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个人与世界》一章内容为基点,讨论教育个体、教育世界及这两者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教育世界与教育个体的阐述,思考当下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的关系问题。教育个体不仅指受教育者,而且包含教育者。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根,教育世界不断在生活世界中汲取营养。探寻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的相互关系问题实际上也是在探索教育世界的真善美。

第一篇: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论和谐劳动关系与三方协调机制

【摘要】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复杂多样的劳动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三方协调机制也不尽合理。本文在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劳动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方协调机制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劳动关系 三方协调机制

一、劳动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1、微观经济学分析

劳动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其背后隐藏着某种交换关系:一方付出劳动,另一方支付相应报酬(工资、福利等)。劳动关系是一个商品交易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为了获得工资收入,资本所有者购买劳动为了获得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增值。双方交易过程中的身份角色不同,其行为目的当然也不相同,从经济人角度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劳资双方都存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资本所有者以生产与经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劳动者所有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即谋求工资、福利等的最优化。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利润和工资的份额是此消彼长的:利润多了,工资份额自然会减少;反之,工资份额增大了,资本所有者剩余的利润自然就会降低,即一方收益的最大化必然是以另一方的收益最小化为前提。正是这种利益分配上的相互牵制使得劳动关系双方时常出现矛盾冲突。

劳资矛盾冲突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相当于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政府作为第三方参与,其行为能使劳动关系发展更和谐、经济市场运行更有效率。在劳动力价格谈判中,劳动力价格除受边际产出的影响外,还受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等的影响,如果政府能够出面提供谈判的规则,规定最低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会使谈判更有效率。

2、博弈分析

从博弈的角度看,劳动关系就是劳资双方在权利利益上的合作与对抗,双方的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招工应聘时,双方对彼此的信息了解不充分,双方都有自己的待遇(或协议)标准或心理底线,当一方提出一种待遇方案,另一方会与自己的标准比对,并提出自己的异议和要求。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即几次博弈)之后,达成一致。劳动者进入工作岗位后,还会因要企业兑现待遇承诺,甚至加薪等和资本所有者进行博弈。劳动关系博弈双方,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所采取的行动既可能是同时的,也可能有先后,既可能是“静态博弈”,也可能是“动态博弈”;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对彼此的博弈标准和底线了解的全面与否产生了“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当然,双方得到的信息越多,博弈会越有利。

但是,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严重失衡的,劳动力供过于求,劳动者在讨价还价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在劳资“天平”失衡的一端,即劳动者方面增加砝码,以抗衡资本方。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在处理劳动关系的过程中,都需要有第三方的介入,一般情况下,第三方角色都由政府来承担,劳动、资本、政府构成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在三方协调机制中,政府代表国家利益,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调控劳动关系,促进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发展。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劳动关系正处于历史转型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协调型转变,劳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还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呈现如下特征。

1、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我国劳动关系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稳定、静止的状态,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

其一,我国已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这些劳动关系的形成和法律适用存在差异。

其二,我国目前劳动者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存在城市劳动力与进城务工的乡村劳动力、临时工与正式工、全职劳动者与兼职劳动者等就业人员。他们的社会背景、自身素质、享受待遇、适用规章各不相同,使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多样性。

其三,劳动关系的变更与终止逐渐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向市场调节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

其四,大批跨国公司和国际财团在中国设立企业机构,促进了中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这种涉外劳动关系的发展要求中国的劳动关系运作要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公认的国际劳工标准及惯例。

2、我国劳动关系存在问题

(1)劳动关系不均衡。企业劳动关系失衡: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所有者有高度自主权,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处于被管理、被支配地位,且工会依附管理方,自我组织化程度低,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与资本方的力量悬殊,无法抗衡,而本该起到平衡劳资力量作用的政府却基本无所作为。

劳动市场非公平性: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加剧了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实力对比的不平衡,资强劳弱的特征明显,资本作为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要素逐渐缺乏竞争力。

政府的天平偏向资本:政府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不但没有切实保护好劳动者的利益,甚至还向资本方倾斜。

