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师爱通向心灵

2023-01-04

教育的德育工作应该是对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 是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做人教育,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最关键的是道德情感的熏陶体验, 而不是道德认知的灌输。现在的品德教育中说教太多, 真情实感的体验太少。

德育应该是一种渗透,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 要时刻联系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生活中来, 到学生生活中去、活动中去。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具体表现, 教师应该具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爱学生, 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 作为班主任, 更应从以下多方面来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

1 纯真的爱心是“施爱”的基础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 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 首先应该做到爱孩子。对全班学生, 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 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 均应一视同仁, 爱得公正, 爱得让学生信服。比如我班有个学生, 家庭条件优越, 平时比较懒散, 生活上比较浪费, 刚入学时平时旷课次数较多。经过了解, 我觉得该生在学习上用心不多, 但是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 与其他同学人缘较好, 因此, 我对他说:“我希望你以后能用自己的力量去赚钱, 而不是靠父母亲赚钱来养活你, 所以现在起一定要培养自己踏实肯干的精神, 以后能有更多的能力去养活自己, 也给父母付出一些。”该生非常聪明, 马上明白我讲的内容, 他觉得老师像亲人一样和他讲道理, 教育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后来进步相当明显。在一次“金钱的力量”主题班会中, 他说道:“老师给我讲的道理使我一下子明白, 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养活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他也一直向我汇报, 现在每月的生活费从以前的一千多降到四五百块钱, 他已经学会自己控制自己消费的能力。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 老师严厉批评时, 也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 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 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 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 “忠言”不逆耳。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 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 “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实现了爱的迁移, 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2 真挚的情感是“施爱”的前提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 有利于传导, 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 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 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 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一开学我就跟学生说过, 由于我的年轻, 我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 因此希望能和学生有思想上的共鸣。事实证明, 学生的确需要与老师的情感交流。尽量少用家长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 尽量能与学生缩短距离, 走进他们的生活。比如在检查宿舍时, 天气转冷, 就需要嘱咐学生注意身体, 嘱咐学生把被子加暖, 这个时候, 自己动手去摸一摸他们的被子和口头上问一声的效果是不同的。老师要亲身体会学生的感受, 如果自己动手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 学生会觉得与老师像亲人一样, 拉近了师生的感情。

3 尊重学生是“施爱”的关键

教师要在“施爱”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感情, 不伤学生的自尊心, 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 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 才能感化人。尊重学生, 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 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我们班上的学生都是二十来岁的成年人, 与我年龄差距不大, 因此更需要彼此的互相尊重。我们对他们而言, 不像长辈, 不像家长, 要像朋友一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也不能以长辈和家长的态度, 而要以朋友的位置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这个年纪的学生最需要的是别人的尊重。比如, 我班有一次晚自习一个人都没有, 值班老师跟我反映了这个情况, 第二天我就去班上严厉地批评了他们一顿, 情况便有所好转, 但是过几天, 又故态复萌。我平静下来好好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方式, 决定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先是跟他们谈谈期末考试的复习情况, 他们说有的课程复习得很好, 有的课程复习得不好。我便问他们:“会不会不及格呢?”他们都表示很担心。于是我跟他们讲期末复习的重要性, 晚自习在这个时候起的作用是什么, 再和他们聊聊自己上大学时候的复习经验。学生都表示愿意每天晚上来上晚自习。因此, 班主任有很多时候必须放准自己的位置, 我们不是必须让学生听从我们的观点, 而是让学生愿意平等地和我们交流, 主动听从我们的经验。

4 了解学生是“施爱”的途径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了解, 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以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 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 是个突破口, 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去了解、接近和吸引学生, 在平等、和谐中了解学生, 获得与学生的共同语言, 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 老师“投其所好”也是施爱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 要经常深入班级, 走访家庭, 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 有什么要求, 有什么愿望, 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5 面向大多数, 是“施爱”的良法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 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 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 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 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 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教师的爱不是偏爱, 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 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我班2 9个学生, 男生居多, 大部分学生比较自觉, 但总有几个学生不够自觉, 经常旷课。对于这些学生, 难免有时候会有些情绪, 有时会觉得不喜欢, 甚至有时候会有些讨厌。但是, 每个教师对待每个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尤其对于这些后进生, 不能采取排斥的手段, 而要主动和他们交流。因为后进生会比其它孩子更需要被了解, 被尊重。我班有一个学生, 经常上网打游戏, 经常旷课, 学习成绩很差。在与他谈话的过程中, 我问他旷课的原因, 他说是感冒了在宿舍睡觉。我便针对他感冒的事情关照他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一个人在外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也不要让父母担心。然后再针对他旷课的事情, 希望他要照顾好自己的所有一切, 包括身体, 包括生活, 包括学习。让他知道, 我还是很关心很注意他的。后进生最怕没人关心, 被人放弃, 因此我们需要让后进生觉得没有人放弃他, 因此他自己也不会放弃自己。

几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懂得, 教师爱学生, 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 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信任、爱戴的老师敞开心扉, 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 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 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 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 学生向他的老师敞开心灵, 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学生只有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 才能让班主任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奇妙的世界, 沟通心灵, 教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微笑着面对学生, 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 卓有成效。爱, 是启动班主任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 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爱, 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摘要:对学生充满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 爱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热爱学生, 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

关键词:施爱,尊重,真情

上一篇:践行人本理念凝聚职工队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谈高校幼儿创意手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