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南海争端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近代史论南海争端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南海争端本质上是划界问题、即海洋主权权利归属问题。我们不可否认我国对南海享有不可侵犯的主权,但也要注意到当今社会我国面临的和南海有关的挑战,以及与周边国家针对南海问题所产生的争议。

第一篇:近代史论南海争端论文

史论结合 紧扣时事

摘要:《概论》课程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科目,它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又与今日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如何上好这门课程,直接关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也能促使他们更加深入思考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追求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体现《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概论》;理论史实;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门课程之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①,是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及科学理论的重要钥匙。学生在完成《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后,对《概论》中涉及的相关史实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课程中涉及的理论,又需要有足够的事实支撑才能令学生有所收获。为了改变学生对该课程一贯的“枯燥无味”的印象,令他们在学习相关理论之余能够结合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教师便不能仅仅依靠教材照本宣科,必须大力拓展相关外沿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

在教学的实践中,除了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网络教学的功能应用之外,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回归到《概论》课程的教学原旨上来,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与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在革命与建设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扮演和发挥了什么样的角色与作用?如何认识在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遭遇的挫折?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等等。唯有让学生在更广泛的语境中了解整个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及成就,才能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为日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笔者坚持这样的方法:吃透理论、深入史实、结合时事、分析思考。既有对教材学习要求的落实贯彻,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及思考深度,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②的目的。缺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二、吃透理论,思想引导

作为大学四门思想政治课之一,《概论》具有非常鲜明的理论特点: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紧密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指导我国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重要理论。它既有深刻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发展的艰辛过程,又可以结合他们的亲身体会分析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变化,更可以引导他们分析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与社会走向,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与职业设计,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在课程的教学当中,笔者始终将理论的讲授放在第一位,只有吃透理论,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积极意义,才能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与树立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概论》全书有十五章,前两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我党思想路线的精髓,是整门课程的总括;第三四章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的重要理论;从第五章开始,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但在论述过程当中,又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与主张,探讨相关的理论发展过程,形成前后呼应的讲解体系。因此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紧扣这一设计思路,分析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具体内容。

在整个课程体系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成果无疑是重中之重,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是我们在讲解当中必须反复强调及用事实证明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在学理逻辑上对学生分析清楚,中国近代的问题,是对外驱逐侵略、对内实现民主的问题,但无论是立宪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早期共产党人中的教条主义者,都没有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片面地以为引用别国的理论就可以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最终可以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一方面它符合马克思主义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③,另一方面又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为中国革命的实践与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方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学生在理清这一思路之后,自然会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思想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并在结合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继续思索这一理论的正确与影响。

三、深入史实,有理有据

理论的探讨是《概论》课程的基础,是《概论》课程的骨干,而具体历史事实的描述与分析,则能使得整门课程变得有血有肉,变得鲜活起来。虽然《概论》课程中涉及的历史内容,部分已经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有所涉猎,但许多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具体革命斗争过程、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等等,都是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理论分析的重要史实。

在近三年的授课中,笔者十分注重结合历史事实在理论分析中的作用。例如在第一章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讲授过程中,首先对毛泽东本人的生平进行提纲挈领的介绍,特别是结合其思想的变化过程,分析当时知识分子从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联省自治思想到共产主义信仰的选择过程,并结合近代中国革命进程的成功与挫折,探讨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与成果。在課堂讲解之后,又布置学生观看电影《建党伟业》及在课堂上播放50分钟的毛泽东生平纪录片,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毛泽东本人及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学生都反映,过去对毛泽东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领袖”这一模糊概念之中,对毛泽东思想也没有什么认识,通过讲解与影像资料的结合,有了比较多的背景知识,再学习毛泽东思想体系,便感觉熟悉与亲切了许多,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学习的体会。

在讲解历史事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党的错误与挫折。在这一问题上,首先是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去理解和分析,通过阅读和分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结合教材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等章节,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和加深认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重要性;其次要注意科技时代给学生带来的海量信息与复杂情势,要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与疑惑,尤其是他们在网络上了解的许多违背史实的言论,要用充分的历史材料回应,才能令學生学有所获,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思想信仰。