(2)三方机制不作为。虽然各个国家劳动关系的具体模式不同,但在劳资关系的处理上,总体上都采用了三方协调机制,避免单方决定,以此来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的不同需求。而我国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的建设与运行存在一定缺陷,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高,且多流于表面,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第一,雇主组织。在国际劳工领域,代表企业一方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作为中国雇主组织的代表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其地位一直未能在国内立法上予以明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企联在三方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中的职能发挥,也与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很不相称。

第二,工会组织。由于工会委员会中拥有高比例的高层管理人员,工会委员会更加倾向于在结构内部协调雇员与管理方的利益分歧,而不是代表工会成员与管理方谈判;由于工会组织在体制上隶属于企业,很多企业的工会干部兼任党委和行政职务,使工会难以保持其应有的代表性和独立性。

第三,政府。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工会和雇主组织自身的功能及能力较弱,政府不得不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管理,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政府实际效率很低,官僚机构膨胀,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反,他们还助长了现存的不和谐状况。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改进

三方协调机制要求政府、雇主和劳动者三方代表,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等方面,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发挥好各自的作用,进行协商对话,消除误解,弱化有争议的问题,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共同协调劳动关系机制。正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一样,三方协调机制就是要保证劳动关系的稳定性,缓和劳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三方协调机制在立法层面上的体现

复杂的劳动关系对法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完善、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立法层次,在制定、颁布与特定利益主体相关的法律、出台相应的政策时,应要求利益相关者参与,充分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其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为三方协调机制的完善提供制度支撑和规则平台。

国家一级应当体现国际劳动的原则,从宏观角度平衡三方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地方一级和产业一级应当体现地方的灵活性和产业的特殊性;企业一级应主要由企业、劳动者自行协商,政府只给予原则性干预。

立法针对力量不均的劳动主体应当“差别”对待:对于劳动者的弱势性,立法应当适当偏重保障劳动者的利益,给予工会一定的制约资本方与政府的权利;对于资本方的强势性,立法应当对其权利采取一定限制措施,并监督防范“官商勾结”;而对于政府的不作为甚至“偏资”行为,立法应当规范其行为,限制其权力,制定更为严格的惩办与监督措施。

2、三方协调机制中的劳动关系主体行为

(1)雇主组织。一方面,雇主组织作为三方协调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与工会进行对话和协商,也要体现出对政府和劳工政策的态度;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协调和维护各种所有制下企业的利益,促进雇主和投资者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单一组织很难代表全体雇主利益,三方协调机构中的雇主代表可以考虑由企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家协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主组织共同组成,使其更有代表性。

(2)工会组织。工会是作为与资本相对抗的组织和力量而产生和存在的,主要作用在于平衡劳资关系双方的力量,通过三方协调机制建立社会伙伴关系,为劳动者谋求经济利益与社会保障。所以工会应当改变当前对企业行政的从属地位和几乎名存实亡的现状,回到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角色上来:在较大的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中施行工会主席直选和工会干部委派制,以便彻底打破工会干部在经济利益上对企业老板的依附关系,有利于工会干部充分履行维护职责;对于众多小型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要突破单位限制组建联合基层工会,由这些工会组织统一吸收难以独立建会企业的职工加入。除此之外,工会还应当对政府工作进行一定的监督,对政府职能有一定的制约能力(当然,这种制约需要健全合理的法律协调),以便促使政府保护劳动者利益。

(3)政府。在我国现阶段政府部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主要职能应该是:立法、组织、服务、监督。所谓立法职能就是要求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法律体系,为劳资关系的三方协调提供标准和依据;组织职能要求政府应当积极组织建设三方协调机制及其组织原则和协商规则等,在协商过程中确定议题、时间、地点,组织协商,并组织议定事项的实施等;政府的服务职能是首先要政府按照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对参加集体协商、集体谈判的雇主代表和工人代表的身份予以确认,并在谈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料,而后,在劳资双方的合作中给予指导帮助,提供中介、咨询等信息服务,给予必要培训,促进劳资合作;最后,监督职能是监督劳资双方协议履行情况,及对劳动争议的处理情况。总的来说,政府部门就是要沟通三方信息、协调双方利益,指导三方协调机制的运作与完善。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只有三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才能实现三方协调稳定,一旦有一方权力过大、缺乏制约,就会形成“跷跷板”之势。我国当前正是三方非均衡状态:劳资对比悬殊,资强劳弱且工会名不副实,政府权力无人制约,偏重资本方,这使得资本与政府处于一端,把另一端的弱势劳动者高高翘起,劳动者权利无法真正得到保障。如何限制政府行为应当是解决我国“跷跷板”劳动关系的根本所在。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要实现三方稳定的劳动关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仅应当在法律、经济等方面有所改进,还应当在政治体制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 尹辉荣:劳动关系调节、处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金廉侃: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

