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题

2023-03-04

第一篇: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题

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实验室生物安全承诺书

于田县人民院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

兹证明 同志 2015年10月12日参加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合格,特颁发此证。

于田县人民医院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承诺书

于田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本单位申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对于卫生行政部门告知的内容已清楚、全面了解,将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并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本单位所报备案申请材料中所提交的所有材料是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

2、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检测、诊断、教学、科研等活动,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规

教学、科研等活动,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3、建立健全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检测、诊断、教学、科研等活动,不擅自改变、增加活动范围。

本单位保证:如违反了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单位法人(签章):

日期:

实验室生物安全承诺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于田县人民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部门规章制度的规定,现将相关事宜告知如下:

1. 本人已熟读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等相关受控文件,意识到本实验室存在病原微生物获得性感染的风险和危害,对所读内容无任何疑义,对部门告知单内容已完全清楚和全面了解,并能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全面接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2. 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3. 根据核准的内容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不擅自改变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范围;不更改病原微生物技术操作流程,严格规范执行各种标准化操作程序,认真如实填报各项实验记录,认真履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和灭菌规则及规范。

4. 有权拒绝违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一切操作,对实验室存在的生物安全等所有缺陷或隐患有权向生物安全责任人或生物安全主管进行书面报告并自留有效文件备查。同时有义务完成上级生物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交办的其他相关任务。

5. 本人已知在实验室工作,有可能感染《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确定的已知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及由于医学学科发展的局限性等尚未了解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6. 本人保证:如违反了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

7. 对于上述内容和有关实验室安全的其他相关文件内容,本人已被详细告知并能全面遵章执行,本人愿意亲笔签署“知情并同意”意见,同时,自签名之日起将履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所有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及其义务。

8. 承诺书签字生效后一式两份,由科室和个人保管以备查询 本人已知情并同意

部 门:

实验室责任人:

成 员:

期:

第二篇: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6)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3)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制度

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

(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情况时,不宜再从事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

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

(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2) 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3)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

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

(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临时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上岗。

(2)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人员感染范围。医学观察发现异常,临时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上岗。

(4)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

2、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不定期进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3、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4、各专业实验室相关人员应无条件参加安全自查工作。

5、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

(1)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2) 患发热性疾病;

(3) 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5)妊娠;

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

8、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

(7)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一、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1、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2、一般性的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

3、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情况;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4、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二、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1、化学污染: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2、锐器刺伤:

(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采用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3)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4)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

3、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4、标本污染

(1)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2)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3)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5)实验室生物安全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安全柜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实验室安全防火制度

一、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实验室内严禁使用明火。

二、室内严禁大量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使用汽油、酒精擦拭仪器设备。

三、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随意加大保险丝容量,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电源线。配电盘前方不得堆放物品。

四、不得将照明电源接入仪器设备使用,不得使用电炉、电热器热饭、烧水、取暖。

五、电器设备注意防潮、防腐、防老化、防电线短路,工作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

六、室内木柜摆放及堆放物品,距灯具不得少于60cm。

七、室内及周围不得随地堆放可燃、易燃物品,工作后剩余的废纸、报纸要及时清理。

八、实验室严禁留宿住人。

九、未经中心领导同意,各实验室不得在走廊和楼道内存放任何药品、仪器、钢瓶、箱柜和自行车等,以保证走廊、楼道通畅无阻。

十、公用实验室应由科长指定专人管理,不用时应及时锁门,室内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十

一、不得擅自将外单位人员带进实验室,确因工作需要,由科长批准后,方可带进。 十

二、下班前各房间最后一位离去的同志要把水、电、气和窗户关好。认真检查房间各部位,确认无任何隐患后,再锁门离去。

十三、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消防器材的放置地点,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灭火常识,并会报火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A.个人防护

一.着装:

1.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

A.个人防护 一.着装:

1.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B.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严格禁止用嘴吸液。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3.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

4.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5.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6.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7.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作台表面应消毒。

8.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检验科防火安全制度 1.防火

(1)隐患的估计和研究

在开始临床实验工作之前就应对火灾的隐患进行研究,在实验工作运行的过程中,要经常研究火警的隐患。研究的内容包括:

使用化学物品的数量和性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电器设备的隐患等。

哪些操作方法已经改变了,新使用了哪些化学物品,以及在上届消防培训之后增加了哪些新的工作人员。

无人值班看守的自动化实验操作。 (2)火源隐患

常见的火源是明火、加热器件和电火花(电灯开关、电动机、摩擦和静电)。

存放易燃气体的场所,应安装防爆灯具和开关,使用专门防爆设计的电器设备。

应对电气设备的接地、漏电和墙上插座的接地、极性进行年度检查。

易燃性液体的供给量应控制在有效并安全进行实验的最小量。待处理的用过的可燃性液体也应计算在内。

安全使用酒精灯,不能在燃烧状态下添加酒精,酒精量不能超过总容量的2/3。

禁止用冰箱储存易燃液体。如果确实需要,应存放在专门的防爆冰箱内。冰箱应远离火源。

从储藏罐里倒出易燃液体,应在专门的储藏室或通风橱内进行。运送易燃液体时,其金属容器应有接地装置。

加热易燃易爆液体(燃点低于94℃)必需在通风橱进行,不能用明火加热。装易燃易爆物的容器应经当地有关消防部门审核批准。

严禁用明火直接加热有机溶剂,在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时,室内禁止使用明火。存放乙醚的温度不得超过25℃,禁止在冰箱中放乙醚。

工作结束随手关闭水源、电源。离开实验室时要检查水、电、门窗,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严禁私用电炉。走廊、楼梯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试验室内禁止吸烟。使用蚊香时要远离衣服、被褥或其他易燃品。 2.灭火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扑灭各种火情并协助全体人员从失火现场及其附近撤离的相应消防设备。 (1)灭火器

根据上级消防部门的规定配备、摆放灭火器,并根据要求对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A类灭火器适用于固体可燃物(如纸、木材、塑料)引起的火灾。A类灭火器多数为消防水栓。

*B类灭火器适用于汽油和溶剂引起的火灾。B类灭火器多数为二氧化碳或化学干粉,如碳酸氢钠。

*C类灭火器适用于电气引起的火灾。所有工作人员都应知道电开关的位置以及切断失火电器电源的方法。

(2)动灭火系统应建立年度安全检查,及随时检修、维护的制度。

(3)如火灾波及供气管道系统应立即关闭远端阀门以切断燃气来源。如果无法做到这点或燃气是来自储气瓶时,则应立即从房间内撤离。

(4)遇衣服着火时可选用防火毯,但防火毯并非必备的灭火工具。使用人员应受过训练,懂得站立时不能使用防火毯,在衣服着火后使用防火毯时立即采取“停、倒、滚”动作。从严重火情区撤离时,防火毯可用作个人防护装备。备有防火毯的实验室,防火毯应放在远离出口通道的地方。 3.消防训练

(1)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训练。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学会如何发布火警警报,学会遇有失火时应做到:

拨打报警电话“119”。

发出火警警报以求得帮助,并开始从失火区或建筑物撤离。

如果可能,立即使用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

如果不能扑灭火情,应把所有通向火场的门关紧,并用湿毛巾或床单堵住下面的门缝,以阻止火情的蔓延。

应将房间里的所有人员撤出。(如果火情并非十分危险,可安排留下一人,向前来灭火的消防队员介绍具体情况。)

(3)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讲解使用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技能。训练应为“手把手”的方式,还应包括不同火情采用不同灭火器的知识。

(4)对工作人员撤离火场的训练应经常举行,每年进行几次。所有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训练(包括夜班和周末加班的人员)。练习应包括帮助病人和其他人员的撤离。隔离区,如暗室和其它不能听见警报声的实验室应包括在撤离路线内。撤离时,应关闭所有门窗。实验室用电安全制度 1.仪器用电

作为仪器维护措施的一部分,应进行年度的安全用电检查并建立档案记录。每年至少对所有电插座的接地和极性、电缆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一次,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可移动的设备应接地或采用更先进的方法防止触电,但全部塑封无法接地的仪器例外。新设备在使用前也应进行同样的检查。

