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2024-05-01

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共10篇)

篇1: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武格一级公路WGHTJ-1合同段

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民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若项目资金困难暂时不能发放本月工资,应取得工人的同意但拖欠不能超过一个月。

二、管理制度

1、民工工资的管理与发放由专人负责。

2、建立民工工资支付台账。

3、民工工资直接支付给民工本人。项目部所有民工工资由劳务

队统一上报到项目部后,在负责人与各工区队伍负责人的陪同下项目部财务人员到施工现场发放工资,对民工的工作天数、技术工种及身份进行确认。在发放过程中,不允许工资代领,切实保证工资发放到民工本人手中,要求民工当场清点数目,接收后签字确认。

4、随时接受有关部门关于民工工资问题的监督检查。

5、项目经理和民工工资负责人随时检查民工工资发放情况。

6、对工资有疑问的民工可以随时咨询项目部电话:*** 项目部必须两天内回复。

篇2: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发包方:

(甲方)承包方:

(乙方)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为加强劳务管理,保证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达成以下共识,甲乙双方共同遵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工程结构、层数、面积:

5、工程造价:

6、开工、竣工时间:

7、工程质量标准:

合格

8、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合格

二、工程承包范围

/ 4

1、承包内容:

2、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将对乙方劳务管理工作和执行本协议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为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限期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对乙方处以1000元—2000元/次的罚款并停止工程款的拨付。

2、甲方有权禁止乙方在执行协议中所引发的一切不良行为,并追究乙方对甲方造成的损失,情况严重者,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一切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3、甲方对乙方拖欠民工工资的,在调查清楚后,有权从乙方工程款中代扣代付民工工资。对无故拖欠民工工资的情况,甲方将对乙方处以2000元—5000元/次的罚款。

4、甲方将定期对劳务管理和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乙方应积极配合做好接洽工作;乙方为检查存在问题的第一责任人,甲方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选聘的劳务公司(队)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应施工资质,乙方必须与进场的劳务公司(队)签订合 同并报甲方备案。

/ 4

2、劳务公司(队)招聘的进场民工必须身体健康且符合国家职业健康要求。

3、乙方应要求劳务公司(对)与招聘的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建立民工花名册,收集民工人员身份证和提供工资定点发放银行的开户账号,对农民工进出实行动态管理,每月末将更新后的花名册报甲方。

4、乙方应要求劳务公司(队)建立民工出工考勤记录,对民工施工工日按月统计并上报至乙方。

5、乙方在按照劳务合同,达到工程款支付节点时,必须筹备资金,优先发放民工工资。

6、在发放民工工资时,必须提供民工本人签章的工资表,乙方应存档备案。

7、乙方为本项目民工工资支付的总负责人,乙方项目负责人为民工工资发放管理第一责任人,乙方项目部应设置劳务管理员,对劳务管理资料建立档案。

8、乙方必须对劳务公司(队)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不按时足额发放民工工资的,有权优先从劳务费中扣除民工工资部分直接代付。

五、其他规定

1、本协议订立时间:

年 月 日

2、本协议订立地点:

/ 4

3、本协议同《项目管理合同》同时执行。

4、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甲方与建设单位所签订的施工合同及甲方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的工程项目管理合同履行完毕,且无拖欠民工工资后,本协议自行失效。未尽事宜双方依法另立补充协议。

甲 方:(公章)

乙 方:

(公章)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电 话:

电 话:

篇3: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据了解, 今年4月份, 海口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在海口建筑企业最集中的西海岸试点推行农民工工资月发放制度, 要求建筑企业每月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上报农民工工资月发放表、农民工花名册、建筑领域简易用工合同、建筑工地基本情况表等材料。月工资发放表须由农民工按手印确认, 确保工资按月发到农民工手中。

另悉, 海口美兰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借助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力量, 给辖区各街道的建筑工地拍照, 并绘制成建筑工地电子地图, 为辖区40多个工地全部做了档案。海口高新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不仅按要求从5月份开始上报建筑工地月工资发放表, 还补齐了今年2月份以来辖区21家建筑企业发放农民工工资材料。

