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载

2023-01-05

第一篇: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载

电气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电气工程是围绕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所开展活动的总称,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设计、电设备制造、 发电厂与电网建设、 系统调试与运行、 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 状态监测、检修维护、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以及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各个方面。电气工程作为一个学科,发源于19世纪中叶逐渐形成的电磁理论,在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电力及相关工业。20世纪是全球电气化的世纪,电气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电能是最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电力及相关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及相关工业人才需求旺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化、自动化理念已经完全融合到电气工程当中,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电气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电气类专业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电气工程人才的重任。

电气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气工程学科, 相关学科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类专业包括基本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特设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电气类专业的相关专业类是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以及能源动力类。

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数理基础坚实、技术与时俱进。电气工程发展历史悠久,是全部电类(“强电”和“弱电”)专业的母体,“弱电”类专业发展的成果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了电气类专业的发展。电气类专业“强电”与“弱电”相结合,可谓根深叶茂。

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电磁理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改造世界最伟大的实践壮举之一。电气工程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典范。

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三是服务领域广阔。电气类专业培养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电气工程的范围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电力工业,扩展到电气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等广泛的相关行业。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电气类(0806)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2T) 光源与照明(080603T)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080604T) 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电气类专业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在制定电气类专业培养目标时,应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在符合学校定位的前提下,制定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应内容具体、明确。学校应定期(每3~5年一次)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和修订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培养规格

4.1 学制

4年。

4.2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4.3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90学分。

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4.4.2业务方面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气类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5)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基本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4.4.3体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5师资队伍

5.1师资 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不高于28:1。

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24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25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和4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中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有相关管理制度。 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5.2.1 专业背景

大部分专任教师在其本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电气类专业学历,其他教师也应具有相关专业学习或进修的经历。

5.2.2 工程背景

专任教师应了解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学校保证教师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主讲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多项工程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

5.3教师发展环境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合理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拥有良好的相应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的条件、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教材建设和社会服务等,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6 教学条件

6.1教学设施要求(实验室、实践基地等) 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气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能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的需求。基础实验室满足2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专业实验室满足3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实验除外。实验室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有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习和实训基地,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6.2 信息资源要求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等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6.3 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有保证,人均教学运行经费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经费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

学校能够提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7质量保障体系

7.1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注:“*”表示在该条目中应明确专业设置的要求。

附录 电气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1专业类知识体系

1.1 知识体系

1.1.1 通识类知识

(1)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理包括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普通化学的核心内容和生物学类基础知识。

(2)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通过人类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1.1.2学科基础知识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各占总学分的20%),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类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下列核心知识内容中有所侧重、取舍,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技术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材料基础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1.1.3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 (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应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电气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2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可参考本标准附录中“1.1专业类知识体系”的要求。特别是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大部分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理论课程学分不高于80%,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条件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

2.2 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数字为建议学时数)

示例一

基本电路理论(64)、 数字电子技术(48)、 模拟电子技术(48)、 嵌人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0)、 电磁场(32)、 信号与系统(48)、 自动控制原理(32)、 通信原理(48)、 电气工程基础(96)、 电机学(6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8)、 数字信号处理(32)、 电机控制技术(4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32)、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

示例二

电路理论(96)、工程电磁场(56)、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6)、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 电机学(96)、电力电子技术(48)、信号分析与处理(48)、 自动控制理论(48)、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4)、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48)、高电压技术(40)。

示例三

电路原理(64)、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6)、 自动控制理论(62)、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62)、 电力电子技术(48)、 供电工程(48)、 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4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0)、 电气测量技术(48)。

3 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电气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领域对电气人才都有需求。各高校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因此建议设置电气类专业时,应在坚持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拓展专业课内容,使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4 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4.1名词释义

(1)专任教师

是指从事电气类专业教学的全职教师,包括为电气类专业服务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课程教师和实验课程教师。

(2) 主讲教师

是指给电气类本科生主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师。

(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是指开展本专业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等。

4.2 数据的计算方法

(1)生师比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2)折合在校生数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x1.5+博士生数x2+留学生数X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 学生数x0. 3+函授生数x0.1。

