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脱贫实施方案

2022-08-21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贫困村脱贫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贫困村脱贫实施方案

贫困村脱贫实施年度计划

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更好实施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下面是文库小编带来关于2021年度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21年度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一)

确保全乡2021年54户200人的如期脱贫,是今年党委政府最坚巨的工作任务。现就2021年脱贫攻坚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由于我乡处于扶贫连片开发区大巴山核心区,红四方面军在此设立红军入川第一县县址所在地,境内红色文化遗址多,梨园坝村2021年被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且2016年入选省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村。全乡栽植茶叶8000亩,清香核桃3500亩,白茶2000亩,肉牛300头,培育各类专业大户35户,专合组织5个。国家级贫困乡镇,有贫困村3个,2021建档时有642贫困户2245贫困人口,2014已脱贫158户545人,2016年已脱贫55户200人,2021年预脱贫54户200人,2021年计划脱贫234户831人,2018年计划脱贫141户469人。现有全乡有贫困人口1500人。由于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和历史因素等原因,我乡与其它乡镇、其它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收入格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绝大多数农户收入来源于种养业,农业又受自然气候条件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生活极不稳定,致使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返贫率高,一遇天灾又会饱而复饥,暖而复寒。针对发上严重的现实,我乡根据本乡实际情况将采取合理规划,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扎扎实实开展本乡2021年扶贫开发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强化农村道路、水利、农村基层组织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培育,完善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专合组织,以梨园坝传统村落旅游扶贫开发为龙头,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乡党委、村“两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3、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四、脱贫规划

计划在2021年彻底脱贫贫困人口54户200人,具体计划如下:

1、村2021年计划脱贫扶贫户4户14人,其中李春富常规种养殖脱贫2人,景洪金劳动力转移务工、养猪脱贫3人,杨述尧劳动力转移务工、种植茶脱贫5人,李兴荣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4人。修通7社社道公路,硬化2、3、4社社道公路。

2、村2021年脱贫计划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景成琼养牛15头脱贫4人,、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8人。

3、村2021年脱贫计划2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杨怀林养羊和常规种植脱贫5人,劳动力转移劳工脱贫5人。

4、村2021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和常规种养殖脱贫10人。修通旮旯石人行桥,硬化5、6社社道公路。

5、村2021年计划脱贫3户10人,其中闫文宇常规种养殖脱贫2人,养猪100头脱贫5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脱贫3人。加快核桃园的管理与建设,扩大种植规模。

6、村2021年计划脱贫27户106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6人,其中等8户32人全家外出务工脱贫,向德安等10户29人打季节性短工、传统种植业脱贫,赵志乾、文光华2户7人栽植梨树脱贫,杨继银1户5人在场镇收购废品脱贫,何金祥等6户33人靠常规种养业脱贫。在梨园坝村中心点建自动取款机,开展金融扶贫试点村建设;在梨花开放时举办“梨花节”;按照政府主导、农户自愿,政府补助、农户自建模式加大对明清古建筑保护性修缮;建议高标准的旅游停车场;修通梨园坝旅游环线二期工程;拓宽梨园坝进村主干道;硬化5社社道公路;新建堰渠8千米,解决1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红心猕猴桃基地200亩;改建茶园200亩。

7、村2021年计划脱贫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马胜武经营早餐、做室内装修脱贫4人,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6人。硬化4、5社社道公路4.5公里。

8、村2021年计划脱贫2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蔡文子养鱼、养鸡脱贫5人,经商售卖蔬菜、做零工脱贫5人。一是成立县精准生态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25亩,入户社员20余户,年出栏土鸡35万羽;二是发展特色养殖(毒蛇)一家,占地450㎡,投入资金30万元;三是改建茶园500亩;四是规划建核桃产业园500亩。

9、村2021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养牛、猪和常规种植脱贫3人,、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脱贫7人。建1社1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10、村2021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养猪、鸡和种茶脱贫5人,闫仕富常规种养业脱贫2人,杨怀芝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脱贫3人。

五、脱贫措施

为2021年基本解决我乡200人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我乡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扶贫、畜牧、水利、财政、林业、村两委为相关成员单位的贫困人口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由周勋具体负责脱贫工作日常事务。

2、建档立卡:我乡对2245人贫困户建档立卡,对全乡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对贫困户整合民政、扶贫、畜牧、林业、水利、财政、交通等各方面的资金,多途径、多渠道的落实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对贫困户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改变他们等、靠、要思想,提高他们积极性。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改过去传统陈旧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3、针对不同类型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对丧失劳动力和负担过重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灾因病致贫户,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服务,提高抗灾抗病能力。做到帮扶人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帮扶时间落实。

4、转产就业:我乡贫困户1500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引导他们转产就业,跑跑运输、搞搞餐饮、或者外出务工,对无外出打工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帮其发展家庭养殖增加收入,对家庭中有病人的贫困对象通过参加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减轻家庭负担。对家庭中有中职学生的贫困对象通过参加“雨露计划”减轻家庭负担。

5、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扶贫先扶志,治穷行治愚。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增强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扶贫开发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扶贫开发方式。我们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贫困者的综合素质,由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由不会脱贫到有能力脱贫。同时,大力实施贫困村农民工培训规划,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乡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转移。

6、实施瞄准式扶贫。

(1)、发展规划制定到户。针对贫困户的特点,帮助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通过帮扶和诚实劳动达到脱贫目标。

