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学校学习心得

2022-07-10

第一篇:南京学校学习心得

班主任赴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怀远六中政教处姜水

2013年9月30日,我4点起床,5点出发,和我校班主任一起前往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考察学习。上午我们听了校长钱铁锋的报告,他具体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学校实施的各项具体改革,尤其是班级改革。当我们听说他是在百忙之中抽出的时间,而且一般的行政接待他都不参与,只有这样的业务学习的才肯接待,我们很受感动。接着是分管德育工作的王主任、张主任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班改情况。并且和我校的领导和班主任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气氛很热烈。中午在学校和其他老师一起吃了工作餐,中午班主任就在会议室休息了一下,下午一点半我校的班主任和他们学校的班主任就班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交流,大家你问我答,彼此就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探讨。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而且还是在说笑快乐的气氛中度过的。一个下午的交流令各位班主任收获满满,认为这趟来的值得。第二天我们全员参加了他们学校的校庆,下午我们坐车回来,在车上我们利用闲余时间进行了讨论,联系我校实际我们应该怎么做,每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 班改

我们的现状是班级发生的大小事情,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由班主任一人去处理和组织实施,班主任忙的不可开交,就连任课老师上课发生的事情也找班主任处理,甚至还埋怨,我在别的班级上课怎么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在教育管理学生方面很多任课老师不参与,不作为。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做法:成立班级管理小组,组长由现在的班主任担任,成员由组长聘任其他任课老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担任,让班级管理全体老师参与,形成老师齐抓共管的局面。我认为只要这种理念是对的,只要有制度和经费的保证各校都是可以实施的。

二、 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化

(一)、我们的现状是评价学生80/100看的学习成绩,一好带三好。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以人为本”,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感悟到学习生活的快乐,是学生在不同方面实现个人的价值,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

评价内容从六个维度去进行:

1、道德品质

2、公民素养

3、学习品质

4、交流合作

5、运动健康

6、审美表现。

各维度下面有二级指标,表彰的类型有:⑴、爱国学子⑵、浩然学子⑶、勤俭学子⑷、孝敬学子⑸、诚信学子⑹、爱心学子⑺、环保学子⑻、勤奋学子⑼、创新学子⑽、雄辩学子⑾、合作学子⑿、五环学子⒀、艺术学子。我们学校以后的表彰可以设有以上的奖励,这样能给不同的学生自信,发展学生不同个性。

三、 彩虹奖

1、 寓意:美丽的彩虹是由多种色彩组成的,它象征着生命的多彩、青春的绚丽。象征着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彩虹犹如一条学生通往理想的七彩之路,引导她们快乐、幸福、健康成长。

2、 做法

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梦想—长期目标。要实现这个梦想你应该怎么做---近期目标,这个目标是具体的,是学生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是一个月。内容可以是综合评价中的任何一项。在教室里公布每一个学生的长期目标、近期目标。让其他学生监督他,如果实现了短期目标,就由班主任在班会上发给学生一个彩虹奖卡片,并且制定下一个目标。如果达不到老师要帮助分析原因,并调整目标。到了期中或期末收回卡片,卡片达到老师规定的数量就给予奖励(奖品、证书、奖牌)。没有得奖的同学可以在原来卡片数量的基础上叠加算起,对于比较突出的,学校在期末可以对其进行奖励。这种激励赏识教育比那些处理批评效果要好的多。 今后我们还要组织班主任、老师座谈、讨论,写心得、写体会。联系我校实际,结合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做法,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绝对不能照抄照搬,一味的模仿,我相信只要我们领导老师劲往一处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我校班改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怀 远 六 中

政教处姜水

2013.10.2

班主任赴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考 察 学 习 心 得 体 会

怀远六中政教处姜水

2013.10.2

第二篇:南京学习心得

2016年9月下旬,株洲市教培中心组织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到南京学习。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要求极为严格,带队老师江老师全程陪同,更是全程监督,锐利的眼睛时刻盯着每个人,有一次连续听2个半小时的演讲,中间不休息,竟然没有一个上厕所的,一则确实教授专家讲得好,很吸引人,二则谁也不愿被江老师那锋利的眼风扫中。中午吃饭睡觉都管理极为严格,江老师说是担心没吃好没睡好肯定听不好讲座。在严格的管理和精彩的传授下,我们这次收获颇丰。

在这次活动中,我还认识了几位出色的专家,讲《高效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的谭顶良教授,他讲的理论知识看起来深奥无趣,但是他却以贴近生活贴近课堂的鲜活事例来阐述他的理论,他的授课深入浅出,获得大家一致的好评。第二堂课进来了一位年轻有活力的小伙子,感觉他是跳跃着进入培训室的,看起来和蔼可亲,眼睛却精光四射。他叫李宏亮,是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他讲的课题是《改革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变革》,这位博士最善于和我们互动,而且他的灵活处还在于:他能够从和我们的互动中就地取材,反应极为灵活迅速,语言敏捷有力,将宏大的主题讲得活色生香。

