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术教育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有关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国家逐渐加大政治文化投资和发展。全国各地高校逐步开设了美术教育等专业,由于其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得到快速发展,国家教育部投入了更多心思,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第一篇:有关美术教育论文

有关幼儿创新教育的思考

幼儿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以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重在使幼儿掌握初浅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发现、思维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兒教育起跑线创新教育

一、捕捉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绽放出创新的火花,倘若视而不见,任这些教育机遇流逝,就会埋没幼儿的创新潜能,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和生活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有心人,不失时机地捕捉每个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当儿童对某一个问题表达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时,我总是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般地说,在班级中比较听话,能够顺从老师的意愿,遵循班级活动常规的孩子,也就是说循规蹈矩的孩子可能更多地被老师视作好孩子,这种做法很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只要幼儿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行为,不管它在成人的眼中是多么的滑稽可笑,甚至荒谬,都热情地加以肯定,以强化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教师学习创新工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1.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某些问题,有时会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不应采取冷淡甚至反对的态度。

2.注重个体差异,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

幼儿的经验、兴趣、学习方式和发展水平表现出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使每名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如在认识种子活动中,一部分幼儿只要求他们说出种子的名称、形状等,并进行简单分类,一部分幼儿要求他们能够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类。这样,不仅使每个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捕捉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绽放出创新的火花,倘若视而不见,任这些教育机遇流逝,会埋没幼儿的创新潜能。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和生活中,笔者始终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心人,捕捉每个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如每天幼儿午睡后都要吃水果,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拿着香蕉皮说,它多像我的帽子呀,随后有些小朋友拿起香蕉皮玩了起来,我抓住这个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小朋友,香蕉皮还能做什么呢?”孩子们可高兴了,说出了许多答案。教学中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可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主体参与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

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的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因此,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兒不愁没有创新创造的兴趣和精神。如在一次饮食店游戏中,玩具煤气灶不见了。我就发动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煤气灶。为了做煤气灶,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材料,有泡沫、有药盒、还有罐头等,孩子们个个都成了小小发明家。一位小朋友在纸上画了一个煤气灶,然后把纸粘贴在药瓶上,煤气灶站了起来。另一位小朋友用两块积木作了煤气架子,再用一块长方形的塑料板搭在架子上。两块图形作灶头,他的煤气灶搭好了。还有的小朋友则在一个平放的长方形药盒上画了两个圆,当作灶头,一只简易的煤气灶也做成了。孩子们都做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煤气灶,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着他们的煤气灶,笑容在孩子们的脸上荡漾,从脸上可以看到他们成功的喜悦。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创新的热情大大得到了提高。

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教育是人的教育。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按照“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我们要改变那种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现有条件下的分层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成为艺术。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教师们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像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去设计,思想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而作品却是千姿百态的,具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教师,设计出来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

在教育正呈现出一系列创新的变革时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的任务尤为突出。幼儿园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已初步积累了许多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宝贵经验。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创新也包括总结的过程,只有善于总结、改善,才能更加完善。所以创新活动不但需要有发散思维,也需要有集中思维。

参考文献:

[1]董雪静.浅论幼儿园创新教育[J].考试周刊,2014,(81).

作者:陈浩月

第二篇:有关美术教育的新思考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国家逐渐加大政治文化投资和发展。全国各地高校逐步开设了美术教育等专业,由于其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得到快速发展,国家教育部投入了更多心思,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性 艺术价值

美术教育作为一个不那么陌生的词,在最近几年中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对于社会、学生、教师而言都获益匪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文化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一种视觉传达的艺术。但由于其基础薄弱,使得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使美术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美术教育的概念

美术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采用一定手段,将某种潜藏于人自身的能力引导出来,使其转变为现实。从大量历史文献看,人们论述教育问题时,一般使用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从广义上说:美术教育就是含有美术内容的对人的教化与培养,它既和人类的艺术活动相始终,又伴随人类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人类社会活动和教育过程中所有包含美术内容的经验、技能传授都是美术教育,尤其在学校教育形式没有出现之前,所有传授美术技能、标准、经验的活动,都是美术教育的原生态形式。

从狭义上说:美术教育则指以美术为核心教学内容的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就是普通美术学科及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以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专业创作人才和教育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美术,其他教育、教学内容都是为之服务的,就教育本身的价值而言,其教化功能相对弱化,而培养功能则显得尤为重要,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1]。

