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调研文章

2022-12-27

第一篇:加强基层党建调研文章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文章)

加强社区党建

创新社会管理

孙 红

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是胡总书记在继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讲话后,从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上再次强调了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亭湖新区作为大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担任着建设河东新城和发展光电产业双重使命,一方面正处于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也处于社会矛盾全面凸显的敏感时期。为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新区建设发展的实际,以加强社区党建为龙头,以加强基础管理为突破,以推进工作重心下移为途径,突出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平安建设三个重点,突出特殊人群、敏感时期、深层领域、核心部位、重要事项五个关键,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发展光电特色产业、建设美好亭湖新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着力完善社区体制机制,切实打牢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新区6个社区由于尚未转型到位,实际上还处于由行政村向农村社区、城市社区逐步演变的阶段,在管理体制机制存在诸多弊端,给社会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特别是随着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大胆地进行改革,以加强党建工作引领社区建立新型管理模式。一是针对社区职能行政化的倾向,建立统筹管理模式。建立社区党总

1 支、居委会、工作站和实业公司“四位一体”管理体制,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实业公司董事长,党总支负责对社区各项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居委会负责组织居民进行自我服务管理、自我协调监督,工作站负责落实延伸到社区的各项行政社会事务,实业公司负责对社区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公司制经营管理,通过实行社区党务、政务、居务分线管理,推进社区由行政依附型向利益归属型转变,使社区逐步走出职能行政化的困境,形成居民广泛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型工作格局,不断强化社区的基础性作用。二是针对社区班子软弱化的倾向,建立人本管理模式。随着社区居民法治意识的增强和价值取向的变化,社区“两委”班子以传统道德和礼俗进行控制的手段已经弱化,社区班子对社区居民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降低,社区居民对社区班子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也在降低,出现了干群关系冷漠、居民关系冷淡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社区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推进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党工委、党总支、直属支部(企业支部、小区支部)三级组织网络,着力加强社区党组织与各个阶层人员的沟通联系。在此基础上,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改善“两委”班子与居民的关系,变“怕居民”参与管理为“请居民”主动管理,积极依靠居民的力量和智慧实行人本管理,点亮居民人性的光辉,回归居民生命的价值,共创社区繁荣和幸福。三是针对社区成员公职化的倾向,建立民主管理模式。通过分析现有社区干部队伍的结构和背景,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家族化、本土化、公职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家族化、本土化问题随着社区人口的流动性加大、异质性提升将会自然得到解决,但公职化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唯一渠道就是建立民主管理模式,采取居民代表会议选举的方式,选举综合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工作经验丰富、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组成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托志愿者队伍、

2 文体骨干队伍、业主委员会、互助合作组织等机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二、着力强化履责尽职意识,切实抓住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 社区工作人员有来自基层、熟悉基层的特点,但由于其身份性质的局限,普遍存在着作风拖拉、政策性和原则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把作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上来,着力强化社区干部履职尽职的意识,以作风建设推进社区党风、政风、民风的整体改善,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针对社区工作忙乱化的实际,着力加强规范管理。近年来,各个部门都在推进工作进社区,把社区当作行政末梢,导致社区各项工作纷繁复杂。特别是征地拆迁、项目推进任务异常繁重,出现了“千条线”竞相从“一根针”中穿过的忙乱现象,造成了工作的撞车、扯皮、低效。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保证社区工作的统一有序,通过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级、分类、分线处理,做到该拒绝的拒绝、该主导的主导、该配合的配合、该协调的协调,着力加强社区工作规范管理,切实减轻社区的工作负担。二是针对社区工作应付化的实际,着力加强跟踪管理。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因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主观认识、工作态度等原因,导致在落实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讲质量、应付交差现象。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进一步夯实跟踪管理措施,通过跟踪问效、跟踪问责,着力树牢“立说立行、日事日毕”等理念,切实纠正应付差事的现象,逐步形成每项工作有布臵、有检查、有结果的良好风气。加强学习培训,积极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熟悉政策、提高能力,通过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社区整个班子的能力建设。三是针对社区工作情绪化的实际,着力加强考核管理。按照“费随事转、责任挂钩、奖惩兑现”的原则,出台社区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绩效考核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社区管理改革,把工作重心由机关向社区下移,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目前运行的