实验室应装有足够的插座,分布要合理,以减少在插座上接上其它多用插座和避免拖拉过多的电线。在空气中存在达到一定数量的易燃气体或蒸汽有可能形成可爆性混合物的危险环境下,应使用指定专门为此设计的防爆电器设备

检验科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1.医务人员要求

(1)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工作服一般每周更换2次;

(2)试验室接触标本均为可疑污染物,操作前均应戴好乳胶手套,手套破损要及时更换,工作后脱手套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用流动水洗净;

(3)做血常规检查的操作者必须做到一人一消毒,消毒液为0.5%醋酸洗必泰酒精;

(4)离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脱掉手套;不能穿工作服到院外活动。 2.病人手指消毒

(1)做血常规检查应选取病人无红肿,破损,伤痕的手指部位;

(2)用75%酒精消毒针刺部位,干后针刺取血,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一吸管;

(3)推片不得直接接触创口皮肤取血。 3.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

(1)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黑色垃圾袋装生活垃圾,黄色垃圾袋装医用垃圾;

(2)装盛垃圾的垃圾桶应用脚踏式,或加盖儿。

(3)固体医疗垃圾套双层垃圾袋,防止泄露,,定时或在装满3/4时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焚烧,转运时应有防止锋利物刺破垃圾袋遗洒的防护措施。 (4)液体垃圾如病人尿液、胸腹水、呕吐物 按8片/L健之素消毒片投放,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作用30分钟,到入医用下水道;

(5)锐利物应及时投入专用锐器盒,在装满前或48小时之内及时更换。 (6)一般的化学废弃物可直接排入下水道;血球分析仪废液含氰化物,应放入健之素消毒片,30分钟后到入下水道。 4.重复使用检验器材处理

(1) 重复使用的器材用后应浸入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4小时,再清洗干净;

(2)浸入重络酸钾(50克溶于100毫升水)浓硫酸(1000毫升)溶液,24小时;

(3)取出,蒸馏水冲洗10遍以上; (4)烘干,备用。 5.各种物面及地面消毒

(1)各种物表及台面每日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用紫外线消毒时,灯管离台面不宜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域为灯管周围1.5-2.0米,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地面用浸有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或0.1-0.2%过氧乙酸的拖把拖地 6.空气消毒

(1)实验室应开窗通风,保证持空气流通、清新;

(2) 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次时间均应大于30分钟,每天不少于1小时;

(3)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采用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持续消毒。 7.化验单消毒

(1)要保持化验单干净,避免被检验材料污染;

(2)不等取的化验报告单,在每日工作结束时,用微波炉中火消毒2分钟后发出;

(3)门急诊未被污染的化验单,可随时发出。凡有可能被污染的化验单,均须经消毒后方可发出。 8.消毒液配制及监测

(1)正在使用的消毒液应有标识

(2)四环牌清洗消毒剂含有效氯5%,配比:1:19有效氯≧2000mg/l;1:99有效氯≧500mg/l; 1:199有效氯≧250mg/l; (3)健之素消毒片含有效氯250mg/片 (4)消毒液浓度监测用G-1型试纸 9.紫外线强度监测

(1)开启紫外线灯管5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米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图案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μW/cm2为合格;每季度检测一次;

(2)做好紫外线消毒记录,每季度检测一次紫外线强度,检测结果贴于记录本上,灯照强度<70μW/cm2应及时更换灯管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

1、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3、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记录。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4、定期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确保消毒效果、计量检定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6、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病理科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领导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培训、行政管理工作。

(二)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查结果准确。

(四)参加疑难病例的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讨论。

(五)参加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六)督促科内人员做好病理资料的累积和保管,搞好登记、统计工作。

(七)负责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

(八)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

病理科医师职责

一、在病理科主任领导和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活体组织检查工作,认真切取标本组织,做出初步病理诊断,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三、指导技术员制片工作。

四、担负一定科学研究的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学习人员的培训。

五、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

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病理科主管技师职责

一、在病理科主任领导下和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指导技师按操作常规进行病理切片、染色,保证制片质量。

三、协助医师进行科研工作,负责临床病理讨论会前的准备工作。

四、负责药品、器材、试剂的请领和保管。

五、负责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病理科技师职责

一、在病理科主任领导下,在医师和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按操作常规进行病理切片、染色,保证制片质量。

三、协助医师进行科研工作,负责临床病理讨论会前的准备工作。

四、负责药品、器材、试剂的请领和保管。

五、负责病理标本、资料的的保管和登计,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病理科登记员职责

一、在病理科主任领导下,在医师和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按标本签收制度和核对制度核对签收标本,负责病理标本、资料的保管和登计工作。

三、在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标本的编号、取材的记录工作。

四、负责登记病理诊断结果及资料的归档工作。

病理检查服务项目目录

1、局部切除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

2、 内镜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

3、 手术标本检查与诊断

4、 疑难病理会诊

5、普通病理会诊

6、细胞学诊断

病理科切片、蜡块、纸质档案管理制度

切片管理制度:技术组每天将做好的HE切片按顺序理好,如数交给阅片医师,并签名确认。阅片医师在报告全部发出后,如数将切片交给专人归档保存。

蜡块管理制度:蜡块在切完HE切片后由专人如数归档,入库保存。 纸质档案管理制度:病理纸质档案暨申请单/报告底单在报告发出后,如数交由专人整理并作好纸质登记后,入库保存。

病理切片、蜡块及纸质档案入库后由科主任管理。

切片借阅的审批登记制度

切片借出的相关制度:病理切片借出会诊须出示报告原件或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经科主任审阅切片确认、医务科审批后,由专人作好登记并收押金后,方可借出。并在还片时登记会诊结果。

病理科科内读片及上级医生复片制度

病理切片做好后,先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发出初步报告,输入计算机,然后由上级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审核后发出最后报告并打印,经上下级医师签名后发到临床。病理报告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活检小标本≤72小时,大体标本和免疫组化≤7天出具报告(双休日顺延),需重新取材、深切片或做特染、免疫组化、脱钙、固定或会诊等原因而延长报告时间的,电话或口头通知临床医师或病人(家属)。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对于在日常诊断中遇到的疑难病例实行科内讨论,由科内医生读片后发表各自的意见及建议,意见一致的,即发出报告;意见有分歧的,根据意见及建议,需重取、重切的,需补做免疫化的补做,待相关工作完善后,再发出报告。

病理科易燃易爆 及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病理科脱水、脱蜡、透明及染色时使用的甲醛、酒精、二甲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由专人领取,存放入专柜上锁保管,正确使用。使用时远离烤箱和明火。

病理科试剂保管制度

病理科试剂自领到病理科开始,由专人负责按试剂保管要求存放,即免疫组化试剂工作液、特殊染色试剂放入冰箱冷藏箱(0-4摄氏度)、原液放入冷冻箱(-18摄氏度以下),原位杂交试剂盒放入冷藏箱、探针放入冷冻箱保存,并监控冰箱温度,苏木素试剂避光并保存。

病理科仪器设备维护措施

显微镜:一人一台专用,放置于干燥少灰的房间,勿暴露在日光中;电光源显微镜使用前应先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整好眼距、光圈、滤光片后,每年请专业维修人员保养一次。

切片机:切片前应调整好刀的角度及切片的厚度,固定好蜡块,切片时应用力均匀、柔和,摇速不宜过快或过慢,每次用完后将机器清扫干净,每季度请设备科维修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

自动脱水机(全封闭式):用前设定好程序,检查液体瓶有无插紧,浸蜡用的石蜡是否足够,各种液体的量是否充分,如有不足及时地补充,并且查找原因,及时反应给设备科或供应商,每次用完后必须擦拭干净;根据工作实际标本的量,脱水液和石蜡由技术员灵活掌握不定期地更换,每季度请设备科维修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