篇4:健全工资发放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工资是什么?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上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市场价格表现,是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补偿。在市场经济下,我们不妨把工资定义为劳动者的货币收入。工资只和就业相联系,和劳动力的市场化相联系。农民种庄稼的收入,小生产者和个体户的收入,显然都不称之为工资。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工资概念已经不适应需要。例如津贴、奖金等收入形式都应该视为工资,都应受到保护。而我们现行的有关保护劳动者利益的政策和法律,在一些方面对津贴、奖金是不予保护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一切可以货币化的福利(并不是所有的福利都可以市场化),特别是和计划经济、短缺经济相联系的所有福利都应该折算为工资收入,以货币形式发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资应该包含什么呢?其一,工资必须满足劳动者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而不仅仅是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其二,一些必要的社会扣除如社会保障基金、个人所得税等也应该包含在工资中,因为劳动者有义务交纳个人所得税,需要自己养老。其三,工资应该包含私人财富的积累部分,以获取资产收益;否则,大多数人就永远只能是无产者。大家请注意,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没提“无产阶级”这一概念。全面实现小康,就是要让大多数人有产。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的初期,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就够维持工人劳动力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分配的结果是一头是资本的不断累积,一头是永远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中也包含了可以累积起来获取资产收益的部分。

十六大报告和以往一样强调按劳分配,但其含义与我们以往的理解不同。报告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是要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即劳动所得只与其对财富的贡献相联系,而不是按劳动的付出,或按承担某种工作岗位而支付的成本,或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进行分配。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工资作为一次分配,固然要注意公平,但更要注重效率。

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切创造财富的劳动都要得到尊重”,尊重劳动,就要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还亟待加强,在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最弱的。拖欠工资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比如你违反合同要收违约金赔偿损失,拖欠了银行利息要加收罚息,但拖欠工资怎么样呢?实际上劳动者工资被拖欠了,最后政府干预,足额发放,劳动者还感谢政府,个别部门甚至视之为给劳动者送温暖,有的地方还实行工资打折发放,迫使劳动者接受这种打折的政策。在工资拖欠上,被拖欠者还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收益权优先”,对劳动者利益的法律保护还很弱。健全工资发放的法律和制度已是迫在眉睫。

首先,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劳动者收益权优先”。一方面,一旦企业拖欠工资,劳动者不必上法院告你,而可以直接申请法院立即强制执行。至于举证,那是老板的事,劳动者不必举证。老板要证明延迟发送工资的合法、合理性。否则不容商议立即发放。拖欠工资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最大的风险累积。另一方面,劳动收益权在一切收益权中优先。无论企业的经营有多大的风险,包括企业破产,劳动者的工资都必须按时足额发放。现在一些企业把工资拖欠和其他债权关系混在一起,这是绝对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的。劳动者的利益是有限的,与企业相比劳动者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他们理应得到优先的保护。

篇5: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1、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按时支付农民工资。

2、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抵付。

3、用工单位应当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将农民工工资拨付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代发。

用工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

4、用工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应当编制工资发放表,载明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的姓名、支付的明细项目和金额、扣除的项目和金额等事项,办理工资支付的签收手续,并保存至工程竣工验收后一年以上。

5、用工单位农民工工资由项目经理部专人发放或监督发放,工资发放表须由项目经理签认。

6、工资发放登记表是银行代发的凭据应保存至工程竣工验收后一年以上。

7、用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公示每月工资支付情况、每次工资结算情况,公示投诉举报受理部门和电话。

8、用工单位与民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一周内一次性付清民工工资和相关费用,工资计发至解除劳动关系之日。

9、用工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期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农民工说明情况,同时就工资支付时间与农民工工会组织或农民工代表协商一致,并按协商一致的时间支付民工工资。如不按照协商意见如实支付的,视为无故拖欠工资行为。

10、非农民工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停工、窝工期间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处理。

篇6:民工工资发放保障制度及监督措施

民工工资发放保障制度及监督措施

为了按时足额发放民工工资,根据《广东省支付条例》,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利,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承包人必须执行以下制度和相应的义务,并接受劳动部门及甲方监督:

一、保障制度

(一)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的,承包人确定其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惠州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承包人对本工程劳动的农民工人数、姓名及每名民工应发的工资起止时间和工资金额的统计必须完全属实可信,具有法律效力;

(三)保证收到工程款后优先发放民工工资。承包人应当以货币形式按照确定的工资支付周期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拖欠或者折扣,承包人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伤停止工作进行治疗,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承包人应当依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病伤假期工资。如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乙方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及其后果;

(四)如甲方发现承包人提交的发放民工工资资料中有虚增工人人数、提高工资数额或者假冒签名领取工资等现象,承包人同意按照实际多领金额的5倍向甲方承担违约责任。上述违约金在进度款中扣除;当余额不足时,统一在结算款中扣除。

(五)承包人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甲方在未结清的工程款额度内先行垫付劳动者的工资,垫付部分抵扣工程款。

