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专业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自2008年国家设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以来,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待改进。本文从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内涵、专业性质的定位、课程设置分析、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多角度出发,对公共艺术专业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提高公共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推动作用。

第一篇:公共艺术专业论文

高教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艺术专业英语教学探究

摘 要:通过具体分析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艺术专业英语考试计划、自考真题及业余制授课模式所用教材,在无教参、无教学定法且课时极其有限的教学背景下,探究提出教师可借鉴的教材取舍之处及教法,以期使教学能有效对接该自考科目对高职生能力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自考教学;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艺术专业英语;教材;高职生

一、引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或自考,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社会化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自考是中国大陆地区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其与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一样同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系列,毕业证书由主考院校同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可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毕业者可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报考国家公务员、出国留学。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近三十个国家均承认我国自考本科学历,甚至有些国家高校是允许我国自考专科毕业生报考的。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针对高教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本科)专业采用业余制授课方式开设的课程之一“艺术专业英语”为研究主题,以本校面向15级和16级春高职生开设的湖南省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课程安排为前提,结合湖南省自考艺术专业英语考纲及真题分析,找出该校教学使用教材的授课重点,探究如何将教材教学对接该自考科目对高职生能力素质的要求。

二、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艺术专业英语考试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培养要求

从湖南自考网上最新公布的湖南服装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专业自考考试计划课程列表可知,原开考计划中课程代码为8238的“服装专业英语”被更名为代码为05332的新计划中课程“艺术专业英语”。授课教师在所用教材无教参、无教学定法且课时不足20学时的教学背景下,需先把握该科目官方版考试计划要求,使教学得以在正确的大方向下实施:①该考试计划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是根据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特点,为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素质而设置的;②该科目旨在培养具备服装艺术设计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等部门从事服装产品开发、生产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③考试计划的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对相应教材的十个章节全部做了细化规定。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与要求,指出了通过每章学习后,学生可了解的相关内容和需被培养的实际能力。

以上要点为自考考题的设置指明了方向,是该科目自考授课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且科学利用的指南针。

三、自考艺术专业英语考试真题分析

以最新2015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专业英语试卷真题为检验自考生能力素质的工具,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试卷考查的题型和对接课本的侧重点,并将其传达给学生内化为考试能力。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由10道单选题和10道阅读理解的选择题构成总分3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0分含三道大题:10道词汇翻译题,2到名词解释题,2道中译英题,2道英译中题。考查内容体现了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艺术专业英语考试计划的培养重点,涉及知识点均被内化在教材中。教师应亲自将近5年真题解题并在书中找到题目考查点的出处,作为考试高频考点以指导学生侧重学习。

四、高职院校业余制授课模式所用该科目教材分析

湖南省该科目的自考所用教材《服装英语》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带光盘),教材主编由郭平建和吕逸华担任。郭平建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现为北京服装学院外语系教授、系主任、中外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其主要社会兼职有:北京服装学院学术委员会和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理事。吕逸华亦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出版了多本关于服装专业知识的著作。主编人的资深背景决定了本书的权威性。该教材作者权威,编辑专业,审读严格,出版精致。

教材兼具适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新颖性,内容特点有三:围绕一个核心——育人目标;突出一个环节——实践环节;实现一个立体——多媒体教材资源包。

全书共十章,内容涉及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史论、服裝文化和服装贸易专业的专业英语知识。每章包括两个部分:编者为第一部分收录的有关“服装史、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生产、服装营销和零售领域最新资料”的专业技术文章,配备了“Highlights(要点归纳)”“For Review(复习巩固)”“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单词与表达)”“Translation(翻译练习)”“Websites(相关网址)”“Supplementary Reading(补充阅读)”“Notes(难点注释)”“Keys to Translation(翻译答案)”。教材第二部分所收录的实用文章与服装生产和外贸相关,涉及成本单、装箱单、设计师工作单、报盘与还盘、销售合同、信用证、提单和索赔、个人简历和招聘广告等,同样被配备了“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单词与表达)”和“Notes(难点注释)”。以上教材配备的版块正是教师在极为有限的集中课时内,应该带领来听课的高职自考生学习的教材重点。