(2)、扶持项目安排到户。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直接安排到贫困户,不断满足其需求;种养殖等致富产业项目,不仅要网络覆盖到贫困户,还要组织贫困群众参与生产经营。

(3)、扶贫搬迁落实到户。对居住生存在条件恶劣的马家河村贫困户,实行扶贫搬迁、异地脱贫。

(4)、科技信息服务到户。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

(5)、各项政策覆盖到户。把医疗、特困救助、教育等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户。

(6)、对口帮扶责任到户。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同时,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制定参与式扶贫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扶持,实现贫困人口、贫困村整体脱贫。

7、实施产业化扶贫。对贫困自然村实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扶贫政策,通过扶持,形成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群、产业链;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结合梨园坝金融扶贫试点,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规模优势,使贫困群众从生产环节得到稳定的收入。同时从政策、规划、布局、资金等方面对特色产业加以扶持。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非农产业的收入。

8、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的必要前提。改善贫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建设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9、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我们通过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农村低保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农村低保的运行机制,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的相互衔接,稳定解决我乡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扶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10、扶贫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豆腐渣”工程。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对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兑现。

11、扶贫项目监督。

(1)、纪委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2)、财政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资金审计。

(3)、扶贫工作站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对项目的投资资金、发放物资、项目管理、等都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5)、由村两委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受管护。

我乡的扶贫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定能解决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2021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乡将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弥补不足,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2021年脱贫200人贫困人口目标而努力,为促进我乡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而奋斗。

2021年度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二)

2021年扶贫点——__区__镇__村继续按照 “经济强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治村”的发展思路,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有序开发、共同发展”为工作思路,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实现__村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为更好实施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体现大扶贫的要求。统筹规划,周密部暑,全力实施,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今年年底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__区的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是带领村干部和党员认真宣传好、贯彻好、学习好党的及今年中央“两会”精神,把村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继续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快培养农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

主要做法:(一)组织好学习宣传工作。(二)进一步调研、摸底、走访,包括:1、建立民情日记、档案;2、召开村“两委”座谈会;3、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组织召开村民小组座谈会;4、积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党员的教育培养,建设一支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有力党员队伍。(三)讨论研究今年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对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调研,探索农民脱贫致富新思路、新办法,选准发展路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访村贫困户,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力争计划内帮扶的贫困户当年脱贫。

二是抓紧抓快协调__区组织部、计生局、卫生局、文化局等职能部门对村部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资金投入,监督去年我局资助的资金使用情况。

主体工程投资35万元,计划3月份动工,6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年内交付使用。

三是跟踪、协调__区水利局对那马屯、六合屯的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计划投资30万元,力争年内解决两屯600多人口的饮水问题。

四是协调、跟踪__区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全村8条总长12公里的农田水利渠道及那马屯1.6公里屯级道路的建设。

计划7月份完成,总投资480万元。

五是协调__区扶贫办、国土局等职能部门对那华屯0.3公里,那母屯3公里,平利屯0.5公里,那户屯0.8公里的屯级道路改造,计划8月份完成,投资92万元;

二桥头至百拿屯4.8公里的屯级道路硬化工程,投资200万元,计划10月份完成;跟踪__区国土局对__大垌田总长3公里的防护坝建设,计划11月份完成,总投资600万元。

六是继续跟踪__区交通局完成对__二桥的修缮工程,计划2月份完工,投资15万元;

协调__区农业局50吨水泥,发动那华屯群众投工投劳年内完成屯内道路硬化。协调林业局年内完成500亩油茶低产改造,形成以油茶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七是通过协调__区教育局及其他渠道为六合屯教学点建卫生间、硬化操场等基础设施,年内计划投资5万元,力争创造一个较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八是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群众矛盾,确保无重大信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包括:1、调解、处理一些矛盾纠纷;2、开展反__警示教育: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__;3、加强法制教育,帮助村民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勤劳致富的好思想。

九是结合局直属单位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及动力技校开设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热门教学专业,大力向该村初、高中毕业生等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群体宣传、积极推荐职业资格教育和技能培训。

十是春节前夕,局组队深入村屯走访慰问特困户,五保、低保户,老党员,老复退军人,贫困大学生及村“两委”干部,送去党的温暖和领导的关爱。

总之,通过一年的努力,使__村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不断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向自治区党委、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1年度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三)

2021年县体育局帮扶贫困村工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帮扶贫困村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帮扶贫困村两河口镇宋家村各项工作措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如下:

一、年度目标

1、扶持贫困村发展。帮助宋家村争取一个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扶持宋家村发展。

2、帮扶贫困户。局机关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宋家村困难户,全面完成结对帮扶任务。

二、重点工作

1、制定帮扶工作措施。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措施,明确帮扶工作目标和任务。

2、落实帮扶工作任务。一是现场办公。全年到宋家村办公达3次以上,与村“两委”共同研究脱贫致富工作。二是指导制定规划。年初指导宋家村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确定脱贫致富项目。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充分发挥体育局部门优势,援建1套农民健身工作设施,并派专人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

三、基础工作

1、加强领导。一是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认真积极落实帮扶贫困村各项工作。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局长杜春三为组长,梅卫东、周玉、郑淑清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三是建立工作专班。分管局长郑淑清为工作队队长,抽调2名工作人员为工作队员。

2、强化责任落实。把帮扶工作当做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严格按照秭办文〔2016〕37号文件规定的职责,认真履行好各项职责。

