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美经典语录

2022-09-09

第一篇:朱光潜谈美经典语录

朱光潜《谈美》赏析

郑艺平

同学们:

你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赏析朱光潜这部美伦美奂的大作,叫《谈美》。什么是美?(诗歌、散文、图画、雕塑、音乐、运动

)

美是什么?你面前走过一个长发飘飘、苗条清秀的女子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不美少年吗?你坐拥几百平方米的高级装修别墅吗?豪车兰博基尼爱马仕?抑或是渴慕已久的古董终于入手了?是你拥有一条璀璨夺目吸睛的项链吗?还是平凡人生里的一棵松树可以用来做漂亮家具吗?那么,是真理吗?是愉快的感觉吗?是单纯考据古典名著的历史史实吗?不是哦!美,不是赤裸裸的占有——不是商人眼中商品的实用主义,也不是单纯的联想伴随的快感;更不是考据和批评,也不是科学家心中理智、严谨的规律;

曾经有几位画家认为可以按照立体几何的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你们喜欢吗?如果那样也算美,那只能算是一种常态美,不是个性美,不是变态美,不是我们本文所要深入剖析的美。所以,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它不是理想化的人生或事物(理想主义);当然也不是纯粹的蓦仿自然(极端写实主义)。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就是“形相于知觉”,“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是追求人的心灵自由全面发展的境界。

美是艺术,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与实际人生永远隔

1 着一层白纱,似雾似雪是月,便见得初美丽。

浩荡明媚的水美吗?巍峨的山美吗?因此,花宜清香,月宜皎洁,春风宜柔和,秋雨宜凄厉……。这都是美感。真正的美的感受是聚精会神时物我同

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是形式和内容的一气呵成:即我的情趣移注于物,物的姿态移注于我,是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统一,是周庄梦蝶时,不知周公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周公的物、我之交合与变化。即艺术美和自然美两者缺一不可。美感的态度是欣赏而不是独占,是老子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

那,如何创造美呢?

首先要扎根于肥沃的社会土壤去求索,投身于人民大众的实践里去锻炼技巧并学习选择大众媒介。

其次,要用创造性的想像。联想所伴随的快感不是美感,但艺术不能离开联想,它不是哲学,最忌讳空泛、抽象的概念,它需要用具体的物品作为物质载体。我们不妨用拟人、托物等象征手法来表现你的美丽的作品。如曹植被迫于其兄在走七步路时间中做成一首诗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豆和豆萁象征兄弟两人,煮豆燃豆萁比喻亲兄弟的骨肉相残。

再次,艺术创作是遵行格律而又能脱化格律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创作规律相结合;是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的作品必须是客观的,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由此推动艺术作品的发展。(画画、书法、作诗、音乐、打球等等都要遵行各行各业的规律,但又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老方法

2 老套路注定要被时代抛弃;我们要与时俱进、勇往直前当一名激情创客大胆进行创新才能脱颖而出。)

再者,艺术需要练习、研究技巧,“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遗传和环境对天才的影响是有限的,人力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灵感,也是从工夫中来,不可能凭空而降,机遇都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最后,提高自身的情趣。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生命的终结。生活不可俗滥,不能虚伪,情趣越丰富,生活越美满,能脱离生理的限制而作自由的活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患有肌肉萎缩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他全身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三根手指。可就是这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巨匠成为卢卡斯数学教授,它是英国最崇高的教授职业。霍金先生,他在物理学上所做的两大贡献,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突破肉体限制做“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他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这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文学家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所以,高尚的生活情趣是发现美、创造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追求美,正如许巍那首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虽然生活会在不经意间跳出刻薄、无奈,会让你的眼神控制不住犀利,但唯有初心不变,始终柔软,因为有诗有画有歌,更有你的执着追求。

朱光潜《谈美》里面有许多经典名句,读来令人如沐春风、爱不释卷,如:“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呜,才见出美的形态”„„

3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已的作品”、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文艺和梦一样,都是欲望带着假面具逃开意识检查、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在此,生活的妙处也在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出现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生命是创造不已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过程,生命中每一顷刻的意义和趣味也是生生息息无穷无尽的,除非生命终结,诗歌必将不死”。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4 “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都只能当作艺术品去看。哲学与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每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他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一美感对象了”。 “科学家去寻求这一类事实,穷到究竟,也正是因为它可以摄魂震魄,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未隔阂”。

“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微笑是一种不动的笑,是一种看不尽的笑;缘分是一种不可求的联系,是一种不能断的关系;觉悟是一种不清醒的感知,是一种不可说的透彻”。

大家不妨认真赏析、创造、享受美啊!