3 情况来看,在违章建筑整治、信访维稳工作上仍存在落实不力等问题,有些社区还有抵触、厌烦情绪。这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配套改革,探索社区工作人员“雇员制”的管理使用模式,在工资报酬上实行“两委”人员年终补助制、工作站和实业公司人员年终考核结算制,切实打破社区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甚至说不得、碰不得的现状。

三、着力解决焦点热点问题,切实把握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民生领域欠账较多,目前各类社会矛盾有所凸显,对社会管理特别是处于最基层的社区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社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抓好焦点热点问题的解决,从而确保整个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一是针对社会矛盾多样化的特点,扎实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当前,在亭湖新区,社会矛盾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安臵、社保等多个领域,并呈现共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作为处于最基层的社区,需要定期召开总支会、支委会分析安全稳定形势,深入查找征地拆迁、补偿安臵、工程施工建设等各个方面存在的矛盾,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时协调有关方面进行迅速彻底地处理,坚决防止出现事态扩大、影响恶化现象。同时,注意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对公众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进行正面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二是针对社会矛盾尖锐化的特点,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新区是大市区开发建设较早的区域,征地拆迁工作启动较早,历史遗留和积压的矛盾相对比较多,有些矛盾由于拖的时间太长,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已经到了“久拖不决、不决必炸”的地步。对于此类问题,社区应当逐一制定应急预案,按照“条块协作、疏堵结合”的原则,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络,把握重要会议、重大节日、重点活动等敏感时期,对重点人员实行严格的防控,坚决防止

4 和杜绝群访、集访等公众性事件的发生。对涉及到家庭势力、地方势力操纵的事件,协调公安机关进行严厉打击,严防社会矛盾成为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兴风作浪的借口。三是针对社会矛盾病态化的特点,扎实做好源头管理工作。由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居民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没有完全落实,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群众心目中地位不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心存怨气,造成部分居民是非不分、对错不分,公然与社区“两委”班子相对立,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这需要进一步增强社区“两委”班子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坚持对重大事项、敏感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想方设法从源头上解决好各类社会矛盾,多做管长远、打基础、保稳定的工作,多做知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事情。

(作者系亭湖区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通联:张海亚,盐城市亭湖区委组织部研究室推荐 联系电话: 66691007 13626213215

第二篇:加强制度建设(纪委调研文章)

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花艳社区党支部全面推行和完善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通过制度规范了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行为,转变了工作作风,在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创新制度建设理念,提高落实制度的自觉性。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纺织腐败工作领域。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是构建惩治防腐败体系的关键,我们要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推进,与时俱进创新,努力形成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的体制机制,切实做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改革同步,与发展同行。因此,无论是反腐倡廉的长效教育机制,还是监控机制,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制度来固定、来保障、来促进。近年来,我区发生的一些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除了他们自身原因外,与制度不健全、管理有漏洞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不注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就不可能防止腐败现象死灰复燃,就不可能真正吸取教训,重塑形象,就不可能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因此,我办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推进街道社区重塑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服务发展不动摇。把制度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各个方面。街办建起便民服务网络,在街道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室,提供便民服务的工作窗口,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审批服务。坚持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做到“八有”制度:即有严密的组织网络,有统一的名称和标识,有配套的服务设施,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有简明的服务指南,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规范的服务标准,有经费保障。街办根据群众需求,力所能及地提供法律、政策、市场信息、劳动力需求信息等咨询服务,以及计划生育、扶贫帮困等公益服务。凡与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项目,都可以在街道和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密切关注腐败新动向,保持制度体系的开放性和动态性。通过制订和完善党工委民主议事规则、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有效地提升了领导班子的民主决策意识,从而杜绝了独断专行、“一言堂”和“暗箱操作”的现象,加强了干部自重意识;通过“首问责任制”、“八小时外监督”、“限时办结制”的完善,有效地实施了民主监督,杜绝了干部的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现象,达到了“自省”的目的;通过“四大纪律”、“一岗双责”,有效地强化了干部的自我约束,提升了干部的自觉意识,杜绝了职务犯罪的现象,达到了“自省”。

二、严密制度建设体系,争做落实制度的模范。 现在落实制度难,就表现在一些同志缺乏落实制度的

自觉意识上,他们往往满足于把制度落实在会议上、文件中和喊在嘴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以致于制度形同虚设,结果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落实制度贵在自觉,要认真学习。

当前,我区正处在迅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可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牢牢把握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的机遇,牢牢把握国家推进社会主义基层社区建设的机遇,着力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改进作风。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科学发展的贯彻落实,用制度来保证领导干部和社区专职工作着始终保持优良作风,用制度来巩固机关干部和社区专职工作着的形象,从而促进街道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花艳社区2009年9月10日

