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古镇导游词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溱潼古镇导游词范文

李庄古镇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古镇李庄参观游览。我是本次游览的导游XXX,很高兴能作为李庄人民的代表陪同大家一起走进李庄,领略李庄的魅力。(欢迎词可以根据接待不同的对象自由发挥)

本次游览的景点依次为:旋螺殿——同济广场——东岳庙——张家祠——羊街——祖师殿——席子巷——慧光寺——魁星阁。游览的时间约为2.5小时。

一、旋螺殿

旋螺殿又名文昌宫,为明代所建,坐落在李庄镇南2.5公里石牛山下一巨石上。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始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均有培修。

本殿为形如旋螺的古建筑,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米,屋面铺筒瓦兼小青瓦。殿平面呈八方形,面阔、进深均为8米。殿内结构与一般庙宇不同,用四井口柱直贯二层,井口柱间施抬梁、穿枋、角梁连接,形成梁架骨干。第一层抬梁承接殿内楞木楼板,东西两梁下附梁枋,8根采步梁上立中层檐柱8根,上承掾枋,下附檐掾,檐枋上为中檐斗拱;第二层抬梁承接顶层檐柱8根,檐柱平板枋上置拱,坐斗外侧为外檐斗拱,内侧构成网目状的藻井,殿的斗拱大致相同,层层而上,内承梁架,外挑檐枋。顶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其左侧用如意斗拱,右侧斜翅和斗拱后尾向上重叠呈网目状,并向右旋转,形如旋螺,故殿有此名。殿内槛墙有清代碑刻5通,内容多为记述历代培修旋螺殿的情况。在殿内第一层二井口柱间抬梁上有“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八月殿成”题记。

20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莫宗江曾对殿进行考察,在《中国营造学社》七卷一期上,撰文称该建筑“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

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旋螺殿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说到这旋螺殿,其实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在石牛山上住了一位勤劳、善良、孝顺的青年,人称宋乙哥、他幼年丧父,亦无兄弟姐妹,仅有一双目失明老母亲与之相依为命。只因家道贫寒,终

1 年辛劳所得,仅够母子糊口度日,虽已到婚配年龄,却无媒人上门撮合,依旧形单影只出入柴扉。有一天宋乙哥又和往常一样,将衣物等拿到龙凼边上洗涤。正当他埋头忙不迭地将衣物放在石头上搓揉锤踩之际,忽见一个硕大田螺已爬至潭边,在宋乙哥的脚下徘徊不去,宋乙哥一见,顿生怜悯之心,恐被他人拾去充作腹内之物,于是便躬身将田螺拾起抛向潭心。不久田螺又至,又抛。如是三五次后,于是他就将田螺带回家养在水缸里。

随后,他依旧每日外出耕作和砍柴,可是每次回家,总见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床上放着折叠整齐的洗净衣服。问是否母亲所为,母亲也摇头说不知。宋乙哥以为是乡邻们对自己的帮助,可时日稍长,每天依然还是衣净、饭熟、菜香。宋乙哥心想应该好好谢谢这热心人,可是去左邻右舍逐一打听,乡邻们都均说不知此事,他好生纳闷,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起了个大早,收拾好砍柴家伙,告辞老母便掩上家门上山砍柴,他在路上是前思后想,越想此事越奇怪,越想越觉得蹊跷难解,决定从半路上返回家中看个究竟,问个明白,看是谁在暗中帮助他们母子,以便好当面感谢人家。

当他蹑手蹑脚走进家门口,从门缝中隐隐望去,只见水缸中冉冉升起一股白气,俄顷白气便化作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但见她十分麻利地生火做饭,料理家务,埋头干得有条不紊,全然不觉此时门外有一双十分惊奇的眼睛在窥视着她。宋乙哥看了多时,猛地推门而入,那姑娘吃了一惊,急欲抽身往水缸方向奔去。说时迟那时快,宋乙哥连忙用盖子将水缸盖得严严实实,姑娘一见已无路可去,便窘红着粉脸低头无语。还是宋乙哥先施一礼打破僵局道:“多谢仙姑多日帮助,小可深受恩惠,感激不尽,不知仙姑是何方神仙下界,为何施助于我?”姑娘含羞带涩、微启樱唇倒:“我是乃石牛山下龙凼中修炼得道的田螺,每天见你十分勤劳和孝顺娘亲,暗生敬慕之心,又蒙你爱怜携回家中得以庇护,故不揣冒昧,愿为你洗衣浆裳,引火做饭呢,料理家务作谢。”

从此,田螺姑娘就在宋乙哥家住下,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但时间一久,宋氏家族中一些人总觉得田螺姑娘有些来路不明,于宋氏门风有损,族内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商议一番后,一致将田螺姑娘假托为梓潼帝君之女下凡,认为应建一殿堂来供奉帝君的神位,享受人间香火。在族人的倡导资助下,很快便在石牛山嘴上建起一座巍峨挺拔的文昌宫(即后来的旋螺殿),并镌刻石碑已纪其事,这就是前面提

2 到的“万历丙申岁,修建文昌宫......”那首小诗。随后就有了今天的旋螺殿。

二、同济广场

沿着同济大道,我们来到了同济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这块纪念碑就是国难期间寓居李庄的同济学人为感谢李庄古镇当年的无私帮助,在东岳庙的门前广场所设同济大学纪念碑。

李庄同济纪念广场、纪念碑落成于2006年6月2日。该广场及纪念碑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筹资、设计、建设。李庄同济纪念广场占地800平方米,由两大设计院多名专家精心设计并捐资修建。广场从东岳庙门前台阶起,面向长江呈下开放式,这座代表抗战精神的风帆型不锈钢与青石纪念碑与东岳庙遥遥相望,寓意“同舟共济、自强不息”。青石板构筑的广场地面,深深刻上了同济大学从1907年创办以来的“足迹”,一直“走”到李庄,“走”过抗战,走向未来。纪念碑中碑体全部在上海制作完成,最后运送到李庄安装。好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让我们逆着同济的足迹往回走,仿佛时光倒流一般,一同走进六十多年前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三、东岳庙

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庄时期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东岳庙。东岳庙位于李庄古镇的西面,建于清道光7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岱宗殿、玉皇楼、关圣殿和十殿阎罗组成,为木、石、砖结构建筑,供奉的是东岳大帝。

抗战时期,迁驻李庄的同济大学工学院设立在此。6年间工学院共毕业近700名学生,日后很多人成为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大门右侧这块纪念碑,是当年从该校毕业、现定居美国的土木工程博士霍藻润和台湾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苏兆南共同所立,上书“同济工学院旧址”。说到这东岳庙,据说是旧时的李庄人民为了祭奠东岳大帝而建,东岳大帝就是在神话传说《封神榜》中所描述的商朝大员黄飞虎。我们在东岳庙的石门坊上至今仍能找到颂扬东岳大帝的对联:“丙地东皇,万物资其长养;甲宫南面,群黎荷乃帲幪。”传说中,东岳大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必须做到铁面无私,坚持惩恶扬善。人间万物,包括善良百姓他都要“资”助其成长和培养,以显应“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下片的大概意思是指:善良的老百姓能在东岳大帝的庇护下过着平安祥和的日子,是很感谢他的恩惠

3 的。

走进前殿,我们抬头便可以看到东岳庙前殿的梁木,上面至今可以清晰的看见“清道光七年”等字样。请将目光往下移,眼前这幅巨大的中国地图,就清晰地反映了国难时期,同济大学的选址、迁址的过程。

前线的硝烟越来越浓,昆明上空的轰炸越来越密。西迁的逃亡者丢开手里的工作,频频地躲避空袭。同济高职机械科的学生项瑞荣在一次空袭中被日本人在小坝附近炸死。噩耗传来,人们惊恐悲愤。

同济大学的建校计划戛然而止,并打算往四川迁移,已向在川校友发出助寻找校址的函件。

在昆明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学所和体质人类学所等单位也在酝酿搬迁。据说,傅斯年希望这次能搬到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四川宜宾中元造纸厂是抗战爆发后的内迁厂,厂长钱子宁是个热心人。他收到同济发出的电文后,马上开始为母校选址,八方考察,四处托人。那时,公路运输状况不好,交通看好水路。钱子宁的首选目标是江边城市。重庆沿江而上,经泸州转沱江,经宜宾转岷江,过合川溯嘉陵江……沿江大码头已人满为患,且频遭日机轰炸。该上哪里去找这方清静之地?

