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室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2022-09-1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了更好地促使这一理念的实施, 不管是“新课程”还是《课程标准》中都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措施、要求、建议等。身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 结合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 我深深地意识到, 再新再好的理念若没有具体实施的保障, 一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教师则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实施理念的责任, 因为教师是一切教学理念和具体实践之间的桥梁, 是理论付诸于现实的最为直接的具体实践者, 而课堂是教师完成这一切的主阵地。所以,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要想得以发芽、开花、结果, 就必须首先植根于课堂这一肥沃的土壤。

写到这里, 我的眼前不禁又出现了曾一度在我的脑海中久久盘驻的我见过或读过的三个情景。

情景一:

在一位优秀小学教师的公开课上, 老师总结了一个造字规律, 即凡是和树有关的字, 都有一个“木”字。讲到这里, 一个男生高高地举起手要求发言, 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 而这位男生的手也一直举着。众目睽睽之下, 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 几乎是愤怒地要求那位学生说出他想发表的意见。那位男生说有个字和树木有关就没有“木”字时, 这位优秀教师的愤怒到了极点, 她竟立刻毫无顾忌地说:“你如果写出这个字来, 我当着大家的面, 一口把它吃掉!”当那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叶”字时, 那位优秀教师的脸“唰”地一下红了, 她愤然摔门而去……

也许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些偏执, 说她的做法是很多教师的代表也有失偏颇, 但静下心来细想, 在我们的课堂中难道没出现过类似的情景吗?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 这种情景的出现难道仅仅是偶然吗?痛定思痛, 反思这一教学不和谐音符的出现, 它反映出我们的教育仍然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课本上的准没有错, 为人师表者也没有错, 在教室内只能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老老实实地听的过程, 不应有丝毫的质疑。长此以往, 本应是一个个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渐渐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只会听、只会记、只需写、只需做的整齐划一的呆板生硬的“机器人”。也难怪老师们会一再地发出这样的感慨与不解:为什么小学课堂学生的发言要远比初中生活跃、热烈、精彩, 而高中生的课堂更是一潭死水, 再怎么激发, 也难以泛起一丝微澜了。这一教学之怪现状的症结真的如教师们所言, 是学生越长越没出息, 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玩假深沉呢?要想营造教师们心仪已久的学生主动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 应从何处入手呢?相信你看完以下两个情景, 便会豁然开朗。

情景二:

一个中国父亲问他在日本上学的孩子:“你日语不好, 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 就不怕出错?不怕老师指责你妨碍教学吗?”孩子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如果人人都怕出错, 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

“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可以出错, 老师也可以出错, 因为人无完人。更何况, 早在荀子的《劝学》中就曾为我们道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师说》中也有“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箴言。身为承担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的语文教师, 更不可能不知道、不懂得这两句至理名言了, 那为什么教师的观念、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情景一”和“情景二”中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呢?如果看完下面的内容, 答案也许就不言而喻了。

情景三:

牛津、剑桥两座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从不强迫学生上什么课或怎么上课, 一切全凭学生自己决定。如果有学生把导师辩倒, 那一定是这位导师最快乐的时候, 而这恰恰是“情景一”中那位教师最愤怒的时候。英国人自豪地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生物, 让生物生长;而别的大学, 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矿物, 让矿物定型。”

看完这三则材料, 相信“情景一”与“情景二”、“情景三”之间产生差异的根源已经明了了, 那就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就是把教室看成是谁的阵地, 把谁看成是教学的主角的问题。而先进的、正确的教育理念我们已不再缺失, 因为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新课标都为我们明确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而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是实施, 是如何利用好教室这一土壤把这些理念加以正确、切实实施的问题。在此, 反思自己及同行们在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我想提几点浅薄的建议。

1 摆正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关系, 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不仅是规定好的一系列学习内容的组合体, 而且是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动态的, 必须有学生参与的过程。”“简言之, 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就是要建立“基于学习的教学”的教学观。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理解、挖掘教材, 更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任何一堂课设计的出发点, 应是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 重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结合点, 变“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只有走进学生中间, 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 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 把学生的学情、情感认知等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才能切实地实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 才能为上好一堂“以学论教”的课打好基础。如:同样是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教学篇目,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感接受等, 《与朱元思书》就可以直接入文, 与学生一起理解文意, 欣赏祖国的奇山异水, 领略作者的写作技巧。而《五柳先生传》则可开展让学生建立“作者档案”、制作相关作品卡片、写出我眼中的陶渊明等活动。在学生已完全投入于这位文学大家的感知、探究、评价时, 再引导学生进入《五柳先生传》的学习, 这样的课堂想不让学生想, 想不让学生说, 恐怕都很难。此时的教室真的会成为学生“百花齐放”的园地。

2 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让学生拥有与教师平等的身份

中国自古就有“教学相长”和“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的说法, 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的, 并且是可以转化的。正如“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首先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融入教学中,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 千万不能以教师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 应当引发学生自主的即使不一定正确的阅读感受。更为重要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原始的阅读体验往往是课程生成的诱因。如果教师能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与学生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 彼此交流知识、分享情感体验, 没有了高高在上的一言堂的教师, 没有了只任教师摆布的尴尬的被动学习的学生身份, 师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整堂课不仅会活起来, 不仅会更好地让师生走进文本, 而且师生双方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3 摆正课堂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还学生一片成长的沃土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学习的过程, 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也正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换用第二种情境中的一句话就是:“教室是出错的地方”。教师们只有正确看待这一问题, 才能保护好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 才能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个个性鲜明, 有着鲜活的思想的生命个体。惟其如此, 才能使课堂由出错的地方变成学生发展聪明才智, 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学生才能像“生物”一样在课堂这一沃土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同时它又为教师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让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其中尽其职, 尽其智, 尽其力, 相互学习, 集思广益, 开垦好课堂这一沃土, 让我们早日听到学生们在这片土壤上抽穗拔节的成长的声音吧!

摘要:教师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实施新课改理念的责任, 因为教师是一切教学理念和具体实践之间的桥梁, 是理论付诸于现实的最为直接的具体实践者, 而教室是完成这一切的主阵地。所以,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要想真正得以落实, 就必须让新课改的主旋律在教室内唱响, 让学生在教室内放歌。

关键词:新课改,教室,教师,学生,平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柳菊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石油企业党建工作研究下一篇:326例急腹症的临床护理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