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023-05-10

第一篇: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策略

摘 要: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教师课堂能力的把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应对策略

一、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不足

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我发现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学生对于这种放松形式的态度,很多学生都有懒散的毛病,有的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难以控制自己,在自由讨论的环节中往往不主动参与其中,把思想局限在独立的空间中,这部分学生既不参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也不在环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孤立起来,大部分的时间就是以沉默为主。如果小组中存在一些这样的学生便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有时候一两个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极有可能导致整个小组的学习气氛低落,这样便使得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形同虚设。

2.小组合作学习的自由讨论缺乏科学性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便是讨论环节的不科学性。在小组完成资料收集后,便开始组内的讨论环节,这个环节是学生抒发各自看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此环节对于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在这里把不同的思想进行汇集,然后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同学都能够发挥作用,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能力与位置。但是往往教学中这个环节是时间最短的一个环节,学生还没有讨论成熟便已经结束了,短暂的讨论时间使得很多的知识并没有研究彻底,而部分学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

3.小组合作学习缺乏科学评价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评价部分,这部分是教师对不同小组完成任务的一个总结,它可以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把学生错误的部分指出来,分析这部分的错误原因,引导学生走入正确的方向中,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现实中往往这部分是难以完成的,因为最后的评价教师只能按照不同小组的最终报告来完成,难以在各个环节中进行指导或及时纠正,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教师难以给出阶段性的评价及科学性的评价。

二、提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相关策略

1.活动任务应该清晰明确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要素便是任务的发布,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明确的发布,该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范围,并且在完成任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不能把任务设计得过难,也不能过易,总之要符合学生的整体水平。其次便是任务的合理化与清晰化,要把任务发布得非常清晰,可以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期间教师还要随时进行巡视

指导。

2.角色分配要合理均衡

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表现出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正常的情况,通过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把优秀的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组合,以此拉近两者之间的差距,优秀的学生可以带领同学一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便可以给予其他同学一定的帮助,而且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之间的情感,增加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另外,英语教师应该给小组进行角色分配,不同的学生来担任记录员、报告者等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有规划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任务安排,以此来更加合理化完成教学任务。

3.分工应该实际合理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培养目标就是让不同的学生树立合作意识,依照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组的成员应该分别负责不同的角色,无论哪一个角色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角色责任,尽职尽责。只有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组长应该承担多种角色,最重要的职责在于协调好小组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的分工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的不同进度进行合理分配,能够有效地提升小组成员的不同学习能力,经过一段学习之后还可以进行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体验,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整体素养。

总之,初中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方式中极为有效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相信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课程中注意力不集中、?W习兴趣缺乏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都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学习中呈现出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环境,而这种环境气氛的养成更是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缓解了学生的学习疲惫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作意识,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此整体提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张东.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素与特点再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

[2]栾四高.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及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2).

[3]刘文洪,余勤,宋忠诚,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及其在我校教学中的应用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13(4).

[4]谢娟,赵莹.合作学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对我国相关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教育导刊,2014(7).

编辑 刘瑞彬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及指导策略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涌现出许多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在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英语课堂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以及指导策略。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操作指导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在我国发展,广泛应用到教育事业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增强了团队合作作用,加强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时间的互动,并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1.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以及意义

在英语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单一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讲授以及板书,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相对较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了英语课堂学习小组,确立了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小组互帮互助以及讨论的形式,主动对英语知识点进行探索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的进行讨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体,并在小组中发挥这不可缺少的作用,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及责任心;(3)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语言类学科不仅需要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还需提高口语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上的时间一般都交给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动口的时间很短,这样很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了课堂交流讨论的环节,这样对于英语口语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对学生的口语进行及时的纠正,避免了学生养成口语不良习惯的弊端;(4)在英语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着指导以及纠正的辅助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观点以及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讨论,突破了教师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2. 对于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2.1 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就要建立学习小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和合作。但是在建立学习小组时,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小组的人数,一般定在4~6人,这样更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人员安排上,本着互补心理进行,安排不同性格、性别、成绩的学生一组,可以让学生们取长补短,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在建立小组后一段时间,要定期的调整小组成员,便于全体学生之间的交流。

2.2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要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模式,不要以讲为主,要切实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给予学生足够自由的时间让其参加小组讨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以往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先将课本上知识点串通一遍,再重点讲解一些重点难点,这样会让一部分学生觉得枯燥,难以接受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其学习讨论能力,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对知识的认识也会更加的牢固。如在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教材Unit 3学习中,单元的题目为“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给予他们足够的讨论时间,充分的将其收集到的交通知识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更牢固的掌握。

2.3 教师要做好小组合作技巧的指导

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要对课堂教学纪律和流程严格控制,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切实的进行小组合作教学,避免出现借讨论之名义进行闲聊的情况出现,并保证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对教学的掌控力度,小组合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的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1] 王萍.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讨[J]. 南昌高专学报, 2008(08).