五、对接艺术专业英语考试计划及真题的业余制授课实施策略

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湖南省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课程安排为参照,艺术专业英语的上下半年开课时间均为学期末晚间三次课(8课时),即课内教师只有16节课时可用于覆盖10个章节的教材授课,同时还有作业讲解的教学任务。如此有限的课时给教师遴选教学内容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考本就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对重点并予以讲解。在课内可以先带读单词并根据近五年真题总结出的高频词,要求学生标记出重点词汇,而后结合考试计划真题研究中对教材知识点细化之处,对黑体字标题版块(“Highlights要点归纳”“For Review复习巩固”)有取舍的翻译讲解,并带学生运用查读和快读的阅读技巧从长篇原文中找出原文支撑句。这一环节既能让听课学生对文章重要知识点有所了解,以弥补课内无法耗时详细了解课文的遗憾,又能理实并举地使学生体会到阅读解题的实战技巧。

考虑到高职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应将“Translation(翻译练习)”与“Keys to Translation(翻译答案)”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直接翻到教材的中英文对应版本的精华句翻译版块(即“Keys to Translation翻译答案”呈现出的内容),随后引导学生互动型找出长句中关键词的对应中英文表达,此举对接了真题考题计分点。按照教材内容顺序,教师对课内出现的“Websites(相关网址)”只做一次性提及,教给学生自查网页拓展知识的方法,在以后章节直接跳过此版块内容不做讲解。“Websites(相关网址)”随后出现的版块是中英文对照的“Notes(难点注释)”。教师可依据考试计划和真题来遴选重点讲解句,并可参照“Translation(翻译练习)”版块的授课方式同法教学。关于第一部分最后一个版块“Supplementary Reading(补充阅读)”,教师可用总结话题的方式一笔带过,交由学生课后自学。教材第二部分内容多为实用表单,呈现方式直观且配有表单中所有单词表达的中英文。教师可只指导学生标记出近五年真题考点高频词。

六、总结

教学为考试服务,考试为能力铺路。对接艺术专业英语考试计划及真题的业余制授课实施策略,实际体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创新性遴选和把握。欢迎广大同行提出更多创新性相关教学探索的理念。

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gou.com/v217325.htm?fromTitle=%E8%87%AA%E8%80%83

[2]http://www.zikao.hn.cn/Article/HTML/740.html

[3]http://www.zikao365.com/html/2006/3/wa5763014392360021250.html

[4]郭平建,呂逸华.服装英语第3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彭玺(1983.1—),女,汉族,湖南省益阳市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西方修辞学,高职服装英语教学;2012年调动至现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2年任教服装英语至今)原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年—2012年,教英语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英语)。

作者:彭玺

第二篇:本科公共艺术专业教育改革思辨

摘 要:自2008年国家设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以来,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待改进。本文从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内涵、专业性质的定位、课程设置分析、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多角度出发,对公共艺术专业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提高公共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 教育改革 课程设置 培养模式

一、现行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形成过程与存在问题

1.公共艺术概念和内涵认识的发展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精神愉悦的需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有专业理念的设计师和执行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公共艺术”概念,最初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兴起的雕塑,但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如此简单。

公共空间、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跨学科等属性组成了公共艺术的基本属性;公共艺术当下正处在从静态表现转变为动态表现,并逐渐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可以表现为一尊雕塑、一栋建筑,也可以呈现为一场演出、一个事件、一场游戏,甚至一次聚餐都能成为公共艺术的承载形式①……公共艺术的内容也不仅限于在一个局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塑造出一个具体的物件那么简单。在1982年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上,约瑟夫·博伊斯名为《7000棵橡树》的作品就是在一个社区花数年的时间种植7000棵橡树。作者认为,这是重建城市生态环境,是将社会修复、自然环境的关注作为一个艺术组合概念想法的呈现。1972年Hans Haacke创作的名为《莱茵河水》的净化水装置作品,也是為了表达可持续性利用自然环境的意识而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有学者认为回归自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也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它更强调了公共艺术的服务社会性。有学者在美国公共艺术杂志中评论:公共艺术并不仅仅是艺术的形式,也是一种探索的方式,②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将自己的想法、信息和观众结合在一起,共同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回归自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也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 。当前美国的公共艺术表现有五大特点,即注重社区、环境、地方、材料、历史。公共艺术已经不是一种具体艺术的实践形式,而是从事艺术的一种态度及方法,真正的公共艺术不是表现艺术家自身的才能,而是艺术家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出普通公民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包括对社会集团利益的探讨③。“公共艺术”与“公共事务”的区别也许仅仅只是以艺术的角度去处理公共事务和社会关系的不同而已。