第二篇: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专业:10对外汉语学号:1050130005姓名: 孙亚丽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的事物都是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到底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没呢?美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该如何审美以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谈美》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朱先生清新的文风,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审美享受。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言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许多比喻和例子。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

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他们三类人眼里显现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要把实用的态度丢开,把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美不具有功利性,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事物,他们指引我们的灵魂、净化我们的思想。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美的欣赏是要有距离的,近了,容易迷惑;远了,又看不清。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这里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体验的道理,即:美感体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而是两者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体验。

四、“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罗裙飘飘,芳草凄凄,这样我们不禁联想到罗敷,诗文中美丽的女子。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体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漫无飘渺,浮想联翩,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感体验。

五、“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

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七、“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过一种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坚持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驻足下来,不要忘记眼前的风景,品味当下的生活。

第三篇:由朱光潜谈美想到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由朱光潜谈美想到。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习,1918年考取香港大学,学习教育学,英国语言和文学以及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奠定了一生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1922年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和春晖中学任教,后来到上海参与立达学会和立达学园的创办,倡导“教育独立自由”。自1925年起,在英法留学八年,期间完成很多著述。回国后,受聘为北大西语系教授,主编过《文学杂志》。先后陆续著有甚多著作,并翻译了众多著述。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美学入门书。本书是其经典代表作《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也是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需要说明的是,与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谈美书简》相比,本书更为本真,更少意识形态上的色彩,因而也更好读。)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于欣赏。

以上是写在目录前的话语。然后是目录,目录后面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序言了,在后面就是十五个章节的内容了,最后在附录部分收录了朱先生《近代实验美学》一文。朱自清先生写的序言是写的非常好的,我甚至因此又特意在卓越亚马逊上买了一本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识》一本书。要是有钱,以后还想买本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想写的非常好的,这个大家都知道。

大学三年了,大一是忙忙碌碌的,大二是浮浮躁躁的,大三了,感觉不能那样浮躁了,便想让自己内心安静下来,于是还特意去图书馆借了一些关于佛经的书籍来看,但也仅仅是知道些佛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分流,分流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而已,真正并没有让自己静下心来,后来借了本,李叔同的书籍来看,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书籍的名称叫做《心与禅》,序言是他的弟子丰子恺写的《怀李叔同先生》,印象深刻的就是丰子恺提到的李叔同先生,凡事认真的个性。记得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先生就相当佩服弘一法师,一个人内心佩服另外一个人的话,性格上就有趋同的一方面,我想这应该就是弘一法师凡事认真的个性,影响了俞敏洪先生吧!就像马云先生最佩服的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就是风清扬了,你也可以看到个性的彼此印证的方面。这个就不说了,之所以提到《心与禅》这本书,因为这中有我的一些心路历程,书的主要内容是讲禅的内容,但因为这东西需要一定的修为,外人很难懂的,所以第二卷当中的明月禅心,我是没怎么看的,倒是特意看了卷一前尘梦影里面的艺术谈。这给了我一些兴趣,关于中西画的比较,以及日本画派,以及对于美术的解释,因为弘一法师还俗之前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才子,所以对于艺术的见解是相当深厚的,要不怎么会有丰子恺这样的高徒呢?所以我就因此想了解写关于美学方面的知识,于是在网上买了这本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记得以前在学校后门买过一本关于美学理论的书籍,看这那些枯燥的理论,毫无美感可言,到现在都不知道把那书丢到哪里去了。那样的书丢了反倒好一点,眼不见心为静。

之所以说想了解这方面的东西,是希望找到一些我们不幸福的根源,在我看来,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而之所以很多人体会到不幸福的原因就在于内心被外在的一些东西蒙蔽了,其实无论是神秀说的时时轻拂拭,不叫惹尘埃,还是慧能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罢,也不能说他们谁说的错还是谁说的对,都是要求那种感知能力,不过可能是后者的境界高一层吧!超然物外之人却常在物中。这个我们都知道,最近我们国家想要文化强国,却实际当下的文化是虚弱的紧,所有的还是老祖中的那一套东西,办些国学班,无非就是些四书五经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这种弘扬国粹的方法,总感觉有些不自在。我不知道这样做我们能找到点什么来。

