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交通运输局领导

2022-11-16

第一篇:佛山市交通运输局领导

保山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安全联防

调研报告

省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小组、省交通运输厅:

云社管公路水路安全联防[2012]1号,《关于印发全省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调研方案的通知》下发后,保山市交通运输局十分重视,及时安排布置,成立由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调研小组,根据文件精神和分工内容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路基础数据准确、全面

市交通运输局及各县区交通运输部门对统计工作十分重视,公路统计专职并相对稳定,既保证了人员水平不断提高又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从而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全面。公路年报24个表,涵盖了公路、桥涵、隧道、渡口拥有量、养护机构、养护职工、养护设备数量、应急储备、技术等级、水毁损失等内容。截止2011年12月,全市地方管养公路10881公里,其中省道351.9

5、县道1970.8

7、乡道5918.0

2、村道2238.

13、专用公路402.03。按等级分,一级公路7.91、二级公路165、三级公路78.81、四级公路7685.14、等外公路2944.19。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172.89公里,占管养里程的1.6%。

第二篇:韶山市交通运输局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

计划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市安委会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局要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继续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深入开展,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实现交通系统全年安全生产稳定而积极努力。为此,特制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1年在继续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及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各部门广大安全监管干部的积极性。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改进、完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使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2、继续完善交通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为加强交通系统安全生产监管,2011年,我局要充实和加强监管力量,建立健全本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形成局

长、各分管领导、各股室(股长、主任)、安监员等多层次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

建立企业负责、行业监管、综合监督管理相结合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警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公布各级设立的交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举报电话。定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完善重大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实施对重大事故隐患登记建档、评估分级、整改治理、跟踪监督、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确保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月通报、季公布、年考核制度,进一步促进各单位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按季度召开。会议形式:与会人员为局党组成员,各股、室、站、所负责人、公路局、运输企业、维修企业、公路施工单位领导(负责人)及安监员;会议由局分管安全领导主持;会议内容为传达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文件、会议精神,部署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会议内容由专人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2)交通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例会,按月召开。会议形式:与会人员主要为全系统安监员;会议由局分管安全领导主持;会议内容为安全生产工作业务指导、培训,

通报工作情况,下达工作任务;会议内容形成记录。

(3)交通系统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会议,视情况召开。会议形式:与会人员主要为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及安监员、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负责人及安监员;会议由局分管安全领导主持;会议内容为通报隐患排查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期限,指定相关单位跟踪落实,并做好整改落实情况书面反馈及资料档案工作。

4、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一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湖南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强化措施、强化运作、强化落实。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标语、上街宣传等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三要开办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培训,普及和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水平。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整改落实工作。

以企业自查、行业抽查、局安办督查为主要方式,坚持

检查与自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明确各股室(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突出加强我市交通安全生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部门)、重点单位(部位)和重点时段这“四个重点”的重点监控,促进加强源头治本。

要认真落实《湖南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切实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线设施,组织力量巡查,及时督促整改。按照公路隐患路段排查有关督办标准要求,对本辖区内道路隐患路段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路段,按部门分类制定整治方案和整治计划,落实资金来源,明确治理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实施单位和验收单位责任,逐一建立档案,对重大隐患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实行挂牌督办,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整改,及时消除隐患。二是要强化道路安全防护,将“安保工程”延伸到至农村的县、乡、村公路,加快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及长下坡等路段安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国、省干线公路(专养公路)和县、乡、村公路(群养公路)防撞墙等相关安全防护设施以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的禁令标志等附属设施工程建设。三是要落实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职责,健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大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运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交管、农业等部门的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大对拖拉机(电动自行车、货车)超限超载、机动车无牌无证驾驶、私家车非法载客等违章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要依法从重处罚运输企业超出许可运营线路范围和非法跨区域运营,以及客车站外揽客等违章违法行为。各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加大查处力度,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严肃追究运输企业等相关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坚持 “四不放过”原则,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认真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督促、指导事故发生单位举一反三,汲取事故教训,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建立、完善和落实事故约谈、事故现场分析会、事故通报、事故结案和报备等制度。建立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沟通协调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对事故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

6、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

要认真总结2010年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加强管理,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巩固和提升工作,依法对企业落实主要负责人职责、建立安全生产

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实施监督,严格开展执法检查,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要通过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和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工作,督促配齐配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人员,形成强有力的监管网络。