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具体作用等问题到现在仍存有争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及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城市建设和文化生活中迫切需要具有公共艺术特长的人才,因此200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了本科公共艺术专业,涵盖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等专业内容,课程涉及装饰基础、材料与工艺、建筑与环境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壁画与浮雕等。

2.现行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专业设立时间较短,因此在学科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很多问题还未得到最终解决。诸如公共艺术专业如何区别与上述涉及到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传统的美术学、设计学等专业究竟有何差异?公共艺术专业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与上述这些专业有什么不同?由于公共艺术刚刚起步,还处于不断总结,逐步完善的发展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很多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基本上延续了设计学专业的培养方式,除了课程结构上做了部分调整外,基本上没有培养理念和模式上的创新改变;教学方式上仍然以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主,很少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很难体现公共艺术的社会性与交互性本质。

经调研,国内大学的公共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为:必修专业基础课约450学时,包括公共艺术专业导论、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数码图形处理等。其中专业导论为16学时(理论),占1/28;选修专业课约200学时,包括壁画材料表现装饰基础、国画基础、雕塑基础等,与传统美术学和设计学的课程差异不大;必修专业课约500学时,包括立体造型、漆画、壁画材料、材质特性表现研习、城市公共设施等一系列课程;专业选修课约512学时,包括艺术概论、当代艺术概述、艺术衍生品设计、中国民间美术赏析、金属艺术等一系列课程;必修实践环节23周,其中包括军训、艺术采风、毕业实习等一系列课程。从上述课程设置与结构看该专业与其他美术、设计等专业没有大的区别,体现公共艺术学科内涵和培养目的的课程占比偏少,未能充分体现公共艺术关注社会性、公共性、与人和自然交互性的属性。国外案例如芝加哥艺术设计学院开设了“艺术与生态实验室”、“物质实验室”等课程,艺术与生态实验室课程探讨了艺术对于生态问题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用哥伦布建筑花园作为教室,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植物、土壤、建筑及材料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这样的案例为我们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公共艺术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理念

1.专业性质决定其为应用型人才,不应过多强调基础理论水平。

公共艺术专业不同于艺术学中其它专业学科,学科定位决定了培养目标主要以技术创新为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性人才,而不是以解决科学问题为主的基础研究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不应过多强调提高基础理论的水平。因此,培养方式应该有别于其它艺术学专业的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也应不同于其它艺术学科,应该更加注重“关注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参与社区互动、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当地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培养与训练。④

2.凸显专业属性与其他类似专业的区别,体现社会性和地区文化需求。

公共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一定要凸显“公共”属性。美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更多地与社会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艺术创作的空间场所,社区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互动的沟通交流平台。公共艺术通过社区文化可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以此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社区文化与公共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多地得到实践训练,为学生了解和体验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提供帮助。

例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关注“城市空间与遗产社区”问题, “明人故居”、“特色民居”等老建筑应该如何保护等问题;此外一些具有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构成了当地特色鲜明的文化标志,⑤将其融入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与培养过程,不仅传承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体现了专业的服务社会性。不仅如此,政府的城市改造与环境优化工程规划、实施工作、城市大型文化创意活动、地域性优秀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文化商品的设计与开发等都应该融入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中去,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得到专业训练。除此之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化建设实施项目也应纳入公共艺术专业课程学习和培养过程中,应该更加突出该专业公共性、艺术性、跨学科的特色与内涵。

三、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

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要突破原有艺术学专业的框架,更多融入人文与社会学内涵。一些高校的公共艺术专业人才从表面上看基本上还未突破艺术学和设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系,如何更加突出社会发展参与性和社区交互性的特色能力培养成为重点解決的问题之一。

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更应考虑跨学科、多样性、多元性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建设,不能简单地将原有雕塑、绘画、设计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作部分取舍与删减后拼组成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与培养内容。应该针对专业特点,重新修订人才培养规划、教学大纲与融合性教材。学习内容要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治理、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相结合。 北京故宫与民居(四合院)、南京民国建筑与街道、西安汉唐古城、桂林山水风光等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物资再利用等与城市、社区、环境、人文相关的内容都应该作为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相反,基础理论的学习内容应该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之内。

2.走向社会的培养和学习方式

公共艺术专业很多课程须采用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和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政府和社区各种以城市建设、大型文化活动、环保行动、社区文化互动活动等公共事务;参与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保护项目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3.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