(3)教师总数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x0.5。

第二篇:标准劳动合同标准下载

甲 方:______乙 方:________

经济类型:_____性别: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出生日期:年 月 日

委托代理人:_______居民身份证号码: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

甲方地址:_________邮政编码:

所属街道办事处: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章 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 本合同期限类型为______ 期限合同。

本合同有效期为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止。其中前_______个月,即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为试用期。

第二章 工作内容

第二条 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在_______部门,担任________岗位(工种)工作。

第三条 乙方完成的工作数量_______,达到______质量标准,或在岗位(聘任)协议中约定。

第三章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第四条 甲方安排乙方执行下列_________ 种工作制。

(1)执行定时工作制的,甲方安排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0小时。甲方保证乙方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甲方由于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2)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3)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工作和休息休假由乙方自行安排。

第五条 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加班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给予乙方相应待遇:

(一)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乙方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乙方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六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及其标准。

甲方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安排乙方进行健康检查。

第七条 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章 劳动报酬

第八条 甲方的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

第九条 执行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甲方每月_______日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工资不低于,工资分配水平在岗位(聘任)协议中约定,其中试用期间工资为________元。

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工资支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行。

第十条 由于甲方生产任务不足,使乙方下岗待工的,甲方保证乙方的月生活费不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保险福利待遇

第十一条 甲乙双方应按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职工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

第十二条 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___________执行。

第十三条 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工资和医疗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以下福利待遇: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劳动纪律

第十五条 乙方应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爱护甲方的财产,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培训,提高思想觉悟和职业技能。

第十六条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单位规章制度,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

第七章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订

第十七条 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发生变化,本合同应变更相关内容。

第十八条 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相关内容。

第十九条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1.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双方不能依据本合同第十八条规定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二条 甲方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经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解除本合同。

第二十三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不得依据本合同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终止、解除本合同:

1.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3.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和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初次参加工作未满3年的;

4.义务服兵役期间的。

第二十四条 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经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___________办理,不得依据本合同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五条 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甲方以暴力、威胁、监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甲方不能按照本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 本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终止。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第二十八条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乙方离休、退休、退职或本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本合同终止。

第八章 经济补偿与赔偿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应按下列标准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

1.甲方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乙方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乙方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 25%的经济补偿金;

2.甲方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 25%的经济补偿金。

第三十条 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应根据乙方在甲方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乙方解除本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1.经与乙方协商一致,甲方解除本合同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甲方解除本合同的。

第三十一条 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应根据乙方在甲方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本单位上年月平均工资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1.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本合同的;

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甲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甲方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

以上三种情况,如果乙方被解除本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高于本单位上年月平均工资的,按本人月平均工资计发。

第三十二条 甲方解除本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乙方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三十三条 支付乙方经济补偿时,乙方在甲方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1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三十四条 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本合同的,甲方还应发给乙方不低于企业上年月人均工资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 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第三十五条 甲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由于甲方原因订立的无效劳动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害的,应按损失程度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保守商业秘密事项,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按损失的程度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乙方解除本合同的,凡由甲方出资培训和招接收的人员,应向甲方偿付培训费和招接收费。

第九章 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章 劳动争议处理

第三十八条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___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一章 其 他

第三十九条 以下文件或协议做为本合同的附件:

第四十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盖 章)乙方:________(签 章)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或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签章)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三篇: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类学科,统称为计算学科, 它是从电子科学与工程和数学发展来的。计算学科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和系统,模拟实际过程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通过数据搜集、存储、传输与处理等进行问题求解, 包括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其科学部分的核心在于通过抽象建立模型实现对计算规律的研究;其工程部分的核心在于根据规律,低成本地构建从基本计算系统到大规模复杂计算应用系统的各类系统;其技术部分的核心在于研究和发明用计算进行科学调查与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其应用部分的核心在于构建、维护和使用计算系统实现特定问题的水解。其根本问题是“什么能、且如何被有效地实现自动计算”,学科呈现抽象、理论、设计三个学科形态,除了基本的知识体系,更有学科方法学的丰富内容。

计算学科已经成为基础技术学科。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继理论和实验后,计算成为第三大科学研究范型,从而使计算思维成为现代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信息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离开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人各行各业。这些使计算学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计算机技术与其他行业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等是很好的例子。

