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观的看法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爱情观的看法范文

对爱情的看法

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思考

已有 4 次阅读26分钟前标签:爱情婚姻家庭思考

几天前,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我在大学教书时候的女学生打来电话,讲述了她最近的感情遭际。她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夫妇感情还算不错。但是自从与公婆住到一起以后,她感到丈夫、公婆和儿子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密,仿佛水乳交融,而自己却融不进去,像一个孤单的外人。在她与公婆产生矛盾的时候,丈夫由于左右为难而呈现出一种“不作为”的状态,令她非常失望;加上结婚已久,婚姻生活本来就很平淡,于是她就寄情于爱情小说,从中寻求安慰。这个时候,一位已婚男士出现了,他向她倾诉自己的婚姻苦恼,二人“同病相怜”,很快堕入爱河。女的如飞蛾扑火一样,扑向一段新的、所谓的“美好”感情。不久,在女方的强烈要求下,女人的丈夫与她离婚了;而后,那个已婚男人也离了婚。

如果事情就到此为止,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女人在领导和同事的舆论压力下身心交瘁,春节前想到男方那里去休养几天,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男方却告诉她: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婚礼正在紧张的筹办过程中——可是新娘却不是她。女人立刻懵了,她简直不能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她已经离了婚,而且怀了男人的孩子,可是现在他居然要跟别人结婚?!男人痛哭流涕,说自己是爱她的、跟别人结婚是非自愿的,等等,求她把孩子打掉。她打了。她希望男人跟自己结婚,男人却故作犹豫不决。离男人的婚礼只有三天的时候,她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听了她的讲述,我叹息不已。想到当年那个年轻纯洁的女孩子,如今受到这样的身心重创,不禁深为惋惜。不学佛的人,只有告诉她认清形势、不要再对那个男人抱有幻想、好好调养自己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了。

但是这件事却勾起了我的思考。佛教徒也是人,也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一样不得不面对各种婚恋问题和家庭问题。据我的耳闻目睹,遇到婚变和其它家庭变故的时候,居士们处理成功的少,陷入困境中不能自拔的多,尤其是女居士。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多人的心态、水平和表现,与没有学佛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究其原因,首先是没有从佛法的角度,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树立起正见;其次是没有把佛法真正地应用于生活实践。

那么,什么是爱情呢?笔者自己总结了一个定义:爱情,就是恋爱双方对对方我执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凡夫都是有我执的,一般的小人物,又不是古代的皇上,随时都有人观察你的脸色、等着满足你的需求,大家都只是芸芸众生而已,那么这个时候,由于业力的推送,人群中冒出一个人来,他(她)格外地欣赏你、在乎你,盛赞你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如鹤立鸡群,如明月处星:你的容貌多么美丽,你的心地多么善良,你的性情多么温柔,你多么有才情,多么能干,多么优秀,等等等等,千好万好,数之不足——总之,在此时,万千人中,我眼中只有君一人而已一一遭逢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因缘不偶,作为凡夫,你的“我执”便

被这一切深深地陶醉了,感到一种分外的愉悦。于是你怀着一种类似于被伯乐发现了的千里马的心情,投桃报李,对这个“独具慧眼”的人刮目相看,青眼有加,二人彼此发掘、彼此欣赏,遂成其姻好。

读罢上述过程,你看出来了吗?除了前世业力的作用之外,一般情况下,双方总是有一个人先爱上了另一个人,不遗余力地满足对方的我执;对方受到感动,又反过来去满足追求自己的人的我执。对于追求者来说,他的投入是要求回报的,也就是说,我先满足了你的我执,之后你也要满足我的我执。如果不满足会怎么样呢?他(她)就会痛苦不堪,甚至因爱生恨;而对于被追求者来说,则是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你令我的我执感到愉悦。实质上被追求者爱的是什么呢?是他(她)自己。自己的我执得到充分满足时候的陶醉感觉,就是爱情的感觉。由此可见,爱情和婚姻的男女主角相处的过程,就是两个人的我执此消彼长的过程,是两个人我执的一种游戏。

