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会

2022-10-12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会

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玉溪红塔区第二学期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此份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份试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及其分值分别为:语文知识积累(20分)、语文综合运用(5分)、阅读(35分)、作文(40分)。 试题涵盖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各种题型向中考试题靠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

八年级实考人数1395人,总平均分为67.8分,及格率为79.9%;优生率为21.0%,最高分93分,最低分0分。

三、试题特点

(一)语文知识积累。此大题包含7个小题,依次考查字音、字形、成语的使用、病句、排序、文学常识、古诗文填空。

1、

2、3小题分别考察字音、字形、字义范围较广,学生尚未全面细致掌握,丢分较多。7小题背诵默写“凌”误写为“临”,“戍” 误写为“戌”的较多。

(二)语文综合运用。此大题包含2个小题,这两道题考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8题考的是写“结束语”但有些学生写成“开场白”。审题不认真。

(三)阅读。此大题由四个阅读段组成,分别是:课外古诗文赏析、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课外说明文阅读。10小题考察课外古诗中“惊”的理解,需要把握全诗的内容和主旨来答,学生不能全面解答。14小题考《小石潭记》中写鱼的目的,多数学生不能答出是为了写水清。散文阅读中18题考察“出来”一词在不同文段中的含义,需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答,19题考对文章理解、领悟、概括的能力,两题难度较大,丢分多。说明文阅读中22题对主要说明方法“作比较”辨别不准确,误为“举例子”。现代文阅读整体的理解感悟能力有待于加强。

(四)写作。在写作中表现出的问题:

1、书写不工整;

2、错别字较多,语句欠通顺;

3、中心不突出,有离题的现象。

4、取材和立意缺乏新意。

四、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读题不认真,审题不细心;

2、错别字较多,表述不清楚,语言功底欠扎实;

3、答题的条理不清晰,概括能力欠缺;

4、部分考生对于说明方法、修辞方法判断不清,概念混乱。

五、教学改进措施

1.笃实基础,牢抓字词句的积累;2.强化学生认真审题习惯的养成;3.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训练紧抓关键词,简明、有条理的分析思路;4.继续加强写作训练,在提倡多写的基础上,初二的作文教学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审题构思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训练。

2014-1-16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鸡场中学八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一、整体情况

1、试卷结构:仍分四大块,由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四部分构成。

2、试题题量:适中,全卷计24题。 3、试题难度:难易适中,个别题目偏难。 4、试题特点:

①突出基础,重视双基能力的考察。 ②突出探究,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呈现。 ③体现新课标精神,考察三维目标达成情况。

④贴近生活,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⑤稳中求变,考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综合。 5、答题情况:

①均分 分,班级间均分差别大,5班6班均分 ,高处平均分 ,②县优分率③及格率

二、具体情况:

1、基础积累:

①第1题注音全出自本册书所学的课文,其中两个错误注音“伛(qū)偻”“挑衅(pàn)”主要考察学生对字型与读音的区别,以引起教师对形似字的重视。 ②第2题错别字,考察汉字积累情况,以学生答题抽样看,70%的同学对此题把握得很好。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做错。

③第3题考察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得分率为64.2%,说明教学中对这一知识点有忽视的倾向。

④第4题和第5题都是考察语言能力,第4题句子排序,这在本县七年级的考试时没有遇见,题型虽然不新颖,但是在本次考试中的学生是第一次见,以后教师应加强此类题目的训练。第5题修改病句,既考察了学生筛选、分析、归纳、探究的能力,也对学生表述时语言的规范性提出了要求。

⑤第6题是名句默写,题目非常基础,分值是10分,学生的得分率很高。失分最高的为第6小题,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看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的就是最为著名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注意审题导致失分。第7题续写句子,难度不大,句子也不长,基础简单,得分率较高。

⑥第8题把名著阅读与分析能力结合起来考察,是一种新的形式,既考察了学生课外阅读量,也考察了他们、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

2、阅读与理解:

①现代文阅读阅读(12分):第2题得分率为41.2%,这既反映出学生运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较差,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词语在语句环境中的教学指导。第4题为典型的开放式阅读和赏析,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答题情况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平时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反应了教师对新课标相关要求的理解和贯彻情况,题目虽然简单,但是学生的语言贫瘠,欠缺文采,这还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能力。

②说明文阅读(12分):本题的4个试题设计,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目的是考察学生运用巳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1题考察学生的归纳能力,但得分率也只有64.95%,部分学生少找或找漏要点。第2题考察的是说明方法,第3题考察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这样的练习平时练得多,所以失分不多。第4题出得不错,注重基础的同时更考察了学生的分析与整理能力。

③文言文阅读考查(12分):整体情况较好,大多数得分在9分以上。词语解释与课内文言词句解释较好;存在的问题是:分析题与拓展延伸题答得不严密;中等偏下的学生默写题错别字较多,古文背诵不过关。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落实好字词句解释外,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与写法也不可忽视;特别要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与内容的拓展延伸,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综合性学习(7分):

此题围绕的是凉都六盘水即将迎来的旅游发展大会来展开的两则材料分析题,题目的选材很好,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更考察了他们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从选题的价值取向上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家庭、关注亲情、关注家乡,与新课标联系紧密,注重人文性。

(4)作文部分(50分):作文有两个题目,一是命题作文“爱与时间同行”,二是话题作文,要求是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类题目比较能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有话可说。两个题目,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选择自己最擅长那个来写。问题是:对题中关键词缺乏深入理解,语言表达平淡;还有少数结构不完整、写不完作文、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等等。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不容忽视;多读、多写、多积累始终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三、今后须改进的:

1、加强文字书写能力,要切实引导学生在书写时做到“正确、端正、整洁而不涂改”。

2、加强常用字的识别与运用的教学,平时的语文教学就应当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发现不会读、不理解意思的字词要及时通过工具书解决,这样才能解决好识字问题。

3、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忽视,要实实在在地进行,不能纸上谈兵,要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来落实。

4、名著阅读要落实,不能在出现如本学期教材要求读的《名人传》是怎样的一部书也弄不清楚的笑话。

5、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要抓实,不要去猜题押题,尽量让学生多诵记,并且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记,要努力克服默写中错别字多的问题。

6、文言文教学要实,不能因为中考可能考课外而忽视扎实文言文阅读的基础,重要的实虚词、常见的句式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7、现代文阅读教学要注意让学生切实掌握“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这20个字的学习策略。

8、作文教学一定要抓好审题关、构思关、选材剪裁关、语言表达关等,作文单元教学要实实在在,一点一点突破,要使学生不怕写作文,能写好作文。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2007至200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

质量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此份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份试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及其分值分别为: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语言实际运用(4分)、阅读(36分)、作文(40分)。 此份试题涵盖了八年级上下两册的知识,以八年级下册为主,各种题型向中考试题靠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试题总体上有点偏(如:古诗文默写题)。

二、考试情况分析

八年级实考人数103人,总分为6832分,平均分为66.3分。其中及格人数75人,及格率为72.8%;85分及以上有5人,优生率为4.9%;40分及以下有6人,差生率为5.8%;最高分92分,最低分28分。

三、各大题得分情况分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本大题平均得分11分,得分率为55%,最高分18分,最低分2分。此大题包含6个小题,依次考查字音、选词填空、成语的字形、成语的使用、病句、古诗文填空。失分率较高的题是:

1、选择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选择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6、古诗文填空。我认为不能选择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因为其中的一些生僻字(如:遽、坯 、稔等)给学生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10分的填空题平均得分大致为5分,得分率仅为50%,失分多的原因是:没有古诗词填空,全部都是古文填空,有些句子不是文中的重点句,而且有些提法比较深奥(如:老有所养、幼有所长)。

(二)语言实际运用(4分)。本大题平均得分2分,得分率为50 %,最高分4分,最低分0分。此大题包含2个小题,依次考查说话是否得体及说话的技巧。这两道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大多数学生无法应对,今后将加强训练。