四、结合时事,课堂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结合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增长的矛盾变化而增添新的内容。因此在结合史实讲解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必须结合时事与社会的发展,拓展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深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个尝试,每次上课都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分享一周以来的重要时事要闻,内容包括党的重要会议与政策、社会热点新闻与问题、学校新闻动态等等,或者让学生自主发言,与大家分享他最为关注的时事要闻。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是迅速调动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二是引发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三是为课程的讲解引入,提供了很好的主题与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不一定拘泥于讲授的进度,可以结合相关的时事,启发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章节,或者是相关主题的研究著作。这样的方法,往往可以触发学生在专业以外的兴趣,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有不错的效果。

2011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④这一言论不仅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也在课堂上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当时课程内容正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笔者便结合这一问题分析了农村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课堂上推荐学生阅读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⑤一书。课后,这一问题的讨论依然没有停止,并且有几位同学以“大学农村籍学生的就业取向”为题,参加当年的“挑战杯”比赛。可见这一教学尝试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也能令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思考,行诸于文

在《概论》的课程教学当中,除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落实为文字,将他们的思考系统化地表达出来,这也是《概论》课程当中实践教学的要求之一。在笔者近三年的教学中,先后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谐社会”、“人文科学与文化建设”等题目,要求学生或是撰写专题论文,或是以团队形式编辑PPT,以实体成果的形式,展现他们的理解认识。

例如在2012年秋季学期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四个人为小组,以“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为题编辑PPT,并用六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集中展示。由于有竞争的压力,许多同学都绞尽脑汁,在PPT的材料、版面设计、色彩、视频方面下了比较多的功夫,展示的效果十分突出。而这一作业的更大收获,则来自于PPT的编辑过程中,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家乡发展变化,有了更多深刻的体会,他们在作业中都有提到,因为太过熟悉,所以并没有注意过家乡变化的问题,反而是在作业之中,通过改革开放前后资料的收集与对比,有了更多的亲身体会,也更加能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这一效果,比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解,无疑更为贴近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作业的写作过程当中,笔者还强调专题论文必须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进行写作,如引用他人成果必须注明出处、版面与章节的设计安排要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要求等等。由于不少学生尚未在专业的学习中撰写论文,因此这样的训练不仅让他们体会到学术研究的严谨,也逐步培养他们在学习当中正确的态度与作风。这样的习惯,亦将成为他们大学学习生活的宝贵财富。

六、结语

《概论》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相关理论的分析与讲解,它应该融入到大学教育的体系当中,为培育符合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而努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严谨的工作作风、出色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公民标准的道德品尚,是我们培育学生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虽然不可能全部达到这些要求,但在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分析能力上面,应该要做更多的努力。

通过对《概论》课程理论的深入分析与讲解、对中国近代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过程的具体把握、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持续关注与分析以及在思考过程中的研究与表达,是我们在今天推动《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与体会,所有改革手段的目的,都是要进一步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与作用,让学生在课程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为他们的思想成熟与发展提供动力和帮助,为我们未来的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

注释:

①为行文方便,下文均以《概论》指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9年中央16号文件。

③何萍:《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种传统——从20世纪初的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争谈起》,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④《王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摇回不去家乡是悲剧》,凤凰网网址: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1lianghui

/content-4/detail_2011_03/08/5025815_0.shtml。

⑤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资助(wym11020)。

作者简介:吴昱(1981-),男,广东电白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改革变迁。

作者:吴昱

第二篇:国际法视野下中国应对南海争端法律问题研究

摘 要:南海争端本质上是划界问题、即海洋主权权利归属问题。我们不可否认我国对南海享有不可侵犯的主权,但也要注意到当今社会我国面临的和南海有关的挑战,以及与周边国家针对南海问题所产生的争议。因此我国应积极投身于应对南海争端的研究中,建设有效的多边解决南海争端途径,尤其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南海争端,与南海争端相关当事方直接洽谈如何解决争端,采取分散协议方式,放弃传统的一揽子协议,积极进行与争端国家进行磋商谈判,同时不放弃和平的政治解决手段。

