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循环经济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我国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要平衡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发展绿色产业是必由之路。我国绿色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发展并不成熟,生态文明改革对绿色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要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是重要抓手。绿色金融鼓励并引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但绿色金融提出以来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仍未得到充分地说明,回答这个问题才能在实践领域发挥关联效应引导两者协同发展,因此研究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架了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两者关系的框架,通过界定相关概念及理论、总结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梳理关联机制来搭建理论基础,再综合变量的实用性和代表性构建两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样本区间内,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系统深入地测度我国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的关联关系,从而得到各自的年度评价指数以及两者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耦合度维持在高位,协调度随时间逐步增长;2013至2019年两大主体基本实现从低水平共振到高水平协同,从濒临失调达到良性协调,从绿色金融滞后型调整为绿色产业滞后型;两者间相互作用愈发积极,绿色金融表现也愈发良好。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要发挥“有形之手”的力量,完善顶层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其次还要尊重“无形之手”的规律,积极创建绿色金融投融资机制,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成本评价系统,形成绿色生产模式,培育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和投资者绿色投资信心,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我国绿色金融实践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产业的必然之选,亦将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产业;耦合协调;低碳经济

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绿色金融的研究

1.2.2 国内外对绿色产业的研究

1.2.3 国内外对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互动关联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2 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绿色金融的概念界定

2.1.1 绿色金融的概念

2.1.2 绿色金融的工具

2.2 绿色产业的概念界定

2.2.1 绿色产业的概念

2.2.2 绿色产业的特征

2.3 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3 人口与资源理论

3 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3.1.1 绿色金融的政策演进

3.1.2 绿色金融的产品规模

3.1.3 绿色金融的业务市场

3.2 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3.2.1 绿色产业的横向布局

3.2.2 绿色产业的纵向延展

3.2.3 绿色产业的需求市场

3.3 我国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缺失

3.3.2 绿色市场基础制度不完善

3.3.3 绿色产品业务模式较为单一

3.3.4 社会各界绿色发展意识不强

4 我国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的关联机制

4.1 绿色金融对绿色产业的作用机制

4.1.1 绿色金融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产业

4.1.2 绿色金融催生绿色产业信用系统

4.1.3 绿色金融实现绿色产业资源整合

4.1.4 绿色金融提供绿色技术创新条件

4.2 绿色产业对绿色金融的作用机制

4.2.1 绿色产业培育绿色金融发展土壤

4.2.2 绿色产业创造绿色金融需求市场

4.2.3 绿色产业提高绿色金融发展质量

4.2.4 绿色产业培养绿色金融专项人才

5 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实证分析

5.1 模型选择与构建

5.1.1 模型选择

5.1.2 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择

5.2.1 绿色金融变量选择

5.2.2 绿色产业变量选择

5.2.3 数据来源

5.3 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

5.3.1 数据标准化与指标赋权

5.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3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综合水平评价

5.3.4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综合水平评价

5.3.5 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评价

6 我国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中的对策

6.1 发挥“有形之手”的力量

6.2 尊重“无形之手”的规律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影视心理学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素养与语文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