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爱情分析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茶花女爱情分析范文

名著《茶花女》与各电影版本的比较分析

中文091 蔡文怡

摘要:《茶花女》是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作为一本世界名著,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各个国家都拥有广泛的阅读者。自名著《茶花女》诞生之后,也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与观众。本文旨在比较分析名著《茶花女》与各电影版本的异同,主要从人物塑造、剧情结构、情感渲染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使得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电影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感悟。

关键词:茶花女、小仲马、葛丽泰·嘉宝

《茶花女》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早引进的歌剧,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凡翻开《茶花女》的人都会被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会生生不息,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能够在几百年后仍被我们捧在手心,视作珍宝。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许多名著被改编成电影,这不仅仅扩大了名著的影响,也使名著更加的普及、更加的大众化。从此,名著逐渐走进每家每户,成为人人皆可欣赏的文化类型,这就是电影对名著影响力的扩充作用,而文学经典也为电影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题材与故事情节。本文主要分析各个版本的电影与原著《茶花女》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小仲马的《茶花女》进行一次“再欣赏”。以下就是《茶花女》几个版本在各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 1936年的《茶花女》 简体中文名:茶花女 导演: 乔治·库克

主演: 葛丽泰·嘉宝、罗伯特·泰勒、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109分钟

上映日期: 1936年12月12日

这个版本的《茶花女》作为奥斯卡的经典影片,是《茶花女》相对较早的一个电影版本,也是一个备受称赞的版本。虽然受到当时电影业地发展的限制,这个版本的色彩是黑白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经久不衰的魅力,反而给人一种浓厚的、经典的年代感。

(1) 人物塑造方面

这个版本的茶花女的扮演者葛丽泰·嘉宝在饰演玛格丽特的时候,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玛格丽特独有的那种高傲的、奢华但不轻浮的气质,并以她自身冷艳、高贵的气质完美的诠释了一个身为高级妓女却不同于一般妓女的茶花女。在她的身上,奢华与纯洁并存,她转眼间的随意与不屑更是完美展示了玛格丽特自信与无所无谓,玛格丽特偶尔的俏皮可爱也被她阐释的恰到好处。

而罗伯特·泰勒饰演的阿尔芒不仅有着英俊但不招摇的外表,而且完美的展现出了阿尔芒清澈、单纯的心灵,从他身上弥漫的绅士风度不同于伯爵的表面功夫,此外,他更是由内而外的表现出了阿尔芒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尊敬。

该影片《茶花女》在演员的表现力上显得十分出色。在影片中,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纯真而又凄美的爱情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人物的诠释与塑造上,该片更是近乎完美,无论是人物的性格,或是人物服装的装饰,都把握的恰到好处。除主演之外,娜宁的形象完美地阐释为了一个的忠诚而又善良的老妇人形象;而盖鲁普斯(名著中的布吕丹斯)的贪婪、唯利是图、贪图享乐、荒唐更是表现的出神入化;而该片中少了名著中那位将玛格丽特当做女儿的替代品的老伯爵,而多了一位面容冷酷的年轻的男爵。当然人物的适当增减也是可以理解的。

(2) 情节结构方面

从情节的结构来看,与原著相比较,该片与原著的差别在于以下几点:

1、省略了原著中倒叙的情节,玛格丽特死后的情节被删减;

2、让玛格丽特在阿尔芒怀中死去

3、该片少了原著中那位有些让人同情的,把玛格丽特当做女儿的老公爵。该片相对原著来说有一定的删减,1995年波兰版几乎是完全遵循原著的,包括名著中倒叙的手法,而这个版本最大的删改主要表现在结局上,玛格丽特她见到了阿尔芒的最后一面,并最终在阿尔芒的怀抱中死去,这是与原著不同的。尽管如此,从情节的整个框架上来说,该片仍表现为悲剧,与名著的基调是一致的。

(3) 情感渲染方面

从情感渲染来看,相对于别的版本的影片而言,该片在情感的积蓄与蕴含上有显著的优点,在感情的渲染与情节的表现力上,这部影片远远超过了1995年波兰版的《茶花女》,因此,若是用于教学课堂上的影片片段欣赏的话,1936年美国版的《茶花女》是不二之选。因此,若是想要去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感悟,若是想去体会一下玛格丽特与阿尔芒凄美而真挚的爱情,该片是最值得去欣赏的版本,影片中的年代感更会给你一种经典、久远的感觉,仿佛在那个黑白的年代,那个古老的城市街头活生生的有着两个人一样,他们曾经相爱,曾经奋不顾身。但是这个影片若是用于教学活动中的片段欣赏,若是用于对原著某一情节的深入体验,该片有许多情节、片段是不太适合的,因为它并不与原著吻合。除此之外,从别的方面来看,这部作品被称为经典是毫不夸张,毫不吹嘘的。

