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的事迹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朱光潜的事迹范文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精选6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1

这本书作于朱光潜35岁的时候,另有一本《谈美简史》则作于85岁高龄。这一篇来看看年轻时的朱光潜对美是如何理解的。

开篇中说:”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对此我很是认同,人总是应该怀有一些崇高的追求,因为单纯的热爱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他的名利物质,事实上常常会作为附加奖励而获得。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而要想看到美,需要意识到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因此需要把事物摆放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书中有个观点是打破我固有观念的,作者认为所谓自然美这种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自然中本身没有美,是经过我们艺术化之后才产生的。因此,是“美”就不“自然“。而这里所谓”艺术化“是指人情化和理想化。事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而很多时候我们欣赏一件事物,都是在欣赏事物所唤起的联想,因此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书中举例法国画家德拉特洛瓦所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说自然美就像是说字典中有《红楼梦》一类的作品在内一样,显然是荒谬的。就算人人都有一部字典,但要做出好的文章,还要看个人的情趣和才学。

艺术的雏形是游戏,游戏是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如过家家一类的游戏,也包括了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遗憾的是,越长大,越是难以像孩童在游戏时那么郑重,那么专心,那么认真了。

艺术的创造,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艺术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的脑里都要先翻译成具体的意象,然后再表现于作品,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而艺术创作中灵感的产生,常常出自长期留心积累而形成的潜意思的短暂爆发。

作者主张人生的艺术化,意思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坦白说我想当然的很少将艺术和严肃关联起来,但显然作者眼中的艺术创作和我所理解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态度是一致的。因为对于艺术的不了解,所以固有印象觉得艺术像是激情的爱恋一样,出彩的部分是无脑的,是不理智的。但其实恰恰相反,艺术是像科学理论研究一样的需要严肃对待的学科。

我记得之前看歌手李健的采访,记者问他作曲的时候是否是像文思泉涌一般的灵感爆发流淌的过程。李健说,其实所谓灵感来了常常只是短暂一瞬间的事情,而写歌常常是个耗时的工作,灵感是很重要的,但灵感更多的是开了一个小头,或埋了一颗种子。后面大量的工作都和灵感无关,是理性的脑力工作,需要Hard work。

由此可见,不论是发现美,看美,创造美,都是需要下些功夫的。美,来之不易啊。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2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在学校,有一整套的教学计划,所有的老师学生都必须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个计划来,每一个题老师都会教给你好几种解答方法,每做一件事老师都会告诉你哪些可以想,哪些不能想。进入社会就更是如此了,过于的特立独行只能带来异样的眼光,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你被排挤在他们的圈子之外。多少人在工作之余有思考过,他这一整天重复的行为对他的人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社会只不过在一群机器的操作下循环往复罢了。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积极的讯号,在对美的追逐中,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绚丽多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你可曾遇到过“美”敲响你家的门?你能够欣然的将美接近家门么?别想了,真正的美只存在于未来,只存在于我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中。所以,对美心存敬畏之心,愿意穷尽一生,把“美”当成一种梦想来追逐,永远也不要停下追逐美的脚步。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3

纵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这本书看完后,对人生与艺术,自己与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书中开篇就解释了谈美的原因,“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要做到“免俗”。而探讨现如今美的意义,或者是美学的意义,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现代美学的美育,美学可以把人的存在纳入形式表达的方法,审美的本质就在于让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意味着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真正获得对人生的的深层把握。以我所学,美育能够成为可能的基础,是因为艺术主要就是负担人的感性认知以及美感意识的水平的职责。而审美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才能摆脱生命的慵常性,复苏被现实麻痹的感知,重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统治的时代,艺术成为了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大潮里,唯有通过美育获得存在的感知,得到真正的本真。

