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程发放培训记录

2023-05-13

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制度规程发放培训记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制度规程发放培训记录

2014新版GSP规范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记录及表格等

新版GSP规范 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记录及表格等 【2014版】 河南省*****药店 1

目 录

一、质量管理制度

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

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查考核制度

3、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4、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5、 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6、 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7、 供货单位和采购品种审核管理制度

8、 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

9、 药品拆零管理制度

10、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质量管理制度

11、 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12、 收集和查询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3、 药品质量事故、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14、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

15、 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16、 不合格药品、药品销毁管理制度

17、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8、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9、 药学服务管理制度 2

20、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2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规定管理制度

22、 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

23、 执行药品电子监管规定管理制度

二、岗位职责

1、 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2、 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3、 药品采购人员岗位职责

4、 药品验收人员岗位职责

5、 营业员岗位职责

6、 处方审核、调配人员岗位职责

三、操作程序

1、 质量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度

2、 药品采购操作规程

3、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4、 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5、 处方审核、调配、审核操作规程

6、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7、 药品拆零销售操作规程

8、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销售操作规程

9、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10、 营业场所冷藏药品存放操作规程 3

11、 计算机系统操作和管理操作规程

四、质量记录表格

1、 文件编制申请表

2、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记录

3、 供货方汇总表

4、 供货方质量体系调查表

5、 合格供货方档案表

6、 采购计划表

7、 购进质量验收药品目录

8、 药品质量档案表

9、 药品购进、质量验收纪录

10、 药品储存、陈列环境检查记录

11、 环境温湿度监测记录

12、 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13、 药品拆零销售记录

14、 处方药销售调配销售记录

15、 中药饮片装斗复核记录

16、 中药方剂调配销售记录

17、 顾客意见征询表

18、 药品质量问题查询表

19、 药品质量问题投诉、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4

****药店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编号: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

1、目的:规范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3、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质量管理期:批准日期:执行日期:变更记录:版本号:体系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印制、发布、保管、修订、废除与收回,

4、责任:企业负责人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 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标准和记录。 5.1.2 标准性文件是用以规定质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管理工作的原则,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明确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规定各项质量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途径的文件,包括: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档案、记录和凭证等。

5.1.3 记录是用以表明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证实其有效性的记 5

录文件,包括药品采购、验收、销售、陈列检查、温湿度监测、不合格药品处理等各个环节质量活动的有关记录。 5.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5.2.1质量管理人员统一负责制度和职责的编制、审核和记录的审批。制定文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5.2.1.1 必须依据有关药品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的要求制定各项文件。

5.2.1.2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各项文件具有实用性、系统性、指令性、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5.2.1.3 制定质量体 系文件管理程序,对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印制、发布、存档、复审、修订、废除与收回等实施控制性管理。

5.2.1.4 对国家有关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等外部文件,不得作任何修改,必须严格执行。

5.2.2 企业负责人负责审核质量管理文件的批准、执行、修订、废除。 5.2.3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制度的起草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印制、存档、发放、复制、回收和监督销毁。 5.2.4 各岗位负责与本岗位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起草、收集、整理和存档等工作。 5.2.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前,应由质量管理人员组织岗位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培训。 5.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检查和考核。

5.3.1 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协助企业负责人每年至少一次对企业质量体系文件管理的执行情况和体系文件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应 6 有记录。 相关文件:

1、《文件编制申请批准表》 请联系QQ:414669925可获得新版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记录及表格等(最新)电子版,祝您通过7 GSP认证,欢迎合作,非诚勿扰!

****药店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收集和查询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编号:ZD12----2014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 版本号:

1、目的:确保质量信息传递顺畅,及时沟通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情况,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质量信息的管理。

4、责任:质量管理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 质量管理人员为企业质量信息中心,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传递与汇总。 5.2 质量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最新颁布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国家新颁布的药品标准及其他技术性文件;国家发布的药品质量公告及当地有关部门发布的管理规定等;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及所供药品的质量情况;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中收集的质量信息。 5.3 质量信息的收集方式: 5.3.1 质量政策方面的各种信息:由质量管理人员通过各级药品监督管理 8

文件、通知、专业报刊、媒体及互联网收集; 5.3.2 企业内部质量信息:由各有关岗位通过各种报表、会议、信息传递反馈单、谈话记录、查询记录、建议等方法收集;

5.3.3 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的质量信息:通过设置投诉电话、顾客意见簿、顾客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顾客对药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意见。 5.4 质量信息的收集应准确、及时、适用,建立质量信息档案,做好相关记录。 5.5 质量管理人员应对质量信息进行评估,并依据质量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并按类别交予相关人员进行存档和处理。 相关文件:

