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奇斗艳的《茶花女》版本

2024-04-21

争奇斗艳的《茶花女》版本(通用2篇)

篇1:争奇斗艳的《茶花女》版本

争奇斗艳的《茶花女》版本

歌剧《茶花女》不用说,除了《卡门》《图兰朵》之外,这大概是国人最熟悉的歌剧了。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像《茶花女》这样几乎通篇都是美妙旋律的歌剧,在歌剧史上也是罕见的,再加上凄美通俗的爱情故事,《茶花女》的广受欢迎,也就不言而喻了。

《茶花女》在国内的上演,在我们这一代的记忆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由中央歌剧院复排演出,演阿尔弗雷多的是著名男高音李光羲。实事求是地说,李光羲的演唱乏善可陈,但对当时刚接触歌剧的我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欣喜了。当时的唱片还是稀罕物,而我们听古典音乐的渠道大部分来自电台。由于条件限制,除了几首咏叹调之外,整出的歌剧几乎不曾听过,更不用说去剧场看了。因此,看李光羲版的《茶花女》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至于唱得如何,是没有多少资本去咀嚼的。能看到整出的《茶花女》已是莫大的幸福,谁还会在乎它的演绎。

随着唱片的流行,以前只是在书本上读到的古典音乐,渐渐地成了我们案头的必备之物。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这是极平常,也是极实在的一句话。古典音乐接触得多了,不同的版本听得比较多了,口味也开始变得刁钻起来。上海以前的资深“发烧友”、唱片玩家,只要你能报得出古典音乐的曲目,马上就能如数家珍地列举出各种不同的演绎版本,让初听古典音乐的爱乐者羡慕不已。而有了这种基础,那么才真正具备选择的资本。

正如维瓦尔第的《四季》一样,《茶花女》的版本之多,恐怕难以统计。我自己收藏的《茶花女》版本就有七八张之多,是我歌剧唱片藏品中最多的一部歌剧。而在歌剧演出史上,《茶花女》可以和《卡门》《波希米亚人》等同列于上演率最高、受众面最广的歌剧之列。这里仅选择一些与我们有关的《茶花女》版本谈谈。

传统版:感受《茶花女》之美

如果说李光羲版的《茶花女》是我们饥不择食时的打牙祭,聊以解馋,是特殊年代的产物的话,那么,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茶花女》之美,感受到那种回肠荡气的凄美甘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或者90年代初)在国内上映的电影版歌剧《茶花女》,当年在乐迷中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我还能想起当时像过节一样,在国泰电影院看片的时候,那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电影版的《茶花女》由加拿大女高音斯特拉塔斯和多明戈主演。这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版本的《茶花女》,可以视之为最经典的演出。

首先从气质和容貌上来说,斯特拉塔斯美艳动人,多明戈就不用说了,出名的歌剧界大帅哥、歌剧大佬。这对堪称璧人的歌剧界名伶,至少在《茶花女》中,还没人能够超越这对组合。多明戈和罗马尼亚女高音科特鲁巴斯也有一个《茶花女》的唱片版本广受赞誉,但科特鲁巴斯至少在容貌上已经输给了斯特拉塔斯。歌剧界的大美人安娜?莫芙,也擅演《茶花女》,但她的美缺少气质,不如斯特拉塔斯有一种天然的风尘气,一种楚楚动人的、令人扼腕的哀怨。唯一堪比的就是卡拉斯了,但卡拉斯是又太强悍了一些,缺少一些女性身上特有的柔媚。不要忘了,女人是水做的!