[2] 孟庆会. 浅谈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 学知报, 2011(11).

[3] 冯展极, 升丽英. 论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化实施策略[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第三篇: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第八小学 张芳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合作学习已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但事实上由于合作教学策略的缺乏,因而在如火如荼的合作学习的背后也隐藏着忧虑——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使用率高,但或成效甚微、或无效劳动、或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而对合作学习的真实效果却未加重视抑制了其实效性的发挥。当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效益。本文试从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合作技能的培养、教师对合作时机的把握等方面谈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科学建立合作小组,创设民主课堂气氛

要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首先就要分组科学合理,可以依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将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常规型”。即根据学生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学习小组是教师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在此不再赘述。

2、“小群体”型。在学生自发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会产生非正式群体——小群体,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如果将他们分在同组的话,由于他们在小组中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孩子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成员之间有较强的互相促进作用。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这种学习小组的伙伴是相对稳定的。

3、智能协作型。我们根据课堂学习任务,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交叉合作。当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我们运用交叉合作的分组方法,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帮助。

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在欣赏了威尼斯美丽风光图片之后,教师提问“朱自清为什么只选择小艇来写?”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部分学生对此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班上交流,通过几个学生的交流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交叉合作的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通过优生的带动,学生都能得出“小艇的样子很特别”、“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小艇作用大”这三点结论。

(2)同等生合作。A:“优——优”合作。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合作,能够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B:“差——差”合作。如果教师不加辨别地单一地使用“交叉合作”的话,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完成某些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提高。

这样灵活地分组,学生几乎没有固定的座位,也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这种不断变动的合作小组,使学生获得了和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交往的机会,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向他人学习,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二、整体培养合作技能、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由于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精心组织,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充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合作技能的分类。

小组活动技能——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预习、朗读、研讨、质疑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防止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交流学习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习伙伴之间会不可避免存在意见冲突,教师在组织时要加以引导,让同学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组长指导技能——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让学生群体认定。

2、合理地运用合作技能。小组学习也需要有一定的合作程序,否则效果并不好。我们可以分五步进行。

提出目标(问题):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完成哪些任务。

个体自学:学生自学有关内容,对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的内心需要,并为参与讨论做好准备。

小组讨论:这是小组学习的中心环节,内容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直至找到问题的满意答案;二是围绕问题结论的运用进行尝试性练习。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中,要求每个学生人人参与讨论,并懂得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讨论开始,组长把发言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每个同学的实际水平、特长等合理分配。在讨论过程中,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先懂的帮助后懂的,互教互学,尤其是为后进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内参与机会。通过讨论,开拓了思路,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集体意识、合作精神也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

组际交流: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作汇报,或由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交流内容包括讨论的结果或小组学习的体会等。通过组际交流,进一步拓展了思路,纠正了带有共性的错误,并将小组的认识转化为全班的共识。组际交流后,为把学习引向深入,有时教师可有意地挑起对同一问题不同意见的争辩,组织思维撞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课堂气氛。

集体评价:当各小组的学习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展示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各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标准评定成绩,当众揭晓,以使小组之间互相比较,开展竞赛;另一种是口头评价,表扬好的,推动中间的,鞭策差的。

三、恰当把握合作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频率要适度,时机要合适。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1、积极引导,随机点拨。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巧妙深入。

(1)“激励”式。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启动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讨论“为什么只选择小艇来写”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小组的学生只得出了“因为威三斯是水上城市,小艇很重要”的结论。对此予以肯定后,我又问:“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哪些原因?”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

(2)提示式。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如在带领学生理解“残破”一词意思的时候,教师这样点拨:“残破”是“破破烂烂”的意思吗?石桥的残缺破损与威尼斯的美丽是否矛盾?学生依教师的思路很快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

(3)追问式。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即“一捅即破”的时候,教师往往可以“点睛”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月亮的影子在摇晃与沉寂是否矛盾”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前后两个内容的意思,但是仍未从整体上解决这个问题。对此,教师提问“如果水面上波动大的话,我们能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吗?”学生这时候就能把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到“水面波动大的话,月亮的影子就已经破碎了,或者根本就看不见了。”从而,学生也就得出了这句话中前后两个内容并不矛盾,文中的描写是正确的。

(4)反问式。在学生的认识有了偏差的时候,教师通过反问式的点拨可以及时地拨正学生学习的方向,防止学习偏向。

2、适时点评,总结评价。教师要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暂告一个段落的时候,做一个适当的总结,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积极创设学生间合作学习的机会,提高与学生群体间的交往能力,教师要通过合理安排,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并能自尊,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必定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四篇: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