3、报送情况。按时上报帮扶工作计划、总结。及时收集、整理、反馈帮扶工作情况,认真填报相关统计报表。

4、加强宣传。认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及时报送帮扶信息,宣传帮扶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第二篇: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方案

绿春县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

困群体脱贫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州发改委《关于编制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2011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绿春县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绿春县戈奎乡的一些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有幸被列入2011脱贫发展的范围之内,按照“一次性规划,实施完成”的原则,为确保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实际,特制定绿春县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瞄准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深度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为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统一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首要任务,突出抓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实现好州委提出的脱贫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目标。

二、工作原则

1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深度贫困群体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摒弃“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力量搞好深度贫困群体道路、水利、农田、安居、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确保深度贫困群体受惠。

(二)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重点,依托现在州委给予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的大好机会,整合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就我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方面下功夫。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群众为主体,鼓励深度贫困群体多投工、投劳,充分发挥深度贫困群体在脱贫发展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深度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引导深度贫困群体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家园,合力推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实际,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民风民俗,着重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综合整治,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

2

(五)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和各村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村庄,适度有序集聚,充分保留村庄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居住文化,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千村一面。在此基础上,坚持集约利用土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期分批,扎实有序地推进示范村建设。

(六)坚持统一政策、统一实施、统一补助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统一奖惩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实施俄马村委会布都、格马、腊咪新寨四个村民小组。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使受益的村寨实现“十有”目标,即:有通村公路;有干净整洁的村内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室或活动场地;有卫生公厕;有公共沐浴室;户有内外整齐干净的住房;有收入提高;有稳定可靠的产业;有好的管理制度。

四、戈奎乡情及深度贫地区自然村村情

(一)绿春县戈奎乡位于绿春县东北部,东面与元阳县沙拉托乡、俄扎乡毗邻,西南与本县大兴镇相连,北面与红河县阿扎河乡、洛恩乡隔河相望,距县城40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乡共有4705户,20830人。居住着哈尼、彝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99.85%,彝族占0.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乡。由于受

3

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乡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2010年,全乡人均有粮仅309公斤,人均纯收入仅1750元,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

(二)布都自然村:布都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大豆,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238.27亩,其中人均耕地1.1亩;有林地1175.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17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人,劳动力1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格马自然村:格马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3.15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668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74.72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2427.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6户,有乡村人口404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人,劳动力3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3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腊咪自然村:腊咪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

4

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158.07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839.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4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新寨自然村:新寨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国土面积3.32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660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89.43亩,其中人均耕地0.85亩;有林地1442.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0户,有乡村人口341人,其中农业人口341人,劳动力2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五、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1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覆盖231户,1420人。

(一)项目建设内容

5

项目建设按安居房、基本口粮田、农村清洁能源、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工程、通电建设、自然村内道路、自然村通行政村道路、劳动技能培训、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建设十个部分进行。总投资1345.22 万元。

1. 安居房建设工程:民房改造 231 间(投资 231 万元)。 2.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 基本口粮田建设 1420 亩(投资 142 万元)。

3.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节柴灶231 口、大阳能231 个(投资38.12 万元)。

4.农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饮水工程 4 件(投资80万元)。

5.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6.通电工程:通电工程往年建设完毕(投资0万元)。 7. 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8. 自然村内道路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41公里(投资480万)。

9. 劳动技能培训工程:培训劳动技能1112次(投资44.5万)。

10. 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 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249户(投资99.6万)。

(二)资金筹措总方案

项目预算总投资 1345.22 万元。

6

六、时间安排

(一)制定规划阶段:2011年3月上旬至3月底;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

(三)建设实施阶段:2011年6月中旬至2012年4月中旬;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七、工作职责

(一)县级领导小组职责。统揽示范村建设全局,审核建设规划,协调、整合、统筹各部门项目资金,督促、检查和指导项目建设,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顺利实施和完成。

(二)县发改委职责。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的各项具体工作,定期收集并通报建设进展情况,做好信息宣传,收集档案资料,组织项目验收,做好总结和资料归档,推广工作经验。

(三)县级有关部门职责。按照县级领导小组的安排,整合、调节、安排建设资金及物资,督促资金、物资落实到位,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参与各项建设,完成部门所承担的各项任务。

(四)戈奎乡党委、政府职责。制定建设规划,宣传发动群众,管理资金物资,组织实施项目,落实各项任务,整理档案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八、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发展建设是州委、州政府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 7

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戈奎乡被列为全州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乡镇之一,项目来之来易,机遇千载难逢。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将及时把思想统一到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作为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用项目攻坚的决战态势,全力以赴,精心安排,深入落实,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做出亮点,树好样板。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由县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领导小组总揽,戈奎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县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为切实抓好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戈奎乡成立以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联系扶贫工作的人大主席、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农技、林业、水管、民政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具体工作。村委会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并层层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和责任人。为项目 8

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整合资金,统筹使用。县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对涉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村倾斜。各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加强协调沟通,尽量把建设项目安排在这几个村,发挥整体效益,避免撒“胡椒面”。县领导小组做好项目申报的把关、审查。县发改委加强对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项目申报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作。通过整合资金,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

(四)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深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耐心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努力激发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唱主角,充分发挥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掀起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新高潮。

