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22-10-23

第一篇: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

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

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

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

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

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

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

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

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广东发展研究数据库编纂 2012-04-17

第二篇:新泰“三高”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新泰讯 近日,新泰市山能机械工业园内总投资8.76亿元的中传重装减速器项目顺利竣工,正进行设备调试。截至目前,园区内聚集了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大型焊接、掘进机等8个大项目,预计“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百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据了解,包括山能机械工业园在内,新泰市矿山设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相关企业达67家。建设一个千万吨级的煤炭采掘企业需要的所有设备,在一个县级市就能一次性配齐,这样完备的产业链条,在全国是唯一的。

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项目,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就没有大发展。新泰秉承这样的招商理念,通过引进高端高质高效的“三高”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地举全市之力,实施全员招商、蹲点招商、节会招商、企业招商等措施,去年至今共引进国内项目19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3个,到位资金112.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3400万美元,同比增长986%。 尤为可贵的是,新泰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为严把招商项目质量关,新泰市去年年初成立了项目审查委员会,制定出台了项目审核实施办法,从产业政策、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财政贡献率、节能环保等方面严格把关,对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立项。去年一年,先后有4个大项目未通过审核立项,涉及投资3.5亿元。

以高新项目建设作为引才载体,以高新项目带动人才引进,也是新泰一大特色。去年年底,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钟诚博士引荐钟路华、和国荣、杜振宁3名博士在新泰联合建立了生物技术研发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投产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微生态发酵基地。眼下,全市已有7名国家“千人计划”高端人才落户新泰投资创业。

为发展“三高产业”,全市大力实施骨干企业递进培植工程,筛选确定了山能机械、泰丰集团等一批主业突出、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优先保障各类生产要素,集中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百亿级集团、十亿级企业竞相发展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92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45家。在新泰投资的央企和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达到35家,投资总额200多亿元,极大地提升增强了全市的产业层级和发展后劲。

第三篇: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政策、资源、地理交通和劳动力优势,承接了国际制造业,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的凉州开发区经过建区20多年改革发展,构建起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特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和集约化发展的新城区。新时期,开发区发展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因素困扰,这些无不制约着开发区赶超发展。“十三五”期间,对开发区而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再造产业优势平台,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赶超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凉州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

从产业基础、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看,凉州开发区打造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开发区紧紧围绕“一流园区、美丽新城”建设目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2014年,开发区生产总值达到260.54亿元,同比增加11.3%,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46:34.69:63.85,第三产业占比明显高于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显著优化。 201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 204.01亿元,同比增长25.87%。“十二五”以来积极推进邦健医疗、联东U谷、微宏动力电池等一批“大好高”项目,发展后劲充足。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80个,实到外资总额1.88亿美元,是“浙江省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国所有国家级开发区的综合实力考核中,凉州开发区列第48位,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综合分值位列第7位。

主导产业不断加速集聚。围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汽配机电等主导产业强化集聚效应,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高增长性、高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如以特瑞思药业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细胞治疗领域中协和(凉州)干细胞基因库成为亚洲最大的干细胞基因库,总投资超过65亿元列入“国家千人计划”及归国博士创办的特瑞思药业将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首个符合国际cGMP规范的单抗药物研发生产基地,成为浙江省符合cGMP国际规范医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以陶氏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膜法水处理设备产量占全国的19%,在国内细分行业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持续上升,形成了国内知名的“凉州板块”;以永兴特钢为核心的国内一流的不锈钢棒线材产业集群、以微宏动力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人本为核心的汽配机电产业集群以及以科创中心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等特色集群。逐步打造了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山环保新能源产业园、南太湖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南太湖金融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产城融合不断深化开放。在大力发展产业、提升产业层级的同时,开发区重视城市功能完善和提升,推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凤凰片区是开发区开发最早的区块,目前已形成商住办公一体的新型商务综合区。西南新城正积极打造重要的现代服务平台,已形成亿丰国际建材城、国际小商品城、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嘉年华综合商务广场、赛格数码城等为代表的专业市场群,同时西南城市综合体、国际软件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未来将发展成为凉州商贸服务业发展新高地。重点产业平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已达到供电、电信、供水、排污、道路、供热、供气等“九通”条件。公共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提升开发区城市品质,对吸引资金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开发区产城互动的必要条件。