泠冻切片机:为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不经常开关,以24H恒温(零下15度---零下20度)为佳;夜间应设定自动除霜功能,并定期停机清洗,以保持冷冻切片机工作窗的清洁;每季度请设备科维修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 包埋机:预先设定好程序(开、关机时间及蜡虹、操作台的温度),用前应检查蜡虹里的蜡是否完全融化及量是否足够,喷头是否通畅,用完后应检查蜡虹里的蜡是否足够下次用,如不足应及时补充,同时清扫操作台上多余的石蜡,保持机器的清洁,每季度请设备科维修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病理计算机管理:上班开机,按给定的路经进入病理资料管理系统,下班时关机;不准随意在电脑上使用光盘、软盘及打游戏,以防病毒入侵破坏整个系统,每季请信息科专业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

病理科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制度

1、病理科常规活检、手术中快速活检、细胞病理学检查以及尸检的文字资料(含电电子信息资料)、非文字资料(蜡块、切片等)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均为有价值的医学资料,应妥善保存。

2、各种病理学检查的文字资料应装订成册保存。

3、组织学检查的原始切片和查见肿瘤细胞或可疑肿瘤细胞的涂片必须妥善保存;未见恶性肿瘤细胞的涂片,于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保存2周。

4、病理切片和蜡块应设专柜保存。其中蜡块一经报告发出后即可按照蜡块的编号顺序存入蜡块专柜。切片的保存一般应在报告发出后平铺排列在室温下放置

10-15天,待封固切片的树胶完全干固后再依编号顺序存入切片柜中,过早存柜容易因树胶溢出而使切片粘连。

5、患者查询病理学资料的期限:门诊患者为送检后15年,住院患者为送检后30年。

6、活检标本保存期限: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2-4周。

病理科安全制度

一、制作切片过程中的所有烘干工序都应在真空烘箱中进行,不宜使用电热烘箱,以免引起爆炸危险。

二、使用易燃液体的每项操作都应在通风橱进行。

三、沾有溶剂或石蜡的物品,应集中处理,不得任意乱放或与火源接触。

四、其它各项参照检验科安全制度执行。

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为有效防止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露或扩散,引起相关人员的感染或环境的污染,特制订管理制度如下:

一、收集标本的容器最好为塑料制品,质地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无泄露,在容器外部不应有残留物。

二、设有接受标本的房间或空间。

三、接受标本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做好标准隔离。标本的内层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 并准备好消毒剂。

四、废弃的标本或培养物经高压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扎紧后由专职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后集中处置。

五、损伤性垃圾(如针头)放入锐气盒内。

六、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清洁消毒工作区。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之我见

2、基本上判读稍偏保守,尤其是hsil。

3、asc-h使用偏多,从各位同道的判读意见与其最后活检或手术结果看,大多数开始判读为asc-h的病例,活检或手术后的诊断都是CIN2或CIN3,虽然没有原则性错误,但显得准确性稍差,从上述信息及我自己的经验看,明显lsil以上的,当怀疑到底是lsil还是hsil时,报hsil,活检证明,这样的病例,活检常常CIN2。由于hsil对应的组织病理学包括CIN2/CIN3,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其无限扩大,asc-h对应组织病理学范围从正常到癌,实在太广。虽然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但我们不必反应过度,这样既降低了我们判读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对患者不利。

4、关于asc-h,我的原则是尽量少报,可报lsil或hsil的报hsil,因为这些病例活检通常为CIN2,少数为CIN3,极少数为CIN1。

5、关于asc-us,相对多发,可报nilm或asc-us的报asc-us,可报asc-us或lsil的报asc-us,我的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实践经验,报asc-us者,50%炎症或增生,50%为CIN1,少数为CIN2,极少数CIN3。这样既保护了病人,也保护了自己,因为不管宫颈活检结果是炎症、增生、CIN1,我们都不有风险。

6、对于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如果看对涂片表层细胞很少,多为底层或副底层细胞,特别是见较多细胞碎片,要特别小心,不要轻

易报hsil,因为这种病例lsil、hsil都很少,要么是癌,要么没问题。

7、不要轻易报agc或腺癌,hsil病例有时会表现很像agc或腺癌,但活检结果通常是CINX累及腺体,宫颈腺癌很少,单纯宫颈腺异型增生更是罕见。我有多次这样的误诊教训。

8、宫颈活检或手术不要轻易诊断腺鳞癌,宫颈腺癌常伴表面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鳞癌常见癌旁腺上皮不典型增生,此外还有一型腺样鳞癌。

9、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scc少报,除非自己确有把握。

10、我们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目的是筛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防、早诊、早治,因此避免漏诊比过诊更重要,因为确诊仍然是组织病理学的任务。

ps:本人从事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细胞病理学诊断多年,一直对其病例只要有组织病理学检查全部进行对照,以上为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肤浅认识,供大家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制度

人员培训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技能,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2范围

2.1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层人员。

2.2所有从亊与实验室检验检测、实验辅助、管理有关的人员。 2.3实习、进修、科研合作,与实验设备维护工作有关的人员。 3职责

3.1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培训工作的领导和资源保障。

3.2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并承担培训组织工作。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科所/实验室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3.4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培训工作、上岗证的考核、登记、发放,以及生物 安全培训档案的建立与保存。 4培训内容和要求 4.1实验室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制订生物安全相关培训计划报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后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应包括为实现实验操作目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术、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意外事件的能力以及消防、生物危险和传染预防、急救等。如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 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各项装备的使用、搡作规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相关内容等。培训计划和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2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本单 位/科所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3新任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技术规范、本实验 室环境、仪器设备,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和工作内容等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 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4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

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与所从亊工 作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生物安全风险,个人防护和实 验室意外亊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实验室常规消毒程序和方法,处理生物安全亊故的知识 和技术,生物安全亊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5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

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政策法规、操作规范,操作技术和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6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清洁人员等。 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清洁人员等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事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 7进入实验室并参加实验活动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工作等人员)。 进入实验室并参加实验活动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工作等人员)应根据生物安全风险的大小参加必要的培训。实习生、进修生由接受科室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进行培训,人数较多时也可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培训。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发给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与实验室准入证一同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凭证。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 8有关行政部门颁布涉及生物安全内容的新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或原有法规或规范内容有较大程度的修订时,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 部门保存。

4. 9发现生物安全隐患或生物安全事故后,科所/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10实验室或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生物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将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培训情况和实验室 运行情况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篇:医学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9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通常以0.3μm

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

2.11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2.12

实验室

laboratory

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13

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14

实验室防护区

laboratory

containment

area

实验室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实验室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

2.15

材料安全数据单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

详细提供某材料的危险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的技术通报。

2.16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2.17

风险risk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2.18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2.19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3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3.1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

3.1.1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

b)适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

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

d)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

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

f)人员相关的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

g)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

h)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

i)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

j)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

k)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

l)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m)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评估;

n)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

o)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

p)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

q)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

r)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

3.1.2

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

3.1.3

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

3.1.4

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

3.1.5

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3.1.6

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7

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1.8

当发生事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9

当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10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时宜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

3.1.11

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

3.1.12

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

3.1.13

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相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得以实施。

3.2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所存在危险的特性,适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

3.3风险评估报告应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

3.4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标准等为依据;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5风险评估报告应得到实验室所在机构生物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未列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4.1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a)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b)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c)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d)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4.2

以BSL-1、BSL-2、BSL-3、BSL-4(bio-safety

leve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3

以ABSL-1、ABSL-2、ABSL-3、ABSL-4(animal

bio-safety

level,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4

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实验室分以下情况:

4.4.1

操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2

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如: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3

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4

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5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5

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5.1

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

5.2

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

5.3

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

5.4

实验室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

5.5

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

5.6

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

5.7

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

5.8

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

5.9

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

5.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

5.11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

5.12

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

5.13

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工效学要求。

5.14

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

5.15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物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

5.16

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有适当防护水平的、适用于动物的饲养设施、实验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施等。