二、美术教育的发展及意义

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前,美术教育就已经出现了,不管是对于中国古文明发展还是西方文化发展,作为美术教育的起源都有很大历史发展意义。国内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大致有美术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对当时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同民族对于美术的审美观不同及这些审美观在不同时期的变换过程,等等。这些研究都在推动着美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扩大。

美术作为一种国际化通用语言,美术教育在这种语言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物理、生物等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会显得枯燥和乏味,然而,美术则相反,通过艺术的美传递一种无以言表的信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维纳斯》等作品都是通过美术这种形式表现其珍贵和无以言表的美感的,所以说美术是一种国际语言。

三、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不夠重视,缺乏创造力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即使美术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其中还是出现了一定的漏洞。因为小孩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美术学习与不学习都是没有关系的,不学习美术照样可以考上大学,没有像语文、数学那样得到足够重视。所以即使有美术课,也只是当做一种任务,任务完成就可以了,并不计较它是否具有创新性。

2.盲目化,商业化

随着美术发展,美术不知何时被贴上了商业化标签,可以利用美术作为谋生手段了,不管自己是否感兴趣也会选择美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品位在不断提高,同时使美术抬高了其原本的价值,渐渐使美术变得商业化,从而使美术失去原有的艺术价值,也就不再具有创新性,失去了活力。

四、美术教育的一些见解

1.美术教育要从小孩抓起

小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孩子时期学习知识比较容易接受,大脑开发比较迅速,所以现在家长让小孩从三四岁起就学各种各样的文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此可见,从小教育小孩学习美术至关重要。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美术教育始终得不到重视,没有良好的启蒙导师引路。教师可以适当带着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美术的美感,培养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真正作为学生美术道路上的启蒙人,而不是从小扼杀学生的创造力[2]。应该结合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形成快乐开放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应该利用起来创造出不一样的美术基础,使其对美术有一定的热爱程度。

2.提高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

提高师资力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教师是整个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引领者。提高教师本身的素养和美术创造力,是解决问题的本质,也是一个学校美术水平的主题承载者,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富于创造力,可以利用更多时间提升自身能力和教育水平,而不是按照授课内容教会学生什么,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3.注重偏远地区的平衡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美术教育也进入网络化时代,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偏僻山区的美术教育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美术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由于偏远地区比较落后,思想比较保守,教育机构需要加大力度改善偏远地区的美术教育,不仅是经济上的资助,师资力量也要加强,帮助偏远地区购置美术设备,委任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教师去偏远地区带动整个美术教育界的发展。

总的来说,要想使美术教育得到平衡发展,使其真正实现其作为艺术的价值,就要从各方面进一步重视。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修养,使美术具有创新性,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要过于死板;学生要充分重视美术,从小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自主创新思维;教育机构不仅要从资金上给予支持,更要从软件上助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只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美术教育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建国以来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概况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2]李华.从主题性角度看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文艺生活,2014.8.

作者:耿璞

第三篇:中高职教育衔接有关问题思考

【摘 要】文章运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文秘专业发展建设进行全方位个案分析,从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组织、职业资格考证和招生模式五个方面提出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方案,以推进文秘专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文秘 可持续发展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工作部署,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其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之一是“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这一措施为我们更好地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极大的助推。

一、文秘专业发展建设的SWOT分析

1.竞争优势分析:我校文秘专业于2006年被确立为广东省示范专业,设商务秘书与涉外秘书两个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专业文化、核心技能、现代信息技术三结合的办学特色。不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丰富;校内实训条件较好,硬件设施完善,校企合作紧密,建有大量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以秘书事务所为载体,搭建了工学结合的良好平台。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具有职业道德良好、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优秀秘书人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2.竞争劣势分析:文秘专业的发展历程虽然有十余年,但是在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硬件方面实训环境、计算机设备等一些资源依然有所欠缺。教学的、软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例如文秘职业资格考证题库目前还不够强大、不够全面,不能满足学生复习使用,教师需要在加强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多地与其他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以获得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

3.机遇分析:2009年广东省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2008―2020年)》要求,“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中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另外,备受社会关注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向社会发布,再一次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初级到高端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完整培养链条,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一系列的规划为文秘专业的未来发展指明的方向。

4.挑战分析:近两年来文秘专业的招生状况不是特别令人满意,相对之前,第一志愿的录取率相对降低。被调剂到本专业的同学多因对专业的认知不明确,导致学习热情不是特别高。目前文秘专业的生源主要的三个来源,一部分是单独招生,另二部分是通过高考的普高和3+证书的中职生。由于三部分同学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接受能力表现差异,为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这样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甚至会导致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率及就业对口率下降。

