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课程论文

2022-05-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在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改革进程中,打造“金课”既是教育部关于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文件的明确要求,也是高校着力提升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导向之一。

第一篇:行政法学课程论文

论公安院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拓展

摘 要:《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是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但目前其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开展并不能满足公安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鲜明实践性、针对性以及“自我学习”等特点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普通法学教育中方兴未艾,为公安院校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拓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把握“从实践中学习”,积极拓展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将是公安院校本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诊所式”法律教育;拓展

一、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困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作为法学的分支学科,是法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位列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教育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中。在公安教育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更是作为培养学生依法行政的法治素养和良好的公安行政执法专业能力的基础课程之一,普遍被各公安院校列为专业基础课。

众所周知,法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缺一不可。早在80年前,蔡元培先生就认识到法与医同属于“术”,具有应用性,“治此者虽亦可能有永久研究之兴趣,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务于社会;转以服务时之经验,促其学术之进步。”[1]而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突出的实践性、实战性使得公安院校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比其他普通法学教育更关注其应用价值。

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既要有广博精深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务执法能力。

在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中,讲授式教学始终占主导地位,这既有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法律体系的影响。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规范体系逻辑严密、完整有序,这在客观上要求法学教育以解释成文法规、法律理论及其运用等问题为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法学理论,形成科学的法律观念和合理的法学知识结构。但是讲授式教学常使课堂出现“一言堂”、“填鸭式”的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善于纸上谈兵,不善实际操作,难以满足法律实务工作的需要。因此,为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近年来各高校在法学教育中纷纷探索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作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的专任教师,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律知识,同时着力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依法行政的理念和实际能力,以适应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实践的需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运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积极尝试开展实践性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的比重。从2005年开始,我们还结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公安法制专业的学生中开展了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专业素养上的训练不足,法律思维的欠缺,普遍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手段;出庭的学生实践效果较好,不出庭的学生实践效果较差(由于时间和场地的原因,部分学生只能参与庭下工作的训练);有的学生面对公安行政执法实务中的具体问题无从下手等。这反映了学生自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这种欠缺映射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在实践性教学上的不足。这种不足不仅在于实践性教学总量上的不足,也在于实践性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针对性不强。如何在公安院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学中探索更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完善和拓展实践性教学内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

笔者认为,当前在我国普通法学教育中方兴未艾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应当是我们借鉴和努力的方向。

二、“从实践中学习”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对公安院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启示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在法律教育中普遍兴起的一种法律实践性课程,它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创造了法律“诊所”教育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概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就是‘通过法律实践,学习律师的执业技能’”。“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教会学生能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 “诊所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始终围绕着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因此,有的学者将其简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或“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与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讲授式教学相比,“诊所式”教学以提问、讨论、参与、操作式教学为主,以面向社会的法律“诊所”为依托,将实践范围延伸到学校以外的司法机构、律师事务所、社区街道等。学生们在实践办案、模拟训练等教学内容中,对法学理论、社会状况、司法运用等有生动而具体的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诊所式”法律教育能够激发在校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了解现实法律问题中种种在课堂上不可预知的情况。同时,它也缩短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过程,使学生在踏入社会前,不仅具备了较完备的法学专业理论基础,更具备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适应社会工作与人际交往能力,符合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宗旨。“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目标在于解决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实践严重分离的问题。“诊所式”法律教学并非单纯教学方法的改进,而是全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的导入,是对传统法学教学的改革。

自“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美国成功实施以来,拉丁美洲、非洲、西欧、东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也已经成功地应用了这种教育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律“诊所”教育制度已经成为东欧、南非等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各国的实践,其存在的价值也逐渐得到了认可,从2000年起,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资助下,国内十余所高校的法学院在传统的法律实习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引进了“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法学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除此之外,国内各普通法律院校、各院校的法律专业也都纷纷成立法律“诊所”,开设“诊所式”教学课程,推进了“诊所式”法律教育事业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中国法学教育中的迅速燎原,充分证明“从实践中学习”的独特魅力。

