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2022-10-24

第一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传统产业特别是钢铁行业是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钢铁产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结构层次较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处于产品链条的底端。

(2)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多数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3)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较明显的制约作用。

(4)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吸引和激励作用不够,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导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展不快。

二、主要意见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加快创新、创业、创优,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2)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科学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3)利用多种途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是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提高"科企联姻"效果。二是在摸清企业各类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引人才,并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招引适用人才,大力引进和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人才,实施企院联姻,使科技成果最大程度、最快时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三是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通过自主创新,提高装备水平、改进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四是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协作,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技术和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4)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帮助企业掌握、享受上级出台和我市制定的扶持政策。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激励优惠政策,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5)利用贷款贴息、借款、无偿资助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企业实施减税或免税。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担保。

(6)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通畅快捷的行政效能投拆机制和阳光透明的政务环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第二篇: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以棉纺、丝绸、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等行业为主,在丝绸、女装、化纤、针织、印染、家纺等领域已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工业。2009年,我市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16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88.2亿元,同比增长3.64%。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国家对纺织服装行业扶持政策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市纺织服装出口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当前,破解纺织服装产业困局的有效途径是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步伐,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一、对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进行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

1.产业体系完备。目前,云州市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的茧丝、化纤制造,到中游的织造、染整,再到下游的服装等行业以及相配套的纺织机械、染料化工、电子商务、专业销售市场和专业特色街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组成的极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如武林路、丝绸城、四季青市场以及位于云州九堡的集服装研发、信息发布、展销展示等新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等,中国纺织网、丝绸网、中国女装网以及云州丝绸与女装网等专业纺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云州市服装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国116时尚设计创意园等纺织行业平台,以及全国丝绸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也为云州纺织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云州服装企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同时还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丝绸企业万事利集团注重技术创新,将纳米技术、数码印花、提花等新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研制当中,目前已获得53项专利,是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丝绸企业。浙江恒逸集团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8年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化纤行业排名第一,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三元控股集团生产的导电布是国内EMC材料的第一品牌,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3.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州纺织行业先后出现了余杭家纺产业集群、萧山化纤集群、桐庐针织产业群等大型产业集群,其中萧山党山镇和衙前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化纤织造名城”和“中国化纤名镇”,萧山化纤集群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最重要的化纤产业基地之一;桐庐横村镇也被授予“中国针织名镇”。在集群效应的辐射下,萧山女装产业园、余杭女装产业集群、江干女装产业园也纷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女装产业集聚区,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内部劣势(Weaknesses) 1.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出口产品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设计力量薄弱,研发投入少,产品功能和质量创新、技术创新、时尚创新等相对滞后,缺乏新技术推广培训机制,行政引导力度不大,质量监督和知识产权保障措施不具体,因此产品附加值优势不明显。

2.管理水平落后。从总体上看,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管理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不明晰,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产供销衔接不够合理等问题。企业管理水平已成为制约提高企业竞争力、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节能减排的压力。纺织服装业尤其是化纤与印染行业,污染排放较多,对生产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总耗能占全国工业总耗能的4.3%,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企业的8.51%;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其中80%为印染废水,平均回用率仅为10%左右。总体来看,我市多数纺织服装企业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先进工艺装备采用率较低,纺织服装行业的节能减排整体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三)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1.内需市场的扩大。内需状况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稳定提高和消费需求的逐步恢复。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3元,增长13.0%。农村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方面,上半年,我市监测的12家定点百货商场中服装类和鞋类等耐用消费品增幅较稳定,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3.3%和10.7%;四季青服装市场、中国丝绸城、武林路女装街等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1.8%、1.8%、47%,其中中国丝绸城抢抓上海世博会契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推进商业和旅游互动,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

2.美国、欧盟市场对低端产品的刚性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美国、欧盟市场的出口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波动,而其他一些供货国起伏非常大,特别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口60%以上的欧美日市场,已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建立了一种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会由于金融危机轻易改变。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欧盟地区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削减娱乐开销,消费结构向低端产品转变,廉价产品供应商在销售额增长方面成为赢家,分得更大市场份额,这对质优、价廉、物美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是一个发展机会。

