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态势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区域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摘要:近些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态势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有三个判断,一是我国进入了“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经济刺激政策消化期,二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三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态势是“L”型而不是“U”型或“V”型。针对我国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供给侧”改革成为当前研究中国经济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投资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增量效应,即当前的投资结构决定了一国或一个地区未来的产业结构,投资直接作用于一国或一个地区未来的供给能力,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与长期增长速度,因此,投资与“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研究清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当前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关口时期。投资作为经济产出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对资本形成、资本存量增加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其认为投资的变动要领先于产出的变动,并且投资的波动幅度更大,投资是经济产出的重要先行指标。在以支出法GDP的构成要素来看,消费、净出口与投资相比,时变波动性明显较弱,因此,投资可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转变的重要预警指标之一。同时,投资作为内生于经济产出的变量之一,具有加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力的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经济加速发展进一步带动投资规模扩大,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拥有更大的投资规模,进而更加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强调的中心-外围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相一致,在不同地理尺度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中心-外围”交错的发展局面。总体上,投资结构、投资效率、投资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下,研究如何有效提高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从区域视角研究中国各省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政府公共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异同,以及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测算并分析分析我国省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利用变异系数、Moran’s I等相对差异和空间自相关指标,分析我国省际投资差距的演化和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特征;通过将投资界定为水平经济效应和增长经济效应,借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收敛理论分别建立实证检验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投资与经济产出和增长的关系,建立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重要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当前的民间投资驱缓、经济景气下行、资金“脱实向虚”、部分区域剧烈调整等问题,提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该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相关文献综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给出本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是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包括对论文研究关注的对象,投资、资本回报率、经济增长、财政分权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区域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对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阐述,重点关注公共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异同、资本回报率的差异表现与成因,以及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第三章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省际差异分析。本章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为重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时间趋势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时间趋势变化、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项目建设性质情况、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演变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规模水平、增长速度、投资贡献率等指标存在着明显的省际差异。根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可将其划分1978年至1991年增速剧烈波动、1992年至2001年倒V型反转、2002年至2007年投资规模持续上升、2008年至2014年波动下行4个阶段。其次,从省际层面细致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差异表现,包括省际规模速度、占全国比重的基本表现和位序变化情况,投资率的省际差异表现极其全国行政区划的图示分析,发现我国的投资高增长省份表现为东部沿海、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相继轮动的局面,各省投资增长情况受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影响较大。利用极差、极值比、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计算分析全国省际固定资产规模和速度、投资率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发现我国省际投资规模、增速和投资率的差距水平呈现周期性变化特征,当前的区域差距较大。第四章是投资效率的省际差异与空间相依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投资效率进行省际比较分析,应用投资贡献率和增量资本边际产出率(ICOR)两个指标对我国省际投资效率进行测量,并分析纵向横向的差异表现和动态变化;发现我国省际投资效率演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和空间相依特征。结合投资率指标分析,发现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较早的出现了“高投资率、低投资贡献率”的情况,投资率、投资贡献率和ICOR值较为紧密的数量关系,三者出现了较为一致的变动趋势和数值水平。当前的东北地区投资指标“三高”表明东北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推动,增长质量低,增长可持续性差。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效率也不容乐观,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投资效率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其次,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投资效率的空间相依特征进行分析,应用Moran’s I统计量分析投资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发现我国省际投资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即较高投资效率的省份相互邻近,较低投资效率的省份相互邻近。局部Moran散点图分析某一省份与周边省份投资效率的差异情况,分析发现东北和西部偏南的高投资贡献率省份相互集聚,东部沿海低投资贡献率的省份相互集聚。第五章是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本章首先研究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经济逻辑,提出投资的水平经济效应和增长经济效应,考虑不同种类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其内在的关联关系,并分析其他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作用;其次,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经济收敛模型为理论原点,建立研究投资两种经济效应的实证模型,考虑公共投资经济效应、财政分权的地区政府投资行为以及FDI为代表的投资总量构成影响,在指标变量选取处理上,将人力资本、工业化、城市化、进出口规模视为控制变量,将物质资本存量、财政分权水平、FDI、投资贡献率、增量资本产出率作为与投资相关的重要解释变量;再次,针对我国省际样本数据,根据经典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进行说明,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省际投资具有显著的水平经济效应,但不存在增长经济效应。人均资本存量对人均GDP水平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616,人均资本存量增加1%,可以提升人均GDP水平0.616%;考虑空间溢出作用影响后,新增资本边际产出率对经济增长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分别为-0.341、-0.461和-0.803,由于投资效率较低,省际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率形成负向的冲击影响。最后是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归纳本文研究获得重要结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省际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刺激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政府转型、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等提高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投资效率;区域差异;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学科专业:区域经济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投资

2.1.2 资本回报率

2.1.3 经济增长

2.1.4 财政分权

2.2 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增长

2.2.1 区域经济差异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区域经济增长

2.3 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2.3.1 公共投资与民间投资

2.3.2 资本回报率差异表现与成因

2.3.3 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第3章 固定资产投资的省际差异分析

3.1 固定资产投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3.1.1 规模和增速

3.1.2 结构比例特征

3.2 固定资产投资的省际差异表现

3.2.1 基本表现和位序特征

3.2.2 经济差距度量方法

3.2.3 固定资产投资差距的动态分析

第4章 投资效率的省际差异与空间相依特征

4.1 投资效率的省际比较

4.1.1 投资效率的测度指标

4.1.2 省际比较结果与分析

4.2 投资效率的空间相依特征与演变

4.2.1 空间相关性度量方法

4.2.2 省际投资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

第5章 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5.1 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经济逻辑

5.1.1 不同种类投资的经济效应

5.1.2 其他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5.2 实证研究模型

5.2.1 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

5.2.2 变量指标选取

5.3 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

5.3.1 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5.3.2 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

5.4 实证研究结果与解释分析

5.4.1 投资的水平经济效应实证结果

5.4.2 投资的增长经济效应实证结果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创新性动画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模糊推理土木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