目前,公安院校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多以“模拟法庭”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无疑也是秉承“从实践中学习”的宗旨而展开的,但“模拟”离现实毕竟尚有相当的差距。而且以“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效仿自普通法学教育,其核心重在诉讼能力的训练,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在公安教育中的教学目标,并不完全相同。其训练内容与公安行政执法的现实需求相比,也不全面。相比较“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后者的内容则包括了争取和接待客户、提供法律咨询、出具法律意见、受理案件、非诉讼解决、诉讼解决以及出庭诉讼等在内的大部分法律实务,既有教师的经验指导,也有学生从自身经历中的学习,其内容的全面性、实践性、针对性都较为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仅仅限于掌握法律、应用法律,还包括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地作出决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熟悉法律业务和实践、以及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等。上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恰恰是公安院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实践性教学应当大力加强之处。

警察执法绝不应是机械地操作法律,掌握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仅仅是操作法律的第一步。在公安院校的教学体系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不仅要传授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依法行政的法制素养,更需要学生熟悉公安行政执法的实践活动和有关规章、政策,进而培养学生处理实际执法问题的能力和洞察力。显然,这些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仅依赖“模拟法庭”这种单一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的。目前普通法律院系中大力推行“从实践中学习”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无疑为解决公安院校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实践性教学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野。

三、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拓展公安院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诊所式”法律教育因其最直接、最真实的实践性,在法学教育的各项实践性教学中独具魅力。当然,“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来源于普通法学教育,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公安行政执法的需求尚有不同。而且“诊所式”法律教育是“高成本”的教育模式。物质上,它需要比传统法学教育更多的资金支持;人力上,它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在美国以律师职业能力为训练目标的“诊所式”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后,如何本土化的问题也尚未完全解决。在“诊所式”教育模式中,学生需要直接参与真实案件,需要直接面对当事人,而囿于现行公安教育体制,公安院校的在校生不能作为正式的执法人员直接参与公安行政执法,也不能作为律师参与其他法律活动,这也成为“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公安院校推行的一个障碍。故目前在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中,典型的、纯粹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实施的少之又少,而且短期内进行全面推广也还缺乏客观条件。

但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一种新方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突出的“直观性”,则是其他实践性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其教学效果也已经为众多国家的法学教育所证明。因此,笔者认为,立足现有条件,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把握“从实践经验中学习”、“学习如何从实践中学习” 的“诊所式”教育的本质和精华,可以为我们《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实践性教学的拓展提供方向和思路。

1.借鉴“诊所式”律教育,要改变过去只重理论而忽视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传统观念,将法律职业化教育置于教育目标的首位,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我国法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市场经济下公安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头脑中系统的法学理论、法律条文知识,遇到现实的案例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演化成完美的解决方案,两者的转换还需要缜密的法律思维、坚定的法律信仰、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技能。而这些要素仅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是很难形成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施情况向我们昭示,直观、生动的实践性训练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更能够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公安民警的职业技能。

2.应科学界定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合理调整现有课时安排,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课时,以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最终效果。

近年来,为顺应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的发展,各法学院系纷纷将原来分别开设的《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两门课程合并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一门课程。其理论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救济法。除基本理论外,主要涉及的法律有《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与调整前相比,计划课时没有大的增加,而授课内容则明显增多。对于这样一门内容庞杂,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既能获得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初步具备清晰严谨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适应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职业能力,是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拓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实践性教学,应当把握好其训练内容。正如“诊所式”法律教育也并非面面俱到的实践训练一样,我们应当紧密结合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把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发展趋势,在保证实践性教学内容相对体系化的前提下,选择公安行政执法中的典型、重心环节(如《行政组织法》中的行政主体资格的确定,《行政行为法》中的行政强制与处罚,《行政救济法》中的行政诉讼等)进行实训,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保证实践性教学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应当适当增加计划课时,为实践性教学留有时间上的余地。

3.介于行政执法中“程序正义”的重要意义,应当将原有实践性教学中主要侧重实体法训练的方法改变为实体与程序训练并重,增加行政程序法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同时从教学计划的角度合理配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与其他配套学科(如《公安应用写作》、《治安案件查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的学习顺序及相互配合关系,力争使学生在相关学科的学习中能够形成“有效迁移”[1],这不仅能够使理论学习更具体系化,也可以使单科的实践性教学取得全面训练职业技能的效果。