基于公共艺术专业跨学科、多样性、多元性的特征,以社会服务为特征的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一支完全不同于原艺术学或设计学的教师队伍。由于大学大多数教师擅长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对社会实践、城市建设和社区互动文化缺乏经验,因此教师队伍中更加需要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相关政府管理人员和企业人员的参与,这些非全职外聘的教师与学校专职教师的比例应该达到2:1以上。在美国艺术教育的教师分为专业和兼职两类,专业教师占少数,兼职教师占多数,有的学校兼职数量甚至是专业教师数量的十倍以上,他们大多都是在设计领域赋有经验的设计师。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在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彰显实践性和社会性特征,人才培养才能适应于未来“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的职业目标。

结语

我国本科公共艺术专业设置的时间并不长,仅仅十年左右,办学经验不够丰富,存在如上所述的许多问题。希望能够通过类似话题的讨论,对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内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革,使得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注释:

①尤梦涵.建构艺术手段在德国现代公共艺术中的表现及意义[D].天津大学,2016.

②潘力.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记2014年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会[J].公共艺术,2014(6).

③方晓风.对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的思考—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1).

④宋伟光.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当代精神[J].建筑与文化,2015(10).

⑤郜翠平.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

注:本文系“2016年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扬州漆艺为主要特色的公共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YZUJX2016—9A)的研究成果。

作者:李玫

第三篇:多维的平衡性: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反思

摘 要:“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创作目标。“平衡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方法,也是该专业教学内容的重心所在。在形式层面,公共艺术要平衡作品形态与环境的物理特征,这需要造型和空间构成类课程的支撑。在内容层面,公共艺术要平衡作品的话语方式与环境的文化背景,这需要历史文化类课程的支撑。在综合创作层面,公共艺术需要跨学科的平衡能力,这要求管理策划类课程的支撑。多维的教学内容需要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支持,如多背景的师资队伍和多渠道的授课方式。只有采用跨学科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多向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平衡能力,才能使公共艺术专业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平衡性;公共空间;文化;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时尚模仿理论的中国化研究”(20SKGH141);四川美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城市建设背景下公共藝术专业的理论课体系研究”(2021jg07)研究成果。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公共艺术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它已成为当下城乡建设中的一股时尚潮流,是展现社会文化的视觉窗口。公共艺术是走进大众日常生活的艺术。它提倡打破“白立方”的禁锢,尊重公众在艺术审美中的话语权,搭建起艺术品、艺术家、公众、生活空间、社会文化等元素之间的沟通桥梁。它既是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媒介,也是推动艺术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手段。鉴于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价值,全国已有不少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培养阶段。同时,各个培养单位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提升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现状:重技能与轻综合

自公共艺术在国内发展以来,其课程设置呈现出了多元化状态。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艺术、工艺美术、雕塑、壁画、平面设计等传统艺术学专业都曾孕育出公共艺术,并衍生出了差异巨大的各类教学体系。这些非同源的公共艺术专业各有侧重,着重培养不同媒介形式的创作技能,未形成完全统一的教育战线。因此,既便当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呈现出了丰富的多元化景象,但却显得混乱和贫瘠[1]。

创作技能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但是,单纯的技能培养必然无法满足公共艺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形态多样,不受传统艺术分类的限制。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以“公共性”为中心。但“公共性”并非艺术学概念,而是跨越了哲学、社会学、规划学等学科的综合性概念。可见,“将公共艺术设置于任何艺术实践类学科门下都是扞格不入的,这必然会将公共艺术专业置于非驴非马、不伦不类、无所依凭的尴尬境地”[2]54-55。因此,公共艺术专业的教育也必须跳出传统艺术教育体系的框架,探索一条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深入分析公共艺术的特征,并剖析其实现方式就是发掘这条培养思路的有效手段。只有把握了公共艺术的核心特征,才能准确找到最贴合这一特征的教学模式。

二、公共艺术的特征剖析:公共性与平衡性

与公共艺术创作的持续发展相同步,相关学理研究也日渐丰富。从概念定义到类型划分,从创作手法到作品功效,公共艺术的各个向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公共艺术的特征也得到了相应的总结,例如参与性、介入性、互动性、在地性、场域性、人文性、时代性等。在这些特征中,最为核心的是“公共性”。“正是这种公共性体现了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本体论存在方式,决定公共艺术具有空间审美生产功能和公共艺术价值。”[3]可以说,“公共性”既是公共艺术独特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其创作的目标指向。