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和体会,爱情有三个特性。

第一:‘如露亦如电’一一爱情是短暂而无常的。

爱情就象花一样,从一粒种子开始,发芽,抽枝,到含苞欲放,初放、盛放,乃至凋零,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阻止花儿的凋零,因而也就没有人能够阻止爱情的凋萎与终结。

爱情又象人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气干云;也曾貌美如花,也曾如临风玉树,而今或是人到中年,或是垂垂老矣,神采飞扬的那一刹那青春,又安在哉!人生本已如白驹过隙,青春更是稍纵即逝,而爱情,则不过是青春鼎盛时期的一道闪电罢了。谁人见过闪电永远停驻在天空中?又有谁见过露珠儿在太阳底下不被晒化、之后蒸发得无影无踪呢?

既然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那么爱情作为有为法的一种,又岂能独免?除非爱情是无为法,而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必追求佛法了,只需去追求爱情就好了;我们也不必学佛了,只要去学习那些痴男怨女就好了。推论至此,作为佛****的你,岂不觉得可笑?

第二:“如梦、梦、泡影”——爱情是空幻的。

为什么说爱情是空幻的呢?由于无始劫以来的业力纠缠,大部分人一生中不止跟一个异性有缘,而最终得以结婚的,通常只有一个。请你试着回想一下,从你青春萌动的时候开始,你所心仪的那个人,到后来你为之心动的一个个异性,他们是否都还鲜活地留存在你的记忆里?如果每一个人都细节清晰地保存在你的记忆里,那么我只能说:佩服你是个天生的情种。事实上,除了眼前整天面对的那个人,其它的人,早已湮没在现实的琐碎中、岁月的烟海里。

是的,偶然当你回想的时候,你知道是有这么回事儿,但是,当时的事、当时的人,就象老照片一样,有些模糊不清了。回忆到往事,就象做了一场梦,而

一段段的感情经历,就象一个又一个内容相异的梦。有的时候感觉往事是那样地遥远,以至于觉得仿佛发生在前世。甚至有的时候会想:它真地发生过吗?还是没有发生过?虽然答案常常是肯定的,但是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这些感受更能说明感情经历的空幻了。

唐人李商隐在((锦瑟))中写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等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倘恍迷离、如梦似幻的心境,把追忆时的那种怅惘的心情写到了极致。其实大部分人回忆起事隔不远的感情遗憾时,是会有一些惆怅的;但是等他到中、晚年,惆怅亦不见,只有无言了。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活着》》中借着主人公福贵的口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了做和尚”。为什么老了想做和尚呢?因为他用一生体会到了人生的幻灭,触摸到了生命和生活的空性。 。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其实应该注意去体会人生的空性。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吗?当戏中的人正欢天喜地、或者正悲痛欲绝的时候,你拿起遥控,把电视“啪”地一关,这个时候,不管故事是多么地九曲回肠、情节正进展得多么如火如荼,荧屏上唯余一片空白和沉寂。那些戏中人、戏中事,那些爱恨情仇,又在哪里呢?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有的精彩些,有的平淡些,但是不管你正进行到哪里,只要阎王爷拿起遥控“啪”地一关,你的人生屏幕立刻就会一片空白,你曾经如此投入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化为泡影、无影无踪,你的这一期业报就结束了。事如至此,你觉得自己这一生中所经历的任何事情,还有什么真实可言吗?如果说整个人生都是空性的,那么,作为人生一个组成内容的爱情,又焉能不空?

第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一爱情是因缘法,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生有灭的。

两个人的相爱是诸多因缘和合的结果,它有很多条件,比如前世的因果,今世的外表、相貌、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生活条件、文化修养等等。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样发生变化,只要在恋爱一方的心目中认为它是重要的,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男人通常很注重女人的色相,,当一个女人人老珠黄的时候,男人厌弃她,而喜欢靓丽的青春少女,是最常见的。这个时候,由于女人的衰老,色相这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爱情就消失了,男人便撒手去追逐新的爱情去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的,经常是很多条件发生了变

化,爱情也便随之摇摆变化,乃至逐渐磨灭掉了。

了解了爱情是因缘法,我们就理解了它的生与死。当条件具足的时候,它就生起;当条件不具足的时候,它就消亡。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因缘有聚,亦必有散,散了的时候,让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爱情呢一一它已经尸骨无存了。