在对美的欣赏上,首先是态度问题,对一颗古松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无论何种感悟都是带有个人的主观,这也体现出艺术与人生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引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仔细观察生活,确是如此,生活中极平常的东西都带有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到公寓旁边与楼齐高的参天大树,我们可能习以为常,而当我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它,它又是那么的特别。站在树底下观之,只觉望不到树尖,树干上都是风霜的痕迹,凹凸不平,却带有一种古朴美;有次站在楼顶观之,别有一番景象,居高临下,它是那么的孤立,独树一帜,显示出傲然挺立之感,不畏寒冬,心中不觉对此敬佩。当时正值我背书背的很烦闷,忽觉树都能如此不畏环境的艰难,何况人呢。我想这就是审美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体验。

艺术与实际人生也是有距离的,而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他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艺术本来就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本来现实的结局完满的,而改写成文学作品后,去掉了完美,给了他一个不完美的结局,这就在于这样使得悲剧更深入人心,能够起到更大的艺术效果。我们感悟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要记得这个适当的距离,书中的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跟鞋,表演时的声调不像平常,这都体现距离。而这个是适当的距离,距离太远变成无法理解,而太近则不像是艺术。所以朱光潜先生说“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要以主观的参与者退变为客观的观赏者。

朱光潜先生也谈到了几点对许多人对美感的误解。美学不是享乐主义,而这个享乐指的是快感,我们欣赏一件作品时候的快感,愉悦之感,并不就是美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这个也解释了我心中的的疑问,对于一件事物的喜欢,并不能说明这个事物是美的,正如“实验美学”的人做的实验,问受验者喜欢哪些颜色、条纹,而艺术上部分之和并不等于全体,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不能以大多数认为而断定它是美的。另一个误解是联想带来的就是美,“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尽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联想也不会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联想只是持有实际人的态度,在它的艺术本身以外去求它的价值,这显然是不对的。最后,考证和批评也不是对美的欣赏。当你看到一件文学作品,探析作者的一切,透析写作缘由,社会背景等,这可能会在无意之中磨灭了美。“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或许对待作品,我们应该不掺加杂质,以本真之心去看待,这样也能更好地阅读作品,得到其中的真谛。

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谈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游戏说。“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把艺术变得更加具体化。游戏和艺术一样是把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也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游戏也带有移情作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这可能是受到席勒认为人有一种游戏冲动,这是以美为对象的艺术创造冲动。但是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也使艺术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承担了太多的“说教”功能和“神圣”色彩,弱化了游戏的实践性、对话性和非功利性等。总之,我认为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提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十分正确。以前看过一段话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拿读书的钱出去旅行,古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接着就有人回复说,你不读书,即使行了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说的不无道理,心中没有知识的储备,更不会说对美有任何感悟。现在的我们,应该打好基础,多充实自己,不管是知识上,还是能力上。正如书中所说,灵感是突如其来,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是不由自主的、突如其来的。“不过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也就是对美的欣赏上说的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要留心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最后朱光潜先生说道人生的艺术化。以上见解可观之艺术与人生的关系紧密,朱光潜先生也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而他也把人生分为了实际人生和整个人生。实际人生只是整个人生中的一部分,艺术与人生都有一种完整性,都是以“情趣”为本体的生命精神的显现。朱光潜先生说,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我想这里的本色是指的有趣的,有源头涉水的生活,而不是机械的、干枯的生活,而是显露人生真性情的生活。

艺术和生活的创造之中都含有欣赏,朱光潜先生说:“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而我们对于生活也要怀有一定的严肃性,正如前文所说,在持出世精神与做入世事业之间、在超脱人生与淑世主义之间的圆融。或者说,严肃与豁达尖山的艺术与人生态度,还喻示着道德精神与审美主义的同一性。我觉得这种豁达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过度的在乎我们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殊不知这是在丧失生活的乐趣。

而朱光潜先生说的阿尔卑斯山谷公路边的标牌:“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里生活,恰如乘坐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上,“慢慢走”有的人认为是以时间换空间,把实用的人暂时变成审美的人,把路旁的风景变成审美的对象。“欣赏啊”,就是完成一次完满的.审美经验,体验到真正的“美”。现实世界名缰利锁,人生很难自由超脱,而我们可以怀着美感的纯粹意象的世界,看淡我们名利得失和利害关系,做一个纯粹的本真的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心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从心中开始做一个本真的人,找到我们自己人生与艺术的联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4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5