(五)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县发改委定期组织开展对整乡推进新农村示范乡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督查机制、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保障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有序推进。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9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十有”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可有效培植后续财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质产业,选择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巩固提升深度贫困群体人均5亩的经济林果,进一步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开发中药材产业,突破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发展壮大畜牧业,种养殖业并举,把畜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粮食产量可明显增长,通过对茶叶、八角、紫胶产业增加科技投入,可促使茶叶改造升级,增加产值,使八角、紫胶产业规模化进入盛产期,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通过对核桃产业增加管护投入,可巩固提高核桃成活率,从而为把核桃培植成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新兴的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可改变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长期以来“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同时,每个村寨拥有几个卫生厕所可减少疾病传播机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发病率减少,可节约就医费用。

(二)社会效益

10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改善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将得到有效整治,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基层组织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显著改善,农业增收、贫困群体致富能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将得到明显增强,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将深入推进,有利于大幅提高村民整体综合素质。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综合素质,逐步形成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农村新气象。

(三)生态效益

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环境。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将大大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结构,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改善项目村寨地质环境。由于实施卫生路、排水沟、改厕、改厩工程,建立了科学的村寨排水和排污系统,可有效保持村寨及周边原生态的地质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地下土层 11

的腐化,能有效预防项目村寨地质灾害的发生。

改善局部气候。由于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增加了植被覆盖率,通过光合作用,造成地物形态的结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会通过各种过程传递到大气中,影响原有的大气底层结构,形成与植树造林前不同的局部小气候,创造了农业生态的有利环境。

戈奎乡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四月十日

附:云南省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

展2011年实施方案项目表

第三篇:质量管理员个人工作计划与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精选)

质量管理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一、继续做好产品质量标准文件的制修订与落实工作

通过以往一段时间的工作,认识到当前实施的产品质量标准有部分要求和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一些是因为标准设置的不尽合理,还有一些是因为没有认真落实。今后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品质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同时要严把执行关,让产品质量与标准要求尽可能的接近,直到一致。

二、规范进料检验工作

在过去的进料检验工作中,仅做到了大宗、重要原料的检验,并且检验项目不够全面,检验记录不够完整,偶尔会出现进料品质不良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自9月上旬开始,对外购大宗物料,全部采用aql抽样检验;对贵重物品或质量影响大的原料,执行全数检验;对于难以验证的原料,要求供应商提供品质保证函。所有进料检验工作,按物料别留下完整检验记录。对于来料品质异常的,及时发出car(品质异常通知单)要求改正,并跟进检测改进的结果。

三、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近几日,因交期紧,糊制环节人员紧缺,临时抽调2名巡检帮忙检封,致过程质量控制主要由各车间主管承担。因各车间主管的工作重点各有不同,品质状况堪忧。为保证制程质量,计划自9月4前要各现场巡检人员归位,以加强过程环节的控制。

制造环节有些品质问题再三复发,主要是因为没有及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处理惩戒。自9月上旬,对新发现的批量质量事故,必须做到发现事故2小时内发出car(品质异常通知单),发现事故4小时内拿出临时纠正措施,24小时内拿出长期预防措施,2天内提出处理意见。

四、开始进行fqc产成品抽样检验工作

早期,由于对过程的关注,没有充分认识到产成品抽样检验的重要性,导致,经常到客户验货时发现产品不良。自9月上旬开始,需对要入库的产成品进行aql抽样检测,并对检查结果做好完整记录。如检查过程中发现与标准、合约要求存在偏差的,及时通知生产部门修正。

五、做好质量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及时报送各类质量报表,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质量信息。进料、过程、成品检验相关统计数据每周通报一次。

六、定期召集质量例会

每月召集一次质量例会,就上个月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分析,完善纠正和预防措施,做好会议记录,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 1 页 共 1 页

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文件》精神,根据上级要求,在对村、村和村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和召开专题分析会,特制定镇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的总体部署上来,把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创新举措,举全县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脱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年至20**年,是我镇扶贫开发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总体要求是: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扶贫开发各项政策措施,以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落实“五大脱贫举措”,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总体目标是:到20**年,全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阶段: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整体脱贫(20**年至20**年)。到20**年底脱贫3个自然村1560人。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贫困标准,即:20**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进入小康(20**年至2020年)。按照省市县要求,做到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继续对初步脱贫 第 2 页 共 2 页 的贫困村、贫困户给予三年扶持,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确保持续发展不返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三、“六大扶贫”措施

(一)搬迁扶贫。认真实施扶贫移民搬迁规划,三年实施移民搬迁196人,20**年移民搬迁58人,20**年移民搬迁87人,20**年移民搬迁51人。要围绕城镇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结合镇村综合改革,坚持80%以上搬迁群众向集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安置,其他搬迁群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规划、就近就地集中安置。优先搬迁特困户、贫困户、受灾户、避灾户。

(二)产业扶贫。围绕全镇产业布局,依托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落实专项资金扶持、互助资金扶持、就业创业扶持和信贷资金扶持等措施,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确保贫困户都有致富产业。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资金作用,建立专项扶贫资金到户台账,集中扶持当年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积极引导小额创业贷款、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入扶贫开发,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倾斜,重点扶持贫困家庭退伍复转军人、大中专学生和进城镇居民自主创业,拓宽脱贫渠道。金融部门要主动承担扶贫开发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推广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大中型农机具、农村有效房产等抵押贷款模式,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为贫困户提供更多贷款支持。拓宽农业保险险种和承保覆盖面,贫困农户应对自然风险能力。

(三)整村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大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持力度,镇直相关部门负责水、电、路和广播等“到村”问题,专项扶贫解决“到户”问题,提高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扶持标准。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对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贫困村,适度提高所涉贫困户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确保20**年所有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