那天,四川南溪县李庄(今属宜宾翠屏区)的士绅罗伯希、王云伯正在县城吃茶。听茶客们谈起,日本人占领了湘、鄂、桂,云南也开始吃紧,逃难昆明的机构又要转移,先遣人员已来川选址。

南溪清静,但当地政要及一般士绅,拱手婉拒。当官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士绅贤达担心的是“外来人”会破坏乡风民俗,也有住家户担心莫把小菜买贵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伯希、王云伯马上嗅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二人推开茶碗,马不停蹄赶回李庄,向众人传递消息。

罗伯希首先禀报长辈罗南陔。罗南陔是国民党李庄区党部书记,人称罗老表,是个儒雅又有威仪的角色。那天,他听了罗伯希的叙说,立即约请了张官周、杨君惠、宛玉亭、范伯楷、杨明武、邓云陔等全镇名流,齐聚羊街8号府邸商议。

那天,山山岭岭各乡各保就邀邀约约,齐聚长茶馆,共商支持抗战,欢迎“下江人”落籍李庄——这一历史上的头等大事。

几天之后,罗伯希、李清泉代表李庄各界,乘船到宜宾去请钱子宁。闻讯后,钱子宁有喜有疑。最大的疑点是李庄有情,不知同济是

4 否中意。但一到李庄,看了山川形势,考察了民风民情,钱子宁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了与钱子宁的初步洽商,罗南陔等人还草拟了一封十六字的欢迎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随即,又写了几份函件,从历史、地理、交通、物产、民俗、民情等方面逐一介绍,分致同济大学和国民政府行政院、教育部、中央研究院。

同济派理学院院长王葆仁、事务主任周召南等赴川筹备迁移事宜。教育部长兼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朱家骅也把这一情况通知了驻昆明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单位。

史语所副研究员芮逸夫、凌纯声等也随即赶来,他们对李庄一见钟情,在礼数有加的宴席或茶座上,一一商议妥迁移的诸多事宜。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个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行动,悄然开始。于是同济大学的搬迁从1940年10月开始。走川滇路,或滇公路入川,都得越乌蒙山脉。山高路险,汽车常出事,客货运输非常困难。1943年3月4日,一辆运输同济大学测量仪器的货车就在贵州威宁附近车毁人亡,损失惨重。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所和体质人类学所也从1940年秋分期分批迁往李庄。请跟随我的脚步,来看一下这幅地图后面,“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短短十六字,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李庄的命运。

再往里走,就是丙灵殿了。据说是供奉黄飞虎的儿子黄丛化的,他也是助周灭纣的一员大将。

抗战期间,李庄人民为了给同济大学提供办学场所,将供奉于内的神相割成小块掩埋于庙外。1940年冬,从云南昆明迁来李庄的同济大学工学院就最先设在东岳庙内,此与同时,同济大学迁至李庄后也是第一次在这里响起了上课的钟声。在这丙灵殿两边主墙上的窗户就是当年同济大学的学子在此上课期间,为了采光而特意开凿的。

在丙灵殿的后面是玉皇楼,大家可以看到在玉皇楼和丙灵殿都有很大份量的木雕艺术品作为装饰之用,这些作品多采用深度浮雕和镂空雕。其刀法十分娴熟,线条流畅,立体感强;特别是玉皇楼的承檐撑拱,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木雕精品,反映了古代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建筑风格,更能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结晶,虽然在“文革”破“四旧”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是仍旧保存较为完好。1945年,同济大学增设了法学院,玉皇楼就是当年法学院的教室。

最后一个殿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岱宗殿,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殿的与

5 众不同之处。它采用了很多粗大的石柱做主梁,看着这些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艰难情况下,全凭劳动人民体力运来的粗大石柱,不得不让我们叹为观止。

同济大学工学院在李庄期间,电机实验室一度用直流电机发电为全镇的照明供电,后经同济大学与宜宾马鞍石电厂协商,牵电至李庄,最终使李庄比县城南溪早近10年用上电灯照明和机器打米,受到了李庄群众的欢迎。

1946年同济大学迁回上海后,四川省立宜宾师范学校由李庄下坝迁入了东岳庙继续办学至解放后一年才迁返宜宾;随后,李庄中学由张家祠迁入东岳庙内继续办学至上世纪80年代。

四、张家祠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叫张家祠。张家祠是李庄望族张家的宗祠,位于李庄羊街临长江边,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4000平方米。我们所看到的这块牌匾就是梁思成先生的学生罗哲文所提字。罗哲文先生是全国文物专家组组长,在建筑界相当于其先师梁思成,也是属于泰山北斗地位的人物。

张家祠由前殿、后殿、厢房组成。祠内原有用整块上等楠木雕刻的50扇窗页(现存24扇),每扇长2米、宽0.6米,每页窗面上都雕刻着形态不一的两只仙鹤,四周以镂空雕刻出线条流畅、动感十足的祥云衬托,共有100只栩栩如生的仙鹤,所以称它为“百鹤祥云窗”。其中一部分祥云图案中,还隐隐刻出成对称状的变形鸟类图案,其头、眼、颈历历可辨,窗页的下部还刻有蝙蝠、麒麟、鹿、奔马、风、奇花异草等,共同组成协调美观的画面。

据说,张家以每扇窗页纹银14两请工艺高超的匠人雕刻,而当时一个正一品官员1个月的俸银才15两。张家祠下厅房,原有包弼臣手书的,张氏宗祠“匾额,清代两江总督张之洞书写的”宏我汉京“的匾额。这两张匾额衬出张家祠的超凡气度。可惜的是,这两块匾额今已不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迁驻这里,3000多箱故宫国宝级珍贵文物辗转运到李庄,在这里存放了整整6年。1943年,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还联合在张家祠举办了一次包括有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文物科普展览,连文坛巨匠郭沫若、美国学者费正清也赶来参观。这次展览,使李庄人大开眼界,同时消除了李庄百姓对同济医科大学杀人、吃人的谣传。现这里已经

6 辟成中国李庄抗战文化纪念馆,请大家随我进入参观。

五、羊街

现在我们行走的这条石板小街就叫做羊街,又名羊市街,古时为牛羊交易市场,小街内有刘、胡、王家等数个民居四合小院,石门坊上所刻对联,内容或为家训,或为写景,或为抒怀,均耐读、可玩味。

1、胡家院

大家请看,这里的门楣上有一幅对联:上联写道:涪水桂轮地灵钥户,花庄鹿,光泽遗芬。这八个字写出了李庄所在的地理位置环境是有水(涪水)、有山(桂轮山),而且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军事的角度讲,李庄又是宜宾和南溪的门户,犹如锁孔一般重要。这里的涪水是指李庄北岸长江下游约三公里的一条小河,最早叫福溪,后诸葛亮南征时被改为服溪。而在北宋时,大诗人黄庭坚在宜宾期间,曾多次到李庄一带游览买醉,又挥毫题下“大桂轮山”四字,又将服溪改为涪溪。

下联总体是在夸奖胡家院内“死有不谢之花,八节有常青之草”的美景。胡家院现为“长江航运馆”。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大长河,被誉为是孕育中国的母亲河。古长江形成于远古时代,历史悠久。该航运馆通过文字、图片、文物对长江航运历史的介绍,清晰地展现了长江航运的发展既是一段浓郁的民情风俗史,也是社会发展变革的进步史。接下来请随我进入参观游览!