第三篇:党建调研文章

陇西县加快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 的调查报告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 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的重要举 措,是破解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迫切要 求。近年来,陇西县主动顺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在全面推进六轮城乡支部结对共建 的基础上,围绕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试点县建设,在统筹城乡基层 党建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 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 城乡互动、 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在加强基层组织建 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总面积 2408 平方 公里,是天下李氏的发祥地,是西北中药材重要的种植、加工基 地和交易、信息中心,是甘肃重要的铝冶炼及加工基地,是甘肃 中部和南部物资交流、集散的重要场所。2006 年,被中国中小 城市科学发展评价委员会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之一”。全县现辖 9 个镇、8 个乡,215 个行政村,11 个社区, 1292 个村民小组。 常住人口 50 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7.29 万人。 现有基层党(工)委 29 个,其中乡镇党委 17 个、村党委 1 个。 党组 8 个,党总支部 34 个,党支部 536 个。有党员 14375 名, 其中农民党员 8387 名。近年来,陇西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 业强县、商贸兴陇三大战略,全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 化快速推进、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 化程度逐步提高,党员分布领域广泛,流动性明显增强,党组织 活动范围日渐扩大,主要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人口城镇 一是人口城镇 一是人口 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通过近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巩昌镇、文 峰镇为核心的中心城区,首阳镇、菜子镇、福星镇、碧岩镇、云 田镇、马河镇、通安驿镇等 7 个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区域中心集 镇,60 个具有连接城乡节点和纽带功能的中心村,城乡一体发 展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镇聚集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城镇 居住人口年均增长 3.5%,2009 年达到 15.8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31.5%,县内流动人口达到 1.2 万人,党员流动性明显增强,农 村年流出党员均在 500 名左右。 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 益明显。 益明显。从工业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工业园区的兴起,大批企业 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向园区集中,城乡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逐步加 深。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在城区批发市场为农村市场供给 商品的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从事第三产业,逐步使城 乡商贸、服务融为一体,在农村催生了大量的专业市场、行业协 会、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形成了城乡产 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 集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 中表现在农村主导产业为城镇提供原材料, 支撑着城镇工业的发 展。一方面,农村为城镇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农产品、劳动 力资源,逐步拉长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2- 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城镇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 才,随着城镇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农村的逐步扩散,城乡发展 互为依托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城镇文明向农村加快扩散的趋势 四是城镇文明向农村加快扩散的趋势 向农村加快 日益明显。 日益明显。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文化相互 渗透,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不仅 加快了城镇文明的扩散和传播,也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民的法制意识、 健康意识、 保障意识和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都在进一步 增强。

二、做法与成效 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 势,适应党员队伍、党组织活动变化的新特点,陇西县围绕推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 把党的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首要位臵 科学谋划,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创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来抓, 以推动全县科学、和谐发展为目的,围绕打造示范点带引领、建 立六大体系推进、完善六项机制保障为思路,积极探索构建具有 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特色的城乡党建一体 发展大统筹格局。 集群打造“示范带点 , 示范带点”,

(一) 集群打造 示范带点 辐射引领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 展。结合全县“据点开发、轴线延伸、网络推进”的城乡经济社会 一体化发展实际,发挥中心城镇和中心村在资金、人才、市场、 产业等方面具有集聚、辐射、带动效应的优势,实施辐射带动战 略,打造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带和辐射示范点。一是打 造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带。从巩昌、文峰两个中心城镇-3- 连片开发、相互带动和首阳镇容载能力强、辐射带动成效明显, 已经形成跨越东西、 轴向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 着力打造以巩昌、 文峰、 首阳 3 个中心城镇为轴线的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 带,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主要是组建成立了甘肃陇西经济开 发区党工委,搭建“1+4+N”的党组织构架,“1”即经济开发区党 工委,“4”即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业集中园、文峰药流园 和地产药材交易园 4 个党总支部,“N”即在每个园区党总支通过 单建、联建或“双重管理”等方式设臵若干党支部,依托中医药循 环经济产业园,创建“村企联合”的园区带动型党建示范区;依托 工业集中园,创建“科技主导”的人才带动型党建示范区;依托文 峰物流园,创建“诚信经营”的党员带动型党建示范区;依托地产 药材交易园,创建“支部主抓”的服务带动型党建示范区,通过园 区带动和示范引领,促进城乡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信 息流的集约整合,加快推进城乡人才、资金、技术的统筹。二是 打造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点。从全县各村经济发展、产 业开发和地理条件的实际出发,着力打造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中心村为主的 30 个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点,通过培育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群众增收, 引领城镇人才、 产业、项目、示范基地向示范村、示范点转移,形成区域城乡党 建共同体,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开发,不断推进城乡经济社 会统筹发展。 六大体系”,

