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工和平台的关系

2022-08-29

第一篇:网约工和平台的关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2010年是两岸关系稳步推进,两岸协商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一年。对于两岸的现状,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1, 关于两岸政治互信

两岸双方坚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立场。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从而推动解决了两岸关系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

其次,国共两党高层互动机制不断深化。2010年7月10日至11日:国共两党在广州共同主办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22项共同建议,为ECFA签署后两岸进一步协商相关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关系由陈水扁时期的激烈对抗转向大幅缓和,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

再次,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成为两岸协商的重要渠道。两会2010年签署了3项协议,自2008年以来共签署15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两岸有关职能部门高层进行“业务沟通”,是两会协商的重要补充。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增进国共两党互信、推动两会切商的推动器,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平台是两岸民众开展交流合作、凝聚亲情友情的新渠道,博鳌论坛、世博会、亚运会、APEC峰会等平台,为两岸高层表达善意诚意、探讨合作事宜提供了重要舞台,两岸官方、半官方智库频频就两岸共同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为两岸高层决策提供服务。

2.两岸的经济合作互信

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在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上迈出历史性步伐,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两岸还在下半年稳步推进ECFA的后续协商、落实工作,商签包括投资保障协议等在内的“四大协议”,为ECFA1月16日正式生效,6月29日ECFA签署,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出现新的突破。 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2010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尤其是ECFA签署及大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之全国台企联谊会在北京成立“马上办中心”,为台商排忧解难,吸引台商持续扩大对大陆投资。

两岸贸易快速增长。预计今年两岸贸易总额将达1500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将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自台进口将突破1000亿美元,标志着两岸贸易迈上新台阶。签定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关键是协议内容要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两岸同胞福祉增进,有利于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3.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两岸文教交流领域拓宽,规模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两岸文化交流内容遍及教育、出版、宗教、民俗、新闻传播、民间艺术,地方特色等各个领域。文化交流的专业性、组织性、机制性不断,如两岸共同成立客家文化研究院、民间法律办公室,共同举办国学论坛、智库论大学校长论坛,共同举办神农文化祭、抗战电影展、简体图书交易会、农博会、妇家山歌大赛、旅博会等。

两岸文教交流层级不断提升以及两岸教育双向交流得到深化。大陆首度开放台湾“顶标级”学生入学,为就读大陆一流高校开启了大门。台“立法院”于2010年8月19日正式通过陆生三法修正案,正式承认大陆学历,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学,开启了两岸教育的新纪元。同时,台湾还开放陆生以短训生方式赴台就读,“双联学位”制度亦在研讨中,有望于2011年实现。两岸校际互动持续热络,高校辩论赛、夏令营、冬令活动频繁开展。

4.两岸军事互信开展积极探索

2010年,大陆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岸可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的讲话精神,与岛内有关机构、团体,人士积极沟通。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两岸军事交流主要以两岸退役将领为主,他们以参访、学术研讨会、黄埔校友联谊等方式进行交流。台湾前“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许历农率领由23位退役将领组成的新同盟会退役将领参访团、前“国防部副部长”王文燮率领退役将领参访团来大陆展开交流,为两岸各界大交流增添了新的内涵。其中,4月新同盟会退役将领参访团是迄今来大陆访问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退役将领团。5月10日,“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台湾举行,这是两岸黄埔校友首次在台举办大型聚会,也是迄今两岸规模最大的军事将领交流。两岸退役将领交流互访逐步升温,双方就加强军事文化交流、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共同维护海洋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岛内外产生了广泛而又积极的影向。

关于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是“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的目标,已经成为两岸双方的重要主张。我们提出,两岸可以就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问题、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进行务实探讨,表明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两岸协商总体上还是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双方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准备、创造条件。双方可以先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以逐步破解难题。

姓名:黄明

学院:生食学院 班级:生工092 学号:5602209065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如何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011年在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腳步中悄悄來到了。回顧過去,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执政党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恢复两岸两会协商,先后共签署了十五项协议,达成一项共识,两岸制度化协商不断深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签署和实施以及两岸经合会成立,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率先在经济领域获得突破,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机制化和制度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2年多時間取得的各項成果,遠遠超過了過去60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總和。

然而,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并大踏步推进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挑战,在波濤洶湧的兩岸發展大潮下也暗藏著不少險灘與礁石:其一,是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認同和國族認同並未提升,而所謂台灣主體意識卻在政客和民粹主義的推動下不斷膨脹,任何風吹草動均可引燃民意的熊熊烈火--不久前廣州亞運會的“楊淑君事件”和在此之前發生的“東京影展”事件就是最好的驗證。

其二,兩岸關係的深層次問題難以突破,如和平協議談判的啟動與達成、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建立等遭遇政治互信不足的瓶頸,被迫擱置。

其三,某些國際勢力不樂見兩岸關係發展過快,有意無意地製造阻力與障礙;而島內政治勢力及部分精英階層唯洋人馬首是瞻,仍滯留在冷戰的時空中,崇洋厭中的心理與思維定勢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其四,在大陸方面,也有一些人不顧時機與條件是否成熟,急於求成。他們輕忽了兩岸關係60餘年來累積下的各種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輕視了兩岸間幾十年互不信任堅冰的厚度與硬度。而對於台灣方面出現的民意與政治生態的反復與變化,他們又缺乏足夠的耐心,抱怨對台讓步多了,甚至質疑和平發展政策的持續性。