我曾经看过2002年录制于意大利布塞托威尔第歌剧院的《茶花女》版本,由意大利女高音斯蒂法妮雅?波法德丽和史考特?皮珀演唱。男女主角也算得上是俊男靓女,尤其是扮演薇奥莱塔的波法德丽,长得更是艳如桃花,和斯特拉塔斯有的一比,但唱得实在不敢恭维。波法德丽有着天然的明星范儿,无奈老天爷没给她一副好嗓子,也不给她演技,她就像是一个高级花瓶,虽然插满了鲜花,艳丽但不动人。故此,至今不见她在歌剧舞台上有什么大的作为,真是枉屈了美人。

电影版的《茶花女》,场景没什么多谈的:华丽的客厅,一群及时行乐的红男绿女,逼真地还原了19世纪的社交生活。当时的人并不像现在这样,追求哗众取宠的舞台场面,追求新意,搞一些花里胡哨却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理念。歌剧还是以听为主,所谓赏花赏月赏秋香,在美丽的事物面前,理念是不值钱的。斯特拉塔斯的演唱速度自由、灵性而发自肺腑,嗓音充满张力、富有激情。而多明戈虽然正当盛年,风流英俊,但在人物的刻画上,甚至还有些不及斯特拉塔斯。这版的《茶花女》堪称经典,或许还培养了上海第一批歌剧爱好者。除了80年代国内上演的歌剧外,这是我们第一次所看到的国际最高水准的歌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上海歌剧院上演的《茶花女》。当时的上海,有一波歌剧演出的小高峰,演出过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比才的《卡门》、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和威尔第的《茶花女》等。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鲜的,不像现在,高水准、国际性的音乐演出已经非常频繁。

上海歌剧院版的《茶花女》,如实照搬了安捷拉?乔治乌演唱、索尔蒂指挥的英国皇家歌剧院的1994年版本,这或许是当年和皇家歌剧院合作的关系。这个版本颇能体现当时流行的简约歌剧演出风格,但多少还有些过去舞台的影子,简约但不草率。这版的舞台非常简洁,只保持了客厅的轮廓而剔除了繁琐的舞台,逼真地还原故事发生年代的场景。尤其是第一幕中,只用几个半圆形的木凳来代替客厅??嗦的陈设。但演员的服装还是保持了当年的模样,让人感觉到这是发生在19世纪的故事。不像安娜?涅特里布科的版本那样,完全是时装版,根本不考虑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通俗地讲,这有些乱来。或许是出于节约舞台成本的考虑,但这种风格的歌剧多少有些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对内行的听众倒是无所谓,而对第一次接触歌剧的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直观的感受。歌剧不是京剧,光靠演员的唱念做打、靠肢体的表演来体现人物。京剧是不需要舞台布景的,但歌剧不是,歌剧演员表演的成分很少,而布景正是起到提示剧情的作用。

概念版:旧瓶装新酒

以上提到的《茶花女》的各种版本还是比较传统的,而现在的舞台演出,出现了很多“概念版”,或者“改编版”。也就是说,在原作的剧情上,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移植到另外一个场景。简单地说,就是旧瓶装新酒。比如前些年在上海演出的《波希米亚人》《玛侬?莱斯科》都是这样。这样的移植或许是为吸引现在年轻观众,满足他们猎奇的嗜好,但对歌剧老观众来说,是画蛇添足:谁在乎你什么理念,唱得好才是硬道理。当然,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吸引年轻的观众,增加新鲜的血液,也是现代歌剧发展的方向,无可厚非,这也是现代歌剧导演需要思考的课题。搁在以前,歌剧导演只是一个摆设,谁也不会在乎歌剧导演的想法――指挥说了算。

这里可以提一下国家大剧院版的《茶花女》。这是一个堪称“最梦幻”的版本,导演将整个故事处理成为男主人公的一个梦,而观众随着梦境进入茶花女的世界,成为这版歌剧的“剧中人”。而在舞台呈现方面,“光影特效”所营造的梦境效果也将让观众有着亦真亦幻的奇妙感觉。

平心而论,这种处理的确富有新意,可以说是一种视角的解读,就像“每一个观众的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而舞台上出现的3D效果,正是依托了现在的高科技,时代在进步,舞台自然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

而由天津歌剧院推出,汤沐海指挥、易立明执导的“民国天津版”《茶花女》又是另一种风貌的版本。它以民国时期的天津为背景,讲述了当红歌女魏澜丽与名门子弟纪雷德之间的爱情悲剧。