第四篇:XX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结对帮扶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乡机关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在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结对帮扶工作,全力打赢打好城镇脱贫解困攻坚战,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关于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城镇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解困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科级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城镇脱贫解困攻坚战中的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帮扶责任,扎实推进全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确保全乡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入户摸排数,将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到贫困对象,帮助城镇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保障城镇贫困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保障城镇贫困群众家庭适龄子女享受义务教育、保障城镇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结合工作实际,保障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城镇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保障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贫困家庭资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或对无力缴纳养老保险参保费的城镇贫困家庭申请助保贷款,帮助城镇贫困群众解决各种实际生活困难等。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XX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XX

党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XX

党委副书记、乡长

长:XX

人大主席

XX

党委副书记

XX

常务副乡长

XX

纪委书记

XX

人武部长

XX

党委委员

XX

副乡长

XX

人大副主席

成员:卫生院,中小学,文广站,水利站,农技站,计生办,统计站,国土所,民政所,财政所,劳保所等七站八所和乡直乡办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所,由民政所负责人XX同志负责具体协调各村(居)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工作。

四、帮扶方式

我乡的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实行以科级领导(乡班子成员)为主、其它乡机关干部为辅的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

1.县领导挂点帮扶。根据脱贫解困任务,我乡由县政府刘剑副县长挂点负责指导帮扶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开展,统筹协调解决各村(居)委在脱贫解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制,根据城镇贫困群众数量,科级领导、各帮扶单位党员干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模式,确保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帮扶贫困程度相对更深的城镇贫困家庭。各结对帮扶责任人要针对帮扶对象的具体致贫原因,结合相关部门“两不愁三保障”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政策,按照以造血式为主、输血式为辅的解困和智志双扶方式,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建立帮扶台账,整合资源,因户施策,帮助城镇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五、帮扶内容

各单位要通过精准识别,深入剖析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精准施策。做到一户贫困户一套帮扶措施,把政策和具体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每个城镇贫困群众身上,帮助村(居)委会和城镇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发展能力。

1.组建帮扶工作组。各结对帮扶干部要定期进社区参与脱贫解困政策宣传、入户调查、走访慰问、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有关工作和活动,做好帮扶工作日志登记。

2.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各结对帮扶干部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工作目标,根据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和困难程度等实际情况,协同村(居)委逐户建立城镇贫困群众家庭帮扶需求等信息台账,逐户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填写《XX县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手册》。乡民政所、村(居)委、结对帮扶干部要收集领导走访、脱贫解困工作会议、党员干部日常帮扶等资料,由乡民政所安排专人及时上传到“XX县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云平台”,展现帮扶工作成效。

3.落实帮扶解困政策。保障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条件的“零”就业城镇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主动帮助贫困家庭落实创业、教育助学、医疗保障、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帮助住房困难贫困家庭落实廉租房、公租房、住房补贴等安居政策;帮助贫困家庭落实水、电、气、有线电视和网络费等减免惠民政策,解决贫困群众实际生活困难。

六、保障措施

各结对帮扶干部为精准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帮扶工作职责,要将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与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并重,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帮扶计划,确定结对帮扶工作重点,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1.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在全面小康路上,农村一个不能少,城市同样一个不能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工作投入,切实增强做好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的紧迫感。

2.强化工作责任。各结对帮扶干部要和(村)居委会一起针对辖区内城镇贫困群众分布情况,做好帮扶工作组人员进居委会帮扶工作台账;要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措施,年底有总结。同时,要做到“六个清楚”,即脱贫解困政策清楚、家庭情况清楚、致贫原因清楚、帮扶需求清楚、脱贫措施清楚、脱贫成效清楚,并及时填写帮扶手册,将入户情况分别记录在帮扶工作组工作台账和贫困户持有的帮扶手册中。

3.加强督促检查。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调度,并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高,发掘典型经验,及时宣传推广,定期通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帮扶工作任务落实。

第五篇:贫困村脱贫规划

“到 2020 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5 月 23 日,____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的这番话,掷地有声。520 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贫困村脱贫规划,供大家参考选择。贫困村脱贫规划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提升脱贫村的综合实力、脱贫户的收入水平,确保我村到 2020 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订小李村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和规划。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各级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统揽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持续推进“六个一批”工程和“三位一体”扶贫战略,确保到 2020 年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

2、总体目标

2018-2019 年,巩固提升,实现稳定脱贫。对 2016 年脱贫的农户巩固提升,对 2017 年脱贫的农户重点巩固提升,对 2017 年返贫的 1 户 4 人重点扶持。通过对脱贫户的巩固提升,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乡平均水平,实现稳

步脱贫并逐步达到富裕;村每年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乡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控制在 2%以内。

2019-2020 年,提质增效,达到小康水平。不断完善农业基础条件,推进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全部脱贫人口食有所保、衣有所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困发生率控制在 1%以内。对返贫的贫困户要继续给予重点扶持,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3、基本原则

(1)坚持村退出、户脱贫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总结经验与巩固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工程建设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村委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领导力量不变、包抓责任不变、帮扶机制不变、到户扶持政策不变的原则。

二、工作重点

1、瞄准对象、精准发力,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户脱贫成果

对 2016 年以来脱贫的农户进行全面摸排,摸清重点巩固对象以及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为所有脱贫户量身定做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确保稳定脱