上述種種現象,其實都是兩岸關係艱巨性複雜性長期性深刻性的表現。兩岸關係,牽扯的不僅是兩岸分離60餘年來的相互政治、經濟、文化等關係,更牽扯到100餘年前中華民族被迫割地賠款、台灣人民淪為亡國奴的屈辱史,牽扯到國共90年來的恩怨歷程,牽扯到兩岸數十年來社會制度以及發展模式之間的競爭,還牽扯到太平洋兩岸的國際政治博弈和中西兩種發展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東西方思維模式之間的較量與競爭。

明乎於此,即不難理解“葉九條”、“鄧六點”、“江八點”與胡錦濤“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之間的延續性與堅定性;不難理解“和諧世界”與“和平發展”政策之間的相互關連與互動性。也就不難理解不久前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美國演講時,提出“要謀求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的意涵了。

把握方向,行穩緻遠,是新時期新形勢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要求。這個要求的核心意涵是不追求兩岸關係表像的熱鬧,而要深入兩岸關係的底層,扎扎實實地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為未來兩岸關係的大發展排除障礙,蓄積能量。具體而言,就是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培植兩岸更多的共同利益,夯實兩岸共同發展的經濟基礎,進一步擴大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全面领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二、 要全面把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

三、 要充分认识台湾政治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一些外部势力仍以各种方式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难题,消除“台独”思想对台湾民众造成的毒害,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四、 要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努力保持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如此,使兩岸的經濟、文化環境逐漸趨同,向一體化方向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利益攸關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漫長而深化的融合過程,也是奠定兩岸未來統一的物質基礎的過程。

2010年10月,王毅主任访美向两岸侨社演说时就指出,谋求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本思路还是“先经后政,先易后难”,但它不是机械和绝对的,“先易后难,其实是易中有难;先经后政,实际上是经中有政”。两岸关系中存在的多年积极的难题和政治分歧是客观事实,但早晚都必须面对,是不可能永远回避,也是无法回避的,只有通过平等协商加以妥善处理。2010年12月,王毅主任在广东东莞台商协会庆典致辞时明确表示:对于多年来遗留下来的难题和固有分歧,我们没有必要回避,也不应回避,迟早要面对它,处理它。希望能为将来双方在适当时候坐下来商谈这些问题,不断积累共识,不断创造条件。

因此,在经济、文化、民间诸方面交流合作取得丰厚成果之后,两岸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与途径,比如可以由两岸学界适时就政治问题先展开理性探讨。这个过程既是广泛听取意见,思想交流、交锋、交集的过程,也是引导舆论,说服、争取、凝聚民意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起到逐步化解两岸的政治分歧,扩大两岸共识,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的政治认同的作用。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说:两岸因历史因素,许多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但当“同”的部分越多,化解“异”的可能性就增加,存异求同,才能共创双赢。

两岸关系60年的政治隔阂不是一下子可以化解得了的,必须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当前两岸双方都要认真面对的是台湾岛内严重的认同危机问题,它造成岛内的严重内耗,而且还会影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更是突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巨大障碍。台湾资深评论员顾尔德说得好,影响两岸长远关系的重要因素,并不只是台北以及北京的精英,更关键的是两岸人民是否能相互尊重理解,这种深厚的社会基础比经济利益更具有深远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如何深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的问题,以确保两岸关系稳定、健康、良性发展。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策決非中共一黨或大陸一己之私。她的目標十分明晰,即在漫長的共同發展進程中,培塑兩岸的共同認同,構建台灣民眾新的國族認同,為未來中國的統一奠定堅實的思想和觀念基礎。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百年之慶。兩岸都將分別舉辦盛大活動,慶祝這一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史學家金一南先生有言:量變堆積歷史,質變分割歷史。辛亥革命,正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分野,歷史在這裡留下了鮮明的切割印記。自西風東漸,由鴉片戰爭到甲午風雲,從維新運動到戊戌變法,再到同盟會、黃花崗72烈士,多少志士仁人為了中華的復興與崛起而犧牲奮鬥!正是由於幾代人前仆後繼的堆積,方有辛亥革命成功的質變。

今天的兩岸關係,也正在發展的量變中堆積著、蘊涵著、萌發著。儘管也許還有重重艱難險阻,曲折反復,但只要兩岸各方堅持不懈,兩岸民眾持續努力,誰敢說在可預見的未來看不到中國統一的“質變”呢?!我們可以大膽預言,這個美麗的“質變”已經悄然來到,她就在所有中華兒女的思想和行為中潛藏著,她需要我們全體國人奉獻心力,結成命運共同體,凝聚共同認同,來迎接她現身的輝煌時刻!

第三篇:两岸关系和和平发展[大全]

如果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目前,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自2008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的变化,两岸关系由过去近60年的紧张对抗转而走上和平发展的新道路。

在政治上,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并延续2005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两岸开始建立政治互信。以此为基础,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事务性协商得以恢复。在经济上,两岸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交流更加密切,两岸经济关系走向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也加速推进。在社会与文化交流交往方面,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两岸人民迈入大交流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迅速升温。

两岸关系之所以在短期内实现如此重大的改善,关键是两岸目前都能够接受“和平发展”这一理念,愿意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大陆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号召两岸同心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两岸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应放在共同发展中逐步解决,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可以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向和平统一的必经之路。

一、历史视野中的两岸关系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即便处于内战对峙状态,也仍然保持着特殊国内关系的基本性质。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阐明的和平统一九条方针政策意味着对台战略创新,为1982年全国人大修宪提出“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创新作了准备。1983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将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确定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并首先应用于香港和澳门。基于这些对台战略与制度创新,当台湾方面于1991年通过“国统纲领”后,两岸才有可能由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并展开两岸事务性协商。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陆政府从无到有推出一系列吸引、优惠台商的新经济政策,包括“台资比照外资”政策以及对台商投资领域和方式采取“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由此,两岸经济关系有了交流渠道和依循制度,两岸产业得以发挥比较优势,走向互惠与发展。 1999年以后,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冲击。大陆一方面坚决反对“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行,另一方面扩大推行台资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台湾民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自2005年以来坚持“四个决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并且启动国共两党对话,推进两岸多层次交流,开始考虑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此外,2005年3月,十届全国