3.配额取消。2005年,美国和欧盟在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结束时,继续对从中国出口的部分类别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实行配额限制。2008年1月1号以后,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纺织品与服装就不再有配额限制。2009年以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纺织品与服装也一样不再会有配额限制,这是一大利好消息,而对于我国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自己的企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四)外部威胁(threats)

1.国际市场复苏尚有困难。发达国家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欧元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这将成为制约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世界市场需求全面回升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纺织服装出口将因此受到一定影响。我国纺织商会对200家大型纺织出口企业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这些企业出口订单均下降20%—30%。从我市看,1—5月对欧、美、日三大出口市场增幅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5.1和8.8个百分比,三大市场占全市出口比重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占出口份额较多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等商品仍将面临外部需求不足的严峻挑战。 2.纺织业产能过剩突出。这轮全球经济危机迫使许多外向型纺织企业“由外转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纺织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纺织服装产业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大,是历次经济调整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的行业,而本轮的产能过剩更多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如低档产品过剩,中高档产品缺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纺织服装产业高投入、高产出、投资见效快,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做大GDP的动机为低水平扩张大开绿灯。由于产能过剩的根源很难消除,而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法在体制机制上还不完善,今后几年,纺织服装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由于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产业,通过提高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和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构筑贸易壁垒,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日趋严重。数据显示,2009年在WTO的贸易救济框架之下,国外对中国出口纺织类产品进行调查的立项和初裁就已超过30项,其中涉及化纤长丝、化纤短纤、窗帘、织带、电热毯、帘子布、棉纱、床单、亚麻、窄幅织机等自原料至终端的一系列产品。云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检验处处长陈燕表示,近年来,随着欧美对童装安全要求不断提高,我国部分童装在欧美市场被频频召回,主要原因是物理安全和化学安全不合格。其中多数是由于小部件和绳带不符合,存在容易造成儿童窒息等问题和隐患。

4.出口企业利润压缩。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都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接连创出新高,抑制了我市纺织服装品出口,一些以接出口订单为主的纺织服装企业销售将受影响。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负担加重。2009年以来,随着棉纱、棉布市场运行情况好转,国内棉花需求出现回升,价格持续上涨。截至7月底,328级棉花均价为18230元/吨,比年初的14879元/吨上涨了22.52个百分点。

二、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一)意大利、美国、印度等国家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1.采取有效措施刺激国内消费并调整出口方向。意大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衣物以旧换新享有折扣;对旅馆业重新装修所购买的纺织产品采取税收刺激;公共采购如军队制服等鼓励采购方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而不是过去主要以成本为目标;对那些符合欧洲生态毒理学法令及社会标准的健康面料产品和劳动安全产品提供税收便利化。印度政府调整出口方向,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度,转向中东、非洲和海湾国家。

2.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发多元化产品。意大利政府规定企业在研究创新方面的投入可以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贷款,除此之外,纺织服装企业制作样品和新服装系列的过程也是企业创新的过程,其投入参照研究创新投入优惠政策,可获得政策优惠贷款的支持。印度政府则鼓励生产棉涤混纺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很容易打理,成本相对棉产品低,世界市场对棉涤混纺产品的需求巨大,产品多元化有利于印度纺织工业的发展。

3.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美国的纺织和服装产业转型路径中都提到了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纺织企业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敏捷生产来实现;服装企业通过优化设计、组装、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管理来实现,市场营销商主要通过控制设计与市场营销,进行跨国采购和生产外包来实现,本土制造企业则主要集中在细分市场产品上。

(二)国内广东、宁波、无锡等省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广东省加大对装备更新换代的投入,尤其是自动化程度高,节能降耗效果好的新型装备,来缓解产品结构调整和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宁波市通过强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纺机装置、整机的开发,提升宁波在全国纺织装备制造业中的地位。无锡市加速结构调整,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粗放经营的纺织企业先后被淘汰、转移或关停,原先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中小型纺织加工贸易企业中已有80%的企业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电子产品或新兴产业的企业。