5.17

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

5.18

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解剖室、笼具等应考虑动物实验及动物福利的要求。

5.19

适用时,动物实验室还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标准的要求。

6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6.1

BSL-1实验室

6.1.1

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

6.1.2

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

6.1.3

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

6.1.4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

6.1.5

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

6.1.6

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

6.1.7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

6.1.8

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

6.1.9

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

6.1.10

如果有可开启的窗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

6.1.11

实验室内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6.1.12

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m

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

6.1.13

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

6.1.14

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6.1.15

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6.1.16

应设应急照明装置。

6.1.17

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6.1.18

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

6.1.19

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

6.1.20

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器材、急救器材等。

6.1.21

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

6.1.22

必要时,应配备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

6.2

BSL-2实验室

6.2.1

适用时,应符合6.1的要求。

6.2.2

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入口的门应有进入控制措施。

6.2.3

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

6.2.4

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6.2.5

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

6.2.6

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6.2.7

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如果使用需要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柜,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

6.2.8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

6.3

BSL-3实验室

6.3.1

平面布局

6.3.1.1

实验室应明确区分辅助工作区和防护区,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或为独立建筑物,应有出入控制。

6.3.1.2

防护区中直接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工作间为核心工作间,人员应通过缓冲间进入核心工作间。

6.3.1.3

适用于4.4.1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缓冲间(可兼作脱防护服间)及核心工作间。

6.3.1.4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淋浴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

6.3.1.5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不宜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

6.3.1.6

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并具备对传递窗内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必要时,应设置具备送排风或自净化功能的传递窗,排风应经HEPA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6.3.2

围护结构

6.3.2.1

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应符合国家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要求和防火要求。

6.3.2.2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应易清洁和消毒灭菌。

6.3.2.3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

6.3.2.4

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清洁和消毒灭菌。

6.3.2.5

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地面应防渗漏、完整、光洁、防滑、耐腐蚀、不起尘。

6.3.2.6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需要时,应设观察窗;门的开启方向不应妨碍逃生。

6.3.2.7

实验室内所有窗户应为密闭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

6.3.2.8

实验室及设备间的高度应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应有维修和清洁空间。

6.3.2.9

在通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采用烟雾测试等目视方法检查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严密性时,所有缝隙应无可见泄漏(参见附录A)。

6.3.3

通风空调系统

6.3.3.1

应安装独立的实验室送排风系统,应确保在实验室运行时气流由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同时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HEPA过滤器过滤后经专用的排风管道排出。

6.3.3.2

实验室防护区房间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符合定向气流的原则,利于减少房间内的涡流和气流死角;送排风应不影响其他设备(如:

II级生物安全柜)的正常功能。

6.3.3.3

不得循环使用实验室防护区排出的空气。

6.3.3.4

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生物安全柜和其排风管道,可以将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空气排入实验室的排风管道系统。

6.3.3.5

实验室的送风应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宜同时安装初效和中效过滤器。

6.3.3.6

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相对于送风口),与送风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2

m,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

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

6.3.3.7

HEPA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送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送风口端和排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排风口端。

6.3.3.8

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参见附录A)。

6.3.3.9

如在实验室防护区外使用高效过滤器单元,其结构应牢固,应能承受2500

Pa的压力;高效过滤器单元的整体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腔室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1000

Pa时,腔室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腔室净容积的0.1%。

6.3.3.10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送风和排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应在实验室送风和排风总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

6.3.3.11

生物型密闭阀与实验室防护区相通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牢固、易消毒灭菌、耐腐蚀、抗老化,宜使用不锈钢管道;管道的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管道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500

Pa时,管道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管道内净容积的0.2%。

6.3.3.12

应有备用排风机。应尽可能减少排风机后排风管道正压段的长度,该段管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6.3.3.13

不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安装分体空调。

6.3.4

供水与供气系统

6.3.4.1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实验间的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洗手设施;如果实验室不具备供水条件,则应设非手动手消毒灭菌装置。

6.3.4.2

应在实验室的给水与市政给水系统之间设防回流装置。

6.3.4.3

进出实验室的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应牢固、不渗漏、防锈、耐压、耐温(冷或热)、耐腐蚀。应有足够的空间清洁、维护和维修实验室内暴露的管道,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截止阀、防回流装置或HEPA过滤器等。

6.3.4.4

如果有供气(液)罐等,应放在实验室防护区外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安装牢固,不应将不相容的气体或液体放在一起。

6.3.4.5

如果有真空装置,应有防止真空装置的内部被污染的措施;不应将真空装置安装在实验场所之外。

6.3.5

污物处理及消毒灭菌系统

6.3.5.1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置生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器。宜安装专用的双扉高压灭菌器,其主体应安装在易维护的位置,与围护结构的连接之处应可靠密封。

6.3.5.2

对实验室防护区内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应有其他消毒灭菌措施。

6.3.5.3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气流。

6.3.5.4

如果设置传递物品的渡槽,应使用强度符合要求的耐腐蚀性材料,并方便更换消毒灭菌液。

6.3.5.5

淋浴间或缓冲间的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有防液体回流的装置。

6.3.5.6

实验室防护区内如果有下水系统,应与建筑物的下水系统完全隔离;下水应直接通向本实验室专用的消毒灭菌系统。

6.3.5.7

所有下水管道应有足够的倾斜度和排量,确保管道内不存水;管道的关键节点应按需要安装防回流装置、存水弯(深度应适用于空气压差的变化)或密闭阀门等;下水系统应符合相应的耐压、耐热、耐化学腐蚀的要求,安装牢固,无泄漏,便于维护、清洁和检查。

6.3.5.8

应使用可靠的方式处理处置污水(包括污物),并应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3.5.9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适当处理实验室辅助区的污水,并应监测,以确保排放到市政管网之前达到排放要求。

6.3.5.10

可以在实验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适用的消毒灭菌装置。

6.3.5.11

应具备对实验室防护区及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3.5.12

应具备对实验室设备和安全隔离装置(包括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3.5.13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关键部位配备便携的局部消毒灭菌装置(如:消毒喷雾器等),并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6.3.6

电力供应系统

6.3.6.1

电力供应应满足实验室的所有用电要求,并应有冗余。

6.3.6.2

生物安全柜、送风机和排风机、照明、自控系统、监视和报警系统等应配备不间断备用电源,电力供应应至少维持30

min。

6.3.6.3

应在安全的位置设置专用配电箱。

6.3.7

照明系统

6.3.7.1

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照度应不低于350

lx,其他区域的照度应不低于200

lx,宜采用吸顶式防水洁净照明灯。

6.3.7.2

应避免过强的光线和光反射。

6.3.7.3

应设不少于30min的应急照明系统。

6.3.8

自控、监视与报警系统

6.3.8.1

进入实验室的门应有门禁系统,应保证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6.3.8.2

需要时,应可立即解除实验室门的互锁;应在互锁门的附近设置紧急手动解除互锁开关。

6.3.8.3

核心工作间的缓冲间的入口处应有指示核心工作间工作状态的装置(如:文字显示或指示灯),必要时,应同时设置限制进入核心工作间的连锁机制。

6.3.8.4

启动实验室通风系统时,应先启动实验室排风,后启动实验室送风;关停时,应先关闭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和排风支管密闭阀,再关实验室送风及密闭阀,后关实验室排风及密闭阀。

6.3.8.5

当排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机制避免实验室出现正压和影响定向气流。

6.3.8.6

当送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机制避免实验室内的负压影响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正常功能和围护结构的完整性。

6.3.8.7

应通过对可能造成实验室压力波动的设备和装置实行连锁控制等措施,确保生物安全柜、负压排风柜(罩)等局部排风设备与实验室送排风系统之间的压力关系和必要的稳定性,并应在启动、运行和关停过程中保持有序的压力梯度。

6.3.8.8

应设装置连续监测送排风系统HEPA过滤器的阻力,需要时,及时更换HEPA过滤器。

6.3.8.9

应在有负压控制要求的房间入口的显著位置,安装显示房间负压状况的压力显示装置和控制区间提示。

6.3.8.10

中央控制系统应可以实时监控、记录和存储实验室防护区内有控制要求的参数、关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应能监控、记录和存储故障的现象、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应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

6.3.8.11

中央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min,各参数应易于区分和识别。

6.3.8.12

中央控制系统应能对所有故障和控制指标进行报警,报警应区分一般报警和紧急报警。

6.3.8.13

紧急报警应为声光同时报警,应可以向实验室内外人员同时发出紧急警报;应在实验室核心工作间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