1、《质量信息分析、 汇总表》

2、

****

药店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质量事故、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编号:ZD13----2014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 版本号:

1、目的:加强本企业所经营药品发生质量事故的管理,有效预防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发生质量事故药品的管理。

4、责任:质量管理人员、药品购进人员、营业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9

5、内容: 5.1 药品质量事故是指药品经营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危及人体健康或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情况。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大类。

5.1.1 重大质量事故: 5.1.1.1 违规销售假、劣药品;非违规销售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5.1.1.2 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的。 5.1.1.3 由于保管不善,造成药品整批虫蛀、霉烂变质、破损、污染等不能再供药用,每批次药品造成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 5.1.1.4 销售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 5.1.2 一般质量事故: 5.1.2.1 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非违规销售假劣药品,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5.1.2.2 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一次性造成经济损失200元以上的。 5.2 质量事故的报告: 5.2.1 一般质量事故发生后,应在当天口头报告质量管理人员,并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质量负责人。

5.2.2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质量管理人员在24小时内上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他重大质量事故应在三天内报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0

5.3 质量事故处理: 5.3.1 发生事故后,质量管理人员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 5.3.2 质量管理人员应组织人员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并提出处理意见,报企业负责人,必要时上报兰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5.3.3 质量管理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的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各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做好善后工作。 ****药店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 编号:ZD14----2014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 版本号:

1、目的:为加强中药(包括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管理,保证中药质量和保障人们使用中药有效。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1

3、适用范围:企业中药饮片销售。

4、责任:质量管理人员、中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 中药配方营业员在配方时应思想集中,严格按处方要求核对品名配药、售药。 5.2 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 5.3 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按《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执行。严禁不合格药品上柜销售。 5.4 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5.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 5.6 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严禁串规、串级,按规定价格算方计价,发票项目填写全面,字迹清晰。 5.7 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2%,分贴误差不大于5%。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复 核员复核,严格复核无误后签字,才可发给顾客。 5.8 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

5.9 配方营业员不得调配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调配,并向顾客讲清楚情况。 5.10 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12

5.11 每天配方前必须校对衡器,配方完毕整理营业场所,保持柜厨内外清洁。

5.12 中药饮片来料加工的场所、工具应保持清洁,人员符合有关规定。 5.13中药上柜必须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饮片一律不得上柜。

5.14 严把中药饮片销售质量关,过筛后装斗,装斗前应复核,防止混装、错装。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以中国药典的为准,若药典没有规定的,以通用名为准);及时清理格斗,并做好记录。 相关文件:

1、《中药饮片销售记录》

3、《中药饮片装斗复核记录》 ****药店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编号:GZ01----2014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 版本号:

1、目的:规范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保证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3

确保所经营的药品的质量符合法定的标准。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负责人。

4、责任:企业负责人对本职责的实施负责。

5、工作内容: 5.1 组织本企业的员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经营管理,确保企业所有的药品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合理设置并领导质量管理人员,支持并保证其独立、客观地行使职权,在经营与奖惩中落实质量否决权; 5.3 积极支持质量管理人员工作,经常指导和监督员工,严格按GSP要求来规范药品经营行为,严格企业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程序规范、记录表格的执行和落实。 5.4 定期对企业的质量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听取质量管理人员对企业质量管理的情况汇报,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 5.5 指导质量管理人员,营业员及其他各岗位人员。依据各岗位人员的报告和管理记录,确认是否正确进行了相应的管理; 5.6 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做到帐、货、物相符,质量完好,防止药品的过期失效和变质,以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5.7 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使经营环境、储存条件达到药品的质量要求。 5.8 做好人员工作职责及班次的组织安排; 14

5.9 人员关系的维护和协调;增进团结,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5.10 重视顾客意见和投诉处理,主持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和重大质量问题的解决和质量工作的改进。 5.11 努力学习药品经营的有关知识,不断收集新信息,提高自身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重视员工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5.12 熟悉药品管理法规、经营业务和所经营药品的知识 ****药店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编号:GC03----2014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 版本号:

1、目的:建立药品验收工作程序,规范药品验收工作,确保验收药品符合 15

法定标准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适用于购进药品的验收工作。

4、职责:药品质量验收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 验收员收货: 5.1.1 验收员依据药品购进人员所做的“药品购进记录”和供货单位“随货同行单”对照实物进行核对后收货,并在“药品购进记录”和供货单位收货单上签章。 5.2 药品验收:

5.2.1 验收的内容:药品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状的检查和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的检查。

5.2.2 验收的标准:

5.2.2.1 验收员依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逐批抽取规定数量的药品进行外观性状的检查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的检查。 5.2.2.2 验收员依据药品购进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条款进行逐批验收。