4.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拓展实践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在完善已有的案例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教学法等课堂内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细化“模拟法庭”的实训内容和环节,积极探索更加直观、体验性更强的社会性实践教学方式。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已有的案例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充分发挥案例式教学方便实用的优势。案例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前者是由个案分析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规范,而后者则是由法律规范出发,针对具体案件进行适用和剖析。从某种角度来说,两者是相反的学习过程,但两者在选材、步骤、组织方式上具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选材时都应当注意案例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鲜)、典型性(紧密结合教学要点)、贴近性(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最好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案件);步骤都可以概括为准备、实施和总结;组织方式则一般都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因案例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方便经济,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以往的实践性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今后,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上述两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应当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演示教学法。目前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实践教学中,演示性教学主要体现为通过在课堂内演示有关诉讼的视听资料,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抽象教学的理解。但大部分视听资料有较长的生产周期,演示给学生看时往往已时过境迁,激烈的争论已经过去,诉讼结果早已大白于天下,学生失去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其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今后应当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力争通过现代化网络资源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最新鲜的法庭庭审和最直观的法理碰撞。此外,还应当积极拓展课堂外演示教学方法,通过到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实地观摩,旁听诉讼庭审、立法听证会、处罚听证会等,使学生亲身体会法律的价值和尊严、法律从业者的严谨和敬业,这对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感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3)细化“模拟法庭”的实训内容和环节。在以往进行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模拟法庭”中,实践性教学的重点在于“模拟法庭”开庭庭审的过程。而实际上,公安院校的学生在就业后更多地是参与一个行政案件在进入法院庭审之前的环节,如案件处理、行政调解、听证、行政复议等。因此,今后应当根据公安院校学生的就业特点,丰富“模拟法庭”实训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模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听证、模拟劳教聆讯、模拟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等内容的环节。当然,考虑到课时有限,在模拟时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最具典型性的环节进行。在“模拟法庭”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中,做到人人有角色、加强对抗性,这应当是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处。

(4)充分利用实习和见习,挖掘社会性实践教学的潜力。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在公安院校推行彻底的、典型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最真实的法律实践尚有一定困难,但各公安院校普遍有组织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的传统和制度,我们完全可以立足现有体制,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理念,挖掘社会性实践教学的潜力。实际上,这不仅仅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应当努力的方向,也是公安院校所有法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努力方向。

学生毕业前的专业实习主要是把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的检测,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期工作准备。毕业前的专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对自己知识的一次总检测。实习活动的特点是全部毕业生都参加且实践时间有保障,能够直接面对真实的公安执法工作。公安见习与专业实习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由于时间短(往往是假期),故实践训练的效果不如专业实习。但见习和实习都是学生参与公安实践的好机会,学生可以在参与办案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能够对具体案件进行法律的分析和判断,并将这种判断形成文字材料,作为学生实习和见习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应当说,专业实习和见习是当前公安院校的诸多实践性教学方法中与“诊所式”法律教育最为接近的一种方式。但实习和见习也有其缺陷。由于在见习和实习中,学生脱离了学校的教学,碰到知识和技能上的问题,不可能像“诊所式”法律教育那样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虽然在专业实习结束后,各院校一般都有组织实习总结活动,但是这种事后的总结和回顾难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况且这种总结常是侧重组织纪律的反思,而个人的自我回顾往往因当局者迷而无法发现问题。在实习或见习中,接收单位通常会安排正式民警对学生进行指导,但实践中常因民警自身也承担繁重的公安工作,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种指导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当然,专业实习也会有指定的带队老师,但很难想象一个带队老师能够充分满足几十个学生的各种专业性指导的需求。而事实上,带队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保障实习中学生的安全和贯彻公安工作的各项组织纪律。

如何发挥目前这种最接近“诊所式”法律教育理念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最大潜力?受“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启发,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对见习,尤其是专业实习中实习学生如何获得及时的专业指导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现有条件下,方便可行的办法是在取得实习单位的支持后,由实习学生和各专业教师之间建立经常性、必需性的联系,由专业教师同所指导的学生一起结合实习的具体岗位特点及要求,共同制定实习中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目标、训练步骤、训练方法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而指导教师则应仿效“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以团队的形式组成,以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师资的能量。考虑到面对面的指导受到时间、交通等成本限制,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完成。