爱情既然有上述三种特性,那么,爱情是不是压根儿都不曾存在过的一件事情、是我们的幻觉呢?也不是。当初那个人说“爱你一万年”、“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时候,他(她)是真的;现在他(她)变了,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这也是真的。这恰好说明了爱情的无常和生灭变迁,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人都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本身既已疑幻疑真,那么这基础的坚固与否,我们也就一目了然了。婚姻就好比一条绳子,它想把爱情捆绑住。爱情既是空性的,用婚姻捆绑它,就象用绳子捆绑空气一样,能绑得住吗?爱情既是无常的,用婚姻捆绑着它,它就永恒了吗?爱情既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用婚姻捆绑着它,它就不分崩离析了吗?不,爱情的特性不会因为婚姻的形式而改变,否则就不成其为特性了。

那么,我们人类为何还要选择婚姻这种形式呢?这是因为,第一,所有的爱情滋味都差不多,过程都大同小异。“三千溺水,我只取一瓢饮”,人们常常把这视为对爱情的专一,实际上,这一瓢水,与再取它三千瓢水,滋味会有什么差别?不都是水吗?体验过了一次爱情,就不要再浪费人生了,省下精力干点别的,比如学佛修行什么的。佛陀曾经说过,世界上如果再有第二件象爱欲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人能修行得成了,可见爱欲的为祸之大。这样的大患,一已足矣,何可再三再四?

第二,为了人类的集体安全和个体安全。如果没有婚姻约束,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就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财产、子女、淫杀等等,不胜枚举。如果人们打着爱情的旗号,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人类社会就会被欲望的潮水所淹没,陷入痛苦和混乱之中。所以,为人类全体计,为自已的切身利益计,我们都需要婚姻。

既然婚姻从爱情那里承袭了无常、空性和生灭的特性,那么它出现任何变化或变故,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作为修行人,此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而不是被变故所震惊和击倒。在生活中,通常被动的一方,也就是被遗弃的一方,会感到自己被全盘否定了——他(她)不要我了,他(她)选择了别人。被遗弃者的我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变得自卑起来,常常尽其余生也走不出这个心理阴影,这一生就被摧毁了。实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过的,婚姻的离散从根本上是因为爱情的无常等特性,也因为前世的缘分已尽,还因为对方的不觉悟——他(她)只是业力之河上的一只空瓶子,随波逐流而已,丝毫没有把握自己的能力。被遗弃者虽然不能说一点儿责任也没有,但是如果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把自己全盘否定掉,也是不明智的,毫无必要。作为学佛者,你应该清

楚地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一颗明月珠在心里,所以你不比任何人差。

((优婆塞戒经)中说,菩萨有二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而在家菩萨修行尤难。何以故? “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多年的艰难探索中,我总结了三句话,愿与在家菩萨们共勉:“心是道场,家是寺庙,生活是大禅师”。落实了这三句话,我们就能随时、随地、随事、随人修行了,就能“立处皆真”,不负此生。

第二篇: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看法

爱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字眼,也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象征着纯洁、忠贞、美好和神圣。是男女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最热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当代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虽然基本成熟,但性心理还有许多不足,人生观不够稳定,学习基础不够牢固,但大学生迫切渴望爱情,但不能正确理解恋爱的含义。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社会在快节奏的生活,大学生的恋爱也开始简单化,从思想上没有了以前固有的“审时度势”,恋爱观简单了起来。男生们已经不喜欢欲言又止,欲进又退的恋爱花招,他们想爱就爱、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说,行为却很直接,遇到心仪的女孩,他们就会很快表示自己的爱意。女孩子们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当感觉还可以,不怎么讨厌的时候,便开始了恋情。要稳住心神,不急于恋爱。因为四年大学生活毕竟短暂而简单,且工作没着落,经济不独立,而毕业后分不到一起又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所以盲目恋爱一定是空中楼阁,只能带来无尽的烦恼与惆怅。莎士比亚曾说: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上的。我们不要为了摆脱青年人特有的孤独感而恋爱;不要为了害怕别人的嘲笑而恋爱。请相信,天涯处处有芳草,不愁他日无知音。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在一时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有的大学生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则羡慕不已,自己也要寻求一份爱情,但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计较后果的心态。如果学生对未来事业和婚姻家庭有认真的考虑,在共同学习、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爱情,并且双方能驾驭各自的感情,把爱情和学习统一起来,双方就应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终成眷属,修得百年之好。因为真正的爱能够鼓舞人,能够唤醒内心沉睡着的力量。为了这刻骨铭心的爱、付出多少代价都是值得的。