和胡家院子紧邻的便是王家院子和刘家院子,这三家人户一直都是李庄历史上的大户人家,镇内的决议和行政多要经几家人户的同意方可施行。

2、刘家院

我们可以看到刘家大院的门上也刻着一副对联:含和履中驾福乘喜;培兰种桂干国栋家。匾额:光分太已。

在这幅对联中,“含和”与“履中”为中国人对处世的最基本规范和要求。上联的意思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只有待人接物处于平和心态,和蔼可亲和行端品正的个人修养,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得到自己应有的福和喜。下联中的兰、桂,寓意在教育自己的后代的时候,一定要像培养兰花、桂花一样精心呵护,让他们长大以后能成为国家的保卫者和家庭的栋梁、光宗耀祖。而匾额上的“光分太已”就有一个典故,说的是专指刘家的一个故事。说在汉代,有一姓刘后生家境非常贫寒,但十分勤奋好学,晚上的时候借着淡淡的月光抽空看

7 书,据说一天他正在看书,天上的太乙真人路过此地,掐指一算发现这个人前程不可限量,于是太乙真人从衣袖拿出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将灿烂的豪光分了一束给这个刘家的后生。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这个刘家后生后来发奋图强最后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后来的刘姓之人就借着“光分太已”的典故来勉励后来者奋发攻读,积极向上。

六、祖师殿

祖师殿原为祭祀披发祖师的道教神殿。抗战时期,辟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所在地。同济大学迁来李庄后,李庄民众为鼎力支持同大办学所需,将李庄镇中心校迁到别处继续办学,同大医学院的生理、解剖、细菌等馆则设于此并继续从事教学活动。医学院上人体解剖课所用尸体均在当地或寻无主尸体或花钱购买,作为尸体来源。李庄民众只见医学院经常将死人抬进祖师殿,却从不见抬出来。久而久之,一个可怕的疑窦由此生出,这些人把死人抬进去做什么?有一天,一个泥水匠正在祖师殿大殿上翻修房顶,不经意间从瓦缝中往下一看,只见师生们正在用各种刀、剪、镊、钳等白亮亮的、明晃晃的器具把摆放在解剖台上的死人大卸八块,弯弯曲曲、花花绿绿的心、腰、肝、肠、肚也摆满一桌……“不得了,医学院杀人了,吃人了!”于是杀人和吃人的说法顷刻间便传遍李庄城乡的旮旮角角,一时间,迁入李庄的文化人和地方民众有了冲突。面对这一状况,同济大学与所有迁到李庄的文化科研机构及地方贤达共同提出倡议,认为谣传风行乃乡民闭塞少见所致,倒不如因势利导,将各自单位的工作性质晓喻民众,让民众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是科学,不是杀人吃人的勾当。于是各单位将各自所有的文物集中在一起,举办了李庄历史上空前的文物、科普展览,也是当时全国水平最高的一次展览。祖师殿也举办了以医学科学为主题的展览,将解剖用的尸体也予以展出。医学院师生还现场为民众答疑解惑,让他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同大迁川前,在川南一带流行一种当地人称“麻脚瘟”的痹病。患者一旦染上疾病,即从脚部开始发麻,发软,所以又称“痹病”。并伴有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待“麻”的感觉逐渐蔓延至人的胸部以上,人即死亡,根本无药可治。因对这一病患的治病原因不得而知,所以在当地,百姓们谈“麻”色变。1942年,宜宾中学有37人饭后突病,经医学院唐哲教授前往会诊,确定为食盐氯化钡中毒,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方案,挽救大批病人。为此,同大杜公振教授和邓瑞

8 麟助教的这一研究成果获民国政府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

七、席子巷

走出祖师殿,我们来到的这条如“一线天”般的小街就叫做席子巷。如今的席子巷,古老的青石板路面已让时光和脚步磨得十分光亮,看不到一点车辙马迹。席子巷长不过60余米,宽不过三四米,都是一楼一底的木质建筑。二楼是清一色的“木挑吊脚楼”,上面的屋檐把仅有几米宽的街道遮盖住。站在街上观天,仅见一线天空,故席子巷又称一线天。从前这里是加工、出售草席的地方,席子巷也由此得名。

大家可以看到两旁居民房的门,为什么只有半扇?这个门叫做腰门,又称矮门、避窃门,是大门前面的两扇小门。从外形来看,腰门高度大约是大门的一半,刚好到成人的腰际,所以有了这个名字。那么这腰门有何作用呢?

其实这腰门有很多用场。首先,平日里不必紧关大门,有人来敲门,从腰门上就可望见是生人还是熟人,是陌生人可以隔着腰门问清事由,然后请他进来。如是熟人,可以隔着腰门,先打招呼,然后热情开门相迎。

其次,腰门也可防止小偷、盗贼。因为,若腰门上装有一根根三叉戟,盗贼不能翻门而入。如若硬撬门进来,还可以紧闩大门,然后求救报警。所以,杭州民间俗称它为“避窃门”。

此外,江南一般人家都养狗、养鸡鸭。有了腰门,可以防止饿狗进房偷食,也可防止鸡鸭进屋,拉屎拉尿,弄脏地面。腰门一般对采光、通风影响不大,还能防止孩子跑出去。

八、慧光寺

慧光寺原名禹王宫,位于李庄镇中心,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外上方的“慧光寺”三个金色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周绍良书写。“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生前所书。

大山门上面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匾额上“功奠山河”四字苍劲古朴、韵味独具。

9 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

现在各位嘉宾看到的正是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李庄四绝”之一的九龙石碑,此石碑长2.7米,高1.3米,画面嗯为深度浮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于云海之中的神龙。传说龙的职责是专司管水,大小江河均有一龙负责,禹王治理水灾的根本办法是采用疏导的方式,因而能将天下九河疏导直通大海。此碑技法精湛,艺术价值极高。以至于梁先生拿它与故宫太和殿前的九龙石刻做比较:如果说故宫太和殿前的九龙石刻是一顶王冠的话,李庄禹王宫内的九龙石碑就是王冠上的明珠。

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抗战中迁驻李庄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即驻于此地。解放后为李庄粮站仓库,1992年恢复佛教活动后,取《无量寿经》中“慧光明净,超逾日月”之意更名为慧光寺。2001年8月,同济大学在此授牌为“四川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

九、魁星阁

魁星阁又名奎阁、魁星楼等。汉族民间信仰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奎星阁古时内塑有一个鬼形的神象,一脚向后跷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这就是传说的“魁星点斗”。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它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早期,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原来的魁星阁在文革中被拆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主体建筑是1998年在距离原址一百米处重建的通高五层仿古式建筑,与近在咫尺的南华宫相得益彰,此为“李庄四绝”之最后一绝。

致欢送词

1940年,李庄以一纸十六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迎来了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10余家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迁驻李庄,包括世界级大师梁思成、林微因、傅斯年、李济等大批学子云集李庄。6年间,李庄为学者们安置了一张张平静的书桌,给战时中国人文科学的生存

10 和发展提供了养分。这是一段人文抗战的历史。

77年前,滚滚长江见证了同济、各学术研究机构与宜宾、李庄在抗日烽火中的真心牵手,见证了同济、各学术研究机构与宜宾在文化抗战中的同仇敌忾。77年友谊凝结而成的李庄同济纪念广场和抗战文化陈列馆,不仅是铭记历史的符号,更是友谊与情意源远流长的象征;不仅铭记了历史,更昭示了未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游览参观就暂告一段落了,在这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已经领略了77年前的李庄抗战文化。接下来,希望各位在李庄美食吃好,美景赏好,心情更好,谢谢大家!