7、继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档案、资料及上报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档案、资料及报表上报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形成各股室(办)独立的档案、资料及上报的管理制度。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第三篇:中山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建设

技术和程序要求

(试行)

中山市公安局 2010年9月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综合设计与审核 ..................................................................... 2 5 工程建设程序和要求 ................................................................. 2 6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总体功能要求 ................................................... 2 7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子系统设备功能要求 ............................................. 4 7.5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标线行驶、占用专用车道等违法行为自动监测子系统 ........... 10 8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 12 9 数据规范要求 ...................................................................... 13 10 网络通信线路及相关设备要求 ....................................................... 13 11 市政工程设施通用设计 ............................................................. 14 12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验收 ......................................................... 15 13 维护管理 ......................................................................... 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杆件大样图 ................................. 1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大样图 ............................. 17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对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建设的技术和程序进行细化规定,制定本要求。本要求于2010年8月6日通过专家评审,自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起草单位: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主要起草人:李志坚、李泽明、周伟乾、胡学东、何为 评审专家:邱红桐、肖明、刘斌、肖国强、郑志坚 中山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建设

技术和程序要求

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中山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相关的技术要点及关键参数。 本要求适用于中山市辖区内的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255-2007 机动车测速仪

GA/T 445-2010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GA/T 496-2009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497-2009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514-2004 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A/T 651-2006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 GA/T 652-2006 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 GA/T 832-2009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 833-2009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 870-2010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广东省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技术规范》 DB11/T 384-2009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多功能闯红灯自动记录子系统、机动车超速违法取证子系统、区间测速子系统,以及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标线行驶、占用专用车道等违法行为自动监测子系统等。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是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的子系统。

视频监控子系统

基于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图像识别等技术,通过扩展自动检测手段辅助管理者对道路交通进行监测的子系统。可扩展的自动检测手段有事件检测、流量检测等。

车辆监测记录

能够对实施交通信号控制路口或受监控路段的车辆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处理。

综合设计与审核 综合设计

a)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设计应与道路主体工程设计相配合;

b)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设计应与交通标志、标线等进行同步综合设计,使之成为统

一、协调、完整的系统工程;

c)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单项设计完成之后,应进行综合设计,在确保系统的连续性、完整性的基础上,不出现臃余设计;

d) 应根据交通流量增长及区域发展水平,采取“总体规划、一次设计、分布实施”的原则进行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设施的设计、实施,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经济合理和未来科技发展;

e) 同时设置信号控制、闯红灯自动记录、视频监控等多类设备的交叉口,应整合为交叉口综合控制系统;对暂不设置信号控制、闯红灯违法、视频监控等设备的平面交叉口,应预留或预埋满足加装该设备所需的管道;

f)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应充分利用交通标志、行人过街天桥、立交桥等设施作为基础支撑,应确保安全和景观协调;

g) 确保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支撑杆件的综合利用,上下游200m范围内有已建或待建支撑杆件时,宜共用支撑杆件,此时应综合确定负载,确保安全和景观协调;

h) 应与附近已建或待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的供电、通信设施共用,应综合确定负载,并由先期建设或供电、通信需求高的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的施工单位负责供电、通信设施的建设,并预留后续建设工程的接口和容量;

i)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的设置、设备选择和传输等应满足有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要求; j)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的机箱等所有设备应合理设置,不得侵占盲道,不得妨碍行人、非机动车正常通行,并确保有防盗等安全功能。 设计审核

a) 在新、改、扩建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应进行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专项设计,或作为专项设计之一纳入到交通工程设计中,并通过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审核。

b)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专项设计应与交通工程设计相协调。

工程建设程序和要求 工程建设程序要求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安装调试工程的项目管理、立项、招标、合同签署、实施、监理、培训、预验收,试运行、竣工等通用程序和要求应当符合GA/T 651以及中山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外场施工要求

应当符合GA/T 652要求。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总体功能要求 基本功能

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

要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全天候正常运行。 视频监控

要求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具有利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目标道路交通进行监视和信息记录的功能。记录的视频信息必须满足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和中山市社会治安监控平台接入要求。 交通违法行为自动记录

对各种机动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行驶超过规定限速、通过灯控路口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跨越车行道分界线、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等自动判别后抓拍取证,以此作为执法依据。 自动校时