关键词:南海争端;九段线;国际仲裁;分散协议

一、南海争端缘由

中国在南海享有的主权、主权权利和主张管辖权是合法正当不容侵犯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公元前200年的汉朝开始中国就发现和逐步完善了对南海、特别是南沙诸岛礁以及相关海域的管理,至今有2000多年。当今社会,中国在南海划界问题上的主流观点是“九段线理论”,即中国南海中存在一条由9条断续的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①南海是位于中国南端的陆缘海,周围是台湾岛、菲律宾岛等众多岛屿,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自古以来周边国家对南海的主权和资源开发权等问题上争议不断,基于其各自利益都想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其中,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更是由来已久,持续至今。2013年,我国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其将与我国的南海争端诉诸海洋法仲裁法庭,虽然我国以“主权问题不需要国际司法机构仲裁”为由,拒绝参加仲裁,但是中国这一举措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②

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效力

在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争议中,有关主权的争议尤为激烈,为了顾全大局协调各方利益,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于2002年11月4日在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此《宣言》的签署对于达成政治互信,减少争端与冲突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宣言》共十条,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有关应对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信任机制的建立、加强发展合作机制、尊重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地区自由的航行和飞越、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等方面。③该《宣言》签署后,虽然争端仍存在,但作为中国与南海争议国家签署的第一份政治文件,其在维护中国主权权益,维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发展,增进互信等方面具有不可否定的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是《宣言》在应对南海问题上存在局限性,有关《宣言》的效力,其不拥有国际法律文件的效力,而只是南海争端各国家彼此间的在政治层面的承诺书,换言之,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与约束力。此外,《宣言》对其所能覆盖的地域范围并未明确界定。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的具体组成部分上仍有无法弥合的分歧,因此《宣言》的正式文本中仍仅以“南海”一词而无具体指向。

三、我国在南海争端中可行的解决方式

(一)政治解决途径

1、谈判与调解

作为最基本的争端解决方式,谈判与调解是当前各国最喜使用的,实践中两者也经常交叉使用。协商不同于谈判,它的方式多样,因此很难念以一个定义将协商准确定义。至今学界仍未达成明确的定义。和谈判相比较,协商的种类与手段更为灵活,除了当下效果更注重的是“未来”效果,即避免或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争端。协商自20世纪50年其,发展迅速,到今天,它已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并在处理各方争议中被广泛使用。④

2、斡旋与调停

1977年阿根廷拒绝执行仲裁庭对比格尔海峡仲裁案做出的裁决,为了使仲裁结果得以执行,罗马教皇在其中作出了调停,其行为在争议国之后的谈判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仲裁案中,两国最终决定签署《和平友好协定》,确认比格尔海峡案的裁决内容,并有效的执行了仲裁裁决。可见在实践中,有第三方介入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斡旋、调停方法也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方式。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中也对此有所规定,从《公约》的规定我们了解到在发生严重争端或者两国对某一问题存在重大分歧时,在各当事国平等自愿的基础下,尽量不使用武力解决,而是请求一个或几个友好中立国在其中进行斡旋与调停,当然这种方式可以基于两种原因引启动,一是当事国自己提出,而是某中间国也可主动要求帮助斡旋与调停,这种行为是属于友好和平的。由此可见,斡旋与调停是国际法上十分重视的争端解决方式。

3、分散协议

分散协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争端解决方式,它是为配合在针对南海有关问题而进行谈判和磋商中存在的。所谓分散协议,就是虽然针对一个总的问题,但是所签订的却是多个协议,其依据是为了更有效的解决南海问题,而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问题进行内部的分割。难以的标准是根据问题本身的性质,有关政治的分歧不容易达成共识则后进行协议的签署谈判,有关经济、文化等易协调的问题则先达成协议。有时也可根据区域,比如南海问题上,东沙和西沙争议较少就可先努力达成协议。⑤而优先解决的区域也可起到示范作用,对未解决的海域产生积极的推动效力。