新文化运动时期,我们有好些大师,即便是那时候国家积贫积弱的,现今我们国家强大了,却怎么就国富民穷了呢?改革开放以后西方人给我们一指,这样走,于是我们就随着他们指示的方向这样走下去了,一直走到现在,可到了现在就开始迷茫了,迷茫为什么当初我们要这样走来着。国家强大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保障民众的幸福么?我还是感觉中西结合疗效好,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些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不是因为他们的闭目视听,而是因为他们不光看四书五经也看莎士比亚,康德,歌德,叔本华和尼采,不光研究孔子的教育理念也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这些人都学贯中西的,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鲁迅,林语堂,等等,当然也包括本书的作者,朱光潜先生。其实呢?日本做了很好的文化桥梁作用,无论是对中国的思想发展还是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这个都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还是说说这本书吧!美学我是说不来,只能谈谈这本书。既然是朱光潜先生写给中国青年人的一封信,作为中国的青年自然是有些借鉴意义的,看完之后我感觉对自己在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感受艺术方面有些帮助,因此想写这篇读后感,而且我觉得这本书比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信还更需要我们去读,只是这书在当下的知名度没李开复先生的信那么高,读后感《由朱光潜谈美想到》。 那时候的学者,知识分子对青年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比现在的富人,现在的学者关注的多了,况且现在真正能称得上学者的人都难找,都去追求旁的东西了有的追求名利了,有的出家追求身修了。李开复先生都算做的比较好的一个了。可惜他不是学者。现在还记得小学时候学的鲁迅先生写的一篇课文,《给颜黎明的信》。颜黎明是谁不知道,但先生的拳拳之心还是能感受得到的。其实我一直都不认为鲁迅先生在学术上有多大的成就,他写的散文可能还不如他弟弟周作人,很多人把他当做国学大师,也很多人不以为然。先生在国学方面的贡献就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也很难因此说他是国学大师。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生的那份心,那份中国人的良心,那份学者的良心,对于青年人的关切。记得不知道是初中还是高中课本上的,阿累怀念先生时写的《一面》。阿累是谁我不知道,但那篇课本的内容中关于先生的描述还记得。说这些就是认为自己能够遇到一个知识渊博又能真心帮助我们青年人的老师是件很幸运的事情。一开始是很不理解的,按说吧!詹志方老师那么优秀,香港城市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居然来我们这学校教我们,一方面是幸运,幸运于自己竟然能够成为他的学生,一方面又为他感到惋惜,现在是慢慢的可以理解,怀着一份感激,还有感动。记得他说过,呆过了那么多个地方,还是发现学校才是自己真正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地方,或许幸福就在于能够真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谢你们这些真正关注青年人成长的老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希望还有一方净土吧!就像在抗日战争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有一所叫做西南联大的学校,在艰苦的岁月里还在坚持。

又说了一大堆废话,都怀疑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了。

再说这本书的内容吧!书共十五章,在十五章的前面是朱先生写的开场话,也就是对青年人的希望,书是1932年写的,前面已经交代,学过点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那个时代并不比现在要好,这是肯定的事情,但那时候年轻人的精神,应该说来比现在要好,国父中山先生1925年已经死了,1931年日本入侵东山省,之后是华北危急,是个危机存亡的关头,谈美,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确是有些突如其来,因之作者坚信中国社会闹的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朱先生便因此要求青年人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而要求人心净化,又先要求人生美化。我之觉得对于当下的中国也是如此,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后面便是十五个章节,第一章写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来引出美这个话题来。第二章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说明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第三章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来引出宇宙的人情化。第四章五章就分别讲了美感于快感和美感于联想的区别和关系。第六章就讲了考证,批评于欣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由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引出美与自然的讨论。第八章就说明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第九章讲艺术于游戏的关系,第十章开始到第十三章分别讲了创造与想象,与情感,与格律,与临摹。第十四章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天才和灵感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慢慢走,欣赏啊!讲人生的艺术化,也就是如何处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情趣愈丰富,生活愈美满。也是给予对青年人的要求。总之这本书就看完了。

我之所以觉的这本书对当下中国的社会人心有些借鉴意义,在于在第一章中,朱光潜先生提到,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而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而相比较而言,当下的我们,既没有实用的态度也没有科学的态度跟别谈美感的态度了。说没有实用态度呢?因为当下的产品,花里胡哨的成分太多了,实用性并不占优,而科学的态度,有没有求真,很值得怀疑,科研项目倒是很多,工程也很大,质量很差是事实。再说美感的态度,国人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实在不敢恭维,有一大块空地的富人不会有心思去伺候一个花园,而是去建一座高尔夫球场,总之毫无美感可言。按这样说来,按朱光潜先生这样说来,中国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如果不是人,那又是什么呢?反正我不知道。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第四篇: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以下罗列每一章节的精彩之处,略赋个人拙思主观之感,引以对朱先生之《谈美》的敬意。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