创新体系不断深化完善。以南太湖科创中心为主平台,着力构筑以“研发——中试及转移转化——产业化”为纵向轴,“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为横向轴的区域创新体系。引进了中科院凉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中科院凉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等一批著名的科技产业化研发机构,创新孵化体系加快完善。截止2014年,累计获得省以上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39家、省以上科技立项项目近百项、省以上新产品立项约25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6.3%,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区不断创新人才招引机制,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40余名,集中了全市近50%的省“千人计划”团队和70%的国家“千人计划”团队,被认定为省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留学人员“春晖杯”创业基地等。

循环经济不断加快推进。坚持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项目高标准引进,深入实施“三大清洁”行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工业节能减排不断推进,实施微宏动力二期、德诺沃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大批循环经济项目。实施清洁生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指标均达到标准,推动生态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凉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新模式,突出的环境承载力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对环境高要求的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吸引力,也为人才集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奠定了环境基础。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点及制约因素

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与全省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开发区综合排名全省前四,而经济规模得分排名第7位。其中,柯桥开发区规划面积67.1平方公里、与凉州开发区规划面积相当, 2011年该区工业总产值已达到1089.6亿元。从全市来看,开发区经济规模占比有所下降。 2014年开发区GDP占全市比重为7.2%,与2010年相比下降0.24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下降0.55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7.46%,低于2010年的7.54%,也低于2007年的8.0%。

主导产业集聚度不够。开发区各大区块产业布局尽管相对集中,但未完全做到合理优化布局,未能依托园区集聚来发展壮大,打造区域品牌,以形成具有国内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态。 2006年全区产业结构由9个产业组成, 2010年优化为“4+2”主导特色产业, 2012年发展为7个产业, 2014年形成8个主要领域,3大主导产业占规上的比重为28.99%。2015年特别是以微宏动力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呈现了爆发式增长。 2015年前三季度,微宏动力实现产值8009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84.9%;实现销售收入701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7.0%;实现利税1896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2.5%。但是区内类似微宏动力的企业不多,缺乏有效的产业链延伸,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集群态势。

平台空间布局不优。开发区开发建设地块主要集中在西南分区、凤凰分区和杨家埠片区这三大区块,由于受规划、土地等条件限制,各片区面积偏小,又相对独立连接性差,致使基础设施建设战线长,资金投入大,难以承载投资规模大的龙头项目落地。部分工业发展平台在开发之初对中长期规划重视不够,或缺乏系统规划,或规划不到位,以致空间布局不当,留下后遗症。随着城市扩张,一些原在近郊的工业发展平台已陷入城市中心区,将面临新一轮的布局调整和企业外迁。不少工业发展平台尤其是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工厂与工厂之间混杂较多的农舍和民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土地资源利用不高。开发区土地功能区块规划性不强,不同类型企业边界模糊,上下游企业无法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造成资源要素和中间产品在区内的流动性不强。区内企业参差不齐,亩均效益低、排放量大的生产类企业依旧存在,阻碍了开发区产出指标和环保指标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多年的开发利用,开发区土地已经渐趋稀缺,受到各方面限制,区内可供连片制造的土地开发空间较少,具有较强溢出的新项目、新企业无法落地,预留土地空间不足严重制约了开发区提升和集聚工程的实施。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目前,凉州开发区的职能已从“特区性质”的单一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功能,向综合性建设、综合性发展、综合性管理等多功能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应顺应开发区的功能转变,立足国字号,从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进行统筹规划,错位发展,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