(二)构建“六大体系 ,推进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一是 构建 六大体系 推进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 区域联动,建立工作体系。针对一定区域内党建资源分割、分散、弱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不强,区域内单建、联建的党组-4- 织日益增多,党员分散不便管理、难以协调的实际,以实现区域党 建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为目标,强化“六个统一”(统一规划区域 党建工作、统一配臵区域党建资源、统一管理区域党建事务、统 一组织区域党建服务、统一开展区域党建活动、统一考核区域党 建实绩) 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区域党建统筹发 , 展的工作体系。先后整合陇西经济开发区辖内各领域党建资源, 组建成立了陇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整合首阳镇首阳村中药材运 销协会、中药材市场和中药材加工企业等党组织的党建资源,成 立了首阳村党委;整合巩昌镇东郊社区和文峰镇交通社区、铁路 社区辖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资源,推选驻社区的 16 家单位、 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二是组织联建, 建立设臵体系。顺应城乡一体化、经济区域化和资源聚集化发展的趋势,全面推行产业聚集式、行业协会式、龙头企业式、合作 组织式等党组织设臵模式,促使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经纪人和 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推进城乡市场、产业、信息、人才等 资源要素的整合。目前,已在城乡新经济组织、产业链、集贸市 场、产业园区建立党组织 86 个,设臵科技示范型党小组 65 个, 农民经纪人党小组 31 个,使党组织领导的合作经济组织已覆盖 到中药材、马铃薯、畜牧养殖、菌菜、劳务输出等五大特色产业 链,形成了以产业为纽带、以城镇龙头企业党组织为骨干、以区 域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型市场服务体系, 使基层党组织设臵 方式实现了由垂直式向网络式转变、由地域型向功能型转变,党 的建设与经济发展融合更加紧密, 管理更加民主, 覆盖更加广泛, 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三是资源联享,建立合作体系。在认真-5- 总结全县六轮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的基础上, 围绕构建全县城 乡党建一体发展大统筹格局,在全县 334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 215 个村组织实施了“1=1+1+1”党建共同体工程,即 1 个党建共 同体=1 个村党组织+1 个机关党组织(非公企业)+1 所农村中 小学校,以农村党组织为纽带,整合机关、学校、非公企业的各 类资源,建立党建共同体 111 个。机关党组织按照“六个一”(帮 助共建村建成 1 处高标准党员活动室、至少发展 1 个致富项目、 兴办 1 个集体经济实体、每季度至少帮办 1 件实事、每半年召开 1 次联谊会、每年集中慰问 1 次农村困难党员群众)的要求,非 公企业采取帮建村级活动场所、配备办公设备、调整产业结构、 培植主导产业等多种形式,农村中小学校通过开展科技、法律、 政策培训,共同为党建共同体注入各类发展资源;机关党员通过 “一对三”(1 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1 户生活困难党员和 1 户 贫困户、联系培养 1 名致富带头人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学校 教师党员通过结对帮带农村文化程度偏低党员和留守儿童, 实现 携手共进发展。农村党组织按照为机关建好“一个基地”(机关党 员干部思想作风教育基地) ,向企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农产品 或土地等资源,给学校建立社会实践、文化下乡、党员帮扶基地 的要求,切实把几个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基层党组织融合成一 个党建共同体,实现了资源互补、工作共推。党建共同体工程实 施以来,全县 66 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为 66 个村落实村级组 织活动场所帮建资金 109 多万元,49 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为 49 个村配备档案柜、电脑等价值 25.6 万元的办公设备,协调争取 项目 92 个,指导培育中药材种植产业村 51 个、畜牧养殖产业村-6- 34 个、设施农业基地 32 个、菌菜产业村 6 个。1500 多名机关党 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 4500 多对,帮办实事 5000 多件。215 所中小学校组织教职工结对帮扶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的党员 700 多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近 2000 名。四是人才联用, 建立人才配臵体系。采取城乡互动“派”、拓宽渠道“培”、对接联 点“带”的办法,不断加强城乡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结合特色产 业开发实际,从县直和乡镇机关选派三批、79 名副科级后备干 部到村任职,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 16 名,进村进社工作人 员 186 名,选派 25 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任党建工作 指导员,选派 6 名“80 后”本科生到全县龙头企业和中药材示范 基地挂职锻炼。结合农村党员“冬训”工作的开展,从县直和乡镇 机关抽调千名党员干部,以“千名机关党员进农村,助农增收解 难题”活动为载体,有效激发了农村人才资源活力。卫生局党委 开展“大院帮小院、强院帮弱院、富院帮贫院”活动,提高各级医 院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教育局党委开展了城镇到农村、川区 到山区的“送教下乡”活动, 选派 112 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开展为期 一年的支教活动。实施“能人强村富民”工程,广开视野选能人, 打破地域用能人,选拔“双强”型党员和“双带”型干部 236 名,推 选 23 名热心家乡建设的致富带头人、非公企业党员业主在不占 编制、不拿报酬的情况下,有序进入村“两委”班子,形成了能人 带富、能人治村的格局。另外,发挥省、市挂职干部个人和所在 单位在技术、智力、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四个一”(挂靠一 个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点、协调争取一个项目、培育树 立一个党建工作典型、培强做大一个主导产业)活动。五是党员-7- 联管,建立党员动态管理体系。为推动城乡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实现互动融合,我们探索建立城乡一体、 全面覆盖、协调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服务管理机制,重点引导城 乡基层党组织之间联合开展党员教育培训, 形成城乡党员互学共进 机制。先后整合县、镇两级党校、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电化 教育设施、网络培训资源和各类社会组织培训中心等培训资源, 成立了以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主体, 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 织负责同志、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补充的干部教育培训 兼职队伍, 形成了以县、 镇两级党校为基地、 以学校教育为依托、 以其它培训中心为补充的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培训体系。整 合投入各类资金 900 多万元,先后建成“十强百富”县级示范点 93 个,发展党员示范户 460 户。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的原则,完善了《流动党员管理暂行办法》和《在 流动人口中发展党员的实施办法》 ,建立组织部与政法、工商、计生等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建成党员服务中心(站)34 个, 使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从单向被动管理向双向互动管理转变, 由追踪式管理向网络化管理转变, 由单纯的注重管理向把管理寓 于服务之中转变。制定《陇西县在职党员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 织双重管理办法》 ,把全县 3000 多名机关党员融入社区,每月与社区党组织联系一次,每季度参与一次社区活动,每年为社区做 1 -2 件实事,认领一个党员责任区,积极在居住地发挥作用。六是 服务联搞,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把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 扶机制纳入构建全县城乡党建一体发展大统筹格局,完善选优、 提能、帮带、引智、监管、激励六项机制,推荐 20 名符合条件-8- 的村书记、主任参加了乡镇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认真落实村干 部工资报酬增长政策,全县村、组干部人均年工资报酬分别达到 了 6000 元和 1800 元以上。通过物质奖励、政治奖励、精神奖励 相结合的办法,为 807 名村干部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推选 126 名村干部担任市、 县党代表、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今年“七一”, 对全县近年来涌现的 29 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11 名优秀共产党 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了集中表彰。以“深入基层、牵手万家,构 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新陇西”为主题,建立各级领导干部服务党员、联系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老 党员、 老干部和困难党员走访慰问、 送温暖活动。 通过“党费补贴、 干部捐助、社会赞助”的方式,县管党费补贴 20 万元,在全县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深入开展了“回报社会、促进和谐、加 快发展”活动,募集捐款 81 万元,在职党员干部职工自愿捐款 49 万元,建立了资金规模分别达到 100 万元和 50 万元的党员创业扶 持金、 困难党员救助金, 目前, 已为 36 户大棚蔬菜种植和肉牛 (羊) 养殖党员户发放第一批创业扶持金 36 万元,为 104 户党员受灾户 发放困难救助金 5.4 万元。 六项机制”,保障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