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内法的形式将反分裂以及促进两岸人民交流法律化。

二、2008年两岸关系开始走向和平发展

2008年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在于两岸人民利益需求——历经近60年分离和最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51 近10多年来分裂势力的阻挠,两岸人民迫切需要直接交流与合作。同时,基于30年来对台制度创新所形成的两岸关系基础,两岸人民有条件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这个新形势的形成过程,也是大陆的和平发展理念与台湾朝野政治新格局相互作用的过程。

马英九在台湾执政后,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两岸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海协海基两会协商,并期待大陆帮助台湾经济尽快复苏。民进党则未能及时摆脱贪腐阴影和“台独党纲”的魔障,无力反思其陈旧的两岸关系政策。同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和“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具有主动引导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方向务实前进的积极意义。2008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会见萧万长,2008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吴伯雄,正是此方针的具体成果。 海协、海基两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并通过2008年6月和11月两次领导人会谈,签署六项协议,取得重大成果。我们知道,海协、海基两会是以名义上的民间机构身份,回避两岸政治上互不承认的困境,受权代理官方谈判,处理两岸关系演进中的事务性问题。这是现阶段两会协商模式的政治经济内涵。两会恢复协商后,2008年11月初,海协会首度入台协商,开始把对台工作做到台湾岛内。

2008年12月,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形成“一日生活圈”。这不仅让往来两岸的台商、台湾学生和两岸游客直接受益,而且还有两个更重要的效应:一是直接促进了两岸生产要素的便利交流,为两岸经济交流正常化与经济合作制度化奠定物质基础;二是大大缩短了两岸同胞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两岸社会融合奠定心理基础。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国共两党继续携手合作为两岸人民谋福利,照顾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帮助台湾经济复苏。2008年12月底,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第四次“国共论坛”)就是在此背景下召开的。此次论坛达成的9项共同建议和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宣布的10项惠台措施,涉及扩大两岸人民交流、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发展、建立两岸金融合作与全面经济合作机制等重要问题,将有力地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三、2009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

如果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两岸关系既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10年的紧张高危期,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初疑虑重重的试探期。可以说,目前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和平发展阶段

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具体而言,有三个新特点十分醒目,把两岸关系“螺旋式上升”的内涵标识了出来。

第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并在两岸交往实践中得到深化。 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始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指明了路线图。目前大陆各项对台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照这幅路线图推进,以两岸同胞利益和需求为本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这幅路线图可以概述如下。首先,遵守“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要的政治互信基础。马英九执政以来,重申承认“九二共识”,认为两岸并非国与国的关系,而是两个地区的特殊关系,多次表达两岸民众同属中华民族儿女的情怀,值得我们赞赏。在此基础上,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制度化协商得以顺利恢复并取得丰硕成果。其次,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合作,成为沟通两岸的两座桥梁。两岸关系的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超越政权对立僵局,就必须踏踏实实地持续推进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合作。再次,在“大三通”基础上促进两岸人民及各界往来,成为重塑两岸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2009年5月,被誉为两岸民间交流盛会的“海峡论坛”在福建召开,这是两岸人民大交流的典例,也是重塑两岸人民国家认同的起步。此外,两岸在政治互信基础上协商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探讨签署和平协议的问题,也是和平发展路线图上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都有所进展。

第二,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经验。10年来,两岸事务最大的特点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很大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目前,我们根据“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对台工作指导方针,在具体的对台工作中将敏感的政治关系难题与复杂的经济合作议题区隔开来。同时,在长期战略上推动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形成正面的互促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论述,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经济议题与政治议题包容起来,使国家统一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复兴愿景相协调。 第三,两岸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态势正在形成。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大幅萎缩,但是祖国大陆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充足的外汇储备,主动并有效引导两岸开展经济合作。由此,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从主要由民间自发驱动提升到政府主动推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一年来,大陆广西、江苏、河南等地和有关部门多次组织赴台采购,福建等海峡西岸经济区实行对台政策“先行先试”,重庆、湖南、湖北等地纷纷搭建对台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大陆“家电下乡”计划也将台资企业产品纳入……这些都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引导两岸合作与发展的进展。

四、两岸经济关系有新进展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是近年来两岸关系中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根据商务部的资料,截至20 0 9年底,两岸累计贸易额已达950 0多亿美元,台商在大陆设立投资项目已近8万个,

累计实际投资达493亿美元。如果加上台商经过第三地的转投资,累计实际投资约80 0多亿美元。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顺差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20 09年,大陆对台专项采购约140亿美元,并采取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分享扩大内需所带来的商机,对协助台湾提振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岸在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1.新协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

台湾方面提出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议题,符合我们提出的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主张,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2010年东盟-中国(10+1)自由贸易区建成之时,有助于台湾商品进入广阔的大陆市场。

2009年6月,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了签署ECFA对台湾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加的正面效应。在大陆方面,商务部和有关研究机构研究表明,签署ECFA,不仅能够消除两岸贸易壁垒,合理配置两岸资源,而且有助于拓展两岸经济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层次,从而对两岸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资料推算,若签署ECFA,台湾受益产业以批发、国际贸易、旅馆、餐饮等商品买卖业,运输仓储通信业为首,制造业则以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等三项受益最多。如果不签署ECFA,受大陆与东盟、韩国、日本等国互相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台湾所有行业的工作机会都将减少,加上出口萎缩,势必对台湾民众的福祉造成伤害。