2.加强研发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广东省江门市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改善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针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新会美达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纺织研究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了七个高水平实验室,多项新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宁波市纺织服装行业成立首个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整合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四方的优质资源,有助于为优质的纺织服装企业投资高端的研发项目提供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也为引导宁波市高端研发项目落户宁波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竞争力,扩大化纤在该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增加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的比重,改善宁波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无锡市的江苏阳光集团研制成功全球首创的可喷洗西服,吸引大量订单。

3.推进品牌建设。广东省许多集群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自有品牌的重要性,进行不同形式的品牌培育和推广。通过“政企联动”,全市共获得广东省名牌、名标13项。集群对自身的区域品牌增强了保护意识,积极注册相关集体商标,开展品牌宣传,扩大影响,形成品牌战略联盟,对一些抢注行为积极交涉,甚至采取法律手段。无锡市纺织企业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与推进,如江苏红豆集团继针织服装推出男装、女装之后,去年力推HODOHOME·红豆居家产品,旗下轩帝尼男装又转型向平价连锁进军。

4.开拓国内外市场。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寻找新的出路,提高内销比例,开拓欧盟及新兴经济体市场,降低风险;加强与国外纺织产业集群的合作,组团赴瑞典,并利用外经贸部门的优惠政策,对出访企业给予补贴。宁波市以宁波服装节、服装博览会为平台,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5.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配套。广东省盐步与纺织工业协会合作建立南方内衣创新中心,以“南方纺织内衣网”为基础,实施“盐步内衣”的数字化升级,建立产品展示、信息发布、网上商城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延伸电子商务业务;大朗镇着力建设了“六大服务平台”,包括毛织品质量检验站、毛织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毛纺织产品研究中心、大朗毛织网站和相关数据库、研究生创新基金和教育培训中心。

三、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面对当前更加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抓住经济进一步回暖的有利时机,统一发展思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任务。纺织服装企业要注重把创新与市场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着力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上下功夫,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要把创新与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理念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主打产品。一是引进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目前,我市印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据浙江省经信委发布印染行业在云州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是5亿米,其中萧山就占了3.9亿米(共有7家印染企业)。我市应根据有关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区分化纤、棉纺、印染等行业,有序淘汰禁止发展类产能,限期改造和淘汰限制类装备,鼓励各种资本向先进产能聚集。有关部门要采取系列严厉措施确保任务完成,对过去经合法批准、手续完备的企业、项目,根据目前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实际需要淘汰的,建立相关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二是加快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市纺织协会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引导企业选择更加环保的大麻纤维制成的布料,加强以环保纺织品、车用纺织品和与新能源相关的复合材料为重点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研究,加快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满足我市水利、交通、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和医疗等新领域的要求。三是促进产学研结合。实践证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联盟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挥科研院所和企业自身的优势,提高科技转化的成功率,也有利于纺织工业整体增加国际竞争力。建议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合作方式,除了进行联合研究与开发之外,还可采用以纺织企业为主,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此外,可委托科研院所和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咨询与智力服务,帮助企业总结生产中的经验教训。

(二)统筹国际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 在出口已不太可能强劲拉动纺织服装行业增长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纺织服装行业新的强劲增长点。一是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纺织服装企业在国内外开设品牌专卖店以及在知名市场(商场)开设专柜,政府应该在展位、形象制作、品牌宣传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在“出口转内销”共识下,政府应积极组织自主创新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和对接会,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扩展内需市场平台;组织企业向对口扶持地区(如青川)捐赠和输出纺织服装产品,既可以起到扶贫作用也可以帮助我市企业走向四川、走向全国。二是促进农村衣着消费,组织“纺织品下乡”。

挑选一批符合农村市场需求与特点的纺织服装企业加入到“下乡”队伍,鼓励企业在我市富裕乡镇设立专卖店,调低产品价位。三是支持“走出去”,挖掘新兴经济体市场。充分利用我国与有关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成果,开展加工贸易,组织企业赴南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参展和交流,外经贸部门对出访企业可以适当补贴。四是采取有效办法应对贸易壁垒。运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及时掌握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早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加大法律培训力度,加强相关宣传,提高企业的公平贸易应对能力。推动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支持企业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风险。

