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2022-07-26

第一篇: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医院实行“医养结合”模式的提案

关于※※医院实行 医养结合模式的提案

我市总人口约54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6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1.8%,全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15年11月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机构建设、加快实现医养结合、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前,我市绝大部分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以老弱病残者居多,且大多数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养老机构只能解决老人的看护和衣食温饱问题,主要以“养”为主,“医”则勉为其难。因此,我市建立并完善医养结合模式,使“医+养”结合的理念贯穿于日渐凸出的养老服务需求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我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医院无论是从政策支持,还是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上,都是实行医养结合模式条件相对完备的医疗机构。

一、 医养结合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是在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医疗康复保健服

1 务,涵盖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医院实行医养结合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探索:第一部分是急性医疗,可以利用医院的急救通道,让老人在身体出现异样时得到及时的救助和治疗。第二部分是健康管理,集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慢病托老、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医养结合运行模式,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第三部分则是康复护理,与一般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服务对象重点面向患有慢性病、易复发病、大病恢复期、残障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养”为老人平时的托老模式,根据老人自理能力分为全护、半护、自理三个等级,期间享受全面的专业护理服务及病情观察,其间口服药物均在门诊,由家属自费提供;一旦老人出现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或出现其他病情变化,在严格掌握住院收治指征的前提下,和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给予办理住院手续,即为“医”。“医”即为※※医院的住院病人,期间出现病情加重或家属有积极要求,医院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转科。当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时转为“养”。“医”和“养”两种模式是根据患者病情相互灵活转化的,这样可以避免老人住一般养老院时出现病情变化时,需要家属前往养老院转送的麻烦,争取了抢救、治疗的时间。

二、医养结合模式在※※医院实行的可行性分析 ※※医院是市卫计局直属的市级公立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目前开放床 2 位400张,年出院人数7000余人次,门诊量60000余人数。从软件方面来讲是,医院既往有开办老年科的经验和基础,具备相当数量有资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从硬件方面来讲,医院地处※※风景区、环境优美,医院还拥有足够的医疗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设备。

1、医院设施、设备齐全。医院拥有齐全且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如※※等先进的大型诊断、治疗设备,能为开办医养结合的老年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医院临床体系健全。※※医院作为市级综合性医院,其临床体系构建完善,科室建立齐全,涵盖普通内科、普外科、骨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体检中心等在内的各临床科室,科室之间联动性强,相互支撑。作为实行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老年人在老年科养老期间,一旦生病,可以在不转病房、不需排队等候的情况下,得到快速、有效地救治。

3、医院专业化程度高。※※医院是我市南区唯一一家市级综合性医院,由于需要承担区域内的医疗急救任务,从医疗资源到医护人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程度较高。医院既往有开办老年科的经验,作为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其成功离不开专业的医疗队伍和管理经验,这是医养结合模式得以有效实行的基础和保障。同时,医护人员较高的职业素养也能保证养老服务的人性化水平,使得医养结合模式不光保证了老年人的基本生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4、医院综合改革为实行医养结合模式提供有利契机。※※医院作为我市首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药品实行零加成销售、下调大型诊疗设备检查费用和部分检验项目收费,能进一步减轻老人患病住院期间的医药费用负担。同时,进行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属于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相得益彰,可以争取民政、财政、社保等部门相关政策支持,为医院综合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三、医养结合模式在※※医院实行中的建议

1、政府积极发挥作用。“医养结合”涉及民政、卫生、社保、财政等部门职能的交叉区域,涉及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如何区分好养老和住院的界限,还需深入研究准入标准。与此同时,医院主办养老院的形式,也将会遇到诸多法律障碍。因此,政府需要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扶植政策;鼓励医养结合模式在医疗机构中试点,明确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形成引导示范效应;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解决医养结合模式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探索创新医保报销机制。一是将健康体检部分纳入基本医疗范畴,从根本上减少医疗投入和盲目过度就医等问题。二是设立强制性护理康复险。现行医保基金账户支付无 4 力大额康复护理费用,是造成医疗和养老机构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调整康复护理相关医疗服务价格,发挥医保付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节供需的杠杆作用,医保基金可以采取按床日、单病种付费等多种复合型付费方式。三是推动商业保险公司与基本医保机构合作。发展多样化的补充保险产品,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3.提升养老服务的品质内涵。一是医院要完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专科品牌。老年科专职的医生和护士不同于其他内外科医生、护士,他们面对的老年人,大多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或者即使可以自理,也需要特别关照。因此,※※医院可以尝试培养老年科专科医生、护士,为实行医养结合模式提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人才;二是加强与养老机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濠江区南滨片区正筹建集休养、医疗、康复、娱乐、教学于一体的※※市社会福利中心,※※医院可以依托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双方积极开展合作,将优势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一方面可以避免浪费※※医院紧张的硬件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地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发展。

