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督的措施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加强监督的措施范文

监督管理局积极主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信用辽宁”建设的相关工作部署,近年来,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开展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主要成效的基础上,采取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以企业信用为重点、以弘扬信用文化为支撑、以健全诚信档案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实施信用奖惩为保障的基本模式,积极推动“信用辽宁”建设。

一、全面深化政务公开

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公开制度,扩充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拓展公开渠道;遵循合法、及时、全面、真实、便民的原则,向社会公开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责,药械监管法律、法规及规章,行政许可受理事项,药械监管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内容;以“政务公开日”活动为载体,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公众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认证审评等重点工作环节的监督;进一步修订完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加大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全面推行问责制,依法审理和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和行政复议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度,将公务员的诚信状况作为干部任用、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塑造行政执法部门的诚信形象。

三、广泛开展信用宣传

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开展“信用辽宁”建设的重要意义,普及社会信用基础知识和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特别是药品生产经营者对药品安全信用的认知水平。

四、组织开展药品安全诚信承诺活动

积极引导、组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药品安全诚信承诺活动,就守法生产经营、保证药品质量、遵守职业道德、争创一流服务等内容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同时,配合行业协会开展“诚信示范药店”评选活动,促进行业自律机制发挥作用。

五、完善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功能

对原有的“辽宁省药品行业诚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功能升级,实现对全省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等级的自动评定,并与全省信用信息征集平台互联互通,及时将企业的信用信息上传到全省信用信息征集平台。及时更新企业基本信息,及时录入企业不良信息记录,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提供依据。编写系统使用手册,组织对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省、市、县三级监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六、完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进一步修订完善《辽宁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以是否有因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而被处以刑事或者行政处罚作为信用等级划分的主要标准,以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和主观过错的大小作为信用等级划分的辅助标准,将企业信用等级分为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三个级别。信用等级评定采用动态评定的方法,被评定为失信等级的单位,在随后的一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的,调升到基本守信等级;被评定为基本守信等级的单位,在随后的一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的,调升到守信等级。

七、实行奖惩联动

被评定为守信等级的单位,除专项检查和举报检查外,可适当减少或者免除日常监督检查项目,并通过公共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被评定为失信等级的单位,将其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必要时通过公共媒体进行公开曝光,提高失信成本。

第二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保监发〔2008〕61号 【发布日期】2008-07-16 【生效日期】2008-07-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工作的通知

(保监发〔2008〕61号)

各保监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安徽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业务快速发展、作用逐步发挥、服务日益广泛、保障更加全面的良好局面。特别是2007年以来,在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受到各界的肯定。但是,也有部分地区、部分公司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个别的甚至严重违反了监管要求以及财经纪律,侵害了农民合法权益,影响了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为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健康发展,切实落实执行好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更好地为农业和粮食生产服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发展农业保险,对转移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和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连续5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的具体体现。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和督促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规范发展。

二、各相关保险公司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

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严格执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险监管规定规范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是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关键。各相关保险公司要本着对党、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工作。

(一)在承保上,要规范操作。要对农户做好条款费率的解释说明工作;严禁误导或强迫农户投保;严禁以违规支付或允诺支付高额手续费等方式开展恶性价格竞争;严禁擅自更改或变相更改经保险监管机关备案的条款费率。

(二)在理赔上,要注重时效性和有效性。严禁以各种理由少赔、惜赔或拖延不赔。在理赔中,既要建立农业保险理赔快速通道,确保理赔资金支付给受灾农户,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理赔资料的有效完整;要严禁以各种理由通过虚假赔案套取资金。

(三)在核算上,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相关的保险监管规定。要严禁撕单、埋单和保费不入账等行为。要加强退保的管理,严禁以批单退费等形式变相套取资金或违规支付高额手续费。要加强应收保费的管理,建立健全应收保费台账,及时催收应收保费,严禁虚挂应收保费和虚假冲销应收保费。要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单独核算工作,切实控制成本支出水平,不断降低经营费用率。要按照《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保监发〔2006〕90号)有关要求,准确认定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归属对象。要通过单独核算,真实准确地反映各类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果和损益情况,以准确把握农业保险风险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四)在管理上,要强化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农业保险风险的不确定性,认真做好农业保险再保险安排,切实防范巨灾风险。防止因风险管控不到位,再保险保障不足而导致巨灾情况下赔付不足、最后损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发生。