4、国际仲裁

从菲律宾诉我国南海仲裁一案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我们应当正视仲裁的解决方式,了解它并学会使用。“仲裁是指争端当事方达成自愿平等协议,同意把它们之间的争端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由其自行选任的仲裁员进行仲裁,并承诺服从该仲裁结果”⑥国际仲裁虽然在执行时常受到阻碍,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无法通过谈判解决的领土争端,其还是具有一定的推动力,这尤其表现在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解决南海争端,我国应加强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在经济、文化、社会、福利等方面所产生的分歧。本身就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也是我国应努力遵守与执行的原则。换句话说,我国本身也有义务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充分协调自身利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等方式协调我方与其他各方利益,积极推动南海争端的解决。(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注解:

① 解析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前世今生,新浪网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2-07/1022763069.html,2014-02-07,登陆日期:2015.10.11

② 贺鉴,汪翱,国际海洋法视野中的南海争端,学术界,,2008第1期,P254-259.

③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web/wjb_673085/zzjg_673183/yzs_673193/dqzz_673197/nanhai_673325/t848051.shtml,登录日期:2015.10.11

④ 黄映,南海争端解决途径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2,P2

⑤ 罗国强,多边路径在解决南海争端中的作用及其构建——兼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法学论坛,2010第4期,P98

⑥ 吴慧,法律方法解决国际海洋争端的实践分析,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3第5辑,P249

作者:刘笑晨

第三篇:《中国档案学史论》述评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档案学史论》全书的系统梳理,厘清全书的基本架构,指出“学术性”和“逻辑性”为该著的基本特色,最后通过论述其是“一部系统研究档案学史的学术专著”且“研究范围有待拓展”、“研究对象表述模糊”来表达笔者的研读之感。

关键词:档案学史 学术述评

近期有幸拜读档案学界著名学者李财富教授的力作《中国档案学史论》,感受颇深,笔者将对此书作述评之尝试,希望学界更多的人去关注此书,从而继续对中国档案学史展开更为全面、更为深层次的研究,使档案学得以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1 著作简述

1.1 作者简介及写作初衷

李财富先生是中国档案学界一位著名学者,接受了系统的档案学教育,在档案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含合著)3本,为档案学界学术成果较多的人之一。《中国档案学史论》一书是李财富先生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全书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而成,经过作者精心的修改、润色后,最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与读者见面。正如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所说:“中国档案学史研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这说明作者在开展研究之前便有了一个明确而深刻的学术态度;而“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档案学理论学习和教研的档案教育工作者,笔者觉得自己有责任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即使不能成功,也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相对系统的资料”的理性阐述则充分反映出作者对档案学研究的使命感和谦逊的学术态度。正是作者的学术魅力和著作本身的学术性吸引了笔者认真研读并作述评,借此表达自己的读后之感并与学界同仁共同分享。

1.2 全书基本架构

全书分为六章十五节。第一至第五章通过对中国档案学发展阶段的总体划分,逐章、逐阶段地阐释作者对中国档案学发展各阶段的系统认识;第六章即最后一章,作者在研究中国档案学史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的研究与思考,以史为鉴,总结出“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在著作中将中国档案学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创立时期的中国档案学、发展时期的中国档案学、停滞与倒退时期的中国档案学以及恢复与繁荣时期的中国档案学。通过这种宏观的阶段划分,作者以述评的方式展开对中国档案学各个阶段的认识与思考,总体上分析了中国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梳理了各个时期档案学的发展概况,并对历史上档案学的发展特点、研究问题、对当下档案学研究的借鉴意义以及各阶段的档案学孕育、创立、发展、停滞、倒退、恢复以及繁荣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探析。通过这种深层次的分析,使读者不仅对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脉络有了个初步的宏观把握,而且正是这些探析性质的点评引起读者的再思考,使读者能够加深对档案学史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进与激发人们对中国档案学史的研究。