[3] 吴宏洛:转型时期的和谐劳动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代晓非

第二篇:师、生、校三者关系探微

摘 要: 本文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个人与世界》一章内容为基点,讨论教育个体、教育世界及这两者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教育世界与教育个体的阐述,思考当下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的关系问题。教育个体不仅指受教育者,而且包含教育者。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根,教育世界不断在生活世界中汲取营养。探寻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的相互关系问题实际上也是在探索教育世界的真善美。教育世界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寓于教育个体中,教育个体不断解构和建构着教育世界,以期教育世界不断取得新发展,不断促进育人工作走向完善。

关键词: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个人与世界 哲学之思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历史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构建起杜威对于民主社会的“理想国”。书中详细地阐明了民主社会所包含的思想,并把这些思想化为教育理论,不断引发我们的思考。全书探讨了几对二元问题,如劳动与闲暇、实践与智力、个性与联合等。本文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个人与世界》一章为基点,思考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间的关系与意义,探究当下师、生、校三者间的关系问题。

一、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的关系问题

(一)教育个体:师+生≥师生

“人的奥秘,是哲学的奥秘所在;探寻哲学的奥秘,就是在求解人的奥秘”[1]。因此,讨论教育问题的哲学意义最终还是要回归至教育个体的讨论。

在教育场域中,教育个体不仅指学生,还包括传统认知中教育权威——教师。对于这两者的讨论在教育学研究领域从未停止。无论是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三中心,还是杜威的新三中心,对于这个问题看待的角度不一样,势必会导致他们的教育理论的实践结果也不尽相同。师生关系的讨论从最初的二元对立说逐步发展至当下的基于现象学与解释学的主体间性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认为,主体间关系是在语言共同体中通过对话形成的相互理解的关系。不仅人类之间可以生成主体间的关系,甚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是一种相互协调的“朋友”关系,是一种“主体间”关系。

有师,有生,才谓师生。在师生交往互动中,教师不断尝试建构学生的新的知识体系,学生不断生成,“这种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累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2],此后学生反馈教师,不断相互理解,达到共生状态。在达到共生的过程中,师生是“双主体”关系,也是“双客体”关系。学生在知识生成过程中是主体,同时在被教育者认识过程中也是主体;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是主体,在被教育者认识的过程中也是主体[3],师生是主体间的关系。

《民主主义与教育》曾论述“关于个人或自我在认识中的作用的含义,即总所承认的信念的重新定向或改造”[4]。我们对于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便是信念的重新定向,这使得教育个体重新审视自己在这种关系中的定位,在生成教育本质时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主体及选择更合适的教育规律进行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建构,在教育的各种场域中适应与发展教育个体。

教育个体在整个教育要素中应该居于核心位置,无论是知识体系的建构还是教育个体间的交往,都需要教育个体发挥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状态都沉浸于习惯和定势之中,不断形成和不断打破是我们生成与建构之路上的常态。雅斯贝尔斯将这种动态的生成形式称为“超越”,教育主体不断发挥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不断超越。这种超越一定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探索、理解、交互以取得进步,不存在与他人进行的比较之中,而是存在于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之中。