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互相送礼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当代大学生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总之,爱情,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她不仅是我们大学生的热点话题,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当我们面对她的时候,除了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接受她外,更要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经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学这个美丽的花园之中培育出灿烂的爱情之花。爱情可能是甘露给人以幸福与快乐。也可能是苦水,给人以痛苦与烦恼。所以,爱情的建立,应有利于职业的选择和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彼此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要珍视爱情,也要珍视事业,记住歌德的名言:理想和爱情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第三篇: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姓名:

学号:

专业: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对于男女情爱之事是完全否定的、是禁止的,因为在很多影视剧中佛教弟子有自己遵守的戒条,其中有一戒条就是不淫欲,这导致大家会有这样的印象。一般人对于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总是觉得十分的好奇,觉得很荒谬,这是因为,大家只有以为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做爱情,佛家以慈悲为怀,关注的更多的是大爱、博爱,其中就包括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袍责之情都是情爱,这里我们所讲的情爱一般就是指男女情爱之间的爱情。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都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由爱而生的人类,也以爱而存,离不了爱之营养。佛教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完全否定的。《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该“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全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是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佛经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物缘生,皆系缘分。”这句名言成为了很多男女在面对情爱之事的一个座右铭。从古至今,大家都很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缘多么奇妙,这在佛经中解释的十分清楚,缘来了则在一起,缘走了则好聚好散,世间万物都因缘而生。所以不管是在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大家都很注重这个“缘”字,有缘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都能在一起。佛教中有五苦,生老病死哭,爱别离苦,怨僧会哭,求不得苦,五蕴盛哭。其中有一条就是爱别离苦。这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爱情是重视的,将男女情爱于生老病死以及其他苦放在一起。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姻缘情爱是人间凡夫的情爱。但是在好的方面来讲,这种情爱往往是甜蜜的但是又是痛苦的。甜蜜是把爱情作为人们精神的滋润剂,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爱可以给我们愈合伤口的能力以及抵御外来伤害的勇气,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呢?求不得苦与爱别离苦都占了,得不到就会不甘心,心里会难过,而爱别离苦往往是一种相思之苦,古人说:“茶不思,饭不想”还有古人讲:“衣宽减带终不悔”这都说明了相思苦有多苦了。也有人说爱情就是甜蜜的负担,对呀,既甜蜜但是又痛苦,痛与快乐一起承受着,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住锁住我们,使我们的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如刀口上的蜂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点甜味,而可能会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爱苦海,“所爱和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再苦海里倾覆灭顶。在我看来,爱更像是带刺的玫瑰,玫瑰虽香,但是却有刺会伤害我们,但是只要我们小心翼翼的摘取玫瑰,或者用剪刀将玫瑰的刺减掉,那我们既不会伤害到手,而且还能嗅到玫瑰的芳香。而正像爱情,爱甜蜜有痛苦,我们可以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尊重彼此的缘分,那我们就能正确领略到爱情的真谛。

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

佛教以慈悲为怀,劝人放下万缘,不要执着于感情,却不是要求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中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生则聚,缘灭则散”的道理,爱和恨便能在一念之间转换、释怀。感情虽然能给人带来很多温暖,但是可能充满了痛苦。相爱的人,一旦爱过了头,或失去了爱,就变成了苦,这就是爱别离苦。也有人认为只要不动情,就不会为爱所困,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说法,既然情爱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完全的否定它,或者硬生生的把它切断,这不仅是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是不合乎于情理的道理。作为人间凡夫来说,每个人都需要爱情,爱情作为精神的调剂品,如果你认为怕伤害,就不去爱的话,这是不符合人的基本需求的。