(一)创作目标:公共性的达成

作为公共艺术的核心关键词,“公共性”有三层含义。首先,在空间层面,公共艺术不同于私人收藏品,而是融合在公共空间中的作品。其次,在参与者层面,公共艺术不是创作者的个人表达,而是提倡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再次,在内涵层面,公共艺术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它关注社会问题,旨在引发公众的思考与讨论。

可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一种关系性的特征,它以作品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创作者与公众的关系,以及作品内涵与公共话题的关系为基础。而公共艺术的创作就是有效地平衡这三组基本关系,进而达成作品的公共性。

(二)创作方法:平衡性的把控

公共性蕴含的三组基本关系可以概括为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作品包括艺术品、创作者以及作品的含义。环境则包括作品所在的空间、受众以及公共话题。作品与环境之间存在三种可能的关系形态。其一,作品强行介入环境,让其接受作品的话语方式。其二,环境吞没艺术作品,掩盖作品的独立性。其三,作品与环境进行平等的对话。第一种模式用作品的霸权压制了环境的话语权,它是作品对环境的强制改造,没有为环境留下发言的机会。第二种模式用环境的需求化解了艺术作品的自足性,它是环境对作品的吞并,取消了作品本身的独立价值。第三种模式则将作品与环境的两种主客关系转变为了主体间性,保留了双方的能动性,保障了两者之间的有效交流。

根据前文提出的公共性的三层含义,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呈现第三种关系模式。一方面,公共艺术不是环境规划设计,它应该具有艺术的自足性。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不能压制环境的声音,否则,它就会回退为博物馆中的精英艺术。而第三种模式的实现显然需要艺术家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即兼顾艺术作品与环境的主体性,保证两者的对等性。这种能力将引导创作者主动把控艺术的多种构成元素,而非盲目地模仿既有的优秀作品。由此,这种平衡能力应该占据公共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

三、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核心:平衡能力的综合培养

如果说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应该“做什么”,那么平衡性就是公共艺术应该“怎么做”。前者是公共艺术在内涵特征层面的关键词,后者则是创作论层面的关键词。对于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公共艺术专业而言,创作论层面的“怎么做”是其教学体系的主要关注点。而具体的教学视角可分为三个维度,即形式层面的平衡、内容层面的平衡、多维元素的综合平衡。第一类平衡指向作品的物理维度,第二类平衡囊括作品的文化维度,第三类平衡则涉及作品的整体性。

(一)形式的平衡:公共艺术的空间嵌入

公共艺术的创作不是简单地将一件艺术作品放置于公共空间中,而是让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空间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便对公共艺术的形式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公共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第二,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尊重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三,公共艺术的形式应该与环境特征相融合。前两个要求分别保障作品与环境的主体性,第三个要求则搭建两者之间的主体间性。而每一条要求的达成都需要艺术家在形式创作维度的平衡能力。这构成了公共艺术专业教学体系的第一个重点,具体可从两个层面展开。

1. 内部的形式平衡:公共艺术的形态美感

就语法结构而言,“公共艺术”是一个偏正词组。其中,“艺术”是中心词,“公共”是修饰语。可见,艺术性应该是公共艺术的存在基础。我们在强调“公共性”的同时,也不能遗忘了“艺术性”。虽然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已经将艺术拉下了神坛,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否則,艺术就将真正地走向终结,失去存在的意义。

艺术不同于设计。设计主要遵循功能原则,艺术则需要遵循审美原则。在形式层面,公共艺术应该具备基本的美感,并足以激发人们的审美经验。因此,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仍然需要继承传统美术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例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雕塑等。这些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平衡艺术作品构成元素的创作能力,使其能全面地把控作品的形态、结构、材质、颜色等多重因素。总体而言,在各个教学机构中,这类课程的开设比例总体较高,教学情况良好。