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计算学科,相关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及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重任,本专业类的大规模、多层次、多需求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同时,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提供的相关教育认识和内容,对非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由于不同类型人才将面向不同问题空间,对他们的培养强调不同学科形态的内容,需用不同的教育策略,计算学科“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体现。总体上,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类专业更加强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计算机类(0809)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 基本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 软件工程(080902) 网络工程(080903) 信息安全(080904K) 物联网工程(080905) (2)特设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080908T)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080909T) 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本专业类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3.2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培养目标必须符合所在学校的定位,体现专业点及其支撑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须反映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与性质、社会竞争优势,以及事业发展的预期;是具体的、能够分解落实的、能够有效指导培养进程的、能够检验其是否实现的;应作为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对少数优秀毕业生的预期。

各高校须通过有效的途径保证培养目标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有效公开,教师和学生应将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具体追求。

各高校应建立必要的、有计算机行业或企业专家有效参与的定期评价修订制度,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确保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培养规格

4.1 学制

4年。

4.2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部分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4.3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80学分。

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4.4.2 业务方面

(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 (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5)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

(6)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观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7)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4.4.3 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2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 : 1。教师须将足够的精力投人学生培养工作。

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4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 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兼职教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5.2.1 专业背景

大部分授课教师的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计算机类专业或计算学科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相关学科、专业学习的经历。专业负责人学术造诣较高,熟悉并承担本专业教学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的专职教师还可以拥有通信、电子、数学、物理、生物、管理、法律和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历且具有从事信息安全教学或科研工作的经历。

5.2.2工程背景与研究背景

授课教师应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承担的课程数和授课学时数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工程或工作背景,面向理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背景。

授予工学士学位的专业,承担过工程性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有教师具有与企业共同工作经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承担过科学研究性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

5.2.3 教学基本能力 全职教师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承担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能力,掌握所投课程的内容及其

在毕业要求中的作用,以及它与培养目标实现的关联,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些

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

参与学生的指导,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5.3 教师发展环境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生指导、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

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6 教学条件

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6.1教学设施要求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小于1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良好,方便教师、学生使用。

(2)保证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上机、上网、实验需求。

(3)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4)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

6.2信息资源要求

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人,配备数量充足的纸质和电子介质的专业图书资料,生均图书不少于80册,师生能够方便使用,阅读环境良好,包括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

6.3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少于1 200元。

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费、专业实践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

新建专业还应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以外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要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7质量保障体系

7.1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包括培养方案制定、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对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注:“*”表示在该条目中应明确专业设置的要求。

附录计算机类专 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1专业类知识体系

1.1 知识体系 1.1.1通识类 知识

通识类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两部分。

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内容。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力学、电磁学、光子与现代物理的基本内容。

1.1.2 学科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东统能力等专业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教学内容覆益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相现状。

1.1.3专业知识

不同专业的课程须覆盖相应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并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复杂系统的能力,能够设计、实现、部署、运行或者维护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计算学科研究以及计算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能力。建议教学内容包含数字电路、计算机系统结构、算法、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并行分布计算、智能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

(2)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对复杂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以及软件系统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建议教学内容包含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过程与管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

还应至少包含1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 (3)网络工程专业

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建议教学内容包含数字通信、计算机系统平台、网络系统开发与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

(4)信息安全专业

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等工作的能力。建议教学内容包含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

(5)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物联网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建议教学内容包含电路与电子技术、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

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

实验课程:包括软、硬件及系统实验。

课程设计: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2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必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5%,实践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学生表述工程问题、选择恰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能够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有效参与。 2.2 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数字为建议学时数) 2.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示例一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72)、集合论与图论(48)、近世代数(32)、数理逻辑(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电子技术基础(48)、 数字逻辑设计(48)、 数据结构与算法(64)、计算机组成原理(72)、软件工程(64)、数据库系统(64)、操作系统(64)、计算机网络(56)、编译原理(64)、 计算机体系结构(48)。

示例二

计算概论(16)、程序设计基础(80)、集合论与数理逻辑(48)、图论与组合数学(48)、代数结构与初等数论(48)、 数据结构(80)、 操作系统(64)、 计算机组成原理(80)、 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64)、计算机网络(64)、 编译原理(64)、 数据库原理(64)、算法设计与分析(56)、人工智能(48)、计算机图形学(40)。