(三)阅读(36分)。此大题由三个阅读段组成,分别是: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0分)、课外说明文阅读(11分)、课外议论文阅读(15分)。此大题平均得分为23.3分,得分率为64.7%,其中最高得分34分,最低得分2分。这部分中失分的原因主要是:(1)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课外文言文的能力较差;(2)不会分辨文体及运用相关的文体知识来回答问题;(3)阅读文段时不认真细致,读得似懂非懂就忙于答题;(4)整体的理解感悟能力有待于加强。

(四)写作(40分)。本大题平均得分30分,得分率为 75%,最高分38分,最低分20分。作文题目采用二选一的方式,一个半命题作文和一个话题作文,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表现出的问题:(1)书写不工整;(2)错别字较多,语句欠通顺;(3)中心不突出,有离题的现象,尤其是话题作文;(4)取材和立意缺乏新意。

四、教学改进措施

(1)激发兴趣。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在钻研课堂教学,开展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佩服和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语文课,从而喜欢看书学语文,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迅速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2)重视积累。要抓紧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过关,还可以选择一些短小精悍、广为流传的课外古诗文名句名篇让学生朗读背诵,以增加积累。

(3) 加强“双基”。要加大语言知识教学和专项语言表达能力过关训练的力度。内容包括:①语音、②词义(包括文言文的词义,重视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③标点符 1 号的使用、④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⑤语病的纠正、⑥句式的仿用和交换、⑦语言的连贯和得体、⑧修辞方法的运用、⑨书写的熟练和规范、⑩文学常识的掌握。要注意以上内容的归纳整理和专题训练,使学生基本知识扎实,专项能力过关,尽早适应新形势下的考试。 (4)强化阅读。要进一步优化阅读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模式,迅速提高初二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的能力。一定要把课内精读的教学与课外快速阅读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训练的力度。当前尤其要大力开展快速阅读训练,让学生在迅速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基础上,视野开阔起来,头脑灵活起来,思维缜密起来,使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阅读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概括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赏析评价能力和严谨周密的表达能力。

5、每周一篇。多读的同时,应将阅读指导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一定要多写。学生每周至少要写一篇作文,只有这样,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要优化阅读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模式,以提高初二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每周一篇作文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作文课上学生作文自评、他评环节的研究,这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相应减轻了语文老师的沉重压力,使他们有可能从“两座大山”的重压下抬起头来看路。还要注意将课堂作文训练与课外练笔(写作文、日记、周记、头脑作文等)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鼓励学生在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的基础上,尽量多练习、多表达。 在提倡多写的基础上,初二的作文教学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审题构思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训练

6、防止分化。要面向全体,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防止两极分化。同时教师要要重视个别辅导,尽量减少低分人数。

7、加强预习与练字。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预习和练字的常规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并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使之形成习惯,只有这样,今后的每次考试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这套试题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既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又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套试题注重对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阅读与写作的考查中,还注重对识字与写字、综合性学习的考查。

二、成绩统计:

八年五班,平均分:86.225,及格率:90.9%,不及格4人。

八年六班,平均分:83.375,及格率:90.9%,不及格4人。

三、得失分情况反馈: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第3小题病句题出现错误较多,对语文语法问题掌握不够深入,知识的不扎实更易受迷惑选项左右,对主语、语序分析不到位。

2、古诗文默写考查,不单纯死记硬背,涉及到对诗文的理解。

7、8小题书写错误比较多。如,“班马鸣”的“班”容易写成“斑”等。

3、 名著阅读题胡编乱造,复习不认真,对名著的阅读不到位,甚至于名著导读复习不够,尤其是作家名字,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较多写错,掌握不扎实。 第二大题:阅读理解(40分)

1、现代文阅读:整体感觉:开放思考不够,精彩表达不够。

第10小题,对“形式”与“结构”的概括不全面,没有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评析,缺少对先后次序的正确分析。

