纳米材料层,能够降低光的投射和热传递的效果,起到隔热的作用。

2.2 水泥中的应用

在水泥中加入XPM水泥外加剂即可制备得到纳米防水水泥材料。XPM的加入能够加快水泥诱导期以及加快期的水化反应,并且对水泥凝结的三维布局有所改进,对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大大增加了防水功能。另外,在水泥中掺加对周围环境改变灵敏的纳米材料能够制得纳米灵敏水泥。纳米灵敏水泥在温敏、气敏、湿敏、力敏等功能上有明显的优势,在化工厂的建造,高速路面的铺设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

2.3 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具有耐高温及抗腐蚀性的陶瓷材料在工程界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因为陶瓷具有易脆的特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添加了纳米材料之后,能够增强陶瓷的塑性性能。纳米陶瓷作为防腐、耐热、耐磨的新材料在更大的范围内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纳米抗菌陶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有二氧化钛系列、铜系列、银系列以及氧化锌系列等。如果在抗菌陶瓷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很能够得到复合抗菌保健陶瓷,通过不断的向外辐射红外线促进人体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去提高人体的抗病、抗寒以及抗衰老的能力。

2.4 混凝土中的应用

混凝土是我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之一,它具有强度高、应用广、价格低廉等优势,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混凝土同时具有刚性大,易开裂等缺陷,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在混凝土中掺入纳米矿粉,能够改善混凝土中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以及强度等有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复合水泥表现出保温、防水、吸波和除臭等性能。

2.5 透明制品中的应用

二氧化硅和氧化镁等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并且对屏蔽紫外线有很好的效果。在透明制品中掺入二氧化硅,能够提高其透光性、致密性和防水性能,同时降低紫外线对透明产品的损害,使其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透明性,从而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另外,在生产有机玻璃的过程中,加入表面经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能够提高有机玻璃抗紫外辐射和抗老化的能力,在有机玻璃中掺入二氧化铝,能够在不影响玻璃透明度的前提下提高高温冲击韧性。

2.6 其他方面的应用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应用外,纳米技术在防护材料、保温材料、粘合剂、密封材料以及润滑剂等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对于各种材料性能的改善和提高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纳米技术将是促使其发展的关键性前沿技术。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纳米技术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进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但是同时也有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和解决。例如在制备方面,如何进行结构和性能空中,在微观领域的深入认识,如何降低建筑成本等等。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科技技术,纳米技术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提高传统建材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上必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献

[1] 张金升,尹衍升,刘蕾等.纳米材料和技术与发展新型建材[J].中国建材装备,2002(2).

[2] 任晓菲,李静.纳米技术与新型建筑材料[J].太原大学学报,2003,3(2).

[3] 夏军武,夏大明,王守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2,32(12).

作者:郭洪暄 杨海月 何得雨

上一篇:农村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国际金融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