(5)积极联系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援助中心,使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和公众法律咨询服务。这是“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传统途径。但在公安院校,因受学生管理体制以及教师从业范围的限制,过去少有开展。今后,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真正面对当事人,成为法律活动中“利益”攸关的一分子。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接触具体案件,获得更加直接的法律实践经验,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种法律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可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行政法学不是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科学,行政法学的教育也不应当是唯书本论的教育。公安院校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教学应该积极探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路径,从而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行政法学理论功底又具备较强行政执法操作能力的公安法制人才。在这方面,“诊所式”法律教育给我们的启示还远未结束。

参考文献:

[1]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14.

(责任编辑:黄小芳)

作者:李延军

第二篇: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探究

摘 要:在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改革进程中,打造“金课”既是教育部关于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文件的明确要求,也是高校着力提升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导向之一。在当下打造“金课”的导向下,结合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合理路径,既符合打造“金课”的新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公安院校警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此,文章结合我国新时期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标准理论,着重从学科内容整合、教学方式调节、认知导向调整等方面,对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进行实践反思和路径探究,以明晰课程改革要点,提升课程改革效能,切实提高公安院校的警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金课”标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专业人才输出体系逐步完善,高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范围和形式也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1]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明确提出了“金课”建设理念,并在全国各地各类高校部署和推行金课建设工作。[2]公安院校作为高素质警务人才输出的代表性渠道,其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工作系列化管理与统筹性安排,将直接对国家基层警务执法服务队伍的整体品质产生影响。行政法学课程作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公安专业学生接受法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涵盖繁杂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促使学生全面掌握行政法的精髓,并协调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长期以来,公安院校的行政法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与公安行政执法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尤其是传统的行政法教学模式在培养公安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和公安执法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3]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其教育教学效果与当前打造“金课”的新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鉴于此,改革和创新公安专业基础课行政法学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在金课理念指导之下,针对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反思,一方面通过对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实践现状的针对性分析,总结当前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意图改善传统上的公安专业基础课行政法学教学内容枯燥、高耗低效的弊端;另一方面,结合“金课”建设的标准,从我国公安教育的实践出发,以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深入地推进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向高水平、科学化方向发展推进,从而切实落实教育部有关“金课”建设的政策精神和具体要求。

一、“金课”标准与高校课程改革概述

(一)“金课”标准

“金课”一词,来源于2018年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该会议指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要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2018年8月,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概言之,“金课”是关于高校课程教学未来实践提出的建设性标准。[4]具体而言,“金课”标准就是“两性一度”。所谓“两性”是指高阶性、创新性。前者是指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它与培养学生的复杂问题分析和解决思维意识培养相互結合;后者是指高校课程教学教学应体现出时代前沿性,将教学方式创设为具有探究性、个性化的实践形态。[5]所谓“一度”,则是指高校课程内容的设定应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在课程授课期间创建“最近发展区”,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想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形态。[6]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金课”标准下的课程改革模式主要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以及社会实践金课五部分。当前,高校教师落实“金课”标准系列工作的有序安排,为教学活动探索在“金课”标准之上提升教学成效提供了应然趋向,也为教学工作的统筹性安排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高校课程改革

高校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不断进行调节与优化的直接体现,是提升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品质的主导条件,它具有基础性、多元性、时代性等特征。[7]自2008年以来,国内高校课程改革工作始终保持着稳中求进的发展状态。一方面,高校课程改革着重突出理论与实践比重的合理对接;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改革着重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衔接。[8]高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其乃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打造“金课”的导向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它不仅抑制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限制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就应始终坚持以行政法学的社会应用实际情况为背景,深入分析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灵活地进行行政法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公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应当为培养公安专门人才服务,紧密联系公安实践。改革和创新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对各公安专业培养预备警官的行政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预备警官们走上公安实践部门后能尽快融入执法实践。

二、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中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改革实践难度大