最经,我阅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颇受启发,收获良多,读朱光潜《谈美》有感。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美学这一陌生学科的大门,让我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美学其独特的知识魅力。最难能可贵的是,朱光潜先生能够用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深奥枯燥的理论分析地如此客观、如此透彻、如此深入浅出,让我们这些美学的门外汉也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读完这本书,头脑里不是堆积如山的理论包袱,而是一种通透的、简单的、贴近于生活的印象,这也就使我在阅读后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以下就是我对于这本书内容的一些总结和概括,以及我在阅读后的所想所感。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章节间的思路连贯,层层深入,其间的论述有理有据,语言深入浅出。本书主要探讨了关于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美是什么,美从哪里来,美具有什么特点,美与自然的关系,美与实际人生的距离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美学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光潜用客观、精确、凝练的语言对其加以分析和论述,使读者初步了解和认识美学,正如朱自清在《<谈美>序》中所说:“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书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美感是什么,美感从哪里来的问题。在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颗古松为例,将人们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加以比较和区别。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所以,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在第二章中,作者强调要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实际人生有一定的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长时间不曾读书,更不曾这么认真的读书。《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读后感《读朱光潜《谈美》有感》。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到底什么是美? 为什么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近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朱自清语)。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习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6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这本书是以信件的方式组成的,大多都是给读者的回信。(这一点,书中也有提到过)因此也就比较浅显易懂。在“知识链接”一栏中,编者提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美的知识。这让我们也提前了解了一些有关美的知识。

虽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

例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第二篇: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我们面对伶俐满目的书,要学会选择。按照机会成本来说,你多读了一本无用的书,就代表你会少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倾向于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有价值的书。另外,读书还在于感受,在于记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读书的时候,是边思考,边阅读,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点痕迹。

在《谈动》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们之所以烦忧,是因为我们的生机被抑郁,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我们就会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好像根本就无济于事。我们总是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开心,我们硬要自己坚强不哭;想打电话,我们硬要自己保持尊严不打;想疯想叫,我们硬要自己保持所谓形象。其实情绪是要发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绪,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让情绪自由发展呢?

《谈静》则讲到了“生活在于感受,领略。”当今的生活比过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们却可以常常听到别人哭喊着“好无聊!”美丽的花草、可爱的小鸟、深刻的知识,都无法提起我的兴趣。我们将这归咎于社会太喧嚣,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无趣,在于你有没有去为自己寻找乐子。

剩下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我们感受不是特别的深刻。只是觉得《谈十字街头》里面有句话很有感触:“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身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没在十字街头底影响里去。”至于《谈多元宇宙》,我会倾向于将这篇文章理解成,时代的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有很多标准,不同标准下的判断有所不同,所以应该辩证,全面去看到,切忌陷入“一元”的世界。

第三篇:朱光潜语录

朱光潜语录 ●话语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朱光潜《无言之美》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谈人生与我》

★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文学的趣味》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谈读书》

●故事

★邓伟回忆说:那时,逢到周末,朱先生爱去校外的海淀浴池洗澡,过了八十岁还是去。有一回我去看他,他得意地“透露”自己顺便在海淀镇买了上好的带鱼,一定要留我吃饭,犒劳我被学院里一星期的清汤寡水亏待的肚子。还有一次,朱先生特地要家里的保姆为我做一顿土豆烧牛肉。夜晚告辞的时候,朱先生看见小柜上摆着几个橘子,他抓起来执意往我书包里塞。我着急地推搪着,终于拗不过先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背影》中父亲送站的场景,那情形我曾无数次地想象过。摸摸书包里圆鼓鼓的橘子,我感到似曾相识的殷望与实实在在的温暖。