(三)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自主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推进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是我市纺织服装工业实现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创建自主品牌的主体是企业,政府部门在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提升云州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以“云州丝绸女装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活动为主要载体,提升云州丝绸女装产品在国内的流行趋势中的引领地位;积极承办“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等大型赛事,提升云州纺织服装品牌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二是鼓励和支持创建自主品牌。鼓励在杭设计人才到赛博创业园、各类大学生创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创业,享受租金和税收方面优惠。在我市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设计产品展销场所,通过媒体加大新闻宣传,吸引市民购买自主品牌的产品,从而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鼓励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服装展会,参展费用实行补贴。三是“内联外引”提高品牌档次。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运作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融资,购地建房,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实力。引导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或购买品牌,再到国内经营的模式创造国际高端品牌。四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把打击抢注商标、侵犯专利、剽窃核心技术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点,要建立健全品牌保护体系,加大对服装自主品牌的依法保护力度。

(四)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本土化成为了当今纺织服装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重视引进与培养高端纺织服装类人才。要重点吸引产品设计开发、品牌销售管理、高级技术人员等类型人才集聚;加大人才选拔力度,继续推进“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等相关活动。二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纺织服装企业输送和培训人才。一方面,借鉴“达利女装学院”办学模式,开动“校企直通车”,将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理念贯穿于办学全过程中,创建“量体裁衣”的人才培养机制模式。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建立培训机构和培训体系,对一些很难到位的如印染配色等紧缺人才实施针对性培养。三是积极出台和落实各项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包括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明确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评聘职称、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激励机制等各方面的政策。

(五)整合各项要素,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对企业科技文化、自主创新、加工生产等各方面要素进行整合对接,满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对信息交流、技术创新、产品加工、销售网络的需求。一是积极打造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加强与“中国纺织服装信息商务中心”的合作交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公司、知识产权机构等多方面力量,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咨询、产品监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时尚设计和企业孵化等一系列服务。如上海市就打造了“上海中小企业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二是建立纺织服装产业联盟平台。整合包括云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云州市服装行业协会、云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云州杭派女装商会以及云州中国丝绸城、云州武林路时尚女装街、云州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等优势资源,鼓励各协会组织和特色街区加强各界互动,强化品牌推动意识,形成独具云州文化特色的品牌集群。三是构筑“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营销网络平台。鼓励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实现营销变革,如选择中国纺织服装网等行业网站开展网络营销合作,此外,在云州市政府大力实施“百镇联网”之际,还应积极鼓励一些规模以上经济效益好、信誉度高企业可以加入“百镇联网”平台,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信用保障。我市的传统专业服装市场应顺应产业升级潮流开始转型,大力提倡“一站式”采购模式。这种模式把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上所有环节的产品都集中在一起,以方便采购者采购。如中国轻纺城云州瑞纺联合市场打造的“一站式”采购模式吸引了国际上顶级的纺织服装组织来杭采购。

(六)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转移

当前,企业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成为关键。随着环保,资源,土地等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价值最低端的部分转移,而把高附加值的品牌创意、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商品运输、产品零售等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是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将东部定位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因此我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保留设计研发、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等环节,转移生产加工环节;二是选择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裕,消费潜力大的地区作为产业承接地。如温州服装大多选择在郑州建设生产基地,一方面是由于郑州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等,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河南消费市场的考虑,一旦这部分市场被打开,潜力将是巨大的。三是创新产业转移新思路。产业转移并不仅仅意味着传统纺织服装企业的搬离,品牌、服务和商户也是转移。如浙江义乌市场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全国标有义乌的市场已近20个,另外,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云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等也都向别的地区进行转移。另一方面,还可以转移市场建设。比如广东华南城集团在广东建设华南城工业原材料专业市场之后,又在辽宁的铁岭投资建设超百万米的东北物流城。在北京、在天津、在安徽等地区,这类的专业市场已经成为市场转移的领跑者。

