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鉴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相关词汇的内容与含义,准确定位我国高职教育,彰显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将有助于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建设。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词汇;探究我国高等职业(下简称为高职)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

第一篇:相关教育论文范文

教育民事公益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现阶段,对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所能采取的民事诉讼途径面临着诉讼主体不适格的问题。由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属于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修改《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以政府為诉讼主体的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然后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具体适用程序做出规定。新疆等民族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宪法所赋予的自治权限通过制定单行条例来解决教育公益诉讼的立法问题。

〔关键词〕 义务教育;家长;民事责任;教育民事公益诉讼

200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强制性。但由于深受普遍存在于全国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业压力导致的读书无用论以及主要存在于新疆的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父母不送子女就学现象仍然广泛存在。本文以新疆为研究视角,以家长原因导致未成年人辍学为研究对象,从当前解决辍学问题的多种途径出发,分析现有各种手段的不足,探索以全国立法和地方立法建立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行政手段和刑事手段一起建构家长法律责任制度体系,以期解决不送子女就学问题。

一、 以行政手段和刑事手段解决义务教育辍学问题的弊端

(一)以行政手段解决义务教育辍学问题的弊端

《义务教育法》第5条第2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某些有立法权限的“较大的市”也都在各自立法权限内出台了“义务教育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立法文件,结合各地实际对实施《义务教育法》作了具体规定。因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简称家长)以各种原因拒绝支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行为违背了教育行政管理法规,是明显的行政违法行为,应当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在处理方式上,现行教育法规对不让子女就学行为所采取的措施是有限的。《义务教育法》第5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国家教委(1998年更名为教育部)发布的《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11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未按法律规定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对经教育仍拒绝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就学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的处罚。”据此,应对学生辍学问题的措施只能是:首先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制宣传和政策宣讲,送达限期复学通知书,责令家长在一定期限内保证子女复学,并告知不送子女复学的后果;期限届满学生仍未返校复学,则由乡、镇政府做出罚款的行政处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如果学生家长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乡、镇政府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上述措施中,批评教育和责令限期改正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强制性,仅靠批评教育难以改变学生家长的观念,不能达到迫使其履行义务的效果。而罚款虽然能给学生家长带来一定压力,但我国义务教育相关法律中对于罚款的规定同样缺少可操作性。目前对学生家长处以罚款的唯一合法依据来自于《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没有规定罚款的具体金额幅度,立法上的模糊不清导致乡、镇政府在执法上也存在问题,容易引发群众不满。此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内容只能是罚款,法院没有权限也没有能力对适龄少年儿童采取强制入学,不能有效实现这一规定的预期目的。

综上所述,虽然教育行政法规肯定了家长拒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这种行为的行政违法性质,但并没有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理想途径。有鉴于此,某些地方政府和学校转而求助以司法手段来处理这一问题。

(二)以刑事手段解决义务教育辍学问题的弊端

在新疆,辍学问题集中发生在贫穷落后的南疆三地州。虽然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投入以及对口援疆省份的帮助下,南疆各地的中小学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南疆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费、教材费、住宿费的政策,但部分家长仍然拒绝支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其原因除前述与内地相同的因素外,在本地区还广泛存在着家长在宗教极端思想影响下不让子女入学读书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的长远发展,而且使他们极易成为三股势力拉拢腐蚀的对象,在接受极端宣传后而走上暴恐犯罪的歧途。在2014年新疆严打行动中,有些地方開始将刑事司法手段适用于不让子女就学行为。一些强迫子女辍学的学生家长以及煽动学生家长不送子女入学的极端分子被科以刑事处罚。这种严厉的做法在短期内能够对受极端宗教思想影响的少数民族群众产生一定的震慑,有效提升适龄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但由于父母不送子女就学原因复杂,对于非因宗教极端思想而不送子女就学以及情节较为轻微的行为,对家长处以刑事处罚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将一些原本温和的群众推向社会的对立面。同时,南疆少数民族家庭一般人口众多,农村地区亲属关系盘根错节,将一个人投入监狱往往就会导致一个大家庭对政府产生意见,更容易接受暴恐分子的蛊惑宣传,在反恐形势严峻的南疆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警惕。另一方面,过多地适用刑罚措施也会为西方国家攻击我国人权状况提供话柄。因此,有必要在刑事手段之外探讨其他途径解决义务教育辍学父母法律责任问题。