这次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讲《考试命题与应考策略》冯渊,讲《教研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徐志伟,这两位都是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他们基本从语文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讲的。听这两位老师的讲课,我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在一些问题上我感觉遇到了知音,当然更多的是感觉遇到了大师,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两位老师都强调要向同行学习。冯源老师对那些不愿意向别人的人进行了刻薄的讽刺,他用蛔虫爸爸和小蛔虫的故事来讥讽这类人,而徐志伟老师则温和得多,他讲了语文教学大腕于漪的例子,说即使优秀如于漪,经常裸备完课后,再找来各种经典教案等,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上出有个性的精彩的语文课。徐志伟还讲了一个永远不满足醉心教学和研究的老师的事。这个老师上《林黛玉进贾府》,在三个班,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上了三堂不同的课。在第一个班上课,他抓住全文中黛玉“不肯多走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要学生阅读全文,黛玉是否做到了这点。到第二个班上课,他抓住课文中的两个词“忙”“哭”,问文里的人各自在忙什么,哭什么。这样了他仍然不满足,又借来第三个班上课,问了几个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你们跳读了那些内容,学生跳读的有文中的古诗词,相貌服饰描写段落,以及建筑房子内外摆设,然后他告诉学生他们忽略了《红楼梦》中的各种文化,《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学生们忽略了至少三种文化,古典诗词文化,服饰设计审美文化,建筑装饰文化。这个例子充分证明了这位老师刻苦的研究精神以及研究的高水平,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次培训让我看到了江浙一带教学研究的氛围之浓厚,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精神。我对教学研究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尝试将一些研究方法和做法用到我校的语文教研组,希望我校语文教研组能得到启示和收获。

唐运怀

2016.9.26

第三篇:南京之行学习心得

许昌市文化街小学 黑瑞霞

阳春三月,柳絮纷飞,我们一行人来到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大学参加第24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在这里,我们领略了来自全国的语文教学专家在课堂上的精彩展现,真是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执教的《兔子与庄子》一课。赵老师像一个有趣的说书人,亲切的谈话,瞬间和孩子们融为一体,紧紧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完全把学生带入到他所设置的情境里。看似幽默的语言,其实学问很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郦波教授关于诗词教学做的报告,古典跟现代相结合,时而出口成章时而即兴歌唱。郦波老师的古文底蕴、独特的教法以及灵动的语言带给台下老师们深深的启发。

来自宝岛台湾的李玉贵老师执教《爱心树》一课,深深的打动了我。李老师把课上得扎实,看得见 ,学得来。让大家感受到了台湾语文教学的别具一格,她的课堂没有复杂华丽的课件,只有朴实幽默的语言,只有老师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

著名特级教师林莘老师执教《咚咚咚,是谁呀》。林莘老师的课领着老师们走进了“共同体”的大门,她用课堂的形式直接诠释了共同体这一理念:教室里的课桌成U型排列,教师在教室中间授课,孩子们互为伙伴更便于讨论,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更加自主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半截蜡烛》薛老师虽然是在讲一篇课文,但他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锻炼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引导孩子理清故事情节、请生协助板书、再而运用板书叙述故事。问题层层深入,由一个个麻烦到解决麻烦,再到人物角色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到内,薛老师课堂设计非常棒。

新生代教学名师诸向阳老师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诸老师将无声的黑白字变成有声的、有型的读,一举一动中透出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读与写相结合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很好地发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王菘舟老师的课行云流水,仿佛可以触摸和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灵魂,生动诠释了一节“诗意课堂”。“爸爸的花儿落了”回环往复,爱的种子深深扎根孩子心中,深沉的父爱在语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王崧舟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如魔咒般让与会老师和课堂上的孩子们沉入回忆……

名师们的精彩演绎犹如春风化雨,让我们们亲身体会到名师与课堂的魅力。听课回来之后,我心中的豁然开朗,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清晰了很多,教学方向也更明确了,真实不虚此行。

第四篇:南京外出学习心得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单位、和单位班子成员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知道了很多没有接触和知道的知识和思想理念。现在我就将所学、所看、所听的事物和自己理解总结一下。