那么我们在面对爱不在或爱过了头,该怎么办呢?有的人会因爱生恨、因爱生怨,这些都是愚蠢的做法,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得到。因为爱情的开始就是因为有缘,那现在缘灭了那就到了该散的地步了,那我们就应该放手,不要死死纠缠,这样的话你才能碰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最终的缘。

缘生则聚,缘灭则散。既然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勉强。不要得不到就非要得到,这对不管是你自己还是你爱的或者不爱的那个人,对会造成伤害,不爱了就放手,别人不爱你了你就自己走开,对自己对别人都好。这是佛教里给我们当代人的一些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来看,这依然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

三.相敬如宾,互相尊重

人间佛教对于夫妻感情的看法是: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恨事永远得不到爱的。夫妻相处彼此要真诚,并要互相制造快乐,人的豪华不怕多讲,会讲好话,懂得赞美加上有幽默感的家庭,必定是和乐幸福的。对于夫妻之间的伦理法则,佛陀颇有开示。《增一阿含经》 卷五十佛陀教人应“贞廉自守,一妻一妇,慈心不怒”,主张一夫一妻制。佛教戒律以“不邪淫”为在家佛徒必守的五戒之三。夫妻之间应该彼此尊敬,尊重对方的自由,看轻自己的厉害,不算旧账,不要计较,不要比较。爱之所以成为有害的贪爱,根子并不在于“爱”而在于“贪”-以妄认得自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欲,亦即私欲。爱情、婚姻关系中处理的种种失败、种种问题,终归以自私为病根。慈悲、平等、无私利他,乃转化贪爱,处理好爱情、婚姻关系的关键。应对对方关爱而不依恋,从依赖和互相纠缠的爱(贪爱)转化成奠基于互相尊重的爱,在考虑自己的需要下学习给予。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对方真心的对待和付出,可是,这种心是“真心”吗?《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诸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种种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只要有心,就都不算真心,要心无所往,心里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说,战友新、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烦恼心。

古人说“相敬如宾”,虽是老生常谈,却是能够维系长久爱情的真正的智慧。如果想要避免吵架、误解,或者向消融不断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不妨以尊重的心态,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去面对、解决,心里的纠结,其实在当下都能即得化解。爱情里的关系,并不是在互相执着、纠缠和占有,而是互相的奉献、成长和学习。能够互相关心、照顾、忍让包容,不去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多沟通,并互相信赖,才能成为菩萨伴侣。

真正的爱是双向的,真正的爱是要奉献、是牺牲、是鼓励、是慈悲。是要成全对方、祝福对方,爱不是占有,而是奉献。这种高尚的爱情颇接近佛法所谓“法爱”的精神,若以佛法的般若智慧为导,可以作为转贪爱为菩提、即爱情婚姻解脱之道。

四.总结

佛教对于爱情婚姻的看法:爱情是人道的境界,是人类立场所需,是欲界众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众生而言,色界众生则无男女之欲,无饮食之欲,以禅为食,清净自得,无此男女之欲所累赘,依次循渐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三界,便无婚姻之欲。可是,菩萨行者及其菩提心的爱情,即便掺杂染心,也是一种修为了,其功德比严持五戒还要大的多。与出世间、做人与成佛双全,那就只有依大乘般若慧,居尘不染,将有染污的贪爱转化为无染污的慈悲、敬爱、法爱。这是大乘菩萨道的基本精神。

佛教对爱情的看法不是完全否定的,重要的是佛家看重纯洁、乐于奉献、牺牲的爱情,放弃贪爱,由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上升到爱家人,爱兄弟姐妹,爱朋友,爱大众,这种爱正符合了佛教所讲的以慈悲为怀的法爱精神。

五、参考文献

(1)陈兵. 佛教的爱情、婚姻观[J]. 佛教文化:北京, 2006(5):76-82. (2)金刚师红(刘蕻). 论佛教对爱情和家庭的圆融观[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1). (3)哈迎飞. 现代中的“传统”──论冯至与佛教文化之关系[J]. 贵州社会科学, 1999(6):75-81.