二、以民事诉讼途径解决辍学问题的做法评析

1997年的四川省泸县得胜镇初级中学诉周立莲拒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案开了以民事诉讼途径解决辍学问题的先河。而200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乡政府诉学生家长侵犯子女受教育权案和2014年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镇政府诉阿某侵犯学龄儿童受教育权案则以乡政府为原告提起民事诉讼。以上案例中,乡、镇政府或者学校都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辍学学生的家长履行送子女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并且都获得胜诉。从实践效果上看,提起民事诉讼能够起到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作用,而且还能在广大农村地区起到法制宣传的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生家长拒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属于侵犯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当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追究家长的民事责任。但若我们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探讨,乡、镇政府或者学校对学生家长提起的诉讼并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学校是和学生家长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义务教育中只有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职责,与辍学学生家长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乡、镇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中承担监督管理职能,与辍学学生家长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的关系,而“民事诉讼的过程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通过司法解决民事争议的过程”〔1〕,在辍学问题上,乡、镇政府与学生家长之间并不存在可用民事诉讼来解决的争议。简言之,学生家长拒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侵害的是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并没有侵害乡、镇政府或学校的民事权益。所以乡、镇政府或学校不是相关案件的适格原告,法院受理上述案件并做出民事判决是欠缺法律依据的。

如此即出现一个悖论:侵害辍学学生受教育权的主体是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而未成年人作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诉讼中只能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而要求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自己告自己,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在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下,乡、镇政府或者学校作为与侵犯受教育权行为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一方并没有对家长提起诉讼的资格,要维护适龄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只有另觅他径。

三、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建立

通过上述分析,在应对义务教育辍学问题上我国所面临的现状是:行政执法领域制度供给不足,执法措施单一;刑事司法措施手段过于强硬,适用范围有限;而民事诉讼途径则难以逾越基本诉讼原则的限制。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索建立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赋予相关机关诉讼主体资格,由其对辍学学生的家长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履行保证子女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法定义务。法院所做出的生效判决产生既判力,如家长仍然拒绝履行义务则可依刑法所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家长的刑事责任。这样就妥善解决了以往行政、刑事、民事等途径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建立这一制度,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框架内应破解的障碍是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问题和教育公益诉讼的立法问题。

(一)破坏义务教育制度能否进行公益诉讼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确立了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条文以概括加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对此,有学者认为“尽管民事诉讼法采取的是列举式规定,一般而言,不排除具体的相关实体法可以将列举之外的其他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纳入民事公益诉讼范畴。”〔2〕而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是“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两类案件,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还可以根据实践的发展稳步拓展”。〔3〕所以,将侵犯受教育权的行为列为公益诉讼受理对象在理论上并不存在障碍。

问题的重点在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是否属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这涉及到对“公共利益”如何界定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公共利益应该有两层次含义:第一层为社会公共利益,即为社会全部或部分成员所享有的利益;第二层含义是指国家利益。”〔4〕另外有学者认为,公共利益包含三个层次:“一为国家利益,此乃公共利益的核心;二为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此乃公共利益常态化的存在形式;三为须特殊保护界别的利益,此乃公共利益的特殊存在形式,是社会均衡、可持续发展必须加以特殊保护的利益,如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的利益。”〔5〕实际上,无论对“公共利益”如何界定,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都是公共利益的应有之义。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仅涉及到特殊群体的保护,从实施义务教育政策的目的出发,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还涉及到国家利益的实现。《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意义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具体到新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还关系到社会稳定这一重大问题。根据阿克苏监狱危安犯的文化程度分析,初中以下的危安犯占94.3%,这部分危安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想尤为狭隘,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守旧性,因而容易受到极端主义分子的洗脑从而制造暴力恐怖活动,危害社会稳定。①从新疆所面临的社会实际来看,只有发展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发展提供更多机會,才能以现代文化推动新疆的社会进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所以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但体现了特殊主体利益,而且体现了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行为应当属于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教育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形式