第三篇: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但竞争力还有待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困扰着海南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海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物资源,但海南省海洋渔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很低;海南省发展羊牛畜牧业潜力巨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海南畜牧业”的目标还很远;海南在热带经济作物、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和南繁育种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各自为战、分散经营、耕作技术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第三产业根基薄弱,关键性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研 、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海南省产业转型路径

海南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应将工作重点放到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上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低耗低排的绿色发展道路。

农业转型路径: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应从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考虑。要加快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将第

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使原本单一的农业变成集种植、加工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特色产业。这对促进产业集聚融合,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工业转型路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以海洋油气和深海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工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服务业转型路径: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型发展互联网、康体、会展、休闲养生医疗旅游、保险、教育、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

海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促进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需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海南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热带果蔬、热带花卉、南药、胡椒、香料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热带农产品品牌。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扶持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培育和壮大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群。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科技攻关,搞好新品种和优良品种的培育,增强良种繁育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通过“丰收计划”、“跨越计划”等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把实用的农业技术组装配套,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热带水果质量追溯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海南省植物医院”远程诊断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系统等开发和应用,实现农产品交易从实物市场向电子市场大转变,促进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增加农业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世界银行的农业投资。二是加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争取银行政策性专项贷款。三是增加信贷资金重点扶持绿色食品名特优品牌,扶持绿色农业基础建设。四是要吸引农民和企业向农业投资,为农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优化工业组织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组建品牌企业集团,设立企业内部科研机构,培养和充实科技开发人才,增加科技开发费用,加强科技开发管理。全面实施“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注重吸收创新,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要切实从市场需求、优势资源、经济效益和项目实施条件,以及在海南省投资建设的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好项目方案论证工作,既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更要开拓利用外资的新领域、新方式,还要大力吸引省外资金。

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依靠关联,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分工协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延伸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促进区域服务业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养生医疗旅游、文化休闲。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共建两岸服务业对接专业园区。

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一批服务业上市企业,鼓励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来海南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职能型总部。同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尽快运营产生效益。加大对招商和签约重大项目跟踪推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和开工建设。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新增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配套,抓紧策划生成一批服务业项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配套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尽快出台落实总部集聚区和会展等政策。其次,整合各行业扶持资金,建立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合理增长机制和使用机制;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落实银行贷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再次,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

第四篇:传统林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葛学斌

发布时间:2009-02-26 10:04:51 访问次数:269 次

浏览字体:

遂昌县是传统林业大县、省重点林区,地处钱、瓯两源,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所处的浙闽赣交界山区也是我国17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生态区位非常重要、非常敏感,在浙西南生态屏障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钱瓯两源、打造江南绿谷”这一主题,提出了

的起点,实践创业创新、谋求跨越发展,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把统筹和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保护、科学利用、持续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在生态林业建设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四大现实基础凸现生态优势

遂昌县林业用地332万亩,林木蓄积量7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3%,农民人均林业用地

蓄积量40立方米,位居全省前列。生态优势作为遂昌最大的优势,目前已具备四大现实基础:

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成形。到2007年底,全县共界定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86.

5观林为主的县级生态公益林4.2万亩,公益林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6%。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功申报建立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古树名木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工程,建成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出台《遂昌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率先启动城区山体绿化工程,推进长防林、绿色通道、阔叶林改造、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等林业生态项目,政府全额出资为全县273万亩有林地统一投保了森林火灾险,森林消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控等林业防护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竹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通过扶持引导,全县现已形成以竹炭、人造板加工为主导的企业

中纤板行业世界前20强,遂昌成为国内最大的竹炭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被命名为“中国竹炭之乡

基地”。全县已发展竹林32万亩,2008年竹产业产值达6.24亿元。2008年,被省政府认定为

强县”。“兴林富民”示范工程有序推进,全县已建成5个省市级示范乡、镇(林场),1

3绿化示范村,建成各类特色高效林业基地5.1万亩。2008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8.23