11

第二篇:西塘古镇导游词

(一)

西塘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古镇位于江浙沪三地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历史文化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地理位置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嘉善位于上海西南方向与上海零距离接壤,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桥商务区60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濒嘉兴港乍浦港区35公里,北接苏州85公里,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交通极其方便,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亭枫高速连接线,320国道,都穿境而过,乘坐汽车,高铁,火车均能到达,乘坐已于2010年10月26日通车的沪杭高铁,从嘉善到上海虹桥枢纽站仅需20分钟左右,从嘉善到嘉兴仅需10分钟,从嘉善至杭州只需35分钟左右。周边有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三大机场。西塘在嘉善市区北10公里处,乘坐公交快客前往20-30分钟就能到达。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古镇区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多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为国内外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所瞩目。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这是一座千年古镇。古镇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西塘坐落在水之中,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是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120多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长的超过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处"一线天".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均形象地体现出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数十个称号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到了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这里的街道临河而建,商铺的生意就在河边做成。往昔,水乡农家的出行以河为道,以舟代步,许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边进行,为此,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特殊建筑———廊棚便应运而生,并代代传承,相沿成习。实用的廊棚是水乡特有的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1300多米长的廊棚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一餐。

西塘是个平民化的小镇,所有一切都如此朴素,没有周庄的繁华,没有南浔的富甲之态,没有浓厚的商业氛围!但是西塘的独特魅力令留宿旅者陶醉!2011年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名单上,西塘景区以年接待269万人次的成绩位列排行榜第38位。

传说典故

镇名由来

版本一: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版本二: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善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

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间,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这户唐姓人家,有弟兄两人,在祥符荡边乐悠悠生活,后来分了家。兄居荡东边,人称东唐,弟居荡的西边,人称西唐。后来哥哥这一房逐渐衰落,弟弟这一房,小辈十分兴旺,就象一棵树,生出许许多多树、枝,所以,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唐"字边上加个土,叫做西塘。

廊棚由来

在江南水乡,分散的、几户合一的廊街随处可见,然而,廊街长达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紧贴着,弯弯曲曲,情调非常。步入廊街,映入眼帘的是两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应的河埠。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就是不会做诗的人也会顿时诗意满腔。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版本之一: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胡家铺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来,棚屋连成了一线。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了。

西塘古镇导游词

(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今天为大家服务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一下江南六大古镇中的一个,就是西塘。 西塘地处杭嘉湖平原,属浙江省嘉善县,距上海90公里,杭州110公里,苏州8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唐宋时聚成村里,明清时期,由于水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了江南繁华富庶的商业重镇,西塘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至今保留着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居住着二千多户的居民。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到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还可以置身期间,亲身感受古朴、安逸、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 西塘古镇共有十一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其特有的内涵向游人展示着西塘厚重的历 史文化与独特的人文风情。

各位团友,我们看所到是张正根雕艺术馆。张正根雕艺术馆系典型的民国建筑,距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 欧式建筑的各自特点,为砖木结构,里面陈列的 是著名根艺美术大师张正的几百件根雕作品。根雕源于自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先生,他是杭州人,原籍安徽舒城,生于1958年,1999年因人才引进,来到西塘 继续其根艺创作。他的作品立足于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有不少作品获得全国的各种奖项。五百件大件作品(最轻为150kg,最重为1000kg,平均重量为250kg)进入吉尼斯,还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及东方之子,来到嘉善后,又被评为嘉善的荣誉市民。

当我们走进张正根雕艺术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张龙椅,它叫"过把瘾",在中 国古代只有皇上可以坐龙椅,而根雕馆的这张龙椅,是专为游客准备的,让各位可 以坐坐龙椅,做一做现代的皇上。整张椅子为龙眼根和杜鹃根自然巧妙组合而成, 与之配套的踏脚为全天然的杜鹃根。好,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里的根雕。大 家请看这边 根魂是一件天然的作品, 它是来自与福建闵候地区的一个龙眼树的树根,此根因为长于悬崖之上,岩石阻碍根系往下发展,所以整个根平摊开来,很大也很平整,其根部截面形似中国地图,而根面上的图案则众说纷纭,有说百兽图、 罗汉图。天然的作品就是要给游客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大家感受它像什么,就是什 么,这也正是根雕的魅力所在。

来看这里,这叫震撼,又名东方雄狮,一吨多重, 它是来自于东北地区的一个杉木根,狮子的头部就是一个巨型的根榴,艺术家细腻 的构画了狮子的脸部、爪子以及尾巴部分,令整个作品生气勃勃,震天憾地。而狮 子的身份及鬃毛部分则是自然的树根,体现了根雕艺术的七分天然。 而这边呢,还 有个名为"比美"的作品,一看就是这么傲气凛然的孔雀,它展开尾巴部是一个纯天 然的根系,身份与头部是树桩部分经过雕刻而成的。

再看这边,好一幅喜上眉梢的 泼墨画,枝条上梅花怒放,花间一对鸟儿窃窃私语,仿佛寓意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整个作品春意盎然,是用一个连理根创作而成,两个油茶根天然的交 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洞门,作者又巧妙地点缀了两个喜鹊,形成了双喜临门这么 一幅喜气的图案。

看完楼下这些大件作品后,楼上的小件可谓别有一番洞天。看这 边是根抱石的"八仙过海",而那边则是"十八罗汉",而正中这个"金狮王"是一个巨 大的柯木榴的作品,一只母狮子、三只小狮子营造了一份乐意融融的家庭氛围,母 爱,何其温柔,何其感人!再过去看一件精品之作——"熊猫盼盼",是一个根榴抱木的作品,熊猫的身份为整个根榴,耳朵部分是根榴上张正根雕艺术馆面两个天然的突起,眼睛、嘴巴、爪子是雕刻过的。作者再巧妙地修饰了竹面,形成了熊猫抱竹这一憨态可掬的图案。

我们再来看一个抽象的作品,这是一块天然的卷边根,题为"年轮",作者把整个根面想象成一片树的横切面,一圈圈的年轮记载着年轻时的 梦。再看这边有个卷边根的蝙蝠,也是整体的一个树根,后面着色,体现出前面的 蝙蝠,蝙蝠在古代是福气的象征。各位游客看完根雕以后,希望大家把西塘的好福气带回家。我门下一站的目的地是江南瓦当陈列馆。

(沿途讲解)您知道西塘有三多吗?那就是桥多、弄多、廊棚多,在古镇至今仍保存有古桥27座,长廊2000多米,弄堂是一大特色,其中百米以上的有5条,幽幽 长长的弄堂仿佛是一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街是西塘清 朝末年,民国初年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共有500多米长,集中了西塘一些老字号的店 铺,至今,我们从斑驳陆离的墙壁和褪色的木门板上还依稀看出这里曾有的繁华。