6.3.8.14

应在实验室的关键部位设置监视器,需要时,可实时监视并录制实验室活动情况和实验室周围情况。监视设备应有足够的分辨率,影像存储介质应有足够的数据存储容量。

6.3.9

实验室通讯系统

6.3.9.1实验室防护区内应设置向外部传输资料和数据的传真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6.3.9.2

监控室和实验室内应安装语音通讯系统。如果安装对讲系统,宜采用向内通话受控、向外通话非受控的选择性通话方式。

6.3.9.3

通讯系统的复杂性应与实验室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6.3.10

参数要求

6.3.10.1

实验室的围护结构应能承受送风机或排风机异常时导致的空气压力载荷。

6.3.10.2

适用于4.4.1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3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0Pa;适用于4.4.2的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4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

6.3.10.3

实验室防护区各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应不小于12次/h

6.3.10.4

实验室的温度宜控制在18℃~26℃范围内。

6.3.10.5

正常情况下,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30%~70%范围内;消毒状态下,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应能满足消毒灭菌的技术要求。

6.3.10.6

在安全柜开启情况下,核心工作间的噪声应不大于68dB(A)。

6.3.10.7

实验室防护区的静态洁净度应不低于8级水平。

6.4

BSL-4实验室

6.4.1

适用时,应符合6.3的要求。

6.4.2

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中独立的隔离区域内。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实验室的门禁措施,应记录进入人员的个人资料、进出时间、授权活动区域等信息;对与实验室运行相关的关键区域也应有严格和可靠的安保措施,避免非授权进入。

6.4.3

实验室的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适用于4.4.2的实验室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走廊、内防护服更换间、淋浴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和核心工作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应为气锁。

6.4.4

适用于4.4.4的实验室的防护区应包括防护走廊、内防护服更换间、淋浴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化学淋浴间和核心工作间。化学淋浴间应为气锁,具备对专用防护服或传递物品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菌的条件,具备使用生命支持供气系统的条件。

6.4.5

实验室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应尽量远离建筑外墙;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应尽可能设置在防护区的中部。

6.4.6

应在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内配备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如果配备双扉高压灭菌器,其主体所在房间的室内气压应为负压,并应设在实验室防护区内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

6.4.7

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需要时,应配备符合气锁要求的并具备消毒灭菌条件的传递窗。

6.4.8

实验室防护区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当房间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500Pa后,20

min内自然衰减的气压小于250Pa。

6.4.9

符合4.4.4要求的实验室应同时配备紧急支援气罐,紧急支援气罐的供气时间应不少于60min/人。

6.4.10

生命支持供气系统应有自动启动的不间断备用电源供应,供电时间应不少于60min。

6.4.11

供呼吸使用的气体的压力、流量、含氧量、温度、湿度、有害物质的含量等应符合职业安全的要求。

6.4.12

生命支持系统应具备必要的报警装置。

6.4.13

实验室防护区内所有区域的室内气压应为负压,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6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4.14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应在Ⅲ级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内操作致病性生物因子;同时应具备与安全隔离装置配套的物品传递设备以及生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器。

6.4.15

实验室的排风应经过两级HEPA过滤器处理后排放。

6.4.16

应可以在原位对送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

6.4.17

实验室防护区内所有需要运出实验室的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应经过可靠消毒灭菌。

6.4.18

化学淋浴消毒灭菌装置应在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仍可以使用,消毒灭菌剂储存器的容量应满足所有情况下对消毒灭菌剂使用量的需求。

6.5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6.5.1

ABSL-1实验室

6.5.1.1

动物饲养间应与建筑物内的其他区域隔离。

6.5.1.2

动物饲养间的门应有可视窗,向里开;打开的门应能够自动关闭,需要时,可以锁上。

6.5.1.3

动物饲养间的工作表面应防水和易于消毒灭菌。

6.5.1.4

不宜安装窗户。如果安装窗户,所有窗户应密闭;需要时,窗户外部应装防护网。

6.5.1.5

围护结构的强度应与所饲养的动物种类相适应。

6.5.1.6

如果有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设防液体回流装置,存水弯应有足够的深度。

6.5.1.7

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

6.5.1.8

应设置洗手池或手部清洁装置,宜设置在出口处。

6.5.1.9

宜将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控制为负压。

6.5.1.10

应可以对动物笼具清洗和消毒灭菌。

6.5.1.11

应设置实验动物饲养笼具或护栏,除考虑安全要求外还应考虑对动物福利的要求。

6.5.1.12

动物尸体及相关废物的处置设施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6.5.2

ABSL-2实验室

6.5.2.1

适用时,应符合6.5.1的要求。

6.5.2.2

动物饲养间应在出入口处设置缓冲间。

6.5.2.3

应设置非手动洗手池或手部清洁装置,宜设置在出口处。

6.5.2.4

应在邻近区域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6.5.2.5

适用时,应在安全隔离装置内从事可能产生有害气溶胶的活动;排气应经HEPA过滤器的过滤后排出。

6.5.2.6

应将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控制为负压,气体应直接排放到其所在的建筑物外。

6.5.2.7

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使用HEPA过滤器过滤动物饲养间排出的气体。

6.5.2.8

当不能满足6.5.2.5时,应使用HEPA过滤器过滤动物饲养间排出的气体。

6.5.2.9

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

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

6.5.2.10

污水(包括污物)应消毒灭菌处理,并应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5.3

ABSL-3实验室

6.5.3.1

适用时,应符合6.5.2的要求。

6.5.3.2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淋浴间,需要时,应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5.3.3

动物饲养间属于核心工作间,如果有入口和出口,均应设置缓冲间。

6.5.3.4

动物饲养间应尽可能设在整个实验室的中心部位,不应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

6.5.3.5

适用于4.4.1实验室的防护区应至少包括淋浴间、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

当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饲养动物时,应根据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6.5.3.6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的缓冲间应为气锁,并具备对动物饲养间的防护服或传递物品的表面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5.3.7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动物饲养间的门禁措施(如:个人密码和生物学识别技术等)。

6.5.3.8

动物饲养间内应安装监视设备和通讯设备。

6.5.3.9

动物饲养间内应配备便携式局部消毒灭菌装置(如:消毒喷雾器等),并应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6.5.3.10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动物尸体和废物进行可靠消毒灭菌。

6.5.3.11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动物笼具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3.12

需要时,应有装置和技术对所有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在运出动物饲养间前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3.13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适当处理防护区内淋浴间的污水,并应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5.3.14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排出的气体是否需要经过两级HEPA过滤器的过滤后排出。

6.5.3.15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可以在原位对送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

6.5.3.16

适用于4.4.1和4.4.2的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6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

6.5.3.17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8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5.3.18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及其缓冲间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250Pa时,房间内每小时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受测房间净容积的10%。

6.5.3.19

在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从事可传染人的病原微生物活动时,应根据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6.5.4

ABSL-4实验室

6.5.4.1

适用时,应符合6.5.3的要求。

6.5.4.2

淋浴间应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5.4.3

动物饲养间的缓冲间应为气锁。

6.5.4.4

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动物饲养间的门禁措施。

6.5.4.5

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10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5.4.6

动物饲养间及其缓冲间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当房间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500Pa后,20

min内自然衰减的气压小于250Pa。

6.5.4.7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所有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在运出动物饲养间前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5

对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

6.5.5.1

该类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应根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

6.5.5.2

如果从事某些节肢动物(特别是可飞行、快爬或跳跃的昆虫)的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适用的措施(但不限于):

a)应通过缓冲间进入动物饲养间,缓冲间内应安装适用的捕虫器,并应在门上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

b)应在所有关键的可开启的门窗上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

c)应在所有通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应具备分房间饲养已感染和未感染节肢动物的条件;

d)应具备密闭和进行整体消毒灭菌的条件;

e)应设喷雾式杀虫装置;

f)应设制冷装置,需要时,可以及时降低动物的活动能力;

g)应有机制确保水槽和存水弯管内的液体或消毒灭菌液不干涸;

h)只要可行,应对所有废物高压灭菌;

i)应有机制监测和记录会飞、爬、跳跃的节肢动物幼虫和成虫的数量;

j)应配备适用于放置装蜱螨容器的油碟;

k)应具备带双层网的笼具以饲养或观察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逃逸能力强的节肢动物;

l)应具备适用的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以操作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节肢动物;

m)应具备操作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节肢动物的低温盘;

n)需要时,应设置监视器和通讯设备。

6.5.5.3

是否需要其他措施,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

7 管理要求

7.1 组织和管理

7.1.1

实验室或其母体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从事相关活动的资格。

7.1.2

实验室所在的机构应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是所在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有职权的成员。