外场违法采集设备自动调用中心的时间校时服务,完成外场采集系统与中心系统时钟同步校时功能。要求外场违法采集系统每天至少完成一次校时功能。 生成违法信息

按照本规范中制定的格式标准,前端预处理生成可以作为执法依据的违法案例数据。 违法信息本地存储

对于机动车违法信息按时间片段覆盖,要求在本地(前端处理主机)存储7天时间。对超过存储期限违法信息可实现自动删除。 违法数据信息上传

通过违法信息上传接口,按照本要求,将违法信息上传给中山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号牌自动识别

具体标准应当符合GA/T 833相关要求。 运行状态信息自动上传

通过运行状态信息上传接口,按照本要求,将外场运行状态信息上传给中山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要求每天至少上传一次状态信息。

系统状态分为如下三种: 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运行异常,但不影响系统运行(要求状态信息含详细异常信息); 系统运行故障,已影响系统运行(要求状态信息含详细故障信息)。 实现远程控制

要求实现对前端设备的远程维护、调试等。

扩展功能 车辆监测记录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可选择性增加车辆监测记录功能。 交通流量采集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可选择性增加机动车流量采集功能,为道路交通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交通事件检测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可选择性增加交通事件检测功能。可检测并报警的交通事件类型包括占有率超过阀值、机动车停驶、车辆逆行、交通拥堵等。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子系统设备功能要求 视频监控子系统功能要求 基本功能要求 视频监控要求

记录的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68×576)个像素点,帧率不低于25帧/秒。

视频图像质量要求达到DB11/T 384.5: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所规定“优”等水平。

视频信号格式与编码按照DB11/T 384.2:模拟图像采用PAL制式,数字图像采用MEPG4或H.264的图像编码格式。

扩展功能要求 交通事件检测要求

视频监控子系统在不进行日常监控情况下,进入预置位,进行交通事件检测。 视频监控子系统应能检测一种或多种下列所述交通事件,检测准确率不小于85%。

a) 占有率超过阀值;

b) 车辆停驶:车辆停止移动10秒钟(可调)以上认为车辆停驶; c) 车辆逆行:车辆在车道中行驶方向和所设定的方向相反; d) 遗弃物:车辆行驶后路面出现遗弃物; e) 行人:有人出现在车道中;

f) 车辆慢行:车辆行驶速度低于设定的报警速度; g) 交通拥堵:车辆排队长度超过报警设定值; h) 违章变道:车辆在不能变道的区域变道。

视频监控子系统生成交通事件录像(事件发生前后3~6分钟时段的录像,可调),提供给交通管理者进行分析,或者作为交通事件的责任判据等。录像的存储与回放满足DB11/T 384.6要求。 交通流量采集要求

视频监控子系统在不进行日常监控情况下,进入预置位,进行交通流量检测。

视频监控子系统应能实现仿线圈交通流检测,提供环型线圈检测器相同特性的触点式信号输出,以接入出入口信号控制设备检测输入。

视频监控子系统应能进行交通流参数检测,可以检测下列交通参数: a) 平均流量,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b) 平均车速,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c) 平均占有率,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d) 交通流参数输出的时间间隔1~5分钟(可调)。

多功能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功能要求

多功能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应通过国家相关机构的检测,测速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执行强制检定。

基本功能 闯红灯行为记录

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应记录机动车闯红灯过程中两至三个位置的信息以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

第一个位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机动车车身未越过停止线的情况;

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整个机动车车身已经越过停止线并且在相应红灯相位继续行驶的情况;

并且至少有一个位置的信息能够清晰辨别号牌号码。

各个位置间应保持适宜的距离以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不得出现因间距太大影响对违法机动车进行认定的情形。

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应具备扩展性,在当前设备条件下能实现对所有的车辆提供特写录像,并能够记录该车道所有车辆的车牌信息。 闯红灯记录有效率

在GA/T 496标注的适用条件下,闯红灯记录有效率白天不小于90%,夜间不小于85%。 图片

系统采集的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至少为24位真彩色图像,图像文件应采用JPEG格式,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600×1200)个像素点。

系统记录的闯红灯违法行为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满足GA/T 832及GA/T 496的规定。 车辆号牌识别

系统应具备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其用于号牌识别的字符库应齐全,即应能识别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至少包括GA 36规定的号牌(除摩托车号牌、低速车号牌、临时号牌、拖拉机号牌外)、武警汽车号牌和军队汽车号牌等,并能识别车牌颜色(蓝、白、黑、黄)。