第19小题,对比文章谈句子,能分辨句子的好坏,但分析表达能力不够,多简单叙述,草草了事,更不能多方面谈句子的精彩,应注重从结构、语言、内容、气氛多方面的分析。

2、文言文阅读,整体感觉:完成情况比较好,还能令人满意。

第20小题,学生理解“不蔓不枝”的翻译,但对“枝”的词类活用掌握不够,更难以翻译为“长枝节”的正确解释。 第三大题:作文(50): 优点:

1、能将学过的诗词、摘抄的美文美句应用于作文之中,增添了作文的文采。

2、部分文章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语言形象。 不足之处:

1、相当一部分学生无创意,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没有联系实际。

2、字体书写不够认真,尤以八六班为主,下一步要集中抓学生的书写。

四、教学措施 对学生

1、对差生要有更多的耐心。对语文还有待提高的同学要加强个别辅导,确保其不因语文小分而影响成绩。

2、训练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不一定要搞阅读文的题海战术,但是,做一篇文章,却应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

4、八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更应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虎。老师讲课时绝不允许只串大意而不通词素,必须引导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的翻译习惯。 对自己

1、把握好教学进度,循序渐进。

2、抓好学生的书写能力。老师不仅要在习字时间进行必要的巩固训练,更要在平时强调、要求,抓出成效。

3、狠抓基础知识落实。要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易错的词句,老师一定要加以强调,反复落实。

4、要广阅读,多积累。在进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还要进行必要的正确与错误答案的比较、分析,找出答题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学生避免重蹈覆辙,引以为戒。

5、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课时练》中的“小练笔”、随笔等写作练习,在多看、多练、多比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分析人:陈地红

2012-1-12 在学生的全力配合下,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完成并取得了片区第二的成绩。现结合学生期末成绩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点简单的分析、总结。

一、 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38人,最高分99分,及格人数20人,各分数段情况:90分以上有且只有18人,80-----89分12人,72------79分6人,及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从分数上看,此次考试成绩还不错。

二、 存在的问题。

1、 基础知识太差。大部分学生连起码的拼写规则都不知道,标调的原则也弄不清楚,一部分学生甚至连汉字都不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基础部分的

1、2小题,课内反复朗读、练习的生字不认识、不能写。

2、 学生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差。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反复讲,反复练习,依然有一半的学生不能做。

3、 学生比较懒惰。从开校就开始的古诗文的背诵、默写,直到期末仍然不能背诵,不能默写。

4、 语言的表达能力差。有些同学一遇到语言的表达题就留空或者乱写应付了事。

5、 学生缺少生活素材。作文内容空洞、啰嗦,而且常常是千遍一律的故事,没有新鲜感。

6、 书写太糟糕,作文结构不完整。全班同学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同学书写清楚,其余的学生要么是乱七八糟,要么到处都是涂抹的痕迹;绝大部分的学生作文没有开头和结尾,一部分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写了很多却没有点题。

7、 学生学习习惯差。无论哪种题都只读一遍,就急于做题,并且书写潦草,做完了也没有检查的习惯。

8、 老师的督察度不够。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没有一一过关,并且很多时候布置了的事情没有及时的落实检查。

三、 应对措施。

1、 继续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对课内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必须人人过关:即能读会写。

2、 加强文言知识的阅读积累。课内的文言文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然后要求学生该背的背,该写的写。对课内外的古诗词必须人人背诵、默写过关。

3、 加强几种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指导。尤其是散文和说明文的指导训练,这一块主要是答题方法的指导。

4、 坚持钢笔字的练习。要有明确的要求,要严厉的检查,不合格的坚决重新练习,一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5、 多进行作文的指导和练习。坚持写周记,积累素材,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进行指导练习,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训练、修改、范文欣赏,让学生写作能有一定的提高。

6、 多开展有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喜欢语文、学习语文。同时,通过活动还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随时指导学生。

总之,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教起来很难的学科。需要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厌其烦的指导练习;及时的反思、总结纠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反思、探索,力争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语文,并且学有所获。

上一篇: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卷下一篇:半年总结会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