入2151元,占农民纯收入的42%,林业产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初显成效。

森林生态旅游初露锋芒。近年来,遂昌旅游井喷式发展,200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旅游综合收入6.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08%和119.67%。等级最高的4个五级旅游单体资源全部为林业资源,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南尖岩、飞石岭等以自然风情、森林文化为主的景区已成为遂昌旅游经济的支柱,全国首个以竹炭为主题的博物馆建成开馆,遂昌先后荣获“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基地”等称号。以依托资源环境、体验乡村文明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迅猛,垵口大山等

级林业观光园区,新路湾镇山井村等一批依托森林资源优势的“农家乐”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林权制度改革初显活力。在全省、全国率先启动了以森林资源流转、林权抵押贷款为重点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运作,成功组建了林业服务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林业中介(评估)公司等三个机构,有效探索了林权小额循环贷款、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等三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截至

年12月底,全县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124.4万元,涉及林农779户,是丽水市放贷额度最高、受惠面最广的县;组“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新17262家,绿源木业进入”、“浙江省竹木产业单项166.18”、“中国十大特色休闲7处“农家乐”被评定为省市8个省市级2008亩,人均林木万亩,划定以各重点风景区景“中国竹炭产业个省市级示范村,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林业纯收万人次,实现

织国有和集体森林资源社会公开拍卖35起,成交金额达2169万元,实现资产增值48%。林改后,资源得到有效盘活,“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遂昌模式”的林改工作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走在全国前列。

制约生态林业发展的因素有待正视

遂昌县发展生态林业具有四大现实基础,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木工企业层次、林地生产力、地方财政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有待正视。

林区产业结构单一,林农转产转业有难度。遂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林区,林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农民对森林资源依赖性较强,在重点林区乡镇采伐、利用林木仍然是当前部分林农的重要收入来源。发展生态林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限制林木采伐、保护森林资源。在一产不稳定、二产规模小、三产起步晚的情况下,要较快实现限伐后传统林区产业的转型升级,确保林农转产转业后持续增收,任务异常艰巨。

木工企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遂昌林产品加工业历史悠久,一直是本县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木材加工企业中,以半成品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占据高的企业不多。如果减少林木采伐,势必导致部分粗加工企业因竞争加剧、原料短缺等陷入困境。

林地生产力偏低,林业综合效益不高。遂昌县森林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林地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乔木树种亩均蓄积量2.64差距更大。经营面积小而散、林种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等原因造成林地生产力没有完全释放,远远低于农田的生产力水平,成为制约生态林业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地方财政实力有限,林业建设资金投入紧缺。以生态为主的林业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投入是主体,生态景观林建设、村庄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防灾减灾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新规划的万亩限伐区森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后,而遂昌是全省部分资金。公共财政薄弱成为制约生态林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转型升级中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遂昌县生态林业建设将以机,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基本形成生态系统比较完备、产业体系比较发达、文化体系比较繁荣的现代林业架构,充分发挥生态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

——围绕一个重点,突出森林资源保护。

重点是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林木资源限制采伐工程。按照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及不同林分在生态功能上的差异,在规范和加强原有往景区公路沿线森林、风景区景观林、饮用水源涵养林为限制采伐区,并力争将限伐区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到2010年,确保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上和年林木采伐总量比

主要政策举措:一是培育和发展竹茶、草腐类食用菌、山地生态蔬菜、油茶、特色干水果、生态养殖、来料加工、

低于全省乔木树种亩均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长三角86.5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基础上,新确定阔叶林、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乡道和通2007年减少一半以上的3每年还需支付2007”休闲旅游名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万亩,力争达到80%以上,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工艺先进、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林地亩均年产值与杭嘉湖等地区的林业产业重点县1365万元补偿金(以“生态先于一切、民生高于一切 177.5万亩,实现森林保护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一半以”目标。2008年省级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计算)”为着眼点,以“建设山上浙江91,立方米,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年全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财力难以负担这”为契145.1“双过半