(三)健全完善“六项机制 ,保障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 健全完善 六项机制 一是组织领导责任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组织、 财政、发改、扶贫、工商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城乡基层党 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分析会、推进会、联席会议制度,健 全领导干部抓联系点制度,建起 54 个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71 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党建工作联系点,构建了县委主要抓、班 子成员分口抓、 (工) 党 委书记主动抓、 基层党组织书记具体抓、-9- 成员单位配合抓、建立联系点督导抓、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结对抓 的党建工作责任新格局。二是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了以财政 投入为主、县管党费为辅、整合项目资金和全社会捐助为有效补 充的多元化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今年以来,县财政专项 安排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 200 万元、县管党费列支 53 万元、 县直部门单位帮扶 100 多万元、社会各界捐资 80 多万元、整合 各类项目资金近 1200 多万元, 专门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党员教育培训、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远程教育运行维护等工作, 确保了全县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是目标考核评 价机制。修订完善了《陇西县 2010 年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把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发展大统筹格局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 内容,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考核指标,构建起了“以目标为牵引、 以创建为关键、以责任为纽带、以考核为保障”的考评体系,并 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增强了各级党组 织统筹抓好城乡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分片 联系督导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 分层推进, 围绕基础工作抓夯实、 常规工作抓规范、 创新工作抓提升、 难点工作求突破的工作要求, 制定了《县委组织部干部分片联系督导制度》 ,采取分片督导、 双月督查、半年考核、年终排名的办法,由组织部干部分片、分 系统联系 17 个乡镇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深入到相关单 位,指导创新组织设臵、推动人才互动、加强党员共管、强化党 内激励关怀,同步跟踪、参与、服务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推 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五是信息传媒引导机制。全面升级改版陇 西党建网、陇西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立了城乡一-10- 体的“三库、两家、一平台” ,充分发挥信息传媒的宣传引导作 用。三库就是基层党建数据库、重点培养对象数据库和人才数据 库;两家就是党员志愿者之家和流动党员之家“网络党组织”;一 平台就是飞信平台。在县电视台开设了“统筹城乡党建、构建和 谐陇西”党建活动栏目,每月定期宣传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发展大 统筹格局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统筹城乡党 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 QQ 网络平台,建立了陇西党务 工作者信息群、大学生“村官”信息群,构建了立体式、全方位的 党建工作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六是典型示范带动机制。 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带和辐射示范点 的培育与“三级联创”活动、“双培双带”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起 来,紧紧围绕打造“一都、两中心”的奋斗目标,力求经济建设和 各项社会事业的成效显现在哪里, 党建工作的典型就培育树立在 那里,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一手抓典型培育选树,一手抓后进帮 带提升,确保了全县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推进。