2012年修訂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该规定仅为原则性规定,要确定我国的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尚需具体的立法形式。现有两种立法形式可供选择:其一,通过修改现行的法律,确立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然后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有关教育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对具体适用程序做出规定。为了贯彻落实《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全国人大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过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环境污染领域的公益诉讼制度。2015年和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出台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环境污染领域的公益诉讼制度原告资格、适用范围(受理条件)、管辖法院、办理程序、裁判既判力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也可以借鉴以上经验,通过修改《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我国的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然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有关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对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作出具体规定,明确教育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以及其他程序性问题,使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其二,针对新疆实际,在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以及出台全国统一的司法解释之前,新疆等民族自治地方还可以根据宪法所赋予的自治权限通过制定单行条例来解决教育公益诉讼的立法问题。具体而言,由于1988年制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实施已经二十多年,许多规定不合时宜亟待修订。新疆可以在修订《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的同时制定自治区有关教育公益诉讼的单行条例,对在自治区内进行教育公益诉讼做出具体规定。

(三)教育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

建立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首先要解决的是提起诉讼的主体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工会、共青团和妇联提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起。社会团体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帮助、保护和协助保护的作用。但是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诉讼的主体更加合理。首先,根据职责的性质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鋒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主要协助各级人民政府,换句话说,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主而工会、共青团和妇联为辅。其次,从家长拒送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司法实践上看,疆内外现有做法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作为原告,我国已肯定了行政机关的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资格。再者,从执行方面分析,政府作为我国的公权力机关,相比较工会、共青团、社会团体而言有着自身更高的威信,有利于审判结束后对判决的顺利执行。最后,从现有的法律规定(《义务教育法》第13条、第58条)来看,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据此,应建立以政府作为诉讼主体的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四)教育公益诉讼的启动是否以行政手段为前置程序

诉讼前置程序,即前置于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应当进行或经过的程序。〔6〕原则上,民事诉讼和行政措施是两个不同程序,因此,教育公益诉讼的提起不必以采取行政措施为前提。但是,教育公益诉讼的建立很大程度是弥补行政手段之不足,而且采取诉讼手段一般周期比较长、效率低、成本高,如果等到走完诉讼程序,很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不能按时入学,有违立法目的。因此、如果家长在有关部门的批评教育下,在规定期限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就不必启动教育公益诉讼。

根据传统的法律责任的划分,对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者科以民事责任,对违反行政规范者给予行政处罚,两者泾渭分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问题不断地复杂化,如今,行政机关处理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责任,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我国行政机关在经济活动中介入的领域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因而由其处理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责任的现象就更为普遍。〔7〕例如,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其虚假陈述行为,须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调查并作出生效处罚决定,当事人依据查处结果作为提起民事诉讼事实依据的,人民法院方予依法受理。同时,虽然我国教育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从当前看仍以教育行政关系为主,教育法的调整方法也属于行政法的范围。因此教育法理应归属行政法。但是在教育法中也涉及到民事责任方面的法律规定,因此,在采用行政处罚措施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的情况下,采取民事诉讼程序并无立法上的障碍。

不过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有必要采用罚款的行政处罚手段。《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11条规定,对于拒绝在规定期限送子女复学的家长,可以由乡、镇政府做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如果学生家长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乡、镇政府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罚款。但是制定《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11条所依据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0条已经被现行的《义务教育法》58条所替代而废止。根据《义务教育法》58条的规定,未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可以采取的行政管理措施是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而废除了罚款以及其他行政处罚。之所以废除罚款等行政处罚的原因在于行政处罚用于此条并不合理。罚款指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依法强制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处罚方式。行政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处罚目的包括惩戒和预防未来违法两方面,有时也可以作为威吓手段,迫使相对人及时改正轻微的违法行为。但家长不送子女上学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的经济原因,在家长没有经济能力支撑未成年人上学的情况下对家长处以罚款的行罚并不能得到执行,有违立法的目的;一类是由于读书无用论等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依靠罚款并不能改变家长不送未成年人上学的思想问题。因此,对于家长不送子女上学这种情形依靠罚款这种行罚制度并不能达到惩戒和预防的目的,不宜设定此种行罚。至于《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11条,本文认为其作为行政规章在与上位法《义务教育法》相抵触的情况下,应属无效。

(五)制度设计

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建议全國人大修改《义务教育法》第58条,将该条扩充为: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提起民事诉讼。

同时,建议全国人大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将该条扩充为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提起民事诉讼。”

四、结语

法律实施必须考虑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问题,首先应寻求通过行政途径予以解决,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罚款等措施仍不能解决的,方可诉诸民事公益诉讼途径。建立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能够为起诉辍学学生家长提供合法依据,弥补当前应对义务教育辍学问题的各种措施所存在的缺陷,有效地保障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姜伟,肖建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0.