(五)在内控上,要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要通过内部审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合规性的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三、加强监督,保障农业保险健康规范发展

各保监局在推进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政策的同时,要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督,严厉打击欺瞒、误导和出险后惜赔、少赔、拖延不赔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二是坚决打击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据真实性。坚决制止不严格执行已备案条款费率、假批单退费、虚挂或虚假冲销应收保费、违规支付高额手续费、编造假赔案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要切实关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单独核算,严禁将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产生的费用分摊至政策性农业保险科目,确保准确反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果。

四是要迅速组织农业保险的专项检查工作。吉林、内蒙古、新疆、湖南、江苏和四川保监局应立即组织开展针对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经营合规性的专项检查,并于8月底前将检查情况报保监会。其他保监局应根据当地中央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或者是当地自主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情况,及时开展专项检查,保证农业保险的规范健康发展。

五是要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各保监局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进行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将查处结果及时上报保监会,不得瞒报、漏报、虚报,更不能出现不查、不报。对超保监局权限的处罚,保监会将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确保查处工作的时效性。

四、加强领导、注重沟通,形成监管合力

各保险机构要积极配合财政、税务、审计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督与检查。

各保监局要加强与财政、税务和审计部门的联合检查工作,就相关工作要及时沟通、协调,并与农业、气象等部门配合,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监督相关保险机构切实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各保监局、保险机构要及时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向保监会报告。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负责,切实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使本单位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切实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支农惠农的重要作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八年七月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如何加强对干部的监督

特别是“八小时外”之外的监督问题的研究

秦 鸣

前不久,本人看了一部中篇电视剧《罪域》,感触颇深,此部电视剧在赞扬优秀共产党典范郑毅然的同时,同时也反应了目前反腐倡腐工作的严峻形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工作之外的社会活动空间在不断扩大,活动方式和内容也日趋多样化。一些社会上的不法之徒抓住“八小时外”的时机,腐蚀拉拢领导干部;而我们的部分领导干部也在工作之余放松了自我的约束,没能挡住诱惑,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八小时外”腐败。近年来,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腐败的问题呈高发多发的趋势,一些领导在“八小时外”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被查处的案例经常见诸于报端。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探索和建立干部队伍管理的新机制,不断延伸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八小时外”腐败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所谓“八小时外”腐败是指八小时工作之外,在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发生的腐败行为。具体表现有:

一是行贿受贿,搞权钱交易,获取非法利益。从全国各级纪检部门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来看,很大部分的腐败行为是发生在“八小时之外”。

二是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领导干部到下属单位检查工作时吃,同兄弟单位联系工作还得吃,轮流坐庄,相互宴请。虽然国家三令五申整治公款吃喝,但从效果来看,公款吃喝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开支的数字还有呈几何倍增的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90年为4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 1

2000亿; 2004年数字已经变成了3700亿元……。

三是热衷赌博和女色。有的领导干部参与赌博,甚至挪用、贪污公款赴境外赌博,或以赌博为名行贿受贿;有的在外拈花惹草、养情妇,包二奶。

四是傍大款、傍黑道。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专门与大款老板为伍,互相勾搭利用;有的甚至与黑道人物称兄道弟,为一己私利,为犯罪分子充当保护伞。《罪域》中的李子涛常务副市长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五是借机敛财。利用节假日、婚丧嫁娶、生日寿辰或生病住院之机收取钱财,并以形成恶性循环。

“八小时外”腐败发生在“生活圈”、“社交圈”,在八小时工作之外,很多是发生在一对一的情况之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监督部门要掌握其线索和证据比较困难,正所谓 “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同时“八小时外”腐败往往与许多私人活动、民间活动混在一起,有所谓人情交往作掩护,具有很强的伪装性和复杂性,在案件检查时,案情界定比较困难。“八小时外”腐败具有很强的节令性,节假日、生老病死、婚丧喜日、调动升迁、重大项目启动之前往往是多发时段。