对没有安装尾部车牌的机动车,记录无牌车辆图片,并能按要求报警。 号牌识别率

在GA/T 497标注的适用条件下,号牌识别准确率白天不小于90%,夜间不小于85%。 视频监控

系统应具有视频监控功能,并能对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记录。视频数据采用分段存储方式,每两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至少存储7天。

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68×576)个像素点,帧率不低于25帧/秒。

视频图像质量要求达到DB11/T 384.5: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所规定“优”等水平。

视频信号格式与编码按照DB11/T 384.2:模拟图像采用PAL制式,数字图像采用MEPG4或H.264的图像编码格式。 计时误差

系统24小时计时误差应不超过1秒钟,并确保每天至少校准一次计时时钟。 预留时钟校准接口—GPS接口,接收GPS时钟的校准。

扩展功能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限速行为记录要求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限速行为记录功能。具有速度测定功能的多功能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其测速范围和道路实测误差应符合GB/T 21255相关要求。

系统记录的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符合GA/T 832的规定。 其它交通违法行为记录要求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功能。

系统记录的上述交通违法行为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符合GA/T 832的规定。 交通流检测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流检测功能。 系统至少可以检测下列交通流参数: a) 平均流量,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b) 平均车速,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c) 平均占有率,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交通流参数输出的时间间隔1至5分钟(可调)。 交通事件检测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系统应能至少检测一种或多种下列所述交通事件,检测准确率不小于85%。

a) 占有率超过阀值;

b) 车辆停驶:车辆停止移动10秒钟(可调)以上认为车辆停驶; c) 车辆逆行:车辆在车道中行驶方向和所设定的方向相反; d) 遗弃物:车辆行驶后路面出现遗弃物; e) 行人:有人出现在车道中;

f) 车辆慢行:车辆行驶速度低于设定的报警速度; g) 交通拥堵:车辆排队长度超过报警设定值; h) 违章变道:车辆在不能变道的区域变道。 系统生成交通事件录像(事件发生前后3~6分钟时段的录像,可调),提供给交通管理者进行分析,或者作为交通事件的责任判据等。录像的存储与回放满足DB11/T 384.6要求。 车辆监测记录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车辆监测记录功能。

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99%以上,其中车辆通行数据库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

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车辆图像捕获应能满足通行车辆骑、压车道线行驶的情况。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具有车辆检测记录功能的多功能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具有布控缉查车辆自动报警功能,自动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0.5秒钟。其数据库格式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号牌结果符合条件时,能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

多功能机动车超速违法取证系统功能 基本功能

机动车行驶速度超过规定限速行为记录

系统在监控区域内对行驶速度超过规定限速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95%以上。

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车辆图像捕获应能满足通行车辆骑、压车道线行驶的情况。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系统记录的图片应符合GA/T 832规定的要求。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满足GA/T 832的规定。 速度测定

当机动车速度小于100km/h时,道路实测误差应不超过-6km/h~0km/h。

当机动车速度大于或等于100km/h时,道路实测误差应不超过机动车速度的-6%~0%。 车辆号牌识别

系统应具备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其用于号牌识别的字符库应齐全,即应能识别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至少包括GA 36规定的号牌(除摩托车号牌、低速车号牌、临时号牌、拖拉机号牌外)、武警汽车号牌和军队汽车号牌等,并能识别车牌颜色(蓝、白、黑、黄)。

对没有安装尾部车牌的机动车,系统应记录无牌车辆图片,并能按要求报警。 号牌识别率

在GA/T 497标注的适用条件下,号牌识别准确率白天不小于90%,夜间不小于85%。 图片

系统采集的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至少为24位真彩色图像,图像文件应采用JPEG格式,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600×1200)个像素点。

系统记录的违法行为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满足GA/T 832的规定。 视频监控

系统应具有视频监控功能,并能对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记录。视频数据采用分段存储方式,每两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至少存储7天。

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68×576)个像素点,帧率不低于25帧/秒。

视频图像质量要求达到DB11/T 384.5: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所规定“优”等水平。