2 专著特色

李财富教授的《中国档案学史论》是继吴宝康先生《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之后的又一部研究档案学历史的学术专著。通过对档案学研究成果的梳理,无论从全书架构还是从专著内容来看,笔者以为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档案学史的学术专著,充满着学术性、逻辑性。

2.1 学术性

通过研读《中国档案学史论》,笔者以为这是一部充满学术味的档案学学术专著。学术的生命在于不断的探索,通过学者的共同参与,从各个角度对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术的发展。通过研读《中国档案学史论》这部专著,其内容无不体现着学术性,字里行间显现出作者的学术态度,特别是序言之中对写作初衷以及写作手法的叙述,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学术之心。全书的论述可谓有理有据,而非空洞说教。作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征引对某一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从而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如作者在对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的研究过程中便大量地引用经典文史著作(如《史通》、《四库全书总目》、《文史通义》、《史记》等)以及著名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如章学诚、周谷诚等历史学者的著作)来分析其中的档案思想,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档案思想,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材料的学术能力以及扎实的学术功底。而对于某些自己难以定夺或者自己亦有疑问的地方,作者毫不掩藏自己的“无能为力”,特别在专著“后记”中直抒“在文章的结构、材料的取舍、观点的提炼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文字也未及仔细推敲”,毫不掩藏自己写作思考中的困惑,这同样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2.2 逻辑性

全书严格按照“概况一成就、不足一原因”这种叙述形式,逻辑性地论述各阶段中国档案学的发展面貌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这种严密的逻辑论证,虽然部分观点有待推敲,但书中的每个观点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作者通过充分论据式的历史考察而得出的结论,可以说是有理有据,读之使人产生信服感。作者对各个时期档案的分析,都是严格从分析当时总体呈现的概况人手,指出当时人们关注的问题,对某些问题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接着便通过从当时总体状况的进一步梳理,总结出各阶段档案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成就与不足,并论述出现这种概况的原因。如在分析第二章“创立时期的中国档案学”中,作者首先通过对当时档案学界研究和关注的档案问题(如档案的定义、范围、作用、分类、编目等)人手,指出当时的研究概况,进而指出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一阶段是中国档案学的创立时期并给出翔实的理由分析。随后指出这一时期尽管档案学已经在中国创立,但事实上仍然是成就与不足并存,这种对问题的分析方式无不体现出作者写作过程中的逻辑思考以及观点表述上的客观逻辑性。

3 几点感受

3.1 一部系统研究档案学史的学术专著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迄今为止尚无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档案学发展历史、评价中国档案学得失成败、探求中国档案学发展规律的专著问世”,学界对于档案史以及档案学史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成果更是微乎其微,已经有的成果又显得苍白、零散,始终缺乏专人专著对中国档案学史进行系统的持续研究。笔者以为《中国档案学史论》的问世正好弥补了作者在专著“序言”的遗憾,同时为更广泛的档案学史研究开启了大门、提供了素材。它不仅是一部开创档案学史研究的力作,而且通过五大阶段的划分基本厘清了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尤其是对中国档案学发展规律的论述,无不体现出它是一部把握档案学发展脉络的专著,所以,笔者认为《中国档案学史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档案学史的学术专著,是一部开创档案学史研究新局面的力作,是一部把握档案学发展脉络的专著。

3.2 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笔者以为,本书作为对中国档案学史研究的一本专著,对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应该予以关注和论述,如缺乏对研究主体(档案学人)的点评,对中国档案学教育受苏联体制的客观影响、欧美图书馆学理论以及档案学理论对中国档案学创立与发展的具体影响以及现阶段有关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面等档案实践与理论影响方面也未曾提及。笔者以为,这些内容都是中国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部分档案学前辈思想的评述以及作为中国档案学研究主要组织的档案教育等应当在书中作必要的论述。笔者以为,对中国档案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应当在作为研究中国档案学史的专著中有所体现,因为主体的档案人和重要组织的档案教育对档案学的发展必定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以为,作为档案学史研究的专著,其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作者:倪代川

上一篇:宁波博物馆有关的论文下一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