★朱光潜的《谈美》又叫《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书出版后,上海书摊上出现一本署名“朱光潸”的书,书名叫《给青年的十三封信》。朱先生看后哭笑不得,给这位“朱光潸”写了一封信,含蓄地说了做人要坦诚的意思,署名曰“几乎和你同姓同名的朋友”,在《申报》上发表了。

★1984年春天,朱光潜完成了他最后一部翻译巨著―― 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新科学》,体重只剩35公斤,夏天他就病倒了。朱光潜说:"我的时间不多了。中国的美学研究还很落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料不足。我多翻译一些,可以为后人研究提供方便。"他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除了吃中饭,他不离书桌不下楼。夫人和女儿嗔怪他:"简直着了维柯的魔了!"小外孙说得更形象:"和外公讲什么他都听不见,一讲维柯,他就活了!"历经三个寒暑,47万字的译著终于全部脱稿,可惜朱光潜等不及看到出版的新书了。

★一次,朱光潜先生帮邓伟敲定拍摄名单,他翻看着纸上的人名,问:“你应该拍摄美学家蔡仪先生,有他的名字吧?”朱光潜先生的某些美学观点跟蔡仪先生是针锋相对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于“对手”的尊重。同样在五十年代是朱先生“论敌”的李泽厚先生后来撰文回忆,当年朱先生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评价李泽厚的文章是所有批评他的文章中最好的。在文革中,这两位“论敌”还曾偷偷小聚,把酒畅叙。朱先生曾说,人活在世上,不要看风行事,应该实事求是,说公道话,做老实人。

●评价

★沈从文的作品得山川之助,光潜先生的笔墨则更多由中西方浩瀚的典籍之海流溢而出。读沈从文,可流连山水,纵情之所之,虽然《边城》式的清醇的旁边,陈列着粗犷拙直,但那身在旷野的逍遥,却是沈从文的好友、身为当年“京派”另一主将的光潜先生所不能贡献的。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聘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不佩服。――郜元宝《远远望去的印象》

★我见到朱光潜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虽然瘦小单薄,白发苍苍,但精干灵便,神情烁烁,他宽而高的前额下一对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老是专注地注视着、甚至是逼视着眼前的对象,手里则握着一支烟斗,不时吸上一口,那态式、那神情似乎面前的你就是他观察分析的对象,研究揣摸的对象。别忘了,他专攻过心理学,有过心理学方面的专著,而且是“变态心理学”的论著!坐在他面前,你似乎感到自己大脑的每一个皱折处都被他看透了,说实话,开始并不感到舒服自在。――柳鸣九《两点之间的曲线人生――关于朱光潜的回忆》

★他基本上是一个书斋型的学者,虽然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当年国民党曾花不少气力动员教授参与亲政府的政治活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一些自由主义知识份子极力拉拢,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外树立第三种势力。朱先生很少参与这些活动,至少并不热衷于这些活动。我听朱先生讲课时,他是从来不谈政治的。当时北大学生组织的社团很多,经常请一些教授发表讲演,却从未见朱先生参加。――罗艺军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省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1925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到北大西语系执教。抗战爆发后,他至川大任文学院院长。1939年他成为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1942年起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务长。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并曾代理文学院院长。1962年夏转入哲学系,讲授美学,任博士生导师。朱光潜生前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曾担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常委及教育组织员,民盟中央委员等。】

第四篇:关于美 朱光潜

朱光潜引领我们走进美

——读《无言之美》有感

千百年来,人人都在谈论美,追求美,自以为知道美,从来没有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但是西方人从中看到了问题所在。百年前,有一个古希腊哲学家向世人猛喝一声:什么是美?这声呼喝如同当头棒喝,让人们开始思索关于美的话题。对于美的探索,人们从来没有停歇,可是对于美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做出明晰的界定。美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交流,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是一种从内心而外的感受。作为对美学还完全是门外人的我来说,朱光潜先生的这本《无言之美》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美学就像一座殿堂,朱光潜先生为我们点燃一盏明烛,引领我走进了它。

一、关于美是什么?