虽然ECFA对台湾有种种好处,但是一部分弱势产业和传统产业也可能受到冲击。台湾一些政治反对势力为了争夺选举的议题主导权,不惜刻意夸大ECFA对台湾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因此,签署ECFA的议题,又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合作问题,还要考虑到台湾政治社会发展的形势。目前,大陆为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两岸专家的共同研究已经完成。2009年12月,海协、海基两会对签署ECFA问题交换了意见。2010年新年伊始,海协、海基两会有关专家在北京展开首次ECFA业务协商。 2.新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搭桥”

两岸产业层面的深入合作具有必然性,对促进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两岸经济关系30年来,不管是贸易还是投资,最大的问题是两岸企业合作程度很低,两岸生产要素融合程度不够。因此,两岸产业合作需要“搭桥”,有序推动。其次,两岸产业政策缺乏对接与协作机制,也需要通过专案推动。2009年,台湾推动研究和制定产业创新条例,目的是推进台湾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形成新的竞争力,促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大陆“十一五”规划和拟议中的“十二五”规划也强调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但是,两岸的产业政策缺乏共同的愿景,不利于同样处于转型中的两岸产业与经济结构形成合理、有序、高效的合作机制。再次,产业合作搭桥要突破两岸缺乏共同的技术标准的困境,并且着眼于共同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为两岸工业产品技术标准提出了挑战,金融危机为两岸合作建立共同的技术标准提供了重要机遇。

2008年底,台湾方面提出两岸产业合作“搭桥”计划,得到大陆有关方面的支持。2008年12月以来,两岸分别成立对口智库机构,聘请专家学者、主管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多次进行两岸产业合作论证与研究。通过“官产学”的这些合作,两岸产业合作方兴未艾,两岸绵密、稳固的合作与共生关系正在形成。 3.新突破:陆资入台

2009年4月,海协、海基两会领导人会谈,达成一项历史性的原则共识:台湾将在政策上首度允许大陆资本进入岛内投资。这项共识的达成,揭开了双向投资的大幕,由台湾到大陆进行单向投资的非正常局面将被终结,今后两岸可以进行正常的双向投资活动。此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台办联合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商务部联合国务院台办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意味着大陆政府将促进和帮助陆资赴台纳入工作日程。2009年6月底,台湾当局发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和《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列出大陆资金可投资的3大类192项产业细目,并于7月1日起正式受理陆资来台或设立分公司的申请。 双向投资的启动,乃是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大趋势下的新突破。这改变了过去台资企业将研发基地留在台湾,只将工厂搬到大陆,两岸企业各行其道的局面,两岸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补和共同发展,增强两岸产业实力。

五、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有新突破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亲缘、文缘相通,地缘相近,文化教育交流乃是克服政治军事障碍的重要手段。2009年7月,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提出,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正轨以后,文化与经济是沟通两岸关系的两座重要桥梁,在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的同时,应积极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论坛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六项共同建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新闻交流;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推动两岸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

2010年1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宣布首批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这是对两岸教育交流的新突破。目前来看,台湾方面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还有很多限制,包括“三限”和“六不”。“三限”指的是:“限校”,学历承认只限于经过认定的大陆部分高校;

“限量”,每年招收大陆学生的数量定在10 0 0至20 0 0名;“限域”,限制在大陆某些地区招生。“六不”指大陆学生入学不得加分,不得影响台湾本地招生名额,不提供官方奖助学金,不允许大陆学生到校外打工,大陆学生不得考证照,不得考公务员。

这些限制体现了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两岸教育状况的现实差异。不过,随着两岸各项交流的深化,相信有关的限制政策会适应新的形势而调整。毕竟,在全球化和祖国大陆崛起的今天,两岸教育与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势不可挡。

六、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与挑战 1.现状与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目前,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大致可以表述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是存在对立的政权,尚未完全统一。大陆在涉及两岸政治关系问题上一直主张,首先要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 2.问题与挑战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中,两岸官方都宣布根据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恢复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制度性协商,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可见,“九二共识”对两岸摆脱过去几年“法理台独”制造的政治关系危机、促成和平发展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二共识”的核心“一个中国”,虽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但也隐藏着两岸关系最深刻的政权争议问题。因为,两岸官方对“一个中国”的政治内涵是否表达以及如何表达都有不同的理解:台湾官方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就是1912年成立至今的“中华民国”,对此大陆无法接受。大陆认为,“九二共识”就是两岸都表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况且,两岸政权争议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与两岸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差异互相强化,构成挑战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

吸取历史经验,现阶段两岸官方都认识到:一方面,目前还缺乏成熟的条件来立刻解决政权争议问题;另一方面,两岸民众利益福祉不应该因为政权争议而搁置或受损。因此,先搁置政治争议,根据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指导方针务实推进两岸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切实造福两岸同胞,逐步创造条件再来处理政治争议,成为目前两岸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智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六点意见中还提出,“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我们还应胸怀促进中国统一大业的使命感,未雨绸缪,解放思想,务实探讨两岸政治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为将来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做准备。

七、启示与展望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

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

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第四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李树文)

2011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2011年以来一年多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性的一年多,两岸关系维持稳定、有序、良性的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局面。2011年后一年来,两岸政治基础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不断累积,两岸经济关系在ECFA后续协商及实施过程中稳步取得实质性成果,两岸各界大交流的内涵逐渐充实。尽管岛内各政党为争夺2012年“大选”而对两岸政策多有着墨,使两岸关系面临复杂态势,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始终是岛内的主流民意。