视频信号格式与编码按照DB11/T 384.2:模拟图像采用PAL制式,数字图像采用MEPG4或H.264的图像编码格式。 计时误差

系统24小时计时误差应不超过1秒钟,并确保每天至少校准一次计时时钟。 预留时钟校准接口—GPS接口,接收GPS时钟的校准。

扩展功能

其它交通违法行为记录要求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等违法行为记录功能。

系统记录的上述交通违法行为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按照GA/T 832的规定。 交通流检测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流检测功能。 系统至少可以检测下列交通流参数: a) 平均流量,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b) 平均车速,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c) 平均占有率,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交通流参数输出的时间间隔1至5分钟(可调)。 交通事件检测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系统应能至少检测一种或多种下列所述交通事件,检测准确率不小于85%。 a) 占有率超过阈值;

b) 车辆停驶:车辆停止移动10秒钟(可调)以上认为车辆停驶; c) 车辆逆行:车辆在车道中行驶方向和所设定的方向相反; d) 遗弃物:车辆行驶后路面出现遗弃物; e) 行人:有人出现在车道中;

f) 车辆慢行:车辆行驶速度低于设定的报警速度; g) 交通拥堵:车辆排队长度超过报警设定值; h) 违章变道:车辆在不能变道的区域变道。 系统生成交通事件录像(事件发生前后3~6分钟时段的录像,可调)。提供给交通管理者进行分析,或者作为交通事件的责任判据等。录像的存储与回放满足DB11/T 384.6要求。 车辆监测记录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车辆监测记录功能。

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99%以上,其中车辆通行数据库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

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车辆图像捕获应能满足通行车辆骑、压车道线行驶的情况。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具有车辆检测记录功能的多功能超速违法取证系统应具有布控缉查车辆自动报警功能,自动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0.5秒钟。其数据库格式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号牌结果符合条件时,能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

区间测速系统功能 基本要求 区间测速

系统区间测速功能应符合《广东省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 车辆号牌识别

系统应具备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其用于号牌识别的字符库应齐全,即应能识别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至少包括GA 36规定的号牌(除摩托车号牌、低速车号牌、临时号牌、拖拉机号牌外)、武警汽车号牌和军队汽车号牌等,并能识别车牌颜色(蓝、白、黑、黄)。

对没有安装尾部车牌的机动车,系统应记录无牌车辆图片,并能按要求报警。 号牌识别率

在GA/T 497标注的适用条件下,号牌识别准确率白天不小于90%,夜间不小于85%。 图片

系统采集的交通违法行为图片至少为24位真彩色图像,图像文件应采用JPEG格式,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600×1200个像素点。

系统记录的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满足GA/T 832的规定。 视频监控

系统应具有视频监控功能,并能对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记录。视频数据采用分段存储方式,每两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至少存储7天。

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68×576)个像素点,帧率不低于25帧/秒。

视频图像质量要求达到DB11/T 384.5: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所规定“优”等水平。

视频信号格式与编码按照DB11/T 384.2:模拟图像采用PAL制式,数字图像采用MEPG4或H.264的图像编码格式。 计时误差

系统24小时计时误差应不超过1秒钟,并确保每天至少校准一次计时时钟。 预留时钟校准接口—GPS接口,接收GPS时钟的校准。

扩展要求

其它交通违法行为记录要求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功能。

系统记录的上述交通违法行为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符合GA/T 832的规定。 交通流检测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流检测功能。 系统至少可以检测下列交通流参数: a) 平均流量,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b) 平均车速,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c) 平均占有率,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交通流参数输出的时间间隔至少为1至5分钟(可调)。 交通事件检测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系统应能至少检测一种或多种下列所述交通事件,检测准确率不小于85%。 a) 占有率超过阈值;

b) 车辆停驶:车辆停止移动10秒钟(可调)以上认为车辆停驶; c) 车辆逆行:车辆在车道中行驶方向和所设定的方向相反; d) 遗弃物:车辆行驶后路面出现遗弃物; e) 行人:有人出现在车道中;

f) 车辆慢行:车辆行驶速度低于设定的报警速度; g) 交通拥堵:车辆排队长度超过报警设定值; h) 违章变道:车辆在不能变道的区域变道。 系统生成交通事件录像(事件发生前后3~6分钟时段的录像,可调)。提供给交通管理者进行分析,或者作为交通事件的责任判据等。录像的存储与回放满足DB11/T 384.6要求。 车辆监测记录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车辆监测记录功能。

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99%以上,其中车辆通行数据库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

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车辆图像捕获应能满足通行车辆骑、压车道线行驶的情况。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具有车辆检测记录功能的多功能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具有布控缉查车辆自动报警功能,自动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0.5秒钟。

