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分析

2022-11-29

1 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 汽车保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88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超过20亿元, 此后, 汽车保险一直保持高增长率, 2005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855亿元。麦肯锡公司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保险费用将增长至2400亿。虽然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各个保险公司开展激烈竞争。但是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保险经营风险的发生。造成为拓展业务, 不计成本, 盲目竞争的局面, 导致机动车辆保险的赔付率过高, 使财产保险公司面临亏损, 甚至破产和被保险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2 机动车辆保险

2.1 机动车辆保险含义

(1) 机动车辆保险 (简称汽车保险) 是以汽车本身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一种不定值财产保险。这里的汽车是指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

(2) 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 也称为机动车辆保险, 是以汽车本身及其第三者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运输工具保险。

2.2 机动车辆保险分类

汽车保险分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简称“交强险”) 和《机动车辆商业保险》。2006年7月1日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将机动车辆保险分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辆商业保险两种类型, 其中机动车辆商业保险又可以分为机动车辆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其它主险和附加险。

2.3 机动车辆保险的功能

基本功能是组织经济补偿和实现保险金的给付。机动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风险和发生意外事故, 是通过保险转嫁将风险及风险损失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散、转移。

3 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分析

机动车辆保险经营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从风险的可控性来看, 机动车辆保险活动中的风险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

3.1 内在风险

内在风险主要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不善、经营决策失误和逆选择等因素造成的保险企业损失的风险。机动车辆保险经营的内在风险有以下几方面。

(1) 产品设计风险。保险行业内基本条款统一后, 开发新险种成为保险公司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是, 新险种开发很复杂, 它包括资料收集、信息反馈、最后推向市场检验等多个过程, 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 都将导致险种策划定位失败。例如, 某地一场大雨导致数以万计的机动车遭水淹, 其他保险公司不赔付水淹车, 唯有XX保险公司赔付水淹车, 结果损失近1亿元。

(2) 承保风险。承保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忽视风险责任控制, 随意降低费率, 放宽承保条件, 采取高额退费等进行破坏性竞争; (2) 超能力承保, 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承保能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超过自身的承保能力和承保技术, 盲目接受风险, 必然会导致财务的不稳定性; (3) 保险单证、保费收据等管理混乱, 为保险欺诈提供了机会。

(3) 理赔风险。保险企业在理赔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核赔手段和对各种骗赔行为的鉴别手段就可能产生理赔风险。理赔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 内部理赔风险。首先, 保险企业缺乏健全理赔机制, 为虚假理赔提供机会, 公司信誉度降低;其次, 保险理赔人员素工作不负责, 不及时赶赴现场查勘损失原因和损失程度, 为保险理赔带来困难;再次, 有些理赔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不能科学地定损和准确地计算赔偿金额。内部考核机制不科学, 不考虑业务质量, 导致承保了大量“垃圾业务”, 保险公司就会存风险隐患。 (2) 保险欺诈风险。保险欺诈是不法分子以欺诈手段伪造损失或夸大损失来获取不合理的保险赔款的违法行为。保险欺诈的原因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是保险企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缺乏有效完善的理赔机制。

(4) 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操作不规范。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潜在风险不可低估, 特别是货车的贷款逾期额度较大。单证管理不严、承保异地业务、资信调查流于形式、发生欠款催收不力等现象在少数公司比较严重。

(5) 附加险、摩托车保险等效益险种增长较慢, 险种结构未能优化。

3.2 外在风险

(1) 人为风险。关于驾驶员的风险因素,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因素: (1)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员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同。按照年龄分组表明:25岁以下年龄组的青年人, 活力激情, 喜欢开快车, 往往容易导致恶性交通事故;50岁以上年龄组的老年人, 驾车速度相对较慢, 反应相对迟钝, 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一般均为小事故;25岁至50岁之间年龄组的中年人, 具有一定的驾驶经验, 分析和判断能力较强, 同时具有稳健的心态和较强的责任感。 (2) 性别因素。交通肇事和性别有密切的关系。男性驾驶员的重大事故的肇事概率较女性要高。在饮酒肇事事故中男性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3) 心理和生理因素。人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 感觉、意识、行动等都是相当不稳定的。驾驶员的行动特性、身高、习惯、视力等也是影响事故发生频率的重要因素。 (4) 学历因素。驾驶员的文化素质高低与事故发生率成正相关。一般而言, 素质高、修养高的人开车遵守交通规则, 礼让他人;低学历者驾驶违规者居多。所以, 高学历的驾驶员的风险比低学历的驾驶员的风险小。 (5) 职业、婚姻、驾驶经验。首先, 职业会影响人的情绪和体力, 同时也可能影响其心理, 机动车辆驾驶员的职业与肇事率有很大的关系。其次, 已婚驾驶员的肇事记录低于未婚驾驶员的肇事记录, 因为已婚驾驶员有家庭督促会小心驾驶, 故其肇事率较低;而单身家庭, 由于无牵无挂, 稳定性不如已婚人士, 其肇事率比已婚驾驶员要高。最后, 驾龄越长, 肇事概率相对要低;驾龄越短, 肇事概率相对要高。