5.2.3 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 5.2.4 药品包装、标识主要检查内容

5.2.4.1 药品的每一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5.2.4.2 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应有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 16

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储藏条件等。 5.2.4.3验收首营品种应有生产企业出具的该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合格报告书。

5.2.4.4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应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应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5.2.4.5 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并附有中文说明书。

5.2.4.6 外用药品其包装应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5.2.5 验收记录: 5.2.5.1 药品验收记录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论、验收日期和验收员签章。 5.2.5.2 中药材验收记录应当包括品名、产地、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

收合格数量等内容。

5.2.5.3 中药饮片验收记录应当包括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

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

中药饮片还应当记录批准文号。

5.2.5.4 验收不合格的还应当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

5.2.5.5 药品验收记录的保存:药品验收记录由验收员按日或月顺序装订,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5年。 5.2.6 验收药品应当按照药品批号查验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供货单位为批发企业的,检验报告书应当加盖其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检验报告书的传 17

递和保存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形式,但应当保证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5.3 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及时上架,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按规定进行药品电子监管码扫码,并及时将数据上传至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平台。 ****药店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不合格药品处理操作规程 编号:GC012----2014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 版本号:

1、目的:通过制定不合格药品处理操作规程,有效控制门店不合格药品处理操作和管理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适用不合格药品处理管理全过程。

4、责任者:门店质量负责人、养护员、验收员、营业员。

5、内容: 5.1 药品验收过程中发现有疑问的品种,报门店质量负责人,由门店质量负责人对有疑问的品种进行判断确定,确认为不合格品种,直接拒收,退回公司统一处理,确认为合格的品种,验收入库正常销售。门店质量负责人不能确认的报公司质量部门,由公司质量人员进行确认判断,并将品种移入待处理区,确认为不合格的,退回公司总部不合格库,由公司统一处理,确认为合格的,由门店验收入库,正常销售。 5.2 药品养护和销售过程中发现有疑问品种,下架移入待处理,报门店质 18

量负责人确认,确认为不合格的品种,将品种移入不合格区,退回公司统一处理;确认为合格的,上架销售。门店质量负责人不能确认的,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由公司质量人员进行确认,确认为不合格的,退回公司总部,统一处理,确认为合格的,上架销售。

19 药店员工花名册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岗位 备注 出生年月 入店时间

企业培训计划表

计划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人员 培训目的

20

药店员工个人培训教育档案

编号

姓名性 别出生年月入店时间

部门职 位工 号职 称 序号培训日期考试方式考核成绩备

注培训内容课

时授课方式

21

药店员工个人健康档案 编号:

建档时间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在职时间

部门岗位员工号 检查日期检 查 结 果采取措施检 查 单 位检 查 项22

目备

企业设施设备一览表 序

规格型号 号 23 设备名称 厂家 使用部门

设施、设备档案表

设备名称 型号 安装位置 厂家 启用日期 购进日期 使用、维护记录 日期 状态 检定部门 维修记录 检定日期 检定结果 24

请联系

QQ:414669925可获得所有新版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记录及表格等(最新)电子版,祝您通过GSP认证,欢迎合作,非诚勿扰! 25

第二篇: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践中被广大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在此作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并总结记录,以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的降低临床风险、保障我院医疗安全。 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能预见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预见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又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补充了危急值报告项目和数值,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密切联系临床,从实际出发服务临床。在以后的实践中,我院还会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危急值项目和数值,让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加实用有效。

三、加强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院医技与临床在危急值报告方面的沟通十分通畅,下一步应加强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定期协商工作,在危急值报告项目、数值、程序方面定期沟通协调,不断调整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

2015年3月6日

第三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首诊负责制度

一.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二.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身体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员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员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科治疗。

三.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员,必须及时收入院 ,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四.如遇危重病员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急诊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五.对已接诊的病员,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院外会诊;抽查病历和其他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二.责任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特别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听取指导住院医师及其他主治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及计划;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决定一般手术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院内会诊;有计划地检查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医嘱,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记录;决定病人出院和转科。

三.非责任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每日查房至少2次。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病人;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治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开写次晨特别检查医嘱和给予的临时医嘱;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病人;了解病人饮食情况,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四.科主任(主任医师)、责任主治医师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时,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护士长参加;责任主治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参加。

五.对于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

六.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检查片,各项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明确的指示。上级医师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应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并请上级医师签名。

分级护理制度

一、住院患者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Ⅰ、Ⅱ、Ⅲ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标识。

二、特别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患者; (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 (3)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 2.护理要求: (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

(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三、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

(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 2.护理要求:

(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

(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5)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四、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癫痫等。 2.护理要求:

(1)卧床休息,根据患者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l~2小时巡视1次;

