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古文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过文言文教学这一关。现在的高中新教材,文言文的份量很重,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相对而言比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更难。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体会就是千万别把文言文讲死了,讲成章句学,让同学们变成“寻章摘句老雕虫”。我觉得要树立这样几个观念:联系的观念、发展的观念、整体的观念。

第一篇:古文教学论文范文

在古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美

摘要:语言传承着中华文明,彰显着自我的风采。如何使学生的语言美起来是不容忽视的。古文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培养学生语言的途径。古文教学中的常规古文、古诗词,包括成语,都是中国语言中自古以来的精华。我们要利用好这些语言中的精华,使学生的语言美起来。

关键词:古文教学;常规古文;古诗词;成语;语言美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灿若星河。这灿烂的星河,不是靠幻想来传承,而是靠文字语言来延续。这些语言承载着中华的传统,作为教师,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把它的美让学生感知到,进而使学生的语言也美起来,绚起来。

一、常规古文

现今的学生,语言交流是没问题。但是,需要把语言说美的时候(比如试卷中的仿写、作文等),就显得很苍白了。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翻译古文来改善。

《答谢中书书》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清澈的河流看得见底。两岸边的石壁,被太阳照得反射出各种颜色交相辉映。青翠的树林和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猿啼鸟鸣交织成一片。夕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着从水中跃起。

释句时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回答的标准就是“尽可能美”。一个学生说完,可由另一个学生来挑战。这样一来,不仅 “云霄”“看得见底”“清晨”“夕阳”“争着”等译文中有的词语会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且“云端”“一目见底”“破晓”“斜阳”“竞相”等译文中没有的词语也会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虽然说出来的词也不一定都合适,但这说的过程就是锻炼语言的过程。古文中的文字单音节词较多,比较凝练传神;现今语言中,双音词较多,比较细致周密。在单音节词的提示下,学生的大脑会不停的运转,熟悉的和不太熟悉的词会一个个被想起来,再根据“尽可能美”的原则进行筛选。如此,语言就得到了锻炼。

文言词语的提示性,对于锻炼语言来说,是一个很便利的途径。

二、古诗词

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可抹杀,学生对其也有着一定的兴趣。通过诗词的教学也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美起来。

王勃的《郊光》一诗中有这样两句:“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雨后,日出、风停,娇嫩的花朵在日光的照耀下更见滋润,稀疏的绿叶也留下了清晰的倩影。当学生初读时,并不觉得这两句怎么美。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实的体会到美,只有从语言入手。

从语言入手也就是释句。当学生真的被叫起来翻译这两句的大意时,要么不够通顺,要么多字少字。总结原因,大家发现,问题出现在“湿”字上。“打湿”“湿润”“浸湿”等都显得缺少了点味道。为什么缺了点味道?究竟怎么翻译好呢?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到了对“湿”字的鉴赏上来。其实,“湿”字就是这两句中用得非常妙的一个字,是需要重点来鉴赏的一个字。

把学生的关注引到“湿”字上来之后,再由老师加以引导、明确。在句中,为什么王勃用“湿”字来形容“光”,而不是用来形容我们通常所说的能被水沾湿的东西?由诗句所提供的环境来看,“光”是“花”上的光,而“花”是刚刚经雨的“花”,经雨之后,“花”上虽已没水,但“花”肯定是相当润泽的。阳光照在“花”上,肯定会带走丝丝水汽,这丝丝的水汽和阳光融在了一起,所以才用“湿”字形容“光”。其实,一个“湿”字,写出的是“花”的润泽,空气的湿润,阳光的妩媚。

分析完后,再由学生来重新释句。这样一来,释出的句子不再内容贫乏,而是“有血有肉”,意境丰富。这个重新释句的过程,不就是锤炼、培养语言的过程吗?

三、成语

成语的教学和一般古文的教学有相通之处,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美起来。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对于这类古代的成语,在学生自查出处或教师给出出处的基础上,要求其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原本用古文写出的典故解释出来,也可分成小组,相互比赛。这对其语言的训练是不可小视的,也有利于学生对成语意思的掌握。

如“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出处的原文是:“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学生:“叶公子特喜爱龙——袍子上印着龙,鞋子上印着龙,内衣上也印着龙;吃饭用的是龙碗、龙筷;睡觉用得是龙枕、龙被。总之,他周围的一切都被打上了龙的烙印。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天,一条真的龙被他的虔诚打动了,决定来拜访他。当这条龙真地由叶公子家的窗户探出头时,本以为叶公子会喜极而泣地迎接它,可叶公子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由此看来,叶公子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学生能够这样说就挺好,不必拘泥于逐词逐字的死扣。像“子高”是人名,“钩”指衣带钩,“写”有雕刻的意思……可以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后,再进行补充说明。