(2)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因素可分为地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第一, 地理环境因素。 (1) 地形与地貌。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缓、视野开阔, 行车比较安全。山地则因地势高低不平, 道路曲折, 路面较窄, 而且, 隧道和桥梁较多, 易发生交通事故, 特别是恶性交通事故。 (2) 气候。我国各地域在不同的季节, 对车辆构成的风险也有很大的区别。东部与南部雨水较多, 车辆水浸的现象较多, 导致车辆容易锈蚀;雨季较长, 长期路面泥泞, 事故也会增多。西部与北部则因冬季气候寒冷, 降雪较多, 路面较滑, 在冬季事故则明显增多。 (3) 路面交通状况。路面状况通常是按道路的等级来划分的, 路面状况较好的地段, 车辆的事故率则相对要低些;路面状况较差的地段, 车辆的事故率则明显要高些。一般说来, 交通量大、情况复杂的路段事故发生率高, 如交叉路口高于路段, 城市道路高于公路, 出入口繁忙路段高于一般路段, 而重大的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郊区。

第二, 社会环境因素。 (1) 法制环境。法制环境对于机动车辆风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被保险人和驾驶员的法制观念。法制环境良好的地区被保险人和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均较强, 在经营和驾驶上均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法制环境良好的地区,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对于事故的处理无论是在法律依据和程序上均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透明度, 从而使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利益均得到比较充分的保障。 (2) 市场环境。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情况可以分为市场监管情况和行业自律情况。无序和恶意的竞争加大整个保险市场的风险。通过监督和管理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约束机制, 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3) 车辆风险。车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厂牌车型。不同的厂家生产的车辆的特点不同。安全性能好的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受损的财物就少, 车辆风险小, 反之, 安全性能差的车出险时受损就严重, 辆风险大。

(2) 排气量。排气量所体现的是汽车的动力性能。排气量越大, 汽车的能力性能就越好, 也就意味着速度会越快, 相对而言, 也意味风险越高。

(3) 使用性质。营业用车辆使用频率高, 车辆磨损率及事故概率要比非营业用车辆高, 因此, 营业用车辆的风险要高于非营业用车辆。

(4) 驾龄。驾龄是指最初车辆购置之日起至投保之日的年限, 年限以12个月日历年限为标准。车的使用年限越长, 车辆的磨损与老化程度就越高, 从而导致车况越差, 那么发生车辆事故的概率也同步上升。

4 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4.1 加强内控建设,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内控建设是否科学完善, 对于保险公司安全运行和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保险公司内控机制还缺乏有效性。内控机制遵循一项业务从发生到完成的全过程, 不由某个职工或部门单独处理, 所以能够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

(1) 建立以利润指标为主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 创造有利于控制经营风险的内部环境, 同时要将控制赔付率的指标量化到每个支公司、每个业务员, 并与个人的薪酬挂钩, 保证利益与责任的一致。

(2) 严格车险授权。各级公司根据其下级公司车险经营管理水平、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对其承保、理赔权限进行动态管理, 随时调整。绝不允许对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授予承保权和理赔权。

(3) 控制主要经营指标。首先, 建立对车辆保险经营进行风险警示的指标体系。其次, 建立未决赔款估损报告制度。所有的车险赔案建立完整的理赔数据库。最后加强对应收保费的管理。

(4) 控制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 促进消费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要实行集中管理, 省级分公司成立省级消贷管理中心, 实行有专门业务部门管理, 做到出单、核保、承保、理赔资料集中。

4.2 完善信息共享系统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的核保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核保时信息资料缺乏。如通过计算机网络为各保险公司提供机动车辆保险的核保、理赔、产品开发等相关信息共享系统, 就能提高核保水平。

(1) 加强数据积累, 建立和完善机动车辆保险行业数据库。建立和实行数据分级管理制度, 对数据按若干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使数据库系统有序, 便于操作。充分利用机动车辆保险数据库, 逐步建立各个区域的机动车辆保险危险保费制度, 确定具体的行业基准费率。

(2) 加强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系统。保险系统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效的减少汽车保险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许多信息都可以通过共享系统来查询。据统计, 中国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现在都已经有信息共享系统, 但是很多小保险公司还没有建立。建立信息共享系统不但可以有效的遏制一车多保、假承保等保险诈骗行为的发生, 增加各保险公司之间的交流, 共同与保险诈骗作斗争。

摘要:本为介绍了机动车辆保险, 通过对机动车辆保险经营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进行分析, 提出了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机动车辆保险,经营风险,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长利.汽车保险与理赔[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2] 李景芝.机动车辆定损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孙祁祥.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4] 甘雨粒.小议产险公司如何把好理赔关[M].上海:中国保险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浅析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下一篇: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