4、加强医院组织制度建设。由于老年科病人的特殊性,医养结合模式的特别要求,作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该站在人性化的角度,在保证医院其他部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给予老年科管理更多柔性化对待。如老年科病房应该配备有更多植物、图画等,给老年人家一样的感觉;做好老年科的感染管理,防止老年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老年科还可以播放 5 一些舒缓的音乐,配备一些针对老年人康复的器械或者是锻炼他们脑部的拼图、书籍等等,这样才可以达到真正关心老人的目的,让老人们可以安享晚年。

四、※※医院实行医养结合模式的展望

纵观全国,很多地方的公立医院甚至是一些私立医院都在实行医养结合模式,均获得了很好的赞誉和社会反响。由※※医院进行医养结合模式探索,是对我市社会保障制度的一次改革创新,将给市民养老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得养老服务更加规范、科学、有效。对于缓解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矛盾,促进全市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是一条可探索、可实践的道路。

第二篇:“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将医养结合融入社区养老,是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与“养护”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构建“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需要多元主体协同配合,政府、社区、基层卫生与老年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应各自发挥其功能,充分调动人、财、物等资源,建立协调统一的“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社区养老 医养结合 老年服务

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任务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笔者认为,将医养结合融入社区养老,构建“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在社区养老中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在政府主导下,以社区为依托,集中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以及社区自身优势,以老年人的意愿和身体健康状况为依据,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社区作为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最有效率的综合性平台,在社区推行医养结合模式能削减成本、提升效率、增强效果。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应发挥包括政府、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福利主体的作用,调动人、财、物等资源,建立协调统一的服务体系。

一、政府是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主导

1.政府是政策及法规的制定者。政府应完善相关的社会政策及法规,从政策上支持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国家应该根据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目标定位,出台促进社区医养结合发展的意见规划。各级政府在进行市政建设规划时,应把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作为社区养老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社区医养结合的构建。比如,对积极进行医养结合的社区给予并落实优惠政策;出台奖励政策,鼓励高校兴办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培养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与养老服务等。

2.政府是资金的供给者。国家应在法规上保证每年有预算用于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构建,确保各级政府对社区医养结合的资金投入,提高推行医养结合模式的社区拨款额度,用于改善养老硬件设施、完备医疗设备及引进专业人才等。此外,政府可以自己牵头,打造“医养结合”社区的示范点,供其他社区参考的同时能够提升社会对该模式的信任。

3.政府是模式构建的统筹者。社区医养结合归根结底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各环节不出差错,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承担统筹及监督的责任,不仅应推动政策及资金的落实,还应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引导“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推进。

二、社区是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支撑

1.社区是最优效率的资源整合平台。社区作为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最有效率的综合性平台,是提供持续性、普惠性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实现社区医养结合所依托的基础。社区应发挥自身的支撑作用,在政府引导下构建以社区为支撑的服务平台,以吸纳各种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利用政府、社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的小型养老机构等实现社区养老与医疗的融合。

2.社区是直接的服务供给方。社区可利用自身优势,直接提供服务。除了家庭以外,社区是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就地的、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服务。比如,社区可邀请老年健康专家开设讲座,给老人们讲授疾病预防及管理的知识;开展需求调研,开设社区老人兴趣小组,以丰富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

3.社区是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组织者。社区吸纳志愿者改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志愿者队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生志愿者,一类是社区居民志愿者。一方面,社区可以提供实习岗位,吸引一部分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区实习,还与高校建立实习基地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另一方面,发挥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在社区居民中招募志愿者。相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居民志愿者更了解本社区的情况,更能迎得老年人的信任。居民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了解老人们的情况,了解老年人生活与身体状态的同时,也有利于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加深对社区的认同。

三、社区医疗与养老机构是社区医养结合的直接供给者

1.提升硬件条件,切实改善养老及医疗环境。对于社区养老机构而言,要将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切实运用到机构环境改善中来,社区养老机构应用提升适老人设计水平,购买适老化的病床、扶手,另外配备必要的基础医疗与保健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比较缺乏,许多医疗仪器、功能室不健全,因此要用来配备老人常用的医疗设备及检查仪器,补全缺失的功能室。

2.招聘专业人才,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医养结合的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提升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在政府的支持下,吸纳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进入机构。对于机构内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资格培训,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从而激励机构内全体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在引进专业人才上,对有意愿进入养老行业服务的大学生给予工资薪酬补贴以及深造的机会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

3.规范机构管理,保障服务质量。对于机构而言,专业化不仅指设施的专业化、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还包括了管理的专业化。首先,无论是社区养老机构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应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公开透明。其次,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聘请社区工作、机构管理、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传授工作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最后,机构内应该制定各类规范,例如服务人员规范条例,用以约束服务人员的行为,确保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利益。