示例三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数据结构与算法(64)、 电路与电子技术(96)、集合论与图论(48)、代数与逻辑(48)、 数字逻辑(48)、 计算机组成原理(64)、 操作系统原理(64)、 数据库原理(56)、 编译原理(56)、软件工程(40)、计算机网络(56)。 2.2.2 软件工程专业

示例一

程序设计基础(6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64)、 软件工程导论(64)、 离散结构(72)、 数据结构与算法(64)、 工程经济学(32)、团队激励与沟通(24)、 软件工程职业实践( 16)、计算机系统基础(64)、操作系统(64)、数据库概论(64)、网络及其计算(64)、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48)、软件工程综合实践(96)、软件构造(48)、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48)、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48)、软 件需求分析(40)、软件项目管理(40)。

示例二

程序设计基础(64)、 面问对象程序设计(64)、 软件工程导论(64)、 离散结构(72)、 数据结构与算法(64)工程经济学(32)、 团队激励与沟通(24)、 软件工程职业实践(16)、计算机系统基 础(64)、操作系统(64)、 数据库概论(64)、 网络及其计算(64)、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48)、软件工程综合实践(96)、大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48)、软件测试(48)、 软件详细设计(48)、 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40)、软件过程与管理(40)。

示例三

软件工程与计算I (64)、软件工程与计算I (64)、 软件工程与计算II (64)、 离散结构(72)、 数据结构与算法(64)、工程经济学(32)、 团队激励与沟通(24)、 软件工程职业实践(16)、计算机系统基础(64)、操作系统(64)、数据库概论(64)、网络及其计算(64)、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48)、软件工程综合实践(96)、软件构造(48)、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48)、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48)、软件需求分析(40)、 软件项目管理(40)。

示例四

软件工程与计算I (64)、 软件工程与计算II (64)、 软件工程与计算I (64)、 离散结构(72)、 数据结构与算法(64)、 工程经济学(32)、 团队激励与沟通(24)、 软件工程职业实践(16)、 计算机系统基础(64)、 操作系统(64)、 数据库概论(64)、 网络及其计算(64)、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48)、软件工程综合实践(96)、大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48)、 软件测试(48)、 软件详细设计(48)、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40)、 软件过程与管理(40)。

2.2.3 网络工程专业

示例一

离散数学(72)、计算机原理(64)、 计算机程序设计(40)、 数据结构(48)、 操作系统(56)、计算机网络(56)、 数据通信(32)、 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40)、 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40)、路由与交换技术(32)、 网络安全(40)、 网络管理(32)、 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40)、 网络测试与评价(32)。

示例二

离散数学(72)、 电路与信号分析(64)、 电子技术基础(64)、 程序设计(64)、 算法与数据结构(80)、计算机组成原理(6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40)、 操作系统(72)、数字通信原理(48)、 计算机网络原理(64)、 网络工程设计(40)、 网络攻击与防护(48)。

2.2.4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导论(16)、信息安全数学基础(72)、模数电路与逻辑(90)、程序设计(54)、 数据结构与算法(72)、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72)、 EDA技术及应用(36)、 操作系统原理及安全(72)、编译原理(56)、 信号与系统(56)、 通信原理(56)、密码学(56)、计算机网络(56)、 网络与通信安全(56)、 软件安全(56)、逆向工程(40)、 可靠性技术(40)、嵌人式系统安全(56)、数据库原理及安全(64)、 取证技术(40)、信息内容安全(40)。

2.2.5 物联网工程专业

示例一

高散数学(64)、 程序设计(72)、数据结构(72)、 计算机组成(64)、 计算机网络(64)、 操作系统(56)、 数据库系统 (56)、物联网通信技术(56)、 RFD原理及应用(56)、传感器原理及应用(56)、 物联网中间件设计(40)、 嵌人式系统与设计(56)、 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56)。

示例二

离散数学(64)、 程序设计(72)、数据结构(72)、计算机组成(64)、 计算机网络(64)、 操作系统(56)、数据库系统(56)、物联网通信技术(56)、RFID原理及应用(40)、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0)、物联网控制(40)、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48)、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48)。