贫、持续增收。

(1)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围绕脱贫户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对有产业发展意愿、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建立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采取“龙头企业+脱贫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户”、“家庭农场+脱贫户”的模式,实施好产业化扶贫项目,鼓励支持脱贫户入股到合作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使脱贫人口“入企(社、场)打工挣薪金、入股参股挣股利”,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鼓励和引导脱贫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土地规模经营收益;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流转、保底分红新模式,探索实施土地流转保险,有效防控土地流转风险,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为此,我村集合村情村貌,因地制宜的开展了独具小李村特色的扶贫项目。

一: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太岳山上小延安。

2017 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旅游和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设,我们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用于太岳行署旧址景区的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景区的软件和硬件水平,我们将按照 4A 级旅游景点的标准来发展红色旅游。

(一)、我们准备聘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做一个完整长期的规划。

(二)、按照智能、环保、绿色的要求,高标准打造景区的公共卫生间。

(三)、将整个碱土院村都纳入景区的管理范围,对乱堆乱放的物品进行清理,对裸露的地表全部绿化,道路两旁种植花草,对村民的门楼、院墙统一规划修缮,把村里的所有的道路都铺设石板,并在两旁砌筑护墙,把 2 号院破损的墙壁和院墙维修,把 4 号院(张东太家),5 号院(贾俊峰家)改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农家乐。

红色旅游目前收入为 53 万元,带动的就业人数为 80 户,其中贫困户 27 户,其中包括群众演员 12 人,旅游餐饮 5 人,卫生清理 4 人,旅游工程施工人员 6 人。从 2017 年 3 月到现在,为贫困户共计增收 5 万元,户均增收 2000 余元。

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在用工、用人方面要大力向贫困户倾斜,建立红色旅游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真正让贫困户在旅游的发展中受益,把红色旅游发展成一项“扶贫工程”。

二:加大连翘管护力度,增加村集体收入。

为了更大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在村西沟为贫困户专门建立了 200 亩野生连翘管护基地,允许贫困户去里面采摘连翘,并且安排贫困户专人看护,确保贫困户有稳定

可靠的收入,2017 年共有 31 户贫困户参与了连翘管护。

2017 年,旅游公司还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收购村民的连翘,截止 9 月 7 日收购青翘共计 121751.1 斤,其中收购贫困户青翘 35211 斤,非贫困户 60071.3 斤,收购外村26468.8 斤,总营业额达 70 余万元。

除管护好村集体的 200 亩连翘外,我和村两委班子的部分成员,计划明年每人在二坡地培育、精细化管理十几亩野连翘,先行先试,然后逐步把贫困户带动起来。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组织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和党员干部到武乡学习红色旅游发展经验,去临川学习连翘精细化种植技术,进一步凝聚发展红色旅游和连翘产业的共识。

三: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增加村集体收入。

我村于 2016 年底,建成投资 150 万元的 200 千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为村集体经济积累典型了坚实基础,2017 年收入将达到 20 余万元。

三户贫困户还安装了 4 千瓦的分散式光伏,截止 2017年 12 月,户均发电 5100 余度,收入 5000 余元。

四:发展粉条加工产业,附带家猪养殖。

小李村自古就有做手工粉条的传统,现在还有零散的几户在做,我们现在已成立了扶贫专业合作社,把粉条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已投资 10 余万元,厂房及设备都已建设、安装完毕,已具备生产的条件,元旦过后即将投产运营。在粉

条厂长期务工的有 3 户贫困户,临时性用工可以把全部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吸纳进来。

另外做粉条剩下的渣子可以做猪食,发展家猪养殖产业。

合作社还准备长期收购贫困户的玉米和连翘,收购价格要比市场价格高一到二角钱。

五: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增收路子。

我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刘晓宾以“天然、绿色、安全”为推介点,打造了“村官联盟农特产”公益电商扶贫平台,主要经营散养土鸡蛋、无公害小米、小杂粮、土蜂蜜、纯手工布艺品等。自 2017 年 5 月 2 日正式运营开始,截止目前,营业额已突破了 5.5 万元,累计帮扶 58 户农户增收,其中帮扶 20 户贫困户,使农户以前滞销的农产品变得畅销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向市科技办申请,在我们村建立了一个“乡村 e 站”的站点,这将进一步畅通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渠道。

发展“电商+”产业,借助我们村村官刘晓宾搭建的农村电商平台,整合红色旅游、小杂粮种植、土特产加工等资源,开启小李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2)深入实施就业扶贫。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

每年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50 人以上,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按照“菜单式”培训模式,对有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意愿的脱贫户实施“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有发展电子商务意愿的脱贫户,开展免费培训、创业孵化、合作对接和就业推荐,创造便利的创业条件。通过一系列培训、就业措施,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致富,更大程度地提高脱贫户的生活质量。

(3)深入实施金融扶贫。用活用好“5321”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向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提供 5 万元以下、3 年以内免担保和免抵押、财政资金全额贴息的小额到户扶贫贷款 。

(4)深入实施搬迁扶贫。对 1 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动员及早入住,确保入汛前全部迁入新居,切实提高入住率。对1 户土坯房加固改造户,继续跟踪,定期监测,确保住房安全。加强对搬迁户的后续管理,以产业培育、扩大就业、自主创业、技能培训、救济救助、山林土地流转为途径,努力实现搬迁群众发展有产业、就业有岗位、增收有门路、致富有保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适龄残疾