(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五、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产妇等; (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患者; (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2.护理要求:

(1)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两次,掌握患者的生活,思想情况;

(3)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每日巡视两次; (4)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

(5)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水平。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凡科内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及院内感染者均需讨论,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或邀请他科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修订治疗方案。

会诊制度

一.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二.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三.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两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

四.急诊会诊:一般急会诊,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应邀科室应在一小时内派医师前往。病情特别紧急可先用电话邀请,后补填会诊单,或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二字,应邀科室必须立即派医师前往(20分钟内到达),不得延误。

五.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加。

六.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方科主任主持,必要时也可由申请方科主任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

七.科内、科间、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会诊人员要详细检查,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并电话或书面向医务科报告。必要时院领导参加指挥。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积极抢救病人。

二.抢救工作中遇到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问题时,应及时请示和邀请有关科室会诊予以解决。

三.医生护士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做好抢救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 五.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填写病情危重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医务科和贴在病历上,病情稳定后,转贴到病历首页的后面。抢救结果及时通知医务科。

手术前讨论制度

一、凡中等以上的手术,都需认真讨论和周密准备,必要时邀请麻醉科及有关人员参加。

二、讨论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案(包括一切检查资料),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然后由分管主治医师补充。

三、术前提出手术方案,预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最后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并作出明确结论。

五、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记入病案。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讨论,但不迟于两周。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转抄医嘱必须写明原医嘱及转抄医嘱日期、时间及签名。转抄医嘱后,须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做到每班查对。护士长每周参加总查对2次。

(2)临时即刻执行的医嘱,需经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重述一遍,然后执行。并督促医生及时补开。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要保留安瓿,以便必要时查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效期,血液有无凝块和溶血,血袋有无漏气,裂痕。 (2)查输血卡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与血袋上标签是否相符,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反应。

(3)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及申请输血量。 (4)输血前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5)输血完毕,短期内保留血袋,以备必要时检查。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部位、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按要求摆好体位。

(2)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是否达到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病案管理工作制度

一、目的:本规定促进病案管理正规化、电脑化。

二、适用范围:病案的订正、归档、借阅、登记、保存。

三、职责:

1.经常检查病历的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2.负责病案的回收、装订、录入电脑、上架调阅、查证、检索工作;

3.查找再次入院的病案号,保证病案的供应,办理借阅手续。提供疾病分析、有关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工作。

4.做好病案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防止霉烂、虫蛀和火灾。

四、工作程序 1.日常管理

(1)凡出院病案,应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全部收回到病案室。按时收回出院病案,进行整理、装订、核对。病案员将病案首页录入电脑;严格执行病案院内交接班制度。

(2)住院病案不外借。使用病案时,由病案管理人员负责提供和归档。

(3)保持病案整洁有序,做好防火、防潮、防丢失工作。 (4)严守病案资料保密制度。住院病案原则上要永久保存。 (5)病案员装订病案并填写封面;按病案编码原则编号上架。重复号码应按管理规定及时回收交出院处使用。

(6)每月病案录完后,做一次软盘备份,一次网络备份。及时为科室提供病案检索服务;

(7)外单位的检索查询,应有区卫生局、公安局或保险公司的介绍信,并做好登记,原件不得借出。

(8)每年做一次疾病排序;每月做一次床位、效益、疗效分析。每月5日前将每个医生介绍入院的人数提供给财务作科室核算。

2.病案供应

(1)患者看门诊需要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 (2)提供科研分析用的病案,应在病案室内阅毕归档,必须借出时经领导批准。 (3)非医教人员,不得查阅病案,进修医师查阅病案,须经科主任批准。

(4)下列情况可提供病案,但必须于当日归还:尸体解剖;核对标本;医疗纠纷(经院长批准后,可提供复印材料)。

3.病案编目

(1)编目人员根据首页上的诊断、手术名称,写上相应的ICD编码。

(2)认真填写诊断及手术名称索引卡,力求准确。 4.病案交接

(1)凡出院病案,应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全部回收到病案室。 (2)临床科室每天到住院处给出院患者转账时,由值班人员一并送交出院者病案,住院处负责查收签字妥为保管。无出院者的病案,住院处概不结账。

(3)病案室每日到住院处回收出院病案,并向住院处验收签字。 (4)病案室每日将出院病案登记后交质控室审修,质控室审修完毕后送回病案室,交接时须办理签字手续。

(5)特别情况较急出院者,病房不能立即填写完的病案,由科主任注明情况,可以在出院后3天内到病案室填写。

(6)送(转)交病案单位,无接收部门人签字,如果发生病案缺号、丢失,由送(转)交病案单位负责;已签字的,由签字单位负责。

(7)凡丢失1份病案者,当事人赔偿人民币1000元,丢失重要病历者,除罚款外同时给予纪律处分。 (8)病案室要按月、季、年排查出院病案归档情况,有权利到临床科室查询未归病案下落。按时向领导书面报告病案归档及管理情况。