“农家乐”休闲旅游等九项生态产业,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林农转产转业增收。二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异地转移、农民社会保障等三项配套工程,促进高山偏远林区人口逐步向中心村、集镇及县城迁移,加快完善林农的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三是倡导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清洁环保替代能源,推广草腐菇类食用菌生产,减少木质资源消耗。

——深化两项改革,激发生态林业建设活力。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以列入省林改示范区为契机,继续深化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要求抓好探路实践,完善政策,简化手续,优化服务,深化配套,扩面增量,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缓解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需求,使山林真正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步伐,将国有林场逐步转型为生态型林场,着力发挥生态效益,使其成为我县生态建设的骨干、兴林富民的示范、科技兴林的样板、生态文明的典范。创新林业投融资方式,建立起支持生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稳步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林业工作经费,稳定林业管理队伍。减轻林业经营者负担,使务林者能得利,植树者受其益,形成有利于刺激林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构建三大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建设林业生态体系,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管理高效的林业生态体系,促进林业生产由“单一用材”向“非木质资源开发”转变,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重点抓好遂昌县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饮用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阔叶林发展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十项工程,建立和完善以森林消防、森林资源监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为主的林业灾害预警系统和抗御体系,完善林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御灾能力,预防次生、衍生灾害,加快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

发展林业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林业的经济功能。组织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第一产业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化精品农业,重点发展笋竹两用林、特色经济林、生态畜禽养殖、林木种苗与花卉、中药材等,加大“黄泥岭”土鸡等原生态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竹炭业、人造板业、竹木地板业、竹木家具业、竹木工艺品业、林业生物医药业和林产化工业等,加快竹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努力实现以林促工、以工带农;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挖掘生态资源,塑造景区特色,加大“农家乐”、“林区人家”等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力度。

繁荣森林文化体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重点抓好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遂昌国家森林公园、竹炭博物馆、茶博园、汤公园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原生态文化、竹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适时举办竹炭科技论坛、原生态旅游节、名茶名笋推荐会等,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森林文化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引领作用。

——落实四项措施,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党委政府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坚持规划引领,制定生态林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森林资源保护、林区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的详细规划;加强组织发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调动各方力量,指导规划实施,组织督促检查;实施项目带动,千方百计找项目、谋项目、抓项目、上项目;分级负责,明确责任分工,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双向互动、协同推进。其二是尊重群众主体,维护林农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其三是突出政策推动,发挥政策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其四是倡导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建设生态林业

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对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

摘要:广州正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但是并不是说广州已经是合格、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要建的。目前广州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坎”上,转的好,广州的下一步发展就有希望;转得不好,可能中心城市的地位就不保了。

关键词:广州市 产业转型 措施

前言:目前,广州市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在亚运等各种大型项目活动的刺激下,广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在积极的向前推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作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领头羊,经济水平逐年稳步上升,而广州作为广东省首府,更是在各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广州市更是加大投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扩大内需,使广州市保持住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城”的优势地位。

什么是产业转型?

要对广州市产业转型的分析,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产业转型。对于产业转型,目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较宏观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其现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从这一角度说,产业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另一种解释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

广州市产业转型现状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广州市近年来遇到了很多大的挑战,但是却始终没有在经济危机中倒下,而是沉着应对,保持经济稳步增长。

总体上来看,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12.7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累计分别提高3.5个、3.0个和1.0个百分点。其中,

一、

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72.55亿元、3394.65亿元和5545.56亿元,分别增长3.9%、8.8%和13.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其中,在三产业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显著。这充分说明,之前政府提出的“三促进一保持”的产业结构政策起到了相当大的进展,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2009年,广州市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04:38.94:59.02变为1.89:37.25:60.86,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1%,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房地产业逆势而上,2009年,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合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4.2%和37.5%。金融业受益于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运行较为活跃。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3.7%和25.9%。而2010年以来,全市经贸系统加快推进经济方式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提升现代商贸业发展水平,保障煤电油及生活必需品等要素供应稳定有序,工商业经济在质量、效益、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1~9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和总产值2621亿元和10729亿元,同比增长19.8%和2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销售总额3182亿元和14390亿元,同比增长21.3%和36.0%。这些数据也在实际上显示出了广州市产业转型的进展情况。