其数据库格式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号牌结果符合条件时,能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

7.5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标线行驶、占用专用车道等违法行为自动监测子系统 7.5.1基本功能

7.5.1.1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标线行驶、占用专用车道等违法行为自动记录

系统应能对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自动判别后抓拍取证。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系统记录的图片应符合GA/T 832规定的要求。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满足GA/T 832的规定。

7.5.1.2车辆号牌识别

系统应具备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其用于号牌识别的字符库应齐全,即应能识别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至少包括GA 36规定的号牌(除摩托车号牌、低速车号牌、临时号牌、拖拉机号牌外)、武警汽车号牌和军队汽车号牌等,并能识别车牌颜色(蓝、白、黑、黄)。

对没有安装尾部车牌的机动车,系统应记录无牌车辆图片,并能按要求报警。 7.5.1.3号牌识别率

在GA/T 497标注的适用条件下,号牌识别准确率白天不小于90%,夜间不小于85%。 7.5.1.4图片

系统采集的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图片至少为24位真彩色图像,图像文件应采用JPEG格式,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600×1200)个像素点。

系统记录的违法行为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满足GA/T 832的规定。 7.5.1.5视频监控

系统应具有视频监控功能,并能对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记录。视频数据采用分段存储方式,每两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至少存储7天。

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68×576)个像素点,帧率不低于25帧/秒。

视频图像质量要求达到DB11/T 384.5: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所规定“优”等水平。

视频信号格式与编码按照DB11/T 384.2:模拟图像采用PAL制式,数字图像采用MEPG4或H.264的图像编码格式。 7.5.1.6计时误差

系统24小时计时误差应不超过1秒钟,并确保每天至少校准一次计时时钟。 预留时钟校准接口—GPS接口,接收GPS时钟的校准。 7.5.2扩展功能

7.5.2.1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限速行为记录要求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限速行为记录功能。具有速度测定功能的机动车逆行、压线、占用专用车道违法取证系统,其测速范围和道路实测误差应符合GB/T 21255的相关要求。 7.5.2.2系统记录的图片、数据库表格式及数据传输等要求符合GA/T 832的规定。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流检测功能。 系统至少可以检测下列交通流参数: a) 平均流量,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b) 平均车速,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c) 平均占有率,单车道检测准确率不小于95%。 交通流参数输出的时间间隔1至5分钟(可调)。 7.5.2.3交通事件检测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系统应能至少检测一种或多种下列所述交通事件,检测准确率不小于85%。 a) 占有率超过阈值;

b) 车辆停驶:车辆停止移动10秒钟(可调)以上认为车辆停驶; c) 车辆逆行:车辆在车道中行驶方向和所设定的方向相反; d) 遗弃物:车辆行驶后路面出现遗弃物; e) 行人:有人出现在车道中;

f) 车辆慢行:车辆行驶速度低于设定的报警速度; g) 交通拥堵:车辆排队长度超过报警设定值; h) 违章变道:车辆在不能变道的区域变道。 系统生成交通事件录像(事件发生前后3~6分钟时段的录像,可调)。提供给交通管理者进行分析,或者作为交通事件的责任判据等。录像的存储与回放满足DB11/T 384.6要求。 7.5.2.4车辆监测记录

系统可选择性扩展车辆监测记录功能。

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99%以上,其中车辆通行数据库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

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车辆图像捕获应能满足通行车辆骑、压车道线行驶的情况。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具有车辆检测记录功能的多功能超速违法取证系统应具有布控缉查车辆自动报警功能,自动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0.5秒钟。其数据库格式应符合GA/T 497规定的格式要求,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号牌结果符合条件时,能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视频监控设备参数

采用标清摄像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及录像功能;

标清摄像设备应为超夜视型彩色摄像设备,快门速度在1/50~1/10000内可选,最低照度≤0.001lux,超增益36db,信噪比大于46db。 交通违法监测设备技术参数

交通违法监测设备采用高清摄像设备。 高清摄像设备指标要求 图像传感器采用CCD传感器; 最低照度≤0.5lux;

支持强光抑制、背光补偿; 帧率≥15fps; 信噪比≥45dB;

工作温度: -40℃~+50℃; 相对湿度: 0~95%。 防护罩指标要求

防护罩内防护玻璃应为双层高强度玻璃,有排风、加温功能,满足室外全天候工作要求,防护等级IP66以上;