3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国家建设需要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每个专业点都有自身的特点。鼓励各专业点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特别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应倡导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吸纳社会资源建设高水平计算机类专业。各专业点应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考虑,应有一支从事计算系统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创新研究的研究型人才队伍。他们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的内容可以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应用技术、网络工程,或者是物联网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 大部分信息技术企业将信息化需求产品的研发、生产、维护、服务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它们需要工程型人才。这些人才擅长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不仅要考虑所建造系统的性能,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构建和运行代价以及其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具体的工程既可以硬件为主,也可以软件为主。

信息化、计算机化、网络化已在各行各业发展,而且已经有很好的建设成就。相关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建设、维护与运行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他们更了解各种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更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在较高的层面上管理和维护复杂系统的运行,能够在各种系统和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

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教育首先应重视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基础理论课程的作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有特色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其次,应使学生具备软、硬件基础和系统观。主要从事硬件类工作的,也要有软件基础;主要从事包括软件工程在内的软件类工作的,也要有硬件基础。应使学生在掌握计算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如何进一步开发构建以计算技术为核心的系统,掌握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关联关系、逻辑层次与特性。

再次,重视思想和方法的学习,避免基于特定平台开设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4.1名词释义 (1)专业点

指各个学校举办的相应专业。例如,某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某某大学信息安全专业。

(2)专任教师 指承担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任务的教师。 (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指开展本专业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等。

4.2 数据计算方法

各类课程所占比例按实际学分数计算。 (1) 学时与学分的换算关系

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程24学时计1学分;集中实践1周计1学分。

(2) 实验当量

程序设计类实验/实践按实际设计实现的程序量计算,不含自动生成的;硬件等非程序设计实验,年级至四年级每学时依次分别按照10行、20行、30行、40行计算。

(3)专业生师比

专业生师比=本专业折合在校生人数/本专业教师总数。 本专业折合在校生人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x1.5+博士生数x2+留学生数x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成人教育(业余)学生数x0. 3+函授生数x0.1。

本专业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x0.5。 (4)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全日制在校生数。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本专业折合在校生数。

(6)生均图书

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本专业折合在校生数。

第四篇:植物生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植物生产类专业隶属于农学学科门类,涵盖11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本科专业6个,特设专业5个(专业代码后加“T”)。

植物生产类下设专业之间关联密切, 同时差异明显。各专业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不同层次、不同区域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表述。因此,本标准仅对植物生产类各专业提出办学的基本要求,为各高校创办或发展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植物生产类(0901)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农学(090101) 园艺(090102) 植物保护(090103) 植物科学与技术(090104) 种子科学与工程(090105)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090106) 茶学(090107T) 烟草(090108T) 应用生物科学(090109T) 农艺教育(090110T) 园艺教育(090111T) 3培养目标

本专业类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分别掌握现代作物学、园艺学或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企业从事植物生产类专业技术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各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区域特色和专业实际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4培养规格

4.1学制、 学位与学分

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学制一般为4年。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要求的毕业生,授予农学或工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或理学(应用生物科学)学士学位。 总学分160学分左右。 4.2 培养规格和要求 学生应熟练掌握植物生产类相应本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 的科学思维与实验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一定的教学、 科研与管理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 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4.2.1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

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 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

(2)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美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4)经济管理知识

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与学科和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前沿、发展趋势,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2.2 能力要求

了解农业生物科学、生态科学、农作物或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农作物或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产后储藏与加工等环节的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农作物或园艺作物遗传育种、栽培与耕作、种质资源保护,或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书面、口头和运用数字化媒体等视觉技术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向社会传播、普及植物生产类知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一般问题的能力。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创新创业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创业的能力。 4.2.3素质要求

拥有优良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有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素质结构要求: (1)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植物生产类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定的学术鉴赏能力和水平。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5课程体系

5.1 总体框架

农业生产对象的多样性和生产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植物生产类专业范围广泛且门类多样,其中有的侧重基础理论,也有的侧重应用技术或产业发展。随着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学科内酒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扩展。因此,植物生产类学生需广泛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