第四篇:几个师兄关于爱情的看法的文章

发信人: bodhicitta (纯净的心), 信区: GengDu

标题: 我理解的爱情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0年05月16日09:47:3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住在寺院里,每日上殿、读书、劳动。慢慢的,对性别的关注会少一些。看待一个人的时候,有时会忘记他是男性、女性或是他的外貌,仿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简化到了一种更质朴的层次。想到社团里许多同学都在思考爱情的问题,又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经历,这几天有一些想法,就记录下来。

爱情是一种缘分,从这个缘分中可以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爱情让冰冷的心温暖,让平凡的灵魂燃起对真善美的憧憬。然而这花朵是需要细心栽培的。我们会一次次地想象未来美好的生活,却不知如何珍惜现在,结下未来的因缘。邂逅是缘分,相聚只一瞬间。如果每一次相聚本身不能让生命滋润和升华,只是充满了渴求与不安,只是在意对方对自己的看法、恐怕失去,我们何以期待并不可知的下一次或遥远的未来呢?

我们会觉得对方很美好很单纯,却不知如何让这种美好延续。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就会想到去占有。我们的内心缺少一份敬意。敬畏什么呢?敬畏变化,敬畏成长,敬畏每个人不变的本真。楚王看到神鸟,将她带回宫殿,给她最好的饮食音乐的享受,他很爱神鸟,却不敬畏神鸟的天性。一个牧羊的孩子,在无意见看到神鸟飞过天空,那艳丽的色彩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他跪下来祈求上苍,他不知自己要祈求什么,他只是敬畏这高远而超拔的生命。这个孩子入山修行,许多年以后,他已能乘着飞龙在云端翱翔了,却常把自己变作乞丐的样子,在市镇里游走,唱一些奇怪的歌,偶尔惊醒沉睡中的人们。夜里,他出现在最繁华却又最平凡的街道上,万家灯火如云如雾,从他的心间流过,了然无痕。他偶然来到楚王为神鸟修建的墓前,坟墓很辉煌,神鸟生前的样子熠熠如生地凝固在一尊塑像上。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唱道:“她已走了,我却还在。我也将走了,有什么永不离开?”

她已走了,在我心中留下的,便是我的成长。当我也走了,那永不离开的,便是永恒的大爱。生命曾经冰冷孤寂,因为爱而绽放光辉。如果这花朵已经绽放,它可以不再担心什么,不再寻觅什么,由一个人的爱,看到千百年来在人类心中涌动的爱的暖流,可以坦然面对一切。可是沉浸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不久便凋零了,即使不凋零,也如盆栽的花朵,离开了大地母亲,只能供游人赏玩,无法展现生命的本然了。爱是让生命成长的。不是放弃真实的自己去顺从别人的喜好——那是外在的形式,失去了生命之真,何以能深入心灵呢?“君子和而不同”,需遗忘形骸,寻求那相与中的灵动,成长中的默契。那不同正是互相学习的地方呢:对方的优点正是让我补足自己缺失,对方的缺点正是磨练自己的忍耐与爱心。成长需要时间,宽容自己和对方吧。若有两颗活泼的心,两颗像春天的芽一样愿意成长的心,一切境遇都是最好的肥料和土壤。若不愿意成长,只是耽著于彼此的情态和容颜,爱情便没有了方向,心也不那么灵活了。那情态和容颜都是会变的,俯仰之间,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尤不能为之释怀。山盟海誓没有用,那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我们的心本来很灵活,若先有一个预设,反而有束缚了。“言必信,行必果,吭吭然小人哉”。孔子所提倡的“信”,不是誓言,而是信念,是生命的愿景与方向,是对自己内心的忠

诚。“缘随愿来”,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心最深切的关怀是什么,如何能在爱情中不迷失自我呢?

