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在颈椎病伴VBI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

2022-09-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患者中, 男性52例, 女性76例, 年龄25~67岁, 均为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门诊患者, 病程4个月~1年, 均经医学影像学 (颈椎X—线拍片、颈椎及颈椎间盘CT及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为颈椎病, 并伴有VBI, 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肩部不适、视物模糊等, 主要阳性体征为颈椎压痛阳性、颈肩部不适、头位试验阳性等, 医学影像学表现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等。

1.2 方法

采用深圳市德力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EMS—9型经颅多谱勒超声仪, 采用标准检测方法:受检者觉醒、安静、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利用2M探头通过枕窗检测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 测量记录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峰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 以Vm为主。

2 结果

2.1 128例患者中, 流速异常114例, 占89%, 做转颈试验后, 流速

异常增加9例, 总异常率达96%, 其中流速减慢91例, 占80%, 做转颈试验后, 流速减慢增加9例, (单侧椎动脉流速减慢18例, 占20%, 双侧椎动脉流速减慢25例, 占27%, 单侧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流速减慢37例, 占41%, 双侧椎动脉合并基动脉流速减慢11例, 占12%) , 流速增快23例, 占20% (单侧椎动脉流速增快3例, 占13%, 双侧椎动脉流速增快6例, 占26%, 单侧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流速增快9例, 占39%, 双侧椎动脉合并基动脉流速增快5例, 占22%) 。在做转颈试验后, 流速异常增加9例, 且均表现为流速减慢, 其中, 单侧椎动脉流速减慢5例, 双侧椎动脉流速减慢2例, 单侧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流速减慢1例, 双侧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流速减慢1例, 表明颈椎病患者在做转颈试验后, 椎—基底动脉易产生受压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在本组样本中, 做转颈试验后, 总阳性率达到96%, 因而在临床检测颈椎病患者应该常规做转颈试验, 从而提高阳性率。

2.2 治疗后复查结果

128例患者中有28名患者经牵引、针灸、按摩等理疗及服用扩管药物治疗后复查, 其中12名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恢复正常, 11例好转, 5例无明显改变。<40岁16例, 正常8例, 好转8例, 40~55岁6例, 正常2例, 好转2例, 无明显改变2例, >55岁6例, 正常2例, 好转1例, 无明显改变3例。

3 讨论

颈椎病是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 近年来患者年龄越来越呈低龄化, 它主要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变, 椎间盘受压突出、骨质增生, 局部韧带发生不同程度增生和炎性改变, 刺激和压迫VA和BA, 导致血管发生痉挛或受压导致狭窄, 从而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患者临床有头痛, 头晕、耳鸣、心慌、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严重的可引起晕厥等严重后果。本组样本显示, 部分低年龄患者出现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与头部长期保持不正常的姿势有关, 如长时间上网、看电视、伏案等, 导致颈椎间盘长期受压膨出、突出、局部韧带发生不同程度增生和炎性改变, 从而椎—基底动脉受刺激痉挛呈高流速状态, 或椎—基底动脉受压供血不足, 都会引起颅内, 尤其是小脑的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 因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长时间保持头位处于不动的姿势, 经常性的适度活动颈部, 能更好的增强颈部韧带的牵拉力, 从而减少韧带发生增生和炎性改变) 能减少VBI的发生。

本组128例患者中女性76例, 占总数的59%, 40岁以上的62例, 占女性总数的82%, 40岁以后的女性, 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 由于内分泌因素的影响, 出现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骨关节发生退行性变, 椎间盘退化, 纤维环弹力下降产生裂缝;软骨板变性, 特别是髓核含水量减少, 弹性降低, 最后导致纤维化和钙化, 使椎间盘变薄, 椎间隙变窄;韧带弹性也下降, 导致椎小关节改变, 当椎间隙的小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 日久可引起损害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因此, 临床上应加强妇女, 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的颈部保健宣传, 并适当进行药物干预治疗, 从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 颈椎病伴VBI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TCD异常, 且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TCD检查可准确、可靠的探测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无痛苦、无创伤、经济方便、可重复检查, 是颈椎病伴VBI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对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判断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并有年轻化趋势, 因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例日益增多, TCD因其具有简便、快捷、无创、无辐射、可重复、实用性强等特点, 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供血障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临床上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们对临床中颈椎病伴VBI的128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检测, 经过对比分析证实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 血流动力学情况有明显好转, 患者症状亦明显缓解, 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TCD,颈椎病,VBI

参考文献

[1] 李艳平.TCD对VBA TIA性眩晕患者的研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4, 13 (2) :108.

[2] 罗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改变与颈椎不稳[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 12 (4) :207.

上一篇:火电厂高压加热器泄漏原因分析下一篇: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