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队发展与建设

2022-11-07

第一篇:大学生团队发展与建设

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心得(范文)

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

从经营人生的角度来考虑,可以把人分成四类:不经营自己,也没有人经营他、不经营自己,由别人来经营他人、经营自己和经营自己,也经营别人。

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需要个人的能力,能力的概念指一个人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效率(速度、质量)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简单的说,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例如,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叫做体能或技能;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叫做社会能力或领导能力;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能力,叫做才能;表现在吸收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叫做智能等能力的概念指一个人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心理特征,即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效率(速度、质量)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简单的说,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例如,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叫做体能或技能;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叫做社会能力或领导能力;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能力,叫做才能;表现在吸收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叫做智能等。

个人能力又分为实际能力——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加上在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潜在能力——将来个人有机会通过学习,在行为上可能表现出来的能力。很可惜,人的先天素质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不过,好在只有一小部分工作需要讲究天才素质,像艺术类、体育类等等特殊行业。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来说,人天生的素质差异一点也不成问题。特别是能力上的不平等,并不意味着一些人先天优越

于或者低劣于另一些人。事实上每一个人在能力上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教育和社会实践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人的能力可以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积累和提高。人的能力可能受到先天的限制,但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只要有机会得到教育,只要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人的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展。 一个人虽然天资很好,而且具备良好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条件,但是如果他个人不努力的话,一切都是枉然。只有个人勤奋努力,才是获得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要使能力很快地提高,极大地提高,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是根本不可能的。积极主动就成为能力的源泉。

拥有了能力,才具备了管理能力。能力差异既然是客观存在,在工作中就应该注意运用差异,调配安排好员工的工作每一项工作所要求的最起码的能力水平,叫做能力阈限。能力与工作需要的匹配。巧妙地利用人在能力上的差异,在安排工作时使他们的能力相互补充和促进,这就是能力互补。只有能力上能够取长补短彼此促进的集体,工作效率才最高,关系才最融洽,士气才可能高昂。

还要认识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关系,感受,它不能代表和反映人的根本利益。理智的个人目标,应该是以最终需要的满足为准绳。偏离这个标准的个人目标,都是人的本性出现亢进或低下的偏差。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表现时,比较倾向于内在归因;而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往往倾向于外在情境归因。

团队文化建设---执行力就是最后一步了,执行的二十四字战略:

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胜利第一,理由第二。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 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了更深微的世界!

青马五班

蒋国斌

2012.10.26

第二篇:海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优秀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为主体,以系、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

第三条 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四条 学校计划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教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建设与组建。同时,根据学校财力,拟在省级教学团队中挑选部分优秀团队作为重点团队进行扶持建设。

第二章 建设原则、目标与职责

第五条 教学团队的建设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准绳,以创新性和特色化建设为追求,大力推进相关方面的建设工作。

1.教学团队要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花大力气做好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术带头人与学科梯队建设、师德师风和团队精神建设、教学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教学水平和效果评价。

2.教学团队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中短期的建设目标,必须保持团队的相对稳定性,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人才,不断充实团队的实力,确保教学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点教学团队尤其要求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高标准的建设目标,瞄准国家教学团队标准,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有限度地分期建设,宁缺毋滥。

第六条 通过创建教学团队,形成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任务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有效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师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并在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中具有某一方面的突破。

第七条 教学团队应切实履行如下职责: 1.更新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2.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3.组织规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 4.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探讨研究性教学; 5.加强课程的教材和实验室的建设;

6.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自主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 7.落实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8.组织申报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规划教材、教改项目及教学成果奖等。

第三章 申报与评选

第八条 教学团队以系或教研室为基础架构,各学院根据发展实际申报组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跨系或教研室、学院组建。

第九条 教学团队每年评选一次,重点教学团队每两年评选一次,主要从已有的省级教学团队中选拔产生。

第十条 申报时填写“海南大学教学团队推荐表”,经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

第十一条 学校教学委员会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申报情况评选拟定候选名单,最后报学校党委会批准执行。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十二条 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高级职称,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

2.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3.熟悉所在团队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系列课程的教育改革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3 4.重点教学团队带头人同时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的前2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第1名;获国家精品课程的前2名,经省教育厅评审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第1名;

(2)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或省部自然基金(省级社会科学基金)2项。

第十三条 教学团队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要求: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2名;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或正高职称教师不少于1名;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3名,以专业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5名。教学团队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团队主要成员应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第十四条 团队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应有一定的基础和明确的思路与规划。