(二) 1995年的《茶花女》 简体中文名:茶花女

导演: 泽基·安特科扎克

主演: 安娜·拉德旺 、让·弗里兹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片长: 103分钟

上映时间:1995年12月26日

这部影片先让茶花女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她从一片的花后面穿过,伴着她娇媚的容颜,给观众一种朦胧的美感。然后再通过倒叙的手法,从拍卖会开始进入主题。这不同于2005版本影片的直接倒叙,也不同于1936年那样,直接取消倒叙的部分,而从相识到死亡采用单线进行。

(1) 人物塑造方面

这个版本的玛格丽特很美,安娜·拉德旺的脸有一种静谧的、高贵的气质,她很温柔、俏皮,但比原著多了一点忧郁的感觉。她纯净的脸庞也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一种天真、纯洁的感觉,然而由于这个版本是波兰的,似乎与法国爱情给人的感觉有些不同,因此虽然玛格丽特的饰演者安娜·拉德旺自身条件无可挑剔,但从总体气质来看,总是让人觉得与原著不尽相同。其次,这个版本的玛格丽特少了一种高级妓女放荡的气质,她更像是一个高贵的大家闺秀,在她给人的感觉中少了玛格丽特应有的那些欲望、奢华、放纵的影子。

而阿尔芒虽给人一种体贴的感觉与安全感,但眼神中少了一种热情、青春的气质,反而多了一份忧郁的气质。他多了一种儒雅的稚嫩的味道,却少了一种成熟的男人味。他对男人面对爱情应有的占有与嫉妒没有表现到位,这可能与每个国家不同的表现方法的不同有关。波兰人深邃的眼睛总是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这是男主角、女主角共同拥有的气质。

(2) 情节结构方面

这个版本的情节在众多的影片中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与原著相似。在情节上也是以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爱情为主要线索进行的,除了玛格丽特死后掘墓的情节,其他的主要情节都是忠实于原著的。这部影片是与原著最情节最接近的一个版本。

(3) 情感渲染方面

这个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与影片相一致的,但有些次要内容却被一再的精简,因此在情感的积蓄与情节的积累上不够充分,观众难以从精简又精简的影片中感受到这份爱的炙热与深沉。在影片中,更多展示给观众的是故事情节的转变,而少了人物内心爱情的展现与转变。他仿佛是以情节为主,而不以爱情为主。在情感还没有足够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情节就已经发展了。它很少展现给观众一些幸福的、挚爱的感觉,就像是在平淡地讲述一个故事,纵然故事曲折多变,但少了感情的渲染,故事再曲折,也难以动人。

(三) 1998年的《茶花女》 导演: 让-克劳德•布里亚利

主演: 克里斯蒂亚娜·耶里、迈克尔·科恩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片长:118分钟

上映时间:1998年1月1日 又名: 巴黎茶花女遗事

这个版本的《茶花女》相比较1936年、1995年的版本都逊色很多。

(1) 人物塑造方面

首先在演员的表现力上,其感情的表达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诠释。玛格丽特是由克里斯蒂亚娜·耶里饰演的,而她饰演的茶花女有着淘气、机灵的气质,她虽然很美,但却是不玛格丽特那种高贵的美,她没有诠释出玛格丽特应有的高级妓女的那种自傲、奢华与无奈、忧郁的气质,她更像是一个淘气的、有着机灵气的小家碧玉,因此在人物的气质方面与原著不太符合。

而阿尔芒的扮演者迈克尔·科恩过于呆板、木讷,他对阿尔芒感情的诠释像是一条水平的线,没有深情也没有恨,在相爱的时候,他少了对玛格丽特应有的那种狂热的不顾一切的爱,在被“背叛”的时候也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痛。在影片中,从头到尾,他的情感过于平静,没有起伏,像是一首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的乐章一样,因此显得人物性格不够饱满,不够丰富,反而显得十分单调。

(2) 剧情结构方面

而在情节的删改方面,该影片也做了大量的改动,他的结局改编的与1936年美国版本的《茶花女》一样,让玛格丽特死在了阿尔芒的怀里。但是这部影片多了前两部影片都没有的一个场景,便是原著中阿尔芒为了让玛格丽特嫉妒,为了报复玛格丽特而在赌局上打赌的场景,若是教学有需要这部分的影片,可以截取该片的这一部分。

(3) 情感渲染方面

在情节上,这部影片前期的铺垫远远的不够,若是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完全无法理解这种爱情的诞生是在什么基础之上,好像两个人莫名其妙地相爱,莫名其妙的产生了难舍难分的爱情。总而言之,这个版本的《茶花女》在艺术表达上,难以超过之前的作品,人物性格的诠释也十分的不到位,相对来说,并没有十分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四) 2005年的《茶花女》 导演: 洛多维科·加斯帕里尼

主演: 朗切斯卡·内里、琳达·巴蒂斯塔、塞尔吉奥·穆尼兹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片长:186分钟