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公行政、国家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权、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用、行政命令等)、行政法制监督和行政救济等多个方面,内容体系庞杂且涉及面颇广,几乎包含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实现行政法学理论知识与公安行政执法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与正确学习动机相结合、教师科学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无疑是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9]当前,在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往往采取局部实验到整体推行的探索策略,但由于行政法学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很大,一方面存在各种条件的局限性矛盾之状况,而在另一方面又不免呈现不断产生新问题的状态。此种课程改革推进过程相互交错的状况,自然增加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的改革难度。

(二)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分离,结合点难以掌控

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主要采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教学过程相互分离的教学形式。虽然理论与实践分离可达到“专项教学”的目的,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指导预备警务执法人员可以懂法、用法,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法律概念进行概念考核,为此,学员在进行课程学习后往往会出现两极化的状态,课程开设的价值被降低。[10]同时,公安院校中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对于行政法学课程的理解往往仅仅停留在表层,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后很难切实的体会课程学习的价值,从而对于行政法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足,此种状态也增加了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难度。

(三)课程改革缺乏计划,改革工作无法长效推行

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实践战略,它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取得良好的实践成绩。但从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状态而言,公安院校主要采取阶段性课程改革实践方式开展工作,且对于如何进行长期性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施大多缺乏长远的计划。比如,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依旧以传统的应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指标,对于如何循序渐进的进行课程改革工作却无可行的计划,这些均是公安院校日常课程改革工作无法长效推行的体现。

(四)管理者与实践者认知趋向不同,改革操作存在矛盾

公安院校中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践困境重重,与高校管理者与教学改革实践者对于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认知趋向不同也有着一定的关联。[11]其一,高校管理层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成效进行把握,而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详细实施部分的分析相对弱化。而一线教师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实践角度上进行探究,更注重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所产生的详细变化,而对于大方向层面的理论探索则相对较少;其二,课程改革工作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衔接上,存在着管理因素错位的情况,这必然会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冲击。这样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状态,自然也无法保障其课程改革成效。

三、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路径

(一)课程内容纵向整理,打造混合式“金课”

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虽然前期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后续课程探究与分析时,依旧要时时结合我国新时期提出的高校教育改革相关理论和政策,重新进行课程改革系列工作的统筹分析。其一,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内容分析时,应坚持纵向层面的推进,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层面的详细切割。其二,构建线上与线下课程相互结合的课程安排模式,凸显课程改革中内容的立体化特征。[12]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所采取的课程改革方案为:第一,借助网络新媒体资源,将行政法学课程进行“微视频”转换。例如每一小节中各种类型的“行政行为”等关键性知识点,均采用视频资料精简处理法进行授课。行政法学课程网络教学资源除了针对知识点拍摄的“微视频”外,还包括相配套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课件、练习题、测试题以及相关网络学习资源等。此外,还应重点研究如何保证行政法学的网络教学资源被公安专业学生高效的学习和利用。第二,在所设定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方案中,一方面要对如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内容整理方面寻求和设置相应的要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应按照行政法学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逻辑关系,在局部实验期间设定良好课程知识体系,减少课程改革中的知识体系缺失抑或是课程改革实践受阻等状况。第三,在线下推行课程改革时,教师要坚持线上资源与线下课堂互动的相互承接,逐步打造新时期的线上线下混合性“金课”资源。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得以有序性推进,必须在改革中总体把握课程内容,将线上和线下资源有机融合起来。概言之,解决“以偏概全”的课程改革实践阻塞性问题,是当前“金课”标准环境之下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有序性实施的重要环节。

(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适当进行学习难度调节

根据“金课”标准,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创造性、引导性的教学,而不是局限于实践或者是理论单层面之内。因而,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自然也应针对当前存在的课程授课分离化实践情况和难度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一,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深入落实期间,逐步将理论与实践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这里所说的结合,不是单纯的进行某一部分内容合并,而是真正的运用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运用灵活性;其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特征,适当的进行学习内容的转换,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金课”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为了确保系列工作得以持续性推进,所采取的系列实践要点整合为:第一,授课教师进行理论知识授课部分,着重对“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内部行政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对行政法学课程的研究主体内容进行了框架认识。第二,剩余四个主体框架之下包含的行政法應用、行政法应用主体、行政行为方式等多个分支内容的讲解,采用了理论概念融合于经典案例的方式进行授课,指导学生将行政法学理论与法务实践环节有机承接起来;第三,当遇到“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等理解难度较大的授课内容时,授课教师有时会直接采取在线视频情景互动法进行课堂探讨,有时采取课堂情景模拟还原法进行讲解。此外,授课教师在序列性工作安排时,应当尤为注意结合不同专业学员的群体特征,将教学知识与学员的学习需求承接起来,构建“活跃”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实践环境。[13]概言之,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有序化推进,关键在于结合课程实践的实际情况,弥补当前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将原有的课程实践要点不够合理的领域进行有序性调节。同时,行政法学课程改革也要求授课教师应不断地创造学生能力提升的最近发展区,在课程改革优化期间,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形成课程改革计划,实现课程教学周期循环