1、在人们心里餐饮和的核心就是“服务”没错“服务”确实是餐饮的核心,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一个餐饮的核心不仅仅光靠的是“服务”还有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如果用“服务”来比喻是餐饮的心脏。那“文化”就是赋予心脏跳动的血液。一个餐饮只有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南京学习期间旅游学院的院领导带我们考察了最具有特色主题文化的“书香世家”在考察前酒店的副总向我们介绍了酒店的历史,厨师长是曾经为江主席做菜的厨师,和酒店的一些关于酒店的一些文化流传,从古至今。可以说我们所有学员都被她所说的酒店历史文化深深的吸引。还有酒店的每周四的特色食品“凹糟面”和“小酥饼”。经副总介绍每周四来买的客人源源不断,供不应求,每天“凹糟面”得第一锅汤都要厨师长尝第一口。总之听酒店副总的介绍后充满了艺术和古香古色的气息。听完酒店副总的介绍我突然觉得太阳岛宾馆也可以做到它们所做到的,咱们有优秀的服务团队有张总的“毛家菜”“满汉全席宴”“山珍宴”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一项餐饮文化。此时我对于我们的餐饮文化构思非常多,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单独选择一栋楼专门制作“毛家菜”推出两道三款“毛家菜”系列的菜品。在餐厅里布置一些关于毛主席的相片、画像、勋章、字画一类的装饰品,突显出主题色彩。在融入一些宾馆历年以来接待的领导人旅程表。也充分体现宾馆历史文化。这样在我们以后接待任务中也是一个亮点。

2、在管理方面,老师讲了许多可是比较笼统。但是通过这次学习,真切的感觉到,要想管理好一个餐饮团队没有方法,有的就是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员工一视同仁。并且要有好的监督者,不能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而不记在心里。要把制度刻在心里还脑子里,其实怎么样去管理大家都了解都知道,但难的是坚持监督,实行制度。这也是我在这次学习中得到一次深刻领悟。在这方面我真的差的很多,这次学习后我一定要把餐饮前台做好、做精。真正做到个性化服务。

3、员工的培训,我们的员工培训只是局限于业务培训,但是在业务培训符合要求了,可真正的服务培训怎么做?我们的服务员真的知道客人用餐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么?肯定是不知道的。因为它们没有站在被服务对象角度还思考过,这样我们就要创造机会来让它们感觉到被服务时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在这里我有一个大胆想法。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咱们餐饮的员工当作客人在我们的餐厅真正的用一次餐,让它们作为客人被服务,这样整个用餐的过程它们就会知道它们作为客人需要什么服务,服务员在服务中有那些不足的地方,当它们为客人服务时是就会清楚的知道客人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换位的思考站在被服务的角度上来看待服务才能尽心尽责的为客人服务。才能打造出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个性化服务。

4、餐厅的布置摆放,在学习中老师举了一个很接地气的例子:问大家是不是第一天和第二天在餐厅用餐的时候感觉饭菜挺好吃,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就觉的饭菜没有开始那么好吃了,总觉的每天的饭菜总是那么几种。老师解释事实不是饭菜没有换,菜品每天都在更新只是我们所用餐的地点没有换,到时大家对餐厅产生一种视觉疲劳,始终都是一沉不变的。在我们部门也存在这个问题。一次任务的自助餐始终如一不会改变设施的摆放。如果我们稍微心细一点在3餐或2餐后改变一下餐厅布局摆放就会给客人一种新鲜的感觉和不一样的心情。所以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突破打破以往的一沉不变的现象。让我们餐饮部更具特色。让每一位来这里用餐的客人都有一个惊喜和愉快的用餐。

5、在这次学习当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业务上的知识,例如那几种酒水是在多少温度下最适合饮用,那几种酒水适合加热后饮用,什么样的酒水需要配合辅料能更加可口,那几种辅料配合在一起适合女士,那几种辅料配合在一起适合男士。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接触不到的。还有什么样的菜品需要多少温度上桌才是最合理的。什么样的餐具在多少温度下上桌最适合!

6、我们每年推出的创新菜有上百道,但是我们没有真正的理解让我们创新的真正目的是为什么?创新不是让厨师随便动动笔头在几道菜就叫创新了。创新是必须把你所做出来的菜品真正的推向客人,客人喜欢了,认可了菜叫创新。如果客人不吃、不喜欢那所做出来的菜就是“见光死”根本没有做到创新的意义。客人还是认可你以前所做的那些菜品。

以上就是我这次南京学习的一些心得。我不会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和这次学习的机会,我要所学的东西全部百分之一百的融入工作当中。真正的让餐饮部变强。

第五篇:赴南京培训学习心得

豆岁琴 2010-9-22 今年暑假,我有幸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聆听了多位专家十分精彩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 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听课之前,我总是认为新课标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考取大学就万事大吉。但我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后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会产生阵痛,只要是对人民、对祖国有利的事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并将它做好。我们人民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生我养我的祖国。如果不搞好课改又怎么会培育得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呢?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才能培育学生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专家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

的是一群听力有残疾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在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但经过这一次的培训,使我深刻的认识到:

1、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

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南京长江大桥介绍下一篇:你的样子原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