“八小时外”腐败有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危害极大。

其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八小时外”腐败虽然发生在工作时间之外,但伴生的是八小时内的权利寻租、暗箱操作和损公肥私等,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权力进入市场,直接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给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

其二,损害群众利益和公共利益。腐败分子假借公权之名而行私权之实,将公权变成了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必然会损害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

其三,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表者,

百姓是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来认识和评判党和政府的。因为朝夕相处,干部是廉是贪,群众看得最清楚,他们最痛恨也是发生在身边的腐败现象。所以,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腐败行为,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其四,败坏社会风气。腐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领导干部的言行往往会成为普通百姓效仿的榜样,领导干部八小时外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必然影响周围的群众,在社会上形成一股追逐奢靡的不良风气。正因如此,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二、“八小时外”监督的现状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八小时外”的腐败现象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就曾强调:“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也要注意。”各级党委、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制度,以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 的监督和管理。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监督意识还不够强。有些领导干部缺乏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认为“八小时外”是私人空间,别人管不着;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也不够,有的还有思想顾虑,怕侵犯隐私,怕打击报复。

二是“八小时内”监督不力。“八小时外”腐败,其根源在“八小时内”。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权力运行不规范,不透明,必然导致权力向“八小时外”转移,这是“八小时外”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是制度不够健全,落实不够到位。虽然目前干部监督的制度有不少,但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规范管理还没有形成比较具体、全面、系统的规定,在制度和监督上仍然存在盲点;加上现有的一些制度操作性差,落实不到位,监督没有实效。

四是监督渠道不够广。目前对领导干部的“八小时外”监督主要还是依靠党内监督,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及其他方式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没有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作用,而他们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表现是最有发言权的。

三、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的对策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自律意识,使领导干部“八小时外”不想腐败。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以外违法违纪,说到底是因为党性不强、觉悟不高造成的。我们应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接受监督的意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八小时外”自觉抵制腐败。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规范权利运行,让领导干部“八小时外”不能腐败。和“八小时内”腐败一样,“八小时外”腐败的根源仍然是领导干部手中过于集中的权力。因此,要解决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腐败问题,首先就应该建立和完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合理分权,以权力来监督权力,以权力来约束权力,科学制衡权力过大的问题,以规范权利的运行。其次是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措施,把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对现有制度要制定实施细则,使之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如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告制度、干部任前公示制度、考察预告制度等。通过落实各项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使他们在“八小时外”,没有腐败的机会。

三是畅通监督渠道,形成监督合力,使领导干部“八小时外”不敢腐败。

(1)拓宽渠道,强化社会监督。发挥监督作用,多渠道了解和掌握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的生活、社交情况,将领导干部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疏通监督渠道,建立网络监督平台,聘请“八小时外”监督员,设立举报箱,逐步建立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

应灵敏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

(2)改进方式,强化组织监督。改进监督方式,强化监督手段,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开展到哪里,组织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同时将干部的选拔、考评、监督向“八小时外”延伸,将考察的范围扩大到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把“八小时外”的表现作为考核、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要多方联动,纪检、组织、公安、新闻媒体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监督信息交流制度,及时掌握和制止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实行诫勉谈话制度,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领导干部,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对党员意识淡薄和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的,进行劝勉、告诫、教育。

(3)加强教育,强化家庭监督。家庭是监督的基础,领导干部八小时外发生的一些细微变化,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最易察觉,我们应因势利导,加强对领导干部家属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多关心、过问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做到常吹廉政风,多敲枕边钟,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抵制腐败;同时也要求他们不向领导干部提出违纪违规甚至违法要求,做到在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成为领导干部的“贤丈夫”、“贤内助”。监督部门要保持与领导干部家庭的经常性联系,接到反映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违纪违规的反映,在查实后要及时向领导干部家属通报,引起家属们警觉和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我们在完善制度、加强教育的同时,必须综合运用好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家庭监督等手段,形成监督合力,约束我们的领导干部,使他们“常存廉洁之心,常去贪欲之想”,这才能保证领导干部无论在“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都能行得端,走得正。