第五章 建设内容

第十五条 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第十六条 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把相应

4 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各级教学成果奖。

第十七条 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等。组织申报各级精品课程、规划教材等。

第十八条 师资队伍。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人员,特别要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第六章 项目管理

第十九条 教学团队设置团队带头人1名,实行带头人负责制,成员一般为5-8人,最多不超过10人,每年可据实际作适当微调。国家及重点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不兼任其他行政职务,并享受正处级待遇,团队其他成员岗位津贴分值增加一挡。重点教学团队在建设期结束后若不能进入国家教学团队,学校将不再给予资助,带头人及其成员一切待遇回归到正常水平。

第二十条 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按照《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的要求,立项第二年进行中期检查,第三年进行结题验收。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由教务处负责,教学团队建设由所在学院(系)负责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重点教学团队建设经费为20万元。立项后首期拨付5万元,中期检查合格后再拨付10万元,剩余经费待验收合格后一并拨付。验收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再次验收不合格即项目终止。经费实行专项管理,由团队带头人负责制作使用计划,报教务处审核后送分管校领导批准执行。

5 第二十二条 教学团队应在建设中期接受学校专家组进行评估检查(办法另定),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建设的团队提出整改意见或取消经费支持。学校只考核团队的整体教学质量,并不针对成员个人进行考核,团队成员需要使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时,统一以团队评价结果为准。

第二十三条 建设期满后,教学团队需提交《教学团队总结报告》,学校对资助团队的各项成果进行评估验收。

第二十四条 学校将创造条件向省、国家推荐高一层次教学团队。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甘肃联合大学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甘肃省教育厅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等文件精神,加强我校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教授为带头人,以副教授、讲师为主体,以院、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实习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

第三条 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四条 学校实施“三级”教学团队建设,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同时,学校鼓励学院(系)自主组建和建设院(系)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公共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大类)教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建设。

第二章 建设要求与职责

第五条 教学团队的建设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准绳,以创新性和特色化建设为追求,大力推进相关方面的建设工作。

⒈教学团队要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重点做好课程群或专业的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术带头人与学科梯队建设、师德师风和团队精神建设、教学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教学水平和效果评价工作。

⒉教学团队要有中短期的建设目标、长远的发展规划,必须保持团队的相对稳定性,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人才,不断充实团队的实力,确保教学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 ⒊通过创建教学团队,形成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任务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有效指导,提升教师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第六条 教学团队应切实履行如下职责: ⒈更新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⒉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⒊组织规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⒋加强课程的教材和实验室的建设;

⒌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自主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

⒍组织申报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成果奖,规划教材、教改项目等;

⒎落实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⒏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⒐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第三章 申报与评选

第七条 校级教学团队评审条件

教学团队以院、系(教研室)为基础架构,各院、系根据本院(系)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发展实际申报组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跨院、系(教研室)组建。

㈠团队及组成

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专兼结合、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明确的思路与规划。团队成员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谐合作,整体优势突显。

每一团队设带头人1名,成员一般为5-7人,至少1名来自相关行业或企业。每年可据实际作适当微调。

㈡团队带头人具备的条件:

2 ⒈具备高级职称,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坚持为学生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

⒉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⒊熟悉所在团队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系列课程的改革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㈢教学及科研工作

坚持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教学事故。

教学团队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承担过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教学与科研相长,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承担过教改立项项目研究,发表一定数量的教研论文。

㈣教学成效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团队近三年来至少获得以下项目中的五项。

⒈校级及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⒉校级及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 ⒊校级及校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

⒋校级及校级以上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⒌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⒍学生在省内外大赛(主要学科竞赛及其他重大赛事)中取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

⒎在省级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五篇以上;

⒏其他能反映团队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的奖励奖项; ⒐近三年来编写一部以上教材,且教材使用效果良好。

㈤社会服务。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第八条 校级教学团队申报程序

3 ⒈校级教学团队每两年评审一次,申报时间为当年5月20日前。 ⒉校级教学团队的申报采取团队申请和院(系)推荐相结合,由院(系)组织专家对申请团队进行评议,提出推荐意见和保障团队建设的措施上报学校,学校资格审查后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推荐团队进行评审。

⒊申报团队需填写《甘肃联合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申报书》,并上交主要教学研究与科研成果复印件、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支撑材料。

