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溺爱,到底错在哪里

2022-09-10

总是有不少父母感觉自己很爱孩子, 可孩子就是不爱父母, 也没有自己的理想, 天天无所事事。于是有人就下定论说, 这是溺爱的结果!人们也就知道了溺爱对孩子没有好结果。可是, 溺爱到底对孩子有什么不好呢?溺爱究竟错在了哪里呢?溺爱给被爱者是如何造成了不好的结果呢?

人们都知道溺爱是施爱者对被爱对象施加了过多关怀的行为, 这些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

1 过多的给予物质

由于人们生活的年代不同, 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 现在的成人在自己的生活历程中大多都曾经有过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心理渴望。人们这种强烈的愿望在没有满足的情况下, 曾设想过如果有人能给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该多好呀, 我会非常感激他的!当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后, 以自己的体会, 怕自己的孩子被这种需求所折磨, 想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所以在现有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下, 尽可能的去用给予孩子, 来弥补自己的感觉上不足。

这种行为表现出两种情况, 一是孩子并没有产生物质需要时大人以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某些东西。大人的这种行为由于过于主动, 使孩子不用产生索求的意向就能得到物质, 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物质会自动而来的观念, 在这种行为面前, 父母亲感觉自己是在主动为孩子好, 是对孩子的爱, 所以孩子会感激父母的付出。因为父母曾经有过想得到某些物质而总也得不到的渴望, 现在在孩子面前, 物质能不请自来, 难道不是好事吗?实际上, 父母亲的这种行为表面是为孩子好, 而实际上是满足了自己的一种感觉:“我想给他, 就要去实现我给他的行为”只有这样, “我”就满足了我的心理需求, “我”就有了好的感觉。这种行为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是什么呢?那就是物质会不请自来, 或者说我接受物质只是我的任务, 听命就是了。主动给我物质的行为就是对我的爱, 不主动给我物质就是对我不爱!在物质面前我知道父母亲在爱着我, 但是我不想要的物质我可以不去享用, 随意处置就是了。这样也往往会出现不珍惜物质的习惯。

二是当孩子有物质需求时, 大人们就马上给予。在孩子的内心里根本就没有生长出“渴求”的感觉。没有经历要通过想方法要得到某些物品的思维过程, 需求和得到之间的过程很短暂、很简单, 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思考焦虑的过程。这时, 他们体会不到“求”的感觉。只能知道“我”有“需”就行, 有了“需”就能马上有所得。简单地说, 就是他没有生长出“求”的功能来。所以在物质方面, 被溺爱对象从不知如何去求得自己想要的物品, 习惯了有“需”就能马上“得”到的生活过程。一旦得不到, 便不会“求”, 只会用他们用过的方法或简单的方式来满足自己, 比如, 发脾气, 偷窃等等。这样的家长认为通过自己的帮助减少了孩子思考的焦虑, 孩子会感恩, 其实这时的孩子根本没有体会过焦虑, 也不知道家长帮助他们减少了焦虑, 孩子怎么会感恩呢?他们没有过渴望, 怎么能体会渴望满足后的喜悦呢?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上面两种溺爱的现象, 往往给孩子的成长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阻碍, 这种阻碍反应在学习上, 首先表现为孩子不会去求得知识间的联系, 老师讲的话与父母亲给的物质不一样, 在头脑里形不成的抽象思维的过程。俗话说就是不会听课。其次表现在作业题目面前从已知到结果这个思维过程中, 孩子由于没有过求索的训练, 而不知如何去求得习题的结果。他们不会找到做习题的突破口, 不知从何处入手, 甚至不会产生问题, 不会设问。这时孩子的感受就是不会做!当你问哪里不会做时, 他们很茫然, 说不出自己究竟是什么地方不会。