上映时间:2005-11-29 这部影片是以玛格丽特遗物的拍卖会现场为影片的开头,阿尔芒出现在拍卖会的现场,他悲痛的表情被一位记者看见之后,他被带到了一个餐馆休息,后来他便开始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这部影片与其他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部影片的回忆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阿尔芒的内心独白,所有情节的展示都是以阿尔芒为第一人称的。而当时的政治背景与原著不同,阿尔芒不仅仅是一个将要成为律师的青年人,他更是一位爱国者,他为了祖国的统一而反抗奥地利人,是革命军的一员,因此阿尔芒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有着他应有的深情,更增加了一种硬汉的气质,这与影片中的革命者形象是分不开的,这也使得这个形象更有男人味,更有魅力。在这部影片中,阿尔芒不仅仅是伯爵的情敌,在政治局面上,他们也处在对立的位置上。

(1) 人物塑造方面

这个版本的玛格丽特是所有版本中最温柔的一位。然而在她的性格里少了一点高傲,有些柔和内敛,她具有一种母性的温良的感觉。因此与原著相比,玛格丽特少了一种冷艳的美,少了一丝不屑,反而多了一份内敛与温柔,而这种内敛将她内在的善良与纯洁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部影片中的阿尔芒的角色有很大的改动,他不仅仅是一个将要成为律师的青年人,他更是一位爱国者,他作为革命军中的一员,为了祖国的统一而反抗奥地利人。因此阿尔芒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有着他应有的深情与绅士的气度,更增加了一种硬汉的气质,这与影片中的革命者形象是分不开的,这也使得这个形象更有男人味,更有魅力。

但虽然人物性格与身份和原著有些出入,但就这部影片自身而言,人物的塑造还是相对成功的,在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上也都是十分合情合理的。除了这两位主要人物之外,其他人物的性格塑造也十分的到位、十分的饱满。不管是本性正直、内心善良而外表严厉的父亲,还是善良温柔的娜宁,都塑造的十分成功。然而在该片中费洛娃夫人(原著中的布吕丹斯)贪婪的性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渲染,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该片的缺陷,因为任何影片主要侧重的方面都是不同的,该片淡化了一些次要人物的性格,而致力于情节上的曲折与情感上的浓郁。

(2) 情节结构方面 这部影片在情节上增加了更多的元素,原著的《茶花女》只是两个人单纯的爱情故事,而这个版本的《茶花女》不仅仅有着爱情的元素,也加入了爱国的成分。在故事的情节上,也不仅仅是以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爱情单线为主,更加入了阿尔芒妹妹迪安卡的爱情悲剧。除此之外,这部影片还加入了阿尔芒与伯爵决斗的场景。与原著差别最大的是,在2005年版地《茶花女》中阿尔芒的父亲最终被茶花女真挚的爱所感动,因此在玛格丽特死去之前,把一切的真相都告诉了阿尔芒。阿尔芒知道后,飞奔离开,回到了玛格丽特的身边,而玛格丽特由于多年的疾病最终在阿尔芒的怀抱中死去。

相比别的影片,该影片在情节的结构上十分的完整,在剧情的演绎上也十分的深刻。在结尾上,该剧的收尾并不像别的版本那样急促,而是在那个悲痛的高潮之后,缓缓的慢慢将悲伤的基调降下来,在顺其自然的收尾。舒缓流畅是这部影片独有的特点,它如画般向观众静静讲述了这一被人们称颂的爱情故事。虽然该片增加了许多原著中没有的情节,但是相比于其他更贴近于原著的版本来说,这个版本更加的感人,从整体上看,它的情节更加的饱满、完整,这是2005年版《茶花女》的突出优势。

(3) 情感渲染方面

这部影片是所有版本中增加情节最多的,也是相对来说情节最复杂的,由于这部影片的时长是最长的,它有足够的时间来表达、加深各个情节的情感蕴含。因此,它的优点在于它把原著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误会与波澜都演绎的十分到位、饱满。人物、情感、在剧情中交织、穿梭,这使得这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深沉真挚的爱情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与表达。又由于演员高超的演技,感人至深的台词与旁白,在总体上使得这部影片的感情渲染达到很高的程度。每一个场景的展现都在逐步的加深这部影片的悲剧意味,并最终在玛格丽特死去的那一幕,所有的情感喷涌而出,调动观众的感官,达到一种共鸣的境界。

该片在每一个细节上的演绎,并不仅仅是为了剧情的完整,这一点是与其他版本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它的演绎更追求的是一种情感的积蓄与迸射,它在每一个细节中慢慢的积累情感,最终的结局的时候完美的展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将这多少年来被传为佳话的爱情绝唱演绎到极致,这个版本的《茶花女》可谓改编较为成功的一部名著电影,完全可以与1936年版本的《茶花女》平分秋色。