7.1.3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维持和改进,应负责:

a)为实验室所有人员提供履行其职责所需的适当权力和资源;

b)建立机制以避免管理层和实验室人员受任何不利于其工作质量的压力或影响(如:财务、人事或其他方面的),或卷入任何可能降低其公正性、判断力和能力的活动;

c)制定保护机密信息的政策和程序;

d)明确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包括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e)规定所有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f)安排有能力的人员,依据实验室人员的经验和职责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监督;

g)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赋予其监督所有活动的职责和权力,包括制定、维持、监督实验室安全计划的责任,阻止不安全行为或活动的权力,直接向决定实验室政策和资源的管理层报告的权力;

h)指定负责技术运作的技术管理层,并提供可以确保满足实验室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的资源;

i)指定每项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其负责制定并向实验室管理层提交活动计划、风险评估报告、安全及应急措施、项目组人员培训及健康监督计划、安全保障及资源要求;

j)指定所有关键职位的代理人。

7.1.4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应与实验室规模、实验室活动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相适应。

7.1.5

政策、过程、计划、程序和指导书等应文件化并传达至所有相关人员。实验室管理层应保证这些文件易于理解并可以实施。

7.1.6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说明及操作规程、记录等文件,应有供现场工作人员快速使用的安全手册。

7.1.7

应指导所有人员使用和应用与其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其实施要求,并评估其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7.2 管理责任

7.2.1

实验室管理层应对所有员工、来访者、合同方、社区和环境的安全负责。

7.2.2

应制定明确的准入政策并主动告知所有员工、来访者、合同方可能面临的风险。

7.2.3

应尊重员工的个人权利和隐私。

7.2.4

应为员工提供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保证员工可以胜任所分配的工作。

7.2.5

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免疫计划、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医疗保障。

7.2.6

应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7.2.7

应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适用防护用品和器材。

7.2.8

应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适用实验物品和器材。

7.2.9

应保证员工不疲劳工作和不从事风险不可控制的或国家禁止的工作。

7.3 个人责任

7.3.1

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风险。

7.3.2

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7.3.3

在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接受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和其他的健康管理规定。

7.3.4

应按规定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

7.3.5

应主动报告可能不适于从事特定任务的个人状态。

7.3.6

不应因人事、经济等任何压力而违反管理规定。

7.3.7

有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

7.3.8

如果怀疑个人受到感染,应立即报告。

7.3.9

应主动识别任何危险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并立即报告。

7.4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4.1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7.4.1.1在安全管理手册中应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安全管理的方针应简明扼要,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实验室遵守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承诺;

b)实验室遵守良好职业规范、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c)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宗旨。

7.4.1.2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应包括实验室的工作范围、对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制定的安全指标,应明确、可考核。

7.4.1.3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并根据实验室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定期评审安全管理目标和制定监督检查计划。

7.4.2

安全管理手册

7.4.2.1

应对组织结构、人员岗位及职责、安全及安保要求、安全管理体系、体系文件架构等进行规定和描述。安全要求不能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及标准的要求。

7.4.2.2

应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包括保证其所管人员遵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责任。

7.4.2.3

应规定涉及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或标准等为依据,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7.4.3

程序文件

7.4.3.1

应明确规定实施具体安全要求的责任部门、责任范围、工作流程及责任人、任务安排及对操作人员能力的要求、与其他责任部门的关系、应使用的工作文件等。

7.4.3.2

应满足实验室实施所有的安全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需要,工作流程清晰,各项职责得到落实。

7.4.4

说明及操作规程

7.4.4.1

应详细说明使用者的权限及资格要求、潜在危险、设施设备的功能、活动目的和具体操作步骤、防护和安全操作方法、应急措施、文件制定的依据等。

7.4.4.2

实验室应维持并合理使用实验室涉及的所有材料的最新安全数据单。

7.4.5

安全手册

7.4.5.1

应以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制定实验室安全手册(快速阅读文件);应要求所有员工阅读安全手册并在工作区随时可供使用;安全手册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紧急电话、联系人;

b)实验室平面图、紧急出口、撤离路线;

c)实验室标识系统;

d)生物危险;

e)化学品安全;

f)辐射;

g)机械安全;

h)电气安全;

i)低温、高热;

j)消防;

k)个体防护;

l)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m)事件、事故处理的规定和程序;

n)从工作区撤离的规定和程序。

7.4.5.2

安全手册应简明、易懂、易读,实验室管理层应至少每年对安全手册评审和更新。

7.4.6

记录

7.4.6.1

应明确规定对实验室活动进行记录的要求,至少应包括:记录的内容、记录的要求、记录的档案管理、记录使用的权限、记录的安全、记录的保存期限等。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或标准的要求。

7.4.6.2

实验室应建立对实验室活动记录进行识别、收集、索引、访问、存放、维护及安全处置的程序。

7.4.6.3

原始记录应真实并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保证可追溯性。

7.4.6.4

对原始记录的任何更改均不应影响识别被修改的内容,修改人应签字和注明日期。

7.4.6.5

所有记录应易于阅读,便于检索。

7.4.6.6

记录可存储于任何适当的媒介,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或标准的要求。

7.4.6.7

应具备适宜的记录存放条件,以防损坏、变质、丢失或未经授权的进入。

7.4.7

标识系统

7.4.7.1

实验室用于标示危险区、警示、指示、证明等的图文标识是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包括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标识,如“污染”、“消毒中”、“设备检修”等。

7.4.7.2

标识应明确、醒目和易区分。只要可行,应使用国际、国家规定的通用标识。

7.4.7.3

应系统而清晰地标示出危险区,且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识和物理屏障标示出危险区。

7.4.7.4

应清楚地标示出具体的危险材料、危险,包括:生物危险、有毒有害、腐蚀性、辐射、刺伤、电击、易燃、易爆、高温、低温、强光、振动、噪声、动物咬伤、砸伤等;需要时,应同时提示必要的防护措施。

7.4.7.5

应在须验证或校准的实验室设备的明显位置注明设备的可用状态、验证周期、下次验证或校准的时间等信息。

7.4.7.6

实验室入口处应有标识,明确说明生物防护级别、操作的致病性生物因子、实验室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和国际通用的生物危险符号;适用时,应同时注明其他危险。

7.4.7.7

实验室所有房间的出口和紧急撤离路线应有在无照明的情况下也可清楚识别的标识。

7.4.7.8

实验室的所有管道和线路应有明确、醒目和易区分的标识。

7.4.7.9

所有操作开关应有明确的功能指示标识,必要时,还应采取防止误操作或恶意操作的措施。

7.4.7.10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定期(至少每12个月一次)评审实验室标识系统,需要时及时更新,以确保其适用现有的危险。

7.5 文件控制

7.5.1

实验室应对所有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制定和维持文件控制程序,确保实验室人员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7.5.2