(一)美是一种态度。

朱光潜先生举了一棵古松的例子,木商、植物学家、画家看到就会有不同的“知觉”,他们的知觉决定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也决定了美。木商的心习,知觉到的只能是值几多钱的木料,科学家的心习直觉到的是一棵有根有叶有果的植物,而画家只注重到审美,知觉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盘曲如龙蛇,昂然高举不屈不挠的古松。一棵古松的形象都会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不仅古松,万事万物皆如此,极平常的知觉都会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中都会有几分主观成分。

美也是如此,审美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如果想见到美,必须把木商的实用态度,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只把古松摆在心里当作一幅画去玩味,不计较实用价值,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等的抽象思考,脱净了一切杂念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美是一种距离。

人常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别人的境遇。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本来很辛酸的遭遇到后来往往变成很甜美的回忆。就像我的一个好朋友曾经对我说的:过去了的,好的不好的,以后都会成为好的。所以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他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游历新境的时候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

(三)美是宇宙的人情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种“推己及物”、“感同身受”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我们知觉外物往往会把自己所得的感受外设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无人为是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常常说的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我们把无生气的东西看

成有生气的东西,把他们看做我们的侪辈,觉得他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被叫做“移情作用”。我们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但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二、关于美从何而来?

(一)美感与快感。

美不是喝一杯滋味好的酒,称赞它的“美”。不是看见一朵颜色明丽的花,你称赞它“美”,不是看见一个标志的女生,你称赞她的“美”,读一首诗或者看一座雕像,你还是称赞它“美”。通常给我们带来感官愉悦的不是真正的美感,而是快感。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区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二)美感与联想。

钟子期听伯牙抚琴,惊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颀在胡笳声中听到了什么?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白乐天在琵琶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苏东坡怎样形容洞箫之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谷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正因为有联想,才能从艺术的创作的形式中,经过观者的在创造而还原到美的内容。美感离不开知觉和想象,更离不开联想。

三、让人生更艺术化。

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行色匆匆的穿行于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之中,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车疾驰而过,无一眼眷恋留给这美丽的风景。所以,无论人生百年还是山间美景,对他来说都如囚牢生活一般无趣,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朱光潜先生在书里就一次次的告诉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犹如一种顽石,一个人可以把它雕刻成一座伟大的雕像,却也可能不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懂得如何从生活中获得美的人是生活的艺术家,他们的生活就是艺术品。“唯大英雄能本色”,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活出自己的色彩。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的根本是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朱熹有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以“沐猴而冠”的伎俩,他们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不起美感反生厌恶。无论是俗人还是伪君子,都是生活中的苟且者,如柏格森所说: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做喜剧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剧中的人,大半都不是艺术的。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往往出于一般人的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请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找寻并且享受这种趣味,另一种是情趣干枯的,

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只是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温饱上。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说活也愈丰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我想,我们学习美学的意义就就是在于此了吧,让我们的只能活一次的人生活的更加丰满而且美丽„„

第五篇: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专业:10对外汉语学号:1050130005姓名: 孙亚丽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的事物都是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到底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没呢?美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该如何审美以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谈美》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朱先生清新的文风,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审美享受。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言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许多比喻和例子。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

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他们三类人眼里显现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要把实用的态度丢开,把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美不具有功利性,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事物,他们指引我们的灵魂、净化我们的思想。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美的欣赏是要有距离的,近了,容易迷惑;远了,又看不清。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这里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体验的道理,即:美感体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而是两者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体验。

四、“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罗裙飘飘,芳草凄凄,这样我们不禁联想到罗敷,诗文中美丽的女子。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体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漫无飘渺,浮想联翩,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感体验。

五、“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

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七、“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过一种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坚持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驻足下来,不要忘记眼前的风景,品味当下的生活。

上一篇:职工关爱制度范文下一篇:中华灯谜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