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 100%,主要劳动力人均受教育 13 年。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支持政策,综合运用减免学费、教育补助、教育救助、助学贷款等政策措施,对脱贫户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在校大学生进行全程扶持。通过政策扶持,不让一名脱贫户子女辍学,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6)深入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村内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服务,织牢民生保障“兜底网”。对需要政府兜底的 13 户 17人,按照“两线合一”政策,继续实行社会保障兜底,确保长期脱贫;加快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100%;对需要医疗救助的脱贫户,落实好各类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对因残致贫户,落实好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优先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突出解决脱贫户家庭大病、慢性病问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脱贫户,再进行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对因灾致贫户组织开展生活救助、生产救助和住房救助。

2、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村脱贫成果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积极申报和争取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加快推进道路、饮水、电力、村级卫

生室、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乡村旅游、文体设施、电子商务等建设力度,全方位改善脱贫村基础条件。

(1)加大道路建设力度。整合交通、代赈、财政、扶贫等专项资金,捆绑用于脱贫村道路建设,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持续搞好道路绿化美化,到 2020 年,所有通组道路、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户间道路全部为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均通客运班车。

(2)加大安全饮水建设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水源保护,保障供水质量,配置高标准的配水系统和消毒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入户率,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18 年,对 2 处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新建 1 个集中供水工程, 2019 年,对 2 处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新建 2 个集中供水工程,到 2020 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 100%,每人每天可获得的安全饮用水超过 40 升,供水保证率达到 98%,取水更加便利。

(3)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实施农网改造项目,加快改善农村用电条件,提升农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装机容量,统筹解决居民动力用电及取暖问题。到 2020 年,照明用电入户率稳定在 100%。

(4)加大村级卫生室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村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村医的培训和

管理,逐步提高村医报酬,不断提高全民医疗救助水平。到2020 年,村级卫生室建设更加规范,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5)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结合美丽乡村和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步伐,全面提升村居环境卫生水平。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园艺业、休闲渔业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采摘、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合理开发森林景观资源,提高兴林富民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8 年,力争接待游客突破 0.5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100 万元以上;2019 年,力争接待游客突破 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150 万元以上;到 2020 年,力争接待游客突破 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200 万元以上,旅游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6)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对已建成的文化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实施农村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文化惠民、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农村文化人才培训“五大文化工程”,切实把脱贫村文化场所建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普教育、致富技能培训的集中平台。

(7)加大电子商务建设力度。通过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采取“平台+园区+培训”等方式,增加脱贫户的技能,提高致富能力。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

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脱贫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对开办网店、从事网货生产销售的脱贫户,带动脱贫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效果明显的企业和网店,给予小额信贷支持。

三、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小李村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第一书记任组长,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导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落实责任。支部是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驻村工作队及驻村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协助村上开展巩固提升工作,全程跟踪脱贫户项目实施和资金落实;派驻各村的“第一书记”要全面履职,全程参与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之中。

3、资金投入。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

4、长效机制。坚持制定一套帮扶方案、确定一批扶持项目、制定每户帮扶措施、确定每户增收项目、落实每户帮扶人员的帮扶机制,扎实开展结对帮扶。

5、宣传报道。坚持正确宣传导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事业。加强对脱贫户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脱贫户转变等、靠、要观念,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正确导向,坚定脱贫户依靠自身巩固提高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脱贫户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思想上实现脱贫、巩固提升、逐步小康。

贫困村脱贫规划青龙村现有13个村民小组,465户,2056人,是“十三五”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 6576亩,其中水田 5421 亩,旱田 1156 亩,村级负债 222 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82 户 272 人。村级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差、底子薄、信息闭,村级资源缺乏,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现象较为突出。经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协商、制度该村精准扶贫脱贫规划。

2016 年

1、在县人大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通过召开全体党员、村组干部、议事会、群众代表会议,进行减负化债、停息还本,计划当年化债 60 万元。

2、争取部门帮扶资金,解决生产、生活、道路困难。一是硬化五、六组排灌沟渠 3000 米,计划投入资金 30 万元。二是硬化跃进至青龙村的通村公路 1000 米,计划投入资金

35 万元。三是更换谭家大山 10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计划投入资金 5000 元。

3、开展产业扶持脱贫。一是全村种植三红密柚 500 亩,人大机关计划投入资金 18 万元,积极动员 30 户以上贫困户参与。二是培育贫困户发展养殖专业户 3 户以上。

4、宣传落实“7+X”的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5、计划危房改造 6 户。

6、在 2014 年已脱贫 7 户 29 人,2015 年已脱贫 17 户63 人的基础上,2016 年脱贫 9 户 29 人。

2017 年

1、新建 25 千瓦光伏发电站 2 座,村集体创收 2.2 万元。

2、争取部门帮扶。一是更换岩头叉 10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二是硬化十组抗旱沟渠 2000 米、挖堰塘 10 亩,解决抗旱难的田块。三是对 1—4 组农户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四是 2 组、4 组电房修建。

3、宣传落实“7+X”的扶贫政策。

4、充分发挥贫困户内生动力,培植种养专业户 6 户以上。

5、依托天露湖国家级生态农业公园项目的落户,全村召开各种会议,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大力推进整村土地流转,成立土地和劳务合作社,并建立章程,启动运转。

6、计划危房改造 6 户,2017 年脱贫 6 户 19 人。

2018 年

1、精心谋划整村推进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一是成立农业机械合作社,新购置旋耕机、插秧机等机械设备。二是成立保洁公司,购买垃圾车、户平 1 个垃圾桶。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三是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2、搞好劳动力的转移和技术培训,依靠公安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组织帮扶干部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4、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登录工作,开展爱心帮扶。