4.理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关系。社区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应形成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协议,实现转诊,明文规定双方的责任及义务,比如当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需要医疗服务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及时响应,确保能够实现养老与医疗资源的无缝对接。虽然在社区养老机构中设置门诊部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开辟养老病床都具有可行性,但在过渡阶段,这种资源的无缝对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提高老人们的看病效率,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四、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重要辅助

1.引入社会组织,实现社区医养服务的专业化。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社会组织的资助与扶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开展老年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调动社会组织在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构建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能够提供高质量、专业性、灵活性、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为社区医养结合注入活力。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医养服务的产业化。在社区推行医养结合,应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市场化力量,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医养”项目。比如可以将一些社区服务项目的运营下放给企业,促进专业化社会服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实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但市场化可能会带来风险,因此在鼓励企业进入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之前,需要设立行业标准、完善招标制度、建立合理的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等以规范企业行为。

参考文献

[1]李钕玲,叶先宝.构建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j].行政与法,2016(4):45

[2]严妮.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3

作者简介:李豆豆,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学生。易艳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张艺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学生。

第三篇:医养结合模式报告:中国医养结合需求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医养结合模式报告:中国医养结合需求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带病生存,生活不能自理者高达1877万,这一数字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但是当前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满足率仅为15.9%,有84.1%的老年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占约20%——医养分离已成为制约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

医养结合需求广泛,而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但目前仍然存在医保报销难、盈利空间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养结合的发展进程和实际效果。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四篇:医养结合

浅谈医养结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人健康和养老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决定了老人养老不仅要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需要专业的医疗关怀。普通寄养型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为医护型养老院,老人入住后既可以享受养老服务,又能得到医疗保障。老年护理院集养老、医护为一体,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仅配备医疗设备和完善的生活设施,更聘请专业的医生护士人员、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不仅能为老人提供贻养天年的休闲养老居所,又能给老人完备的生活医疗保障。

建立“医养一体”式的养老机构,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将养老与就医相结合,在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也能解决就医问题。对一些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庭护理及一般养老院护理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和医治条件,往往会延误第一抢救时间,而两者的结合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一弊端。

如果能将养老医疗列入医保范围,既能解决老人的医疗和护理难题,又能减轻了老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就更好了。“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如何照料不能自理的老人将是个大问题,在医养结合方面,相对于其他大城市,徐州市发展的速度还相对较慢,但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新型养老打破传统:大众对养老院的观念问题存在着不少分歧。部分人认为,如果送自己的父母去养老院,担心父母误解,也害怕被别人误解为不孝。一部分认为,如果老人到养老院能够过得更加舒适,那样去养老院是很正常的事情。

医养结合也许正是打破传统误区的突破口。起初,很多老人对养老院很抗拒。很多人一提到养老院,联想到的就是那种破落的景象以及老人们些许悲惨的晚景,但事实并非如此。”医养结合: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医养结合,可以免去老人患病在医院、养老机构、家庭之间的奔波之苦,又可以将一级医院空置的床位、富余的人力充分利用,缓解养老院专业养老护理员短缺的现状。通过“养老机构把医院请进来、养老院走出去与医院合作、基层医疗结构增设养老服务”三种方式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推广“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是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目前本市虽已启动医养结合试点,但出现了社会效应好、经济效益差,标准及管理亟待规范和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建议将现有部分设有病房的一级医院(包括一些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改造成为专门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护理院;制定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的标准和规范,明确统一的入院、出院规范标准,确保“医养结合”持续发展;民政部门应对有意愿开设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且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行政审批方面给予支持。

“分类养老”为不同层次的老人“量体裁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人对生活品质的高水平需求。民建市委会建议,推行“分类养老”,结合不同层次的老人开设不同特色服务。

目前的养老人群没有进行分类,对年龄、兴趣、自理、收入等各不相同的老年人实行混养模式,无法做到“量体裁衣”的养老服务,而“分类养老”,通过结合老年人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建议对有机构养老需求的老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调研摸底,从收入、兴趣、年龄、健康等方面建立个人养老信息库,并基于调研数据来引导养老机构的设立;细化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公办养老机构,为无赡养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社会办养老机构,可以根据老年人需求开设不同特色的服务。

第五篇:医养结合

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 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

“医养结合”,这是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破解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据了解,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连云港市眼科医院,是连云港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 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老年护理院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

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预计在2015年10月投入使用。护理院共设床位500张,配备活动室、声像室、接待室、医务室、洗衣间、食堂、室内卫浴等设施,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上一篇:医院党建工作计划下一篇:英语工作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