我们把对方看作自己生命的支撑,却不知生命只有靠自己站立。“年之少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因为我们太孤独,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充盈,我们会想象一个人的形象来填满自己的内心,谁知失去时我们会更加孤独和空虚呢?且又增加了失落与焦躁,仿佛已回不到原来孤单却安宁的自己。我们自己不愿意为自己负责,谁又能承载我们生命的重量呢?爱情一开始总是柔嫩而脆弱的,在它变得坚如磐石之前,不要让它承载太多的重量。孤独的原因是我们与世界之间,与其他生命之间失去了联结,感受不到你与我之间的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在爱情中,我们找到了与另一个生命的联结,也进而找到了与世间万物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需要努力去建立的。可能一个人站在我的身边,我却并不真的了解她。我以为我了解。相爱的人之间可以坦诚地展现自己,却不一定愿意清空自己去体谅别人内心深处的想法。说了半天还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愿望,自己觉得两个人应该怎么相处。归根结底,所爱的,只是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并且想把对方变成这个形象。我们有没有放下自己的欲望,在宁静中看到那个真实得她?她内心深处的关怀,她当下的状态,她曾得到的爱与感动、失望与创伤,她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她是否适合自己,如何一起成长?互相理解得越多,互相学习得越多,感动和成长就越多。我们不是在想象和文字中组建爱情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意义是在互相理解、代人着想、真心付出中构建起来的。

同样的,透由倾听和付出,我们能与一个生命、与大众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以解除内心的孤独。孤和独都是自我,我的感受、我的成见,屏蔽了世界的真实,竖起了高高的墙壁。因为我们与世界的隔膜,又要寻求一种价值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虚,看看,我是有很多优点的哟,我是和你们不同的哟。我们又用种种的矜持、用高慢填满了自己的心,这样自己也感觉不到自己孤独。我们想要融入大众,可我们在同时却又在排拒他们。我们想要找个人理解自己,可同时却不愿意放下那傲慢的心。语言文字都是指月的手,我们却习惯给事情加上种种的概念,附加上很多意义,用这些概念扭曲了事情本身,也填塞了活泼泼的心灵。能否让人与人的相处回到最单纯的地方,心与心的连结?古人有兄弟结拜的习惯。我们想找一个人来倾听彼此的心曲。可是我们了解自己身边的人吗?我们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世界上有一个我们真正了解的人吗?如果我们 没有努力去突破自我的墙壁,我们怎能跨越千里的距离去走入另一个人心灵的花园呢?

相逢本身是一种美。心有灵犀更是难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方,不是外在距离的遥远,而是心路历程的遥远。

发信人: lmb (江湖), 信区: GengDu

标题: 论爱情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0年02月26日11:36:4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最好的那种爱是彼此愉悦的爱;彼此很愉快地接受,很自然地给出,并且由于有了这种互惠的快乐,彼此都觉得整个世界更有趣味。然而,还有一种决非少见的爱,那就是一方吸收着另一方的活力,接受着另一方的给出,但他这一方几乎毫无回报。某些生命力极旺的人便属于这吸血的一类。他们把一个又一个牺牲者的活力吸净,但是当他们越发生机勃勃,兴致盎然之时,那些被榨取的人却变得越来越苍白、黯淡和迟钝。这种人总是把他人当作工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却从不考虑他人也有他自己的目标。他们一时以为他们爱着那些人,其实那些人根本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不过是为自己的活动添些刺激, 而他们的活动也许当属全无人格的那种。这种情形显然源于他们本性上的某种缺陷,但是这种缺陷既不容易诊断也不容易治疗。它往往与极大的野心有关,同时也是由于他们总是不恰当地从单方面去看待人生幸福的缘故。两人真正相互关心意义的爱,不仅是促进彼此幸福的手段,而且是促进共同幸福的手段,是真正快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凡是把自我禁锢起来不能扩展的人,必然错失人生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不管他在事业上如何成功。太强的自我是一座监狱,你若想充分地享受人生,就得从这座监狱中逃脱。能有真正的爱,这是一个人已逃出自我监狱的标志之一。光接受爱是绝对不够的;接受的爱应当能激发你奉献出自己的爱,惟有当接受的爱和奉献出的爱等量存在时,爱才能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罗素

--The secret of life is not to do what one likes,

but to try to like what one has to do.

--The secret of love does not consist in gazing at

each other but in looking outward together in the

same direction.