当我们建立起基本的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时,不妨进一步思考教师和学生的相遇是否仅仅是“师生”一词所代表的浅层意义上的关系问题。师生间的主体间性旨在师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相互尊重,但在知识层面上师生仍处于不平等的状态。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学习经验都要优于学生,此时教师具备知识的“权威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阶段,运用知识可以挑战“权威”。当与这种权威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积极反映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和学生发挥促进作用,此谓教学相长。此时师与生的结合便不再仅仅是师生,而更像是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存在。这种师生共同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会使得师生超越原有的师生关系,突出的是师生间产生的和谐愉悦的状态。师生间的这种愉悦感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对教师而言更容易获得职业幸福感,达到更好的学习与教学效果。这里的师生关系不再仅仅是上文所述的师生间的主体间性,更是在发挥主体间性作用的同时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能够在师生相处之时不再局限于刻板的师生关系,而是处于更加和谐融洽的关系氛围之中。

师生关系问题本就不能够局限在传统思维中的师生地位问题,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在师生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正是有了相互间的交往,产生“视域融合”才会逐步走向和谐、稳定、健康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互动交往中,教育个体的关系式可以理解为师+生≥师生。

(二)教育世界:教育即生活

教育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人们的相互关系之中。本文探讨的教育世界以学校为场域,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的人际关系,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为活动内容的师生生活世界。

界定教育世界最终落脚在生活世界上,从教育最早的起源与发展角度来看,教育来源于人们社会生活之中。教育世界的根始终深深地扎在生活世界,教育世界在生活世界中汲取营养,生活世界不断滋养着教育世界,给予教育世界强大的支撑。

对于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胡塞尔,但他本人并未给予它一个准确的定义。在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各位学者中,倪梁康在《现象学及其效应》中写道:“生活世界的最基本含义当然是指我們各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在德国现象学家黑尔德笔下,生活世界是“comprehensive horizon”,即无所不包的视域。生活世界可以理解为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真实可感的世界,在这其中我们可获得各种资料经验、体验到各种情绪及进行人与人间交往互动。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既然教育并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与过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过程是一致的,它所能提出的唯一最终价值正是生活的过程本身”[1]。这里旨在说明教育与生活具有共同的目的,其达到目的本身的过程也具有相似性,验证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不仅演绎杜威先生的教育理念,更着重凸显在教育与生活的同一性。教育存在于生活中,教育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具有生活世界的特征。教育世界也有其特殊性,有其特定的群体、环境、规律、功能。教育的发展具备相对独立性,虽然受到生活世界的影响,但仍能够反作用于生活世界。

我们常有误区是教育独立于生活而存在,将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割裂看待。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认为:“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化,那么他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变革。”这里杜威认为教育必须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场域,更是社会生活的真正形式的体现。教育世界的特殊性是教育的保鲜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与生活世界的区别,才能使得教育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具有标识性,不断深化教育世界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正如上文所说,倘若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是割裂开来的两部分,就像树没有了大地的滋养,从枯黄走向枯枝断叶。

(三)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从二元分离走向辩证统一

教育家们不断描绘着教育世界,以期变得更加美好。何以理解美好的教育世界?积极探索教育世界的真善美,最终说到底也是教育家们不断探寻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相互关系间的问题。

1.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未脱离社会生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教育未独立于社会生活。因此,教育个体即社会生活的个体,在生活中,学习生产、生活的经验,后喻文化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一时期,教育未成型,就意味着教育个体、教育世界不存在准确的认识,关于两者的关系就无从谈起。教育更多地依附于生活,学习技能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本能。

2.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的二元分离。

近代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主客体对立起来,认为人的思想与实在的物质二元构成世界。随着教育活动从社会生活中逐步分离出来,教育世界与教育个人变得更加明朗。教育世界形成了独立形态,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由此产生一系列有关教育的物质形态,当时教育世界成了教育的客体。作为教育主体的个体是“绝对观念”,教育世界成为绝对观念的外化。根据笛卡尔的观点,教育个体还是教育个体自身的存在实体,其存在不需要教育世界的存在而存在。

教育个体发挥其主体性,认为能够凭借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育的生成,教育世界仅作为客体承载其教育作用的发挥,对教育个体的影响作用甚微,两者仅仅保持着简单的主客体二元关系。整体上看,教育个体独立于教育世界而存在,教育个体发挥怎样的功能与教育世界则无较大关系,两者可以独立存在,教育个体可以脱离教育世界。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观点中忽视了教育世界存在的意义与作用,过于强调教育个体的功能。教育世界从生活世界中独立出来,形成独特的体系,在这其中,教育个体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教育世界的存在,教育个体才会出现。教育世界是教育个体的世界,教育个体是教育世界的个体。