1.选择适宜的合作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合作有“泛化”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在公开教学中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让学生围成一圈讨论一气,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形式上的热闹掩盖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隐藏了教师的线性思维。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于小组合作,也并非每堂课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内容要有必要性,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智力、经验和知识水平,并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唯有最恰当的内容,才能产生最满意的教学效果。因而,与其说是抵制“泛化”、“表面化”和“形式化”,毋宁说是拒绝平庸。 2.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3.落实小组成员责任。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高,与没有合理分工并落实个体责任是有很大关系的。俗话说:“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在确定分工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爱好和特长,让他扮演最适合的角色。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材料员负责材料的领取、保管、归还工作,汇报员负责小组学习结果的汇报、交流工作,角色可以经常轮换,让学生体验到各种角色的责任及存在的意义,从中体会到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落实个体责任,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角色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合作小组之间的可竞争性,促使个体责任感的形成。

4.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在一起开展那些毫无生气的讨论,更不是将一项任务交给小组,让学生各行其事,真正的合作学习要求组员们“零距离”接触,彼此悦纳,相互激励,形成学习共同体。没有积极的相互依存,就没有合作。小组合作需要同学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由于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必然会产生认知差异甚至冲突,这并非坏事,相反,这正提供了同化与顺应的时机,凸现了个人结论的不确定性,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在思维的参与下去验证或修改结论,使用多种认知策略。因而,只有形成组员之间的有效依存,才有机会让他们挑战自我,挑战别人,乃至挑战权威。在存同求异的过程中,发展相互依存感。

第五篇: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

《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安丰乡中心小学课题组

湖南省十一五教研课题《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自2006年10月立项以后,我们安乡县安丰乡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在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研成员团结协作,勇于开拓进取,课题研究进展十分顺利,已初见成效。在教学应用中,凸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为我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出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为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尽早结题竣工,现对课题研究作阶段性总结。

一、教研者的基本现状

1、自课题组成立以来,全体教研组成员都把课题研究当作一份光荣的任务,把它当成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他们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不惧困难,不辞辛劳,热情始终饱满,行为始终专一,把课题理念,精神落实到备、教、改、辅等教学环节中,并且认真总结,积累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教研论文,为课题研究总体推进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通过课题研究实践的锤炼,每个教研成员基本实现由教学型教师到教研型的转变,有1名教师现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5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小高职称。

3、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课题启动时,每个教研成员都承担了各自的研究项目,有明确的分工。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帮助支持,交流经验,借鉴好的方法,遇到难题集体讨论,想办法加以解决,团队优势明显。

二、教研进展情况 (一)课题公布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安丰乡中心小学,课题启动时,首先向全校师生公布这一信息,让全体师生人人知晓,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二)审定教研组成员

结合本课题师资状况,反复研究,选定了15名教师为教研组成员,实施主要研究工作。其成员具备较高的基本素养,有进取心和事业心,敬业精神强,为教研成员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明确责任

本课题研究组组长为胡凯校长,负责教研的领导组织、技术指导工作,对各校成员也分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子课题,明确其任务和目标,规定了任务完成的期限,实行了奖励措施。

(四)研究过程

我们在启动课题研究时,决定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了主攻目标以及实施方法和措施,现基本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

第一阶段:

1、学习课题文件,把握课题理念、精神,课题组长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指导。

2、落实课题精神的具体方法、形式的确定,以及怎样在备、教、改、辅中实行。

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的确定、分工。 第二阶段:

1、怎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

第三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中师与生的关系的界定。

2、小组合作学习应坚持的原则。

第四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行为心理分析。

2、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

第五个阶段:

1、县教研室领导对教研组进行理论讲座。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教学的评价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理论依据。

第六阶段:

1、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性研究。

2、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3、《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在实施这六个阶段的教研过程中,采取听讲座、对教案作业定期检查、举办教研课、示范课、经验交流、论文的评选等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效果

1、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和改进,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教师的备、教、改形成了符合课题要求的基本模式,师生在课堂中的双边活动呈现互动。

3、学生初步具备适应小组合作的方式,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技能。

4、教研效果显著。 在三年的课题研究中,结出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教研组每学年为全乡提供一次教研课现场交流。

2、教研组先后有3名成员参加了市县教研比武活动,其中张小艳老师获市一等奖,胡琴老师获县一等奖。

5、教研成员积极撰写经验论文,踊跃参与教研论文活动。教研组三年共写经验论文90篇,投稿征文30篇。其中教研组长胡凯的论文《小学低年级合作学习操作策略》获省级论文二等奖,《合作学习中团体奖励策略初探》获省级一等奖,李承红老师的论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发表在2006年《小学数学教师》第12期合刊上。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教研组成员大多是教学一线教师,缺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课题研究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教师频繁异动,导致课题研究的连贯性不强,研究易出断层或波折。

3、小组合作与课堂中的实施环节的有效性有待深入研究。

4、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任务,易发生短期行为。 以上问题须在后阶段教研必须想办法着力解决。

安丰乡中心小学课题组

2009年12月

上一篇:医院巡查督导工作报告下一篇:医院行风建设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