三、工作启示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也是基层党建 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更是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工作模式的重大变革、推进 方式的重大挑战。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立足于 党的建设,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 为保证,树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工作理念,以党建的统筹带 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 以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成效推动-11- 城乡党建资源的统筹。 一要以观念的统筹为前提, 着眼加快城乡 一要以观念的统筹为前提, 着眼加快城乡 一体发展, 明确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工作目标。 一体发展, 明确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工作目标。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工作目标 加快城乡经济社 会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根本目标任务。要把统筹 城乡基层党建放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 部署 和推进, 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 的成效。陇西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大党建的理念, 把党建工作臵于推动全县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围绕县 委、县政府打造“一都、两中心”、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定位,结 合全县“据点开发、轴线延伸、网络推进”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中心城镇、中心村在资金、技 术、人才、市场、产业等方面的集聚、辐射、带动效应,集群打 造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辐射示范带和辐射示范点,辐射、引领、 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在发展支柱产业、开发特色产业、加 快工业建设以及保障发展、加快发展、服务发展等方面,最大限 度地实现了城乡互动融合, 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站在了推动 城乡一体发展的第一线,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 加快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共识, 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城 乡一体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二要以资源的统筹为重点, 二要以资源的统筹为重点, 不断创 二要以资源 不断创 构建统筹 新党建工作载体, 党建工作载体, 工作载体 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发展的资源配臵。 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发展的资源配臵。 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必须把城乡党建资源作为一个整体, 通盘考虑、科学规划、有效整合,不断推进城镇优势资源向农村 流动。陇西县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发 展的“六大体系”,实现了城乡党建资源的统筹管理、均衡配臵。 通过区域联动,实现了一定区域内党建资源发挥作用最大化,构-12- 建起了区域党建统筹发展的工作体系;通过组织联建,推行村企 联合、以强带弱和产业链、园区建立党组织等模式,构建起了城 乡党组织共建的设臵体系;通过资源联享,打造党建共同体,推 动城镇和机关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 施等资源双向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城乡党建资源的互补效 应,构建起了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的合作体系;通过人才联用, 打破制约人才流动的区域、行业、身份等限制,促进了优秀人才 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构建起了干部人才城乡互动的配臵体系;通 过党员联管,加强城乡党员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构建起了城乡 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通过服务联搞,构建起了城乡共享的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特别是通过打造党建共同体,把机关、 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党组织的有限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 实现了 集中建点、辐射带动、统筹发展的要求,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 到边的城乡党建、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新构架,三要以工作的统 三要以工作的统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支撑保障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 筹为保证, 保证,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支撑保障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 工作 发展。 发展。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具有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监督 有效的重要作用。要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同时,着力 完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相关制度机制。 陇西县通过建立完善组织领导责任、经费投入保障、目标考核评价、分片联系督导、信息 传媒引导和典型示范带动六项工作机制,在人员、资金、信息和工 作导向等方面有力保障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 -13-