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的二元分离,导致我们在认识问题出现片面、割裂地认识教育问题,将教育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教育个体或教育世界的单方面因素。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二元论的局限,开始讨论如何消解心物二元对立等问题,并开始尝试解构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从而能够建构出更加符合科学化的教育世界。

3.教育个体构建教育世界,教育世界关怀教育个体。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中,反对个人至上论的同时反对社会至上论,这两种观点都会存在片面性。探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成为杜威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令有机体满意的,有时候是令它不满意的。在关系不满意的情况下,局面可以通过相互通过调节得到改善,使得局面有了改善的种种变化若主要在有机体一方(这种变化绝不完全在任何一方),该过程就叫“探究”[5]。

教育个体与教育生活间的关系就是上述的有机体与环境间的关系。教育个体生活于教育世界中,与教育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相遇、产生摩擦,最终走向趋于平衡的稳定的教育生成。教育个体包含了教师与学生,这两者在同一教育场域中,面对同样的教育问题,其认识势必是不同的,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当教育个体的价值判断完全符合教育世界的普遍规律时,就达到这一问题解决的平衡点。反之,教育个体要通过不断的调试,不断地与教育世界发生摩擦使得这种不适程度不断降低,最终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达成新的平衡点,教育世界会进一步趋于完善。

教育个体在教育世界的现实性上,总会不同程度地反映教育世界的普遍性与规范性。教育个体不是单纯的固有的存在实体,他是一切教育世界的关系的总和。教育世界的普遍性总是寓于教育个体的特殊性中。教育个体间发挥主体间性才能形成教育个体对教育世界的关系的认识。

教育个体的自我意识总是体现着教育世界的内容与形式。人们对与教育世界的自我意识的认识是超过教育个体的自我意识,将教育生活的自我意识体现至教育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无论教育个体的自我意识有怎样的认识,这其中都存在着教育世界的组织内容与形式。在教育个体生活于漫长的教育世界中,教育生活的烙印早已印刻于教育个体,教育世界也赋予了教育个体存在的意义。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新的生气”[2]。从雅斯贝尔斯的这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寻求到支持。教育世界正是由无数的教育个体将其本身带入教育世界,使其不断处于教育世界的浸染中。教育个体也就自然有了教育世界所展现出的共性特征,加之其存在于本身的個性,一同构建起与以往不同的教育世界,哪怕这种不同仅仅是一点点的突破,这都将引起教育世界的变革。这种构建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即“有控制地或有指导地把不确定的事态变换成一个区别成分及关系成分上十分确定的事态,以致把原事态的各要素转化为一个统一的整体”[5]。

“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而且总是必须在社会环境中成长”[1]。教育个体在追寻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世界会让他受到自身价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个体的价值观念。

教育个体构建起的教育世界关怀着其内部的各组成要素。教育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但是无论发展的何种阶段,他都具备人类教育的普遍性和永恒不变性。教育世界所构建起的本体规律是不变的,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普遍的、稳定的、内在的、必然的。正是因为两者间的普遍的、稳定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个体能够在遵循教育本体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活动”,“自由获取知识”。杜威特地强调自由指的是“理智上的创造性、观察的独立性、明智的发明、结果的预见性以及适应结果的灵活性”[1]。教育世界的关怀就是尊重教育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给予教育个体以自由,能够自由选择教育规律,实现自我教育价值。

完美的教育世界的构建是不以统一整体为目标的,相反更注重教育个体中的个别差异,在这些差异性中不断寻求共同点,以期达到教育世界的平衡,掌握教育世界生成的“手段”。杜威认为“一个民主的社会,必须和这种理想一致,在它们各种教育措施中考虑到理智上的自由和各种才能和兴趣的作用”[1]。