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三类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程除包括外语、数理化、思政课程外,还包含学术与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须全部或大部分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宽口径培养建立公共专业基础课平台。由于各培养单位的地区、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等千差万别,不宜用一个固化的课程体系来确定专业课程,因此,本标准只列出各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作为参考。各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在涵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补一些反映学科前沿、学校特色和区域特点的课程或知识单元。最后形成的课程结构,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知识单元、知识点。有条件的学校可制定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计划、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以及双语教学。

5.2 课程设置 5.2.1 理论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外语、数理化、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等课程。

(2)大类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植物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分子生物学导论、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获得该专业学位必须修读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课程组。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下: ①农学专业: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等。

②园艺专业: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设施园艺学等。 ③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④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育种学、植物生产学、植物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种子学等。

⑤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种子经营管理学等。

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设施作物裁培学、设施农业学、农业设施工程学、设施环境与调控等。

⑦茶学专业:茶树育种学、茶树栽培学、茶叶生物化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等。 ⑧烟草专业: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叶调制与分级、烟草化学与品质分析、烟草加工学等。

⑨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学、分子育种学、生物信息学等。 ⑩农艺教育专业: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产品储藏加工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等。

⑾园艺教育专业: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作物裁培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等。

5.2.2实践教学

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或学分)的30%。 (1)专业类实训

学生应完成必要的科研训练、大学生自主科研活动、专业社会实践、综合教学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2)专业类实习

专业类实习主要包括课程实验、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 创新创业教育、 毕业实习等。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实习总时间一般不少于4个月。各类实习应有实习大纲,明确实习内容和具体要求。

课程实验应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扩大综合性、自主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将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多门相关的实验课程整合为独立的综合实验课程。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应根据培养单位所在区域、学科与专业特色,选择几种主要农作物或园艺作物开展生长发育观察、生产管理、种子繁育、病虫草鼠害防控、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实习或实训。生产实习主要在大田、果菜园或生产大棚完成,专业综合实习原则上应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实习可以单独实施或与专业综合实习相结合。结合所在学科特色和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5.2.3毕业论文(设计) (1)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必要环节。选题应立足于本专业学术研究的前沿或与产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学生对选题的目的和相关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明确选题的意义,开展选题研究或调研后能获得完整的实验结果或调研数据,预期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或改进。学生申报相关选题后,应当与指导教师沟通与讨论,经指导老师审定和同意方可正式立项。 (2)内容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须建立于对毕业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或调研)的原始史料(含调研数据)的阐释。在实验研究(或调研)过程中,应有完整的实验研究(或调研)方案,力求获得完整的原始数据并进行正确的处理。毕业论文(设计)在结构上要求条理清楚,科学严谨,合理铺陈支撑数据或材料;在研究结论上,力求体现在理论、方法、技术或视角上的创新或改进;鼓励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获取的科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写作须规范,章节划分、图表注释、参考书目的格式等应符合科学规范和各培养单位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 (3)指导要求

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必须指定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程指导。指导教师主要职责有:①向学生讲解选题意义,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学生选题或自主拟题,指导制订工作计划:②推荐参考书目,指导文献检索与综述;③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方案和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④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实验条件,经常督查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或调研工作进展;⑤指导学生对所获取的实验或调研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整理,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解读和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提纲:⑥审阅毕业论文(设计)文稿,指导学生进行修改;⑦对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做出专业性评价;⑧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诚信进行监督;⑨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准备工作;⑩参加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6专业教学条件

6.1 师资力量

须有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培养单位每个专业应拥有2~3名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12人,生师比不高于18: 1,承担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应不低于80%,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

说明:专任教师队伍不包括承担本专业思政、外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等公共课程教学的教师。

6.2 图书资料和教材

各培养单位必须拥有与所办专业相关的丰富的图书资料,包括图书、期刊、数字化资源和检索工具等。其中: 6.2.1图书资料

培养单位公共图书馆应具有数量丰富的专业图书和专业期刊,专业期刊种类不少于30种,专业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图书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及期刊,图书的种类可以根据各培养单位的科研情况有所侧重。图书馆应提供本科生使用的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应拥有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学校确保每年有充足经费用于图书资料建设。

6.2.2 教材

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应选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教材,其中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应占40%以上。鼓励教师主编、参编或自编反映专业最新进展和学科前沿水平的高质量教材。

