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2023-05-20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镇江中考物理考点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镇江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2018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总结

【篇一】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篇二】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 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4.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重庆大帝学校()整理 原文地址:https://)整理 原文地址:https://)整理 原文地址:https://)整理 原文地址:https://)整理 原文地址:https://)整理 原文地址:https://www.51test.net/show/8893197.html

第二篇:2014届中考物理考点预测

考点预测:

1、声

高频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三要素。

2、热现象与内能

高频考点:

(1)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改变内能的方法,内能的利用。

(2)探究: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计算:热值的计算、吸放热的计算。

3、光

高频考点:

(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近远视眼睛的矫正。

(2)探究: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

4、力和运动,三种力

高频考点: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刻度尺的使用;力的平衡概念和条件;惯性;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重力三要素;摩擦力的分析

(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5、简单机械;

高频考点:

(1)杠杆示意图,杠杆平衡条件,三类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斜面通常结合机械效率考查,放到了后面)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3)计算:杠杆平衡条件,理想滑轮组

6、质量和密度,压强与浮力

考点:天平的使用---调节和读数;密度的变化;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压强的特点与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变化、应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计算:固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气体压强的计算;浮力的计算

探究:密度的测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测量大气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7、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

高频考点:

(1)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率的比较;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机械能守恒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计算:功;功率;机械效率

8.电学

高频考点:

(1)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应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热;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电和磁的三大关系;安培定则;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2)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量电阻(灯泡和定值电阻);伏安法测量电功率;焦耳定律;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磁铁的特点

(3)计算:欧姆定律;电功率;电热

9、能源、信息、技术、材料

高频考点:

能源分类(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电磁波家族;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现代通信方式;红外线与紫外线;超声与次声

第三篇:2018年中考物理考点讲解:声音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6年中考物理考点讲解。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为大家推荐的2016年中考物理考点讲解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第四篇: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考点1_声现象

2011中考试题汇编——考点1: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临沂,第I卷第2题)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C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1题)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答案】B 3.(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1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ABC 4.(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 第3题)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图1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D 5.(2011四川内江,第Ⅰ卷4题)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答案】B

6.(2011四川绵阳,第18题)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 “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答案】B 7.(2011江苏苏州,第2题)在一次“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8.(2011四川成都,A卷第4题)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答案】B 9.(2011广东湛江,第2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D 10.(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第3题)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答案】D 11.(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11题)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C

12.(2011山东威海,第1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

二、填空题 1.(2011年安徽省 第2题)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答案】下面 2.(2011山东济宁,第Ⅱ卷第5题)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3.(2011山东聊城,第Ⅱ卷第1题)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出声音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 传播 4.(2011江苏南京,第13题)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振动 音色

5.(2011江苏扬州,第13题)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靠声音的 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音色 响度

6.(2011江西,第5题)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

【答案】声源 传播过程中

7.(2011江苏无锡,第15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间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答案】响度 音色

8.(2011四川广安,卷II第1题)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答案】300 能

第五篇:2017_2018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重要考点练习卷

光现象

1.香水中含有易燃的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A.【答案】B B. C. D.

2.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的情景,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是

【答案】D 3.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D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C.【答案】CD 月食的形成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反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D 6.“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答案】B 7.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似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A.乙和丙 【答案】C 8.小明选用了茶色薄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B和白纸等,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从实验效果出发,应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3)实验过程中,小明困惑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 (4)将A蜡烛从距玻璃板5.8 cm的某处,以5 c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远离玻璃板,2 s后A蜡烛与它的像A'相距

cm;

(5)如图乙是他们经过实验后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他们根据这个记录得出结论: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置31.6不合理,实验次数仅有一次,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9.如图,AO为入射光线,O为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AO对应的反射光线。

【答案】

10.如图,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

11.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答案】

12.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时他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等效替代法便于确定像的位置60不变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玻璃板有厚度,前后两个反射面都成像 13.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cm。

(3)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图中

图所示烛焰的像。

【答案】(1)上 (2)10 (3)左 A

上一篇:专科护士述职报告总结下一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