教育世界的发展基于教育个体的进步,而教育个体依靠教育世界提供的支撑不断解构与建构教育世界,形成新的教育本质规律,推动教育世界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教师与学校的关系问题

学校即教育世界,与教育个体的日常息息相关。学校是教师、学生不断成长的主要环境。教师作为学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成了学校运行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在中小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不仅在其相关的教学岗位上为学生授业解惑,而且承担了学校管理的相关事物。因此,探讨教师与学校两者间的关系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进教师在初入职时期,学校都会给予新教师诸多培训、师徒制等形式,其目的是使新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快速提高。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学校为教师提供了提升自我的机会与平台。

其次是学校的价值观念影响教师的价值判断及价值选择。每一所学校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都各具特点。教师作为教育个体生活于此,势必会带有学校一些特点。这样,当教师面对同一问题时,受教育世界的影响,就会做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师长时间处在同一教育世界,习惯了这个教育世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将其突然换进一所新的学校,他将会有很长一段的适应期。教育世界并不是存在多个教育世界,每一所学校所表现出的特点只是教育世界的不同形态,并不代表一所学校就是一种教育世界。

最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世界的不断解构与建构。教师在学校还充当着学校的管理者。在这一层面中,教师不断遇到学校管理、师生管理的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构,教师能够把握学校的规律,开始对学校的建构,例如实行新的政策,出台新的规定等。教师们不断建构心目中理想教育的模样。

学校不断给予教师营养,教师不断建构学校,使之与理想状态的教育世界愈发靠近,不断寻求新的理念、方式来育人。通过不断的相互作用,其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教育世界中不断生成,不断养成、更新习惯,不断打破思维定式。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在教育个体部分已经探讨了在应然状态下的师生关系。接下来我们将面对师生关系中的实然与必然。

对于师生关系间的讨论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与之相关讨论不在少数,大家所关心的、讨论的都是师生关系应然状态下或是师生冲突在应然状态下的策略。人是复杂的,不是单向度的,因此面对问题时,人是复杂的,由人引发的问题自然也是复杂的。应然状态的人是不能够存在的,他只是我们抽象出的一个“单向度的人”。

实然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我们要研究复杂问题,而不是将师生关系抽离于教育世界,仅仅做单方面的研究,给出研究应然的师生关系问题下的对策,这些对策的提出也是基于应然状态下,是應然的对策,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四、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问题

学生是生活在学校中,学习知识的群体,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半’社会成员”,他们“作为一个社会性未成熟者而生活于一个多重社会之中”[6]。学生是学校所占比例里最大的一部分群体,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群体。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讨论。

首先,学校给予了学生专门的成长空间。学校营造了健康成长的氛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必备条件。学校有特定的组织形式,为学生不断提供适宜的文化体育活动及学科知识活动,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其次,学生通过自主发展的探索,使得学校不断调整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全的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发展,是学生通过学习,建立在自我发展需求之上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学生不断内省自身,主动建构生成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发展表现得不尽相同,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平台与资源帮助学生不断自主发展。一方面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源源不断的自主发展需求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保鲜剂,使得学校教育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要及时调整自身,不断更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互动基础。

没有个体能够脱离世界而存在,其关系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虽然讨论师、生、校三者的关系,但实质上就是教育个体与教育世界两者间的关系。师生一定是互融于一体的,建立在良好互动基础之上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交往中一定是成功的。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是建立在师生间的认同感与信任基础之上的。师生间的认同感无形之中会拉近师生间交往距离,产生认同在交往过程中,主体间性的作用很容易恰当发挥。在师生共同作用下可以营造新的学校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构与建构教育世界,探索实现应然的教育现实,挖掘教育的潜在价值,重塑教育个体的教育生命。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罗素,马元德.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邹红军,杨伦,柳海民.教育:个体建构意义世界的民主生活——杜威教育哲学的生活之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0).

[8]林存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0).