“金课”标准中的“高阶性”除了突出高校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实施应凸显社会实践性,还要求在高校课程改革工作具体落实时,应着重体现课程改革中的时代性、预见性特征。[14]其一,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工作分析时,应着重突出课程改革需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开展,进而保障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扎实性;其二,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分析时,逐步构建起与课程改革核心相互对应的循环实践性条件。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新时期“金课”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课程改革要点整合如下:第一,以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开展的基本状态为向导,形成行政法学线上线下知识学习体系构建、科学在线答疑以及课堂云班课作业交流等快速的课程教学互动沟通体系建设。第二,教师在线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期间,要及时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课程授课情况等方面进行情况记录。第三,教师除了分析学生每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同时也在行政法学课程考察部分进行变革。其中既包括课堂中情景互动考察,又包括行政法学基本概念辨析,其过程进一步增加了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施的活力。概言之,在“金课”标准的指导之下,对于公安院校中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一方面是关于如何进行课程内容实践形式的持续性变更,彰显课程教学的时代化特征;一方面是针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相关环节探讨深入,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内容综合分析与探索的构成部分。

(四)科学调整参与主体的认知导向,做好改革定位

在“金课”标准之下实行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实践期间,想要彻底改变课程改革内外不一的问题,自然也需要从实践参与主体的视角上寻求和把握问题处理的要点。[15]其一,一线教师与管理者要同时从管理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问题调控;其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具体推进期间,需在如何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各个部分工作串联层面寻求优化途径渠道。

比如,某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系列活动安排时,着重是从实践参与群体的视角上寻求问题处理的方式:第一,在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相关政策目标引导之下,着力将行政法学课程打造为具有创新性、探索性以及开发性的课程。第二,学校管理者深入到一线课堂中去,通过听课、课堂跟踪学习等方式,不断的调整整体大于部分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认知趋向,而一线教师也经常通过在线教研、线上沟通学习、线下金课互动体验等方式,纠正部分大于整体的错误认知趋向。第三,在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情况阶段性分析时,实行课程目标定位、课程教学关键步骤、课堂授课视频保存等方式,确保“金课”建设的新时期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各部分工作之间的有机衔接。概言之,“金课”标准的提出,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工作深入性推进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作为行政法学课程改革途径的主体,其认知趋向和实践探索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行政法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成效;另一方面,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认知导向趋同,既是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长效性引导的重要环节,也是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应然实施形态。

参考文献:

[1]王晓蕾,林妍梅.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发展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9(12):24-27.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13-16.

[3]王小晶.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新西部,2018(9):84-87.

[4]江爱华.“金课”建设的时代背景、核心任务及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9(24):53-54.

[5]江雪情.从“线上金课”窥视中国高等教育“金课建设”质量[J].现代大学教育,2019(6):36-41.

[6]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6.

[7]陆国栋.如何打造真正的大学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6(2):35-38.

[8]陆国栋.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分析与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54-58.

[9]宋华琳.70年来中国行政法学总论的体系化及其改革[J].社会科学文摘,2019(12):67-69.

[10]王韬.苏格拉底式案例教学在行政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4):42-43.

[11]戴慧君.卓越法律人才视角下行政法学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8):85-89.

[12]吴敏,肖志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中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20(6):117-119.

[13]吕学军.公安院校行政法案例教学改革探索[J].宁夏教育,2019(11):36-39.

[14]师悦,汪霞.助力打造研究生“金课”——基于应然与实然的对比分析[J].高教学刊,2019(24):86-88.

