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2023-02-11

第一篇:如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转作风树正气,强师德提质量”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1、教育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是关系千千万万孩子的未来,系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我深感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干教育,踏踏实实育人才,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树人”,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的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重视教育的过程管理,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从点点滴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要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学生要给他(她)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精心营造育人的一片蓝天。“作为教师,用爱点亮学生心头的明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教师在教会学生做人和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3、加强个人师德修养。大家认为:“一粒种子,要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浇灌,秋天的收割,还有好多工序才能变成碗中香喷喷的米饭。教育学生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播下了目标,不再继续浇水,不去收割,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收获。”“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实践观,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各项任务、工作目标顺利完成。落实到工作中就是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全面发展,全面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联系群众不够密切。在工作实践中,有时以一种怀疑的心态去对待群众的智慧和能力,不够重视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是不能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于出现的工作问题和漏洞,总是检讨自己的时候多,说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具体到个人的少。

三、工作上的积极主动性

这一方面自认为做得不错,但是有时有一定依赖性。有些工作认为领导会有具体的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以免做得不好,反招来非议。还有一方面,在教学上,逐渐缺乏创新精神,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四、工作作风

工作很热情,但耐持久性不够强,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有时就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急于求成,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对问题有时不能作深层次思考,处理方法简单。 下一步整改措施

今后,自己一定从思想上、行动上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办事,改正问题和不足,努力干好工作,争取新的成绩,具体是做到“五心”:

1、政治上要忠心。要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扎扎实实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2、教育教学要有雄心。做好日常工作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切实以过硬的本领来完成好领导交办的日常工作,并且要不断更新教育工作理念,工作要积极、主动,勤动脑,多研究,力求工作上创新,有新突破。

3、面对群众要有良心:要强化服务,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对待工作要专心。要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严格要求自己。对所兼任的教育工作,要更大力度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断钻研特殊案例对策,同时,要善于分析、总结,并同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5、提高能力要虚心。要经常向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总之,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

第二篇: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成败,在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可以说,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教师的职业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归根到底就是教好书,育好人。

第一,崇高的职业道德是人民满意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很多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自信也是相对较弱的,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怀和爱,需要教师以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和感化学生。首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其次,尊重家长是师德的重要体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学生有不良习惯或成绩不好时,教师切不可以家长作为“发泄”的对象,进行百般指责,而是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要加强联系,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如实告知,更要将学生的进步表现及时通报。面对越来越难管理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抱怨、叫屈,而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去感化学生,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

追求。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是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最真实体现。

二、精通的业务知识是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条件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更新,一不留神,我们原有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甚至迂腐。因此,我们教师不应该满足于自己在已掌握的那点知识,应该及时地为自己充电,补充能量,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不落后于日益发展的教育事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不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就必须取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观念的、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形式的多元化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集中要求。

三、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

首先要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热爱教育事业,最终的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好孩子。爱孩子既要爱他们的优点,也要爱他们的缺点。“孩子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我等常人又何尝不可呢?爱孩子,就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明确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就能正确的处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了,自觉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毛躁、简单的教育方法,以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用平常的冷静的心态去爱着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切实改变老师一厢情愿而不被学生理解的作风,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伙伴。

老师和学生,只有年龄上的差异,没有地位上的级别。这样的课堂,学生情为所动,教师情为所开。从形式上看,师生不经意间快乐的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学习是潜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无拘无束,平等和谐,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又怎能不乐意学习,效率又怎能不高,人民又怎能不满意呢。

四、宽厚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宽厚的心态不但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在人与人之间营造出温暖,融洽同事、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有了宽厚的心态,就会谦虚为人,谨慎处事,就会赢得尊重,获得成功。学生问苏格拉底天有多高?苏格拉底说三尺高。学生又问,人有五尺高,岂不把天锉好多窟窿?苏格拉底说,人来到天地之间,就必须学会低头。可见,宽厚对人生何其重要。作为教师,如果能宽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正确进行引导,在名利面前多想他人,多点谦让,那就是一种美德,就会在社会、学生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五、甘于奉献,乐于清贫

人们常用“春蚕”、“蜡烛”、“桥墩”、“渡船”等比喻教师,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也历来被视为教师应具备的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不再是“臭老九”,而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清贫也不再是教育、教师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有奉献精神,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价值坐标迷失,经不起诱惑,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邹裕禄、孔繁森等党的领导干部,盘振玉、谭千秋等优秀教师之所以得到广大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就是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楷模。所以,每个教师、教育工作者都要有健康的人生态度

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教师形象。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比较而言,我觉得自己离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过,我会以“做人民满意教师”为航标,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为动力,不断地设计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挺进。

第三篇: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创先争优活动心得体会

录入:slp2010-10-22人气:513

范国华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怎样做才能称得上一位真正优秀的共产党员?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优秀教师党员就必须要做好本职工作,提升自身素质,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指出: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内涵: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那么教师的素质包含有哪些内容呢?所谓教师者,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在我看来,教师的素质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二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具体到本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要有事业心。有事业心才有动力,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力量。