这是将故事本土化的改造,可以说是比较亲民的,甚至有些讨好本地观众的嫌疑,也可以说是导演煞费苦心的结果。现在要混口饭吃可真难啊!不使出浑身解数,就吸引不了观众。当然,这在宣传策略上也是一个由头,对本地的观众来说,自家门前的故事,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和力。其实这种噱头也不乏鲜见。本人在30多年前看话剧《西哈诺》时,舞台上就出现了中国的熊猫,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当然,这只是一个插科打诨的噱头,不像现在是将故事整体的移植。

上海歌剧院象征版:升华的爱情故事

上海歌剧院这次将演出的《茶花女》,导演易立明又将故事移植到了上海。新版《茶花女》以爱情童话为主题,通过倒叙的手法把这个在地球上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能发生的“人类通用”的爱情故事以不同以往的舞台形式呈现出来。

按照导演的理念,他将《茶花女》故事的场景设置在由上海启程的邮轮“白色茶花号”上,邮轮途经法国殖民地越南的西贡和北非的摩洛哥,最终抵达巴黎。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下,邮轮也是一个上流社会的缩影,充斥着各色人等。剧情当中的固定人物,如侯爵、子爵、医生、弗洛拉、安妮娅、众宾客等在这一版本中则处理为邮轮上的职员,如船长、大副、赌场老板、女佣、水手等等。在海上长途航行的邮轮则又象征着漂泊动荡、起伏不定的人生境遇。

这是一个颇有象征性的版本。而导演将剧中的人物处理成船上的职员,并通过漂浮不定的船来暗示一种无常的宿命。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一个角色,而每个人其实都不知道最终的命运究竟是如何?船长也好,大副也罢,这种身份的转移,比之侯爵、子爵等抽象的身份变得更为具体。而阿尔弗雷多、薇奥莱塔的身份也具体化了,这种身份的改变,使得故事更像是发生在自己的周围,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思考,让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是一个颇为不错的理念,它升华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让人咀嚼,让人思索。当然,理念最终只是一个构思,真正的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篇2:争奇斗艳的《茶花女》版本

《茶花女》在国内的上演,在我们这一代的记忆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由中央歌剧院复排演出,演阿尔弗雷多的是著名男高音李光羲。实事求是地说,李光羲的演唱乏善可陈,但对当时刚接触歌剧的我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欣喜了。当时的唱片还是稀罕物,而我们听古典音乐的渠道大部分来自电台。由于条件限制,除了几首咏叹调之外,整出的歌剧几乎不曾听过,更不用说去剧场看了。因此,看李光羲版的《茶花女》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至于唱得如何,是没有多少资本去咀嚼的。能看到整出的《茶花女》已是莫大的幸福,谁还会在乎它的演绎。

随着唱片的流行,以前只是在书本上读到的古典音乐,渐渐地成了我们案头的必备之物。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这是极平常,也是极实在的一句话。古典音乐接触得多了,不同的版本听得比较多了,口味也开始变得刁钻起来。上海以前的资深“发烧友”、唱片玩家,只要你能报得出古典音乐的曲目,马上就能如数家珍地列举出各种不同的演绎版本,让初听古典音乐的爱乐者羡慕不已。而有了这种基础,那么才真正具备选择的资本。

正如维瓦尔第的《四季》一样,《茶花女》的版本之多,恐怕难以统计。我自己收藏的《茶花女》版本就有七八张之多,是我歌剧唱片藏品中最多的一部歌剧。而在歌剧演出史上,《茶花女》可以和《卡门》《波希米亚人》等同列于上演率最高、受众面最广的歌剧之列。这里仅选择一些与我们有关的《茶花女》版本谈谈。