(六)承包人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民工工资到工人手中的第一责任人。承包人在此保证及郑重承诺:如有民工到甲方或政府索要工资,根据甲方统计的各班组拖欠工资的工人人数,由承包人承担每人每次3000元的违约责任。违约金由拖欠工资的承包人以个人财产担保。甲方可按照民工签字确认的拖欠工资的总额,直接向法院申请对承包人的财产包括房产、汽车、现金、银行账户及其他资产采取冻结、扣押、强制划拨、先予执行、先行给付等法律手段予以抵偿,所拖欠工资的承包人还愿意承担恶意欠薪、诈骗、敲诈勒索等法律责任,任由法院或公安机关执行。

二、监督措施

(一)承包人必须按甲方要求缴纳100万人民币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保障金后期满一年未发生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承包人可以提出申请无息退还保障金的50%;期满两年未发生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承包人可以提出申请无息退还到保障金的80%;剩余20%在工程完工承包人提供民工工资结算清单后与工程结算一次性无息退还承包人,(即除保修期结算)。

篇7: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办法

为维护广大民工的合法权益,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及遵毕项目办下发的《项目管理手册》中关于民工工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我部一直非常重视民工管理,并把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对民工及其工资的管理。现就我部对民工及其工资管理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严格执行民工就业的准入制度。

1、建立民工的花名册和暂住证办理情况的台帐。仔细审阅身份证的有效性,对童工、未成年人、无效证件者拒绝吸纳为职工,并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由公安部门下派二名协管员下驻项目部,专门到现场为民工办理暂住证,确保每一位民工的进场时间和出场时间都能反映在台帐中。

2、对新增民工采取“一条龙”的方式办理相关手续,具体如下:由工区(队)长带领新增民工在24小时内到项目安全部报到,安全部对民工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交底;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然后到合同部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最后由安全部开具可以上岗的通知单,民工凭此通知单到本队进行相应工种的上岗。

二、工资发放方法:

1、财务室对民工建立民工花名册,并将每个农民工的身份证复印,进行一一核对,然后每月30日各工区将考勤表及工资表交财务室,财务室在10日前将民工工资准备完成,并将民工工资发放到民工手中。

2、最低工资控制,项目部对每位民工的工资进行审阅,现民工工资最低45元/天。

3、工资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抵

付。

4、农民工领取工资应办理签收手续,项目经理部每次支付工资前三日应在项目经理部或各工区所在地公示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并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民工工资总的支付情况进行公示。

三、工资发放监督

1、按照“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工区长对其所管辖的工程范围内的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负全面责任,项目经理为最终负责人。

2、项目经理部认真把好工区结算关,加强责任成本管理,严格分解、明确责任,杜绝劳务协作队伍、工区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出现。

3、项目经理部资金无论如何紧张,必须首先保证各工区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并督促劳务协作队伍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

4、为妥善处理劳务协作队伍的劳资纠纷,项目经理部聘请当地的乡镇村领导为廉政监督员,确保民工工资兑现支付,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奖惩办法

1、项目经理部下属劳务协作队伍、工区等不得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加强监督,发现有以下情况的,对协作队伍、工区长进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进行清场处理上报集团公司劳资部挂名,上报贵遵毕监办、项目办挂名。

2、劳务协作队伍若出现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经查实,项目部将从其工程结算款中扣除相应金额,直接支付拖欠民工工资,施工协作队伍负责人签字认可,并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进行清场处理上报集团公司劳资部挂名,上报总监办、项目办挂名。

为了保证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民工工资,本公司郑重承诺在建各种项目合同工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合同要求支付民工工资,保障民工工资,现承诺如下:

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民工工资的有关规定。

2、按照《劳动法》规定雇佣和使用民工,工资将及时如数发给民工。

3、我公司劳务班组雇佣民工的将要求各班组按照规定签订用工合同,并负责督促其按照合同规定及时结付民工工资。

4、按照劳动法规定雇佣和使用民工工资将直接发放给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

5、我公司对民工工资的支付负直接责任,全面负责与之形成劳务关系的民工的用工管理。

6、我公司在民工进场后10内建立进场民工花名册,其中包含进场民工个人详细信息、进场时间、从事工种、所在班组等资料,随册附进场民工身份证,劳动合同、技术专业证书等相关材料,随时掌握进场民工的数量。我公司项目负责人直接管理施工现场的民工,不得通过包工头、带班长等代管。

7、我公司民工工资的支付工作接受建设单位监督管理,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就民工工资的支付作出约定,我公司按建设单位提供的规范文本签订保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的承诺书。我公司若有违反合同约定中民工工资支付相关条款及承诺书中条款的行为,全部责任由我公司承担,并按照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对建设单位负责。

8、如果发生违反规定拖欠或克扣民工工资行为造成民工上访,本公司愿意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建设、公安等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作出的处罚和决定。

篇8: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缺失,制度逻辑,工资拖欠

一、引言

农民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农民工的到来, 极大的缓解了城市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 很多农民工从事着城市人不愿做的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然而,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他们却处在城市的底层, 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基本权益经常被侵犯和剥夺。