扩大开放,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一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三大新兴产业“超倍增”工程,重点推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信息经济三大新兴产业的“赶超发展、倍增发展”,积极培育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生命信息、新能源整车、智能互联汽车、北斗导航、干细胞基因大数据等一批经济新增长点,力争经过五年时间,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900亿元左右,建成1~2个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全区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和新支柱;二是以扩大开放为主线,拓宽国际视野。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利用自身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沿长湖申等优势条件,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积极开展国际化招商,加快引进优质外资,突出招智引资,重点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型人才和先进理念。强化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端健康医疗、金融、教育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打造一批满足境外人士要求的教育、医疗、研发机构和休闲度假养生设施等,促进开发区服务国际化;三是以走出去为突破口,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鼓励开发区特色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跨国经营,支持海外兼并收购企业,引导过剩产能梯度型转移,提升优势产业国际化水平。加快建立以一站式外贸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物流平台相结合的市场拓展新模式,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方位帮助企业拓市场、抓订单、促成交。重点做好凉州宁兴云一站式外贸综合外贸服务平台,加快与财政、海关、商检、外管等部门对接,建立集外贸代理、货物通关、结汇、出口退税、信保融资等流程为一体的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产业联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突出重点区域及承接方向。全面参与核心发达城市产业创新转型,深化与长三角沪、杭、甬等城市的交流合作,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城市的要素及产业溢出。面向上海及苏南地区,重点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面向杭州地区,突出承接先进装备制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强与沪、甬等地区的河海联动,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二是创新多元招商方式。按照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息经济等产业链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推介和洽谈活动。积极引进财富管理、基金投资、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网络银行等新型金融业态,以及资产评估、资信评级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全力打造南太湖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区。同时,创新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联动招商等方式,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开发区。力争每年引进项目数量25个以上,引进项目到位资金超过100亿元;三是探索创新合作新机制。完善常态化、制度化的产业合作对接机制,建成组织带动、部门联动、考核推动的高效运作体系。联合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凉州集疏运基地”、“上海自贸区凉州保税仓库”、“杭-湖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平台,拓展产业协作深度。

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政产学研融合。围绕重点领域,积极构建全区以研发—中试及转移转化—产业化价值链为纵轴,以“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为横轴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以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和建设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二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坚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积极培育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积极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快推动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器等建设,每年挖掘培育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规下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引导本地科技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协作配套,壮大创业创新群体;三是加快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加快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优化领军型创业团队引进机制,积极实施国家和省“千人计划”、凉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加快“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加强领军型创新团队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人才券制度,鼓励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以股权奖励、股票期权等方式对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

低碳减排,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使水更“清”,全面推进污染行业整治,淘汰区内市级河道及支流范围内重污染高耗能落后产能;使气更“洁”,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等治理;使城更“净”,全面实施“治乱、复绿、亮化、添景”工程,综合整治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园、杨家埠工业区、凤凰工业区等园区环境;二是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以“节能、降耗、减排”为方向,制定适合园区发展的单位产值用能、用水、污染排放等最低限定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园区实施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积极开展“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建设和培育企业内部产业生态链和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和完善园区供热、供气、给排水、废物处置等一体化基础设施,推动流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

制度创新,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加大联审联办、即审即办和中介超市管理等制度,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个章审批”;二是健全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决定机制。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建立以综合考评、实绩排序、分类施策为主要内容的低效企业退出机制。推进开发区资源要素“四破”综合改革试点,深化资源能源配置综合改革;三是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率先复制和推广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诸多重点领域的改革经验,力争将开发区打造长江经济带复制和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的示范区;四是优化服务机制。完善“一站式”服务模式,推行智能化、专业化服务,健全项目引进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和企业投产“店小二”三个服务体系,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

第四篇:以高端人才集聚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小编推荐]

秦淮区人才工作基本情况

(2013年9月24日)

近年来,秦淮区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突出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大主题,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加快领军型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全区高端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人才集聚效应充分显现,人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引领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形成了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生动局面,成为推动秦淮科学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优势。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20.95万人,人才密度达21%,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7.9%,人才贡献率达48%。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541.0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2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9.6%,服务业增加值达463.21亿元,占GDP的85.6%。

一、坚持党管人才,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努力实现人才规划科学化

秦淮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牢牢把握人才工作规律,统筹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科学谋划人才战略、科学制定人才规划,将人才工作放到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先推进、优先投入、优先保障,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强全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区委书记、区长、组织部长三个

1 “一把手”共同抓“第一资源”的领导责任,确定了创新创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实用技能等4类人才队伍建设牵头部门和责任。区级层面成立区人才办与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办、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办2个专项办公室,各街道、园区和区相关部门均成立了人才工作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园区、部门联动协作的人才工作格局有效形成。二是完善全区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围绕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各个阶段特点,相继出台秦淮区《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集聚行动计划》、《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全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强化人才引领,加快产业更替的意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若干扶持措施(试行)》等一揽子制度文件,做到人才标准、政策实施、责任部门、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五个明确”,初步形成了体现效率要求的一整套政策体系。三是落实全区人才工作责任机制。每年年初向街道、园区和相关部门等单位下达人才工作考核指标,将人才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单位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单位评比和干部选拔任用和实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目标推进中,实施周例会、月度讲评、季度小结等制度,形成责任传递、压力传导,层层落实人才引进的刚性责任。四是强化人才工作者能力水平提升。加强人才工作者自身建设,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提升服务要求,全过程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紧紧围绕人才工作规律和特点,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和人才工作理论研讨会,就人才工作方法和规律开展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聚焦重点产业,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推进人才集聚高端化