第四篇:公安基层调研文章

浅议**县公安局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

通过在**县公安局的三个月的下派工作,亲身感受到**县公安局在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公”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各项公安工作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大量的成绩。在此,我结合自身感受和工作经历,浅议我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请批评指正:

一、 民警队伍潜力待挖掘

我局现在同其他兄弟单位一样,面临着繁重的公安工作与警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各部门都感觉警力不够用,导致一些业务工作开展的不好。但我们看一下08年1-11月,全市公安机关的几项业务数据统计,百名民警破案数***区是432起,##县是370起,全市平均为198起,我们**是144起,全市排名第11;百名民警治安案件查处数***区是976起,##县是695起,全市平均为255起,我们**是120起,全市排名第10。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县公安局民警,在本市范围内横向比较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是不大的,这也说明我们这支队伍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的。如何去发掘民警的工作潜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局党委齐心协力,率先垂范,带领全局民警并肩战斗,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局民警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转变陈旧观念,勇于争先创优,锐意进取;1

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警考核激励机制,坚决扭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将民警的工作业绩与晋职、提升紧密结合,并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手段,提高民警的竞争意识,挖掘民警潜力,发挥民警主观能动作用,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三是局党委多渠道积极争取,加大从优待警的力度,尽力解决民警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后顾之忧,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激发民警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四是组织民警开展健康有益的警营文化活动,用健康的活动营造健康的氛围,从而陶冶民警热情向上的情操,凝聚队伍,激活队伍潜能。

二、 警民关系待改善

08年在全省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局在全省排名落后,这说明**的群众对**的社会治安是有意见的,对**的公安工作是不满意的,也直接的反映出我们的警民关系与公安部提出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的。“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更是公安工作的“传家宝”,失去了群众我们的公安工作将会象鱼失去了水,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公安部近期提出的“三大建设”之一就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因此要教育我们广大民警必须和谐警民关系贯穿于各项公安工作中,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

安工作的根本标准,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有意见的地方改起,群众关注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群众反映什么问题最突出,我们就整治什么,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回应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同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宣传报道工作。要大力宣传**县公安机关在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重点工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法规所采取的新举措、呈现的新风貌,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为维护社会稳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让群众理解、支持公安工作,同时,利用和新闻媒体的合作,借助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安队伍中的好人好事,树立民警的新形象。

二是要规范服务,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要通过抓窗口单位和一线民警的言行举止、工作效率,在提高“见警率”、“管事率”上想办法,使广大群众感受到公安民警的形象在变好,身边能经常看见民警,受到不法侵害能及时找到民警,对那些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有损警民关系建设的人和事,不护短、不遮掩,从严查处。要以正在开展的“大走访”活动为契机,让民警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遇到困难。

三是要强化治安防范,严防侵财性犯罪。08年,**县“两

抢一盗”侵财性案件共发374起,占刑事案件发案的74.2%,侵财性案件不但侵害了群众财产,也对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侵财性案件的高发容易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信任感,损害了警民关系,也是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对这些侵财性案件的时间、地点、规律认真研判,有针对性的去开展巡逻防范工作,变上班为上岗,变办公室为更衣室,警力跟着警情走,打现形,挤压犯罪空间,侵财性案件下降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就会提升,警民关系相应就会改善。

三、 信息化建设待加强

我局的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好的基础,在公安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警务综合平台也已开通,基本覆盖公安工作的各个业务范畴和业务层面公安,