第五篇:大学生对婚姻与爱情的看法

提要:

爱情观和婚姻观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如何让个体的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涉及到爱情观和婚姻观正确与否的问题。

调查背景: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而且社会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

于是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爱情观和人生价值观

方式: 网上问卷的形式 调查成果展示与分析

对于已进入大学的已成年的有自己的想法的大学生,恋爱不再是以往东躲西藏的话题。并且还乐于谈论。因此恋爱是愿去实现的事,但对于恋爱的开始时间又有很多不同意见。 在关于恋爱与结婚对象性格的选择上,女性的反差非常大,普遍女性愿意与老实可靠的男性结婚而恋爱时却不一定。相比而言,男性前后的选择几乎一致。可见,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其他因素对爱情与婚姻关系的冲击。同时,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说:尊严、父母的反对、事业学业等等。所以,虽然爱情是很美好的,可以让你飘在云端,忘却一切烦恼。但是,当面对婚姻时,当其他的各种各样的需要考虑的因素迎面而来时,我们不得不从云端返回地面,从各方面去考虑婚姻的可行性,而不仅仅是把爱情当作是衡量婚姻的唯一标准。考虑到如今的社会对婚姻“有房、有车、有工作”等要求,我们不难发现,爱情在婚姻中的重量在不断的下降,这是社会的一个整体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大学生的爱情婚姻观念从而影响他们的抉择。

从他们的选择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而切其联系并不是非常大。对于男女朋友的选择多数人倾向于对方给予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大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外貌或家庭背景。Q4:关于恋爱,你目前的状况是? 这表现了大学生羞涩的性格,相爱又怕受伤害。在面对心仪对象时大多数人采取方式是随其自然,极少数会勇于去追求。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有46%的同学仍在苦苦寻找中的原因。

总结: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天堂,大学也是一个潮流的国度,在这里大学生得到了他们从未有过的自由。对于恋爱感到新奇想去尝试一下,这很正常,但是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恋爱犹如空中楼阁,缺乏经济和社会基础,因此并不容易成功,所以要有理性的思考,不要随波逐流。而婚姻也不是在恋爱基础上的简单加减,没有深思熟虑的婚姻是不能长久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小组对大学生爱情婚姻观调查的结论是:在大学生的眼中,爱情虽然美好,但在大学阶段的爱情与婚姻的关联性并不大,因为有太多的其他决定因素,还有社会风气的影响。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唯一基础,或者说爱情在婚姻基础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关于大学生对婚姻与爱情的看法的调查问卷

你是

A男生

B女生

1你认为什么时期恋爱比较合适?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D工作以后 2.你打算在哪个年龄段结婚? A20—25岁

B25-28岁

C28-30岁

D30-35岁

E35岁以上 3.你在想什么时候结婚?

A有事业和经济基础后考虑

B想结就结

C遵从长辈的意愿 4.关于恋爱,你目前的状况是?

A从未考虑过恋爱问题

B曾经谈过恋爱

C正在寻觅合适的对象 D热恋中 E单相思

F失恋中 5.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会?

A不敢表白,单相思B顺其自然C等着对方察觉后才表白D勇敢的追求 6.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依据是什么?

A外貌

B才能

C家庭或社会背景

D感觉

E修养

F其他 7你对待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是?

A为以后婚姻打下基础

B生理需要或是从众心理

C无聊的生活所致

D真心付出的去爱

E积累恋爱经验

F一见钟情而贪恋爱 8对于相爱而没有结婚的影响因素

A父母的反对

B经济因素

C相隔两地

D生活的阶级不同 9你认为结婚的基础是 A责任

B爱情

(限女生回答)10你最希望的恋爱对象的性格是? A幽默风趣

B活泼外向

C老实可靠

D潇洒飘逸 (限女生回答)11你最希望的结婚对象的性格是? A幽默风趣

B活泼外向

C老实可靠

D潇洒飘逸 (限男生回答)12.你最希望恋爱对象的性格是?

A温柔矜持

B端庄大方

C活泼外向

D自主独立

E小鸟依人 (限男生回答)13.你最希望结婚对象的性格是?

A温柔矜持

B端庄大方

C活泼外向

D自主独立

E小鸟依人

上一篇:学校体育学1范文下一篇:安全队会记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