(五) 其他版本综述 除了以上的版本之外,笔者在现有视频资料中,找到最早的是1921年版本的《茶花女》,这个版本是与1921年9月11日上映与美国的影片,导演:Ray C. Smallwood,主演Rex Cherryman。由于这部影片受到当时电影事业的发展的限制,除了轻快的背景音乐之外,可以被称为无声电影,它主要靠演员的动作来表现情节,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背景介绍、人物对话或人物介绍(如下图),都是通过字幕的形式直接展现给观众的。这部影片给人一种很深的年代感,同样由于电影事业发展的限制,这部影片在如今它的欣赏价值已经减弱,因为毕竟字幕的形式、夸张的肢体动作并不能完美的传神的表现情感与剧情。而夸张的肢体使得这部剧难免有些搞笑、滑稽的成分。

1980年版的《茶花女》是法国拍摄的,又名《茶花女逸事》,导演:莫洛鲍罗尼尼,主演:伊莎贝拉于佩尔、布鲁诺甘茨。法国的电影拍摄是最大胆,最开放的,时常有上身裸露或全裸的戏份,这是法国影片的共同特点。这部影片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在网络上已经搜索不到,但市场上应该还有碟片销售。

此外,还有1984年科林·费尔斯主演的《茶花女》,这个版本的电影制作水平不够高,在清晰度、影视效果上成就不高,在众多的影片中也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因此逐渐淹没在众多版本的《茶花女》之中,网上虽然还能够找到这个版本的《茶花女》,但是并没有中文翻译。除此之外,与其他版本相比,无论是演员的气质、表现水平,还是剧情的吸引力上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

由于《茶花女》的脍炙人口,各个国家都不择疲惫的对它进行改编与翻拍,因此由《茶花女》改编的电影十分的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个版本,有些版本由于知名度不够高,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在网络上销声匿迹。如阿根廷1954年版本的《茶花女》、意大利1982年由弗兰克·泽菲雷利导演的《茶花女》等。除了电影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歌剧,由于本文主要讨论各电影版本之间的异同,因此对歌剧不做太多的比较分析。但有些歌剧与电影一样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值得广大的读者观众去欣赏。

(六) 总结

由《茶花女》改编的电影可谓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个版本,而笔者相信《茶花女》的电影一定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然而现今留存下来的,并且依然具有极大艺术魅力的,首当其冲的是1936年由葛丽泰·嘉宝主演的《茶花女》,这部影片作为奥斯卡的经典作品的确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与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笔者看来,能够位居第二的便是2005年意大利版的《茶花女》,虽然在这个版本在内容上有大量的增加,但在情感的渲染上十分的到位,可谓是全部版本中最感人至深的一部,由于这部影片在时长上是最长的,因此对情感的加深、对剧情的渲染都有充足的时间,这部影片的剧情静静的流淌,展现给观众一个精美绝伦的爱情悲剧。而其他的版本也有一些突出的艺术成就,如1995年波兰版《茶花女》的女主角,独具东西方美的结合,美不胜收。但在相比之下,影片整体的艺术成就并不是太高。

尽管各个版本的《茶花女》的成就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每一个改编电影都对《茶花女》的“被阅读”、“被接受”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影片能够使名著经典转化为大众文化,进入家家户户,也能使名著在视觉上、画面上演绎出一种不一样的风采,带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正是电影对《茶花女》一再的改编、翻拍使得这部名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名著为电影提供素材,电影为名著扩大影响力,因此在电影与经典名著的相互促进中,各自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然而,笔者在看完若干版本的《茶花女》之后,不得不说一句话,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必定有其必然的原因。《茶花女》之所以成为经典,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被人阅读,一直被人回忆,这都得力于小仲马完美的描写与感人至深的诠释。笔者认为,相对于电影来说,原著或许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感受与体悟,200多页的文字会完美地向你展现一个跌宕起伏、深情哀转的爱情悲剧,而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带给你的共鸣与体验,也都是电影难以替代的。

第二篇:类型电影分析之爱情电影

-------以《假如爱有天意》为例 120905239 12文产2班

宋纪熹

类型电影是指按照不同的类型或者样式而制定出来的电影,表现为三个特点: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造型。而爱情电影是以爱情为主要表现题材并以爱情的萌生、发展、波折、磨难直到恋人的大团圆或者悲剧性离散结局为叙事线索的类型电影.。所以爱情片是一个较为纯粹的类型,通常很少牵涉政治、社会等元素,主要以表现爱情的永恒和超越性为主,爱情是唯一的中心。

《假如爱有天意》就是这样一部纯粹的爱情片。女主角智希整理房间时无意间发现妈妈的日记,里面记载着妈妈年少时与一个叫俊河的人相爱却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她的初恋也正在悄悄发生,恋情的发展和妈妈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直到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的爱人正民就是当年妈妈的爱人——俊河的儿子。上代人的爱情在下代人身上重演,上代人的遗憾在下代人身上得到圆满,这就是爱有天意。