传统版:感受《茶花女》之美

如果说李光羲版的《茶花女》是我们饥不择食时的打牙祭,聊以解馋,是特殊年代的产物的话,那么,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茶花女》之美,感受到那种回肠荡气的凄美甘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或者90年代初)在国内上映的电影版歌剧《茶花女》,当年在乐迷中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我还能想起当时像过节一样,在国泰电影院看片的时候,那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电影版的《茶花女》由加拿大女高音斯特拉塔斯和多明戈主演。这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版本的《茶花女》,可以视之为最经典的演出。

首先从气质和容貌上来说,斯特拉塔斯美艳动人,多明戈就不用说了,出名的歌剧界大帅哥、歌剧大佬。这对堪称璧人的歌剧界名伶,至少在《茶花女》中,还没人能够超越这对组合。多明戈和罗马尼亚女高音科特鲁巴斯也有一个《茶花女》的唱片版本广受赞誉,但科特鲁巴斯至少在容貌上已经输给了斯特拉塔斯。歌剧界的大美人安娜·莫芙,也擅演《茶花女》,但她的美缺少气质,不如斯特拉塔斯有一种天然的风尘气,一种楚楚动人的、令人扼腕的哀怨。唯一堪比的就是卡拉斯了,但卡拉斯是又太强悍了一些,缺少一些女性身上特有的柔媚。不要忘了,女人是水做的!

我曾经看过2002年录制于意大利布塞托威尔第歌剧院的《茶花女》版本,由意大利女高音斯蒂法妮雅·波法德丽和史考特·皮珀演唱。男女主角也算得上是俊男靓女,尤其是扮演薇奥莱塔的波法德丽,长得更是艳如桃花,和斯特拉塔斯有的一比,但唱得实在不敢恭维。波法德丽有着天然的明星范儿,无奈老天爷没给她一副好嗓子,也不给她演技,她就像是一个高级花瓶,虽然插满了鲜花,艳丽但不动人。故此,至今不见她在歌剧舞台上有什么大的作为,真是枉屈了美人。

电影版的《茶花女》,场景没什么多谈的:华丽的客厅,一群及时行乐的红男绿女,逼真地还原了19世纪的社交生活。当时的人并不像现在这样,追求哗众取宠的舞台场面,追求新意,搞一些花里胡哨却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理念。歌剧还是以听为主,所谓赏花赏月赏秋香,在美丽的事物面前,理念是不值钱的。斯特拉塔斯的演唱速度自由、灵性而发自肺腑,嗓音充满张力、富有激情。而多明戈虽然正当盛年,风流英俊,但在人物的刻画上,甚至还有些不及斯特拉塔斯。这版的《茶花女》堪称经典,或许还培养了上海第一批歌剧爱好者。除了80年代国内上演的歌剧外,这是我们第一次所看到的国际最高水准的歌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上海歌剧院上演的《茶花女》。当时的上海,有一波歌剧演出的小高峰,演出过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比才的《卡门》、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和威尔第的《茶花女》等。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鲜的,不像现在,高水准、国际性的音乐演出已经非常频繁。

上海歌剧院版的《茶花女》,如实照搬了安捷拉·乔治乌演唱、索尔蒂指挥的英国皇家歌剧院的1994年版本,这或许是当年和皇家歌剧院合作的关系。这个版本颇能体现当时流行的简约歌剧演出风格,但多少还有些过去舞台的影子,简约但不草率。这版的舞台非常简洁,只保持了客厅的轮廓而剔除了繁琐的舞台,逼真地还原故事发生年代的场景。尤其是第一幕中,只用几个半圆形的木凳来代替客厅啰嗦的陈设。但演员的服装还是保持了当年的模样,让人感觉到这是发生在19世纪的故事。不像安娜·涅特里布科的版本那样,完全是时装版,根本不考虑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通俗地讲,这有些乱来。或许是出于节约舞台成本的考虑,但这种风格的歌剧多少有些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对内行的听众倒是无所谓,而对第一次接触歌剧的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直观的感受。歌剧不是京剧,光靠演员的唱念做打、靠肢体的表演来体现人物。京剧是不需要舞台布景的,但歌剧不是,歌剧演员表演的成分很少,而布景正是起到提示剧情的作用。