(二)要热爱学生。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没有爱心是不可能做到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不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教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除此之外,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不凭个人好恶或成绩好坏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对那些有生理缺陷, 自卑心理强的学生要特别关心, 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只有这样, 才能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从而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教师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立志向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极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既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又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师应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四)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要精益求精 。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俗话说得好: 教师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未来社会中,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将存在终身学习的需要,更不要讲教师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事实证明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时,如果不经常学习,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社会的要求。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及应用。对所教专业,要常教常学,加强同行间的信息交流,了解掌握本学科的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以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也是对教师最根本的要求。目前, 小学语文正处在新课改的关键时刻,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要注重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五)要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又一个方面,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集体的基本态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的结果。因此,为了搞好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进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团结协作就要求我们要发扬集体主义原则来调节教师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团结协作还要求我们教师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要善于肯定同事取得的成绩,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等。

第四篇: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这句话足以道出了教师的重要性。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对教师的关注前所未有,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怎样才能一名伟大的灵魂工程师,怎样才能做好最光辉的职业呢,做一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育人之师,师德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实现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位行高立正的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改变学生,教育学生。 因此,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品质。首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释放出自己由衷的热情和才智。学生才能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才能演绎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靓丽人生。

冰心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没一个人都需要爱,所以教师要以平等的尊重和平等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位学生的心扉。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株花,都有盛开的权利。只是有的花期来的较早,有的来得稍晚一些。教师应该用同样的爱心去滋润每一株花,让每一株都能灿烂的盛开。

其次,尊重家长是师德的重要体现。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在人生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阐述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学习,再学习。已是每个人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而教师,作为高度的专业素质要求的从业者,更要走在社会的前茅,时代的潮头。因此,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堪为时代楷模的道德之高标,更要有学富五车,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为自己补充知识,更新知识,唯有如此教师的知识才不至于老化,才不至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唯有如此,教师的思想之源,智慧之泉,才不至于淤塞不畅。终身学习让我们的心灵常流一股清新的活水。

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平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 教师就是那一片绿荫,默默奉献,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把人生定格于三尺讲台,在春花秋实,月缺月圆中书写着平凡的故事。在平凡的故事里, 织一片爱的天空,让那些踏潮而来追潮而去的学子们在爱的天空下试羽练飞;然后将爱化作一盏盏淡酒,为出征的云帆,高翔的雏鹰壮行。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让我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家园,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教师,更要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五篇: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弘扬营口精神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深知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求就更高了。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觉得自己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还有很大差距。但有那么多教师,用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

过去人们常常把教师喻成“春蚕”和“蜡烛”,无私地照亮别人,毫无怨言。是什么力量在支持和激励着他们呢?是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和精神。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鲁迅先生的“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高尚师德,都体现出教师的奉献精神。这样,在师德的激励下,许多教师努力进取,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储备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和能手。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一个不忠于教育事业的老师,是不会安心教育工作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只有忠于教育事业,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自己克服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并根据师德的评判标准来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老师的高尚师德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和自觉接受师德教育的结果。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当一名农村中学教师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举,其一生是平凡的,但是教育事业关系民族千秋的大业,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成为有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教育。因此,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之上。

二、热爱每个学生,诲人不倦

有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句话,总结出一个教师是如何用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体会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谊的师生情,那么就算犯了错,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陶行知先生曾告诫体罚学生的人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应该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每位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关键是要付出爱心和热情去发现了解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爱是教育的基础,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倾注情愫,才会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加倍爱护,这种呵护就是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却是神圣的。

缺乏爱心与粗暴简单的行为,是与营口精神不相符的,是与师德相悖的。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不是挑学生,而是去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工作去发展他们,提高他们,培养他们。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感,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三、自觉学习,提高自我

学校完成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认真教好功课,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当前,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好功课的内涵更丰富了。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科课程,而且要教好活动课程;不但要能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不但要教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和社会,这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新知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知识不断产生,不好好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好比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难以生存和持续发展,是要被时代淹没的。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学生心智的开启者,如果自己不学无术,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在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但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做出一些有悖于师德的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学习。在新形势下,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还要自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只有像蜜蜂采蜜那样,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适应新课标的需要。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言行是教学中的隐形课程,师德在教育教学中起有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影响学校校风、学风,是调节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杠杆,也是教育和感染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师是否具有优良高尚的师德,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有识之士,之所以对“为人师表“的师德提出了很高很严的要求,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师德对人们的影响,对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师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陶行知先生曾写一幅对联:“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好教师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而是通过他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启示,引导他们进入知识之门。师德的这种启示作用,是通过教风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引导。

在学习态度方面,教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风,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拿备课笔记来说,教师备课不是马马虎虎,面是“烂熟于心”和不断更新,不满足于“老一套”,总是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和社会信息,提高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得生动活泼、富有新意。他们在备课时吃透了教材的重点、难点,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出发,因材施教。教师的这种工作态度,必然给学生以很大的启示,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着眼于教会学生“会学”,而不是满足于学生“学会”。教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东西,而是获取这种东西的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被动做法,运用“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方法,切实做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地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上的主动权。

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本书,当成一门课。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培养品格。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

五、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教书型”教师与现代的“教科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面对新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意味着教师肩着重任。这就需要每一个教师不断树立

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那种墨守成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旧思想、旧方法,已不适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了培养有锐意进取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

-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弘扬营口精神

鲅鱼圈区红旗中学

张素凤

上一篇:人教版四上期中测试题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