如果说爱情电影是用类型电影的模式创造出一个爱情童话,那《假如爱有天意》应该就是其中最梦幻的类型。野外可以让人摒住呼吸的满天星斗、夜晚河边闪烁的萤火虫,妈妈和俊河的爱情正如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国会议员的女儿和平凡的少年巧遇,一见倾心,唯美的风景下谈情说爱,最后因为爱而放弃。共披一件衣服齐步跑在雨中的慢动作,明白心意后冒着雨跑到正民面前说“两个有伞的人都淋了雨”的神情,女儿和正民的爱情就像是现代最纯情的初恋故事。无论是灰姑娘和王子还是现代纯恋,都是梦幻到不真实的故事,也是《假如爱有天意》作为爱情类型片最典型的特征。

尽管是最俗套的故事,两代人的纠葛实在不新鲜,但是《假如爱有天意》在故事的编排和唯美的风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不让人觉着乏味,所以最俗的故事却可以最感动。比如在讲故事时,影片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始终贯穿整个故事,不停的闪回,不停的回到现实,两代人的情感故事相互穿插相互发展。回忆中有着回忆,现实仿佛过去。上代人妈妈和俊河的爱情不能大团圆,那就让下代人正民和智希圆满牵手,好像在告诉你无论你怎么躲避,都无法躲开注定的爱情,这也正是片子的核心。

在整部电影唯美风格的刻画上,导演也是不遗余力。韩国电影的特点一直就是细腻唯美,在《假如爱有天意》中发挥更甚至,如诗如画的画面,浪漫的情节,偶像型的演员,还有催人泪下的音乐。而我认为《假如爱有天意》很值得称赞的是影片在精致处见大手笔,比如感人外不乏宏大的战争场面,表现妈妈、俊河、泰斗三人见面时暧昧氛围时不断环摇的镜头。还有情绪表达极其丰富的音乐,无疑为片子典型爱情的刻画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主题曲交响乐《假如爱有天意》在哀婉惆怅中的大气、妈妈和俊河等人一起跳舞时迪斯科音乐《Do Wah Diddy Diddy》的俏皮活泼、智希和正民在雨中奔跑时旋律《我对于你,你对于我》的心动雀跃。

简而言之,《假如爱有天意》作为典型的初恋爱情片,的确编织出了一个纯净得不食人间烟火,美丽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梦。尽管这个故事,或者说这种类型的爱情电影实在虚幻的不适合于成熟的成年人,但是我们还是要承认有时人还是需要“梦”的慰藉。

第三篇:茶花女

英语读后感:《茶花女》读后感

Those Beautiful Flowers

---Book Review: “Camille”

I rea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amille” a few years ago. At that time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main character Marguerite Gautier. “Camille” or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by Alexandre Dumas, fils, is the story of Marguerite Gautier, a young courtesan, or kept woman, in Paris in the mid 1800‘s, and how she falls in love with a young man, Armand Duval, and then tries to escape from her questionable past. Unfortunately, it comes back to haunt her and she ends up returning to that life and dies painfully and alone, but with the knowledge that she was a noble woman at heart. When I first began to read the book, I did not care for Marguerite or her attitude or lifestyle, but as I got further into the narrative, I realized that her saucy attitude was a front to cover the lonely woman that she really was. She felt used, abused and unloved, until the gentle Armand Duval came into her life and showed her that he loved her as a person and not for what she could do for him. It must have taken great courage for Marguerite to leave the life she had lived for so long, knowing all along that it was probably too good to be true and would not last indefinitely. And it also showed that Marguerite really loved Armand Duval for she could even change herself for him.

However, happiness didn’t last for long. When M. Duval, Armand‘s father, came to her, pleading for her to leave Armand to save both Armand‘s reputation and that of his younger innocent sister, Marguerite saw a way to become pure of heart, if not in body. She felt that it was her duty, because she loved Armand so much, to do this even though it meant giving up her own happiness and hurting Armand temporarily. She reluctantly returned to her former life, knowing that some day

Armand would forgive her. Sadly, she died in debt and basically alone, except for her one female friend, Julie Duprat, who helped her during her illness. She had her journal sent to Armand after her death, explaining why she had made the choices she had. I think Dumas‘s last few lines about Marguerite being the exception, not the rule were quite true, and I also agreed with his view that while her lifestyle could not be condoned, we as a society assume that all of these type of women are cold and heartless, while this may not always be the case. A person can make the wrong choices in life when they are young, and try to redeem themselves, but sometimes past situations prevent them from changing their lives, even though they desperately wish to do so. This applies to both men and women in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circumstances: involvement in crime; drug or alcohol abuse; gambling; prostitution; financial problems; poor marriage choices; etc. And this is the fact, which exists in the whole society.

As far as the other characters in the book, I think Marguerite was right in saying that no one truly cared about her, but only wanted something from her, the only exceptions being Armand and Julie Duprat. Of course, the Comte de G. and Comte de N. wanted her body and appearance. The Duke needed to “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 and realize that she could never replace his dead daughter. If he truly cared, he could have helped her leave her lifestyle without “keeping” her himself. And lastly, Prudence was a blood-sucking leech who used Marguerite almost worse than the men. I also think she was jealous of the fact that Marguerite had so much more courage than herself and someone truly loved her.