概念版:旧瓶装新酒

以上提到的《茶花女》的各种版本还是比较传统的,而现在的舞台演出,出现了很多“概念版”,或者“改编版”。也就是说,在原作的剧情上,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移植到另外一个场景。简单地说,就是旧瓶装新酒。比如前些年在上海演出的《波希米亚人》《玛侬·莱斯科》都是这样。这样的移植或许是为吸引现在年轻观众,满足他们猎奇的嗜好,但对歌剧老观众来说,是画蛇添足:谁在乎你什么理念,唱得好才是硬道理。当然,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吸引年轻的观众,增加新鲜的血液,也是现代歌剧发展的方向,无可厚非,这也是现代歌剧导演需要思考的课题。搁在以前,歌剧导演只是一个摆设,谁也不会在乎歌剧导演的想法——指挥说了算。

nlc202309082223

这里可以提一下国家大剧院版的《茶花女》。这是一个堪称“最梦幻”的版本,导演将整个故事处理成为男主人公的一个梦,而观众随着梦境进入茶花女的世界,成为这版歌剧的“剧中人”。而在舞台呈现方面,“光影特效”所营造的梦境效果也将让观众有着亦真亦幻的奇妙感觉。

平心而论,这种处理的确富有新意,可以说是一种视角的解读,就像“每一个观众的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而舞台上出现的3D效果,正是依托了现在的高科技,时代在进步,舞台自然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

而由天津歌剧院推出,汤沐海指挥、易立明执导的“民国天津版”《茶花女》又是另一种风貌的版本。它以民国时期的天津为背景,讲述了当红歌女魏澜丽与名门子弟纪雷德之间的爱情悲剧。

这是将故事本土化的改造,可以说是比较亲民的,甚至有些讨好本地观众的嫌疑,也可以说是导演煞费苦心的结果。现在要混口饭吃可真难啊!不使出浑身解数,就吸引不了观众。当然,这在宣传策略上也是一个由头,对本地的观众来说,自家门前的故事,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和力。其实这种噱头也不乏鲜见。本人在30多年前看话剧《西哈诺》时,舞台上就出现了中国的熊猫,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当然,这只是一个插科打诨的噱头,不像现在是将故事整体的移植。

上海歌剧院象征版:升华的爱情故事

上海歌剧院这次将演出的《茶花女》,导演易立明又将故事移植到了上海。新版《茶花女》以爱情童话为主题,通过倒叙的手法把这个在地球上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能发生的“人类通用”的爱情故事以不同以往的舞台形式呈现出来。

按照导演的理念,他将《茶花女》故事的场景设置在由上海启程的邮轮“白色茶花号”上,邮轮途经法国殖民地越南的西贡和北非的摩洛哥,最终抵达巴黎。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下,邮轮也是一个上流社会的缩影,充斥着各色人等。剧情当中的固定人物,如侯爵、子爵、医生、弗洛拉、安妮娅、众宾客等在这一版本中则处理为邮轮上的职员,如船长、大副、赌场老板、女佣、水手等等。在海上长途航行的邮轮则又象征着漂泊动荡、起伏不定的人生境遇。

这是一个颇有象征性的版本。而导演将剧中的人物处理成船上的职员,并通过漂浮不定的船来暗示一种无常的宿命。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一个角色,而每个人其实都不知道最终的命运究竟是如何?船长也好,大副也罢,这种身份的转移,比之侯爵、子爵等抽象的身份变得更为具体。而阿尔弗雷多、薇奥莱塔的身份也具体化了,这种身份的改变,使得故事更像是发生在自己的周围,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思考,让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是一个颇为不错的理念,它升华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让人咀嚼,让人思索。当然,理念最终只是一个构思,真正的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争奇斗艳的《茶花女》版本】相关文章:

cosplay争奇斗艳大赛策划书04-11

上一篇:车辆事故调查记录下一篇: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