〔2〕张卫平.民事公益诉讼原则的制度化及实施研究〔J〕.清华法学,2013(4).

〔3〕高民智.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2-12-07.

〔4〕颜运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6.

〔5〕韩波.公益诉讼制度的力量组合〔J〕.当代法学,2013(1).

〔6〕刘敏.论民事诉讼前置程序〔J〕.中国法学,2011(6).

〔7〕袁建国.立法中如何对待行政处罚与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1992(4).

(责任编辑:何进平)

作者:李军 娜迪拉

第二篇:高职教育相关词汇探究

摘要:鉴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相关词汇的内容与含义,准确定位我国高职教育,彰显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将有助于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建设。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词汇;探究

我国高等职业(下简称为高职)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历程,基本形成了初中后五年制和高中后(含职高、技校和中专后)三年制两种稳定的类型。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出台、2006年教育部实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建设如火如荼、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我国各级职教工作者积极投入、苦心钻研、勇敢探索,努力寻找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与高职教育相关的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词汇也随之产生,即使是传统的词汇也增加了新的含义。这里,笔者仅就几个常见的词汇进行探究。

一、教育与教学

1.教育。教育是人类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1]教育是教育者代表一定社会(或阶级)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教育行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的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2.教学。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简单来说,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作为学生来讲,知识是重要的;作为教师来讲,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它涵盖了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环境等诸多内容。

3.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除教学之外还包括其他活动。

二、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

1.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即所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规格。这个目标可高可低按需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基层直接参与组织、实施、保障生产(流通或服务等),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引自《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教学目标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对落实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的内涵要大于教学目标,但是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来看,其教学目标几乎可以等同于该教学活动的教育目标。

三、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3.教学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总的需要。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导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转化为教学目的,使社会需要具体化为教学主体的需要。

4.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对落实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①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②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③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的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④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

四、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

1.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教育领域用得比较广泛的一个术语。教育模式是人们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方法、方式、策略、理念于一体的实践模式。现代教育模式有很多种类,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模式,而职业教育模式也并不能简单的就是一种单一的或者统一的模式。按照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2007年2月25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的说法,“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和中国的实践,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模式至少有三种”。

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难以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参加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体现“以人为本”。高职教育有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产、学、研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等。

3.教学模式与教育模式的关系。教育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教育框架,范围大,指导性强。教学模式是针对一种教育模式或者一门课程教学模式。一种教育模式或一门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际一体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等等。

五、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1.普通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的任务通常由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称为普教性学校)承担,普通教育学校分为普通基础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均实行全日制教学。[2]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也属于普通高等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3]复合的结果导致三种理解:第一种将它归入“高等教育”范畴,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教育;第二种认为它只是“职业教育”范畴中处于高层次的那一部分,并不属于高等教育,从而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视为两个并列的、互不交迭的教育范畴;第三种则把它泛化地理解为,凡是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不管其属何种系列)的教育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如把培养技术工人系列人才中的高级技工教育也看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从而将“高等”与“高级”等同起来。

3.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但目前一般仅限于专科学历层次。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又存在着区别。[4]区别之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目标上的学术定向性,主要培养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以培养应用性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区别之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学科的重要性,注重理论基础的广博性和专业理论的系统性、精深性,专业设置体现学科性,课程内容注重理论性,教学过程突出研究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随着我国决策层与操作层对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认识的改善,这一问题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内涵之后将会得到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分级制试点工作2010年已经在部分高职院校展开。

六、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条件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职业教育院校常用的教学法有:讲授教学法、播放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高职教育除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把企业、公司使用的先进设备仪器以及管理引入学校、搬进课堂,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

3.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教学条件包括软件教学条件(如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和硬件教学条件(如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学资源等)。

高职教育的教学条件除上述外,还必须有实习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甚至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4.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条件的关系。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要有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挂图等。这里的教师、教室、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等,就是教学条件。显而易见,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手段的选择都是以教学条件作为基础。如果没有紧跟社会实际的实习实训场所,就难以培养出我国社会急需的、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5]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希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方兴未艾。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还是就业形势,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环境等内容与含义,准确定位我国高职教育,彰显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才能使我国高职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名片.教育[DB/OL].http://www.baidu.com/s?wd=%BD%CC%D3%FD&search-radio=on&ie=gbk.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沈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界说[J].上海职教,1993,(12).