简爱读后感英文版(2)

2007-06-06 08:45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special and unreserved woman who has been exposed to a hostile environment but continuously and fearlessly struggling for her ideal life. The story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symbol of the independent spirit.

It seems to me that many readers’ English reading experience starts with Jane Eyer. I am of no exception. As we refer to the movie “Jane Eyer”, it is not surprising to find some differences because of its being filmized and retold in a new way, but the spirit of the novel remains----to be an independent person,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Jane Eyer was a born resister, whose parents went off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and her aunt,the only relative she had,treated her as badly as a ragtag. Since Jane’s education in Lowwood Orphanage began, she didn’t get what she had been expecting——simply being regarded as a common person, just the same as any other girl around. The suffers from being humiliated and devastated teach Jane to be persevering and prize dignity over anything else.As a reward of revolting the ruthless oppression, Jane got a chance to be a tutor in Thornfield Garden. There she made the acquaintance of lovely Adele and that garden’s owner, Rochester, a man with warm heart despite a cold face outside. Jane expected to change the life from then on, but fate had decided otherwise: After Jane and Rochester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and got down to get marry, she unfortunately came to know in fact Rochester had got a legal wife, who seemed to be the shadow following Rochester and led to his moodiness all the time ----Rochester was also a despairing person in need of salvation. Jane did want to give him a hand, however, she made up her mind to leave, because she didn’t want to betray her own principles, because she was Jane Eyer. The film has finally got a symbolist end: Jane inherited a large number of legacies and finally returned. After finding Rochester’s misfortune brought by his original mad wife, Jane chose to stay with him forever.

I don’t know what others feel, but frankly speaking, I would rather regard the section that Jane began her teaching job in Thornfield as the film’s end----especially when I heard Jane’s words “Never in my life have I been awaken so happily.” For one thing, this ideal and brand-new beginning of life was what Jane had been imagining for long as a suffering person; for another, this should be what the audiences with my views hoped her to get. But the professional judgment of producing films reminded me to wait for a totally different resul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coming with the excellence----perhaps not only should another section be added to enrich the story, but also we may see from the next transition of Jane’s life that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would get.” (By Forrest Gump’s mother, in the film “Forrest Gump”) What’s more, this film didn’t end when Jane left Thornfield. For Jane Eyer herself, there should always be somewhere to realize her great ideal of being independent considering her fortitude, but for Rochester, how he can get salvation? The film gives the answer tentatively: Jane eventually got back to Rochester. In fact, when Jane met Rochester for the first time, she scared his horse and made his heel strained,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meant Rochester would get retrieval because of Jane. We can consider Rochester’s experiences as that of religion meaning. The fire by his frantic wife was the punishment for the cynicism early in his life. After it, Rochester got the mercy of the God and the love of the woman whom he loved. Here we can say: human nature and divinity get united perfectly in order to let such a story accor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both two sides. The value of this film may be due to its efforts to explore a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m under the faith of religion.

Life is ceaselessly changing, but our living principles remain. Firmly persisting for the rights of being independent gives us enough confidence and courage, which is like the beacon over the capriccioso sea of life. In the world of the film, we have found the stories of ourselves, which makes us so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the dramatis personae.

In this era of rapid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leading to increasing life complex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effects on us call for a balance. We are likely to find ourselves bogged down in the Sargasso Sea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and living unconsciousness. It’s our spirit that makes the life meaningful.

Heart is the engine of body, brain is the resource of thought, and great films are the mirrors of life. Indubitably, “Jane Eyer” is one of them.

第四篇:茶花女

《茶花女》读后感

她从来只带茶花。一个月中,有二十五天她带白色茶花,另外五天带红色茶花。没有人知道这颜色变幻的原因。在巴尔荣夫人的花店中,她被人称作茶花女。这名字就叫开了。”这就是茶花女。

我感受着玛格丽特的悲剧,期间不知有多少回想哭的冲动,竟没有流出一滴眼泪。这也许就是玛格丽特在我心中的定格。读完小仲马先生的《茶花女》,我的心情许久不得平静。也许是一口气读下来的缘故,又或者是由于作者是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整个故事异常真切。头脑里清晰地呈现着茶花女美丽圣洁的面容——因为“她的一生是罪人,而她死时是基-督徒”。