[15]刘雨嫣.法学本科行政法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5(10):112-114.

作者:袁周斌

第三篇:政府法务人才需求导向下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方向初探

政府法务人才现实需求下的行政法课程设置,面临着理论与实务在衔接上的困境,而这种困境并非传统单层次的脱节,而是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皆面临断层的困境,笔者将此种现象成为“双层脱节”。

与以往的研究面向不同,笔者认为,为应对政府法务人才的工作需求,高校行政法学的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上同时做出改变,在教师的讲授方法和讲授内容上同时架构理论与实务的衔接,这种衔接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所在。具体而言,这种双层脱节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的困顿:学生参与的缺位

如何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是长久以来教育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制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思维发散性以及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度,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要素,能够主动地发挥青年学生的优势。笔者认为,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低、参与感弱是教学方式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如果不解决学生的课堂参与问题,很难在教学方式的设置上及时、有效地回应实务需求,难以应对政府法务工作需要。

传统的高校课堂的特征是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反应,即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往往会通过言语的讲解和灌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习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在此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被固定在了传统的框架下,即完全围绕课本内容进行讲授,以且仅以教材为授课内容,最多也只是在讲授过程中以先前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很难以得到发散性地训练,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其所掌握的内容也仅仅是教材中的固定内容,就算是完全掌握了教材内容,也不见得可以理解行政法学的原理;再退一步说,即便乐观地认为学生掌握了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但是围绕教材进行讲授的方式(尤其考虑到教材多出版于多年前,多与现行成文法内容冲突的情况)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转化教材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是否会造成知识与能力不匹配形成“纸上谈兵”的固化思维,值得深思。

二、理论背离实践:课程内容衔接上的断层

作为一种课程内容设置模式,法学实践教学与传授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教学相对,是形成“法律头脑”的必由之路。它本質上是“课程的实践化”1,以问题(主要是案件)解决为载体,以法律实践过程或模拟法律实践过程为手段阐明法律原理、法律规则。通过对法律实践过程的参与或模拟参与,受教育者在实际案件的解决过程中体验法学知识与方法的可能应用,养成法律职业素养,以形成解决法律问题的初步能力。

任何知识、方法与技能都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传授的,而课程的具体内容乃是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载体。学界中有观点认为,法学实践教育与法学理论教育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层次,法学理论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应当借由理论教育积极向实践教育转变的方式进行改善,2这种对立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以行政法学科来看,行政法学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虽然应当通过针对性地训练等方式予以加强,但是对于行政法原理、行政法基础概念的掌握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缺失理论基础的行政法学知识架构,如同缺少地基的大厦一般摇摇欲坠。

因此本文认为,具体到行政法学科的设置上,应当在理论的传授内容与实践的训练内容中相互保持一定的衔接性,使实务中运用到的行政法学基础理论能够充分对应到之前所获取的行政法学相关原理知识中。但令人惋惜的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行政法学课程设置中,虽然作为教育部规定的法学核心课程,行政法学相关理论能够在本科阶段得到充分的讲述,但是对应的实践训练则相比较而言有些缺失,法学诊所等实务课程无法承担起加强实务训练的重任。此外,在目前已有的实务训练中,往往在内容设置上会涉及到几乎全部的法律部门,行政法学相比较而言只会占到很小一部分,更遑论内容上与之前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对应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状况?笔者认为可以归咎于行政法学课程设置的“过度理论导向”。在课程设置的理念中,存在着理论导向的传统观念。要求学生掌握法条背后的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仅仅以理论的掌握为根本且唯一要求,不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加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就不得不称这种观念为“过度理论导向”了。如上所述,行政法学科设置既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也不能过度主张理论向实践的转向,即应当秉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导向。但众所周知,在目前我国各高校行政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中,过度追求理论化的教育是无法忽视的事实。这种现实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的多元多样、各高校研术型的学科发展定位等。但在社会不断变革的如今,人们亦寄希望于法学院教育能够培养一个人掌握适应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通过法学教育,法科学生应当步入社会时具备相当的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其中当然包括行政法学的变迁。基于此种考虑,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行政法学的学科内容仅仅或者过度地涉及行政法学抽象理论,而对实务能力不管不顾的话,毕业生应对实务工作的能力可想而知。此外,很多学生抱怨行政法体系庞杂、内容生涩、枯燥难懂,本文认为这既有行政法学本身内容的客观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够在日常理论涉猎中获取相应的能够应对今后实践活动的知识,那么行政法学的趣味一定会有所显现。