2. 外部的形式平衡:公共艺术的环境融合

内部的平衡性只能满足公共艺术的第一个形式要求,后两个要求还需要外部的形式平衡能力。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内在化地嵌入环境,因为它将自身的最终陈列空间作为必要的权衡因素。它不是真空中的纯粹创造,而是既定物理环境中的再创作。每一个环境空间都有独特的组合方式,它们将直接影响艺术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艺术创作者在平衡作品的色彩、结构、材质等内在因素时,必须将环境的颜色、比例、景物等外在因素纳入平衡的范围。例如购物广场中庭的装置设计需要考虑场地的空高和层数,街区花园的雕塑创作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建筑风格,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中的作品创作需要考虑人流的数量和行走方向等。这便将作品形式的内部平衡性扩展为了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外部平衡性。形式的外部平衡能让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可见,公共艺术的创作需要从陈列环境的考察开始。因此,除了传统的艺术造型类课程,公共艺术专业还需要开设空间类相关课程,例如立体构成、建筑结构、空间规划等。这些课程将引导学生将创作视角从作品自身拓宽至作品的呈现空间。例如,广州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多维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中“城市空间教学板块”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课程[4]。相比之下,由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衍生而来的公共艺术专业,对这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较高。而由平面设计、工艺美术发展而来的公共艺术专业对这类课程的重视则略显不足。

(二)内容的平衡:公共艺术的文化嵌入

公共空间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文化属性。完整的公共空间是物理场所与个体经验以及集体经验的总和。因此,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平衡性还需要从形式维度上升到内容或文化维度。与形式层面的要求相对应,内容层面的创作目标也对公共艺术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公共艺术作品要能清楚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其次,公共艺术作品的意涵要以环境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最后,创作者要能借助作品与公众进行交流。这三点要求的达成将在形式层面的主体间性上增加文化维度的主体间性。公共艺术不仅要给公众带来审美体验,还要获得公众的认可,进而引导公众展开思考,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说形式维度的平衡性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官享受,那么,内容维度的平衡性将满足人们的内心情感需求。

相对于形式层面的平衡性,内容层面的平衡性更为复杂。空间维度的元素是直观且具象的,文化维度的构成因素却是抽象、灵活和多变的。在文化层面,公共空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可达性”[5],几乎所有的陌生人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会面,并发表不同的观点。正如阿伦特所言:“公共领域的实在性依赖于无数视角和方面的同时在场”,“当共同世界只在一个立场上被观看,只被允许从一个角度上显示自身时,它的终结就来临了”[6]。在面对这样的空间时,创作者必须平衡同时在场和交替上场的多重视角,并将自己的作品有效地嵌入。否则,一件作品只能孤单地进行独白,无法引发对话,进而无法形成一曲大合唱。它只能带来基本的感官共鸣,而难以实现真正的情感共鸣。

而展开有效对话的前提是所有对话者都使用相同的话语体系,这便要求创作者要在展开设计前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一个空间中的文化是其历史的浓缩,具有不可压缩的厚度。这种厚度将决定公众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标准,将决定公众如何理解放置于其生活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只有在理解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以后,才能真正进入公众的话语体系,进而与同时在场的无数视角展开沟通,平衡不同的立场,实现主体间的对话,最终将感官共鸣深化为集体的情感共鸣。否则,公共艺术创作就只能盲目地追随潮流,并且极易落入千篇一律或过度标新立异的陷阱之中,而不能成为环境文化的展示窗口。

无疑,这样的平衡能力需要历史、文化类课程的有力支撑,例如中外文化史、城市发展史、大众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课程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的话语体系,也可以丰富他们的艺术表达语言。只有以此为依托,公共艺术作品才能呈现为环境文化的共存者,而非环境文化的入侵者。虽然在现有的公共艺术专业教学体系中,文化理论课已经占有了一定的比重,但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明显偏低。因此,文化理论课的功效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现,其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而最为有效的开发途径之一便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一方面,与实践的融合能提升学生对枯燥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对文化背景的学习和理解会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艺术形式层面的平衡,进而将两个维度的平衡性融为一体。学生可以在这种融合中直观地认识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文化是抽象的,但文化的呈现是具象的,它需要借助各种符号展现自身。口头语言、文字、服饰、绘画、摄影、雕塑、城市结构等都是文化的符号。符号的能指层面就是形式,能指与所指的意指关系则是文化,对文化的分析显然无法脱离形式而独立存在。可见,公共艺术的空间嵌入和文化嵌入是一个统一体,它们可以在学理层面被分开,但不能在实践层面中相分离。同时,这种整体性也指向了一种更为综合的平衡能力。