广州市产业转型措施

通过对广州市产业转型现状的分析发现,广州市的产业转型在取得了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真些许的不足。一是对外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全球的经济尚未真正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世界经济尚未真正复苏,导致广州市的外部需求仍然不足。进出口在2009年仍有13.0%的降幅,虽然2010年回升了不少,但是总体上还是显示出外部需求的不足。另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广州市之所以保持着较好的回升速度,主要是政府力量的拉动,但是由于广州市的民营投资增长乏力、市场价格同比持续走低和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以仍然表现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加强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市政府采取了各种对策:一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步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双转移工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占地多、效益低的落后产能;二是促进消费需求,通过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各类保障制度、关注消费的生命周期和降低消费成本、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来增强紧急增长内生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汽车消费、耐用品消费、时尚消费、网络消费和服务性消费等是成长型和潜力型消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三是鼓励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石油、电力、水利、新能源、金融保险等领域;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扩大特许经营范围,支持民营资本进入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着力解决民间资本融资难问题,扩大信贷融资规模,提高商业银行服务民间投资主体的能力。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在数量上、规模上、质量上取得突破。支持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四是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在中国政府将节能减排提高到重要议程上来时,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将成为必然选择,广州市应大力扶持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及时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五是开拓外需市场,稳定外贸经济发展。广州市要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努力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加大吸引外资力度,重点引进辐射面广、产业关联度大、能耗低的大型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项目。

2010年12月18日,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到刚刚开业的白云万达广场检查建设及运营情况时又提出了要坚持以城市战略规划主导城市总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引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按照城市规划和产业业态要求建设,不仅对企业自身有好处,同时带动了城市的建设发展,为广州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同时又加快促进了广州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这种以城市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的“双赢”路子要坚持走下去。

促进广州市产业转型的项目——以亚运为例

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广州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同时也为广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大的助力。 从新兴的LED产业、新型能源汽车产业,到以服务业为主的全新产业结构,可以说广州亚运会的全过程始终贯穿并体现着广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效果。LED绿色照明正是广东借亚运之机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据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介绍,为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亚运会成功举办的支撑保障作用,广东省科技厅与广州市政府共同实施“科技亚运”重大专项,安排专项经费2400万元支持19个项目,内容涵盖数字技术、绿色建筑科技、智能交通管理、环保与绿色城市技术应用、新能源技术、安全科技等诸多领域。行驶在亚运村里的新能源汽车、亚运场馆使用的节能技术、亚运期间的智能交通系统和AVS3D转播技术等,都是“科技亚运”的骄人成果。

这些新技术不仅保证了亚运赛事平稳有序进行,还为广东培育出绿色照明、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以LED产业为例,自2007年起,广东省就联合有关部门和亚运举办城市广州、佛山、东莞等,组织实施“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LED产业总产值近350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全年预计总产值可达800亿元,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其他新技术也多已实现产业化,据广东省经信委通报,目前该省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为主的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

另外,广州亚运会还极大地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广州及广东的旅游业进一步成熟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数据显示,亚运会期间15万人次海外游客和观众,为广州带来8000万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50万人次的国内游客和观众,为广州带来10亿元左右的旅游收入。使广州市的服务业受到了不小的益处。

以功能论输赢 促产业转型

广州正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但是并不是说广州已经是合格、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要建的。目前广州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坎”上,转的好,广州的下一步发展就有希望;转得不好,可能中心城市的地位就不保了。广州现在所要做的一是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功能;二是提升科技创新功能;三是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四是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而发展模式转型是提升实力的根本途径,所以,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广州要时刻都有危机感,根据“三促进一保持”等政策逐步稳定转型。

参考资料:《广州日报》——《国家中心城市以功能论输赢 促产业转型升级》; 《广州经贸信息网》

上一篇:餐饮新店开业促销方案下一篇:初一语文第一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