应将受控文件备份存档,并规定其保存期限。文件可以用任何适当的媒介保存,不限定为纸张。

7.5.3

应有相应的程序以保证:

a)管理体系所有的文件应在发布前经过授权人员的审核与批准;

b)动态维持文件清单控制记录,并可以识别现行有效的文件版本及发放情况;

c)在相关场所只有现行有效的文件可供使用;

d)定期评审文件,需要修订的文件经授权人员审核与批准后及时发布;

e)及时撤掉无效或已废止的文件,或可以确保不误用;

f)适当标注存留或归档的已废止文件,以防误用。

7.5.4

如果实验室的文件控制制度允许在换版之前对文件手写修改,应规定修改程序和权限。修改之处应有清晰的标注、签署并注明日期。被修改的文件应按程序及时发布。

7.5.5

应制定程序规定如何更改和控制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7.5.6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具备唯一识别性,文件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

b)文件编号、版本号、修订号;

c)页数;

d)生效日期;

e)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f)参考文献或编制依据。

7.6 安全计划

7.6.1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负责制定安全计划,安全计划应经过管理层的审核与批准。需要时,实验室安全计划应包括(不限于):

a)实验室工作安排的说明和介绍;

b)安全和健康管理目标;

c)风险评估计划;

d)程序文件与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定期评审计划;

e)人员教育、培训及能力评估计划;

f)实验室活动计划;

g)设施设备校准、验证和维护计划;

h)危险物品使用计划;

i)消毒灭菌计划;

j)废物处置计划;

k)设备淘汰、购置、更新计划;

l)演习计划(包括泄漏处理、人员意外伤害、设施设备失效、消防、应急预案等);

m)监督及安全检查计划(包括核查表);

n)人员健康监督及免疫计划;

o)审核与评审计划;

p)持续改进计划;

q)外部供应与服务计划;

r)行业最新进展跟踪计划;

s)与生物安全委员会相关的活动计划。

7.7 安全检查

7.7.1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实施安全检查,每年应至少根据管理体系的要求系统性地检查一次,对关键控制点可根据风险评估报告适当增加检查频率,以保证:

a)设施设备的功能和状态正常;

b)警报系统的功能和状态正常;

c)应急装备的功能及状态正常;

d)消防装备的功能及状态正常;

e)危险物品的使用及存放安全;

f)废物处理及处置的安全;

g)人员能力及健康状态符合工作要求;

h)安全计划实施正常;

i)实验室活动的运行状态正常;

j)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及时得到纠正;

k)所需资源满足工作要求。

7.7.2为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应依据事先制定的适用于不同工作领域的核查表实施检查。

7.7.3当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发生事件或事故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评估后果;必要时,停止工作。

7.7.4生物安全委员会应参与安全检查。

7.7.5外部的评审活动不能代替实验室的自我安全检查。

7.8 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

7.8.1 当发现有任何不符合实验室所制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时,实验室管理层应按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不限于):

a)将解决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b)明确规定应采取的措施;

c)只要发现很有可能造成感染事件或其他损害,立即终止实验室活动并报告;

d)立即评估危害并采取应急措施;

e)分析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和影响范围,只要适用,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f)进行新的风险评估;

g)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有效;

h)明确规定恢复工作的授权人及责任;

i)记录每一不符合项及其处理的过程并形成文件;

7.8.2 实验室管理层应按规定的周期评审不符合项报告,以发现趋势并采取预防措施。

7.9 纠正措施

7.9.1

纠正措施程序中应包括识别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调查程序。纠正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及风险的程度相适应。只要适用,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9.2

实验室管理层应将因纠正措施所致的管理体系的任何改变文件化并实施。

7.9.3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监督和检查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以确保这些措施已有效解决了识别出的问题。

7.10 预防措施

7.10.1

应识别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体系方面的不符合项来源和所需的改进,定期进行趋势分析和风险分析,包括对外部评价的分析。如果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应制定行动计划、监督和检查实施效果,以减少类似不符合项发生的可能性并借机改进。

7.10.2

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对预防措施的评价,以确保其有效性。

7.11 持续改进

7.11.1

实验室管理层应定期系统地评审管理体系,以识别所有潜在的不符合项来源、识别对管理体系或技术的改进机会。适用时,应及时改进识别出的需改进之处,应制定改进方案,文件化、实施并监督。

7.11.2

实验室管理层应设置可以系统地监测、评价实验室活动风险的客观指标。

7.11.3

如果采取措施,实验室管理层还应通过重点评审或审核相关范围的方式评价其效果。

7.11.4

需要时,实验室管理层应及时将因改进措施所致的管理体系的任何改变文件化并实施。

7.11.5

实验室管理层应有机制保证所有员工积极参加改进活动,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7.12 内部审核

7.12.1

应根据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对所有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证实管理体系的运作持续符合要求。

7.12.2

应由安全负责人负责策划、组织并实施审核。

7.12.3

应明确内部审核程序并文件化,应包括审核范围、频次、方法及所需的文件。如果发现不足或改进机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

7.12.4

正常情况下,应按不大于12个月的周期对管理体系的每个要素进行内部审核。

7.12.5

员工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7.12.6

应将内部审核的结果提交实验室管理层评审。

7.13 管理评审

7.13.1

实验室管理层应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全部活动进行评审,包括设施设备的状态、人员状态、实验室相关的活动、变更、事件、事故等。

7.13.2

需要时,管理评审应考虑以下内容(不限于):

a)前次管理评审输出的落实情况;

b)所采取纠正措施的状态和所需的预防措施;

c)管理或监督人员的报告;

d)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e)安全检查报告;

f)适用时,外部机构的评价报告;

g)任何变化、变更情况的报告;

h)设施设备的状态报告;

i)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

j)人员状态、培训、能力评估报告;

k)员工健康状况报告;

l)不符合项、事件、事故及其调查报告;

m)实验室工作报告;

n)风险评估报告;

o)持续改进情况报告;

p)对服务供应商的评价报告;

q)国际、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的更新与维持情况;

r)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

s)管理体系的更新与维持;

t)安全计划的落实情况、安全计划及所需资源。

7.13.3

只要可行,应以客观方式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7.13.4

应记录管理评审的发现及提出的措施,应将评审发现和作为评审输出的决定列入含目的、目标和措施的工作计划中,并告知实验室人员。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所提出的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13.5

正常情况下,应按不大于12个月的周期进行管理评审。

7.14 实验室人员管理

7.14.1

必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若干适当的人员承担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管理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

a)具备专业教育背景;

b)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c)熟悉所负责的工作,有相关的工作经历或专业培训;

d)熟悉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e)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或继续教育。

7.14.2

实验室或其所在机构应有明确的人事政策和安排,并可供所有员工查阅。

7.14.3

应对所有岗位提供职责说明,包括人员的责任和任务,教育、培训和专业资格要求,应提供给相应岗位的每位员工。

7.14.4

应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承担实验室所提供服务范围内的工作以及承担管理体系涉及的工作。

7.14.5

如果实验室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应确保其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

7.14.6

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安排不应影响实验室活动的质量和员工的健康,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7.14.7

在有规定的领域,实验室人员在从事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时,应有相应的资格。

7.14.8

应培训员工独立工作的能力。

7.14.9

应定期评价员工可以胜任其工作任务的能力。

7.14.10

应按工作的复杂程度定期评价所有员工的表现,应至少每12个月评价一次。

7.14.11

人员培训计划应包括(不限于):

a)上岗培训,包括对较长期离岗或下岗人员的再上岗培训;

b)实验室管理体系培训;

c)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

d)实验室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使用;

e)应急措施与现场救治;

f)定期培训与继续教育;

g)人员能力的考核与评估。

7.14.12

实验室或其所在机构应维持每个员工的人事资料,可靠保存并保护隐私权。人事档案应包括(不限于):

a)员工的岗位职责说明;

b)岗位风险说明及员工的知情同意证明;

c)教育背景和专业资格证明;

d)培训记录,应有员工与培训者的签字及日期;

e)员工的免疫、健康检查、职业禁忌症等资料;

f)内部和外部的继续教育记录及成绩;

g)与工作安全相关的意外事件、事故报告;

h)有关确认员工能力的证据,应有能力评价的日期和承认该员工能力的日期或期限;

i)员工表现评价。

7.15 实验室材料管理

7.15.1

实验室应有选择、购买、采集、接收、查验、使用、处置和存储实验室材料(包括外部服务)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安全。

7.15.2

应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实验室材料只有在经检查或证实其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之后投入使用,应保存相关活动的记录。

7.15.3

应评价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保存评价记录和允许使用的供应商名单。

7.15.4

应对所有危险材料建立清单,包括来源、接收、使用、处置、存放、转移、使用权限、时间和数量等内容,相关记录安全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20年。