5.病案借阅

(1)本院医教人员因医疗、教学、科研需要参阅病案时,应在病案室内阅毕归还。必须借出时,应填写借阅申请单;10份以内由医务科科长批准,10份以上经业务院长批准,但一次不得超过30份,每份交押金20元后,方可借出,两周内归还,逾期不能归还者,应到病案室续期,但不得超过一个月。

(2)借阅病案凡丢失1份者,除没收押金20元外,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3)院外和本院非医教人员,不能也不得查阅病案。进修医师查阅病案,凭科主任批准证明,但不得借出病案室。

(4)患者在门诊需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住院患者转诊需用病案时,由主治医师开写诊断证明,摘录治疗过程,病案概不外借。

(5)医疗纠纷病案,需经业务院长批准,可提供复制材料。法医鉴定需用病案,凭司法部门公函,经院长批准后,交付押金50元,可摘录或复制,当日归还。

6.病历质量控制

(1)病案室每日收回的病案必须于次日送质控室(节、假日时间顺延)。存在问题的病历由质控室登记缺陷和错误后,通知科室去质控室修改。质控室将审修好的病历定时定期送回病案室。

(2)对部分病历书写不合格的医师,由科主任、质控室提出建议,报分管院长批准后,由人事科负责通知科室对其采取下岗培训,集中时间学习病历书写知识,直至病历书写合格后方可上岗,下岗培训期间发基本工资。

(3)质控室坚持每周进行病历或报告单质量查房,每次查若干个科室,针对平常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提问和随机抽查病历(或图片及报告单)形式,指出存在的病历(报告)缺陷,指导科室人员病历(报告)书写,以提高病历质量。病历质量查房结果纳入医务科工作质量检查内容。

五、不合格的控制

1.未经科主任、护士长修改的病历不能入库。

2.经病案管理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中,与围产期有关的疾病最有可能出现年龄逻辑上的错误,而导致统计数据错误。

3.病历书写质量控制由医务科负责,病案室只提供所需病历。

交接班制度 医师部分

一.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假日须设有值班医师,可根据科室的大小和床位的多少,单独或联合值班。

二.临床科室设一线值班、二线值班。一线值班由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参加,二线值班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参加。

三.值班医师每日下班前在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接班者未到时,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四.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簿,并做好交班工作。值班医师要认真阅读交班簿,对危重病员应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并扼要记入值班日志。

五.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处理;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填写病历,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

六.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经治医师或上级医师处理。 七.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诊视,如有事暂时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八.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病员情况重点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待危重

病员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护士部分

一.医院临床科和急诊科实行24小时三班轮值,门诊及医技科室的护理人员可实行白班制。护士长在正常情况下不值晚夜班。满45岁人员根据医院情况可不安排值晚夜班。

二.当值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未经护士长同意,护士不得擅自调换班次。

三.严格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人,发现病情变化在职责范围内给予处置,并应向值班医生反映。遇重大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和总值班汇报。

四.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必须提前15分钟到科室阅读交班报告,交接物品。接班者未到时,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五.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各项记录及本班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如遇特殊情况未完成工作,必须详细向下一班交待,并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

六.每晨集体交接班,由夜班护士宣读晚夜班交班报告,护士长交待有关事宜及进行简单工作讲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会后由护士长带领日夜班护士共同查看病房,检查病人病情及病房管理情况。

七.中午班口头及床边交接,其他各班均要求书面、口头、床边交接。

八.书面交班按《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口头及床边交接内容包括本班医嘱执行情况,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昏迷、瘫痪、一级护理等危重病人有无褥疮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引流情况等。

九.各班对常备、贵重、毒、麻、限、剧药及抢救物品、器材、仪器等数量、效能当面交接,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十.中医院及中医病区,要运用中药术语描述病情,新入、转入、危重病人要记录舌质、舌苔、脉象、主要治疗处理,主症、主要辩证施护要点及护理注意事项。

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

一.本单位没有开展,申请者没有操作经验的新技术、新方法,而该技术、方法有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可能,须经病人、家属同意并履行有关签字手续并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医务科会同科教科组织有关专家及相关科室进行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过程前申请者应将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清楚,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向医务科汇报,以便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二.本单位没有开展,申请者有操作经验的新技术、新方法,而该技术、方法有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可能;或本单位没有开展,申请者没有操作经验的新技术、新方法,但该技术、方法没有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可能,需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经医务科长批准,经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并履行有关签字手续后方可开展。