农民工权益缺失最重要的表现即为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辛辛苦苦工作, 最后却得不到基本的报酬, 这是对他们权益最严重的侵害。近年来这一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关的法律及监督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 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具体条例, 但农民工欠薪这一顽疾始终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问题, 必须要深入探讨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和机制。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促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 而在改革开放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并未彻底消除, 以及在这种制度影响下产生的对农民工权益忽视的社会认知的长期存在, 使得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中受到了种种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而分析农民工的欠资问题, 即运用制度分析工具来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 进而探究这一制度在实践中的作用逻辑, 以期对农民工权益缺失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制度根源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1958年以后, 出于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考虑以及对过度城市化的担忧, 国家设置了严格的城乡户口管理登记制度, 即所谓的“户籍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同时也把城市和农村划分为两个不同地域, 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后, 随着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在农村产生了大量能够对自身劳动有支配权的剩余劳动力;同时, 随着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 放松了对人口自由迁移的限制, 因而大量农民在城乡差别产生的比较利益的吸引下开始进入到城市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 由于户籍制度仍然没有完全消除, 从而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虽然是工人, 但身份仍然属于农民, 所以称之为“农民工”。[1]

“农民工”这一词汇不仅仅是与城市工人区分的简单身份称谓, 实质上还包含着歧视的色彩, 即由于身份的差异所造成的农民工在享有权益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巨大落差。由于在户口制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城乡不同的劳动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福利制度, 城市居民在这些方面享有优于农民的待遇。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由于身份是农民, 就自然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具体而言, 这种歧视性的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歧视性就业制度

和户籍制度紧密相连的是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 这种就业制度在事实上已形成对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歧视, 即农民工无论在职业选择和劳动报酬方面都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相等的权利。在职业方面, 城市中很多职业都是以户籍来限制外来人口, 农民工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能从事某些职业, 而是由于没有城市户口而被限制从事某些职业。于是农民工就只能从事那些劳动待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而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在报酬方面, 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很多单位都是以种种理由压低农民工的工资, 致使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了极大损害。

2.二元社会保障福利制度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二元城乡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现象, 其基本上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来确定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 即意味着只有具有某个城市的户口, 才能享受到某个城市所提供的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等相关福利与公共服务。而作为农民工, 尽管对城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由于他们的户口在农村, 不被承认是城市居民, 从而也得不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 完全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种歧视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他们在城市中生存就要比城市人支付更多的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成本。

3.极不完善的利益表达制度

农民工由于户籍的原因, 他们只有在农村才能享有自己的政治权利, 因此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缺乏必要的政治参与途径, 不能参与所在城市的政治活动。[2]在现实生活中, 农民工还没有一个真正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益的代言人, 在公共政策决策中没有话语权, 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 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非公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制度;另一方面, 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 一般农民工难以承受目前的诉讼成本与风险。因此, 农民工在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时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 很多正当的利益需求不能被满足, 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权益受损的现状。

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受到的种种制度歧视, 实质上已经转化成对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歧视, 而由此产生的这种社会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更加持久。城市居民相比于农村居民在就业、社会福利及政治权利方面都享有了较多的权益, 事实上培养了人们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被认为是两种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社会群体, 这一观念在中国的封建文化沉淀下来的对农民阶层歧视的文化共同作用下, 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对农民歧视的思维惯性。而农民工由于先天身份的无法改变, 进入城市中仍然是被当作农民来看待, 他们始终无法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和工人身份, 自然在城市中低人一等,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到城市人的歧视, 在就业领域中企业也常常忽视和践踏他们的合法劳动权益。由此,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拖欠以至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了。

三、制度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作用逻辑

城乡二元体制在事实上已形成了对农民工的权益剥夺, 那么这一制度在实践层面上又是如何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一事实的呢?社会学的经典议题“制度是怎样思维的”认为, 制度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人或群体来思维的, 也就是说制度往往是作用于具体的人和群体产生它的制约功能的。那么在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中, 主要包括三方群体, 利益双方是雇主和农民工, 在双方利益无法协调时, 政府将以第三方身份出现, 也就是说城乡二元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是通过作用于雇主、农民工、政府三方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一事实的。由于现有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对农民工歧视的心理认知, 雇主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必然会极大限度的利用此效应;作为受损一方的农民工也被制度内化了自身的意识, 认同了被歧视的农民身份, 在现实条件下只能被动接受权益受损的现状;而作为第三方的地方政府在制度的路径依赖的影响下, 也往往忽视了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1.雇主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