一、两岸政治基础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持续增进

(一)两岸共同反对“台独”、认可和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愈加稳固。

2011年后一年来,大陆方面继续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12. 31”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突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在两岸互动中的核心地位,台当局对此亦呼应,一度在岛内掀起对“九二共识”的大论战,有效增强岛内民众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和坚持。一是大陆高层持续表态,凸显“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核心地位。2011年11月,胡总书记在美国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强调,“九二共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贾庆林主席也多次在公开场合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首要关键是“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政治基础”。 2011年11月,国台办主任王毅也明确指出,“九二共识”不容否认,两岸关系不容倒退。二是马当局也给予回应,不断巩固“九二共识”在岛内的认同。马英九多次在重要集会场合及接受岛内外媒体采访时重申,“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两岸协商的基础”,并明确指示各“部会”公文应使用“中国大陆”或“大陆”,禁止独称“中国”。“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明确表示,在台湾支持“中华民国宪法对两岸定位的规范”等同于支持“九二共识”。 2011年8月底至9月间,岛内社会一度掀起关于“九二共识”的论战,“行政院”、“陆委会”、国民党籍“立委”等均集中表达捍卫“九二共识”的立场,岛内主流媒体持续跟进表态支持,进而使岛内民众清晰、客观地认知“九二共识”,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台湾2012年领导人选举结果说明了“九二共识”逐渐被大多数台湾民众所接受。2012年1月14日晚,台湾2012年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689万票,51.6%的得票率获得连任。挑战者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落后马英九约80万票而落选,同属泛蓝的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屡败屡战,又一次由于弃保原因,仅得36万票。这次“总统”选举结果说明了 “九二共识”逐渐被多数台湾民众所接受。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一个中国”意识就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只不过这个“一个中国”是指“一个中华民国”。那个时候,台湾主流媒体经常宣传大陆是属于“中华民国”的“匪区”,“反攻大陆”是台湾军民的神圣使命。

1991年2月,两岸之间的民间交流愈加活络。为了解决两岸交流所遇到的公权力如何承认的问题,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共同以口头方式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不去深究这个“一个中国”的内涵为何,这只是双方的默契,并未将“九二共识”付诸文件,这就为民进党及“台独”分子否定“九二共识”提供了借口。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李登辉当局和陈水扁当局长期操弄“台湾主体意识”下,台湾民众的“一个中国”意识被扭曲成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识,造成了承认“九二共识”就会出卖“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利益。

马英九政府自2008年5月执政以来,两岸和平发展取得了世人普遍肯定的成绩。虽然马英九承认“九二共识”,但他更强调的是“一中各表”,这种各表很容易被曲解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另一个“中华民国在台湾”,由于马英九政府近四年间沉湎于“以台湾为主”,既“不独”又“不统”,没有很好地向台湾民众正确引导“九二共识”的真实意涵,因此,马英九只要一强调“九二共识”,就立刻被民进党攻击为“卖台”。

大陆一贯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从未动摇过,2008年5月以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签署了十多项协议,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实现了“三通”,陆客、陆资、陆生来台,大陆惠台政策接连出台,台湾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惠于大陆让利,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台湾民众不可能体会不到,两岸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这次选战打到最后关头,变成了捍卫“九二共识”的关键战役。一方面,马英九政府不断宣导自己在两岸关系所做出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众多本土知名企业家和社会名流接二连三地表态承认“九二共识”,呼吁大家要珍惜三年多来的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这就大大提升了马英九政绩。台湾许多民众也充分认识到如果选择了主张所谓“台湾共识”蔡英文,无疑会让两岸关系大大倒退,升斗小民的利益必将受到损害。

在选战后期,台湾中南部许多果农,许多石斑鱼养殖户,甚至砂石业者,这些以往都是民进党的忠实支持者,他们逐渐认同于“九二共识”,纷纷在选战中转向。结果,蔡英文在台湾中南部的得票不如预期,马英九在台湾中南部只是小输,说明了“九二共识”开始在台湾,特别是中南部民众中蔓延开来。

马英九此次选战起初打得很辛苦,原因在于他不敢高举“九二共识”,深怕被对方攻击为不爱台湾,是“卖台”,2011年10月,马英九刚释放出两岸有可能签署和平协议这个风向球,一遇到民进党的攻击,他就立刻收回去。到了选战最后关头,这么多企业家集体支持“九二共识”,马英九及其国民党才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携着强大民意打赢了这场牵系台湾未来能不能实现“黄金十年”的选战。

可以预断,经过这场“大选”,“九二共识”在台湾摆脱了污名化,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会更加认同 “九二共识”,马英九的新一届政府在处理两岸关系中会更加积极,甚至有可能在文化、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快“中国化”,让台湾社会逐渐形成“台湾意识”从属于“中华意识”的观念。“九二共识”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民进党如果还想重新上台执政,就必须面对民意,进行彻底的脱胎换骨,摒弃“台独”思维,认同“九二共识”。

(二)两岸高层互动顺畅,不断累积两岸互信。

2011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贾庆林主席先后与参加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会面,胡锦涛对吴伯雄率团赴成都出席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之后来北京访问表示欢迎,对论坛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四点意见:第一,要继续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第二,要继续维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良性互动;第三,要继续稳步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第四,要继续保障台湾基层民众共享两岸交流合作成果。吴伯雄表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双方共同巩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经贸合作是两岸手携手,文化交流是两岸心连心。3年来两岸交流持续扩大,协商积极进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走在历史正确的道路上,不应该受到阻碍,更不能倒退。我们要珍惜已有的成就,克服存在的困难,继续奋勇前行。