⒋申报材料必须真实。 第九条 校级教学团队评审程序

⒈学校评审。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申报团队进行评审。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申报时的资料收集整理与核实等工作。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评审指标体系和参评团队所报材料,结合近三年学生评教结果,投票评出校级教学团队。评选团队数允许少于既定名额,宁缺勿滥。

⒉初评结果公示。初评结果在校园网上公示,公示期一般为公布之日起一周内。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者,可向校教学指导会办公室提交署实名的书面意见,申请复审。

⒊复议与最终教学团队认定。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经校长办公会审定后,由学校发文认定;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由教务处视情况报请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复评后,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由学校发文认定。

⒋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申报推荐从校级教学团队中遴选产生。

第四章 建设与管理

第十条 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重视教学队伍“双师”结构建设,能够有效吸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导专业教师及时跟进一线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切实履行制度要求,帮助落实专业教师定期到相应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育人水平,重视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职业素质养成,带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

2.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我校办学定位,积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专业发展规划和课程改革的设计之中;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改

4 革,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3. 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各级教学成果奖。

4. 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等。编写先进、适用的高职特色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件、案例、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习题题库、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组织申报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等。

5.建设期内团队每学期举行1次及以上公开课,开展1次以上教学改革研讨交流活动或相应社会服务。

第十一条

经费资助与管理

⒈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采取滚动建设。立项第二年进行中期检查,第三年进行验收。立项、中期检查、验收由教务处负责,所在院系负责团队建设的日常实施和管理。

⒉获批准的院级教学团队由团队带头人组织填写《甘肃联合大学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报教务处审查备案。

⒊建设期结束后,由团队带头人组织填写《甘肃联合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总结报告》,学校将根据团队的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标志性成果等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确定是否续拨经费及续拨经费额度,考核不合格者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撤消其称号,停止经费资助。

⒋学校对入选校级及校级以上教学团队的人员在国内外进修、岗位聘任、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等方面给予重点推荐。

⒌团队建设总经费为每个团队为5万元,第一年为2万元,第

二、三年根据中期检查情况和验收情况继续给予结余经费的资助。主要用于支持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参加校级以上教学团队评审等工作。

⒍校级教学团队建设经费的使用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教务处监管制度,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财务制度执行。

5 ⒎省级及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申报推荐从校级教学团队中产生。如获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团队,学校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给予配套经费。

⒏校级教学团队的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计算为每个团队100分/年,按三年计算;校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量参照学校当年标准计酬。

⒐各学院要相应制定院级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第五章 附则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本实施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团队建设与团队沟通

1.团队建设---内涵和重要性

2.团队建设中的大局观和大局意思

3.缺乏团队意识---表现

4.缺乏团队意识---重要性

5.团队精神---行为表现

6.团队建设中---沟通方式

7.团队建设中---沟通---技巧与方法

8.如何沟通应注意---问题

9.团队精神与沟通技巧---运用、考核 --培训方法案例分析 互动式讲解方法

培训时间:2013年5月21日

培训老师:待定

第五篇: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

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培训日志2)

作者:信息林2012北师大培训日

培训时间:2012.10.914:30-18:00 培训主题

主讲教师

主要内容 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 陈飞星 培训方式 联系方式

培训体会 ■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 教育要更好地面向素质教育◇ 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 基本等同于“情商”训练 ■拓展训练: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重体验、感悟◇ 寓教于乐(游戏教育法)◇ 团队学习,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 户外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游戏1 团队建设 ■游戏2 群口相声:台词举例(1)是否有合理的分工协作?是否以实战状态(比赛时的站队方式)进行了演练?是否还应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团队完成任务?你是否认识到: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 ■游戏3生日排序:任务与规则领导力:队长有没有发挥作用?队长的领导意识和领导能力如何?如果我是队长,我会怎么做? 最能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是:

通过三个拓展活动,引发我思考的问题是:创建一个有实力的成功的团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队长在团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我最有帮助的内容是:

通过游戏活动大家总结出以下结论,对我们今后开展团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1、良好的团队应分工明确,用人所长,每人专注一个单项,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2、在规则许可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工作流程。

3、而且领导要把好的方法固化为制度,让大家执行。

4、做领导者地位举足轻重,要有指挥意识,让众人服从。

5、要学会倾听,倾听不同的意见,产生思想的破撞。 自己产生的思想与打算是: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第三讲下一篇:大学生励志正能量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