2 过多的给予行为帮助

这种溺爱是施爱者过多的给予被爱者行为方式上的帮助。比如, 当孩子不能拿到物品时, 家长不是通过让其想办法得到, 而是通过大人的行为使孩子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对象, 孩子便轻而易举的实现自己的目的.从孩子的需求到实现目标这个过程中, 有一个很珍贵的东西, 就是“思考”!而大人的帮助行为恰恰在孩子的思维里挤掉了孩子的“思考”, 这样就扼杀了孩子思维成长, 使孩子不知道如何从需求过渡到目标的实现。所以, 在以后的生活里, 他们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存方式。有的大人认为, 孩子小时我帮助他了, 孩子长大后他们自己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做。可是这些大人们没有想到, 正是在孩子的思维逐渐形成与深化时没有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错过了这个成长时机, 孩子没有过从心理上调节行为、支配行为的成长过程, 孩子长大后哪能马上就有了这种行为功能呢?在孩子的脑子里, 只有从需求到实现的简单过程, 而弱化了思考操作的本能!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想什么、如何想。

这种溺爱行为的结果往往使孩子不知自己应做什么, 不会通过思考选择自己应有的行为, 不会用行为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者说遇到事情不能马上想到要用行为去做。表现在学习上往往是当老师让拿书时自己却楞在那里, 不知用手去拿该拿的东西。有时就是做起事情来很慢, 说一说才动一动, 没有行为的主动性, 动手能力极差。

3 过多的给予精神帮助

这种帮助是指经常帮助孩子想问题。用成人的思维去影响孩子思维的成长, 或者是大人直接把结果告诉孩子。这种帮助虽然能让孩子感到结果的重要。但是, 这种帮助往往不能让孩子的思维从弱到强的成长, 没有成功思考的喜悦, 也少了成长中的挫败感, 受不了思考的失败。这样的情况会有两种结果, 一是容易让孩子推卸责任, 比如失败了, 往往会说“是你让我这样想的”“是你想这样的”;二是容易使孩子难以承受思维的失败。比如, 自己想问题错了, 就会一蹶不振。从而少了耐挫力。

父母过多的帮助孩子思考, 使孩子产生依赖父母的习惯, 什么事都要依靠父母去帮他们想, 自己不会动脑, 不知动脑,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时还会辨不清是非, 人云亦云, 严重的还会缺少独立的人格。这种溺爱的结果表现在学习上往往是不会独立思考, 不知如何思考, 看到作业题就犯难、就不会做, 形不成自己的思维形式。

对于上述情况, 这些家长们是如何想的呢?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具体说来无外乎是这样的心理:“我在帮孩子”。熟不知, 他们这样做是在帮孩子消除其成长的能力。到头来, 自己付出了很多, 希望孩子理解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的不易, 希望孩子能给以自己所希望的回报。实际上孩子并不知道他们没曾经历过的环节是苦还是乐, 体会不到为别人多付出的艰辛.也就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和爱心。他们分不清什么是“我”应该做的, 什么是别人为我做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分不清自己与家长的责任归属, 他们又怎能去回报别人呢?

让孩子没有产生出成长的动力, 没有回报的动力, 这就是溺爱的错误!因为没有动手动脑体验, 就没有新的感受;没有感受, 也就没有收获。有的人总想让孩子处在学习书本的状态中, 认为那才是学习。其实, 学习渗透于方方面面。书本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中, 有了实际的生活体验, 才能更好的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孩子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最重要的在于学习的感受!实际生活为孩子提供了直接学习、积累经验的机会, 也给了孩子学习的感受。学习书本知识是孩子间接学习前人经验的模式, 没有实际直接学习的感受, 就不能在间接学习生活中找到灵感。所以, 溺爱对大人来说是多余的负出, 对孩子来说是积累体会的障碍!

摘要:独生子女的年代, 出现了不少被溺爱的孩子, 溺爱往往使这些孩子成为了问题学生。成人们也懂得溺爱对于孩子是一种伤害, 但是, 这种溺爱错在哪里呢?怎样才能防止溺爱的产生呢?在这篇文章里会得到解答。

关键词:溺爱,过多给与,心理阻碍,抑制成长

上一篇: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下一篇:试析财务内控管理的目标与实施策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