2011年8月和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美国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两次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2011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说,3年多来,在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开创出和平发展新局面。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意愿,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方向是正确的。两岸双方应该继续努力,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巩固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把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势头保持下去。胡锦涛同志强调,“九二共识”是1992年由两岸官方正式授权的民间团体达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这体现了对待两岸间政治问题的务实态度。认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保持台海形势稳定,为了两岸民众福祉,双方应该继续坚持和维护“九二共识”,增进政治互信,继续引领和推动两岸关系开辟新的前景。连战表示赞同胡锦涛总书记的意见。连战说,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呈现政治和平发展、经贸互惠交流与社会融合互动的新局面,令人非常欣慰。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两岸经贸互惠与繁荣的基石,也是两岸政治互信的凭借。期望双方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为两岸人民的福祉作出更积极的贡献。会见中,连战转达了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对胡锦涛总书记的问候,胡锦涛也请连战转达对马英九的问候。

两岸高层保持了密切的互动,两岸经贸论坛等党际交流平台运作稳定、良好,为两岸关系其他方面的交流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亦进一步巩固和增进了双方政治互信。

(三)两会制度化协商应需召开,稳步向前迈进。

两岸两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并根据两岸交流的发展与需求适时适宜地进行各类磋商。2011年2月底,海协会长陈云林首次深入台湾南部绿营执政县市参访,考察两会签署协议的具体实施成果。在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灾害后,2011年10月的第七次“陈江会”为维护两岸同胞的健康与安全签订了《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并就两岸产业合作等达成多项共识。2011年后一年来,两会协商充分体现了“因时制宜、高效专业、紧贴民生”的特点,不仅开辟了两岸深化互利合作的新前景,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保障,使协商化解分歧、合作取代对抗、发展共创双赢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两岸务实处理台参与对外活动等敏感问题,成为两岸互信累积的重要佐证。

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本着“搁置争议、建立互信、良性互动”的精神,以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为依归,共同妥善处理台对外关系等议题。2011年7月,台湾驻港、澳机构均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港台、澳台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两岸继续灵活处理了台出席世界卫生大会、亚太经合会等问题,这些都是两岸互信增进的重要表现。

二、两岸经贸交流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更加深入

(一)以落实ECFA为主线确保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更加稳固。

ECFA早期收获计划于2011年元旦正式起步,2011年1月6日,两岸在“两会”框架下成立了“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专门负责ECFA签署后两岸经贸事务的协商,先后召开了两次例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经合会”的成立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的重要进展,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处理两岸经济合作起到了关键性的平台作用。

(二)两岸经贸迅猛发展,合作层次逐渐深化。

1、两岸双向贸易、投资均大幅成长。

两岸依据ECFA通过三个阶段的降税达到零关税,为两岸尤其是岛内相关业者减免了大量税额,为两岸经贸双向交流提供了强劲动力。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1-10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达1331.2亿美元,同比上升12.2%,大陆对台出口为294.8亿美元,同比上升24.3%,自台湾进口为1036.4亿美元,同比上升9.1%。

2、两岸服务贸易深度开放。

大陆向台湾开放了会计、信息、银行等11项服务业,台湾则向大陆开放了9项服务业,尤其是台“金管会”于2011年12月批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台北筹设分公司,成为两岸金融业深化双向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两岸服务业向纵深领域的开放,不仅便利两岸各类企业融资和居民消费生活,更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增加了新动力。

三、两岸其他交流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局面更加凸显

(一)两岸文教交流逐步向纵深迈进。

1、两岸文化交流内涵与层次更加深化。

2011年5月,极富中华文化特色的稀世画作《富春山居图》在分隔62年后于台合璧展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随后,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赴台参观画作展览,并与台“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会面,就继续促进两岸文化合作协议的签署交换意见,进一步为实现两岸文化合作制度化铺垫。2011年9月,两岸的文化促进会签订协作备忘录,共促两岸文创产业发展。2011年10月,第四届两岸文博会在厦门举行,成为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对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2、两岸教育双向交流更趋平衡,尤其是陆生赴台取得突破。

“陆生三法”修正案在2010年经台“立法院”通过后,2011年台首次拟招收约2000名,最终确定招收大陆本科生1015人、硕博士生248名,录取率达65%,为陆生赴台攻读学位开了好头。同时,大陆进一步放宽高校免试招收台高中毕业生的标准,由“学测”的“顶标级”扩大至“前标级”,有力增强台生来陆就读的动力。

(二)两岸人员往来规模逐步扩大、领域更加宽广。

1、人员交流规模更加扩大。

2011年6月,大陆居民赴台个人自由行正式启动,北京、上海、厦门成为首批试点城市。2012年2月9日,台旅会、海旅会在香港完成陆客赴台自由行开放城市新增8城市协商,据了解,双方已经对新增8城市有共识,将会开放天津、南京、广州、杭州、重庆、成都、西安和济南。2011年7月,福建省居民赴金、马、澎地区个人游亦开启,标志着两岸双向、直接、全面、对称、正常化的民间交流已然拉开序幕,有利两岸民众增信释疑,促进感情融合。

2、人员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展。 除了旅游外,两岸人员交流内容较以往有新特点。如大陆省市参访团在经贸交流方面更注重“长线合作、精细互动”,文化交流分量明显增强,交流对象凸显“向南走、向下沉”的特点,进而使两岸人员交流的内涵更加丰富,增进情感的效果更加显著。

(三)两岸民间交流尤其是基层及青年互动更加频繁。

1、两岸民间交流蓬勃发展。

2011年6月,第三届海峡论坛在福建成功举办,论坛突出了“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特点,进一步拉近了两岸民众的纯朴情感,强化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感。贾庆林主席在第三届海峡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三年来,论坛坚持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特色,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知名品牌。他强调,两岸同胞自觉行动起来,共同呼吁四个“一定要”,即一定要前进,一定要稳定,一定要团结,一定要共赢。他希望两岸各界人士要切实打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不断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努力推进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促进两岸基层的对接与互动,积极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难得机遇。