工作温度:-40℃~+70℃; 相对湿度:0~95%,无冷凝。 车辆检测设备要求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可采用视频检测或环形线圈检测等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检测设备。 视频检测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综合技术指标:

a) 电源:115/230VAC;

b) 检测精度:车流量≥95% ,平均速度:≥90%; c) 接口: 1个RS232口,1个RJ45以太网口;

d) 协议支持: 标准串行通讯协议;

e) 标准IP地址和TCP/IP、IPX协议支持; f) 联网能力:支持现有各种联网方式; g) 数据格式:兼容其他检测设备数据格式; h) 工作温度:-40℃ ~ +85℃摄氏度; i) 相对湿度:0~95%;

j) 视频输入:标准PAL/NTSC/视频信号; k) 视频输出:标准PAL/NTSC/视频信号; l) 数据输出:RS232/LAN; m) 控制输出:集电极开路;

n) 自身检测数据缓存空间:可以至少缓存三个月以上的检测数据。 环形线圈检测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a) 车速检测范围:最高≥180Km/h,最低≤5 Km/h; b) 车辆捕获率:≥99%;

c) 检测车型:至少可区分大型车、小型车等;

d) 车检线圈灵敏度:1~8级可调,响应速度≤5ms;

e) 其它:具有线圈断路和短路监测功能,同时给出相应的稳定输出; f) 工作温度:-40℃~+85℃; g) 相对湿度:0~95%,无冷凝。 补光设备要求

为了将补光设备对驾驶员的影响降到最低,不采用曝闪等影响驾驶员视觉的方式进行补光。

数据规范要求 视频数据规范要求

视频数据必须符合中山市社会治安监控平台接入要求。 其它数据规范要求

其它数据必须符合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智能交通系统统一平台要求。数据接口规范由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制定并提供。 网络通信线路及相关设备要求

a) 各点位前端设备与中心设备之间采用网络视频光端机集中上传视频及数据信息; b) 网络视频光端机:单模光纤至少能传输视频、控制数据、100M快速以太网数据;

c) 对于要求测速的设备,验收前由承包商提供第1年测速设备检定报告(由省级或以上有资质机构提供);

d) 后台要求采用标准机架式硬盘录像机,要求能够满足保存30天以上视频录像数据。单台标准机架式硬盘录像机应具有不小于16路视频输入端口。 数据上传方式

a) 设置于镇区范围内的设备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所属镇区大队的机房,再经过公安网上传中山市公

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数据中心集中存贮;

b) 设置于城区范围内的设备采集的数据直接上传到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中心集中存贮; c) 符合公安网数据交换管理的要求。

市政工程设施通用设计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杆件

杆件的型式应在景观协调基础上,可采用L型或T型杆件等。杆件应根据具体设备需要和现场环境进行设计。杆件应采用八角锥形钢管,并整体热镀锌,锌层厚度86微米以上。安装设备后,杆件横臂及设备组成的整体下边缘距离地面净空须达7米以上。

杆件外观制式应为立杆离地面2.8米处至地面部分焗黄色漆,立杆离地面2.8米处至立杆顶部以及杆件横臂焗白色漆。

其它具体要求应遵守GA/T652要求。 杆件大样图件见附录A。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杆件基础

各类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机箱及杆件基础应根据具体型式要求设计,应遵守GA/T652要求。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供电

a) 至少确保道路一侧预埋1孔交通专用供电联通管道,交通专用供电联通管道应与公共供电管井有管道沟通;

b) 道路建设时,应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布设点位附近,按就近原则在公用供电网预留供电接入点;

c) 供电接入点应根据各类设施供电需求预留供电输出;

d) 使用公共供电电源的智能化交通安全管理设备均应设置过载、接地、漏电、短路、防雷保护装置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具备断电后自动恢复功能。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及杆件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设置

使用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应当提前路边明显之处设置提示标志,提示标志应当采用二级或以上等级的反光膜(提示标志颜色、样式详见附录B)。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

使用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应当在该设备旁明显之处设置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用于测速的,还应该在测速点来车方向前1000米至2000米处设置测速监控提示标志;使用区间测速设备测速的,应当在起始点位设置“区间测速”提示标志。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大样图见附录B。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杆件