玛格丽特是个天使,她生活在最肮脏的领域,却保持着茶花般洁白清新的气质,她富裕奢侈却又一无所有。命运待她不公,试问谁想成为人们蔑视的对象?一个软弱的女子,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哪有能力抗争?直到阿尔芒的出现,才带来了茶花女生命的阳光。伟大的爱情似乎总免不了缺憾,也许还是致命的。不是因为阿尔芒负担不起茶花女的生活,而是茶花女竟然为他改掉了过去奢侈的生活习惯并愿意与他过上朴实幸福的平淡生活。我所敬佩茶花女的也正是这一点。阿尔芒遭到父亲反对后未动摇对茶花女由衷的爱,他立场坚定,甚至不惜与父亲反目;茶花女对阿尔芒的感情也始终如故,但她表现得更无私,她为了阿尔芒的幸福,为了阿尔芒家庭的利益,毅然决定离开他。可想而知,茶花女离开小村庄的那天晚上,是多么得撕心裂肺啊! 最不忍心读的是茶花女临终的日记。在日记里,她向阿尔芒述清了一切,字里行间到处可以体味到她对阿尔芒真切的爱。失去他,茶花女便觉生活已无希望,一切也可告以完结。于是,她放任自己,以至病情逐日加重。直到死神就站在她身前时,她还一心惦恋着阿尔芒,多想临死前再见他一面,却至死也未能如愿以偿。

上天更加喜欢一个忏悔的罪人,而不是一百个没有犯过罪的遵守教义的人”当天主允许一个妓-女萌生爱情的时候,这种爱情起初似乎是一种宽恕,后来几乎总是变成对她的惩罚,没有忏悔就谈不上赦罪。快乐,忧郁,纯真,奢淫于一身的玛格丽特对往昔深自谴责时才觉察到自己产生了深沉的,真诚的,不能遏止的爱情。激起这种赎罪爱情的阿尔芒有一颗宽恕的心,也蕴掺了些许忌疑,显得纯洁无邪,却也来势汹汹。

一个靠卖笑度生,受人供养的女子在轻浮,放荡间纵容,从来也没敢奢望过真爱。对伯爵的冷漠,与老公爵的密切让世人透析到,也因该想到她们需要的仅仅是金钱和金钱换来得花天酒地,他们什么都猜到了,真情却除外。然而在这极度虚荣背后的一丝缝隙却被阿尔芒物以稀为贵的眼泪滋润了,摆脱了暗恋的忧闷,有辛升级为玛格丽特一生种继那条宠物狗后第二个爱过的生物。与那个从来没有对她讲过她女儿没法入耳的话的老公爵间的一丝真情滋长了与阿尔芒间那惊天地的爱情,而披着糖衣的真情终究败在了爱情这个东西的手下。玛格丽特的大义凛然,坚韧,纯真,自由的个性也可窥见。

在冲动,豪爽,毫无保留,妒忌还略带软弱的阿尔芒的几经周折下,他们的爱情终于也坚固了一段时间。正沉浸在“想象能给他们感官以诗意,肉-欲能向心灵的幻想让步”的甜蜜美满中时,老迪瓦尔的驾临犹如一支镇静剂,使他们预感到灾难的即将来临。爱情与亲情的碰撞却没能激荡绚烂爱河的涟漪。

老练的资本家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了!小仲马再一次渲染了玛格丽特善良,坚贞的个性。俩个悲痛欲绝的年轻人在经历人生最幸福和最痛苦的极限时刻后熄灭了初长的情焰。玛格丽特继续了自己曾为爱情而舍弃的奢侈生活来填补他内心的伤穷。不知真-相的阿尔芒却开始了他的报复,而他却不知牺牲了自己的玛格丽特再他的打击下已痛不欲生几经死去。可怜的茶花女,坚持到了最后!

弥留之际一次次的呼唤,阿尔芒心如碎石。他在怨恨天主为什么不给他忏悔的机会!

玛格丽特曾经希望天主留给她美貌和健康,以换取她的忏悔和舨仪!可是,她已夭折,如同一件艺术品一样被毁坏了。

第五篇:茶花女读后感2000字 《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读后感2000字

原创: 是玲珑公子啊

本文字数:2315字

阅读时间:5分钟

01

读完《茶花女》这本书,我不由陷入深深地沉思,或许是故事太悲伤,亦或是与主人翁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涌出太多的画面,记忆的碎片在这一刻纷纷闪现,抢着诉说些什么,我只好一点一点的把思绪整理下来。

玛格丽特,她会如何回忆她的一生呢?在心灵沙漠中苦苦煎熬,或许死是她唯一的解脱。

生活的糜烂,让一个原本纯情的乡村姑娘浸染在这个虚伪的人间地狱,痛苦的无法自拔。外表的光鲜,聚众的欢闹也无法抵挡她内心的空旷,心灵迷失在荒无人烟的沙漠,让她常常一个人对着火炉发呆。是的,妓女,一个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把肉体出卖给了伪君子的职业,从来都被人轻蔑。她看不起自己,也不相信爱情,对于一个妓女来说,灵魂早就不属于自己,她不过是行走在人世的一具皮囊,一个让人想要得到,借以装点脸面,满足虚荣的道具。她喜欢花,山茶花,她曾大把大把的花钱去买,由此得到一个外号,茶花女。许多人觉得这是她的嗜好,是她一个花钱的借口,因为这种女人,不花钱就等于要了她的命。甚至连妓女普津当丝都觉得她买这些花简直就是浪费,还不如买几顶帽子来的实在。花,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她对一个纯洁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是她精神上的唯一寄托。玛格丽特就是这样一个妓女,糜烂的生活中,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的内心。