6.3实验室

培养单位应为学生提供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仪器设备较为完整,安全措施规范,可以有效保证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原则上应具备较为先进的大型分析检测公用平台,常用的仪器与实验器材尽量保证学生每人1套或至少两人1套。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原则上要求学生2~4人有1套设备与器材。

培养单位可用于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的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1 00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长。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

6.4实习基地

6.4.1学校实习基地

各专业应有固定的学校实习基地(含校外长期租赁的固定基地),实习基地应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一定面积的大田(或设施大棚),满足学生开展生产实验、实习或实训的需要。

学校实习基地应能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使用空间,要求提供平均每个班不小于667平方米的实习大田(或果菜园和大棚)。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和实训等进行全面指导。

6.4.2校外实习基地

植物生产类学科专业须建有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根据需要与科研院所、农场、园艺场、果园、农业管理及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等联合建设,稳步扩大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使之成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载体。实习基地应能代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符合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满足专业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需要。

6.5 教学经费

教学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四项经费不能低于本年学费收入的30%。

每年投人的教学经费应能满足学生教学实验、各类教学实习、社会调查、科技创新、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参加教学研讨会等所需的费用。

7质量管理

7.1 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对专业定位、办学思珞、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运行与管理进行评审和接受公众监督。

7.1.1教育评价机制

(1)应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使培养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育评价应覆盖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对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进行测评。培养单位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督导和师生评教体系,定期分析各个教学环节的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举措。 7.1.2 师生反馈机制

(1)注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建立高效快捷的师生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对专业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以获得有效的教学管理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教育评价应有学生参与,考虑学生对教育计划提出的改进意见,让全体学生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

7.1.3质量保障机制

(1)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广泛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改进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2)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及用人单位的评价等信息,作为调整教育计划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7.2 质量管理措施

充分发挥各级教学管理机构的作用,建立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7.2.1 日常管理

建立由院(部、系)主管领导为责任人的教务管理机构或教学管理组织,负责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日常管理。 7.2.2定点管理

由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个人对教学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管理。实施定点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等,个人则有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代表等。 7.2.3 定期检查

应由教育部委托专业机构、学校和学院(部、系)组织定期的管理评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认证)、专项评估等工作。 7.2.4 着重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

主要方式有:①建立领导听课制度。学校、学院(部、系)各级领导都要不定期地完成听课任务,以便及时掌握教学一线的信息,把好教学质量关;②完善专家督导制度。 校院(部、系)两级均应聘请 一批教学专家 (专职或兼职),不定期随堂听课或其他教学督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 议:③建立同行评议制度。教师之间应形成种相互学习、交流、 竞争、促进的氛围, 每个教师应有一定的听课工作量;④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广泛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 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五篇: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新疆职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宝玉石加工与鉴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要,结合高职高专办学的特点,特制定宝玉石加工与鉴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第一条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成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水平 的重要保证,是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可操作性,宝玉石加工与鉴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分为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过程三部分。

第二条

宝玉石加工与鉴定专业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标准

1、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清楚,协作配合默契,工作效率高,无差错。

2、管理制度完善,执行有效。

3、教学文件齐全。根据专业调研分析结论,制订出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能根据人才需求及时修订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4、教学调度科学、合理。

5、管理手段先进,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提高管理水平。

6、服务教师、学生热情周到。

7、教学准备工作周到严密。(包括:教室、教材、设备、仪器等) 第三条

宝玉石加工与鉴定专业学生管理评价标准

1、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清楚,协作配合默契,工作效率高,无差错。

2、按要求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新生进行全面复查,保证招生质量。

3、入学教育严肃认真有针对性,效果良好。

4、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规范,奖罚措施明确。

5、学生教育体系完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修养和文明教育。

6、学生就业指导,毕业派遣,跟踪调查细致周到。

7、关心学生,服务热情周到。

第四条 宝玉石加工与鉴定专业教学过程评价标准

(一)理论教学

1、教学态度

(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不歧视差生。 (2)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准时上、下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不无故缺课。

(3)备课、讲授认真,责任心强,治学严谨,要求严格。 (4)仪表端庄,精神饱满,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声音洪亮,表达清晰简练,形象生动。

2、教学准备

(1)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编制授课计划,准确把握知识体系。 (2)备课认真,教案项目全、质量高,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重点难点处理恰当。