团友们,我们眼前的就是江南瓦当陈列馆。中国瓦当文化源远流长,"秦砖汉瓦"闻名于世,但由于砖瓦之类极易破碎,所以年代久远 的瓦制品大多传世不多。因而更显得瓦当的珍贵。在西塘南面的干窑一带,确有大批精美 作品传世。追其源由,得知早在秦汉时期,当地的制窑业就已相当发达, 更早有"千窑"之称。连闻名遐迩的"明货金砖"皆在那里烧制。相传当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广招天下兵马,特向江南一官员下了一道口头圣旨,但当地官员年老失聪误把召千军万听为"造千砖万瓦",遂大兴土木,至此嘉善一带制窑业发达。这个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极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它以深邃而广博的文化蕴含,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沿途讲解) 现在我们是在去烧香港景区的路上, 大家想不想知道西塘这个名称 的由来呢?我这就为大家解说一遍。其实它是与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有着一定的关联,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佐吴修水利,用了几年的时间,开挖了这条南北向的河道, 造福了一方百姓,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河取名为胥塘,因西塘话胥塘、西塘为谐音,故改称西塘。胥塘河上的这座桥初建于明朝,是西塘建镇以后修造的第一座桥,故取名安境桥,西塘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大家请看这边, 我们已经到了烧香港景区 . 烧香港景区是西塘两大典型水乡风貌区之一, 它 以典雅、秀美、幽静的特色见长,站在鲁家桥上远眺,烧香港宛如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楚楚动人地屹立在水边,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烧香港景区的建筑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着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几百年来水乡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一座座精致的小楼,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河埠头以及千姿 百态、喻意深刻的系舟石,无一不透视出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西塘是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地方,据镇志记载,从明代万历三年至明末的427 年间,中进士的19位,中举人的有31位,近现代获得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西塘在外人员有好几百位,原上海市副市长、被誉为人民公仆式的好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就坐落在烧香港内。 各位游客跟我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倪宅。倪宅是西塘一户较具代表性的民居 建筑,大家可以从门面的开间及里边的格局看出这是一份典型中等书香世家,它是 已故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倪天增(1937年——1992年),他是上海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其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的爱戴,被誉为人民公仆的好市长。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建筑,倪宅原为五进,现只开通了前二进,正厅为承庆堂,为倪氏祖居的 堂名,前厅和两旁分别设有厨房、膳房、帐房、琴房等,楼上则设有闺房、卧室等 为明清时期西塘殷实家庭的真实写照,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西塘普通家庭所折射出 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纪念倪天增同志,特在楼上陈列展示他的生平介绍及部分遗物、图片资料,以表达对这位人民公仆的敬仰与怀念。

走出倪宅,我们将要到的 是圣堂,而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五福桥。五福桥是西塘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为单孔石板桥,因其结构牢固,用料考究而闻名西塘。据西塘的老人讲, 从这桥上走, 可 以得到五福气,即长寿、 康宁、富贵、德、善终。 五福桥旁一排低暗的房 子, 虽然不起眼, 但这里 却住着西塘最有钱的人 家, 因为江南人有财不外露的秉性, 所以, 这户人家故意把前面的房子造得特别高,里边才是深宅大院。 团友们, 大家现在进入的是圣堂, 它是供奉关羽的地方,但为何没把它取名 关帝庙而称为圣堂,据说有两个说法,

一是西塘人尊称孔子为文圣,关羽为武圣,故名圣堂;

二是传说乾隆皇帝下江 南的时候,曾来过这里,圣上来过,所以叫圣堂, 圣堂在西塘的历史较为悠久, 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旧称庞公祠,清 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五十年 (1711年)曾两次重修,改供关帝,俗称"圣堂".在西塘人的眼里,圣堂既是一座关帝庙,又是一座财神庙,旧时的西塘 每逢正月初五,镇上的商人们必定去圣堂烧香祭拜,用家里南瓜糊做的元宝,换圣 堂的元宝,意喻一年财源滚滚。圣堂两旁也商贩云集,各色风味小吃,年画、玩具 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现在大家看到的圣堂,已经过整修,规模也较之以前扩大一倍,前后共分4进,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和第三进分别供奉着文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关羽,第四进为观音殿,两旁侧殿则为文昌殿和三官殿。圣堂内供奉的神像,并没有严格的道教、佛教区分。在西塘这座古老的小镇上,只要是老百姓敬仰的,都被供奉在这里,西塘人纯朴、善良的民风也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说现在的圣堂已是修缮一新的话, 那么在这里还有两件物品是以前保存下来的,一件即是这付抱柱联,上联是"异姓同胞笑今人同胞异姓",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异姓结为兄弟, 但情同手足;下联是"三分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异姓结为兄弟, 而当年的国家却是三足鼎立的态势, 另一件即是门厅内置放的名为"引元宝" 的雕花木板,这块木板材质考究、雕工精湛,上刻十七只鎏金的大元宝,原摆放在正厅门上,意喻招财进宝。 您还记得我们刚去过的根雕馆吗,而现在我们要去的是西塘明清明居木雕馆,它是一座前临街后临河的典型民居建设,原为西塘一户商户人家的宅院,现里面陈列着西塘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各式木雕250余件, 这些精美木雕, 每一块都以其雕刻 精湛,喻意深刻而深受游客的喜爱,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木雕馆里陈列的物品是西塘一位普普通通的邮电局职工自己收藏的,这也显示了西塘浓愈的 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走进木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呢,是两旁这两件 大型的月梁架,这是一个江南民居的建筑构件,原系摆放在梁架上面起到支撑作用 的,上面雕刻着渔、樵、耕、读的图案,雕工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在西塘,渔樵 耕读的图案被广泛地采用,这是西塘儒商文化的具体体现,西塘历史上是个商贾云集的地方,但讲究以诚信为本,崇尚文化的儒商思想,却是西塘每一个商人所特有的,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正是有了这种儒商文化的滋养才造就了小镇居民勤劳、善良的性格,纯洁、朴实的民风。走过小小的天井,便是民居的正厅了,这里摆放的多为中小件木雕作品,有体现精雕细刻工艺的梅花撑,也有体现风调雨顺双喜临门 等美好喻意的梁垫,更有用佛手、荔枝、桃、石榴等四季水果代表福、碌、寿、喜的雀替,这些无一不向你展示了江南木雕的精美绝仑与西塘千年古镇所蕴含的深厚 历史文化底蕴。 (沿途讲解)在去下一个景点之前呢,我还是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塘其他一些 我们没安排在规划中的景点。

塘东街是西塘镇上民国至解放初期较繁华的街道之一,这里也聚集了 许多老字号的店铺, 如中华百年老字号药铺 钟介福药店等, 但与西街相比, 这些建筑更多了一些西洋的风格,大概是与他的繁华年代有关吧。 游客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黄酒陈列馆。 西塘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风 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古镇,更有着其独具一格的水乡为背景的文化色彩。比如说: 船文化、桥文化……而在这里我想特别值得一提的便是酒文化。西塘所在的杭嘉湖 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其优质的大米,纯净的自然水为西塘的黄酒酿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塘的老百姓经过了世代的积蕴沉淀孕育出了众所周知的特色佳酿 ——嘉善黄酒。

西塘的黄酒原名为三白酒,所谓三白:一是指米白;二是酒纯,不加色为白;三是指装酒的坛子涂上白灰水(杀菌)。明清时期酿酒的都是私人个体,用的是祖传的糟坊,其中最有名的便称之为"梅花三白". 在这个馆里,回顾了数百年的黄酒发展史,展示了一些西塘黄酒的精品和黄酒的传统工艺制作流程,它使我 们进一步了解了西塘黄酒的酿造过程,也为我们继承和发扬酒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酿造黄酒的一些知识吧。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传统酿造中使用的各种工具。

1、风车:筛选糯米之用,酿酒需要粒圆,饱满完整的糯米。

2、量具:有石斗(石50斤,斗15斤)小升1.5斤, 用采确量取糯米的量,以控制生产。

3、米箩:优质的糯米在大缸中浸渍一天一夜, 然后捞入米箩冲洗。

4、地灶:浸后的糯米入木桶在地灶上蒸煮成饭。

5、石舀: 用于捣碎酒药,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做成颗粒状酿酒之前须先行捣碎。

6、前期发酵:(大缸内)冷却后的饭与酒药拌和(按量比)在大缸内搭窝(将饭入缸内并做 成窝状),盖上草盖发酵,然后加饭加水加曲,约14小时左右开耙,再经一次加饭后5—8小时即可蕴坛,这是前期发酵(冬酿)。