7.15.5

应有可靠的物理措施和管理程序确保实验室危险材料的安全和安保。

7.15.6

应按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使用和管理实验室危险材料。

7.16 实验室活动管理

7.16.1

实验室应有计划、申请、批准、实施、监督和评估实验室活动的政策和程序。

7.16.2

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每项实验室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同时见7.1.3

i)。

7.16.3

在开展活动前,应了解实验室活动涉及的任何危险,掌握良好工作行为(参见附录B);为实验人员提供如何在风险最小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详细指导,包括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7.16.4

涉及微生物的实验室活动操作规程应利用良好微生物标准操作要求和(或)特殊操作要求。

7.16.5

实验室应有针对未知风险材料操作的政策和程序。

7.17 实验室内务管理

7.17.1

实验室应有对内务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内务工作所用清洁剂和消毒灭菌剂的选择、配制、效期、使用方法、有效成分检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政策和程序,应评估和避免消毒灭菌剂本身的风险。

7.17.2

不应在工作面放置过多的实验室耗材。

7.17.3

应时刻保持工作区整洁有序。

7.17.4

应指定专人使用经核准的方法和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内务工作。

7.17.5

不应混用不同风险区的内务程序和装备。

7.17.6

应在安全处置后对被污染的区域和可能被污染的区域进行内务工作。

7.17.7

应制定日常清洁(包括消毒灭菌)计划和清场消毒灭菌计划,包括对实验室设备和工作表面的消毒灭菌和清洁。

7.17.8

应指定专人监督内务工作,应定期评价内务工作的质量。

7.17.9

实验室的内务规程和所用材料发生改变时应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7.17.10

实验室规程、工作习惯或材料的改变可能对内务人员有潜在危险时,应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书面告知内务管理负责人。

7.17.11

发生危险材料溢洒时,应启用应急处理程序。

7.18 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

7.18.1

实验室应有对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好性监控指标、巡检计划、使用前核查、安全操作、使用限制、授权操作、消毒灭菌、禁止事项、定期校准或检定,定期维护、安全处置、运输、存放等。

7.18.2

应制定在发生事故或溢洒(包括生物、化学或放射性危险材料)时,对设施设备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的专用方案(参见附录C)。

7.18.3

设施设备维护、修理、报废或被移出实验室前应先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但应意识到,可能仍然需要要求维护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7.18.4

应明确标示出设施设备中存在危险的部位。

7.18.5

在投入使用前应核查并确认设施设备的性能可满足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相关标准。

7.18.6

每次使用前或使用中应根据监控指标确认设施设备的性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记录。

7.18.7

如果使用个体呼吸保护装置,应做个体适配性测试,每次使用前核查并确认符合佩戴要求。

7.18.8

设施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和维护,现行有效的使用和维护说明书应便于有关人员使用。

7.18.9

应依据制造商的建议使用和维护实验室设施设备。

7.18.10

应在设施设备的显著部位标示出其唯一编号、校准或验证日期、下次校准或验证日期、准用或停用状态。

7.18.11

应停止使用并安全处置性能已显示出缺陷或超出规定限度的设施设备。

7.18.12

无论什么原因,如果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待该设备返回后,应在使用前对其性能进行确认并记录。

7.18.13

应维持设施设备的档案,适用时,内容应至少包括(不限于):

a)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b)验收标准及验收记录;

c)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

d)接收时的状态(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e)当前位置;

f)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或其存放处;

g)维护记录和维护计划;

h)校准(验证)记录和校准(验证)计划;

i)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j)服务合同;

k)预计更换日期或使用寿命;

l)安全检查记录。

7.19 废物处置

7.19.1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7.19.2

应遵循以下原则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a)

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置废物的危险减至最小;

b)

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

c)只可使用被承认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d)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和标准的要求。

7.19.3

应有措施和能力安全处理和处置实验室危险废物。

7.19.4

应有对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对排放标准及监测的规定。

7.19.5

应评估和避免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本身的风险。

7.19.6

应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危险性按相关标准分类处理和处置废物。

7.19.7

危险废物应弃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和有标识的用于处置危险废物的容器内,装量不能超过建议的装载容量。

7.19.8

锐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的容器内。

7.19.9

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处理危险废物,并应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7.19.10

不应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物。在消毒灭菌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

7.19.11

不应从实验室取走或排放不符合相关运输或排放要求的实验室废物。

7.19.12

应在实验室内消毒灭菌含活性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废物。

7.19.13

如果法规许可,只要包装和运输方式符合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可以运送未处理的危险废物到指定机构处理。

7.20 危险材料运输

7.20.1

应制定对危险材料运输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危险材料在实验室内、实验室所在机构内及机构外部的运输,应符合国家和国际规定的要求。

7.20.2

应建立并维持危险材料接收和运出清单,至少包括危险材料的性质、数量、交接时包装的状态、交接人、收发时间和地点等,确保危险材料出入的可追溯性。

7.20.3

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应负责向为实验室送交危险材料的所有部门提供适当的运输指南和说明。

7.20.4

应以防止污染人员或环境的方式运输危险材料,并有可靠的安保措施。

7.20.5

危险材料应置于被批准的本质安全的防漏容器中运输。

7.20.6

国际和国家关于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危险材料的公约、法规和标准适用,应按国家或国际现行的规定和标准,包装、标示所运输的物品并提供文件资料。

7.21 应急措施

7.21.1

应制定应急措施的政策和程序,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放射性等紧急情况和火灾、水灾、冰冻、地震、人为破坏等任何意外紧急情况,还应包括使留下的空建筑物处于尽可能安全状态的措施,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7.21.2

应急程序应至少包括负责人、组织、应急通讯、报告内容、个体防护和应对程序、应急设备、撤离计划和路线、污染源隔离和消毒灭菌、人员隔离和救治、现场隔离和控制、风险沟通等内容。

7.21.3

实验室应负责使所有人员(包括来访者)熟悉应急行动计划、撤离路线和紧急撤离的集合地点。

7.21.4

每年应至少组织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一次演习。

7.22 消防安全

7.22.1

应有消防相关的政策和程序,并使所有人员理解,以确保人员安全和防止实验室内的危险扩散。

7.22.2

应制定消防计划,内容至少包括(不限于):

a)对实验室人员的消防指导和培训,内容至少包括火险的识别和判断、减少火险的良好操作规程、失火时应采取的全部行动;

b)实验室消防设施设备和报警系统状态的检查;

c)消防安全定期检查计划;

d)消防演习(每年至少一次)。

7.22.3

在实验室内应尽量减少可燃气体和液体的存放量。

7.22.4

应在适用的排风罩或排风柜中操作可燃气体或液体。

7.22.5

应将可燃气体或液体放置在远离热源或打火源之处,避免阳光直射。

7.22.6

输送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应安装紧急关闭阀。

7.22.7

应配备控制可燃物少量泄漏的工具包。如果发生明显泄漏,应立即寻求消防部门的援助。

7.22.8

可燃气体或液体应存放在经批准的贮藏柜或库中。贮存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7.22.9

需要冷藏的可燃液体应存放在防爆(无火花)的冰箱中。

7.22.10

需要时,实验室应使用防爆电器。

7.22.11

应配备适当的设备,需要时用于扑灭可控制的火情及帮助人员从火场撤离。

7.22.12

应依据实验室可能失火的类型配置适当的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应符合消防主管部门的要求。

7.22.13

如果发生火警,应立即寻求消防部门的援助,并告知实验室内存在的危险。

7.23 事故报告

7.23.1

实验室应有报告实验室事件、伤害、事故、职业相关疾病以及潜在危险的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和地方对事故报告的规定要求。

7.23.2

所有事故报告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存档(包括所有相关活动的记录和证据等文件)。适用时,报告应包括事实的详细描述、原因分析、影响范围、后果评估、采取的措施、所采取措施有效性的追踪、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及改进措施等。

7.23.3

事故报告(包括采取的任何措施)应提交实验室管理层和安全委员会评审,适用时,还应提交更高管理层评审。

7.23.4

实验室任何人员不得隐瞒实验室活动相关的事件、伤害、事故、职业相关疾病以及潜在危险,应按国家规定上报。

第五篇: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上一篇:十堰市青山镇白果树村下一篇:沈阳红色旅游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