(3)授课计划能准确体现大纲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难易适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符合授课计划编制要求。

(4)教材选择,能在教研室进行讨论慎重选择或编写教材(教科书、讲义或参考书),能按大纲的要求选择优秀的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

(5)教师一般能在开学前备好两周课,平时至少应提前一周完成教案。教案能按规定审批。

3、教学内容

(1)课堂容量适中,重点难点处理得当,传授知识准确,概念清楚,内容熟练。

(2)理论联系实际,补充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新技术新知识。

(3)精心组织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内容要设计新颖,具有典型性,准备充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4)作业布置适量,认真批改,要求严格,能做好作业批改情况登记,及时讲评。作业成绩记载准确、规范。

(5)能为学生指定一定的自学内容和课外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6)能按规定辅导答疑,并向学生公布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主动、热情、耐心、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与学生的知识程度、能力水平相适应。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能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习能力。

(3)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进行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注重能力培养和协作精神培养。

(4)板书工整,演示操作熟练、准确、规范,安排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5)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

5、教学组织

(1)认真填写《教室日志》,规范、及时记录学生出勤情况。 (2)学生学习主动性强,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3)课堂纪律好,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无说话、睡觉和干与学习无关事情的现象。迟到、旷课现象少。

(4)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气氛轻松愉快。

6、教学效果

(1)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高。 (2)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高。

(3)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课堂效果好。 (4)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二)实验教学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的所有教学实验,教学目的明确,合理。

2、实验人员根据任课教师授课计划,制定该学期实验教学计划,所有实验要有实验指导书。

3、实验前应认真准备实验,预先试作。

4、能严格要求学生。实验前学生要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报告。

5、能认真指导学生实验、监控实验过程、检查试验结果。

6、能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公正合理进行考评。

(三)课程设计

1、选题能依据培养目标,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能运用课程知识进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难度和工作量适中。

2、课程设计任务书规范(包括:设计目的、任务、要求,进程及成绩评定标准),手册、资料准备齐全。

3、能认真指导学生确定合理方案,设计过程指导及时,要求严格,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创新。

4、学生能积极认真对待课程设计,工作主动勤奋,遵守纪律,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

5、认真评阅设计成果,公正合理进行考评。

6、课程设计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并择优保留存档资料。

(四)实训教学

1、实训内容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大纲要求,具有实用性,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动手训练。工作量适中。

2、有完整的实训任务书(包括设计目的、任务、要求,进程及成绩评定标准),设备、仪器、资料等准备齐全。

3、实训指导教师理论讲解清楚准确,操作示范标准规范,指导耐心细致,责任心强,要求严格。

4、学生能积极认真对待实训教学环节,工作主动勤奋,遵守纪律,保质保量完成实训任务。

5、实训成绩能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综合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实训总结及测试等综合进行评定。

6、实训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并择优保留存档资料。

(五)实习教学

1、指导教师在实习前按大纲要求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了解和熟悉现场情况,制定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应科学规范,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目的、内容、要求和成绩考核办法等,并能严格执行。

2、能够进行“职业道德”和“工作岗位职责”教育讲座。

3、实习过程有考勤检查记录和安全措施,能深入现场检查指导,无事故和学生违纪现象。

4、指导实习能坚持“协调、服务、督促、检查、考核和指导”原则,与企业关系融洽。

5、实习成绩能依据学生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表现、实习单位鉴定等进行综合评定。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6、实习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并择优保留存档资料。

(六)毕业设计

1、设计题目能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就业方向进行选择,符合专业知识能力要求,难度适当,工作量适中。

2、毕业设计任务书规范(包括设计目的、任务、要求,进程及成绩评定标准等),手册、资料准备齐全。

3、能认真指导学生确定合理方案,指导及时,要求严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4、学生能积极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主动勤奋,遵守纪律,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

5、成绩评定能依据平时表现、评阅意见、答辩效果、设计成果综合评定,客观公正,严肃认真。

6、毕业设计工作完毕后,能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第五条 本办法由学院办公室负责解释。

传媒与设计学院 2008.3.20

上一篇:巨蟹座分手后如何挽留下一篇:竞选优秀员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