第三届海峡论坛较往届呈现五大新的亮点:

第一,台湾各界乡亲踊跃参与。台湾22个县市、32个界别、上万乡亲参与了各项活动,其中来自基层的约占90%,来自中南部的约占70%,多数民众是第一次来参加海峡论坛,其中不少还是第一次来大陆。

第二,基层心声充分展现。“基层”是第三届海峡论坛的头号关键词。论坛凸显基层的交流特点,注重“聚焦基层,共享成果”,围绕基层民众的需求展开系列活动,论坛大会发布政策措施着眼于广大基层民众的福祉。从福建湄洲妈祖祖庙前虔诚的两岸信众,到台湾特色庙会上其乐融融的市井人生;从大陆台湾农民创业园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到阿里山、日月潭等台湾景区络绎不绝的大陆游客„„两岸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展现了两岸同胞的创造力和主人翁精神,让两岸更多的基层民众走到前台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唱大戏,多唱好戏。更多倾听基层民众的声音,了解基层民众的需求,依靠基层、服务基层、造福基层是第三届海峡论坛的最强音。

第三,特色庙会精彩纷呈。台湾特色庙会是第三届海峡论坛的一大亮点,庙会荟萃台湾10个县市的夜市美食,展示台湾13个县市的名品特产,近200种台湾特色小吃及近千种特色产品令人目不睱接。展演闽台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参加庙会的民众饱览台湾民俗风情。台中市九天民俗技艺团、桃园县和成八音艺术团、云林县电音三太子乐队、台湾少数民族表演队与福建厦门、漳州、龙岩、泉州等地民间演艺人员同台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庙会举行期间,参观总人数超过160万人次。台中市、桃园县和屏东县利用庙会的平台,分别举办了专场推介会,福建省和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领导和农业、经贸、旅游行业代表人士共1000人分别参加了推介会。

第四,惠台政策彰显海西先行元素。在第三届海峡论坛上发布的一系列惠台新政策中,海西先行的元素尤为突出。《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内出台,与国务院2011年3月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相叠加,并在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实施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福建又新增福州福清、泉州惠安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大陆拥有台农创业园最多的省份;福建马尾和青礁、白礁慈济宫获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新政中,厦门成为第一批试点三城市之一,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旅游也获双方同意开放。新闻出版的五条惠台政策,全部在福建先行先试,促进两岸新闻出版业合作发展。福建省还就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平潭开放开发、落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依托媒体开通面向两岸同胞的服务热线等方面出台了先行先试的举措。

第五,活动实效更加显著。论坛着力服务基层、关注民生,多办实事。王毅主任在论坛大会上表示,从2011年7月1日起大陆方面将全面下调台胞来大陆签注收费标准,总体降幅达50%;两岸双方还商定大幅增加客运航班,班次总量每周达558班,一举增加50%以上;新增4个台湾农民创业园,鼓励大陆各省市到台湾基层采购农渔产品和特色产品,台湾居民可以在大陆申请登记为个体商户等等,这些都是针对当前台湾基层最关心的问题充分释放大陆的善意。论坛还为两岸草根架起一座“心”桥,让更多的两岸民众围绕两岸生产、生活热点,相互交流,表达心声,达到共识,共享两岸和平发展成果。两岸中医药界在论坛上签订了5项协议,在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内举行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园奠基仪式,共建两岸中医药博物园;签订了两岸东、金、澎三岛旅游合作协议;在海洋论坛上两岸就海洋领域灾害观测预报体系提出合作5项建议;两岸红十字组织共同探讨构建灾害互援机制;签订两岸9个姓氏源流研究社团交流合作协议;签订海峡商会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两岸影视业合作项目4个;工会、妇女、青年、侨界、金融、农业、佛教等都建立了互访联谊、常态交流的合作形式;东山还签约合作项目13个,总投资超351亿人民币;福建省三明市与台湾对接乡镇共达成52项合作协议,协议金额2.5亿多美元。同时,两岸医事交流合作协会、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两岸经贸文化发展协会等民间自发组织的交流平台相继成立并运作顺畅,促进两岸民间互动更加热络。

2、两岸基层交流程度加深。

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组织“感恩团”入岛济贫行善,直接与岛内基层民众互动,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团登陆与大陆民众交流,首次两岸乡镇区长活动、第三届两岸乡村座谈等广泛开展,不仅深化了两岸基层合作的程度,增加了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而且有效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3、两岸青年交流更加活跃。

2011年7月,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合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胡总书记亲切看望两岸青年朋友并寄予深情期望。此外,“南京大学周”等两岸高校青年交流会、第九届海峡青年论坛均首次移师台湾举办,两岸青年交流在两岸往来中的地位与分量逐渐凸显,不断累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远动力。

四、岛内主流民意坚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一步压缩“台独”势力的空间

(一)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不断增强。

2011年后一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大开放、大交流、大发展的格局逐步深入,尤其是大陆惠台措施更加细致、更具针对性、更顾及岛内民众切实需求,越来越多的岛内群体、行业、地区在两岸关系深化和解、交流过程中获得实际利益,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逐步强化。

(二)民进党被迫不断模糊“台独”路线。

面对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劲声音及国际社会对两岸和平稳定现状的肯定,为争取2012年“大选”胜选,民进党在蔡英文主导下不得不对两岸政策进行“务实”调整。