7、后期发酵:前酵结束后,用漏斗等四具装坛,堆于露天场地进行后发酵,一般上这个过程需60—90天,冬酿视色温而定。

8、木榨:后发酵结束后,液体倒入木榨中进行榨汁,清液即为发酵完成 的黄酒。

9、锡壶:榨好酒液须再倒入锡壶中杀菌(放在地灶上隔水蒸)后灌入酒坛中,用长箸壳、泥头封坛,入仓库存放(陈化)。 (沿途讲解)了解了黄酒之后呢,我们要去的是醉园。我呢,也不会闲着,现在为大家讲一下关于西塘的东西。 先说北栅街吧, 它是西塘解放以后较为繁华的地段, 至今还是西塘周边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集中地,铁匠铺、秤店、理发店、化肥部、 小吃店等许多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 是当代西塘百姓的真实写照。 西塘三多之一的廊棚是西塘一绝,站在永宁桥上远眺,连绵不绝的长廊与河对岸的粉墙黛瓦 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青砖黑瓦间挂的串串红灯笼与柳枝间偶 尔冒出来的那抹新绿为这幅水墨画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塘也由此变得更加 神秘,更加写意,令人留连忘返。 西塘的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是当年繁华历 史的见证,廊棚是每家每户自己建造的,虽然高低不同,但风格却非常一致"雨天不 湿鞋,照样走人家",走在长廊下,脚踩着咯吱作响的青砖路,欣赏着沿河两岸的风 景,游人们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忘却了尘世间的喧嚣,悠闲、怡然之 情由生。

到了醉园,您醉了吗?其实从 严格意义上来说,醉园并不是一个景点而是西塘家庭文化的具体展 示,这是一户王姓人家,世居西塘。 这座宅院前后三进, 住着祖孙三代5 口人,主人王亨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版画爱好者,几十年来,凭借着自 己对版画艺术的满腔热爱,创作了 无数版画作品,并先后在全国各大报纸发表,受到了专业人士很高的评价,在父亲 的影响下,儿子王小峥也爱上了这门艺术,父子俩的作品大多以水乡为题材,构思新颖,刀法圆润,风格清新秀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醉园的总体建筑为江南 园林式, 醉园的名字是主人醉心于四书五经的诠释,体现了西塘人浓愈的文化氛围, 园内有座百年历史的古砖台,期间假山、秀水、清苔、古藤,仿佛在向你诉说着岁 月的沧桑。园内另有一小砖桥,高约一米左右。虽然桥小,但人可以从砖桥上走过, 是西塘具有使用价值的最小的砖桥。

了解了醉园,接下去我们要去的是七老爷庙。护国随粮王庙俗称"七老爷庙", 始建于明代末年。相传有一位金姓运粮官经过本镇,时值镇郊旱灾严重,百姓颗粒 无收,苦不堪言。金动恻隐之心。金死后,朝廷查清其事,追封为"利济候",且又 加封为"护国随粮王"镇上百姓感其恩德,特建此庙以表纪念,金排行第七,故百姓 称之为"七老爷".每年农历四月初三为七老爷生辰之日,届时全镇各业百姓设社祭祀,万商云集,形成庙会。着可能就是西塘庙会了吧。

游完了那么多景点了,大家对西塘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吗?如果还没有玩够,那 就继续跟我来吧,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去的是石皮弄。所谓的石皮弄就是西塘120 多条弄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弄了,它全长68米,由216块石板铺成,最窄的地方0.8 米,最宽也不过1.2米。因为石板很薄,下有一条很长的下水管道,所以石板就象皮一样的覆在上面,故此得名"石皮弄". 游完小弄之后呢,我们要去的是种福堂。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 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 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

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 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其第三 进为正厅即"种福堂",本厅特色为正厅东侧有帐厅,西侧有陪弄,楼面铺砖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写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 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此建筑的特色为砖雕门楼精致,有至今西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砖雕门楼。两座门楼上分别刻有"元享利贞"、"维和集 福"四个字,既是王家八个子嗣的名字,又寓示着王老先生希望家庭和睦、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种福堂正厅的楼板非常结实,楼板的上面铺有方砖,这样做一是为了隔 音,二是防潮,三是防火。这种堂楼结构是江南居宅的一色,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游完了我们计划中的景点,一路上谢谢团友们的合作,现 在,我们将踏上返程,请您务必跟上脚步。

第三篇:东溪古镇导游词

0

1、序--

各位尊敬的朋友,您们好!

欢迎大家来千年古镇东溪观光旅游。

我是东溪古镇的导游员夏雪儿,很高兴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和你一起畅游古镇。

可能大家在媒体上对我们东溪古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东溪镇原名叫万寿场,建场已经2200多年了。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东溪设丹溪县,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4年)撤丹溪县为东溪镇,建镇时间长达1300多年。

东溪镇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汉墓群、盐马古道、西南最古老的邮局--麻乡约民信局、“旌表节孝”牌坊等古迹,这些古迹演绎了东溪历史的兴衰,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文化。

2007年,东溪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9年1月,被列为“重庆市十大旅游名镇”。

0

2、书院街(明清古街)

我们现在走着的这条街叫书院街。

书院街是东溪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条街是因东溪镇举人文明善修建的“明善书院”而得名,书院1000多平方米,直今原址保护,几经修复,现在成了东溪镇“书院街小学”。

当地人习惯上称书院街为明清街,全长300多米,街面由长条形青石板镶成,狭窄弯弯,曲径通幽,宁静而古朴。走在上面,是不是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0

3、麻乡约民信局遗址

大家快看,这就是东溪最有历史价值的“麻乡约民信局”,它创建于清同治年间,就是现在的邮政局的前身。2002年2月,三峡博物馆考古专家来这里考察后确证,“麻乡约民信局”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西南最古老的邮局。

你们看,这道石门厚重结实、两边的石柱古朴苍桑,是不是很有历史的厚重感?这道门特别厚重,据说这些装饰图案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如果用纸和颜色拓印出来,就相当于我们綦江的版画。门楣上这四个繁体字叫“当欋向术”,“欋”字是大路的意思,整体的意思是说面临川黔大道”,传递信件方便快捷。这左右环绕的两个图案,就是“麻乡约民信局”的邮徽,真是神奇,现在我们还能用手亲自触摸到140多年前的邮徽。

据当地人介绍,“麻乡约民信局”是綦江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运输鉅子陈洪义创建的。麻乡约民信局和现在的邮局一样,邮递信件和汇兑是它的主要经营项目。历史上的东溪走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这个“麻乡约民信局”见证了东溪政治、经济、文化辉煌的历史。

0

4、南华宫建筑

古街青石板是古镇独特美丽的风景之一。我们脚下这条青石板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请大家继续跟着我往前走。

前面我们将看到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南华宫。

这座就是东溪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南华宫了,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有100多平方米,距今已有273年的历史。大家看经历了近300年的风雨浸蚀,石门上的对联字迹还依然清晰:

上联:树了菩提台空明镜

下联:恩留粤岭泽沛珠江

横批:岭南观瞻

南华宫是砖木结构的建筑。正大门上方这个是当时的戏台,面积约40平方米。台前这个横栏上的木刻浮雕,技艺精湛,精美绝伦,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讲述着一个个历史故事。戏台两侧是观戏的厢堂,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包厢、雅间。从这里我们就能领略到当时南华宫的侈华了。

以前南华宫是东溪最热闹的地方,后来又是两广籍入川驻东溪的移民会馆,每年正月间要在这里开“同乡会”,开完会、祭完祖宗还要唱大戏。

现在,东溪的戏迷来此唱“玩友”,在戏台上唱戏,即使是没有音响,街上的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老百姓对此不解,都说南华宫的风水好,是块唱戏的宝地。

其实,音响效果好是因为戏楼顶上这个像大“喇叭”一样的“八角井”。大家快看,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就像一个大喇叭花一样悬在空中,它就是戏台的音响。

据建筑专家介绍,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在建筑上被称为藻井,它的形状像喇叭,具有扩音的作用。应该说这就是古代的音响了。据专家说,这里的藻井是目前西南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喇叭”。南华宫是不可多得的古文化遗产,而南华宫上的大喇叭还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再看后面的大殿,这些佛像均是明清时代的艺术品。