三.新技术、方法完成3例后需向医务科提交总结报告,医务科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报批。

会诊转诊制度

一、为了保证较高的门诊质量,可根据病情需要,提出院内的科间会诊,经治医师必须提供病人的简要病史、体检结果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要求等。

二、对院内科间会诊病人同样实行首诊负责制,必要时可陪同病人前往,或邀请会诊医师来科会诊。

三、接受会诊的科原则上应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接诊,并将检查结果和诊疗意见详细记载在病历上,转回原科。

四、若诊治结果认为确是本科专业范围,也可不转回原科,由本科负责处理到底。

五、凡院内难以解决需转往院外治疗者,门诊医师可提出转院意见,在病历上写明情况。

六、若属病情较重者应事先与转往医院联系妥当,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第四篇:2016年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

时间:2016年6月8日 地点:8楼会议室 人员:全体医务人员 主持人:唐洪乾 内容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由分管院长、医务科、输血科、临床科室主任及专家组成。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每年至少开展临床合理、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1次,使医护人员临床合理用血知晓率达95%以上,确保新进人员培训率达100%,由医务科备案。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医院输血管理会议2次。

二、输血规范和科学合理输血

1. 输血前必须完整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疗组长或科主任核准并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送交输血科备血。《临床输血申请单》复印件由科主任负责保存,每月末送医务科备案。 2.决定输血治疗前,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或授权人应写明“我已经了解输血的风险性及并发症,同意接受输血治疗”并签名,存入病历。

3.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批准后才可用血。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4.患者输血前必须进行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存入病历。

5.各科主任、组长、主治(管)医师应根据部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掌握各类成分输血指征,科学合理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每年用血量纳入科室及医疗小组目标考核。

三、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

1.输血科在血液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经办人要签名,有关登记资料齐全,保存至少10年。禁止接收不合格血液入库。

2.按A、B、O、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保存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3.血液成分保存温度和保存期按照部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4.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5.受血者血样要求标签清晰,血样在密闭容器中运送。

6.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人员运送血样到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并登记。

7.受血者配血标本要求3天之内,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8.配血前对每批检试剂实施质量监控。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受血者Rh(D)血型和抗体筛查,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9.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要有两人复核。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

10.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外观质量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11、提取的(出库)血液成分要求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1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再次床边核对后输血。严格无菌操作。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13.输血过程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时处理,并保留残留血液以备复查。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14.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等贴在病历中,如有输血反应应将详细情况记入病历,并将输完的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2~8℃至少保存一天。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

一、输血前申请

1、进行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应先做血型鉴定、输血前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指标检查;对已查过血型或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血型。

2、输血申请时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3、输血治疗前,主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的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或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医务科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入病历。

4、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成分由于不能保存,一旦出库不能再退,请慎重申请。主要包括以下成分:各型血浆、冷沉淀、血小板、洗涤红细胞、新鲜全血。

二、输血申请

用血申请制度

血量

中级以上 上级医师 科主任 医务科

《800ml 申请 核准签发

800-1600ml 申请 审核 核准签发

.>1600ml 申请

核准签发

批准

1、由经治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结合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确定输血后,备血量《800ml的,应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并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备血量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并由上级医师审核

,科主任核准签发,备血量.>1600ml的,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核准签发,报医务科批准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交血库备血;急诊及特殊输血除外(紧急用血的患者可先用血后补办报批手续)。

2、临床输血申请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

临床诊断、输血目的、既往输血史、预定输血史、预定输血量。

③ 相关检验:ABO及Rh(D)血型、血红蛋白、HCT、血小板、乙肝表面抗原、抗丙肝抗体、抗HIV抗体、梅毒抗体等。

④ 申请日期、输血日期、申请医师,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及医务处签字。 。

4、手术中或急诊病人需要紧急用血时,应当遵照下表顺序说明以下内容,血库将作记录并保存,备查。血库人员见到血样应立即进行交叉配血,并及时通知用血科室取血。用血科室事后应按照要求及时补开《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血库保存。

病人姓名

住院号 申请科室 血型 成份 血量 申请时间 申请人(全名) 受理人

三、受血者血样的采集和送检

1、确定输血后,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由抽血护士持贴好病人信息的试管,至需要输血患者床前,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房、床号和诊断,如果患者意识清醒,要求患者自己回答姓名以及其他适当的问题确认其身份。如果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或其他工作人员,确认患者的身份。

2、确认正确后采集2-3ml抗凝血样,血样采集时注意以下事项:

①采集血液时不要直接从输液管内放血或从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以免血液稀释,降低抗体滴度而引起配血错误。 ②防止标本溶血,有溶血时必须重新采集。