(三)多维元素的综合平衡:公共艺术的整体统筹

如上所言,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兼顾形式与内容的平衡。具体到实际创作维度,则是把控形态与文化、具象与抽象、感官与情感等各个子层面的平衡。而当学生能灵活自如地探求这些平衡关系时,他们就会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平衡能力。不过,这种综合能力不是简单地将形式与内容层面的平衡性相叠加。造型类课程和空间类课程虽然能以培养学生在不同层面的平衡性,但却不能引导他们将这些平衡能力融会贯通。在此,策划类课程将起到关键性的补充作用。策划是强有力的粘合剂,它可以将零散的艺术创作元素合而为一,进而将画纸上的设计方案转化为真实的作品。

在现实的公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需要把控各种复杂的因素。除了保证作品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以外,创作者还需要处理项目申请、制作工艺、经费预算、物资运输、人员调配等多方面的问题。优秀的公共艺术创作者不一定是某种技艺的大师,但他们一定具备合理搭配艺术作品与环境的策划能力。他们不仅了解各个艺术创作技巧的特点,还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调研能力,更具备综合性的策划统筹能力。这也是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由此,公共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形成如下框架结构:

课程类型 艺术造型类 空间构成类 历史文化类 策划管理类

能力目标 形式的内部平衡 形式的外部平衡 内容的平衡 综合性平衡

四、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需求:多元化的资源整合

为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资源也需要进行相应优化,具体可以从教学人员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人员:跨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

由于公共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艺术背景的教师很难单独完成其教学任务。因此,教学单位应该组建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平衡能力。以前文提出的课程体系为框架,师资队伍可按如下计划分工:艺术形式的内部平衡能力由美术学类教师培养,形式的外部平衡能力交给建筑学、规划学类教师负责,内容的平衡能力由历史学、美学、社会学类教师讲授,综合性平衡能力可以由管理学和设计学类教师共同强化。当然,多元化背景的师资队伍很难由单个培养机构独立组建完善。因此,教学单位可以在适当拓宽固定师资的学科范围的同时,灵活聘请外校学术专家和校外行业专家。例如“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就采用跨界视角,成功配备了一组跨越行业边界的导师团队,进而将“大跨度、多元的新知识”融入实践当中[7]。

(二)教学方法:多渠道的授课方式

除师资学科背景之外,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同样需要多元化。首先,在授课地点层面,教学活动需要从传统教室走进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作品与环境的平衡性。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的各类教学工坊项目就将学生带入了社区,并以社群关系为主题,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创作。其次,在教学手法层面,教师应该综合采用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操作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在把握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时,理解两者的关联性。最后,在教学资料方面,教师应该提供并统筹多类型的知识媒介,例如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最新的实践案例、校内外的专业讲座等。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校内外非艺术类课程,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培养综合性的平衡能力奠定基础。此外,在课程组合方面,学校可以尝试以艺术创作项目为线索,安排多门课程同步进行。一方面,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创作实践将其融会贯通,进而培养自己的管理策划能力。另一方面,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得到明显加强,进而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体化。

五、公共艺术的综合性

“公共艺术不是用于挑战人类极限的竞技项目,它相当于大众娱乐项目,为全民参与而存在”,“前者是争高低,后者是求广大。”[2]52而广大就意味着多元话语的并置与异质元素的融合。因此,公共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其创作需要考察、组织、沟通、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公共艺术来说,严格的学科分类会是一种简化和限制。“公共艺术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就如同生活不能成为专业一样,它包罗万象,无处不在。”[8]公共艺术的创作以问题为导向,它针对特定的空间问题和社会话题展开设计。因而,公共艺术专业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用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人文教育,而非单纯的技能培训。在新文科与新艺科的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以跨学科的综合平衡能力为核心,才能使公共艺术更加全面地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志奎.對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诘问[J].美术观察,2015(8):30-31.

[2]王洪义.如何定义公共艺术的专业性?[J].美术研究,2018(5):51-55.

[3]李建盛.公共领域、公共性与公共艺术本体论[J].北京社会科学,2020(11):118-128.

[4]张健.多维构建:广州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定位与教学体系构建[J].公共艺术,2020(1):21-27.

[5]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3):47.

[6]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8-39.

[7]张新宇,孟照东.论公共艺术多元化与跨界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21-23.

[8]汪大伟.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思考[J].公共艺术,2020(1):6-13.

作者简介:廖茹菡,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美学、文化研究、时尚理论。

作者:廖茹菡

上一篇:工程项目硕士论文下一篇:描写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