雇主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根源, 他们往往会利用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如前所述,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一系列城乡不同的二元制度安排, 这套制度体系不仅把城市居民和农民划分为两个不同身份和地位的群体, 同时还赋予了城市居民在就业和社会福利方面较多的权益。在这种保护性的政策和制度中, 城市居民已经养成了一种优越性的心态, 经常以进城打工者是农民身份而歧视他们, 即对农民工的一种身份性歧视, 把农民工看作是“打工仔、打工妹、农民商贩、流动人口”;更有甚者认为他们就是“乡巴佬、土孢子、盲流”, 认为自己在社会地位上就是要高于这些农民工的。而作为城市人的雇主, 也利用这种社会心理来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他们在和城市职工进行比较时也更愿意雇佣农民工, 认为这些进城打工者由于身份是农民, 就是社会的下等阶层, 不把他们当作正式职工来看待, 也不必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工资及其他权益。

雇主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还体现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现实情况下, 雇主却利用城市对农民工身份歧视的就业制度, 很少和农民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如果有也是一些非对等的合约, 更多的则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口头允诺。当前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将城市劳动力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劳动力市场, 可以叫做“首属劳动力市场”, 这是属于城市人的;另一个是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 可以叫做“次属劳动力市场”, [3]农民工只能进入这样的市场寻找工作。因此, 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中产生了大量的过剩农村劳动力, 使得这个市场的用人单位和雇主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选择机会,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 不签合同就走人, 还有更多的人等着呢。由于没有正式的合同, 一方面农民工在投诉时很难提供全面、正规的证据, 举证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另一方面雇主基本上不受约束, 欠薪者更是肆无忌惮, 从而导致欠薪现象屡屡发生。

2.农民工对身份歧视的被动接受

在工资拖欠这一问题中, 农民工作为受害方, 他们应该更注重自我权益的保护。然而在现实情况下, 农民工却缺少相应权益保护的意识, 他们实质上已经认同了被歧视的农民身份。由于长期以来二元制度及其影响的存在, 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界限更加明晰, 这使得出身农民的进城打工者和城市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距离。“他是农村户口、我是城市户口, 或者他是城里人、我是乡下人, 我们两个是不同的。”不仅城市人不将农民工视为自己的一份子, 就连农民工本身也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 他们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4]这种观念经过历史的长久积淀根深蒂固, 深入人心, 己经内化为农民工群体价值取向的一部分。农民工习惯了这种差别对待, 因而导致了农民工群体对自身的权利认知产生了偏差, 忽视了自己的权利, 在行动上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这种身份认同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农民工在和雇主的博弈过程中大多数都没有签订合同的要求, 即表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由于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 因此在和雇主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并不积极, 不主动向用人单位提要求, 或者签订合同的请求遭到拒绝后, 就默默的接受。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又强化了农民工的行为, 他们也认为没有雇主和农民工签订合约的惯例, 用这种解释将这种现状合理化并接受, 不认为自己能和城里人享有同样的市民权利, 在工资权益受到损害时也不主动通过正常法律渠道寻找帮助, 这更加纵容了雇主的欠资行为。

农民工对这种身份歧视的认同实质上是被动的。因为在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到损害后, 还可以选择“退出”机制脱离和原来单位的关系。而农民工“退出”所面临的现实状况, 却使他们很少或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农民工“退出”后只能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他们离开城市, 重新回到农村, 而回到农村只能加剧农村人多地少的紧张局势, 使得收入下降;另一种选择是他们重新搜寻雇主, 但农民工仅仅能在“次属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选择和转移, 在这一市场中工作单位的性质没有较大差别, 难以保证新的雇主比原来雇主更好。再加上农民工收入都较低, 他们必须首先要保证基本的食宿和生存, 因而在有限的劳动力岗位中也没有资本进行更多的权衡和选择。种种因素, 使得“退出”实际上是一个高成本与高风险的选择。如果考虑到更新工作阶段的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则农民工退出的几率更小。[5]因此, 在权衡利弊之后, 农民工没有更好的选择, 只能寄希望遇到善良的雇主, 对现有雇主对其身份歧视及权益侵犯只能被动接受。

3.政府的组织缺位与对二元制度的路径依赖

在雇主和农民工发生利益冲突时, 特别是雇主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屡拖欠其工资时,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应该主动进行干预。然而, 现实生活中, 作为第三方的城市政府却是不作为和缺位的。虽然近两年随着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相关法律及政策的不断完善, 政府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上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但总的来说, 政府执行部门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仍然是较为低效的, 他们或者对雇主处以较轻的处罚, 仅仅是口头警告和象征性的罚款, 或者以种种理由为借口把大量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案件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城市政府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没有起到一个公平的“裁判者”的作用。