③应在患者应用肝素等抗凝剂治疗前采取血样,如患者已用肝素等抗凝剂治疗,应及时通知血库。

④如患者需应用右旋糖酐或(和)白蛋白或(和)脂肪乳剂等药物治疗时,应在输注药物前采集血样备用。倘若输注后采集的血标本,应及时通知血库。

3、血液采集后,由病区医护人员或指定专门负责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申请单送血库。

4、为避免或减少差错的发生,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血样不能同时抽取和用同一标本。确定输血后应至少提前一天做血型鉴定,临床医生在接到血型报告单后将血型填写在血型与配血报告单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上。交叉配血血样另行抽取,急诊和紧急情况除外。

四、交叉配血

1、由血库工作人员对送到血库的申请单和血样进行审核,当用血申请单或患者血样标识不充分,或者发现有细节不符时,血库工作人员应拒绝接收,以保证遵循正确的程序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2、由于供者红细胞的免疫性刺激,机体可迅速产生抗体,为确保患者始终接受配合的血液,新鲜的血样非常有必要。交叉配血的血样不能超过3天,对下列之一者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24小时的。 ① 有输血史 ②有妊娠史

③ 抗体筛选与鉴定阳性 ④

大量输血患者等

3、交叉配血时,血库工作人员再次逐项核对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血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4、配血操作按规范进行,血液交叉配血试验除盐水介质外,至少一种检查IgG血型抗体特殊介质交叉试验(如聚凝胺法、微珠法等)。确定病人体内存在冷抗体时,交叉配血试验应在37℃进行。

5、配血相合时正确填写交叉配血报告单,按复查程序自检后手写签字。血液交叉配血单保存10年。

6、第一时间通知输血科室马上到血库取血。

五、临床取血

1、临床科室接到取血电话或自己询问得到可以取血的答复后,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或科室指定专门人员持临床输血取血单到血库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供血者血袋标签(血站的名称,条码编号、血型,血液品种及数量,采血日期及时间,或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配血实验结果以及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并注明取血时间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发血: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②血袋有破损、漏血; 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快; 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⑤血浆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⑧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地方。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六、输血前核对和贮存

1、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若因故暂时不能输注时,应根据各种血液不同贮存条件进行正确贮存。红细胞应贮存在2-6℃的冰箱,血浆融化后2-6℃可保存24小时,否则应弃用,冷沉淀溶化后6小时内应输注完毕,血小板不得自行贮存,应及时联系血库送回于血小板恒温震荡仪中保存(20-24℃)。

2、血液取回后由两名护士或医务人员再次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质量是否异常。血液制剂颜色是否正常等,准确无误方可输血。如发现任何不符的地方,或者血袋有任何异常,血液不得用于输注,并立即通知血库。

3、发现有下列情况时,血液不得使用

① 血液在冰箱外或者可能曾经在冰箱外超过30分钟。 ②有迹象表明血袋有渗漏或血袋被打开过。 ③ 血浆为粉红色或者红色。

④红细胞颜色看起来为紫色或黑色。

4、输血前应告知患者或(和)亲属一旦出现寒颤、颜面潮热、呼吸短促、疼痛或烦躁不安等症状,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发热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将体温降至38℃以下方能实施输血。

5、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七、临床输血

1、

输血时再核对:由两名护士(其中至少一名注册护士)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制品袋血型与编码、有效期无误后全名签字才能进行输血。

2、如病人意识清楚时,应要求病人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或其他相关内容;如病人意识不清,请病人亲属说明病人的身份,再次确认其身份。

3、应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尤其是红细胞制剂),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袋继续输注。

4、除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器管道外,严禁在血袋中添加任何药物。

5、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ml/min,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失血量、贫血程度、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一个单位的红细胞或200ml的全血必须在两小时内输注结束。

6、通常在输血速度不快的情况下血液制剂不需要加温,如遇下列情况可进行血液制剂加温

① 大量快速输血,成人>50ml/(kg.h),儿童>15ml/(kg.h) ② 新生儿与婴幼儿换血

③ 患者体内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冷抗体 ④加温时水温应控制在35-38℃左右

加温后的血液制剂必须尽快输注,不得再保存

7、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医护人员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后15分钟以及输血过程中每30分钟1次、输血结束时、输血结束后每30分钟1次连续2次对患者一般表现、脉搏、血压、呼吸频率、液体出入量等进行监测记录,并需记录输注血液制剂种类和数量。

8、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寒战、颜面潮热、呼吸短促、疼痛或烦躁不安等输血反应症状时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详细记录。