[4]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校园信息网[EB/OL].http://college.shghxyedu.net/Dept/ArticleShow.asp?ArticleID=122.

[5]倪光绪.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2714355.html.

作者:李德俊

第三篇:幼师钢琴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素质教育推动了幼儿钢琴教学的发展,对于幼儿钢琴教师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幼师钢琴教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钢琴幼师的培养。本文就对我国当前幼师钢琴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且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推动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关键词】学生教育;钢琴教育;教育问题

师范教育一向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背景下,家长及教師更加注重对于幼儿能力的培养,钢琴作为一项能够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及素养的学科,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关注和认可,对于钢琴幼师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钢琴幼师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学生钢琴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对于钢琴教师的数量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但是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还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的专业钢琴教师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如此大量的需求。这也就导致部分专业能力较弱的人员,也趁机加入到钢琴教师的队伍当中,造成了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的局面[1]。这种情况的负面影响也是较大的,不仅可能会使教学质量降低,甚至可能因此抑制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兴趣,如果无法培育出优秀的钢琴幼师,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2.钢琴教学材料不规范

由于钢琴乐器及该学科起源与西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我国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郎朗、李云迪等国际知名的钢琴大师,但是仍缺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因此,在幼师钢琴教学中选用的仍是西方传统钢琴教材,过于强调技术性,难以激发我国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热情。另外,传统形式的钢琴虽然富有深刻的文化魅力,但是对于专业能力尚不完备的师范生而言,熟悉并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仍存在一定难度,可能会打消其积极性。

3.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逐渐处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当前我国学生钢琴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法”、“联想法”和“回课法”等,虽然教学方法比较多样,而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學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发挥。如果钢琴教学方法不能够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将很难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当前我国的学生钢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且固化,即使偶尔出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多是为了应对教学公开课而进行的采取的形式化对策,难以体现钢琴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效性[2]。

二、应对学生钢琴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1.加强钢琴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引路人,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对于学生能力的成长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加强学生钢琴教师的团队建设,应当加强对于钢琴教师的考核力度,对其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提出明确的标准,使专业能力较弱的教师能够提起危机意识,进而加快自身能力的提升。学校也应当加大力度,邀请钢琴教学专家,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另外,钢琴教师之间还应当进行密切交流,向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2.改进钢琴教学材料

信息时代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创新,钢琴产品也实现了技术升级,数码钢琴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相比较于传统钢琴,数码钢琴在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现代化技术,体现出更多的优势,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音色多样,成本较低,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适合学生使用。将数码钢琴应用于学生钢琴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钢琴曲目进行倾听并演奏,自动录音功能有助于对学习效果加以检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推动教学效果的改善[3]。

3.创新学生钢琴教学方法

在这个万众创新的时代,幼师钢琴教育工作中的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有效的创新。对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应当予以借鉴性的保留,如联想法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回课法能够巩固学生基础等。在创新教学方法中,应当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发挥,以及先进信息技术的结合。如“悬念法”能够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而“互动法”能够赋予学生更多的表现空间,使其能够具备更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在幼儿教学中能够灵活应对。另外,通过竞赛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并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不断改进,进而促进自身钢琴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幼师钢琴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认为,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教学材料缺乏系统规范、教学方法陈旧等方面,因此,本研究提出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规范钢琴教学材料及创新教学方法三方面建议。以期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对我国的幼师钢琴教育事业提供可借鉴性建议,进而加强其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聂萌慧.宜春市学生钢琴教育现状分析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6,07(14):29-30.

[2]段晓霞.关于做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分析[J].学周刊,2015,07(29):222.

[3]魏萌.钢琴即兴伴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展望,2017,27(29):144+157.

作者:孙菲

上一篇:教育现象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美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