政府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组织缺位源于政府对二元制度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认为, 一种制度一旦产生, 便具有刚性和自我强化机制, 具有延续传统路径的惯性。[6]建国初期, 户籍制度在管理社会和资源分配中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政府在长期实施此项制度过程中, 也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管理体制和手段。因此在以后的实施中, 这项制度的成本是很低的, 政府可以很容易地实施它, 不必花很大的精力。而改革开放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 使得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中, 这不仅增加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同时对二元制度下的城市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但对于一种新制度的建立, 其初始设置成本往往是很高的, 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城市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性人, 进行制度变迁也要考虑到改革的成本及风险。但当前一方面由于国家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及激励措施,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收入较低, 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工收费项目已逐步取消, 城市政府很难从其群体中获得收入。况且进行改革后会使得原有城市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损, 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出于制度变迁成本及未来风险的考虑, 城市政府仍然延续原有的二元制度对农民工进行管理, 对他们的歧视政策和做法依然如故, 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上相关执行部门往往也是采取不予干预和敷衍了事的做法。政府对二元制度的路径依赖造成的组织缺位, 使得农民工在工资权益受损时无法寻找第三方的帮助, 他们在和雇主的博弈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民工工资屡遭拖欠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城乡二元体制, 这一社会体制对农民工的权益缺失影响主要体现在歧视性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完善的利益表达制度等方面;城乡二元体制不仅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对农民工产生歧视, 实质上已转化为对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歧视, 这在实践中造成了农民工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在实践中是通过作用于雇主、农民工和政府三方群体而造成工资拖欠这一事实的。雇主作为城市人, 往往利用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来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农民工在现实条件下只能被动认同受歧视的农民身份;处于第三方的城市政府也依赖传统的二元制度, 忽视了农民工合法工资利益。

基于上述分析, 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一社会问题, 必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彻底改革对农民工歧视的城乡二元制度。不仅要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 促使进城农民可以获得城市户口;同时要对附着在户口制度上的就业及其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即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 使得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其次, 要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社会舆论宣传, 改变对农民工歧视的社会心理。政府、新闻媒体、学术界三方要共同努力, 加强宣传, 在全社会形成对农民工重视的社会氛围, 逐渐消除城市居民、单位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心理。再次, 要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对雇主的监督, 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 加大对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雇主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对城市政府的监督, 建立激励及补偿机制, 从而改变政府在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上不作为的现状。只有采取各种组合措施, 农民工在城市中被歧视的状况才能真正改变, 农民工自身合法劳动权益才能得到维护, 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付华英.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J].中国发展, 2004, (02) .

(2) 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7, (01) .

(3) 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J].理论学刊, 2003, (07) .

(4) 王进.中国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5) 张建华, 李萌.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制度根源[J].学习与探索, 2006, (07) .

篇9: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到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农民工工资管理问题也逐渐突出出来。纵观我国建设单位,多数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工资管理制度,各种工资纠纷问题经常出现,严重制约了施工单位的顺利发展,这种情况下,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成为建设施工单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设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管理

近年来国家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投入,工程建设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大量农民工走入这一行业中,因为施工企业本身存在一定特殊性,经常会出现欠薪事件,并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施工领域中拖欠工程款问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有必要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有效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1加强农民工工资监管的目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股特殊力量,成为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有责任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监管,避免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加强农民工工资监管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使企业声誉和形象免受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并有效预防劳务公司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劳务纠纷的出现,有效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第三,对施工单位的经营管理进行规范,帮助企业规避各种风险,避免因为劳务协作拖欠农民工工资而使相关的单位面临支付风险。

2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原因

2.1施工单位管理问题造成的工资纠纷

2.1.1招收农民工的方式不合理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都在招收农民工,招收的随意性比较大,通常都是不同工种班组自行对农民工进行招收。通常情况下,农民工的工资标准都是农民工队长和广大农民工提出的口头协议,并没有将其落实到书面上。另外,施工单位对班组用工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也很少会对其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出现用工混乱、纪律不严等问题,因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签订用工合同,也没有进行岗前培训,施工单位对工人的管理明显脱节,很难对具体的用工情况进行掌控,这无疑为劳务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1.2项目管理规范性不强

现阶段多数施工单位都采用工程承包的方式施工,这种情况下工程价款都是由包工头与工程单位共同结算的,结算过程中农民工并没有参加其中,因此出现了层层盘剥的问题。这种支付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弊端,加上近年来很多包工头受到利益的驱使携款潜逃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因此很多农民工的工资没有着落。此外,当出现工伤事故、工程进度款不到位、人工费用超出商定价格等问题时,都可能会造成工资纠纷的事件。加上包工头和农民工并没有正式签订书面合同,农民工工资标准不明确,这也是造成农民工纠纷的重要原因。