学生在讲述自编故事的时候,变被动为主动,而不是只做一个听客。其积极性得以调动,创造性得以发挥。语言的美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以上,重在从一般古文、古诗词、成语的内涵的角度来探讨了对学生语言美的培养。当然,除了内涵的角度,我们汉语言在音韵上也是相当美的。平仄,押韵的运用都使得我们的语言铿锵有力。由此看来,对学生语言美的培养,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作者:贾明

第二篇:古文教学的几种观念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过文言文教学这一关。现在的高中新教材,文言文的份量很重,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相对而言比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更难。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体会就是千万别把文言文讲死了,讲成章句学,让同学们变成“寻章摘句老雕虫”。我觉得要树立这样几个观念:联系的观念、发展的观念、整体的观念。这样,可以让文言文的教与学变得生动有趣。

作者:徐继胜

第三篇:探究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高中文言文知识相较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知识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言文知识。再加上文言文知识的历史较为悠久,无论是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还是词语结构,和现代文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而且学生缺少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导致文言文教学存在教师难教与学生难学的情况,由此,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理解能力的重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理解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在文言文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在学习文言文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弘扬、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灌输式、说教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不仅无法展现出文言文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还会让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知识存在一定的心理抵触和厌学心理,由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把学生作为文言文课堂的主体对象,要着重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育言文教学的现状

高中文言文知识量、难度比较大,再加上教学时间较为有限,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文言文课堂中主要讲解课本中的一些难点、重点内容,没有去详细分析文言文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精神,致使学生只能够机械式地背诵一些重点的字词含义,完全忽视了对高中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文言文知识较为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缺乏投入文言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其次,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文言文知识点的重要性,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不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情感表达等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不能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利于培养自身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文言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结构的问题,更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局限于文言字词中,而是要结合文言文的特征来更新自己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言文知识,从中真正有所收获。正常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文言文知识的价值,为学生构建科学的文言文学习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语法、句式、字词含义,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究古代文化,去了解古人的智慧与思想,基于对应时代背景下去思考问题、探究任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文言文故事、人物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挖掘文言文中的内涵与思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把阅读过程转化成感悟过程,从中来了解文言文中的精确观点,学会总结与归纳。其次,教师一定要注重更新文言文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文言文知识,汲取民族智慧,利用阐述与描述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正确批判事物,做到明辨是非,从而使自己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二)借助朗读课文深入理解文言文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借助于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内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进一步消除对学习文言文知识的畏惧心理与抵触心理。一般来说,朗读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学会准确发音,更为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在朗读文言文过程中,初步感知文本内容,掌握文本中的语句含义,明确文本中的事物与内容。其次,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重点批注个别段落。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去认真品读文言文,让他们从中感受文学素材中的语言魅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鉴赏文言文,对文言文中的修辞方法、写作模式开展点评,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他们从中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与语气,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循序渐进地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教师也可结合信息技术来展示文言文中的相关视频、图片、动画,并且配上相应的音乐,引导学生去想象文言文中美好的画面,并让学生结合舒缓的语气来朗读文本内容,这样让他们沉浸在生动的情境之中,深入理解文言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形之中让学生去换位思考,积极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进-步加深对所学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入、全面掌握文言文内容,也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借助文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文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知识,充分锻炼他们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中包含了豐富多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较多的德育素材与理念,教师要做到结合文言故事,引导学生去体验与阅读,实现和文言文作者的心连心与面对面,全面汲取古代文言文中的精髓与内涵。很多文言文内容中都涉及了相关人物事件与历史事件等,在讲解这些文言文内容时,教师-定要先讲解相关的事件起因与历史背景,也可在教学中制造一些故事悬念,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文言故事分析中,从中进一步领悟人物精神和道德品质,更好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充分锻炼他们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其次,由于高中文言文知识较为枯燥与复杂,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把文言文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另外,教师也要多多鼓励、肯定每一位学生,对于他们的一些正确理念、观点要及时讨论,指导他们拥有正确.的事物辨别能力,面对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知。

结语

总之,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把高中生作为文言文课堂的主体对象,引导他们去自主思考、探究问题,从中真正有所感悟与学习,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由于文言文知识较为枯燥复杂,教师一定要注重开展多元化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加深对所学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构建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教师要注重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等,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为之后的文言文研究、文言文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海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刍论[J].成才之路,2021(30):132-133.

[2]倪蕾蕾.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21(10):2-3.

作者:王微

上一篇:人才培育论文范文下一篇:临床医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