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读实践论有感

2022-06-22

第一篇:部队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维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的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在读完《实践论》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这将知道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行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实际情形是,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是“认识——实践——再认识”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的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战斗中,才能触到那种活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亲身参加变革实现的实践战斗中,才能暴露那种活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他们”。尽管就我们个人而言,我想我们距那些能够变革现实的斗争还是比较遥远,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去辨别某种或某些人或事物的本质,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同时这段话也告诉我们如果想获得对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确认识就必须自己亲身去接触、经历,才可能了解他们的本质,获得接近事实的认知。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第二篇:读实践论有感

篇一:读实践论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便找来读了一下,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我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下面我想就此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

重要的是《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两点,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下面我想就此再举一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

而1980年代邓 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因为邓 小 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邓 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

但是,如毛泽东所述,邓 小平仍不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的一些具体问题,不能预见到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具体争端,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江 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党章,从而更好的指导了我们的实践。

我个人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本质的内涵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

篇二: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着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 ,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篇三:读实践论有感

我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让我深刻的了解到,《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着作之一,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维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的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

《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不管是开展工作还是认识自然都是由点到面,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理论,用实践来积累自己的经验认识,用自己的直接实践经验再结合别人的经验(学习来的知识)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事物和开展工作。

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再积累一定资料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第三篇:读《实践论》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一个课外作业——阅读一本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著作,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读后感。在老师列举的书目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实践论》,因为我们刚刚学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节,对实践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于是,我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了《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7月。这部著作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根据《实践论》的论述,我们似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认识规律即“求是”的规律。

( 一 )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及其实现条件。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两个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前者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后者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而且,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很难找到纯粹的感性认识,也很难找到纯粹的理性认识,它们总是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应当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实践论》有这样一段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对于长期搞实际工作而较少接触理论的同志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轻视感性认识。事实上,感性认识贫乏的人,理解问题的深度要受限制。这对于长期搞理论工作而较少接触实际的人又是值得注意的。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里包括: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感性材料残缺不全或不合实际,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迎合某种需要或屈服于某种压力搞上来的材料,你信以为真了,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所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首要条件。现代信息手段应当充分利用,但是,无论多么现代化的手段都不能代替领导者深入实践,直接去感知事物。有了丰富而实际的感性材料,还要加工制

作。毛泽东讲了十六个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方法。加工制作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恐怕主要是后者,一个人的脑子总是有限的。决策的科学化有赖于决策的民主化。

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更为重要的。这是因为,理论正确与否,要由实践检验;即使正确的理论,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物质力量。主观条件包括,制定同本国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为实现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需的计划、方案、措施,即把理论理性变为可操作的实践理性,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等等。

(二)对一个事物(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实践论》讲了两个飞跃之后,有这样一段话:“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为什么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

能够完成?这是由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状况所决定的。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其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们不但受到自身“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而且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方面和本质有一个逐步显现和暴露的过程。由于客体表现程度的限制,即使主体十分努力,也常有始料不及的情形发生。

由于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常常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那么,在完成之前,部分错了,大部错了,甚至完全错了,都是可能的。正因为如此,人犯错误,党犯错误,难以完全避免,这是认识规律所使然。当然,我们希望错误犯得少一些,代价花得少一点。办法就是尊重实践的检验,按照实践检验的结果矫正和完善原有的认识。在认识见之行动之后,认真调查研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尊重实践检验,自觉修正错误,这是认识主体顺应认识规律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功力。聪明的人,高明的党,总是从自己的、别人的,本国的、他国的,正面的、特别是反面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增长才干。

(三)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历史的。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两个飞跃,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如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个认识是合乎客观规律的,那么,也就有了对此一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了。但是,物质世界极其广大,其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进行。即使这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取得的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也只是获得了关于物质世界一定过程、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客观真理。客观过程向前推移发展,人们的认识也要跟着推移发展;客观过程的发展没有到头的一天,人们的认识也没有到顶

的一日。这个层次认识了,还有更深的层次等待我们去发掘。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真理(也就是客观真理)都有两重属性,它们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其正确地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来说,真理有绝对性的一面;就其所反映的只是物质世界一定的过程、范围和层次来说,真理又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恩格斯在讲到辩证发展观的时候深刻地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毛泽东也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解放思想无止境,探索规律无穷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中国共产党把“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郑重地写进党的思想路线之中,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对认识规律的尊重,其意义是深远的。

《实践论》对认识的总规律作了这样的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读完《实践论》,我感受颇多。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

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四篇:读《实践论》有感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课程名称:院系年级: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年月

读《实践论》有感

摘要:《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关键词:实践认识读后感

在《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上,老师给了我们几个与本书相关的著作,要求我们写一篇读后感,我一眼就选中了《实践论》,因为我是一个敏于言而讷于行的人,我很想做一些改变,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找到了这本著作…..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实践论》,虽名为实践,但我们都知道,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离不开认识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依赖于认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认识有感性认识,由最开始的感性认识,经过社会的实践,达到理性认识。《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的思想哲学之一,他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国化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实践观的进一步的升华,不仅仅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而是结合了我国自己的实践情况,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因为我国的国情和苏联的国情也不一样,如果照搬,可能会导致反效果。所以毛泽东同志就很明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来写出了《实践论》。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是: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主要从四个方面対实践观进行了论述:(1)、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