杆件的型式可采用直立杆件。杆件应根据具体现场环境进行设计。杆件可采用圆形钢管,整体热镀锌,锌层厚度86微米以上,焗银灰色漆。杆件高度须确保安装标志后标志下边缘离地净高不低于2米。

其它具体要求应遵守GA/T652要求。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杆件基础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杆件基础应遵守GA/T652要求,满足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及其杆件安装要求。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验收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建成后应当由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或其指定的单位组织验收。具体验收程序参照GA/T 870要求。 维护管理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维护管理由建设单位或接收单位负责。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提示标志大样图

该标志用于一般道路时为蓝底、白图形、白边框、蓝色衬边;用于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时为绿底、白图形、白边框、绿色衬边。

第四篇:江山市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江示[2009]2号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王向华等19位同志拟提任领导职务,根据市委发[2000]2号文件规定,现予以公示。

公示对象如有政治思想品德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在公示期限内,干部群众均可通过真实署名信件、来访向市委组织部反映(联系电话:4026636,13867009180,619180)。

本公示期限为7天,从公示之日算起。

附:公示对象基本情况

中共江山市委组织部

2009年4月2日

公示对象基本情况

(按姓名笔划排序)

第五篇:保山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保山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保山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试行)》的通知

殡葬改革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加强对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殡葬改革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完善责任制,根据法律法规赋予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能,制定以下工作职责:

1、宣传、文化、教育、新闻传媒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部门,要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依托村委会、社区,紧紧围绕《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精神,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要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宣传声势,为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采取经常性、灵活性、多样性的形式,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宣传在殡葬改革中涌现出来的

1 先进典型,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方式。同时,提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社会文明新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殡葬改革法规和政策措施,认清旧的、落后的丧葬陋俗的危害,积极支持殡葬改革工作,使殡葬管理的各项法规和政策,耳濡目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将殡葬改革与文明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星级文明”的评比结合起来,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转变观念,移风易俗,革除传统的丧葬陋习,接受现代文明的丧葬方式。

2、组织、纪检、监察、人事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公职人员在殡葬改革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对违反殡葬管理法规、政策、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要严格按照《云南省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殡葬管理法律法规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云监„2005‟34号)要求,给予严肃处理。

3、民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殡葬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殡仪馆建设要遵循“环境园林化、设施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搞好殡仪馆的绿化、美化工作,不断提高殡仪服务水平。要积极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技术、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增加殡仪服务科技含量,提高殡仪服务层次。要加强殡葬职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殡葬法律法规教育,使广大殡葬职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丧属”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逐步培养一支技术精、业务强、作风正,具

2 有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殡葬职工队伍,为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殡葬用品市场的管理。坚决取缔无照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的经营活动;在政府划定的火化区内,严格禁止和打击制作、销售棺材和土葬使用的石材等丧葬用品行为。

5、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部门,要严格按照《土地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和《云南省公墓管理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第44号令)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大保护土地资源、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力度,坚决制止乱埋乱葬。从现在开始,严格禁止出售国家、集体和个人承包的山林土地,作为乱埋乱葬的土葬用地,对私自出售山林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从严惩处;从源头上制止乱埋乱葬,为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火化率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要按照《云南省公墓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规范经营性和公益性公墓用地的审批手续管理。

6、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殡葬事业单位的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尤其是火葬设施、公墓、骨灰寄存室(堂、楼、馆)建设等殡葬改革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又要有前瞻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并列入城乡基本建设规划;严格检查监督殡葬收费的项目和

3 标准。

7、财政部门要把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殡葬事业所需经费列入当地的财政预算,为殡葬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对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式工作人员死亡后,丧属无火化证的,不得发放丧葬费、抚恤费、遗属定期补助费,但允许土葬的除外。

8、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利用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或骗取财物、暴力阻挠殡葬执法的行为。

9、交通部门要按照规定,严厉打击利用民用车辆非法营运遗体的单位和个人。

10、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其遗体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止法》及有关规定,及时通知殡仪馆对遗体进行火化处理。

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所管理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丧属无火化证的,不得发放丧葬费、抚恤费、遗属定期补助费,但允许土葬的除外。

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把殡葬改革的任务措施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树立大局意识,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形成党政主导、

4 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殡葬管理体系,不断开创我市殡葬改革工作新局面。

二○○七年 月 日

上一篇:父亲节端午节促销活动下一篇:防溺水手抄报全部内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