秦淮区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和扎实程度,集聚了一批行业前沿、领军型、高端科技创业人才。截止目前,全区共集聚院士创业团队3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人,培养和引进省双创计划人才26人,培育市科技创业家9人,引进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209人。一是瞄准高端引才。围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高端人才为重点,瞄准云计算、智能交通、信息通信和航空设计研发产业,大力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围绕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标志区建设,瞄准文化创意产业,加快集聚领军型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项目经营策划团队。二是围绕项目引才。立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建立项目招商与人才引进一体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紫金秦淮科技创业特区等平台的重要引才作用,以重点项目带动人才引进。引导区内规模科技型企业,结合技术项目创新,发挥在引进高端人才团队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拓展渠道引才。依托南大、东大等高校校友会,在美国、加拿大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主动出击,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介会,积极组团赴北京、上海等城市,上门招才。加强与驻宁高校、市内名中学校友会的高层对接,拓宽人才线索来源渠道。建立秦淮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放大以才引才效应。加强与各类人才中介机构对接,创新合作模式,通过市场化机制建立稳定的常态化引才通道。

三、突出发展壮大,加大跟踪培养力度,注重人才企业培育常态化

围绕“引进一批高端人才,集聚一批优质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的思路,遴选一批竞争优势较大、创新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好的人才企业,实施重点扶持、跟踪培养,提升人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引领能力,带动全区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引领能力全面提升。一是提升人才创业能力。紧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每年举办2期高端人才创业培训,着力提升人才在企业管理、资本运作、自主创新等创业能力。积极开展“万名专家进企业”活动,为科技人才企业联系对口的高校专家担当创业技术顾问,共形成专家辅导需求160余人、320余人次。积极争取省、市科技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培训名额,先后组织5名科技企业家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投融资策略与资本运营高研班、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研修班专题学习培训,较好提升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实施领导挂包联系。对全区现有高端人才企业进行梳理,遴选30家重点人才企业,建立区领导、有关部门和街道、园区负责人一对一挂包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跟踪评估。聘请了风投专家、知名企业家等担任全区人才企业“创业顾问团队”,围绕项目运营、资金运作、市场前景、团队建设等,定期开展落地人才项目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定制个性化扶持方案。截至目前,全区高端人才企业已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企业员工总人数达1195人。

四、紧贴人才需求,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有效形成人才服务体系化

秦淮区紧贴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坚持“全程覆盖、按需服务”,着力完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以优质服务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一是完善人才综合服务机制。充分整合全区各类服务资源,构建全区人才服务综合体系,形成人才服务合力。明确机关部门、街道、园区的服务职责,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才服务需求交办会,针对人才、企业提出的需求和困难,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形成具体帮扶措施。二是建好人才创业载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并在招才引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着力打造成以领军人才(团队)为核心的高端人才集聚区。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江苏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瑞金科技创业创新街区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主导,重点推进中航科技城、金蝶软件园等八大产业园建设。在全市率先成立南京科技创业大厦(科技九条示范基地),使得高校人才实现零成本、无障碍创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亲自为大厦揭牌,并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全区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家,认定的各类省级科技孵化器6家,科技孵化器场地面积已达14.08万平方米。三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在政务大厅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项目引进单位“人才创业助理制”,公共服务窗口“人才服务专员制”,负责为科技创业企业登记实施全程代理服务,提供有关人才科技政策的宣传、解释以及受理科技创业企业发展中涉及的其他服务需求申请。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金融办,为高层次

5 人才创业创新提供高效便捷的投融资服务。培育和引进13家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为初创企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四是优化生活配套服务。建立人才健康体检、休假疗养制度,为人才发放“优诊证”,定期组织区内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省“双创计划”人才、市“321计划”人才进行健康体检和外出度假疗养。为高端人才发放南京“蓝卡”,协调11名人才子女优先就读区内优质学校。

第五篇: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惠东县科学技术局

近几年来,惠东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工作如下:

1、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8年以来,我县共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3项,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惠东县鞋业技术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国家星火计划“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绿色环保、高性能、多功能、复合隔热保温外墙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彩色碳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重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我县。以上项目的实施,引导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县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四季鲜公司通过“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研发出对应配套设备相对少以及余热、余冷循环回收充分利用的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及装备,省去了传统加工装备的锅炉等诸多附属设备,比

传统装备节能30%,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美新公司通过实施“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塑木生产线11条,塑木产量达到600吨/月,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50多种,解决了塑木发霉、虫蛀、开裂和易变形等常见问题,得到国外苛刻的检测机构SGS的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国外,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马铃薯产业通过“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果,在我县形成了马铃薯综合技术标准,增强了马铃薯作物抗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节约了肥料、农药等种植成本,提高了产量、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种植效益,带动我县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近几年来,我局重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带动区域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为止,我县组建了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各5家。其中,依托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软包装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塑木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猪肉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化生产配套技术研发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种薯繁育农业

科技创新中心;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容大油墨(惠州)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惠州市创亿鑫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了黄埠鞋业、铁涌马铃薯、梁化蔬菜三个省级专业镇与平海海水养殖市级专业镇。通过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推动了各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与开发的主体。

3、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增强我县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我县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和院地合作。2009年,我局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就全面开展农业技术合作签订了协议,联合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以及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2011年,我局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月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惠州市耐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与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5月份,我局组织吉隆镇、黄埠镇各大中型制鞋企业技术骨干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鞋样设计培训,希望以这次培训为切入点,双方广泛开展多专业的培训活动,实现校企技术的对接,为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组织组织美新塑木、澳达树熊、艾希

德药业、裕顺鞋业、九华农贸、奕达农贸、富盈玉米专业合作社、四季鲜、东进农牧等一批较具实力的企业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广东海洋大学、惠州学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引进推广应用。现共有10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派出了21位科技特派员和8名田园专家进驻我县14家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长效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几年来,全县共实施了产学研结合项目33项,硕果累累。如瑞帝养殖场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实施“南美白对虾无病毒虾苗培育技术研究”,为我县对虾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虾苗,养殖成活率95%以上,虾达到一级虾标准,无药物残留,符合出口欧盟国家的要求,促进了我县高位池养虾健康稳定发展;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展“出口冰鲜猪肉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改进了冰鲜肉的加工工艺,开发了符合出口标准的冰鲜肉产品,从而推动了我省肉类行业的技术进步;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残余粉末的综合利用”项目的攻关,使废弃电子线路板的残余废渣得到再生利用,开发出高技术含量的塑木复合材料产品,通过了要求严格苛刻的国际ICC、Warnock Hersey等机构的检测,长期批量出口欧美市场;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积极开展“环保

型高硬度高柔韧性自交联型复合改性聚氨酯水性乳液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使国内涂料及胶粘剂系列产品更加完善,带动国内涂料及胶粘剂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对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4、加大知识产权产出,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产出成为一个地区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助推作用。一是着力培养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带动企业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专利制度健全的企业,列为惠东县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试点企业,积极从项目、资金、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指导他们建章立制,把专利制度贯穿到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将我县无专利企业纳入活动重点,用典型带动部分基础条件好、有潜力的企业,力争实现企业专利申请“零”的突破。2010年,实现“灭零”目标6个。二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举办了两期知识产权实务培训,邀请市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以及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对各镇(街道、度假区)、县直有关部门、企业分管科技、知识产权的领导、负责人等进行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相关

政策和措施以及商标、专利的检索与申请策略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支持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制度。制定并出台了《惠东县科技局专利奖励办法》。《办法》规定:给予国内或国(境)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类型的专利不同额度的奖金奖励,以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自主创新,主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县专利拥有量。四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2009年开始在黄埠镇实施省专项“鞋业专业镇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选择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5家企业进行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依靠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示范企业,着力营造知识产权示范镇的技术创新氛围,以知识产权示范镇为榜样,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量136件,同比增长54.5%。

存在问题:

一是全县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二是科技投入不足。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一些企业科技投入的意识也不强,企业R&D投入远低于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手段不足。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需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机构及中介机构仍不健全,面向行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乏力。四是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型龙头企业不多。五是科技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上一篇:财险公司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创新团日活动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