东溪以前有南华宫、万天宫、万寿宫,这座南华宫最具特色,浓缩了东溪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见证着东溪的人文历史。

0

5、龙华寺建筑

龙华寺东溪古庙中保护的比较完整的寺庙。

龙华寺的历来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距今已经有285年的历史了。

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一条昂首远视的石刻盘龙。也就是说龙华寺是建筑在盘龙上的。相传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有一位阴阳先生来此,发现这里山形像盘龙,推断这里是龙穴宝地,就请来能工巧匠,依山势而刻了这条盘龙,祈愿子孙后代能成为人中之龙。龙是原始人类的一种图腾,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把寺庙建在盘龙上,其寓意是非常明显的,它寄托了东溪人美好的愿望。据说这里的蔷萨特别灵,汇聚了天下香客,终日香火缭绕。

龙华寺的建筑虽说几经修缮,但寺庙的布局还是当初模样,古人建寺庙有很多讲究,所以现代人修缮时一般都不能轻易改变建筑结构。站在这里是不是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0

6、川黔古盐道

我们即将踏入的就是东溪最富盛名的川黔古盐道了。

这里是盐道的入口,当年盐道两旁都是商铺店面,搬运盐巴等商品的工人,就在这条石板路上来回行走。这里就是当年东溪镇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你们看,现在这些已经破旧的木质楼房,大都是那个时代遗存下来的,这些木板都变成深褐色了。

我们脚下的石梯也是那个年代修建的,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有的石梯中间都被凹下去了,这些凹下的地方,是从古直今,无数双脚踏出来的,我们现在相当于是在踏着古人的足迹在前进。

对了,我差点忘记告诉大家了,这条川黔古盐道,是西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开辟的,距今天已是2200多年啦。更奇特的是,从这里到下面的太平桥,是由99999块条形青石板铺成的,它象征着东溪古镇安定繁荣,长长久久,天长地久。

0

7、观音阁

这里是明未清初时建的观音阁,你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近代民间自发修建的,真正的观音阁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毁坏了。据说,当年的观音阁建筑气势磅礴,其繁华不压于华龙寺。现在观音阁里最具历史价值的是那尊塑于明初的卧佛,佛身长两米多,卧于天然的崖壁缝隙中,佛面慈爱,神态安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0

8、太平桥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太平桥,始建于明太祖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30多年,全长30米,宽5米,拱开桥孔,桥两头都有石狮镇守,石栏上由石雕兽头装饰,桥下中央处还有一把能随风自然转动的重达42公斤的斩龙宝剑。不过现在这只斩龙宝剑已经不知去向了。

相传当年的丹溪河水流湍急,每到夏季时就会洪水患难,丹溪河上的几座石桥都要被淹没,两岸的民居住宅会被冲垮,货物被冲走,造成严重灾害,商业无法正常运转。 是一位叫宋列的商人,历经千辛万苦,从数百里之遥的贵州省尧龙山获得斩龙宝剑,悬挂于太平桥下中央位置,镇住了洪涝灾害,才使太平桥得平安,从此商贾往来,日渐昌盛。

东溪的老百姓把剑神化了,每年的7月20日都要自发祭剑,过新年时还要到桥上走个来回,因此当地就有了“过年走走太平桥,平安长寿乐逍遥”的谚语。

0

9、乌龟石

大家看,前面河面上的这块石头像不像一只老龟?

你看它的头部、身子,说它是老龟还真是栩栩如生呢。

传说这一个龟是从天上偷偷下凡的,他思恋人间的美好,在人间过了两年才被玉皇大帝发现。因违犯天规,被玉帝就地惩罚成石。听老人们讲,在早些年,这个乌龟石的龟眼、龟耳、龟鼻、龟舌还清晰可见。只是无情的岁月把它浸蚀的面目全非了。

10、东溪民居

太平桥这一带古时候是东溪最繁华的水码头,丹溪河两岸,方圆数里都是明末清初建的民居,民居是随山势而建的吊脚楼,蔬密有秩自然天成。这种穿斗木架结构的古建筑现在已成为稀罕之物,只有东溪还保留着一部份,大家看,这种小楼是不是很神奇?

11、黄葛树博物馆

这棵黄葛树被称为“黄葛树之王”,要两个成年人合在一起才能抱住,专家考证它的年龄至少也在500年以上啦。

黄葛树是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也可以叫着黄桷树、大叶榕树、马尾榕、雀树。它的生命力很强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是常年翠绿植物。黄葛树是重庆市的市树。

东溪被称着是黄葛树自然博物馆,现在你看到的河两岸和古道两旁的黄葛树就多达5000余株,面积多达300余亩,其中500年以上的黄桷树就有1000多棵,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黄桷树群,也有人说东溪是罕见的黄桷树王国。密布成林的黄葛树,别具特色的吊脚小楼,潺潺流淌的河水,构成了这一带“小桥流水人家”的清幽意境,这里常有美术、摄影爱好者来写生、摄影,近年来,也受到很多影视剧导演的青睐。

12、李白与东溪

东溪镇唐朝时叫丹溪县。据考证,从秦汉时期开始东溪就属古夜郎国辖地,夜郎是前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部落酋长国,因“夜郎自大”这一句家喻户晓的成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夜郎在西汉时期即已灭国。丹溪县是古夜郎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流放到夜郎国时,于肃宗元二年5月来到丹溪,他游历了丹溪美景后诗兴大发,写下了许多赞美丹溪的诗篇。

比如说这首:“丹溪一拱气霏霏,黄桷森森绿相围。地接川黔通百货,泊船渔火敞千扉。杏花雨润太平桥,杨柳风披客子衣。遥指夕阳人影散,谁家官舫又来归。”

从诗中就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夜郎国丹溪县在丹溪岸边,依山傍水,岸上层楼栉比。遇集日,碧波水面帆樯往来,街上商贾往来如梭,黄童白叟,绿女红男,熙熙攘攘,此情此景,李白诗诗兴大发啦。李白诗中所指的丹溪就是咱们的东溪镇。李白的诗见证了当年东溪的繁荣昌盛。

13、王爷庙

这座王爷庙,始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距今已有260多年。它的整体布局体现了东溪古镇古建筑的特色,是东溪古建筑的精华。

你们看,这里的戏台是不是要比南华宫的大些?对面的观戏台也比南华宫的宽,而且这左右厢房更是好多地方的古戏台不能比的,而且左右厢房下面还有一间间精致的客房。从这些设施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座王爷庙,其实就是一个集戏院、客栈、求神拜佛、甚至还是喝茶聊天的多功能娱乐地方。

站在戏台后面的阳台上,可以饱览丹溪河美景,河水清澈,绿树成荫,这样的美景只有东溪才有。

在古时候王爷庙下面是一个货物集散的大码头,从贵州省桐梓县方向和綦江方向来的货物都在这里上下,然后再运往全国各地。可以想象那时候的王爷庙该是如何的繁荣,到码头来接送货物的人,在船还没有到来前,就会在这里喝茶聊天或欣赏一段精彩的川小品,这是富人的侈华生活。远来的送货取货人便在客栈里住下来,听戏、喝茶,享受娱乐带来的欢娱。

王爷庙大门一开,映入视野的是湍流不息的丹溪河,河上船帆点点,码头人来攘往,让人联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诗句。

在门的两边各有一棵上千年黄葛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与丹溪河边的黄葛树相辉映,构成了美伦美奂的壮美景色。

1998年8月7日,东溪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河水涨到庙殿观音菩萨的脚下时就瞬间消退了,当地人说这是“观音洗脚”。据当地人讲,这种“观音洗脚”的现象是第三次了,人们都说这是观音菩萨显灵,这庙里的菩萨特有灵气。

14、“抚我孑遗”碑石

(离开王爷庙,上公路往承平滩方向走)

请大家随我来观看一块耐人寻味的石碑。

这块石碑立于1925年6月,它是国民党川东边防军第五纵队司令曹天泉,在1925年5月,与当时任蔡锷领导下的护国军旅长贺龙,借道东溪彻夜长谈后立下的自醒碑。

大家发现没有,石碑上的“抚我孑遗”四个字中,那个字是错的?