八、输血完毕

1、临床输血记录单(血液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报告单)随病历永久保存备查。

2、医护人员对有或无输血反应与相关性疾病的患者均应在病历中描述。

3、有输血反应与相关性疾病,医护人员在病历中描述必须包括:血液制剂种类和数量、输血时间、发生输血反应时间、症状与体征、诊断与治疗等;再一式两份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份随病历保存,一份返还血库保存,并由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

3、输血完毕后,输血器材毁形消毒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相关记录。血袋及时送回血库,至少在2-6℃冰箱中保存24小时,放在专用医疗垃圾焚烧袋内封存,由相关部门统一进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交接时必须有签收记录,记录结果保存备查。

4、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注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如果输注无效,要分析原因,必要时请血库或其他相关科室协助查找。

九、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处理

1、输血过程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处理: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上级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与医院相关部门,患者必须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详细记录。

2、疑诊患者输血不良反应进行以下核对检查

(1)ABO与Rh(D)血型溶血性输血反应:1)2名或以上医护人员共同核对病人《临床输血申请单》、《临床输血记录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病史各项内容;2)血库两名工作人员共同核对病人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各自单独应用保存于冰箱中的病人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病人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新检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病人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病人血液,检测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严密观察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变化情况。 5)记录患者出入尿量,严密观察尿色变化,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6)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2)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1)由血库通知供血机构;

2)在病人或/和直系亲属、医院、供血机构三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3)每半小时一次共2次,抽取病人血液做细菌学检测。

十、自体输血

1、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可动员患者亲友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应当到烟台血站履行相关手续。

如果患者体质符合标准,要动员患者进行自身储血,术前自体采血由血库或输血科室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采血、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2、采集血液后工作人员必须在血袋立即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采血量、采血日期、采血者。 病人意识清楚时,病人在采集血液的血袋上全名签字;病人意识不清楚时,直系亲属与相关陪同人员在采集血液的血袋上全名签字。

3、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十一、特殊输血

1、新鲜全血申请

临床需要新鲜全血时,需提前2天向血库提出申请,血库见到申请单后同烟台市中心血站联系。

2、RH阴性病人用血时,应当提前3-5天向血库申请,以便于中心血站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调集相合的血液。

3、特殊情况下,进行不相合血液输血时必须履行下列程序: 病人意识清楚时,经治医师与血库必须共同告知病人与直系亲属血液制品不相合性输注利弊;病人意识不清楚时,必须告知直系亲属与相关陪同人员。在征得病人或/和直系亲属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详细说明并签字,上报医院医务科备案签署同意后方可实施。

4、手术预约时间改变、输血反应或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均应及时通知血库,以便调整备血数量和时间及统计输血反应。

5、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对已做完交叉配血而因故暂时不输,可在血库储血冰箱暂时保存,待输血条件恢复后再取回输注。血液一经开封,则不能保存。

十二、其他

本细则未尽事宜,请参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第五篇:幼儿园工作规程学习记录

《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首位。如何保护幼儿的安全呢?作为保育员,首先整理好本班教师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坚持每日用消毒液消毒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对于幼儿的玩具、椅子等都要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厕所的地板保持清洁与干爽,避免地面有积水使幼儿摔跤,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同时培养幼儿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也是保证幼儿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要多教室进行消毒,教室要通风,督促幼儿多喝水,增加抵抗力,定期通知家长清洗被褥,保证幼儿的良好睡眠。让幼儿能自由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

保育员也要协助本班教师配合引导幼儿顺利完成教学活动。《规程》中指出,幼儿园要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保育员也要坚持学习的原则,认真学习《工作规程》,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熟练掌握保育员职业培训中所学的内容,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并积极参加幼儿园里组织的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并与本班教师一起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保教合一。

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幼儿的发展是依靠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来实现的,作为保育员工作的职责,同时,要树立保育观,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教师的好帮手,还要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去爱每一位孩子!

幼儿园工作规程心得(2):

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带给人类无穷的智慧,给人以启发,它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就像《幼儿园指导纲要》一书中常伴我的左右,每当我困惑的时候都会翻翻,看一看,找到教学中的精髓,来填充我的不足,并试着进行反思,这也是我的成长历程,《幼儿园指导纲要》是《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实施之后,我国教育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必将引航和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创造更加优异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指导创造了优质的幼儿教育,成为摆事在我国的幼教工作者面前的新生活。《纲要》集中体现了对幼儿的教育的指导。因此它的实施将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努力。从《规程》总则部分的基本指导思想,到后面的幼儿园内容,实施,评价等各部分,都与教师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落实《纲要》、《规程》,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就要有进一步的提高

《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

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随着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基础教的功能正在被重新定义,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调整幼儿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教育的整体结构中,正确而清醒的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教育行为,理性的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

上一篇:指导企业如何做好规划下一篇:钻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