2.1.3工资支付方式欠缺合理性

建设工程的规模大、工期长,很有可能会在资金周转上出现困难,因此通常情况下农民工的工资都是一年结一次,农民工在平时只能支取少量生活费,即使这样工程款到了年底仍不能按时到位,农民工的工作很难得到保证,因此而造成的工资垫付及工资拖欠等问题成为农民工工资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农民工自身因素造成的工资纠纷

2.2.1农民工法律意识欠缺

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中的农民工文化素质都不高,他们中大部分的受教育程度比较有限,因此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非常有限。当前多数农民工对签订劳动合同并没有什么要求,工作的随意性非常大,很多农民工经常跳槽,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因此施工单位用工并不稳定,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些农民工跳槽以后,硬性要求施工企业为其支付工资,遭到施工单位的拒绝以后掩盖事实,对施工单位的正常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2.2.2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提到农民工,人们就会在头脑中浮现贫困、没文化等印象,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工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多数农民为了养家糊口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工作,因此他们往往求职心切,加上法律意识不强,不懂得怎样利用法律的手段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如果农民工自身权益受到了侵犯,经常会采取一些不必要的手段,这也为劳动纠纷的解决增加了很大麻烦。

2.2.3农民工内部混乱

现阶段很多施工队伍都是自发形成的团队,团队中的施工人员大多经验丰富,由能力强的农民工将那些求职的农民工组织到一起,组成一个农民工队伍,队伍中分工明确,找活、带领农民工找活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这些人员之间相互协调、分工明确。有时他们会同时接到不同单位的工程,劳务队负责人对其工程中的农民工有调配的权利,如果有工程资金没下来,这些人往往会自行调配。这种工作模式虽然可以使燃眉之急得到切实解决,但是一旦出现工资混乱的情况,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将会进入到非常混乱的状态中。

3建设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管理的相关建议

3.1转变招收农民工的方式

施工单位应摒弃传統包公招收的方式,改变用人方式,与劳务派遣公司共同建立起稳定的劳务派遣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由施工单位为派遣单位支付管理费用,然后由派遣单位为施工单位招收员工,并充分结合工作任务的变化,对劳务人员的数量进行合理安排。这样一来,不仅企业的财政支出得到了有效减少,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相应增加,并且用工纠纷可以得到减少。一旦出现劳务纠纷,应该由派遣单位进行协调,以减少施工单位的法律风险。此外,这种招收工人的方式对于激发施工人员积极性也非常有利,在施工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3.2加强农民工合同管理的力度

当前有很多施工企业和农民工签订的合同都非常简单,甚至不具有法律效益,形同废纸。因此,应对施工单位合同制度进行规范,不仅要保证劳动合同内容上的合法性,同时还要保证其实际操作的标准性,要在合同中将农民工的工作情况写清楚,明确工资发放标准等内容。此外,还要针对参与施工的农民工建立工作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农民工劳动合同等相关信息。档案管理应保证有效性和准确性,一旦有纠纷出现,可以以合同中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展开有针对性的处理。

3.3对农民工工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制度应得到落实,不管施工单位是按照月份发放工资,还是按照工程量来发放工作,在发工资的过程中都要落实一人一户的发放制度。在开始入职之前,员工需要在指定银行将账户开好,然后单位将工资发放到该账户中,还要为其发放具体的工资清单。每次在发放工资之前都要与农民工本人的身份证进行核对,然后经过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以后,将工资划入到银行账户中。

3.4充分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施工单位本身在工作性质上就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工伤纠纷经常会发生,工伤的治疗和赔付是造成劳动纠纷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工伤纠纷,农民工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对这种地位进行改变,充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地方劳动保障局应对其加强管理,对用工单位的工伤处理标准进行完善和规范,为受害人及家属提供合理解释,并为其提供合理赔付。此外,还要对包工头抽取管理费用的问题还要进行严格管理,不能听之任之,一旦发现这种问题,可以进行开除、停工学习等处理,利用严厉的手段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段时间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项目非常多,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农民工纷纷涌入到城市建设工作中。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农民工的工资管理水平十分关键,这是保证农民工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与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同时也影响了用工单位的利益。因此,不管从生活上来看,还是从工作上来看,都要充分重视对农民工的管理,关注其社会保障与保险管理,这样农民工们才能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海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其法律救济为例[J].河北法学,2011,(7):26-37.

[2]胥纯,李长春,黄茂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调查与建议[J].中国工运,2012,(12):26-28+32.

[3]郝彩虹.身份区隔:生发于本土土壤的劳动管理策略——对某国有建筑企业地铁工地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14,(2):32-43+94-95.