(让游客细辩认后,用肯定的语气说)说的对,“抚”字错了,按照繁体的笔划,“抚”字旁边的“无”字下面,应该有四点,但碑文只有三点。

为什么只有三点呢?据记载,这个少一点的意思是说曹天泉在安抚百姓工作方面还差了一点,也就是说他曹天泉还做够。

曹天泉人称曹老碾,是绿林好汉出生。因抢东溪活财神陈五爷得了十五挑半银子而发迹。他深信“有枪便是草头王”,用银子招兵买马,扯起棚子打天下,杀富济贫。他手下人马多的时候有

四、五千人,实力可左右整个綦江县。曹天泉后来被贵州军阀周西成收编,芦沟桥事变后,他主动请缨抗战,战场上被炸断了左腿,伤好后离开军营,在贵州经营马帮,在云贵川三省,红黑两道声名显赫,只要有曹老碾信物,马帮道上就畅通无阻。后因脚伤复发,死于解放前夕。

15、结束语

各位朋友,东溪之行,在这里就暂时告一个段落了。

东溪镇的古迹还很多,只是这些古迹分布在场镇周边,如果有兴趣,待午餐后,可以自由组合去观看。我们会安排导游陪同大家去。

附:东溪镇周边景点

国民党参议院、七孔子崖汉墓群、贞节牌坊、琵琶古寨……

---------------------------------

附:上书村巴渝新居

(1)辣椒的广场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广场就东溪有名的辣椒广场。辣椒广场,是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催生下诞生的一个新景观。

雕塑是现代城镇美化的一个重要元素,雕塑作品的内容代表达着的往往就是这个城镇的精神面貌或文化符号或者形象,这只红红火火的辣椒雕塑又像征着什么呢?

东溪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贵州大娄山脉北端,綦江河润之,东丁河、福林河泽之,天赐沃土,得天独厚,2万亩辣椒红红火火,是重庆有名的辣椒之乡,这里每年都要举办辣椒采购节,八方来商,推动辣椒产业,东溪是綦江县的农业大镇,也是重庆市统筹城乡示范镇,更是重庆市小城镇建设中心镇。

辣椒之乡建辣椒广场,它展示的就是东溪农业特色,辣椒成了东溪的又一种符号,是古镇新貌的具体再现。大家看到的这一排排的蔬菜棚,就是辣椒苗圃基地,基地里还有很多观赏性辣椒。

(2)尚书村。

这里是尚书村鲤鱼池社。鲤鱼池是重庆市巴渝新居示范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通过巴渝危旧房改造后的新村。

大家看这里的布局像不像是一座微型城市,这里的建筑和东溪的古建筑非常接近,两楼一底的穿斗式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农民版画点缀在白色的墙上,高挂的红灯笼喜气洋洋。城中有小桥流水,有露天健身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超市和医疗卫生室等等,完全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微型城市。

鲤鱼池村民主要以农耕苗圃为主,手工面、花生等农副产品加工为辅,历经百年沧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是个人文历史深厚的村落。

第四篇:南岳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成为您这次南岳之旅的导游,我将引领您游览南岳最古老的小镇,小镇之古,古在它平整的青石路面上,古在它悠久的文化上,古在它悠然不绝的袅袅檀烟上,古在它淳朴自然的民风上,经过一天的游览,想必大家对南岳大庙的雄伟壮丽;祝圣寺的华丽端庄;祝融峰的巍峨挺拔早已惊叹不已。这些都是组成南岳“五岳独秀”的元素,但是,您来了南岳一定不能不去古镇走一走,虽然,它没有那些雄伟建筑的美轮美奂,但它也有其自己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南岳大庙是仪态万千的大家闺秀,那南岳古镇也不乏为一位秀丽可人的小家碧玉。

南岳古镇形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了,但绝对是在唐代之前。因为早在唐代时便形成了香市,那时,香火鼎盛时期,每天往来的香客络绎不绝,您看脚下的这条青石路面,经过千年的洗刷,已经被磨的光可照人,鞋跟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响声,宛若在敲击每一位香客心中的那盏香灯。每一块石板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南岳古镇的古还在于北街的那座牌坊,牌坊上挺拔劲秀的“天下南岳”四个字是宋徽宗亲笔所提,当时,皇帝来南岳进香朝神时,踏过的便是我们此时脚下的这些古老的青石板路,大家不妨发挥一下您的想象,去寻找当年浩大宏伟的场面,牌坊所在的北街也因为皇帝走过,所以身价倍增,被封为御街,如果按我们今天的经济法来看,这大概就是黄金效应了吧!走过牌坊,古镇的大体面貌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清一色的朱瓦白墙。高高翘起的屋檐,雕着双龙戏珠的屋尖。仿古建造的茶楼、客栈、无一不体现出南岳古镇的古朴、清幽、静坐在小镇的茶楼里品一盏清茗,感悟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回味这一天所观所感,一定会受益非浅。

古镇虽小,却也五脏俱全,饭店、旅馆、甚至还有透着油墨香味的书屋应有尽有,夜晚盏灯时分,家家户户都燃起温暖的灯火,此时,您是否有些饥肠辘辘了呢?古镇到了晚上还是一条美食街,从街头到街尾,满街都飘着山珍野味的香气,南岳山上物产丰富,南岳人便有了口福,鲜嫩营养的野生蘑菇,口感绝妙的衡山豆腐,去了衡山不尝尝当地的豆腐真是可惜,就像去了西安不看兵马俑、去了北京不看香山、去了天津不进十八街买根大麻花、吃四川麻辣火锅不放花椒一样。来了南岳不尝尝衡山的豆腐,便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古镇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不要小看了那些古老破旧的木屋,说不准哪一幢还是明清时代的文物呢,每一根木梁上的凹凸间都记录着古镇的兴荣,它们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真实的向人们诉说当时的繁华与沧桑,古镇上还有一大景观便是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的老人们,他们的脸上那一道道的皱纹,那充满睿智的眼睛,那用青丝写成白发的故事,都显示着老人们的智慧与无争,南岳的老人们普遍都是90岁以上的寿星,所以,南岳又有寿岳之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便是献给南岳老人们的寿礼!好范文 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走过了写满沧桑的青石板路,走过了印满历史的古栈民居,走过了一段荡涤心灵的佛教文明之路,您的心里是否也亮起了一盏明灯?是否对南岳的秀丽又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愫?南岳古镇的古朴秀丽是否能让您对冠秀五岳的衡山除了巍峨挺拔之外还多了一份人情味、一份耐人的寻味呢?…………

第五篇:黑景古镇导游词

你想不想来黑景玩呀?那就和我来吧!

黑景古镇的地板,五颜六色,一些大石头,有灰色的、红色的、蓝灰色的、葡萄灰色的、碧灰色的、黑白色的、黑色的、绿色的、绿黑色的、还有绿灰白色的。怎么样这些大石头颜色多吧?也有说也说不出来的颜色。这些大石头也很光滑,有时你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黑景古镇的房子是很古老的,上面沾满了灰,很脏,不过,没有这些东西,黑景还叫得了古镇吗?

黑景古镇的房子是代代相传的,子子孙孙都住在哪儿。

那儿的河水可蓝了,从水上可以看到水下。水下的鱼儿可多了。有红色的、白色、黑黄等,把河水,染得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黑景山上有一座庙,很高,你要上去,我估计你要爬半个小时才上得去。

怎么样黑景古镇美吧,我只说了一小点,别的要你自己去探索哦!

上一篇:关于虚伪的名言范文下一篇:广州厨艺培训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