二、推进文秘专业可接续性发展,做好中高职衔接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对文秘专业发展背景的SWOT分析,为了进一步发挥文秘专业在广东省示范专业骨干带头作用,保持发展绝对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宏观发展的大环境,并结合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有关职业发展战略规划,采取多方面的可行措施,确保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做好文秘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研究尤为重中之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下,近年来文秘专业的招生计划生源呈多元化分布。具体表现为:中职招生比例不断上升,由最初的3%达到 2013年20%,而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普高生比例逐渐下降;单独招生比例不断扩大,由2011年的50人上升到 2014年80人;外省生源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生源多元化的不同表现及变化走势, 尤其是中职招生比例不断扩大这一走势,让我们必须重视中高职衔接这一重大科研课题。针对中高职衔接教学计划的研讨、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与同行交流、与企业沟通。只有解决好相关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领悟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受欢迎的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中高职衔接有关问题解决路径

1. 针对生源差异分别制定不同的文秘专业教学计划

目前文秘专业的教学进程计划是普高与中职生源共同使用。教学计划中一些课程中职学生已经学习过,对他们来说就是重复再学,浪费时间。还有一些课程的难度对于普高生来说难度中等,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比较吃力。这一情况和单独招生的学生具有相同学情,所以有必要根据学情差异分“两条路”并行,即分别制定适合中职生源的文秘教学计划和适合普高生的文秘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各有不同,各有侧重。这样可以实现普高生在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基础上提升其技能、中职生在实操技能较强的前提下提升文化理论素质的目的,进而发挥各自强项、扬长避短,分别提高的效果。

2. 制定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做好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一个全方位的衔接,包括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学时等多个方面。而课程是职业教育提供的最重要产品与劳务,是学生学习能力构建的基础。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支撑之一。为此,文秘专业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制定了文秘专业课程标准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框架。按梯度原则合理甄选和细分课程内容。所选的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级差上都是有区别的,有明确的学段界域和逻辑梯度。同时强化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处置力度,治理课程内容重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根据教材难度、深度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进行适应于教学的变通转换处理;使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驾驭和处理。

3. 教学组织上做到科学管理

目前文秘专业班级的教学组织是采用中职和普高混合分班制,这种形式在教学开展上有一定难度。对于一些基础课来讲,中职生文化课内容浅,同样的教学内容掌握起来表现困难一些。而对于一些专业课、实操技能课,中职生源曾经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同样教学内容他们要比普高同学掌握更快,更有少数课程,由于他们曾经学习过,而学院没有相关免修具体规定,对他们而言再学一遍是造成时间上的浪费。鉴于此,在教学管理上建议二点:一是采用中职生源和普高生分班制教学。这样有利于不同的文秘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展与执行,也便于教师依据教学标准,调整教学内容,运用恰当方法有针对性、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二是完善选课制度,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建立以学分制为主,兼顾学年制的评价模式。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跨专业选课,通过模块课程选修、学分累积等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选择权,允许学生依据中职时学过课程的成绩免修相应课程。

4. 推广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力争社会企业的认可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实训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从文秘专业中职生源现状来看,他们中职的实训实习体系比较成熟,甚至超越了高职,来到高职之前就获取了一些相关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但是仍然需要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参加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它是秘书职业,即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的一种资质考试。获取秘书职业资格是对应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强化技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然而尽管我们推广这一考试多年,但是社会行业、企业对这一资质的认识、认同还仅停留在表层阶段。所以有必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倡导下,组织行业、企业对秘书职业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学历 、待遇真正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秘书职业及其资质系统化的管理机制,这项工作势在必行。

5. 提高文秘专业办学质量,探索文秘专业新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招生模式

2010年开始,广东省实行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试点,高职院校自主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和中职学校相关专业毕业、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两年。 这种全新的招考模式,为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机会。我们2012年开展了“广东省开设文秘专业情况”的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包括技工学校在内,全省至少有63所中职学校开设文秘专业,方向有商务秘书、司法秘书、外贸英语、会计等,以商务秘书居多。我校完全可以利用丰富的中职资源,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范围,利用国家教育规划政策,与其中有关学校联合开展 “3+2”分段人才培养,并通过加强文秘专业内涵建议,保持文秘专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是关乎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人的提高发展的历史必然。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勇于实践、创新,一定会探索出更多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郑东丽. 浅析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设置模式[J].时代报告,2012(1).

[3]郑迪松.文秘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2011(1月上).

[4]阚丽. 中高职教育衔接路径之选择[J].职教论坛,2011(25).

[5]曾仙乐.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作者:马迎迎

上一篇:园林设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