的辩证过程——就是说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和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两者的结合。

(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

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论》,不可否认的是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具备着极大的影响力。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尽管就我们个人而言,我想我们距那些能够变革现实的斗争还是比较遥远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去辨别某种或者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以及我们该怎么去对待,但是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获得对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得自己去亲身接触,亲自经历,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的本质,才能够获得最接近事实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人们谈论某某人、某某产品据说怎么怎么样的,有时甚至已经与最初发表评论的人的说法完全相反了,可是却没有人想到要去验证,只是人云亦云,而这有时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拿我们交友来说吧,不可能有哪个人能够取得所有人的好感,喜欢他的人会对他评价很高,不喜欢他的人就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有时甚至会出言诋毁,如果你只是通过某个人的评价就构成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或许你运气很好的交到了一个合你胃口的好朋友,或许,你就交到了一个品格很差劲儿的损友。人们常说要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周围的朋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反映出了朋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刻。因此,也许由于你的错误认知而交的这个损友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去与他接触,在与他的交往中积累自己的认知,最后对其作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决定他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认识。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得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准,忽视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只是提醒我们别人说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得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从而得到事实的真相。

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认知,我们还得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源于西方,可是西方社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把其运用到制度建设中去,所以对其而言,科学社会主义顶多就是个出色的理论,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我们这个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的国家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的指导思想,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建设,对于我们的社会进步有着无法忽视的重大意义。而我们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为其补充着新鲜的血液,使其散发着活力。可见,一个理论只有把它运用于实践中去才能够使其不只是一个空架子,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即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都更好的成长。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致能更好的完善自己。这就是我对实践论的感悟。就我而言,我总是知道该怎们做才是最好的,却往往只是知道而已,而没有付诸行动,因而没有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今后,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切实地落实到行动中去,让自己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

第五篇:读《实践论》有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市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利思想武器,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以及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它不仅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今后相当长的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到了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来源于物质,意识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先于物质而存在。物质世界在人类认识产生之前就客观存在着。而人的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有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不是单纯的思想活动也不是客观事物的自身运动,而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的现实的物质活动。

第二,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社会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的实践就是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实践。

实践是客观的,其客观性表现在,构成实践的各种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结果等物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实践的进行、实践的广渡和深度,都是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

物质世界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也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也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近代工业出现以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徘徊在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阶段,直到出现了机器大工业的近代,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过程是必然经历而不可逾越的,因为这是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中国成语“拔苗助长”的故事就简单体现了违背这个规律的后果。我国早期的“大跃进”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但这些也是我们建设实践的一部分。经过不断地总结我们自身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我们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一正确道路。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它总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给客观世界打上人类的意志印记。人们通过实践的能动性不断改造自然和社会,因其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这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即自觉的能动性。实践的水平愈高,这种自觉能动的作用愈大。

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下;要想知道原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就得实行物理和化学实验,观察分析原子的情况;要深刻知理解掌握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要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就必须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实际生活。

但人不能事事都去直接经历。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我们今天读书就是要得到大量的间接经验(对全人类来说都是直接经验),这样才能加快实践的步伐,早日提高认识的层次。同时我们还要经常亲身实践并在其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实践的水平。

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活动。实践是历史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而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展的无限过程。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实践的性质,特点,范围和水平,都是过去实践与发展的结果与继续。因此实践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同时又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实践的能力和水平都是有限的因而它又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是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外部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的斗争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阶级社会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压迫同样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直到马列主义传进中国,中国革命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才开始逐步走向成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若干历史阶段。由于一切均无先例可循,一切实践都没有正确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这就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起先是模仿苏联模式、后来的大跃进等。直到后来实行改革开放,我党通过对我国长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出了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的认识。既然是初级阶段,就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某些实践方式,只能逐步探索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实践方式。

可这也同样会犯一些错误、吃一些亏。比如诸领域的某些改革未成功的事例、社会的某些腐败现象等。但这些并不能阻挡我们继续实践的脚步,反而促使我们通过继续实践继续总结经验。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这正是反腐败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向前发展,我党又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今后还会通过不断实践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历史前进的步伐。

物质世界是运动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运动发展的,则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是运动发展的。

我们在学校读书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对各自领域中客观规律的认识,必须让它们再回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发展它们。反之,理论知识如果不经过实践运用,就成了纸上谈兵。那我们学得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在不同时期是不完全一样的,甚至在同一时期因处于不同地点,都可能是不同的。理论知识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而规律发生作用是依赖于客观条件的,它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发挥作用,不经过实践,是无法感知和掌握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时进步的这一实践成果,将人们的认识能力和速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实践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至多是表现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认识的发展依然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实践论》产生当时的客观条件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实践论》所揭示规律及阐述的普遍原理依然存在并且发挥作用。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不间断地进行着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尤其是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正是这不断的改造,才使得我党能够历经挫折而能及时纠正错误,把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这既要求对客观世界进行继续改造,也是要求对我们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是要经过无数次实践不停地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长期过程。也许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新情况,需要解决什么新问题,可能也不是这一届党的领导集体能预见的。这就要求我们这一代年轻继续前人实践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不断取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真理。

上一篇:百度搜索推广分析下一篇:保安每日工作内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