加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仅局限于课堂参与,在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上应当皆有所体现。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感知,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上的缺陷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教学方式的设计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课程内容上,例如“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就是过度推崇理论讲授。因此,在以胜任法务工作为改革目标的行政法课程改革中,要兼具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回应现实要求,树立现实导向。

三、可能的改革方向:教学方式与内容变革

笔者认为,走出目前行政法学教学中实务能力的不足,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遵循学生能力的形成规律,构建一个既与理论教学相衔接、又相对独立的实务课程内容、方式是政府法务人才需求导向下的行政法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改革的方向应立足于以下两点:

(一)构建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的衔接体系

在我国,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两个环节。法律技能是一种与日常生活技能不同的专业性技能,是一种“受在先的理智活动指导的理智操作,是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职业者应该具备的将法律思维能力、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综合于一体的能力和技巧”3。因此,它只有在系统地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不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就不可能形成法律技能。而理论教学是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原理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以法律思维和法律精神培育为核心的理论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法学理论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与法律技能形成的密切关系,法学实践教学首先应当坚持的原则是与理论教学相衔接,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体系。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奠定理性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深化学生对法学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二)实务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建构

法律技能是法律职业所要求的、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完成法律职业工作的能力的总称。它是由一套众多能力所构成的体系,其中核心技能体现为对法律规范和原理的理解力、寻找认知法律能力、感知现实中法律问题的能力、调研写作能力、法律判断推理能力、职业道德與品质等。法律职业能力所需要的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法学实务教学应当按照学生能力的成长规律设置实务教学课程,安排实务课程内容,构建一个占据相对独立地位的实务教学体系。以往的实务训练是通过附加在理论教学中的案例展示、文书写作等内容进行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法律诊所课程也因为师资、课时等原因难以进行实效性的开展。因此,在实务需求的面前,构建可行的、相对独立的实务课程内容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理论与实务相衔接且实务训练具备一定独立性的前提下,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才能有效地回应现实实践。

立足于此,笔者认为实务需求下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可以着眼于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两个层面,与前文所述“双层脱节”一一对应,构建政府法务人才需求导向下的行政法学课程。

(三)学生参与课程进程

以上两点主要体现了课程内容上的改革方向,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笔者认为应当顺着上述思路,即增强学生在教学进程中的参与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课程推进的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转换先前的固定思路,转变教学进程中的学生定位,将学生作为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推进主体。

第一,赋予学生以实务课程的选择权。法务人才培养需求导向下的行政法课程设置,应当以选修课为主要载体,学生在了解到实务课程的课程机构、主要内容后,应当手握选修与否的选择权。实务课程不像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课程,其内容相对而言较少涉及基础原理、基本原则性理论内容,而是较多地将目光集中于实践训练,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规划不同,就业面向不同,因此,应当由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实务课程,这也有助于在课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

第二,在实务课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课堂主导力是一个边界不明确的概念,笔者认为,其可以在课程时间、训练内容等方面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譬如,在上课时间的选择上,由于课时在课程设置前已经明确,因此在确定的课时要求下,学生可以借助线上的方式,自主地选择实务训练时间,以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进行实务训练,并且将训练成果、困惑上传至课程共享平台,充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另外,在训练内容上,实务课程教师应当将实务内容(以实际案例为主)的选择交由学生进行,在先前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学生对于行政法学的概念、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因此产生了困惑,因此,若由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实务内容,可以事半功倍地发挥实务课程贴近事实、问题导向的长处。

参考文献

[1] 蔡立东,刘晓林:《新时代法学实践教学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5期。

[2] 陈伟:《从法学通识教育到法学实践教育的转向——兼论法学教学方法的变革》,载《法治研究》2015年第1期。

[3] 房文翠 《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原则》 中国大学教学2010 6

作者:郝翰

上一篇:企业技术开发论文下一篇:护理电大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