1、坚持“事实台独”立场上试图以“台湾共识”化解“九二共识”的压力。 2011年年以来,民进党内有意角逐2012年“大选”的蔡(英文)、苏(贞昌)、谢(长廷)、吕(秀莲)等“天王”便陆续抛出两岸政策新论述,蔡英文更是精心炮制代表其两岸主张的“十年政纲”,并于2011年8月出炉,政纲主张“一边一国”的立场,但只字未提“台独”二字,抛出所谓的“台湾共识”,声称“九二共识虽不事实存在,但可纳入台湾共识以民主程序进行讨论”。 2011年下半年随着“大选”选情日趋胶着,蔡甚至抛出“中华民国即台湾,台湾即中华民国”的言论,极力向中间路线靠拢。

2、对两岸关系采取“政经分离”立场,企图“要经去政”。

民进党从过去坚决反对ECFA及其他两岸交流,到抛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模糊论述,主张“建构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维持稳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不要一中、但要和平、要红利”的意图明显。

3、绿营地方人士务实赴大陆交流频率增高。

民进党籍云林县长苏治芬、屏东县长曹启鸿及部分基层民意代表不断来大陆推销农、副产品与交流,前民进党籍高雄县长杨秋兴2011年内更是两次登陆,显示绿营内部对如何处理两岸关系逐渐出现分歧。

五、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存在不少难题

(一)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势力仍不断给两岸关系增加困难。

1、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短期难以实现突破。

2012年1月14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落败之后,民进党内希望反省两岸政策的声浪此起彼伏,不少人据此认为民进党此次两岸政策调整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其实,民进党历史上也多次出现选举败选后党内要求检讨两岸政策的声音,但绝大多数都是“光打雷不下雨”。这次党内要求反省的声浪看似很大,但最终恐怕也难免“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难以在观念、现实、时机上实现突破。

(1)观念上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

民进党要想从根本上调整两岸政策,就必须解放思想,大破大立,针对“台独党纲”、“九二共识”等核心问题进行务实处理,突破“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制约。谢长廷提出“即使是‘台独党纲’,没什么不能修”,“民进党两岸政策应该往中间靠拢”,是一种积极的思考方向。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声音在民进党内还并非主流,主要是因为很多民进党人在观念上还是认为,“台独党纲”是不能撼动的“神主牌”,民进党不能放弃“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立场,依然不甘心、不放心将“台独基本教义派”及其支持者拱手让给“台联党”。他们担心一旦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不仅得不到深绿民众的支持,无法巩固基本盘,也难以获得中间选民的认同,变成“两面不讨好、里外不是人”,“台联党”就会趁虚而入,取而代之,民进党甚至可能面临分裂或解体的危机。这种观念不改变,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可能有大的调整。

(2)出于现实考虑,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调整要承受和突破台湾政党政治和政治斗争的现实压力。台湾是实行政党政治的地区,民进党虽然败选,但依然声称要扮演“坚定的反对党”和“政治制衡者”的角色,有时候甚至不惜要“为反对而反对”,以凸显民进党作为“反对党”存在的价值。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主张上必须与国民党有所区隔。一些民进党人士担心,民进党如果真的在两岸政策上与国民党趋同,会让选民认为民进党丧失“民主精神”,丧失了自己的政党特性,从而失去他们的支持。而且,两岸议题往往是国、民两党政策分歧最严重、冲突最激烈的领域,也最能够为民进党政治人物赢得“镁光灯”和新闻版面。因此,从政治现实的角度考虑,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也不可能完全向国民党靠拢。

(3)时机上考虑,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

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在时机上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只为选举而调整”的考量。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要求民进党两岸政策检讨的声音,往往出现在败选之后,而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行动则大大滞后,往往出现在选举之前,体现在候选人的选举政见之中。这就使得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检讨沦为一种为选举考量而进行的策略性调整,不仅无法取信于大陆,也让台湾人民不放心。这次民进党败选后,虽然党内立即出现了反省两岸政策的声浪,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两岸政策检讨并非迫在眉睫。其中有两个主要理由,一是民进党内的权力结构面临重组,这是首要任务,还顾不上检讨两岸政策;二是台湾今后两年没有选举,2014年的选举也是地方选举。第一个理由尚可理解,而第二个理由就充满选举考量,说到底还是要等到2015年下一任候选人出现后,才要提出两岸政策调整的方向和内容。

由此可见,如果民进党依然不改变“台独”理念,依然从选举需要和政治斗争的角度看待两岸政策,就难以将此番党内要求反省两岸政策的声浪转化为调整两岸政策的行动。

2、少数“极独”势力仍不放弃干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包括台联党、深绿团体等恶意污蔑两岸关系改善取得的成绩,尤其对中南部民众会产生较大的蛊惑。

(二)美、日等国际反华势力仍不时对两岸关系进行干扰。

美、日等国虽表示乐见两岸关系改善,但极不愿看到两岸关系发展过快过密,尤其对涉及两岸政治议题的协商十分敏感。美国在2011年推行所谓的“战略东移”、“重回东亚”,极力在东亚扩张影响,矛头直指中国,给台海局势带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美于2011年9月公然对台进行升级F-16A/B战机等高达58.52亿美元的军售案,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干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轨迹。

第五篇:网约车《诚信承诺书》

诚信承诺书

本人报考合肥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已仔细阅读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申请、报考等材料,清楚并理解其内容和要求,保证报名时所提供的身份证明等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在此我郑重承诺无以下情况:

1、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

2、无吸毒记录;

3、无饮酒后驾驶记录;

4、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5、无暴力犯罪记录。

对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已经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撤销其从业资格证并公告作废,以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人签名:

身份证号码:

上一篇:物业工作感悟及心得下一篇:物业保洁员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