作者:宁爽

第三篇:论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对劳动关系协调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相应地劳动关系也更加法制化、市场化。电力企业是社会正常生产与生活的基本保证,电力员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支持,因此必须关注企业职工合法权利的实现。工会作为我国电力企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组织形式,如何推进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化与公平化成为当前企业工会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电力企业 工会组织 劳动关系 有效措施

工会作为群众组织,起到了发挥党密切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电力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建立[1],保障电力企业各项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和谐化、可持续化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了进一步增强电力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必须始终关注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对于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的改革与调整,从根本上提升现代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该文立足于当前电力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旨在凸显电力企业工作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使现代电力企业实现质的发展与飞跃。

1 现阶段影响我国电力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的现实因素

随着加快和谐企业、建立企业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工作,目前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缓和劳资矛盾、调动员工生产热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不断辅助实践强化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方面的现实价值与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诸如市场化观念不强、人力资源制度机械僵化等等,我国电力企业劳动关系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1.1 市场化观念占主导地位

我国电力企业从本质上属于国有企业,在大部分电力企业内部依然避免存在着某些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极大阻碍了劳动关系协调化发展的进程,比如集体合同制、劳务派遣职工等等,尽管这种管理方式确实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充实的劳动力资源,保障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与运营,但是在现阶段确实影响电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1.2 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差异化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从来就不是统一的,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会想方设法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以节省经济成本;而员工则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工资收入以满足家庭的生存与生活,二者利益追求的差异化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这种差异扩大化,严重超出企业或是员工的承受范围,就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劳动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电力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形式多样的市场竞争与发展压力,降低内部消耗与经济支出(减少员工福利、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是必然选择,加大了企业与员工的内在矛盾,使企业步入员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恶性循环。

1.3 劳动者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来说,电力企业的劳动合同更加稳定,变动可能性较小,不少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岗位是“终身铁饭碗”,对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与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企业改革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内部管理模式等等做法不理解或是不认同,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工作情绪,再加上近年来电力企业为应对市场发展在劳动力资源调配方面做了一些改变,就更加加剧了电力企业职工的危机感,严重威胁了电力企业原本和谐的劳动关系。

1.4 制定与推行劳动合同问题

自1995年颁布的《劳动法》以来,《劳动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随后根据劳动关系的变化电力企业不断尝试改革劳动合同,确实能够解决不少劳动关系领域的复杂问题,但是就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常用的劳动合同类型以及主要内容来看,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可能会引发劳动关系的不和谐、不稳定。

2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

2.1 以开放姿态鼓励企业劳动者参与企业工会组织,确保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

扩大电力企业职工在企业各级工会组织中的比重,既是企业推行民主化管理与开放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尝试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工会组织积极吸收企业职工能够一改之前工作人员无法加入工作组织的现实困难,使企业员工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工作组织的工作进展、工作内容、工作项目等等,既促使电力企业工会组织的一切工作真正体现职工的意志与愿望,消除企业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不满情绪,同时为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2.2 创新工会组织的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密切工会组织与电气企业职工的联系

密切电力企业工会组织与企业职工的联系能够使诸多影响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因素被及时消除,使电力企业劳动关系始终保持在协调、稳定的状态。首先,电力企业工会各级组织要放下姿态、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向群众宣传企业的管理理念与营销理念,使员工明白只有促使企业实现全面化的进步与发展才能够保障员工各项合法权益的实现,从而调动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电力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经济效益。其次,要推行项目公开化,定期公示企业职工关注的热点项目,既体现企业管理的公开化、公平化、透明化,同时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与温暖,有效稳定员工队伍与保障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2.3 注重员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降低企业内部改革的阻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始终关注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是增加员工对电力企业改革支持率、协调电力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在电力企业工作组织的实践工作中,要定期举办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与思想政治学习大会,使员工树立危机意识与养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习惯,增强自身再就业、自主创业的能力,这也是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一种尝试。另一方面,加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职工的责任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工作情绪,认识到企业变革与调整的必然性,为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扫除障碍。

3 结语

显然,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电力工会组织制约平衡劳动关系、开展集体协商的责任要求,使工会组织能通过博弈行为达到劳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劳动关系[2]。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工作方式的发展与完善,既维护电力职工与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促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一席发展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朝香.浅谈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如何发挥工会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3(3):21.

[2] 雷庆伟.浅析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对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64-65.

作者:付桂芬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毕业论文下一篇: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