5、进一步加强“7+X”的扶贫政策宣传,帮助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并计划危房改造 35 户。

6、通过发展产业,规范合作社管理,村级集体经济创收 5 万元以上。计划脱贫 43 户 132 人,力争 2018 年实行整村脱贫。

贫困村脱贫规划***村座落在***镇西南部,由原来的***村和**村两个贫困村合并而成,属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 137 户,609 人,贫困发生率约为 39.9%。2015 年脱贫 9 户,46 人;2016 年脱贫 6 户,35 人;2017 年脱贫 31户,142 人,到目前为止还有贫困户 91 户,386 人没有脱贫(其

中,2018 年拟脱贫人数为 180 人)。为尽快改变我村贫困落后面貌,加快村民脱贫步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立足本地资源条件,特制定该脱贫攻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经济现状

1、自然条件:***村位于***镇西南部,距***县城 50多公里,距离镇政府 12 公里,与大井村接壤,系我县偏远干旱地区,全村现有山塘 28 口,小水井 10 余口,是村内主要的生产生活水源。全村共有林地 3100 余亩,耕地面积 1300余亩,其中旱土 500 余亩,水田 780 亩。

2、社会状况:本村于 2016 年因区划调整由原***村、***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全村 316 户,1526 人,共分为 14个村民小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37 户 609 人;五保户9 人;低保户 6 户,15 人;兜底户 4 户,15 人。有大学生 16人,本科生 8 人,常年外出务工 280 余人,14 岁以下留守儿童 82 人,60 岁以上留守老人 35 人。

3、经济状况:***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劳务输出和种养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烤烟,脐橙等产业来势较好,2017 年全村共发展新种脐橙近千亩,其中本村农户种植脐橙 500 余亩,引进外资种植 300 余亩。2018 年全村烟叶种植达到 480 余亩,产量将达到千担以上。2017 年发展集体经济流转土地 75 亩,种植 65 亩脐橙,10 亩黄桃、李子等特色

水果,采取对外承包的形式分红产生收益,预计投产后每年年收入 5 万元。

4、村级组织建设情况:全村有党员 49 名,村支两委班子健全,并配备了计生、综治、纪检专干;成立了村级民兵、妇代会等群团组织。

(二)基础设施现状

1、通水:全村共 14 个村民小组,目前还没有 1 个组解决安全饮水。20 余口山塘年久失修,农用灌溉困难。

2、通电: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并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第三期工程正在实施。

3、通路:村内有 9、10 组院落未通水泥路,与石门村 3、4 组相连的路未通水泥路,4 条组与组相连的路路况差,未硬化,其他组已基本实现通组公路硬化。

4、公共设施:有老村部两所;新的村级综合平台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 6 月底完工。村级医务室一所,村医 1 人;村内有农家书屋、电脑等远程教育终端设备、村务公开宣传栏等设施;但缺少文化娱乐场所及设施。

(三)产业发展现状

本村烟叶、脐橙、黄桃等经济作物种植现在已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技术、资金欠缺,管理粗放,收益不佳。由于大多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烤烟,其他产业相对发展不足,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从事烟

叶种植为主。

二、存在的困难及贫困原因分析

***村贫困主要原因在于人多地少,劳力外出较多,信息不畅,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管理粗放。

1、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是人均耕地面积少,质量差,产出低。水资源少加上农业水利设施差,可浇地和旱涝保收面积少,土地产出率很低。

2、社会因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少数村民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对村公益事业建设支持不力,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缺乏基础和合力。

3、经济因素:①基础设施落后,劳动成本高。由于农业生产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发展。②主导产业粗放,受传统生产观念影响,加上缺乏技术、缺乏市场服务,村民仍沿袭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发展优势资源产业难度很大,村民增收渠道受到限制。

4、文化因素:多数村民思想较为保守,满足于养家糊口、缺乏学习新观念、新技能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贫困面貌的信心和勇气。

三、发展目标

通过两年努力,使***村基本达到“产业发展领先,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齐全,人与自然和谐,民主管理完善”的目标,全面打赢扶

贫攻坚战。

(一)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 2019 年底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 万元以上。

(二)农民生活比较富裕。2019 年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控制在 2%以下。

(三)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四)农村环境优美宜人、村容整洁。

(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健康。

四、扶贫项目实施规划

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特色亮点村的目标,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以下项目拟纳入特色亮点村规划:

1、产业发展保障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110.5 万元):

①新建 300M2 的烤房分级仓库(即***村产业发展中心)预算约需 45 万元;

‚ 新建烤房 7 座,预算需 45 万元;

3 烤房值班休息室,预算约 14 万元;

4 无人植保飞机,约需 6.5 万元。

2、社会文化娱乐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63 万元):

1***村文化广场(含文化长廊及舞台)预算约 60 万元;

2 广场舞等影响设备十套,预算约需 3 万元。

3、公共基础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153 万元):

1 道路硬化:2.8 公里约 93 万元;

2 道路亮化:路灯 150 余盏约 60 万元。

4、环境整治保障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9.4 万元):

1 环卫车一辆预算约 6 万元;

2 垃圾斗 14 个预算约 1.4 万元;

3 集中焚烧炉一座预算约 2 万元(含征地)。

本规划的组织实施管理,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由市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牵头,通过全体村民大会的民主推荐,组建村级规划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组成的村级发展规划组织和管理体系具体组织实施。

上一篇:苹果管理学案例分析下一篇: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