3、4级网,即将分别达到100M和10M,350M集群通信系统将开通,全局的电脑数已达236台,配备率为88%。但是我们还存在着,信息化建设在公安工作中发挥作用等方面不够理想,信息化应用的层次不高,成效还不够明显,在打击、预防、控制犯罪和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也不够明显,还未占主导地位等问题。比如从电脑数量上我们已基本达标,但从派出所来看除去户籍窗口使用的电脑,国保专用电脑,内勤使用的电脑,我们还远没达到民警人手一台电脑的程度。

我们坐在电脑面前的人有多少,用电脑进行网上办案、网上研判、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的人又有多少,总体上说,当前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正处于初级阶段。我认为要做好公安部提出的“三大建设”之首的“信息化建设”,要从这几方面抓好:

一是全体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要对信息化的概念要有清醒认识,不能认为公安信息的应用工作是技术人员或是内勤干的,与己无关,要善于从公安网上获取新的信息,要利用各种应用平台开展各类公安业务,以信息的应用作为公安各项业务工作的载体,让投入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大量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是继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特别是添置和改善基层所队的信息化建设中的有关硬件装备,如电脑要真正达到一线民警人手一台,要配备数量充足的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是加强公安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开发适合我们县局工作的综合信息系统,通过对业务骨干的培养,提升全局民警的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

第五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文章

管理到位,不断提升

——谈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调研文章)

泰和县文田初中易德琪

一.前言

提高教育质量,靠的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当务之急。地处泰和经济开发区的文田初中创办于1991年,是一所兼具城与乡特色的年轻学校。虽办学历史不长,但近年来却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该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创优学校”和“良好学校”,先后获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获市“文明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先进学校,该校先后涌现出省、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人10余人。荣誉的取得与该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是密不可分的。

二.学校主要措施与做法

1.加强师德教育,树立责任感

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该校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关规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关材料。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办教师师德经验交流活动,使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有了明显

提高,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先进个人。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树立新观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以新观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认真做好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一是在全体教师中解决一个认识问题,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多读书,读好书;二是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加快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以教师发展学校理念为指导,走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以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为目标,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平台,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思想有高度,知识有广度,教研有深度,心理有强度的“四有”教师队伍。

始终抓住教学常规管理不放松,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抓实了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等工作,要求备课要备全册、备单元,对每节课要精心设计,备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作业以及备师生互动形式,上课要按新课改要求,课堂上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3.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认真完成教师个人成长“十个一”活动,将跟踪测试纳入教师个人考核中。开展与其他优秀学校教师手拉手活动,定期相互听评课,开展教科研活动。有计划的安排教师个人自学内容,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学期末写出教育教学的心得论文,作为教师考核一部分。

4.以教科研为载体,着力培养骨干教师

坚持教研兴教。坚持抓了教师的集体教研活动,单周为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教师能够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变为更注重学生能力、个性的培养,由专制式的讲解转化为师生互动的民主型的探讨。在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中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限时教案设计赛、讲课赛等,以评优为手段,参加市、县、片的教坛新秀优质课评比等活动,鼓励优秀教师冒尖、成才,不断充实骨干教师队伍。

积极提倡推荐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课题研究,要求他们做到“十个一”:每周向学科组提出一个探讨问题;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探讨性的研讨课;每学期完成一篇优质评课报告;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每学期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每学年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每学年转化一名后进生;每学年命一份高质量试卷,并写出一份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报告。

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法。“请进来”——邀请县教研室中心教研员讲座;“走出去”——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察。教师做到三步走——学习、运用、提高。青年教师继续与骨干教师结成“传、帮、带”对子,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业务能力。学期末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汇报,促使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靠拢。

三.仍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学历达标,但实际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该校教师学历都已达标。尽管他们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

有同步提高,不进行调整培训难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将制约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骨干教师仍缺乏

由于学校地处城乡之间,教师流动频繁,“通教”现象严重。教师忙于处理工作于家庭的双重事务,钻研教材的时间就少了,骨干教师的培养也就不能保证。

3.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

由于教师的流动,加上所学非所教的人数多,有些教师只能是拔高使用, 造成了教师基础知识薄弱。

4.教育观念滞后,课改意识不强。

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交流不畅,交通不便,文化氛围滞后,对新生事物接受的慢,不求进取,固步自封。教师课改意识不强,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些成为当前课改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5.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无紧迫感

有些教师的工作效率低,缺乏竞争意识,得过且过,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个主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开辟新途径。

上一篇: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下一篇:节能评估报告培训班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