[4]济南市第十九期中青班课题组,高树金.关于治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调研报告[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1):115-117.

[5]李惠民.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建筑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7,(7):47-48.

篇10: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为规范**集团各项目部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劳务协作队伍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及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等法律法规、文件等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各项目部的各劳务协作队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二、本制度所指各劳务协作队伍,是指在我公司所承建的各项目部范围内从事土方、石方、混凝土、木工、钢筋工、架子工、装修装饰、水电安装、设备安装、钢结构等一切与工程有关的劳务协作单位。

三、各项目部负责本合同段内各劳务协作队伍工资支付的监督管理,公司工程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均可对项目部执行本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项目部各劳务协作队伍应当依法与所有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新工人进场3日内将劳动合同签署完毕),明确工资结算方式与具体月工资数额,所有劳务人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将劳动合同副本提交项目部一份。

同时,进场的所有劳务工人必须认真登记有关信息,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交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1份交与项目部存档。

五、每月25日,各劳务协作队伍必须向项目部上报当月考勤表

出工汇总表)、工资计算表等有关资料原件,与工资数额相关的考勤表、工资计算表等需经劳务人员书面签认,并按手印。

六、项目部将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结算方式以及劳务队伍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于每月30日向劳务人员发放工资(如无30日的,本月最后一日即为工资发放日)。

根据各项目部劳务队伍劳工合同而定,如合同签定三个月支付以合同支付时间为准。

七、项目部内各劳务人员工资由项目部根据劳动合同注明的工资标准,或劳务协作队伍提供的有关工资计算资料统一造表发放。

八、根据公司的要求,各项目部内的劳务人员工资可以以货币形式直接发放或办工资卡发放到劳务人员本人。

劳务人员需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领取工资,且每人限拿一张身份证(或一个户口本),防止冒领现象的发生。

九、劳务人员领取工资时需在工资表上签字确认,并按手印后方可领取工资,钞票当面点清,事后概不负责。

如工资卡发放财务转账单留存。

十、项目财务部负责本项目部各劳务协作队伍工资支付等有关工作,项目部安排专人对劳务人员的进场情况,督促劳务队伍及时上报新增人员的有关资料,督促劳务队伍及时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

十一、项目部内各劳务人员工资计入相应劳务队伍劳务费中,项目部在每月工资发放前将各劳务协作队伍的劳务费用计算出来并提供给财务部复核,确保工资总额在劳务费总额之内。

若有工资总额超过劳务费用的情况,将动用相应劳务协作队伍缴纳的工资保障金予以补平,并将有关情况通报项目部农民工工资支付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劳务协作队伍负责人。

十二、财务部每月向项目部农民工工资支付领导小组报送本单位工资支付情况。

每月28日前将当月考勤表(出工汇总表)、工资计算表、工资表报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不管工资是否发放都必须报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备案。做到工资每月一报制度。

十三、项目部内各劳务协作队伍应按有关规定缴纳工资保障金,存入项目部指定的专户,用于垫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十四、各劳务协作队伍必须严格按照《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最低工资规定》等有关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

项目部范围内的任何员工、任何农民工有权就劳务协作队伍出现的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情况向项目部、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等有关单位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项目部将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工作,如情况属实,将一次给予协作队伍1万元罚款,拖欠、克扣情节严重的,我部将与其解除劳务合同关系,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处理。以下几方面行为都属本项目部禁止出现的行为:

(一)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

(二)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拖欠或克扣工资的;

(四)不支付加班工资的;

(五)侵害工资报酬权益的其他行为。

十五、根据公司规定,项目部设立了农民工工资专项基金账户,专项基金提取比例不低于每期期中计量支付额的2%,专项基金提取总额不超过总造价的5%,在银行开立农民工专项基金最高限额和最低保障管理,当账户余额达到应提取的总金额时不再提取。

十六、项目部对农民工工资做到及时发放,月结季清,绝不拖欠,并欢迎业主和监理对本部农民工工资发放进行监督。

如项目部未能及时发放,当所欠农民工工资超过三个月,项目部将动用专用资金代替劳务协作队伍进行支付。如专项基金不足以支付农民工工资时,项目部将接受业主动用施工保证金支付。

十七、项目部必须积极配合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本合同段内各劳务协作队伍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监察,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本合同段内各劳务协作队伍在接受监察时应当如实报告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证明。

十八、农民工与本项目部内各劳务协作队伍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按照国家劳动争议处理有关规定处理。

十九、本制度解释权属于**集团有限公司,日常解释工作由工程管理中心、财务部负责。

本制度如有遗漏,项目部财务部、办公室、工程管理中心将及时予以修订。

二十、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上一篇:怪怪国的初中作文下一篇:药品“三统一”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