02

她的生活是奢华的,但她却从来没有爱上这种奢华,社会每每传出哪个倒霉的年轻人因为玛格丽特破产的消息,她从来都不去辩解,因为这是徒劳。她并不贪财,甚至不在乎金钱,她从情夫身上榨来的金钱,只是维持着自己的生活状态,因为她这种社交花,一旦生活发生一点不同,大家都会传言她破产了,要知道,没有人会包养一个破产而又无名的女人,她只能把榨来的钱,装扮自己,维持这种奢华,然后又贴回那些情夫的脸上。简单的说,是情夫花钱在买自己的面子,没错,就是在为自己的虚荣买单,妓女就像奢侈品一样,是一种炫耀的工具,妓女越奢华越昂贵,就越能体现自己的实力和地位。而玛格丽特,这种面上被称为夫人,私下被称为荡妇的妓女,只不过是一个媒介,是这种虚荣消费最大的牺牲者。她们只是皮囊,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光鲜的外表永远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没有爱滋润的山茶花也注定要枯萎死去。

玛格丽特的朋友圈当然也都是妓女,这些所谓的朋友,也仅仅是一种称呼,一群因为利益捆绑起来没有灵魂的人。那个整天在玛格丽特面前出谋划策,鞍前马后的普津当丝,不过是把玛格丽特当做摇钱树,一种光环下的寄生。她可以同玛格丽特一起去第一包厢看戏,可以一起乘坐华丽的马车,可以在玛格丽特家里蹭吃蹭喝。可是,当可怜的玛格丽特生病的时候,那些平日欢歌笑语的朋友们,一个个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不露面。对他们来说,玛格丽特不过是一个供吃供喝的社交工具。也许他们会私下说上一句"可怜的人。"但是绝对不会为此而悲伤,他们的欢闹生活还在继续,没人会在意一个躺在床上生病的妓女。

03

在玛格丽特生病的那些天,只有一个叫阿尔芒的年轻人每天都会来打探她的病情,但却从来不敢去拜访她,显然,这个叫阿尔芒的年轻人真的爱上了玛格丽特,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心情,当你真的爱上一个人的时候,第一感觉永远是卑微,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觉得对方会厌恶自己。()这种胆怯,让你不敢向前去介绍自己,只能远远的看着她,揣摩她每天的心情,因为她开心而开心,因为她的伤心而悲伤。高中的时候,我也爱上一个同校的女孩,我只敢偷偷的远远的看她,每天早上去学校,趴在栏杆上看她经过,便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候。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感觉就像当时的我一样,或许每个男孩都会在那个年纪,去疯狂的爱上一个人。或许,现在我只是在借阿尔芒去写我当年的感受,而现实也的确如此。

灵魂是爱情的基础,而妓女是不应该有爱情的,就像小仲马所说的那样,当她真的陷入爱河的时候,就是主要惩罚她的时候,没错,爱情对妓女来说就是最大的惩罚,是对她过去不堪生活的惩罚。这种爱情是不被社会所接纳,也不被任何人所祝福,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对爱的一种羞辱,仅仅因为是和一个妓女相爱,阿尔芒的未来就要毁灭,就像阿尔芒的父亲所说的那样,一个男人的尊严,谁会容忍自己的妻子和好多男人上过床。阿尔芒却天真的回答:"只要她今后不和别的男人上床",多么天真的回答。没有人会逃离自己的过去,没有人能毁灭自己的历史,你现在所做所为,就是未来你的"因",而未来的你将会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负责,这就是过去你的"果".

04

玛格丽特,这个可怜的人,作为社会的牺牲品,她的"因"已经决定她注定得不到想要的爱情,即便这个"因"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所迫,或许,这就是命。

爱情不分贵贱,但是人的命运是有贵贱的,玛格丽特的故事,更是对社会的一种批判,对虚伪的阶级的批判。

我突然想到高中的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时我还给这篇古代的小说写过续集,给杜十娘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现在想想,悲剧,注定是悲剧。正是因为悲伤的结局,才能对社会起到警示,使人心产生震撼。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一样的身世,也遇到了同样可以使人可以抛弃一切的爱情。但是我却觉得,杜十娘更加悲情,因为她不光受到社会排挤,还遭受了爱情的背叛,爱人的抛弃。最后的她只能投河自尽。相比之下,玛格丽特的爱更加崇高,她明白自己的爱没有结果,宁愿被爱人误解而受到憎恨,也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但是,至少,阿尔芒依然爱着她,始终不渝的坚守。

妓女,就是陷入泥潭的人,慢慢的等泥浆淹过头顶,孤独的死去。爱情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让人奋不顾身,却常常将救她的人一同拉入泥潭。这就是茶花女,玛格丽特的伟大之处,在最后命悬一线的时候,勇敢的推开了阿尔芒,带着爱,沉入了万丈深渊。

END

上一篇:仓管员自我评价范文下一篇:仓管部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