第四篇:加强党内监督实效的探讨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纪律检查工作,围绕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党内监督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党内监督工作的实效。

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党内监督工作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那一世小说网 http://符合的方面,着力解决影响党内监督的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中央宏观调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以及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加大对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监管力度。督促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防止和纠正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行为。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违纪违规行为,坚决处理,努力从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保障,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

抓住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围绕权、钱、人等重点环节,综合运用纪律检查、行政监察、专项治理、巡视、派驻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强对干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等重要权力行使的监督。加强对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抗震救灾、扶贫等各类专项资金物资、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情况等重要领域和重要事项的监督。要认真总结奥运监督中以责任体系为依托,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为今后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事项活动的监督提供有益借鉴。

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通过建立党委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以及派出机构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党内各种监督资源,更好地协助党委在监督工作上筹划全局,统一部署。注重加强与党外负有监督职责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及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不断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发展党内民主,夯实监督基础。建立和完善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广大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夯实党内监督的基础。

法尊 逍遥农民 飞越主神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第五篇:加强干部监督是搞好人大监督的有效途径

加强干部监督是搞好人大监督的有效途径当前,伴随着各地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新一届人大代表大会的相继召开,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两院”的组成人员也相继选举产生出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如何做好新一届的工作,成为各地人大及“一府两院”所关注和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万事人为本,做好工作要依靠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好作用。现就新一届人大如何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工作谈几点建议和做法。

一、加强学习监督,提高监督对象的理论素养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新事物、新知识、新挑战层出不穷。在这种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怎样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现在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这一切都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所以,抓干部的学习不仅是党委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也要毫不例外地把加强对“一府两院”干部的学习监督作为首要任务。

二、加强工作监督,增强监督对象的公仆意识加强工作监督,主要是对监督对象进行责任心、事业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监督。江泽民同志我次强调,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思想境界更高一些,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不民族奋不顾身工作。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对个人的名利待遇等等,就能够正确处理。作为部门的一把手,必须正确对待职务,把责任放在第一位。作为部门的一反把手,必须正确对待职务,把责任放在第一位。牢记“两个务必”,“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这一古训,既是对为官从政者理想、胸襟、道德、情操的特殊要求,也是衡量一名领导者是否称职的标准。作为党员个体户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党和人民赋予一定的职权,自已就应该在工作和事业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求。尽职,就是用最大的力量去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正确行政自己的权力。尽责是先例职权的目的,职权是履行职责的手段。职权要服从职责,职责是第一位的。完成本职工作是心职的基本要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尽职的最高境界。任何单位任何地区的工作,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困难对大家的意志、信心、智慧,凝聚力、创造力都是一种极好的锻炼。人大应采取调研、视察、述职等不不形式和方法对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使其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和责任,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常记为民之托,尽职尽责,当好人民公仆。

三、加强作用监督,促使监督对象廉洁从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的生命。良好的作风既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和重要保证。作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好对干部作风的监督评议工作,采取以下评上,以外评内的办法,重点对絷地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工作部门,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决策和执法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以及服务质量、服务效率问题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这就要求“一府两院”及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始终注意改进工作作风,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世上最难得、最宝贵的就是人心。人心靠上级封不来,靠权力压不来,靠自己吹来。唯有以“三个代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赢得群众的肯定。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和重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做到在学习上抓深度,在宣传上抓广度,在贯彻上抓力度,以新的作风促进全区改革工作的新突破,以新作风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跃。

四、加强法律监督,确保监督对象依法办事加强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加强法律监督,主要是加强对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它包括政府颁布的规章、政令、文件是否符合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政令情况,执行上级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决议、司法机关的审判、检察、侦察活动是否符合依法办事的原则等等。以促进每位监督对象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证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达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目的。

上一篇:加拿大移民手册范文下一篇:教师法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