第五篇:读朱光潜《谈美》有感(美学原理)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最经,我阅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颇受启发,收获良多。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美学这一陌生学科的大门,让我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美学其独特的知识魅力。最难能可贵的是,朱光潜先生能够用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深奥枯燥的理论分析地如此客观、如此透彻、如此深入浅出,让我们这些美学的门外汉也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读完这本书,头脑里不是堆积如山的理论包袱,而是一种通透的、简单的、贴近于生活的印象,这也就使我在阅读后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以下就是我对于这本书内容的一些总结和概括,以及我在阅读后的所想所感。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章节间的思路连贯,层层深入,其间的论述有理有据,语言深入浅出。本书主要探讨了关于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美是什么,美从哪里来,美具有什么特点,美与自然的关系,美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美学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光潜用客观、精确、凝练的语言对其加以分析和论述,使读者初步了解和认识美学,正如朱自清在《<谈美>序》中所说:“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书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美感是什么,美感从哪里来的问题。在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颗古松为例,将人们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加以比较和区别。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所以,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在第二章中,作者强调要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实际人生有一定的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在第三章中,作者阐述了移情作用对于美的产生的影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

1 / 4

用”,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而美感经验就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常含有移情作用。

在第四章到第六章中,作者对于混淆了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考证批评与欣赏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批判和纠正。作者认为,美感与快感不可混为一谈,美感具有普遍性,而快感没有普遍性,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与实用活动无关,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而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还有,美感与联想也不是一回事,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多数人觉得一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而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还有,考证与批评也不能等同于欣赏,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能是欣赏本身。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其实就是“科学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有一种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第七章和第八章进一步讨论了美的本身,美是什么,美与自然的关系,并进而指出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大思想流派的错误观点。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我们通常说“自然美”时,“美”包含两种含义:一是自然的常态,二就是艺术美。因此,写实主义所推崇的自然本来就美,艺术就是模仿自然,以及理想主义所推崇的自然有美有丑,艺术只模仿自然的美,丢开自然的丑,这两种思想观点就显然不正确了。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

从第九章到第十四章,作者将视角从欣赏转向创造,创造之中都寓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全是欣赏。作者明确指出,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

2 / 4

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而艺术的创造一定会伴随一些心理活动:一,必定会使用想象。艺术作品既要使用再现的想象,又要使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二,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凡是主观的作品都必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主观的艺术家在创造时也要能“超以象外”,客观的艺术家在创造时也要能“得其环中”。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乱的;在既综合之后,意象是谐和整一的,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三,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需要,而艺术需要循格律而又脱化格律。因袭格律本来就已经是一种模仿,不过艺术上的模仿最重要的是技巧。技巧可以分为两种:传达的方法和媒介的知识。所谓传达的方法是指各种艺术其各自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媒介就是艺术传达所用的工具。艺术须从模仿入手,但须归于创造。因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的灵感也是从功夫中得来的。

最后第十五章,作者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而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严肃主义和人生的情趣化。“慢慢走,欣赏啊!”,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通过通读全书,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美学的知识,从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于其中的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的问题分析,我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很赞同书中的观点,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都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其实,美感与快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快感,它是一种通过我们的感官就能很容易产生的感觉,口渴了喝水的快感,听到优美音乐的快感,见到了喜欢的人的快感„„总之,当我们现实的欲望得到了

3 / 4

满足就产生了快感。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美感,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与实用活动无关。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件瓷器,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年代久远,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价值不菲,有的人看到的是它曾经的用途,这些都不能叫做产生了美感,只有从它的器形、花色、光泽、气韵等本身的形象特质,产生的才是美感。

还有,联想也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当人们看到一事物时,不自觉地就想到了另一事物,而且往往过去对于那事物的好恶,会不由地影响我们对于此时事物的看法。当某一旧事物让我们有甜美的回忆时,我们遇到与之相关的新事物就会不自觉地联想过去,从而心情愉悦,这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美感。但是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而联想带有思考,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幅红叶的画,会不自觉地想起曾经携三五好友一起秋游香山的场景,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想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偶然间的联想,让我们找到了甜美的回忆,但这并不是美感。

而且,有时候快感与联想会共生在一起,就是以甜美的回忆来满足此时的欲望需求,来达到心情愉悦的效果,这让我们更加难以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美感。当我们通过一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事物时,那些相伴而来的甜美回忆,往往也会带给我们心情上的愉悦,给心灵一种安慰,让我们得以排遣此时心中的郁结和不快,这也让我们误以为这一事物有精神上的疗伤作用,从而认为它是美的。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座漂亮的公园,往往会联想到那童年时的美好时光,和爸爸妈妈或者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场景,这些甜美的回忆也给了我们现在充满压力的成人生活一种精神上的安慰,是我们达到放松自己这一目的的一种实际的手段和途径,所以我们会很希望在空闲时来到这个公园,但并不是因为它的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景色宜人等等本身形象上的特质。其实,这就是联想到旧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实用作用,并不是“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直觉,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感。

4 / 4

上一篇:中国京剧的前世今生下一篇:中国历史文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